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官開明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自然狀態是趨向分離的。從離開父親,到離開母親,到離開原生家庭,去成立自己的家庭,開枝散葉。

    孩子幼年時和母親的關係一般會比和父親的關係更親密一點,畢竟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裝了10個月,天天感受著媽媽的體溫,媽媽的味道,媽媽的心跳。在媽媽日復一日小心翼翼的保護下,寶寶從葡萄那麼小,到西瓜那麼大,在媽媽肚子裡伸胳膊踢腿翻跟斗,溫暖而安全。孩子充滿了對媽媽的愛和依戀,媽媽也習慣著寶寶的存在,適應著保護者的角色。懷胎十月,瓜熟蒂落,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孩子呱呱墜地,而出生那一刻,卻是母子之間的第一次分離。母乳階段媽媽和孩子的親密程度僅次於孕期,孩子需要日夜守護照料。孩子餓了,媽媽要立刻寬衣解帶,將乳頭送進孩子口中,慈愛地看著她認真而努力地吸吮,親吻撫摸她柔軟的頭髮,相信每個媽媽都會懷念這樣溫情的時刻。而斷母乳之後,孩子開始吃輔食,喝牛奶,孩子和媽媽生理上的依賴關係就開始斷開,可以離開媽媽存活下來。孩子開始慢慢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卻是母子之間的第二次分離。孩子一天天長大,從學會爬到學會走,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有時什麼都想放進嘴裡嘗一嘗,有時看到什麼都要摸一摸,看到小朋友也想湊過去一起玩……你會發現沒有一天不為她擔心,怕她走路摔到頭,怕她摸到電,怕她掉下床,怕她不長個子……直到她快3歲了,同齡的寶寶和家長都在準備著上幼兒園的事,你突然發現,孩子也要從家裡啟程,她將不再是那個只能眼巴巴在家裡等待媽媽下班回家的乖寶寶,而是要在你看不見,掌控不到的地方,獨自去面對自己的世界。你不忍心,不捨得,但是,不得不放手。

    有多少母親,在看到其他懷孕的準媽媽時,會說好好珍惜現在的時光吧,等你生了就會恨不得塞回去。是的,有時候,你會很想回到那段時光,你和孩子一體,形影不離,她在你溫暖的肚子裡,不會餓,不會冷,閒的時候,可以摸摸肚子,說說話,唱歌給她聽,沒有分離的思念之苦……

    但是!

    我們要剋制,我們要剋制自己的留戀,自己的軟弱,自己的自私。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的附屬品,她雖奔父母而來,卻是出於對生命的渴望。孩子有權利去擁有自己的人生,而父母應該做的,是充滿信心地面對生活,並將這種信念傳遞給孩子,幫助她成為一個有能力獨立面對自己人生,獲得幸福的人。幼兒園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小步,她會走進小學,中學,大學,甚至會去另一個國家去深造,就像學走路一樣,開始時,扶著她走,慢慢地,慢慢地,放開扶著的雙手,我們會在孩子日漸增長的自信中,分享到她的喜悅,我們會懂得,成全,是更豐滿的愛。

  • 2 # 初見雨聲

    孩子剛去幼兒園,不僅是孩子,作為媽媽,也會有分離焦慮,會想象他在學校有木有哭啊?有木有想媽媽呀?有木有好好吃飯呀?有木有好好睡覺呀?會不會被人欺負呀?自己會不會上廁所呀……媽媽會焦慮各種各樣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自己早上不要送娃去幼兒園,讓家裡人送去,下午可以自己去接,這樣自己跟孩子的分離焦慮會緩解一點。白天自己可以出去工作,讓工作忘記焦慮,或者有些全職媽媽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新媒體要從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