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Q老師
-
2 # 秒思數學
你的這個建議肯定是錯誤的。教學和管理是統一的。老師的教學過程佔據了大多的時間,而在這大多的時間裡,老師會遇到學生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別人解決不了的,只有任課教師來解決。如果任課教師遇到問題,就交給另外的管理者,那學生是不會相信這個老師,也不會喜歡這個老師,更不會重視這個老師,他怎麼能跟這個老師學習呢?同樣另外的管理者,基本上沒有時間接觸學生,那他又瞭解學生什麼呢?他解決的問題又能比任課教師高階多少呢?不任學生課的教師是不能做管理者的。你說家長和老師不能溝通,是因為老師是管理者。那老師不是管理者了,你就能和老師溝通了嗎?同樣,你又能和另外的管理者溝通什麼呢?能不能和老師溝通,是老師和家長兩者的原因。我相信,坦誠、積極的家長和坦誠、積極的老師,一定會有更好的溝通的。
-
3 # 大眼康
老師,對於像我這樣的資質平庸的學生來說,老師是不會有過多關注的,首先你的成績並沒有突出到讓老師重點培育你,也不是那種調皮搗蛋分子,自然不會耗費太多心思在那種守規矩的學生身上。我的性格就比較中規中矩,也不調皮搗蛋,腦子也沒轉的那麼快,屬實沒獲得老師的過多關注。
上了大學之後,發現邊上每個同學都能說出哪個老師對他印象最深,關係最好。有時也挺羨慕那些同學的,那種被老師關注的"榮耀"感屬實會給學生帶來深遠的影響。
我覺得老師前提是教書育人才配得上"老師"這個稱號,至於大學裡的輔導員,或許沒個人遇到的輔導員不同,但我是不苟同我的大學輔導員配得上老師這個稱號。在我印象裡,他也只會去威脅或者說是"告誡"學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總之大一新生來的時候就一條,得聽話。
班裡同學似乎都對導員意見挺大,除了那幾個學生會的,也不知大學裡的黑幕有多黑,舉個小例子,曾經我天真的以為他告誡那些請假的學生要請假打假條得提前1周,事後不給假條。然後才發現那些學生會的,聽話的,根本就不受這種約束。我可能是那種較真的人,感覺這種不負責任的輔導員還真不配稱之為"老師",
-
4 # 手機使用者71244854592
學校應該有嚴格的校規,如違反,根據具體情況分為較輕,較重,嚴重等,對無視校規、無法無天的學生,在全校範圍內通告不同級別的警告,到達嚴重級別的應送去“少年管教所”(與公安部門勞教所掛鉤),老師懲戒可以罰跑步,打掃衛生等,毆打侮辱孩子不應該在老師的懲罰之內。
-
5 # 黑森
那些披看老師的外衣,猥褻強姦小學生的,肆意汙辱學生的,上課不教,專門收高價辦補習班的,為了自已班的成績及升學率擠兌學生,不送禮的學生打入另冊。。。。。這些教師中的敗類值得維護嗎?這些人比狗c的還垃圾。
-
6 # 使用者6148451543775
西學東漸,我們丟掉了很多很多傳統。思想方式也隨時代變遷也改變了。尊師重道,成了屁話。有錢有權才是大爺,老師不敢管,老師不能管,聽之任之。那還能教育出多少人才?知識不值錢,一年辛苦還沒有泥瓦工的收入多。就因為不寫家庭作業被批後,一家親朋好友闖進學校狠揍老師一頓。某鄉長的兒子,上課戴耳機聽歌,被老師沒收了手機。居然停職寫檢查,又何其荒唐。
-
7 # user3409664716725
建議老師們
不要打學生
管球他學好學壞
好心教育落不了好,
就那點工資不要也罷,沒見幾老師大富大貴!
何必呢?
-
8 # 尼莫的清新生活
哈哈,想法還是有的。理想化了,不現實。
現在教育的問題是:一,明明就是應試教育,大家都不承認是應試教育。二,社會的影響,使得學校的環境、老師、學生髮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而引起很多矛盾。三,都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子不教父之過!四,幾乎每個人都會喊“尊師重教”,其實都是口號。
口號,各種口號,繼續喊出來吧。
-
9 # 手機使用者51990248738
借鑑民主互衡模式,很高很妙的方法。全透明公開方式防礙他人利益,只此一項,此法就行不通。中國人情社會這個毛病不改,依事實為依據的理性法制就舉步艱難。很好的有良知的建議。
-
10 # 黃沁兒
出發點很好,但實操性不強。
一,教書育人,老師不是單純的的教書本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做正直善良的人,其本身就賦予了管理者的職能,不能與管教分開。
二,大學輔導員一般是一對多個班級,其主要是幫助大學生處理學校生活方面的事,比如飯卡在哪裡辦理?獎學金怎麼申請?檔案管理等等,而紀律主要靠大學生自覺,不需要輔導員過多幹涉,因為自己不守紀律,會影響自己拿畢業證和學位證。
中小學老師不一樣,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還欠缺,違反了紀律並不是靠管班輔導員教育溝通就能管好,更需要當班老師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和家庭成長環境來分析其表露出來“不守紀律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而這些是隻有經常接觸的老師才能更加了解,如果是偶爾露面的管理老師,恐怕連句掏心窩子的話都問不出來吧,再說跟家長溝通,家長需要了解的是整體情況和細節,除非每個老師的課管理老師都隨堂走,否則又如何知道孩子在每堂課上的表現?顯然管理老師不可能也沒那麼多精力隨堂走。
三,學校沒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目前大多數學校的老師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懷孕,生病請假都是最頭疼的事,很多老師都是超負荷工作,代課老師都不夠,哪裡還有更多資金去招專門的管班老師?如果有這個錢不如多招一個代課老師,讓每個老師都有更多精力去備課和關注學生身心發展。
-
11 # zhaogmkmyn
那就失去育人的教師職能了,成教書匠人了。教書育人一詞將作古,消亡。抱著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心態為師,不鬥是不可能了,那就以鬥而不破為最高境界。
-
12 # 霧雨雲霰
不可取,孩子們的思想要解放,智商要開發,行為要約束,禁錮了的思想要衝破束縛,你的一道防護網?十道也只是虛假搖設,只設一道就可,家長不得干涉學校對學生的教育與訓戒,不是家長做不到,是老師做不到,老師要改家庭作業。
-
13 # 雲飛鳳舞751
教學和管理是分不開的,教書育人也是同一過程完成的,任何一節課,教學目標都是三維目標,你的心是好的,但你還不瞭解教師職業的特點,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教書的同時也在育人。
-
14 # 陽光大道33
把老師的教學和管理分開,等於無法教學。學生上課期間可以胡作非為,破壞課堂秩序。因為沒有管理權,不能管制,約促學生,更使老師沒有威性,不能教學。學生,家長,社會更把老師貶低!必定使學校老師走得乾乾淨淨,另尋三餐,難消的冤,難嚥的氣。把老師局束成木頭教學!
-
15 # 物理佬75957
這個提議對已成年的大學生可以,
但是,對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初中學生沒有可能實行!
不然,就會一團糟!
-
16 # Longsuixinyuan
你這個想法是好的,起到了保護 一線老師的作用,但是,你不保護 一線老師,一線老師不被推到前頭,哪個人肯被推到前頭去呢?
本來和家長的交道就是非常複雜和麻煩的,哪個人願意專門管這攤子爛事呢?
每次班主任和家長產生了矛盾,哪次,學校會保護 班主任呢?還不是強行把班主任推了出去,是死是活你自己受著吧!
如果,學校推出這麼一個管理層來,不教課,光處理這種關係,想想吧,本來給學生授課的老師,家長們都懶 得尊敬,都得理不饒人,更何況是這些不教課的老師?誰會服氣?
家長才不會服氣 呢,更會吵到天上去的。
這種老師,估計誰也不會幹的。
而班主任,恰就是夾縫中的夾層,
他上面聽領導的,有事,領導就把你推出去挨著,
下面聽家長要挾的,家長恰是因為這個老師在教課,教著自己孩子,有時才不得不給老師一份薄面。 更何況這個薄面,非常之不牢靠,人家想唾棄就唾棄了。
再說了,你想推出管理層,讓誰來?哪個老師吃飽了撐得天天跟家長鬥嘴去呢!
所以,死活都讓班主任受著吧!誰讓你是班主任呢!
-
17 # 芳草斜陽60871813
要飛高點。你可能不是老師。你想把當堂授課與組織管理相剝離。這怎麼可能呢,課堂上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遇到到頑劣生上課講話大笑,甚至影響他人的學習,更有甚者,學生由小鬧到大鬧,你只管授課不管學生聽得怎麼樣,更談不上師生互動。這效果會好嗎。你這外行出餿主意。胡說八道。
-
18 # 請叫我亦哥哥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卻實施不了。首先我要更正你的一個錯誤,老師本身既是教學者也是管理者,在一堂課上,老師既然完成教學任務,也要做好該堂課的紀律管理。然後我們再談談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在我看來,你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成立管理組,老師專心教學,既可以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專注於教學,又可以減少師生之間的摩擦,減少體罰或變相體罰的現象出現,更減少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誤會。但是,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幾乎為零。成立管理組,管理組具有什麼樣權力呢?如果和之前老師的權力相同,那隻不過是講師生家長的矛盾轉移到學生家長管理組上而已,矛盾依舊存在。老師本身就可以管理課堂,成立管理組來管理學生,是否多此一舉?成立管理組,邀請家長參與管理,那管理組成員是否需要發工資?工資又由誰來發?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如果上課的老師不管理,課堂是否能夠進行得下去?課堂中出現學生搗亂,是立刻處理還是課後處理?立刻處理又是否會耽誤課堂時間?課後處理的話,那課堂又是否能正常進行?我想,答案大家心中都有。身為班主任的可以告訴你,課堂上如果沒有老師管理,整節課都會亂,講話的,走來走去的,吵鬧的,甚至跑出教室的都有,除非學生具有很高的素質或者有長期養成的紀律習慣,不然,那節課是無法正常進行的。所以,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目前而言,教師的問題是個大問題,教師的素質和專業能力問題,班級管理中的懲罰問題,教師的待遇問題,教師的社會地位問題等,都是社會性的大問題,不是一兩個人能解決的,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儘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讓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法有規可依,同時我們也相信國家會解決好這一些問題。
-
19 # 窗花幽禁落霞
你這個建議其實早就有人提出來了,但這方式只適合大學時代。目前各大學的輔導員,就是你說的這種模式在管理學生。大學生與小學生,中學生的差別就不用多說了,所以說,你提這個問題看得出你是教育外行人。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裡的傳道,指的就是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可見,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職場上下級,否則就跟外面的培訓機構沒什麼區別了。
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老師與學生是一對緊密的關係體。如果按你說的,管理和教書分開,在大學以下階段是不能實施的。
首先,從沒聽說過一所中小學學校的老師剩餘到可以管理教書雙分開的地步。現狀是除了寥寥無幾的重點學校外,其他學校的師源都是缺編的。很多老師一週的課數都14節左右。你說哪有實際的空間給你管理教書雙分開?
如果,你說可以試試一個人管理幾個班級,那我勸你趕緊把孩子轉出這所學校。
其次,在中小學階段,班主任作為管理者,必須親身跟學生多接觸。而最佳的接觸方式就是上課,批改作業,掌握學生的家庭資訊等。正因為你說的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性格各異,才需要專人也即是班主任親密接觸學生群體,瞭解各位學生的性格特點,才能有的放矢的指導和培養學生。
第三,如同工廠流水線一樣,把學生當做沒有個性的生物,由管理者令出必行,千篇一律。那樣才是會出大事。
管理者沒有給學生上課,沒有用豐富的知識折服學生。僅僅是課餘時間來了解學生的情況,還幻想著夕陽西下,落日餘暉照耀著操場,你和學生們圍成一圈,手拉手,心連心,開懷的聊天?
我勸你醒醒吧,沒有上他們課的老師,而且讓學生知道你不用上課,只是專門來管理他們的,你還不是校長,主任之類的。別以為學生不知道,他們精著呢!
你以為的悲天憐憫狀,在他們眼中你跟門口的大爺和生活老師沒什麼區別!他們會聽你說話才怪!
教育是一門技術活,更是因為其育人的特殊性,註定了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必須是緊密聯絡。是沒法用特定的方式來界限優良與差劣的,它有著看似簡單卻是複雜的處理機制。橘生於南則為橘,橘生於北則為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體罰適用於調皮搗蛋的學生,卻不適合當眾自尊心很強的小女生。如果強制用一種方法運用於所有學生,那才是真正的耽誤孩子們的教育時光。
-
20 # 江流婉轉jiang
教書育人是連在一起的,比如教“國家”這個詞,不但要讓學生會讀會寫,還要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國”要放在“家”的前面,因為“國”是“家”的保護者,國強才能家富,國破將會人亡。再比如教“捨得”一詞,為什麼“舍”在前“得”在後,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做人要學會先舍後得。
老師說話題最近很火,提起老師各種話題源源不斷,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老師與同學的關係。一個老師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面對幾十個學生,這其實很難做到一世同人,而家長與老師的溝通難免會因種種擔心而不能表達真實想法。這裡面就涉及到老師的雙重身份。一是教學的老師,二是管理者。
我建議讓老師不再做管理者,而是由學校統一建立一個管理組。管理者類似於大學裡的輔導員,負責管理班級事務(可邀請家長參與管理)。老師上課的時候可以管理課堂紀律,一旦有嚴重違反的,可以找管理者處理。管理者與家長溝通,教師一般不接觸家長。當然還是有很多細節沒有想到,但多了一個管理者作為緩衝,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之間能更好的相處。
回覆列表
首先,教學者也好,管理者也好,都是人,而無論是與學生交流還是與家長溝通,都是屬於人際交流的。如果教學與管理分離,教學者只教學,不關心學生的成長,不與家長溝通了解情況,說實話,結果不會很好,教學也難以進行。
其次,如果管理者只管理,卻沒有和學生的日常交流,或者說是教學中的熟悉,管理者也難打動學生,讓他們好好聽從管理。
最後,在大學,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管理者和教學者分離,但是最起碼,中小學還是不適應的,我們應該瞭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也知道中小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是沒有辦法這樣進行的。其實,在大學,很多同學是有牴觸輔導員情緒的,因為他們見不到老師,或者見得很少,這就說明,長時間這樣下去,並不能保證工作更加順利。尤其是中小學生,需要關注和了解,不然別的老師說,這個學生不聽話,這個學生很調皮,卻不知道對方到底在課上的狀態,就容易失了判斷。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