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轉述自知乎的問題,因為正好自己回答了,所以想轉載到這裡和大家一起聊聊
6
回覆列表
  • 1 # 每日英語快訊

    電影已看。看完之後我就覺得,肯定有許多人覺得不好看,甚至覺得故事內容劇情都很一般,沒有像希斯萊傑那部《黑暗騎士》中那麼深入人心。那麼所謂的差異在哪裡,這部《小丑》為何沒有讓多數人感到共鳴,甚至不少人只給了六七分的評價?

    以下涉及劇透,請謹慎考慮是否瀏覽

    故事主線:

    男主亞瑟專職扮演小丑(性格軟弱,屬於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灌輸思想,也讓他認為自己可以為別人帶來快樂)----亞瑟遭受各種挫折和打擊-----最終爆發(為避免過度劇透,簡要概括)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比如假如這個電影是講述追夢的故事,改變部分情節,那麼亞瑟經歷重重困難和挫折,最後結局變成成功登上電視,表演了一場精彩的show,其父親市長(實際上並不是生父,亞瑟母親也不是生母)最後為其洗脫罪名(地鐵中殺了三人),亞瑟選擇自首,五年甚至十年出獄,重新迴歸視野,再次成為世界著名的小丑演員。(我相信這一版本會讓不少人產生“共鳴”,你看,我也經歷重重困難,步入人生低谷,但是最後我也能和小丑一樣走向成功!)

    但這只是假設,我們不能忽略亞瑟有精神病,母親(養母)欺騙他,甚至小時候虐待過亞瑟。(我有個推論,亞瑟有一種疾病,那就是無法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表情,感到緊張或者痛苦時會不由自主的發笑。而亞瑟看到母親的精神病歷時,有片段亞瑟母親年輕時因虐待亞瑟被審問的臺詞,她說我從沒見過他流淚(記不太清,大致意思就是沒講過亞瑟難過),那麼甚至可以大膽猜測,亞瑟母親暴力虐待他,甚至要求他不許哭,只能笑,所以亞瑟發笑的病症可能直接來自於母親的虐待。)

    知道了這一事實後,你會怎麼想?我的一切原來都是謊言,而且亞瑟的母親叫他什麼?沒錯,happy,是不是可笑。(你可以想象亞瑟母親被審問時會說,我沒有虐待他,他從來沒哭,總是笑的很“開心”,他的名字叫happy呢!我怎麼可能虐待過他?)

    再者,亞瑟經歷過幾次動搖,但每次動搖時都有人直接讓他走向“惡”的一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某些事情讓我們內心動盪不安,我們一定能從親朋好友那裡獲得安慰。而亞瑟沒有,因為弱小,同事選擇給了他一把槍,甚至同事利用這把槍讓亞瑟被開除,帶著槍坐上地鐵的他又被拳打腳踢。

    而在這一系列事件中,他仍然夢想著能夠在電視上,在自己最喜歡的節目上亮相,儘管第一次出現在這個節目上是來自主持人的取笑,但是他不介意,他仍然想上臺。但是他的內心想法已經改變,欺負我的陌生人,可以sha掉;欺騙我的同事,sha掉;欺騙我的母親,sha掉;那麼取笑我的主持人,也應該sha掉。

    至此,我們已經不能再從亞瑟身上產生共鳴了,我們所產生的不再是共鳴,因為亞瑟的內心思維不再適用於我們的社會框架,善與惡、對與錯、好與壞、都不能成為評價亞瑟的標準。我們不能再說如果我也經歷亞瑟的種種事情會怎樣怎樣,因為不現實。(正如這種矛盾並存的情況,所以對於觀眾而言,共鳴與不共鳴同樣可以同時存在。)

    但他又是現實的,甚至過於真實。如果親身經歷這樣的事情,一定沒有人表現的比亞瑟還要真實了。亞索穿著最華麗的服裝,畫著代表自己整個人生的(joker,笑話?)妝容,他的心情很好,他已然知曉自己的命運和目標。但也讓他意外,槍殺了主持人,坐在警車上的他發現,原來自己並非一文不值。

    沒什麼那一刻比現在的車窗外更混亂了,但也沒有哪一科比現在更讓亞瑟感到人生清晰了。

    站在車頂上,跳著小丑的舞蹈。我有多麼可笑?哪裡比得上這個社會可笑?我就是,小丑。

  • 2 # 南京仲某

    因為你沒有嫌貧嫉富的心態,沒有抱怨社會的想法,沒有鍵盤俠的精神,沒有樂於裝逼的言行,沒有非白即黑的狹隘思考

  • 3 # 閣下帶你雲拍照

    因為這是一部文藝片,有的人看電影就是圖看個特效,看爆米花,這部電影大部分都是文戲,對劇情不感興趣的人甚至能睡著,所以有人不喜歡不奇怪

  • 4 # 心靈大肥肉

    吹爆了,好多人也就是秀秀優越,知道國內不讓上。而且是國外口碑爆了的片子。大家就是秀秀優越而已。別太當真。這麼多看小丑的,估計知道他是蝙蝠俠裡的人物的都不一定知道,就是蹭波熱度。秀秀優越。看著韓國盜版。大談感想,還恬不知恥的貼出韓語字幕的截圖,還私信發地址,還他媽能不能藥店碧蓮???啊????真他媽垃圾!!!![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 5 # 電影濾光鏡

    因為它本來就不“好看”啊,零奇觀,零特效,零大場面,零爆米花元素,非傳統戲劇框架,人物狀態驅動敘事,抱著《蝙蝠俠》三部曲那種要被爽到的預期進來當然會失落。

  • 6 # 月落無聲夜

    的確。個人觀點:

    1.小丑的本身遭遇、社會矛盾,不符合中國國情,缺少代入感。

    2.設定年代久遠,應該是90年代,與本時代背景脫節。

    3.漫畫的情節插入,對故事本身做了戲劇化的調和劑。

    4.小丑表演奧斯卡級別,但本身缺少犯罪偶像氣質。

    看完小丑後,確實沒有那麼大的感觸,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黑人在歐洲、美國被收到歧視,這個中國人應該是不會有太大感觸的。所以你也很難對號入座,尋找自己內心的爆發點[呲牙]。

    本片唯一能上忿忿不平的國人提神的興奮點,就是貧富差距,但可惜,一個最底層的小丑和當時最頂尖的富豪之間的羈絆,多少看起來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不如本國村長與村民的PK來的直接、爽快、實際。

    本片最大遺憾,就是缺少貧富之間的第三類人――“刻薄的精英階層”,沒有這個類群,大貧大富之間是沒有連結的橋樑的。

    估計,很多人看了會是失落吧[呲牙]。其實這樣也好。[捂臉]

  • 7 # 勇敢的小花朵

    屌絲看屌絲能共鳴,陽光看黑暗怎麼能共鳴呢?只能說這部片很小眾,大眾看的是熱鬧,別看現在熙熙攘攘的叫好一片,但熱鬧一過就沒人看了。立字為證!

  • 8 # 厲害的拉茲

    我只能說不喜歡這個劇本。雖然披著DC漫畫的外衣,但想講一個社會底層人物面對痛苦生活的掙扎,跟DC電影宇宙的銜接可以說非常的薄弱,很意外的打破了我對小丑電影的預期。

    首先希斯萊傑的小丑是否真的被超越?所有了解小丑這個角色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會將這兩個電影進行比較,但是此處的小丑與《黑暗騎士》中那個癲狂、狡詐、善於把玩人性的小丑完全不是一個人[我想靜靜]兩者的性格,行為都有明顯的不同。首頁標誌性的笑不是源於自己的瘋狂,而是不幸的疾病,從主動變成被動這一點就直接突出了兩個小丑之間性格的巨大差異。

  • 9 # 汪芳老虔婆遺臭萬年

    看開頭本以為是社會墮落造成的,到後來,主因居然是精神病,本片主旨,關愛精神病人,關愛底層精神病人。丟工作是因為兒童病院帶槍,認錯爹是因為她媽有妄想症,失戀是因為自己有妄想症,看到後面我都想笑了

  • 10 # 微加幸福52

    昨天看過了,感覺就是一點點壓抑!太一般了!如果不是網上吹的那麼高,我真不會去看!特別是這種別人吹的不要不要的,自己一看完全沒感覺!

  • 11 # 凡塵看客

    片子看了,主演的演技沒得說,如果他得個奧斯卡小金人也不會覺得意外,但是,但是,這個片子看了內心真心不舒服,要問為什麼,因為劇情太灰暗了,人物遭遇太壓抑了,總之,不舒服。不推薦,可以看,也完全可以不看。

  • 12 # 普天同金呦呦呦

    因為你是屬於大多數沒有經歷過真正的風雨,沒有獨自一人越過坎坷的人,可能你有優越的家境也可能你沒有優越的家境,但是你一定不是經歷過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人,經濟上你應該沒有過窮困潦倒的狀態,交際上你也沒有碰到過人人不理眾人嘲笑的時候,身體上也沒有嚴重到非藥物不可控制的病情,思想上你也沒有遠大的自我意識,沒有想要得到大眾認可的想法,能力上也算不上是有出眾能力想要大力發展自己才能得人,所以小丑沒有的你都有,小丑有的你多數是沒有的,你感受不到他的痛苦,你感受不到扎心的痛楚,沒有共鳴是無可厚非的

  • 13 # 嫌仁

    《小丑》這部電影不能用“好看”來形容。其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目前,這部電影仍在向著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邁進,並一舉成為電影史上最賣座的R級電影(美國電影分級標準,限制級,17歲以下只能在父母和監護人的陪伴下才能觀看)。

    僅從票房上來說,這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限制級意味著能夠走進影院的合法受眾群體被嚴重削弱,意味著電影票房將受到嚴重影響。

    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掀起觀影熱潮,但那些憂心忡忡的影評人、政治家擔心的全球性暴力事件、不良思潮並未發生,事實上,縱觀R級的歷史,《小丑》無論從畫面、暴力指數、壓抑程度等哪個角度,都算不得“驚世駭俗”,它的成功與可貴,在於表面上的、對人性扭曲過程這一敘事命題的完整架構和深度解析。

    從純文化的角度,可以想象,《小丑》和小丑,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痞文化、頹文化、背離文化、反叛文化、某種非主流文化、某種“少數派”文化的誘因或載體。

    但因為電影本身的內容,並不比人們所處的現實社會環境更加複雜、扭曲,加上沒有過度的渲染和加工,輔以124年電影史,無限量的資訊,早已慣壞了觀眾的口味,讓人們對電影的任何呈現,都似乎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類似於在平靜的水面上,激起一片巨大的漣漪,也很快就會過去。因此,《小丑》的影響,還需“觀後效”。

    那麼問題來了,《小丑》所引發的觀影熱潮,其根源究竟在哪裡呢。

    等著看小丑的日子裡,我不像對任何一部渴望已久的電影一樣,期待那麼強烈,因為鋪天蓋地的資訊,也因為預知到,內心裡有部分內容,與電影所要表現的主旨主義極度暗合。

    不多劇透的情況下,電影講述了一個以扮小丑維生,處於社會邊緣、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同住、有精神分裂和妄想症的瘦削男人的崩潰過程。從自身遭遇到前因後果,異常完整。

    影片色調,同80年代同類質電影的陳舊質感神契合,加上題材,很難想象,這是出自擅長喜劇電影的《宿醉》的導演託德菲利普斯之手。但正如亞瑟所說,我曾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其實,是喜劇。亞瑟是一個努力想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小丑,但因為童年遭受虐待的原因,他恰恰是全世界最不快樂的那個人。

    養母叫他“happy”,從心理上,是對他遭遇的一種託辭和心理暗示上的補救,可能稍稍有一點歉疚,但相信我,那個“稍稍”微乎其微。

    亞瑟的人生悲劇早已註定,他臆想出來的狂笑病症從來都是似哭非笑,這完全來自其母在心理上給他施加的不良影響,類似於讓一個被虐待、被綁在暖氣上嚴重營養不良的男孩兒必須快樂,或者要透過大笑裝出快樂。長大後,就成了亞瑟現在的樣子。

    因此,與其說是病態扭曲的社會環境造就了亞瑟,不如說是身處這個一直未變的社會中的養母,早就給他悲劇的人生埋下了伏筆,施加了影響。之後的遭遇,只是對他自身“覺醒”的一種有效激發。

    亞瑟的人生喜劇,則完全來自於自己的“重生”。在卑劣的成長環境下,他在社會、家庭等各方面表象秩序的影響下,並沒有成為他應該成為的人,而是成為了——他必須給人們帶來歡樂、自己又很歡樂的蹩腳使命的蹩腳踐行者。直至來自於生存環境的各種重壓,讓他成為了自己本該成為的人,一切看起來那麼駕輕就熟、順理成章,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們的小亞瑟重生了。

    電影的深度來自其異乎尋常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多說影響你的主觀介入,我們不妨回到之前的問題——《小丑》為什麼如此成功。

    眾所周知,《小丑》託生於《蝙蝠俠》,這個從一出現就被冠以最複雜、最癲狂特質的反派角色,成就了傑克尼克爾森的經典表演,成就了希斯萊傑的不朽,如今又成就了傑昆菲尼克斯的神蹟,可見這個角色的挑戰和吸引力。

    正如傑昆出演《小丑》的要求一樣,這部電影要與以往的DC電影完全不同,必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角色,電影確實做到了。雖然影片同《蝙蝠俠》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那也僅是線索的交代和劇情的銜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小丑》都用角色的深度,撇清了同《蝙蝠俠》系列的關係。

    觀影過程,我一直想要乘坐時光機器,去全世界各地看看,走入影院的是哪一個群體。是邊緣人群、憤青、暴力分子、反社會群體、精神疾病患者…………,最終,都被否定了,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小丑》都很難滿足他們的體驗、需求、快感。這比電影本身給我造成的困惑,更加困惑。

    最終,只能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所具有的反抗精神在銀幕上的一次全勝,以及由此所帶來的現實生活中想為卻不敢為的心理快感的滿足,來應付自己。

    從個人角度來說,傑昆菲尼克斯在《小丑》中貢獻了接近偉大的表演。他把亞瑟的分裂、妄想、神經質刻畫得入木三分;他面部的表情變化細微到讓人歎為觀止;他扭曲緊繃的肢體、變形拘謹根本無法舒展的舞蹈動作,將角色的掙扎、痛苦爆發式的拋向銀幕和觀眾;他怪異持續的獰笑,讓你每次都在痛苦更多、到底有沒有一點歡樂、是發自內心還是掩飾恐懼、是應和環境還是內心迴避與逃離間,不自覺地尋找答案。傑昆的表演無疑是影片成功的絕對原因。

    我個人有關《小丑》的話題,可能不會持續。

    但用不了幾年,甚至明年,就會有人開始在各類媒體上,用“一部被嚴重高估的電影”來形容《小丑》。因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或者純粹個人喜好,這一年《小丑》席捲全球的勢頭,讓這些人不便發聲。

    是我想太多,還是這世界變得更瘋狂。——《小丑》

  • 14 # 知己自己EK

    今天看了確實沒什麼意思!網上有些人還覺得他可憐,竟然還為他鳴不平。但我覺得小丑就是個變態殺人魔!世界確是有對他不公平,但對誰又是公平的?!他是有遭遇了很多不幸,但比他慘的人更加多!很多人做了對不起他的事,但就一定要把別人都殺掉嗎?只有殺死別人,就沒其他的辦法了?生活很苦,其實怎麼選擇還是在於自己的內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而小丑選擇做一個惡人,一個惡魔!

  • 15 # Crow11710044

    怎麼說呢,如果這部電影的名字不叫小丑,我相信會引起大多數對社會制度的反思,以及對邊緣人生存狀況的思考。

    但是電影的名字叫做小丑,先輩們的看法會引起觀影者先入為主,這種看法會把這個可憐偏執痛苦的邊緣人,貶低的難堪入目。

    不過撥開這部電影的所有光環和煙霧彈,其實只不過是印證黑暗騎士小丑裡那句臺詞,最壞的一天。

    每個人都有黑暗和不恥的過去,只不過命運何時去引爆他,讓瘋狂淹沒充滿空隙的內心。

    其實我覺得導演想說的無非是,在當下的社會制度下瘋子到處都是,無人可逃。

    魯迅先生所言的吃人社會,幾經改革和制度變更,本質還不是一樣,無法改變。

  • 16 # 王小毛大

    我以前是爆炸貝的忠實信徒,電影不能迅速的帶給我一定的感官刺激我絕對不看……

    後來我有一陣子生病,每天躺在家裡,異常的空虛,腦子也處於一種放空的狀態,我打算聽著一部不吵的電影慢慢睡一會……

    我選了一部叫《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我沒有期待,沒有對劇情的自我臆想,慢慢的看完了電影,並且覺得很舒服……

    我沒有看小丑,如果看的話我也會找一個這樣的時機……

  • 17 # 鑫征途

    個人感覺《小丑》電影我全程看下來是,壓抑的,裡面大量運用黑色格調來烘托氣氛,很壓抑,卻也為小丑的經歷感到悲劇。本來是一個努力的剋制自己,並積極樂觀的去得到大家的尊重,喜歡自己扮演的小丑,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在當時美國時代背景下,各種社會問題,親人,朋友的欺騙,使他一步步的走向扭曲,用我們的話就是不成佛便成魔,只是一念之間。當然我們看了感慨觸動並不是那麼大我覺得也是我們的國情與美國的區別所在,所以我們並不能更好的看到更深層次的導演所要表達的意義。但我認為這部影片在今年同類影片中也是頂級的

  • 18 # 小鬧家642

    只能證明你是個吃穿不愁的富人階級,你看小丑電影就好比影片裡富人看卓別林作品一樣,他們當喜劇看,而底層人則把他當悲劇看是一個道理。

  • 19 # 士21519267

    這部影片主要帶給人們的思考是“混亂是小丑製造的,又是什麼製造了小丑呢?”你覺得無感,無非是你的生活太安逸或者你的世界只有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從不去思考那些社會底層和生活困苦人的感受!

  • 20 # 松柏苦寒

    小丑看下來整體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傑昆菲尼克斯的演技炸裂,繼希斯萊傑後一個又把小丑這個角色演活的。論邏輯,現實裡曾經馬加爵的經歷應當比小丑好的多,卻是個活生生的悲慘例子。

    一個從小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物質匱乏,精神還有殘缺,受母親影響立志做個諧星,卻處處被人踐踏。想要給別人帶去快樂,卻只能做個被人嘲笑的小丑。

    一個本就殘缺的靈魂沒有被呵護好,最殘酷的是小丑得知自己的母親不是親身母親,而是養母,而從小自己還被養母和養母的男友一起虐待。被朋友出賣,被老闆開除,公交上想逗一逗小孩子還被孩子母親指責是騷擾......從地鐵上殺死那三個人的驚慌失措,到劃掉don"t forget smile裡的forget,再到殺死養母和同事的平靜,臺階上的舞步到參加莫瑞節目由準備自殺到殺死莫瑞,最後街頭車子引擎蓋上的小丑舞蹈,真正在萬劫不復上做到了昇華!

    之所以反響這麼熱烈,除了傑昆出神入化的演技之外,我想應該是當下我們的環境讓我們對許多是非產生了非主流的理解。不再片面以結果判定是非,而是反思根源上的問題。我們習慣了看到反派角色的可恨之處,卻不知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

    本年度到目前為止,傑昆憑這個小丑角色應該可以拿下奧斯卡影帝,這個演技的確沒話說!但是小丑這部電影應當不會拿最佳影片,即使在美國那種開放的環境裡,這個還是與主流價值不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可以不要臉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