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眾所周知小米10和10pro可以說目前同等價位裡價效比最高的手機了,但是看得到買不到啊!為什麼小米如此熱衷飢餓營銷?有多少米粉因為飢餓營銷而放棄小米麼?雷軍給友商送子彈麼?
13
回覆列表
  • 1 # AK數碼—Clark

    因為從供應鏈到製作,全部掌握在別人手裡,初期供應鏈供貨點位較少,價格較高,只能透過飢餓營銷,去炒作熱點,吸引品牌粉絲的關注度與資金。等產能充足,供應價格下降的時候,那時候就可以大量供貨了。

  • 2 # 優品之道

    飢餓營銷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初期盛行,小米手機第一代確實在營銷模式上使用了飢餓營銷,結合產品定價低等方式,迅速打開了國內市場,也是小米手機在國內佔有率畏懼前三。

    隨著智慧手機迭代式的發展,國內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智慧手機廠商,如:華為,OPPO,VIVO等,在注重營銷模式的時代,慢慢偏向於核心技術的發展,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在這一方面華為做的非常好。

    我們知道,小米從手機發家,現在已經走在物聯網領域的路上,也可以看出,小米也在技術領域不斷的發展。

    所以說,飢餓營銷已經不是小米的營銷模式,核心技術,使用者體驗是營銷的新方向。

  • 3 # 啄月數碼

    主要是沒有核心技術,硬體沒有一個是自己做的,全是供應商提供,手機沒有溢價能力,也是對自己做的產品沒有信心,怕備太多貨賣不出去,砸在自己手裡,本來利潤就不多,真砸手裡幾次,怕是小米這個品牌就會消失了。華為蘋果為什麼不怕,晶片都是自己做的,因為出貨量大,產品有溢價能力,所以攤薄了研發成本,有利潤才能有創新,把供應商的東西說成自己的全是耍流氓的行為,只要給錢誰都能買得到的東西,創新只剩下首發了。

  • 4 # 華夏男兒當自強

    飢餓營銷確實給企業帶來了一定銷量產生了一定的利潤。飢餓營銷確實讓消費者產生了購買慾望一定程度上一些人會有欲罷不能的感覺。飢餓營銷的產品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產品也是人們比較喜歡和容易接受的新潮產品。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5 # 掌上知天下

    飢餓營銷的好處:

    1.消費者和米粉們,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可以起到免費廣告宣傳的作用;

    2.可以避免記憶體不足的尷尬;

    3.造成在業界有良好口碑的假象;

  • 6 # 小虎科技

    hello 我是小虎哥,我又來了,首先什麼是飢餓營銷呢?為什麼有些飢餓營銷能成功,有些卻不能呢?

    飢餓營銷就是一種產品商業的推廣方式,首先產品得有一定的優勢,透過廣告的各大媒體的推廣,透過大資料來分析,分析和消費者的反響!才能這麼操作的,第一個吃螃蟹的要麼被毒死,要麼就撐死了,小米的飢餓營銷 Are you OK?

    2、第一批前期庫存或者產量不足,使用這種方式能快速判斷產品好不好賣,制定第二批的銷售計劃,有利於企業受益穩定

    3、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物以稀為貴,搶到了就是屌絲們的春天來了!

    至於有多少米粉因為飢餓營銷而放棄小米麼,這個話題我想說的是,基本上比較少,知道什麼叫越撓越癢,因為小米的粉絲都是精準粉絲,其他友商的產品質量和特色都差不多的!

  • 7 # 就是這麼酷呀

    首先小米的“搶購”模式,是符合網際網路形態的,網友熱衷於“搶到了”的中獎感,因此相較於敞開賣,更能夠刺激購買熱情。這是小米主打“網際網路化”和“參與感”的核心。小米一直希望塑造的是“超級巨星”。想辦法榨取他的迷弟、迷妹們的購買衝動,購買熱情。

    而傳統的品牌,更想做全民偶像。希望所有的客戶都能夠喜歡,都能夠儘可能快速破獲,快速買到。因此從本質上的品牌思路,小米就會將“搶購”作為一種玩法。而傳統品牌則更多是種“客觀”限制。

    說完主觀部分,小米出現搶購還有一定的客觀因素。首先是小米的模式,小米的核心不是手機,而是商城。小米希望自己做成“無印良品”的模式。找好的供應商,用“價效比”吸引人。這就和“製造業品牌”是完全不同的運作思路。

    海爾、美的、oppo、公牛。這些品牌不太會生產小批次先試試水。因為對這些品牌來說,他們一款產品能不能成功,主要是需要渠道和廣告、推廣成本。實際物料佔的比重並不高。

    比如美的空調的新品上市中,實際大頭的成本是鋪貨、廣告、生產費用。但大頭是鋪貨和廣告。不管空調有多好,各大商場沒有出現,各個媒體看不到廣告。都是推不起來的。從整個盤子來說,生產幾千臺,和生產幾萬臺,差別不會太大。

    但對於小米是不同的。他自己是品牌和渠道,他的新品上線,最主要的就是生產成本。他的無線充電器、電冰箱、空調......幾乎只需要透過自己的渠道做做推廣,有個幾千個小米之家鋪一下貨就可以了。這時候,生產幾千個和幾萬個,成本總量就差別很大。

    如果我是小米,我也會傾向於,小批次生產一些。搶購情況好,我再慢慢增加產量。

    對於配件類、生活家居類,其實想不做搶購是完全能做到的,小米的“搶購”主要是企業屬性不同造成的。去樓下超市看看,他們對新品都是很謹慎的。

  • 8 # Smile看世界

    在國內手機界裡無論是品牌口碑還是產品價效比,小米確實是做的出類拔萃。小米手機飢餓營銷的說話流傳已久,今天我想說的是背後更深一層的真相。大家對小米手機的認知應該是親民價,良心機。但是為什麼每次小米手機市場放貨量都很少,需要預約搶購呢!

    1. 小米手機定位是為發燒而生,是那部分精通手機的人,他們是玩安卓系統的風雲人物,他們跟著的是一群粉絲。一般這部分人會去搶新品首發,而且願意表現自己,願意被大家推崇。他們會幫著小米去各個社交媒體上宣導小米手機的好用。這部分種子使用者幫雷軍省去了大量的宣傳費,還製造了口碑。真是一本萬利的生意!2. 小米手機定價低,大批次生產不僅會導致積壓庫存,再者虧損會很大,而這種逐步放貨的方式洽洽降低了風險還讓雷軍大大降低成本。

    這裡先普及一個概念: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推指出每1.5年,處理器效能提升一倍,電子器件體積減少一半。也就是說基本上每3個月,很多電子配件價格至少降價30%

    所以在幾個月後,不僅手機口碑上去了,黃牛也幫忙鋪貨了(黃牛不是小米找的),手機元器件價格成本也下去了,庫存積壓風險降低了,利潤自然而然就上去了!這是很巧妙的打了一個時間差,讓人造成了“價效比超高”的一種錯覺,又降低了各種風險和成本。小米的飢餓營銷才是營銷界的最高境界!當然,前提是小米手機品質確實不錯!

  • 9 # 太青山駭客

    有時候也是迫不得已,作為網際網路公司,供應鏈是小米的薄弱環節,所以產能會跟不上,因為他小米的手機也是富士康與英華達代工的。富士康肯定優先滿足蘋果的產能 ,蘋果手機才能帶來利潤(你知道小米手機有多便宜)深科技要滿足華為,比亞迪也是華為 蘋果就夠喝一壺的,其他的聞泰 華勤 龍旗啥的在產業鏈上對上下游、 品控、 又沒法跟富士康這些比,也不放心給他們做,小米也是要面子的。所以小米手機玩飢餓營銷的根本原因就是產能跟不上。

  • 10 # 深秋留痕

    絕對是為了控制成本!國內大部分企業都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小米的手機最初都是價效比的標杆。所以為了追求銷量大,所以就都搞飢餓營銷,讓人感覺到這個和手機很好賣,供不應求。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手段罷了。從小米1再到小米10,他們都熱衷於這種營銷手段手段,其實這樣子做,相當於殺敵1000,自損800,這樣子做早已磨滅了許多消費者和米粉的一些耐心,和對小米這個品牌的一些熱程度。這樣做也相當於將一部分消費者讓給了其他的友商。今天買了幾次,買不到,那肯定會買其他品牌的,不管是米粉也好,花粉也好,大部分人都是這種心態。現在市面向像小米這樣的配置,有很多品牌。小米不作出改變,還是熱衷搞飢餓營銷,只能會得不償失。只會喪失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信任度。

    我曾經搶過小米5S,搶了幾回都沒搶到,後來我就買了華為的榮耀7手機。雖然榮耀7配置不如小米,但是正常的使用還是沒有問題的。那時候榮耀7也是需要搶,但是很容易買得到。在大部分人心裡都是我買手機,只是習慣花錢能夠買得到,不需要這樣搶來搶去,搞得這個東西好像很稀缺,稀缺一樣!小米手機配置和工藝看起來非常的好,但其實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品拉控。我不是黑小米,我也曾經熱愛小米這個品牌,但是我現在,除了買充電寶用小米,其他我都是買其他的品牌。希望小米的高層能夠重視消費者的心聲,把這個飢餓營銷給停掉,用一些真心真誠的營銷方法贏得廣大消費者的心,小米公司才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 11 # 小棉襖的好朋友

    小米的飢餓營銷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小米剛成立的幾年中,為了知名度生生的把價格拉下來,再配合為發燒而生的宣傳,透過飢餓營銷獲得關注度,維持產品熱度,進而把小米的知名度提高了很多。

    第二個階段,國內其他廠商迅速追趕,小米為了搶首發,透過飢餓營銷的手段先把產品熱度做上去,然後等配件價格降下來以後再大批次投放,可以做到成本控制的最最佳化。

    飢餓營銷成就了小米,近兩年也反噬了口碑,所以小米公司也在調整產品線和營銷策略。總得來說,小米公司在起步階段的飢餓營銷還是利大於弊的。

  • 12 # 全天數碼線上

    飢餓營銷是網際網路品牌的拿手好戲,小米自然也不例外!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1.數碼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各種型號手機發佈會一般都是搶先首發,各種行業第一,有噱頭!小米更是深諳其道,各種首發不勝列舉!

    2.因為新發布手機用到的都是最新的技術,從攝像頭,處理器,螢幕,到UFS等配置,此時的採購成本較高,小米以價效比著稱,如果大量出售,利潤就少,甚至虧本!

    3.新品釋出之後,如果市場反應好,訂單大,可以以此為條件去給供應商談價格,趁機壓低價格!

    4.產能問題,大批次肯定供應不上,而且新機難免出現小問題,可以及時修正!

    飢餓營銷幾個月,熱度吵起來了,成本也降了,生產線產能也上來了,可以大批次生產了!何樂而不為呢?

  • 13 # 路人不姓甲

    並不是飢餓的營銷,而是小米的產品,為了控制成本,使用期貨生產銷售模式,就是新出的產品,為了保證其售價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導致產品初期的真實成本可能高於售價或者基本不賺錢的情況,但是隨著供應鏈的逐漸成熟,手機的零件採購價會逐漸降低,工廠的良品率也逐漸升高,幾個月後銷售的手機可能就會實現盈利,所以為了保證這樣的情況,那麼小米一次進元器件就不會太多,而且給工廠的訂單也會限定一定的數量,然後透過定期限額的供應期貨來實現盈利。

    簡單來說前期的賠本的買賣做的太多,後期就算成本降低,也很難賺回來了,大家理解了沒有。

  • 14 # 君子成德

    首先顯示器一般的也就700左右,好的也就1000多,剩下6000塊錢配合桌上型電腦,還不是隨便配了,各種配置搞起。

  • 15 # 陽光科技微訊

    價效比高低都是小米自己說的,價效比標準是小米自己定的、旗艦標準也是小米定的、智商稅也是小米定的,所以耍猴一直在繼續,一直在路上!

    小米從成立到現在一直都沒解決好現貨的問題,其實這不是問題,而是小米壓根不想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呢?因為一旦現貨就沒有熱度了熱度,熱度比現貨重要

    不管是好的熱度壞的熱度,但是必須要有熱度

    小米拿使用者的錢然後去訂貨再賣

    這樣就會減少資金佔用

    有條件都可以去看小米財報

    小米收入不僅僅這些,廣告收入也是一大收入,每年接近40億的收入,是其他手機廠家沒有的收入

    小米為了熱度,天天攻擊別人庫存

    小米銷量不行,就以手機需要旺盛為油頭,證明自己熱銷,供貨不足成了小米銷量低的一個理由

    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吸引人的目光

    一個銷量低於10%的公司佔據了網路90%聲音,然後指導別人怎麼賣手機,真是奇葩啊

  • 16 # 後海沒有海

    作為多年的數碼領域工作者, 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小米每次開發佈會釋出新產品的時候,只要開放購買,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瞬間就被秒光,所以很多人都很憤怒,覺得在耍猴一樣,每次都是排了好長時間的隊伍結果搶不到貨,只能等下一次開放購買,或者去線下或者找代購的加價購買,那麼小米的產品真的是在飢餓營銷麼?是不是真的是產能不足啊?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小米初期

    小米在創辦初期的時候,公司的戰略就是要迅速佔領市場,靠的就是價效比,據說當時雷軍還在公司內部公開表示前期不允許盈利,於是小米手機就上線了。

    當時的小米找供應商談價格的最大砝碼就是量大,靠這個來壓低配件的進貨價從而降低手機的成本,所以在那個手機紅利期每個手機廠商都在趁機撈錢的時候,小米竟然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以近乎成本的價格出售,所以迅速崛起,加上對產品的宣傳和定位,以及各種噱頭反正當時的小米手機就是賣爆了。

    其實在前期我也相信有的時候小米是故意來製造搶購的這種效果,來達到宣傳品牌的目的,增加小米的曝光度。但是這種飢餓營銷用幾次就行了,次數太多誰也不傻,當然雷軍自己也知道,所以後來的缺貨真的不是什麼飢餓營銷了。

    小米現在

    現在小米商城在上架大部分商品之前都會採用先眾籌的方式,這個會很大程度的緩解大家購買搶貨的壓力,同時價格也很便宜。

    我們來拿小米手機來說,雖然不會眾籌但是現在的小米已經不搞飢餓營銷了,因為華為和榮耀後來居上,給了小米很大的壓力,現在的消費者可不會那麼傻等你,也不會加價去購買,所以而且小米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了,也不要去做營銷了。

    那麼為什麼現在小米的手機還會出現斷貨的情況呢?首先第一點就是小米把手機的工藝設計的較為複雜了,比如外殼的陶瓷工藝還有磨砂電鍍工藝等等,這些都使得良品率較低。還有就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小米手機的價效比依然很高,做工依然很良心,加上前期粉絲的積累,小米的出貨量依然很大,所以供不應求也是正常的。

    最後要說的就是經銷商和一些電商在搶購囤貨,這些商家的需求量很大, 所以會造成貨源緊張,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官網買不到,但是在個人電商的手裡卻能買到 ,就是這個原因。

  • 17 # 物理微電子前沿科普

    是的,小米非常熱衷於飢餓營銷,但是這樣做對於企業來說,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下面從幾個方面深度剖析一下飢餓營銷對於小米的影響:

    什麼是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是指商品供應商故意調低產能,營造出一種供不應求的“假象”,以至於消費者都瘋狂搶購商品。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品牌宣傳出去,並獲取利潤。

    小米的營銷模式

    小米是計較經典的飢餓營銷,前期的造勢,鋪天蓋地的自媒體新聞,各種各樣的熱搜榜,包括小米老闆雷軍在各大社交平臺的賣力宣傳,可謂是前期的造勢非常猛,釋出會,釋出會上雷軍會充分展示小米的優勢,以及跟友商的產品進行對比,最後再給出一個驚人的價格。接下來就是預約搶購,時不時雷軍還會再進一步宣傳一下產能不夠,暗示大家儘快搶。

    飢餓營銷對小米的短期影響

    短期來說,對於小米品牌的宣傳,以及產品的銷售確實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使用過小米的人來說,更是會心動,畢竟硬體的配置那麼高,價格竟然這麼低,這樣的營銷方式會使得一個品牌迅速得到宣傳,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從短期來說是利大於弊。

    飢餓營銷對小米的長期影響

    如果一個品牌做到一定規模,還是頻繁使用老套路的飢餓營銷,會讓很多消費者一想到這品牌就跟“飢餓營銷”“缺貨”“耍我”等詞彙聯絡到一起,那麼對於這品牌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品牌做到一定規模,不再是天天考慮如何更好的宣傳,營銷,還是需要修煉內功,將硬體和軟體做到行業頂端,有序地擴大上下游產業鏈,這樣才不會被一些技術卡脖子,企業的發展不會因為其他公司不給供應技術而達到瓶頸。做到一定規模後,最好的宣傳其實是消費者真實感受到了產品的高效能,高質量而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 18 # 新衣格

    因為小米主打價效比,所以利潤很低,所以要壓縮零部件的成本和庫存的風險,價效比逼得供應商不得不優先供貨有錢的客戶,自從反而成了不受重視的客戶,所以整體零件採購供貨會推遲,小米不得不飢餓營銷來解決自己的訂單需求消耗。

    從另一個方面講,飢餓營銷會讓粉絲的黏度更強。

  • 19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小米是一家輕資產公司,這就決定了前期小米只能飢餓營銷,否則就只能全款預訂,才能打破小米手機不好買的怪圈。

    小米本身的公司型別就決定了手機只能搶購。

    小米公司自己沒有手機生產線,最近建設了一部分但是產能還很有限。對於小米來說,手機的利潤來自於資金的快速週轉,小米只需要採購部分國外的必須支出現金採購的元器件,下定金獲得部分國內企業的元器件,再給代工廠一部分定金讓代工廠生產,生產出來的手機不需要進入小米自己的倉庫,而直接發給購買的使用者,最後使用者支付手機費用,再去還給元器件廠家和代工廠。小米只需要使用一部分自有資金就可以撬動手機這個產業鏈,快速週轉的資金可以給小米帶來利潤,這點其實有一些象房地產企業,不過房地產企業是靠貸款,而小米是靠快進快出。

    小米本身的輕資產,決定了它不能採購太多的元器件,也不能先期就生產大量的手機,而是按需生產,也就是需要率先搶購確定生產份額,而且數量不能過多,否則資金週轉就會出現問題。

    而且,一般新型的手機會使用當前比較新的元器件,這些前期的零件的成本會高一些,小米拉長生產出貨,也有讓其他的手機企業去攤平成本,等到逐步的這些零件的成本降低,小米才不需要自己承擔前期的培養產業鏈成熟的成本。

    小米的生產模式,其實也決定了它很能成為運營商的主要合作伙伴,運營商結款都會比較慢,曾經小米打入了運營商定製機市場,也賣了不少手機,但是資金週轉過慢就讓小米吃了很大的虧。

    小米邁向高階之後,就會改變策略,改為全款預訂手機。

    高階使用者,花大價錢買手機,而不會去搶手機。小米沒有貨,高階使用者也就會去買別的手機了。所以,高階手機搶購併不現實。而小米進入高階手機市場,如果要擴大市場份額,就需要改變策略,而變成全款預訂。等於是拿著預訂款去生產手機,這樣小米也不會有很大風險,而且資金面也沒有壓力,這將是以後小米的策略,而分離出來堅守價效比的紅米,則更多的還得去搶購。

    總而言之,小米手機需要搶購,這是小米輕資產公司的特點。不過現在小米開始走向高階,這種局面會發生變化,小米的手機將會全面的轉向全款預訂,這是小米未來的策略。

  • 20 # 悠林

    小米為何如何熱衷於飢餓營銷?

    首先:小米沒有自己的工廠,全靠代工,雖然也沒什麼,但是產能就沒辦法自己控制了,有時候也沒辦法,代工廠沒出貨,小米也沒辦法賣啊

    其二:營銷拆開來就說經營和銷售,銷售自己的產品,肯定願意越多越好的,經營哪種方式都可以,主要說有銷量賺錢,小米的飢餓營銷,從小米1開始就有了,1:確實說產能不足,2:就說要營造一種產品太熱門被賣光的假象。這點可以看蘋果4.4s的營銷方式就知道,蘋果產品釋出,中國區總是倒數到貨,吊足了使用者的胃口,引起了品牌的熱度,銷量自然就上來了。

    說真的,不做營銷的公司,要麼要死不活,要麼已經不存在了。營銷的方式很多種,不一定是你看的廣告,請明星,電視廣告,說傳統的營銷方式,現在的網路營銷太熱門了,雷軍又是這方面的高手。

    最後,不管什麼營銷方式,使用者會購買你的產品,而且一直上升,就說明了,產品確實不差,大家也沒必要踩一捧一的。

    這些企業家,明著看著不和,其實私下不定多好,只能為引起熱度流量互相炒熱。相信一句話:一個巴掌拍不響,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說無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葉問》四部曲中哪一部最精彩?為何感覺葉問廣受女性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