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果解說員

    我們這裡基本上不存糧,一個月吃多少買多少,沒有了再買,中國地大物博什麼沒有呢?除了自己種點有機肥的蔬菜,基本上都是採購生活用品和必需品,不必擔心!在農村基本上不會餓死的!

  • 2 # 王易41

    現在存口糧的在我們山東這邊不多了,都是現買的麵粉。有的還是買上幾百斤小麥自己加工麵粉吃,在農村大部分還都是自己做饅頭。

  • 3 # 飛哥三農事

    關於這個問題,我很開心能有機會回答!

    今年的春節全國都是在緊張中度過的,也可以說是在擔心中度過的!我們也希望好日子早點到來!

    從開始封路那天起,說實話我都沒想過會有這麼長時間,原以為十來天就差不多啦,這不,一等就等啦幾個十來天啦。很多人都早憋的慌啦。

    因為開始沒想到這樣的嚴重所以當時並沒儲備多少食物,因為購買方便,不遠處便有賣的,就沒想著存那麼多,嫌佔地方。可是當過完第一次封村的日子後,本想著好傢伙,這下子終於熬過來啦,可以上街啦,結果呢?又被告知不能出行,繼續隔離,這一下子把自己給弄傻啦。再過半個月,這米,面,油,鹽,氣,菜等,都不夠的啦,這下子急啦。

    後來經過詢問情況得知,如果米,面,油,鹽,氣不夠的話,村裡有人專門開車去鎮上給充氣,這才放下心來。呵呵,虛驚一場呀!

    現在我們村子還在堵著,一天到晚都有人在看守,不許外莊人入內。前不久,又買啦米麵油鹽菜,足夠撐段時間的啦。

    在疫情面前,我們不必要慌張,也不能大意,做好相關的隔離工作,對自己負責,對親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國家負責,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公民,大家覺得呢?

  • 4 # 我是爸爸的小棉襖

    現在的農民每年收這麼多糧食,可是會存的幾乎沒有,基本都悉數賣給糧食收購商了,自己吃的糧食有時候還買,已經形成了“種地賣糧,買米做飯”的現象。主要是以下幾點:

    1、自己存糧食太累,一是院子小,沒有糧倉可以拿來放,現在農村生活條件也好了,幾乎每家都裝修的跟城市沒啥區別,家裡放一大堆糧食既佔地方又不美觀。

    2、二是存糧食很費心費力,要時時照看著,防止糧食被蟲蟻老鼠咬,過夏時放時間久的糧食還要拿出來曬一下太陽,來回折騰太勞累。

    3、三是家裡的青年基本都外出務工了,只剩老人和孩子,沒有勞動力來搬運這些糧食,一般收穫季節時,糧食收好後當時就賣掉了,對於他們來講既省了晾曬糧食,又省了來回搬運的體力消耗,既使當時收穫直接賣,價錢低點他們也願意,所以就形成了這不存糧的現象。

    4、現在家庭裡只剩老人和孩子,人口少吃不了多少糧食,一般他們也就留夠當年的口糧,多餘的都換錢了。

    5、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有糧食可以外出務工,既使糧食全賣了,農民也可以用打工的錢在買,跟以前不一樣,以前不興打工,農民只能在家守著那一畝三分地,全家一年的希望全靠糧食,肯定捨不得全賣了,他們只有看到家裡堆的糧食,心裡才有底,缺錢了實在沒辦法時,就馱一點糧食去換錢。這也跟時代有關係。

    所以說,現在農村每家每戶,還真都找不出很多糧食,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會留夠全家人一年的口糧,直到能吃著接上第二年收的新糧食,他們心裡才踏實。

  • 5 # 萵苣

    我們在外地打工,過年都回農村,爸媽每年年前都備生活用品,今年還好買了200斤米,蔬菜自己家地裡種的,趕上今年疫情,農村有農村的好處吧

  • 6 # 鄉村永強

    我們家四口人,我和老婆,兩個女兒,大的六歲,小的三歲,年前我家備了百十斤麵粉,30斤大米,一些蘿蔔白菜,自家地裡面長著有香菜,菠菜,大蔥,白菜,上海青等等,屋裡裡面還有蒜黃和韭黃,如果水電不斷的話,我們家能堅持三四個月不出村子。

  • 7 # 數字農村

    農村自足自給,一般都不用屯什麼,而且目前已經解封,買貨和平常一樣,價格也回落。

    除了出門戴口罩,一切都和以往沒什麼區別,生活已經逐漸正常。

  • 8 # 農村農業農民1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在家附近上班,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先說一下我家現在的存糧吧:小麥一千斤左右,玉米年前沒賣,在一萬斤左右。米麵等基本是買的,大米有二百斤左右,面有一百多斤。花生油一百多斤。還有其他一些蔬菜水果。基本吃幾個月問題不大。

    小時候家裡大人外出打工的少,因此每年的生活全靠地裡中的糧食。所以當時家裡存糧很多。我們這以前種花生,小麥,玉米,就從這幾個方面說一下。

    現在農民家庭真的很少存糧了,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收完小麥,便把小麥曬乾,趁熱入囤,當時為了防止生蟲,還會從商店買糧蟲淨,灑在小麥囤裡。這樣小麥基本可以儲存到第二年小麥收穫的季節。

    玉米收穫之後也很少脫粒或者賣出去,一般把玉米帶軸曬一下,然後入囤。一般都放在院子裡,院子裡一囤一囤的,看著很喜人。冬天沒農活的時候就從囤裡拿一些出來手工脫粒,然後再曬乾收起來。這樣冬天也不用閒著了,也有農活了。等到春天用錢的時候把玉米賣了換錢花。

    花生一般是收穫之後,曬乾,放起來。冬天一般就是撿花生,把好的挑出來。然後趕集去賣。之前花生市場很大,一眼望去都是賣花生的,一般都是各家各戶的,每個人拉著幾袋花生。都是三六五鄉的,大多都認識。一邊賣花生一邊聊天。一般中午就能賣完了。

    現在的情況是小麥收下來之後,直接就在院子裡或者路上曬乾,然後直接就賣給糧站了。玉米收完之後基本是直接賣了,有些是帶著玉米軸,直接交給糧站。有些脫完粒之後曬乾再交給糧站。至於花生,管理和收穫麻煩,所以很少有人種了,即使種也很少了。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進步,農業是個辛苦活,從事農業的人越來越少,但是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石,以前一直說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所以糧食要握在自己手裡。希望農業越來越好。

  • 9 # 周洲家

    我爺爺在世時,有時和爺爺聊天,老人偶爾會提及以前,老一輩對糧食看的極重,比如曬稻穀收起來時剩下的一點零碎都要一粒粒的撿起來,吃飯也是吃的乾乾淨淨,絕對不會浪費,老人的行為對我影響極深。

    老人在世時經常提及的一個觀念就是不賣稻穀,我們都贊成。我家有一個四畝七分田的大稻田,還有個小稻田,因為我們是養蜂家庭,每年要把蜂場轉出門趕蜜,所以沒法在家種田,大田免費給了我的伯伯種,只讓他幫忙種個小田還有菜籽田,,每年收起來的稻穀都是留下來,現在家裡的廂屋還有幾千斤稻穀,前年的都還有,全部沒有賣過,油是自家田裡的菜籽榨的菜籽油,有一百多斤豬肉,是從我姑姑那買的,還餵了四十幾只雞,還有六十幾斤乾魚,有個菜園子,在現在這個疫情下自給自足沒有問題。

  • 10 # 呼風

    大年初一晚上聽到的訊息,70斤麵粉,50斤大米,兩箱泡麵,八寶粥,麵條,小米,胡辣湯,玉米糝等若干!鹹菜,蔬菜等……別的還好,蔬菜如今已經採買N次了,我們這片沒有確診的,相對來說還能出門去買東西!

  • 11 # 王力不想紅

    你的問題是廣大農民朋友們你們家存有多少口糧

    我是貴州一個小農村的,今年我們這裡,有人算出來(這師傅往年算的都很準的,只針對我們這個小地方哈),我們這裡今年收成不好 ,叫我們這裡多準備點糧食,預防一下,

    閒話不說了,進入正題,我家買了三大米和去年種田稻穀17袋,一袋差不多是70多斤,20袋在差不多準備了一噸,我們這個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準備了十幾袋米,等今年新米進來,就把去年的陳米賣掉,也是可以的,去年玉米收了8萬斤,賣了3萬斤了,還有5萬斤留著的,

  • 12 # 農村印象回憶

    現在的農村人都不純糧了,然後就是收了糧食就直接賣了,根本就不純啊,現在不蒸饅頭村裡的那個小超市什麼都有,直接買饅頭很少蒸饅頭了現在。

  • 13 # 蘋果味的小葡萄

    我是做藥品銷售的,出於職業的敏感,在臘月29的時候感覺這次疫情的不一樣,傳染太快了。我拉上幾個朋友,讓他們去藥房多買一點,金銀花,口罩,板藍根之類的。可朋友們都不太願意去,覺得離我們太遠,又覺得大過年去買藥,不太喜慶。真的,我真的好好勸他們,才勉強一起過來的。我買了2包口罩,其它的也是雙份。朋友大都只是買了一包板藍根,我力推下才有一個人買了一包口罩。除夕的時侯我又多買了一袋米,一袋面。

    後來呢,大年初一封村了。門都不讓出去,幸好春節大家購物都比較多,暫時不愁吃。初六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沒菜了,政府出策搞來一批菜,必須帶口罩出來拿。在城裡覺得口罩都是平常物品,可這裡是農村,應該算是大多部分家都沒有口罩,有的人從來都沒戴過口罩,心裡都沒有這個概念。

    好像我的那兩包口罩成了香餑餑,不知誰把訊息放出來的。我突然就接了很多電話,有鄰居,有親戚朋友的,有直接給我要幾個口罩。我那兩包是3m口罩,一包20個,共40個,車上常備一包一次性的口罩大概50多個吧。其實我也覺得疫情沒幾天就過去了,自己留了一包,其它70多個都送出去了。

    後來大家都知道吧,到現在一個月了,還沒放鬆。我們家有個小菜園,有白菜,有白蘿蔔,有紅蘿蔔,有青菜僅此而已,村東頭有個養雞場,雞蛋很便宜,2.9元一斤。如果不出去的話,伙食標準不是特別高的話,應該能堅持半年。

    意外的收貨是有好幾個老鄉給我發微信說,要送給我蔬菜,用上我給他們的口罩他們很高興。我們這裡口罩就是出門的證件,幾個老人戴著我送的一次性口罩給我說,感謝我,要不門都出不了,那口罩都是洗了又戴,堅持了快一個月了,我從來沒感覺一個口罩意義這麼大。

    其實農村也挺好的,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吧。

  • 14 # 平頭百姓大老劉

    現在我們這裡新農村改造集中居住,收了糧食沒有地方晾曬,大多直接就賣掉了,基本不糧了,存糧也麻煩得防鼠防潮,又佔地方又多出力,價錢還不知是漲是跌,所以基本不存了!

  • 15 # 心靈的故鄉733

    我就是農村的,三口之家,不到三畝地,水利條件不錯。在以往我打的小麥一般存上二十袋左右,夠吃兩年,其餘全賣。

    現在不一樣了,都在打工,一天可能在家吃一頓飯,有時兩天都不在家吃飯,所以一年留五六袋糧食,也夠吃了。

  • 16 # 農村鄒姐

    你好 我是東北農村的 我覺得存多少糧那得看種的是什麼。種水稻的一年吃的大米,肯定留夠。種小麥的,留夠一年的白麵。種白菜 蘿蔔的也會留不少。

    我們這裡種的大部分玉米,我家只留3000斤,其餘都買掉。平時吃的大米,豆油、白麵都是買的。平時買一袋50斤,過年買4袋也就200斤。糯米50斤做點豆包八十多斤。

    基本就這些了,雖然我們種地但是也不是什麼都種,我們自己沒有的很多,與城裡人一樣都得先吃現買。

    種的多的像是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等等。大部分都是賣掉,不會留太多。我們靠賣糧生活呀!

  • 17 # 農村五哥五嫂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農民的我來說,不管啥時候有沒有災難。我都主張老一輩的傳統,不管三七二十一有沒有錢花是一回事。但糧必須足夠,在我們家現只有長期兩個人吃飯。每年穀子至少收入三千斤,不管價錢高低,一粒不賣,必須等到第二年收穫了才賣。因騰地方,不然沒地方存放。花生每年至少收入三百斤,除去留種和吃的外全柞油,至少一百斤左右。還有油菜籽每年至少三百斤,也能柞百斤左右的油,全供自己食用。另還有其它玉米,紅著之類的雜糧供餵雞,鴨食用。所以作為農民來說,雖然不是啥大富大貴,但平平淡淡過日子是沒啥問題的。

  • 18 # 清涼江畔釣魚翁

    家無存糧了。每年都是糧不進家就賣了。現在沒有場院,再光一些老年人在家,弄不動呀。一旦出現災荒,農村和城裡一樣

  • 19 # 無不了

    不好意思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舊村改造住進了樓房,土地變成了樓房每年一畝地千多塊錢的補償費,拆遷款還不夠買房子的。這就是過著城市生活的農民。

  • 20 # 易高傢俱

    現在的農民家裡幾乎不存多餘的糧食,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隨時用隨時買,我們的吃飯,饅頭,麵條都是隨時吃隨時買,所以一般家裡躲不存餘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這個名字是否是小米高階化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