-
1 # 歷史的波瀾壯闊
-
2 # 王建國HIST
我認為這兩個人都是值得敬仰的。他們的影響了非常巨大,不僅對於當時,對於後世也是如此。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孔子適周,曾經問禮於老子。
老子說:“子之所言,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爾。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而蓬累而行……”
可以說老子是對孔子的觀點以及學說是身份清楚的。認為孔子的學說已經過時,而孔子在論語中也已經承認自己所說有些不切實際,從宰予問孔子三年之期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孔子的學說對於當時是沒起到什麼大的作用的,老子也是一樣。
孔子也說過:老子其人,其猶龍邪。
老子所留下的五千言,從古至今都是人學習研究的物件,他甚至不知不覺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了,我們每天都在用這些東西,只不過不知道罷了。比如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受寵若驚,貴大患若身。
而孔子的論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深刻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而儒家思想更是統治中國千餘年。
老子在中國歷史上都扮演著一個退隱的角色,而孔子則代表著積極入世。
但正是這種入世與出世的平衡,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經久不息。
可以說在中華文明的延續上功不可沒。
-
3 # 1981至尊寶
一、 老子
1. 老子其人
姓李,名耳,亦名聃,楚華人。他在周朝做過“守藏史”,約莫為國立圖書館館長之職。
據記載,老子和孔子是見過面的,一說在魯昭公24年,時孔子34歲,一說在魯定公8年,時孔子51歲。梁啟超先生認為後者更為可信,因為孔子在五十歲後的思想與之前有大變化,他猜或是受了老子的影響。
其次,老子與“老萊子”“太史儋”為一人或二三人我們尚不清楚,可以確定的是老子逝於中國,有個兒子名宗,曾為魏將,由此可知老子離戰國時甚近。
2. 老子學說
研究老子的學說,就是研究“五千言的《老子》(或稱《道德經》)”,全部講的,不外乎一個“道”字。所以我們可以從“道的本體”“道的名相”和“道的作用”三方面來了解它。
(1) 道的本體
“道”是什麼?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不摻雜任何外界意識。
“道”是什麼樣的?
“道”的性狀無法用語言概括,因為語言由約定俗成的詞彙組成,而詞彙有既定的概念,如果用語言來概括“道”,則怎麼概括都是不全面的。
(2) 道的名相
什麼是“名”“相”?
耳可聞者曰名,眼可見者曰相。“名”即我們指稱事物之詞彙,“相”即肉眼可見該事物之模樣。
“名”“相”的由來
老子認為名相自人類的分別心而來。例如,怎麼能知道有“美”呢?因為對比了“惡”,體會出了“美”。
老子說,而一旦人造出種種的“名”,“名”一旦成立,就永遠去不掉,人就用這些“名”來指稱、解說世間萬物。
“名”“相”的害處
“名”“相”既然起自分別心,那麼就存在一定標準,比如你說“善”與“不善”,那麼便有“善”與“不善”的標準,但人所覺察的標準,常有一定侷限性,例如人養羊,故覺狼吃羊為不善,而從狼的角度,吃羊是存活之道,是善,誰的標準對呢?
所以“名”“相”自分別心來,就有侷限,所以以“名”“相”來概括、描述“道”是不全面的,是狹隘的,是老子反對的。
(3) 道的作用
五千言的《老子》,最少有四千言在講“道的作用”,但卻可以統括為其中的一句話:常無為而無不為。我們怎麼來理解這句話?
常無為
比如器皿沒有空處就不能裝東西、房子沒有空處裝門窗就不能出入、空氣也無法流通,因此可見空處(無)的用處。
無不為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佛居,是以不去。”即因無為、因“空”,而無不可為,諸事可為。
為而不爭
梁啟超先生用了羅素對老子這幾句話的解釋。羅素認為人類本能中有“佔有”和“創造”這兩種衝動。佔有的衝動,要將事物據為己有,而世間物都是有定量的,甲佔有的多了,乙的就少了,當佔有的衝動發達起來,則人類就日日在爭奪相殺中。
創造的衝動則正與之相反,是要創造某物出來,這些創造物的性質往往是無限的,如詩歌、美術、音樂、思想等等。創造的人並不是為了自己得到什麼好處,而僅僅是樂於創造出它們並與人分享,甲得到了,乙也能得到,且無損耗。
這種創造而不佔有的狀態,即老子說的“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4) 老子學說的弊病
其一便是:“道”有理,而“術”有誤。例如“小國寡民”的烏托邦理想,其第一條件是“人民皆愚”。且不論這要求對不對,首先它就是無法辦到的。人無知,可以學;人若已經有了智識,卻很難再洗去這些,令他變愚鈍。即便你採用一些手段以“愚人”,卻未必能達成這個目的。
其二,雖然“道法自然”,但若刻意追求返回一無所知的“自然狀態”,也是一種不自然,這就自相矛盾了。
二、 孔子
1. 孔子其人
周靈王二十年,即魯襄公二十一年(前551年),孔子生。
孔子少孤,二十歲左右為貧而仕,嘗為季氏之委吏乘田等官。二十四歲喪母,有門人助葬。
三十六歲避亂至齊國,三十八歲自齊反魯,門人益進。四十八歲,陽虎囚季氏,欲用孔子,孔子不仕。
五十一歲,見老子。五十二歲,出仕為中都宰。五十三歲,相魯定公,會齊侯於夾谷。五十五歲為魯司寇,墮三都。
五十六歲,離魯至衛。五十六歲至六十九歲歷遊衛、曹、陳、宋、蔡、鄭、楚諸國,居衛最久,陳次之。
六十九歲自衛返魯,修《詩》《書》《禮》《樂》,作《易傳》,七十二歲作《春秋》。
孔子卒於七十三歲,時魯哀公十四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結合孔子生平事蹟,應注意到其人有這些特點:
① 孔子出身甚微,並非士族,且為庶出。
② 孔子教學甚早,年二十四喪母時,已有門人助葬。
④ 孔子游歷地甚少,實際到過的只有周、齊、衛、陳,可能還到過楚國屬地葉,至於宋曹鄭三國,則只是經過,而沒有住,算起來未曾走出今山東、河南兩省。
⑤ 孔子著書甚遲六十九歲自衛反魯後,才開始刪定“六經”。
2. 孔子學說
(1) 孔子學說的綱要條目
① 為學
孔子主張的“學”不是後世一些人所誤解的死讀書,而是“屢空”,是“心斎”,是“克己復禮”,是“不改其樂”,是“不遷怒不貳過”,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學的是如何生活,如何來養成自己的人格。
② 一貫 忠恕
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這裡就包含著“學”的方法。就是他曾經告訴子貢,說自己不是“多學而識”,是“一以貫之”。
也就是說,學做人的道理也好,學其他的也罷,並不僅僅是靠知識或經驗的堆砌,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和原理,可以運用在學習任何事情上。
“忠恕”的意思可解為“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之謂恕”。
之前說孔子講的“學”,是教人學做人、養成人格。梁啟超先生將“仁”解作“理想人格”,而“君子”則是能合著這種理想的人。
“仁”字拆開,是兩個人,可見“仁”這種理想人格是體現在人與人的相處與交往中的,沒有他人,則顯不出個人的“仁”來。
關於“仁”的標準,“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以厚德載物”……等等具體的言語散落在《易經》《論語》《禮記》等資料中,大家可以當作補充說明,把這些文獻中關於“仁”和“君子”的條目一一找來看。
但歸根結底,要理解學習孔子的“仁”,我們應像上一條目所述,去尋找“一以貫之”的準則——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含著這種準則,即與人相處,要做符合雙方相對關係的事情,為人君,要仁愛,為人臣,要敬上,為人父,應慈愛,為人子,應孝父母……等等。
④ 禮
最古老的禮本是宗教的一種儀式,而後演變為一切社會習慣、禮儀乃至行為規範。孔門注重禮樂,是因為視之為涵養人格的利器。
⑤ 樂
音樂是孔子的嗜好之一,也是他門下的必修課。孔子重視音樂,也因為他認為音樂是人類有感於人事物而發的,是愉悅人性、陶冶情操的好工具。
⑥ 名
孔子重視“正名”已不用多說,正名而後可以循名責實,以求名實相副。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事不成。
⑦ 性命
孔子少言“性”,而多論及“命”。孔子所說的“知天命”也常被誤解為狹義的人之“宿命”。實際上,孔子所說的天命,更多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法則。例如莊子引用的孔子之語說“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
孔子教人,說的都是世間法,而不說神神鬼鬼的東西,但祭禮、齋戒他卻是提倡的。在他看來,“萬物本乎天”,所以祭天;“人本乎祖”,所以祭祖。所以說孔子的祭禮,是將“祈求護佑”的需求轉變為“反本報祖不忘其初”的用心,正如他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2) 孔子哲學思想的彙總(自《易》)
在宇宙本體是什麼這個事情上,孔子的看法是“神無方而易無體”,即宇宙是沒有本體的。“易”就是變動,方生方逝,方逝方生,萬物都在不斷流動。
(3) 孔子政治思想的彙總(自《春秋》)
孔子的政治思想源自於孔子對理想社會的要求。孔子的終極理想社會形態是“大同”,大同社會,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以個人或家族為單位,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兒童有公共教育,老弱廢疾有公共養老與醫療……
而後,他又提出“小康”作為邁進大同世界的過渡。兩者區別在於小康是階級主義,大同是平等主義;小康是私有主義,大同是互助主義;小康是國家家族主義,大同則是世界主義。
(4) 總結
我們知道,孔子行事最尚“中庸之道”,對他來說,凡是在兩個極端的主張,都含有一面真理,但又各有各的毛病,所以他願意採取折衷適用的主張去面對、處理事情。
並且孔子的中庸還具有時效性,故稱之為“時中”。所謂的時效性,也就是建立在他認為“萬物都在不斷流動”的宇宙觀
-
4 # 橙小程
少不習老莊,老不讀孔孟。
孔子的哲學屬於入世哲學,老子屬於我們心中隱藏的桃源。
孔子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的為人處世,怎樣奮鬥和怎樣努力,怎樣活在當下。
老子告訴我們年齡到一定程度以後應該怎樣看待社會,生活和自己。
-
5 # 江河湖海洋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治學的大家。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治學思想,都是中國古代乃至現代治學思想的啟蒙。老子的道德經延續到現今也是有思想光輝的。至於孔子,更是三千學生各滿天下,孔子一生遍遊天下諸候各國,帶領弟子游學,講授仁,義,禮,智,信,學生遍佈各地。至今,孔子學院遍佈世界各地,桃李滿天下,碩果累累。
-
6 # 文刀十豆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建立了一套倫理道德規範,被封建社會改造成統治政權的理論基礎,和合法性根據,形成統治工具。現在我們學習孔子主要是學習基於人性的仁義禮智信,宣揚仁愛、勤奮、致知等自我修養自我規範,摒棄愚忠愚孝等封建思想。我們國家在世界許多地方都設立孔子學院就是讓世界通過了解中國文化理解中國的歷史,保持人文溝通,實現友好和平相處。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古代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時廣泛應用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取得良好效果。老子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啟蒙者,他的傳世作品《道德經》為我們展開了天地人自然息息相關相互存在發展的一副好像能看的見又摸不著的畫卷。老子淨化人的性靈,使人融入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
7 # 崔秀江
老子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比較隨性,比較柔和,所以他的思想也是。一種順其自然、一種追求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孔子所追求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規距,而且孔子是有汙點的,有史書記載,他當年把他的競爭對手殺掉,可是沒有講求仁義道德,魯迅、胡適等一大批的民國精英強烈抨擊過孔子,打倒孔家店,實際上是要打倒的是孔子思想學說中不正確的部分,取其精華,至於孔子被賦予聖人的地位,則不過是統治者出於自己的利益,玩弄一個把戲罷了。真實生活中老子肯定是一個無慾無求的超脫者,如果想平談的生活,就和老子做朋友。當然如果你有官癮,想做官,就要和孔子做朋友,宋朝趙普有個典故:半部論語治天下。
-
8 # 豫東哥哥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老子道家,孔子儒家,他們倆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孔子曾向老子請教禮儀的問題。文明後世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出自老子,《論語》出自孔子及其弟子。
老子是起源於春秋時期,他是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主要研究的是天地大道。相傳老子曾經做過周朝的典吏,管理周朝的書籍,並通覽周籍,有著深厚的學識和智慧。約前523年孔子曾向老子問禮,並探討了周禮及人生哲學,孔子對老子推崇備至。前516年,周室內亂,相傳老子蒙失職之責,辭官歸隱,西出函谷關,路遇函谷關守官關尹,受關尹請求之後著書上下兩篇,共計五千言遺世,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道德經》。《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原為《德經》在前),《道德經》以道和德和宗綱,論述修身、治國、用兵,一般認為《道德經》講求無為而治,是“內聖外王”之道,其主張無為而有為,最終為政治服務。後來老子一直過上了隱居的生活,相傳老子活了101歲後逝世。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天地自然的根據,是起源,是推動一切發展的內生源頭。所以,不管是人,還是人類社會,還是天地萬物,都要按照道的執行法則,那就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不需要認為的干涉,就讓一切按照應該的原有的樣子執行。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傳》《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和老子思想上的區別:
1、孔子是儒家學派,老子是道家學派。
2、孔子思想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老子思想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3、儒家思想是指導人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如何建功立業的,道家思想是指導人們如何修心養性如何獲得心靈的寧靜的。
4、孔子主張恢復到周,老子主張恢復到堯舜。儒家主張用 “德”來整治天下,達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講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張恢復到原始氏族社會,用“道”來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於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終也落實到社會中來。
對於個人來說,我們用儒家指導工作,用道家滋潤靈魂,儒道並用,人生圓滿,進而建設美麗中國,享受美好人生。
-
9 # 火星隱士
我們今天講的道理一詞,實際就是對老子和孔子的高度概括。
老子是道家學說創始人,講究的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他的核心思想是遵循自然法則,順時聽天,教人們認識大道並順勢而為,不主張刻意追求功利。但對於究竟什麼是天道,則解釋得比較玄妙。老子留下的《道德經》自古被視為天書。道家學說的傳人相傳有鄒衍、鬼谷子、陳摶、張道陵等人,思想以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為代表,演化出治國修身、武術、傳統中醫、命運預測、風水等分支,道學的流傳和應用深刻影響著幾千年的社會發展,比如漢末的張角、張魯曾利用太平道發動農民起義、割據漢中地區,唐朝開國後以道家為國教。按現代科學分析,老子的思想屬於具有樸素辯證法和自發唯物論,陰陽五行學說後來被更具有說服力的西方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涵蓋,但道家思想並未消亡,人類對自然、對人類本身的探索從未停止過。
孔子發明的儒學思想是影響中國社會最為深刻的學說,後來發展為理學。儒學思想以四書五經為代表,以《易經》為首,實際是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上提出了應對自然、改造社會的具體方法,他的思想精髓可以概括為忠恕之道,他認為學會這兩個字就能猜透天道、進而登堂入室功名顯達,造福社會,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的思想實際是教人做官。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子的思想被各代統治階層發揚光大,到了明代以朱熹、王陽明等儒學大家逐步把儒學解釋為理學,即從天理滅人慾,天人合一等說,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自然法則的承認和探索,但更強調以理服人、人定勝天,鼓吹人透過有所作為改造世界。儒家思想在新中國建立前後一度被視為糟粕,進幾十年才又重新顯現出儒學在道德及社會秩序的建立等方面仍有可取之處。
孔子的儒家和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古代人站在人和天的不同角度對自然、社會的解釋和應對,後來和佛教思想一起演化為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方興未艾的今天,傳統文化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輝。
-
10 # 聖道傳承
老子無疑是孔子的老師,孔子五十學易,就是受老子影響。老子是中華傳統文化集大成者,孔子之儒學也離不開老子道家哲學的支撐。
縱觀歷史對老子和孔子的評價,老子被奉為天神,而孔子則被尊為人聖。可見老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應該比孔子更高。
老子為道家祖師,關於其生平有太多傳說了,道家所藏典籍甚至把老子神化,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至三皇五帝、春秋戰國以及各個朝代,都有老子傳說。老子著《道德經》五千言,騎青牛出函谷關,然後不知所蹤,世人傳其羽化成仙,已登極樂。《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即老子是也。
孔子作為老子的學生,其建樹不可謂不至偉!其思想和著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並且會一直流傳下去。作為中國第一聖人,其為中國文化的貢獻不可替代,在民間孔子的學術思想,影響範圍是要遠遠大於老子的。更有孟子、荀子等聖人弟子把祖師學術發揚光大,代代傳承,尤其漢武帝以後,儒家思想作為官方統治階級治國理政之綱要,一直到明清兩代,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可見孔子思想影響之深遠,孔子是中華民族永遠的聖人。
-
11 # 公子靈均
我認為中國文化離不開孔子和老子,俗話說的的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孔子和老子的一些話當然也是給我們後輩兒帶來了深不可缺的知識。
孔子和老子之分野,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分野
孔子教育學生,首先是提供一套理念——仁義禮智信。做事要講義,安心要講仁,然後在生活中與人交往要講禮、講規矩,同時還有智,能夠明辨是非,當然還要講誠信。有了這些,做人的標準就有了,做人的原則就有了。標準原則都有了,人生還有什麼彷徨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三十三章。
大概意思是:
能清楚認識別人,那算有些世俗的才智,能清楚認識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
能戰勝別人,可以算”,能戰勝自己,才算真正的強大!
這幾句看上去有點像心靈雞湯。只不過老子他在兩千多年前,就能寫出如此深刻的“心 靈雞湯”,不得不讓人佩服。這兩句話,生活閱歷越豐富的人,體會越深。
老子智慧:自勝者強
這幾句看上去有點像心靈雞湯。只不過老子他在兩千多年前,就能寫出如此深刻的“心靈雞湯”,不得不讓人佩服。這兩句話,生活閱歷越豐富的人,體會越深。如果從這個角度上說,孔子和老子分別做了中學老師和大學老師。但你不能說中學老師水平就比不上大學老師。教授的內容不同,不能說本人的程度就不夠。只是選擇的方向不一樣而已。
孔子和老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定海神針,他們為我們以後的兒女立下了準則。華人如果說道人,人道怎麼也跳不出孔子。若談道,談天道,談大道,怎麼也無法繞過老子。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12 # 魏晉講談社
老子,倡導"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
孔子,主張"天下歸仁,禮樂治囯"。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
二者之間的交集,在司馬遷《史記》中,有孔子向老子問道的記載,依此當有師生之誼。
老子思想,多以《周易》中的坤道為思想源泉,取象於地,安靜忍耐,平和柔順。
孔子思想,多以《周易》中的乾道為思想源泉,取象於天,自強不息,積極進取。
孔子,代表入世,但不併總是一味的進取,"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道不行,乘浮槎於海"。
老子,代表避世,但也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以退為進,以柔克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老子,孔子共同的思想源泉,在《周易》。
《周易》的乾坤二卦,是開啟老子,孔子之門的鑰匙。
-
13 # 尋藝持久
伏羲制先天八卦,禹王畫後天八卦,周文王結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演復卦,孔子添翼解說法用,使後人追捧。或占卜或戰略或經商等等一切,吸引著廣大人們硑究並探索,若無易經的存在,有誰還會去探索這玄妙的,看不懂的無字天書:河圖,洛書?有誰還去探討這深奧難道德經?所以說老子的道德經存留到現在,是與孔子的作為分不開的。
-
14 # 文史知識雜貨鋪
1、老子和孔子都是聖哲,都是大思想家。
2、老子的學說偏重哲學,而孔子的學說偏重倫理。
3、老子和孔子在構建自己的學說體系時所用的思想方法不同。
老子的思維是演繹式的:他先探求宇宙中的普遍法則,並將其名名為“道”。人類遵循“道”這個普遍法則所行成的社會規範便是“德”。
孔子的思維是歸納式的:他先學習了夏、殷、周的禮制,明白了其中的因革損益,透過概括,提出了超越具體條件、一以貫之的“仁”的概念。
4、老子和孔子都熟諳治國之道和權力運作方式。
老子的書中就有“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等精闢論斷。老子的學說深刻影響了法家學說。《韓非子》一書中就有《解老》篇。法家學說是古代統治者崇尚的思想之一。一般成功的帝王通常都是外儒內法。
孔子作為政治家的身份總是被人忽略。孔子代理魯國國相七天就以亂政的罪名誅殺少正卯,可見孔子也是有霹靂手段的人。別人說鄭國國相子產不仁,孔子不信,並肯定了他不毀鄉校、傾聽民意的為政舉措。子貢批評管仲為自己曾經的政敵齊桓公效力,毫無政治操守。孔子卻不拘泥於小仁小義,認為管仲“尊王攘夷”的政策,避免了華夏被夷狄同化。孔子對時政的評價總是一針見血,說明他的政治眼光很獨到。
4、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這和古代希臘的城邦政治異曲同工。老子倡導無為而治,這又和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的思想不謀而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一生反對政府幹預經濟,據說,他對老子的學說很是歎服。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懷來附遠,適合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國家。孔子認為為政者應該積極有為,這和西方經濟學說中,肯定政府幹預的建議相類似。到了近代,陳煥章憑藉研究孔子經濟思想的專著《孔門理財學》,第一次取得了西方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書中闡述的孔子思想,也得到了經濟學家凱恩斯的肯定。
5.歷史上,當君主較弱的時候,他們更喜歡用老子的思想來執政。比如,漢文帝與明嘉靖帝。他們都是由藩王被選為皇帝的,皇位極不穩固。利用老子的思想,他們成功地統御群臣,坐穩了皇位。當君主比較強勢的時候,他們更喜歡孔子的儒家學說,比如漢武帝和清聖祖康熙帝。
-
15 # 壹壹若塵
兩位都是對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做出過極大貢獻的先哲,是幾千年來令後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物。
兩位先哲都強調“道”。
老子的道偏重於天地、自然規律;孔子的道偏重於人性、倫理。
老子傾向於出世,孔子傾向於入世。
老子立足點為帝王師,孔子立足點為帝王友。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合,前後相隨,恆也。
老子上面兩段話,第一句講自然界的規律是客觀存在,迴圈往復,不受人為的因素干擾。人類只能認識它、適應它,卻無法改變它。如日升日落,四季變化等。第二句講事物的辯證關係,有的相輔相成,有的相反相成。
這就是老子關注的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提倡人們在立身處世中學會“不爭”,在適當的時機“功成身退”,認為這才是符合天道,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的訣竅。
這就是老子的出世思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這裡老子講了人民對國君治理國家成效的評價,告訴國君“無為而治”是保持天下太平的最好方式。
老子是以老師的姿態講授治國之道。孔子: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孔子說,人人都希望獲得富貴,不願意陷入貧賤。但是,不論富貴貧賤,都要堅守正道,靠斜門歪道獲得富貴、脫離貧賤是不可取的。
觀察一個人,要看他做事的動機、做事的手段和他想要達到的目標,這些都是騙不了人的。
道就是人性,脫離了人性,就談不上修道。
這是孔子探索的“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把天下的道義擔在肩上,發憤自勉,樂此不疲,終生奔走呼號。
這是孔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入世思想。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這是孔子對諸侯國君的勸誡,希望國君治國要堅守正道。
堅守正道要從國君自身做起,做堯舜那樣的國君,不要做桀紂那樣的國君,完全像朋友之間的忠告。
這是孔子對諸侯國君保持的朋友姿態。無論是老子的帝王師,還是孔子的帝王友,在他們的意識裡,從未把自己視為某個固定諸侯的帝王臣,更不是帝王奴。因此,老子採取“出世”之道,孔子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無可無不可”。
後世有許多對孔子汙名化的說法,把他描繪成一個“官兒迷”。其實這是很深的誤解和曲解,孔子在魯國做到代理宰相,如果單純想保官位,只需和握有實權的三桓搞好關係即可,根本無需去周遊列國。
孔子捨棄魯國的官位去周遊列國,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於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否合時宜,不能用兩千年後的現代觀念要求古人。
那不是古人的錯,是今人的強求。 -
16 # bw145565413
尊重兩位聖人,孔求教與老,能夠形成各自的道,殊途同歸。何分大小,你的感悟在哪裡,那就是歸宿。人生時間太短了。
-
17 # 萬物聚態
每當說到老子和孔子的師生關係時,總一些人顯得非常的隱晦。讓我們看看孔聖人自己多麼的豁達。
子曰:“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孔子向老子求教
如果大家實在是羞於回答(筆者一直不明白這是什麼心態),那麼筆者再給大家一個更精確的回答:
如果老子是道家哲學的創造者,那麼孔子就是道家哲學實踐推廣者(這裡要注意,不是實踐者,而是實踐推廣者)。
是不是有人想對筆者當頭棒喝:“你是不是沒有搞清楚什麼是‘儒家’,什麼是‘道家’”。
請大家別急,聽筆者娓娓道來。
首先我們要搞懂什麼是“道”?
老子在自己所著的《道德經》中,第一句話裡就有“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說老子自己認為,他所要表達的道跟之前的其它“道”是有區別的。
那麼這些之前的其它“道”到底多早就出現了?
道的象形文字
首的文字形式
我們可以看看“道”的甲骨文。“道”字由“行”和“首”構成,“首”字是人頭的形象,“行”字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整個字的意思是人在十字路口處根據感覺決定應走的道路。但是道和路不同,路表示人走的路,道表示人應走的路。從象徵意義上講“道”是通“理”(即“道理”)的,“理”就是“理論”,古人(也就是老子第一次提出他所謂的“道”之前)把任何理論都說成是“道”。可以說自從有了人類這種智慧生物出現,“道”就自然出現了,老子只不過將古中國之前所有的“道”集大成而已。
好了,“道”基本上就說完了。我們再來說說“儒”。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儒”的解釋是:“儒,柔也,術士之稱。”
在中國古代社會,最晚到殷代有了專門負責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司儀的祭官。他們精通當地的風俗文化和禮儀習慣,時間一長,便形成了一種相對獨立的職業,這些人屬於早期的知識分子階層,被稱為“儒”或“術士”。後來各種“道”就是由這些“儒”的不同群體聚集而成的團體,“儒”自然就成了各種“道”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周禮·大宰》說:“以九兩系邦國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長,以貴得民;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
“儒”和“道”關係基本上就是這樣。
那麼老子和孔子又是怎樣發生交集的?
相傳周景王十年(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受權貴排擠,被甘簡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出遊魯國。在魯國巷黨主持友人葬禮,孔子助葬。時孔子17歲,問禮於老聃。
周景王十九年(魯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二十六歲的孔子適周觀光,拜訪老子。
周敬王十九年(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五十一歲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問學。
大家看到沒有,都是孔子不斷的主動拜訪老子,就證明他確實有一些東西想找長者老子求教。其中最能代表孔子心境的一段話是,孔子對老子說:“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是不是有“年輕人嘛,就想做一番事業。”的感覺?正好當時老子曾官拜於周王室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而且幾經沉浮,深知從政不易。
所以筆者認為老子對孔子最精典的回答是:
“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鑑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捨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子最後對老子說:“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
當孔子真正領會老子的思想和言論之後,從此專心著書育人不再尋求功名,思想轉向中庸。孔子的著作多為其弟子整理其言其行所著,多是倡導仁與禮之事,雖然沒有形成《道德經》這樣的哲學鉅著,但卻有意無意轉授老子的思想。
其中孔子在《繫辭傳》第二章中對《易經》的精典解讀:“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裡也看出了老子對其在思想上產生的深刻影響。
有一說:“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這兩相對照,實際我們已經發現,老子的哲學理想無外乎也是根植於《詩》《書》《易》《歷》《禮》《樂》,與孔子所授之學無異。再加上老子對孔子的影響頗深,從二者所處年代時間重合更替看,筆者認為在教育層面孔子無疑是老子思想的潛移默化傳播者。
當然,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你口口聲聲說孔子是老子思想的傳播者,那你視‘道教’為何物?”
筆者私下認為,如果“道教”把老子思想之結晶《道德經》看成是“出世修真”之經典,那麼孔子就可以說是把老子的部分思想看成是“入世治國”之指導。
所以正應了主流之定論,孔子是先秦時期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而老子是先秦時期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同時,老子肯定是孔子的老師,至少是之一吧。老子的功績在於著書,孔子的功績在於教學。
本文僅為筆者片面之觀點,意在拋磚引玉,交流探討。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感謝閱讀。
-
18 # 有德司契
老子乃華夏民族的人學始祖與哲學之父,更是道家學派的鼻祖。他不僅具有全息宇宙觀及辯證法理念,而提高了本民族的辯證思維能力。還在二千多年前,就為人類社會尋找到了一條最符合於道,符合於德及符合於自然原則的治國之道。
即由於老子已深刻地認識到了,天地萬物與人類社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根,就是道(即“大道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而道治理萬物的模式,就是無為法治的模式(即“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及“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所以老子認為,人類社會只要“唯道是從”地以道無為法治的模式與民立契治天下而不逆之,就能夠“道者同於道”或“與道同德”地促使社會自正自化得向前發展與進步。
而孔子不僅是周禮制度的傳承者及儒教的鼻祖,還是教授周禮喪葬禮儀與制度學校的校長加董事長。又由於“禮崩樂壞”而影響到了他們的生存與既得的利益,所以就拚命鼓吹應“克己復禮”(即復辟毫無平等與道可言的封建專制的禮制制度)。但因無人問津,而在絕望中死去。
回覆列表
我認為中國文化離不開孔子和老子,俗話說的的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孔子和老子的一些話當然也是給我們後輩兒帶來了深不可缺的知識。
孔子和老子之分野,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分野
孔子教育學生,首先是提供一套理念——仁義禮智信。做事要講義,安心要講仁,然後在生活中與人交往要講禮、講規矩,同時還有智,能夠明辨是非,當然還要講誠信。有了這些,做人的標準就有了,做人的原則就有了。標準原則都有了,人生還有什麼彷徨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三十三章。
大概意思是:
能清楚認識別人,那算有些世俗的才智,能清楚認識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
能戰勝別人,可以算”,能戰勝自己,才算真正的強大!
這幾句看上去有點像心靈雞湯。只不過老子他在兩千多年前,就能寫出如此深刻的“心 靈雞湯”,不得不讓人佩服。這兩句話,生活閱歷越豐富的人,體會越深。
老子智慧:自勝者強
這幾句看上去有點像心靈雞湯。只不過老子他在兩千多年前,就能寫出如此深刻的“心靈雞湯”,不得不讓人佩服。這兩句話,生活閱歷越豐富的人,體會越深。如果從這個角度上說,孔子和老子分別做了中學老師和大學老師。但你不能說中學老師水平就比不上大學老師。教授的內容不同,不能說本人的程度就不夠。只是選擇的方向不一樣而已。
孔子和老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定海神針,他們為我們以後的兒女立下了準則。華人如果說道人,人道怎麼也跳不出孔子。若談道,談天道,談大道,怎麼也無法繞過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