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碎蝦
-
2 # 雷雷掌門
華人,華夏民族的總稱,不僅僅指的是中國人,還包括祖籍中國具有華夏血統的海外同胞。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華夏文明對很多國家都產生了影響,華人的身影更是遍佈世界各地,甚至有很多國家的創始人都是中國人。
黃森屏,元末明初人,祖籍福建泉州,汶萊國創始人之一,至今仍被汶萊皇室視為開國始祖。李光耀,新加坡國父,祖籍廣東梅州,曾任新加坡總理。
除了這兩個我們熟知的國家,歷史上還有很多由華人建立的海外國家,只不過它們存在的時間都很短,至今已經完全消失在了歷史舞臺。
一、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是由清朝落第書生羅芳伯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羅芳伯,祖籍廣東梅州。清朝乾隆年間,屢次落第的羅芳伯背井離鄉,來到南洋婆羅洲(今加里曼丹島)淘金。
雖然有很多人來這裡淘金,但是生活在島上的人們卻非常貧窮。羅芳伯建立採金公司幫當地人們改變現狀,並且幫助當地人們解決外來匪患,聲望越來越高。
羅芳伯在婆羅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跟隨他的人越來越多,最後連當地蘇丹都讓位給他。接受國家政權後,羅芳伯將原先的公司改為國家,取名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在歷史上存在了110年,後被荷蘭侵略者吞併。
二、飛龍國
飛龍國是由明代起義首領張璉建立的。
張璉,祖籍廣東饒平。明朝嘉靖年間,不滿國家腐敗的張璉舉兵起義,後被推為首領,自稱“飛龍人主”,國號“飛龍”。當時張璉從廣東起義,意欲推翻明朝政權。
張璉率部到浙江龍泉縣時遭到圍剿,死傷慘重,遂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和朝廷對抗。
被鎮壓的張璉率部一直南下,並奪佔三佛齊島(今蘇門答臘),自立為王,即為飛龍國。
飛龍國存在的時間很短,僅在兩年之後就消失了。
三、爪哇順塔國
爪哇順塔國是由南宋左丞幼子陸自立建立的。
南宋末年,宋軍兵敗,左丞相陸秀夫和幼帝赴海而亡,其幼子和剩下的南宋人民乘船逃亡海外,到達爪哇島。
當時的爪哇島比較混亂,陸自立趁機在順塔地區建立國家,並且自立為順塔國王。
順塔王國建立之後,曾經和明朝進行過來往,明朝末年被西班牙吞併,從此消失。
除了以上這三個國家,你還知道哪些由華人建立的海外國家?
-
3 # 強仔說
大概已知的有七個
1、蘭芳共和國
從幫會到企業到國家
“蘭芳”,不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國人在數千裡之外的熱帶海洋島嶼上建立的自治體。他們在完全沒有祖國支援的條件下,以驚人的意志,頑強求生。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今廣東梅州的客家人羅芳伯鄉試不第,“乃懷壯遊之志”,發揚客家精神,漂洋過海,登上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島)。在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是一個與東印度公司相類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團體組織。
五年後,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以東萬律為首都“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
羅芳伯,原名羅芳柏,羅芳伯是後人對他的尊稱。生於1738年(乾隆三年),“自幼學文習武為群兒冠”。原名羅芳柏,羅芳伯是後人對他的尊稱。
剛到婆羅洲時,羅芳伯以教書為業,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術,既能團結僑胞,又能與當地土人合作,深受當地人民和華僑的擁戴。
婆羅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礦,資源豐富,還有港灣可發展交通,但島上內部各大小採礦公司之間互相爭鬥,外部又有荷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入侵,內憂外患。羅芳柏在站穩腳跟後,帶領自己的夥伴,和當地人一起,協助當地蘇丹首領平了土著人的叛亂,得到了首領的嘉獎,將東萬律劃歸羅芳伯管轄。這塊地方有10多萬人及南北幾十公里的產金地,吸附華人數萬,土著好幾十萬,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經濟實體—蘭芳公司。
1776年羅芳伯建立了“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始用“蘭芳”年號。羅芳伯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制,設定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平時分散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地方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
曾想併入清朝版圖,但被乾隆皇帝拒絕
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覲見乾隆皇帝,請求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乾隆皇帝根本沒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羅芳伯當了十九年的國家元首於1795年病逝,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
之後,由全國公民選出江戊伯繼任國家元首。此後還有七人先後擔任過這個職務。
1886年,蘭芳共和國遭到荷蘭殖民侵略軍的進攻。蘭芳共和國全體民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這個存在了110年的華人小國不幸滅亡。
惟一不稱王的華人國王
按照《羅芳伯傳》的說法,當地統治者蘇丹與羅芳伯簽約割讓土地給蘭芳自治,“其所割讓的土地,計東界萬勞,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雙溝月之線,北界勞勞、山口洋、邦戛之線,縱橫數百里……”幅員遼闊,人口也達到百萬之眾,地地道道的國家,可為什麼這個墓誌銘上,偏要稱“公司”呢?
擁有百萬人口,戰時可以全民皆兵的蘭芳國,敗在遠道而來的荷蘭人手下,據說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實行什麼體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力—經濟的實力、科技的實力,以及軍事的實力。
華人在海外建國,歷史上並不少見。羅芳伯不是惟一的一個,但他是惟一一個不稱王的。
2、戴燕王國
當時在東南亞建立的華人國家不僅是“蘭芳共和國”一個,還有其他幾個國家:廣東省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國,自任國王,王位世襲,立國百餘年。於19世紀亡於荷蘭;
戴燕王國是廣東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的一個王國,王位世襲,存在時間是18世紀中後期至19世紀中葉,歷4代國王70餘年。於19世紀中期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戴燕王國的第一代國王為吳元盛,原為廣東嘉應州梅縣人,清朝乾隆中後期因為謀劃發動起義事洩而逃亡到東南亞的婆羅島,18世紀中期在當地建立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首領。後來,其下屬羅芳伯的威望逐漸超過了他,羅芳伯取代了吳元盛的首領地位,成立了蘭芳公司,吳元盛成為羅芳伯的下屬。1777年,羅芳伯在婆羅洲建立了蘭芳共和國,吳元盛是羅芳伯的手下部將,被派駐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國(Tayau)。當時,戴燕國王很殘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吳元盛殺死了戴燕國王,吳元盛殺死國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擁戴為戴燕國國王。
後來,吳元盛逝世後,其子年幼,由其妻襲位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謝清高出海遊歷南洋時(1783—1797年間),戴燕女王還在位。此後戴燕國王位由吳氏世襲四代,直到19世紀中葉,戴燕王國才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謝清高在《海錄》一書中對戴燕王國進行了記載: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約七八日,至雙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數日,至國都。乾隆未,粵人吳元盛刺殺番酋,國人奉以為主。元盛死,子幼,妻襲其位,至今猶存。
3、納土納島國王
明朝末年,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張傑緒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
南中國海的納土納群島(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島等其它幾個稱呼)印度尼西亞北部島群,屬印尼廖內群島省。位於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由主島大納土納島(Natuna Besar)和其他許多小島,共由127個大小島嶼組成,面積2110平方公里,上世紀80年代末人口約1.5 萬,當時華人佔八成以上,據新加坡媒體過去的報導,這一群島上的華人一直希望獨立建國,但被印尼彈壓。納土納群島海拔不高,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
納土納群島一些比較早的華人家譜記載:清兵入關後消滅了南方的南明政權,在廣東沿海島嶼上堅持抗清的幾百殘兵和幾百家不服滿清統治的漁民逃到了南洋的一個小群島上——荷蘭人後來命名的納士納群島!
納吐納群島在當時不過是一塊蠻荒之地,華人來到這片土地上劈荊斬棘,將它開拓建設成一方樂土,納吐納群島成為華人的一個獨立的土。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納土納島首領(也算是國王)張傑緒去逝後,內部發生紛爭,荷蘭人乘機滅了張氏王國。印尼獨立出荷蘭後,納土納島群島未能獨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樣獨立建國。
這個本來屬於華人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印尼的領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羅王國
泰國吞武裡王朝的建立者是華裔鄭信(1734-1782年),,生於泰國阿瑜陀耶城,史稱“達信大帝”或“吞武裡大帝”。
鄭信的父親鄭鏞是中國澄海縣中外莆都(今上華鎮)華富村人。清雍正年間南渡暹羅,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羅女為妻,生鄭信。
鄭鏞去世後,鄭信被暹羅國大臣收為養子,接受泰國傳統教育。長成後從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為披耶。
1763年,緬甸入侵暹羅,鄭信率部防衛暹都。四年後,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
鄭信在東南沿海地區建立根據地組織反抗軍,光復大城,並遷都吞武裡。
1767年12月28日登基為王,史稱吞武裡王朝。隨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三年後統一了暹羅全國,又多次對柬埔寨進行軍事擴張。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於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宮廷政變中,鄭信被殺。從柬埔寨前線率大軍回京的卻克里將軍拿握政權,建立曼谷王朝。
泰國政府規定每年12月28日為鄭王節。
5、馬來吳氏王國
吳陽(1717—1784),又名吳讓,字士侃,馬來吳氏王國的建立者。原為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山塘鄉西興村人。
馬來吳氏王國演變為如今馬來西亞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邏(今泰國)南部宋卡(今屬泰國,位於馬來半島)謀生。宋卡原是荒無人煙的地帶,吳陽帶領華僑開發墾植,使宋卡逐漸繁榮起來,吳陽因此被稱為建設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邏鄭皇率兵南下討平洛坤叛亂,吳陽乘機請為端四島、五島燕窩稅吏,願年納白銀五十一斤,鄭皇準其所請,並封他為子爵。鄭皇嘉其忠誠,1775年詔封昭孟(Chao Muang),意為城主,爵號鑾素汪奇裡頌木,府署設廉松。統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賽武裡、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馬來西亞吉蘭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
6、“飛龍”國開國君主
張璉,“飛龍”國開國君主。明朝嘉靖年間饒平人,漢族,生年不祥,亡於1563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因不滿朝政腐敗,殺死族長,投奔大埔鄭八、蕭晚義軍。鄭八死後,被推為首領。後因起義失敗,遂率餘部由雲霄河引航出海,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對抗明朝政府。以後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今蘇門答臘),自立為國王,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為漁,稱番舶長,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順塔國
南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宋將張世傑兵敗崖山,左丞相陸秀夫(江蘇鹽城人)負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陸自立(號復宋)和其他南宋遺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島。
陸自立被推舉為首領,自立為國,由於社會進步,中國人逐漸走向世界,現在,中華已不僅是一個國家,而成為了一個華人世界(就象阿拉伯世界)。
-
4 # 定格影視剪輯
1、蘭芳共和國
從幫會到企業到國家
“蘭芳”,不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國人在數千裡之外的熱帶海洋島嶼上建立的自治體。他們在完全沒有祖國支援的條件下,以驚人的意志,頑強求生。
公元1772年(幹隆三十七年),今廣東梅州的客家人羅芳伯鄉試不第,“乃懷壯遊之志”,發揚客家精神,漂洋過海,登上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島)。在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是一個與東印度公司相類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團體組織。
五年後,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以東萬律為首都“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
羅芳伯,原名羅芳柏,羅芳伯是後人對他的尊稱。生於1738年(幹隆三年),“自幼學文習武為群兒冠”。
剛到婆羅洲時,羅芳伯以教書為業,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術,既能團結僑胞,又能與當地土人合作,深受當地人民和華僑的擁戴。
婆羅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礦,資源豐富,還有港灣可發展交通,但島上內部各大小採礦公司之間互相爭鬥,外部又有荷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入侵,內憂外患。羅芳柏在站穩腳跟後,帶領自己的夥伴,和當地人一起,協助當地蘇丹首領平了土著人的叛亂,得到了首領的嘉獎,將東萬律劃歸羅芳伯管轄。這塊地方有10多萬人及南北幾十公里的產金地,吸附華人數萬,土著好幾十萬,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經濟實體—蘭芳公司。
1776年羅芳伯建立了“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始用“蘭芳”年號。羅芳伯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制,設定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平時分散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地方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
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覲見幹隆皇帝,請求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幹隆皇帝根本沒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羅芳伯當了十九年的國家元首於1795年病逝,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
之後,由全國公民選出江戊伯繼任國家元首。此後還有七人先後擔任過這個職務。
1886年,蘭芳共和國遭到荷蘭殖民侵略軍的進攻。蘭芳共和國全體民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這個存在了110年的華人小國不幸滅亡。
按照《羅芳伯傳》的說法,當地統治者蘇丹與羅芳伯簽約割讓土地給蘭芳自治,“其所割讓的土地,計東界萬勞,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雙溝月之線,北界勞勞、山口洋、邦戛之線,縱橫數百里……”幅員遼闊,人口也達到百萬之眾,地地道道的國家,可為什麼這個墓誌銘上,偏要稱“公司”呢?
擁有百萬人口,戰時可以全民皆兵的蘭芳國,敗在遠道而來的荷蘭人手下,據說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實行什麼體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力—經濟的實力、科技的實力,以及軍事的實力。
華人在海外建國,歷史上並不少見。羅芳伯不是惟一的一個,但他是惟一一個不稱王的。
2、戴燕王國
當時在東南亞建立的華人國家不僅是“蘭芳共和國”一個,還有其他幾個國家:
廣東省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國,自任國王,王位世襲,立國百餘年。於19世紀亡於荷蘭.
戴燕王國是廣東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的一個王國,王位世襲,存在時間是18世紀中後期至19世紀中葉,歷4代國王70餘年。於19世紀中期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戴燕王國的第一代國王為吳元盛,原為廣東嘉應州梅縣人,清朝幹隆中後期因為謀劃發動起義事洩而逃亡到東南亞的婆羅島,18世紀中期在當地建立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首領。後來,其下屬羅芳伯的威望逐漸超過了他,羅芳伯取代了吳元盛的首領地位,成立了蘭芳公司,吳元盛成為羅芳伯的下屬。1777 年,羅芳伯在婆羅洲建立了蘭芳共和國,吳元盛是羅芳伯的手下部將,被派駐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國(Tayau)。當時,戴燕國王很殘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吳元盛殺死了戴燕國王,吳元盛殺死國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擁戴為戴燕國國王。
後來,吳元盛逝世後,其子年幼,由其妻襲位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謝清高出海遊歷南洋時(1783—1797年間),戴燕女王還在位。此後戴燕國王位由吳氏世襲四代,直到19世紀中葉,戴燕王國才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謝清高在《海錄》一書中對戴燕王國進行了記載: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約七八日,至雙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數日,至國都。幹隆未,粵人吳元盛刺殺番酋,國人奉以為主。元盛死,子幼,妻襲其位,至今猶存。
3、納土納島國王
明朝末年,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張傑緒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
南中國海的納土納群島(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島等其它幾個稱呼)印度尼西亞北部島群,屬印尼廖內群島省。位於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由主島大納土納島(Natuna Besar)和其他許多小島,共由127個大小島嶼組成,面積2110平方公里,上世紀80年代末人口約1.5 萬,當時華人佔八成以上,據新加坡媒體過去的報導,這一群島上的華人一直希望獨立建國,但被印尼彈壓。納土納群島海拔不高,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
納土納群島一些比較早的華人家譜記載:清兵入關後消滅了南方的南明政權,在廣東沿海島嶼上堅持抗清的幾百殘兵和幾百家不服滿清統治的漁民逃到了南洋的一個小群島上——荷蘭人後來命名的納士納群島!
納吐納群島在當時不過是一塊蠻荒之地,華人來到這片土地上噼荊斬棘,將它開拓建設成一方樂土,納吐納群島成為華人的一個獨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納土納島首領(也算是國王)張傑緒去逝後,內部發生紛爭,荷蘭人乘機滅了張氏王國。印尼獨立出荷蘭後,納土納島群島未能獨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樣獨立建國。 無憂資訊
這個本來屬於華人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印尼的領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羅王國
泰國吞武裡王朝的建立者是華裔鄭信(1734-1782年),,生於泰國阿瑜陀耶城,史稱“達信大帝”或“吞武裡大帝”。
鄭信的父親鄭鏞是中國澄海縣中外莆都(今上華鎮)華富村人。清雍正年間南渡暹羅,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羅女為妻,生鄭信。
鄭鏞去世後,鄭信被暹羅國大臣收為養子,接受泰國傳統教育。長成後從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為披耶。
1763年,緬甸入侵暹羅,鄭信率部防衛暹都。四年後,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
鄭信在東南沿海地區建立根據地,組織反抗軍,光復大城,並遷都吞武裡。
1767年12月28日登基為王,史稱吞武裡王朝。隨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三年後統一了暹羅全國,又多次對柬埔寨進行軍事擴張。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於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宮廷政變中,鄭信被殺。從柬埔寨前線率大軍回京的卻克里將軍拿握政權,建立曼谷王朝。
泰國政府規定每年12月28日為鄭王節。
5、馬來吳氏王國
吳陽(1717—1784),又名吳讓,字士侃,馬來吳氏王國的建立者。原為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山塘鄉西興村人。
馬來吳氏王國演變為如今馬來西亞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邏(今泰國)南部宋卡(今屬泰國,位於馬來半島)謀生。宋卡原是荒無人煙的地帶,吳陽帶領華僑開發墾植,使宋卡逐漸繁榮起來,吳陽因此被稱為建設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邏鄭皇率兵南下討平洛坤叛亂,吳陽乘機請為端四島、五島燕窩稅吏,願年納白銀五十一斤,鄭皇準其所請,並封他為子爵。鄭皇嘉其忠誠,1775年詔封昭孟(Chao Muang),意為城主,爵號鑾素汪奇裡頌木,府署設廉松。統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賽武裡、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馬來西亞吉蘭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1784年,吳陽逝世。
6、“飛龍”國開國君主
張璉,“飛龍”國開國君主。明朝嘉靖年間饒平人,漢族,生年不祥,亡於1563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因不滿朝政腐敗,殺死族長,投奔大埔鄭八、蕭晚義軍。鄭八死後,被推為首領。後因起義失敗,遂率餘部由雲霄河引航出海,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對抗明朝政府。以後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 (今蘇門答臘),自立為國王,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為漁,稱番舶長,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順塔國
南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宋將張世傑兵敗崖山,左丞相陸秀夫(江蘇鹽城人)負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陸自立(號復宋)和其他南宋遺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島。
-
5 # 解讀中國文化
徐福到了“仙島”建立“琉球”(日本)國,自己當了開國皇帝——神武天皇。
1、香港學者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
2、臺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
3、日本遺蹟:如和歌山縣《徐福墓》、《徐福宮》;九洲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祠》。 4、《史記》記載:“遣徐市(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於是百姓悲痛相思”。從許多方面都說道了這了這點,不過都只用了也許這個字樣.....
-
6 # 舊時樓臺月
我國古代因為航海技術的限制,統治者就不是非常注重海外的疆域擴張。不過總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航行到海外,甚至比較有才華的人還在海外建立政權。歷史上有很多為了謀生或者是逃離政府的通緝,就會渡海南下,並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國家。
第一:蘭芳共和國。公元1772年,廣東梅州的一個客家人,名叫羅芳伯,參加科舉考試的他最終名落孫山。既然科舉考試沒有考中,他就決定南下下海經商。
之後,他登上了婆羅洲島,在那裡經營一家公司,名叫蘭芳公司。這家公司不只有經濟收益,更重要的是它帶有政治色彩。
五年之後,公司壯大,改公司為共和國,自此“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成立。羅芳伯本人從小飽讀詩書,懂得武術,是個人才,他又帶領民眾一起經營公司,懂得馭人之術。在他成立自己的政權之後,還向當時的大清朝表達自己的歸順決心,不過當時的皇帝並沒有接受他的好意。但是,羅芳伯並沒有放棄,他還告訴自己的後代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歸順清王朝的決心。可是,在1886年的時候,遭遇荷蘭侵略,蘭芳共和國最終滅亡。羅芳伯是在海外建立政權的華人中唯一一個不稱王的人,可見他強烈的愛國心。
第二:戴燕王國。戴燕國王吳元盛是廣東人,當時吳元盛在國內密謀起義,但是不幸事情敗落,之後為了躲避清王朝的追捕,南下逃亡,逃到了東南亞。在東南亞他又去了婆羅島做了羅芳伯的部下,後來被指派到戴燕王國附近駐守。
恰好當時的戴燕國王暴虐無道,深受百姓痛恨,吳元盛抓住機會殺了王國,取而代之。老百姓因此感激他,擁戴他。吳元盛死後,他的兒子繼承王位。到了十九世紀中葉,荷蘭殖民侵略,戴燕王國最終成為其殖民地。
第三:納土納島國王。明朝末年,有個叫張傑緒的廣東人,因為不服滿清政府統治,帶領幾百個明朝殘兵南下來到了安波那島。安波那島納土納島當時就是一片荒地,無人開墾,張傑緒帶領眾人進行開拓,最終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範圍。不過,在張傑緒去世之後,內部發生爭鬥,荷蘭人趁機將其侵佔。
第四:馬來吳氏王國。吳陽,今福建人,是馬來吳氏王國建立者。1760年,吳陽為了謀生南下到馬來半島。發現送卡這片荒地,之後帶領華人華僑一起開墾建設。
1769年,在暹邏鄭皇討伐叛軍的時候,他趁機幫助暹邏鄭皇,並向其稱臣。後來為了嘉獎吳陽,還封他為城主。吳陽因此獲得送卡及其他三個州的統治權,直到1784年去世。
華人在海外建國,不僅靠的是運氣和勇氣,還有他們自身的才華與智慧。儘管很多華人政權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但是還是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功績。
-
7 # 大正看世界
歷史上有哪些華人在海外建國?這有一個明確的參考資料的,那就是近代大學者梁啟超先生的多個著作結合而成的《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當時梁啟超先生書寫這些著作的背景:在我國面臨西方列強的壓迫和侵略的危機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極力宣揚中國歷史上對外交往中創造輝煌歷史和人物,寓意為振奮民族精神激揚國人開拓進取的優良傳統,而實現國家的偉大復興。
記載著幾個非常著名的華人海外建立的國家:
2、蘭芳共和國。
位於加里曼丹島,創始人羅芳伯來自我國廣東梅州,在1777年正式建立蘭芳共和國,基本上和美國《獨立宣言》是同步的,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最大控制面積達到40萬平方公里,最終在1888年被荷蘭殖民者滅掉,總共存在了110年左右。
2、泰國吞武裡王朝。
泰國吞武裡王朝的建立人是華裔鄭信,祖籍是廣東潮州,他曾力挽狂瀾,抵抗住緬甸的入侵,並平定了泰國割據勢力,建立泰國曆史上三大統一的王朝,也成為泰國人心目中的5位大帝之一。但吞武裡王朝最終被曼谷王朝的拉馬家族篡權從而取代,而曼谷王朝的第1代統治者拉瑪一世自稱鄭信之子,這是因為懼怕中原王朝干涉,也進一步騙取中原王朝的承認,現在曼谷王朝的國王中文的姓氏都姓鄭。
3、戴燕王國。
戴燕王國建立者是吳元盛,出任戴燕王國第一任國王,吳元盛曾是蘭芳共和國創始人羅芳伯的手下,被羅芳伯派往駐守蘭芳共和國北部的戴燕王國地區,而當時的戴燕國王異常殘暴,1783年,吳元盛就除掉戴燕國王,實現取而代之,被擁立為戴燕國王,戴燕王國經歷四代王國,最終他的命運和蘭芳共和國一樣,都在19世紀中期被荷蘭殖民者滅掉。
4、納土納島王國。
19世紀,建立王國地點位於南海南端的納土納島,建立人(國王)是廣東潮州人張傑緒,但沒有固定國名。而張傑緒死後,內部爭權奪利,最終瓦解,落入荷蘭殖民者手中,現在歸屬印尼。
等等,還有很多建立國家的海外華人,有興趣可以查一查,有在大航海後殖民時代建立的,也有在大航海之前明朝初期乃至南宋時期,就有華人在南洋建國的歷史。可見古代的中國也不是一無是處,也是很有開拓精神的,但是由於海外華人勢力單薄,沒有中原王朝的支援,甚至被中原王朝視為仇寇,民間勢力的單打獨鬥,敗給擁有國家後盾的西方殖民者也就非常正常了。
只能一聲嘆息,非常可惜。
回覆列表
1、蘭芳共和國
從幫會到企業到國家
“蘭芳”,不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國人在數千裡之外的熱帶海洋島嶼上建立的自治體。他們在完全沒有祖國支援的條件下,以驚人的意志,頑強求生。
公元1772年(幹隆三十七年),今廣東梅州的客家人羅芳伯鄉試不第,“乃懷壯遊之志”,發揚客家精神,漂洋過海,登上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島)。在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是一個與東印度公司相類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團體組織。
五年後,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以東萬律為首都“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
羅芳伯,原名羅芳柏,羅芳伯是後人對他的尊稱。生於1738年(幹隆三年),“自幼學文習武為群兒冠”。
剛到婆羅洲時,羅芳伯以教書為業,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術,既能團結僑胞,又能與當地土人合作,深受當地人民和華僑的擁戴。
婆羅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礦,資源豐富,還有港灣可發展交通,但島上內部各大小採礦公司之間互相爭鬥,外部又有荷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入侵,內憂外患。羅芳柏在站穩腳跟後,帶領自己的夥伴,和當地人一起,協助當地蘇丹首領平了土著人的叛亂,得到了首領的嘉獎,將東萬律劃歸羅芳伯管轄。這塊地方有10多萬人及南北幾十公里的產金地,吸附華人數萬,土著好幾十萬,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經濟實體—蘭芳公司。
1776年羅芳伯建立了“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始用“蘭芳”年號。羅芳伯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制,設定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平時分散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地方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
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覲見幹隆皇帝,請求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幹隆皇帝根本沒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羅芳伯當了十九年的國家元首於1795年病逝,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
之後,由全國公民選出江戊伯繼任國家元首。此後還有七人先後擔任過這個職務。
1886年,蘭芳共和國遭到荷蘭殖民侵略軍的進攻。蘭芳共和國全體民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這個存在了110年的華人小國不幸滅亡。
按照《羅芳伯傳》的說法,當地統治者蘇丹與羅芳伯簽約割讓土地給蘭芳自治,“其所割讓的土地,計東界萬勞,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雙溝月之線,北界勞勞、山口洋、邦戛之線,縱橫數百里……”幅員遼闊,人口也達到百萬之眾,地地道道的國家,可為什麼這個墓誌銘上,偏要稱“公司”呢?
擁有百萬人口,戰時可以全民皆兵的蘭芳國,敗在遠道而來的荷蘭人手下,據說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實行什麼體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力—經濟的實力、科技的實力,以及軍事的實力。
華人在海外建國,歷史上並不少見。羅芳伯不是惟一的一個,但他是惟一一個不稱王的。
2、戴燕王國
當時在東南亞建立的華人國家不僅是“蘭芳共和國”一個,還有其他幾個國家:
廣東省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國,自任國王,王位世襲,立國百餘年。於19世紀亡於荷蘭.
戴燕王國是廣東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的一個王國,王位世襲,存在時間是18世紀中後期至19世紀中葉,歷4代國王70餘年。於19世紀中期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戴燕王國的第一代國王為吳元盛,原為廣東嘉應州梅縣人,清朝幹隆中後期因為謀劃發動起義事洩而逃亡到東南亞的婆羅島,18世紀中期在當地建立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首領。後來,其下屬羅芳伯的威望逐漸超過了他,羅芳伯取代了吳元盛的首領地位,成立了蘭芳公司,吳元盛成為羅芳伯的下屬。1777 年,羅芳伯在婆羅洲建立了蘭芳共和國,吳元盛是羅芳伯的手下部將,被派駐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國(Tayau)。當時,戴燕國王很殘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吳元盛殺死了戴燕國王,吳元盛殺死國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擁戴為戴燕國國王。
後來,吳元盛逝世後,其子年幼,由其妻襲位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謝清高出海遊歷南洋時(1783—1797年間),戴燕女王還在位。此後戴燕國王位由吳氏世襲四代,直到19世紀中葉,戴燕王國才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謝清高在《海錄》一書中對戴燕王國進行了記載: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約七八日,至雙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數日,至國都。幹隆未,粵人吳元盛刺殺番酋,國人奉以為主。元盛死,子幼,妻襲其位,至今猶存。
3、納土納島國王
明朝末年,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張傑緒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
南中國海的納土納群島(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島等其它幾個稱呼)印度尼西亞北部島群,屬印尼廖內群島省。位於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由主島大納土納島(Natuna Besar)和其他許多小島,共由127個大小島嶼組成,面積2110平方公里,上世紀80年代末人口約1.5 萬,當時華人佔八成以上,據新加坡媒體過去的報導,這一群島上的華人一直希望獨立建國,但被印尼彈壓。納土納群島海拔不高,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
納土納群島一些比較早的華人家譜記載:清兵入關後消滅了南方的南明政權,在廣東沿海島嶼上堅持抗清的幾百殘兵和幾百家不服滿清統治的漁民逃到了南洋的一個小群島上——荷蘭人後來命名的納士納群島!
納吐納群島在當時不過是一塊蠻荒之地,華人來到這片土地上噼荊斬棘,將它開拓建設成一方樂土,納吐納群島成為華人的一個獨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納土納島首領(也算是國王)張傑緒去逝後,內部發生紛爭,荷蘭人乘機滅了張氏王國。印尼獨立出荷蘭後,納土納島群島未能獨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樣獨立建國。 無憂資訊
這個本來屬於華人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印尼的領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羅王國
泰國吞武裡王朝的建立者是華裔鄭信(1734-1782年),,生於泰國阿瑜陀耶城,史稱“達信大帝”或“吞武裡大帝”。
鄭信的父親鄭鏞是中國澄海縣中外莆都(今上華鎮)華富村人。清雍正年間南渡暹羅,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羅女為妻,生鄭信。
鄭鏞去世後,鄭信被暹羅國大臣收為養子,接受泰國傳統教育。長成後從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為披耶。
1763年,緬甸入侵暹羅,鄭信率部防衛暹都。四年後,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
鄭信在東南沿海地區建立根據地,組織反抗軍,光復大城,並遷都吞武裡。
1767年12月28日登基為王,史稱吞武裡王朝。隨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三年後統一了暹羅全國,又多次對柬埔寨進行軍事擴張。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於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宮廷政變中,鄭信被殺。從柬埔寨前線率大軍回京的卻克里將軍拿握政權,建立曼谷王朝。
泰國政府規定每年12月28日為鄭王節。
5、馬來吳氏王國
吳陽(1717—1784),又名吳讓,字士侃,馬來吳氏王國的建立者。原為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山塘鄉西興村人。
馬來吳氏王國演變為如今馬來西亞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邏(今泰國)南部宋卡(今屬泰國,位於馬來半島)謀生。宋卡原是荒無人煙的地帶,吳陽帶領華僑開發墾植,使宋卡逐漸繁榮起來,吳陽因此被稱為建設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邏鄭皇率兵南下討平洛坤叛亂,吳陽乘機請為端四島、五島燕窩稅吏,願年納白銀五十一斤,鄭皇準其所請,並封他為子爵。鄭皇嘉其忠誠,1775年詔封昭孟(Chao Muang),意為城主,爵號鑾素汪奇裡頌木,府署設廉松。統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賽武裡、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馬來西亞吉蘭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1784年,吳陽逝世。
6、“飛龍”國開國君主
張璉,“飛龍”國開國君主。明朝嘉靖年間饒平人,漢族,生年不祥,亡於1563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因不滿朝政腐敗,殺死族長,投奔大埔鄭八、蕭晚義軍。鄭八死後,被推為首領。後因起義失敗,遂率餘部由雲霄河引航出海,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對抗明朝政府。以後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 (今蘇門答臘),自立為國王,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為漁,稱番舶長,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順塔國
南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宋將張世傑兵敗崖山,左丞相陸秀夫(江蘇鹽城人)負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陸自立(號復宋)和其他南宋遺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島。
陸自立被推舉為首領,自立為國,由於社會進步,中國人逐漸走向世界,現在,中華已不僅是一個國家,而成為了一個華人世界(就象阿拉伯世界)。以後還有沒有華人要建立國家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2015-06-05 趣歷史
檢視全部3個回答
移民國家排名津橋移民海外移民/資產...
本月105人已諮詢相關問題
12月21日"璀璨聖誕,溫暖狂歡",移民行業經驗豐富的顧問...
m.oxbridgeim.com廣告
移民哪些國家比較容易津橋移民海外...
本月105人已諮詢相關問題
12月21日"璀璨聖誕,溫暖狂歡",移民行業經驗豐富的顧問...
m.oxbridgeim.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適合中國人的移民國家 多年移..
專業辦理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移民專案,根據客戶自身條件,定製專屬..
572019-11-08
中國人海外建國有可能嗎
不現實,建南北極考察站還是可以的
瀏覽922018-03-01
歷史上,華人在海外建國為什麼都搞
美國建國時間是1776年,到現在無非也就二三百年,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沒有歷史的,1776年以前美國基本都是歐洲過去殖民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後來從非洲抓了很多黑人去做奴隸,所以美國的國民基本都是這幾類人構成的,相對於中國幾千年的奴隸社會以及封建王朝的歷史來說,美國是沒有歷史的 或者歷史很短的,
瀏覽542018-02-14
6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現在知道的有幾個
你說的華人指的什麼,是漢族還是說56個民族,比如新加坡大部分都是華人,周圍的一些小國家從歷史上來說也算中國的吧,再說外蒙古,不也是分裂出去的嗎,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都是用漢語的,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就包括漢語,所以嚴格點說的話符合你問題的答案就是中國和新加坡了
瀏覽652017-03-31
現在世界上有沒有國家是國人或者華人建立的?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佔了人口的74.2%。
1 瀏覽482019-08-03
華人在東南亞為什麼沒有獨立建國?這7個華人國家是如何消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