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焦世界熱點
-
2 # 父母年代記憶
大概20年前的一天,有人拜訪著名書法家,恭恭敬敬地在名剌上寫:謹拜愛新覺羅·啟功先生。
啟功先生不客氣地說,我既然叫啟功,就是姓啟名功,請您別叫錯了。
啟功
訪客碰了一鼻子灰,心裡納悶不已,啟功先生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孫,難道姓愛新覺羅有錯嗎?
愛新覺羅確實曾經是啟功祖上的姓氏,但到了啟功這裡,如此稱呼卻是對啟功先生極大的冒犯。
問題出在哪呢?這事還要從清朝滅亡、滿族人民改姓說起。
滿族貴族八大姓都改成了哪些姓氏?
滿族姓氏源遠流長,很多都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肅慎、挹婁等民族。
古挹婁民居
清朝編纂的《皇朝通志·氏族略》,記載了滿族679個姓,堪稱最為權威的滿族氏族志。
有人說,清朝初年滿族一共才不到百萬人口,居然整出來這麼多姓氏,難道這玩意兒也是炫富的標誌嗎?
其實不光是滿族兄弟這麼幹,漢人當了皇帝也喜歡拿姓氏說事。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氏族志》,把李姓排成天下第一姓;宋朝編《百家姓》,趙姓又高居第一;朱元璋當了皇帝,直接把朱姓定為國姓。
影視劇中趙匡胤形象
可見,姓氏在封建時代不只是姓,而是皇帝、貴族們的面子。
滿族的600多個姓,在入關後逐漸演化成八大姓,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鈷祿氏。
佟佳氏是貴姓中的貴姓,出過的名臣大將極多,以至於在清朝有“佟半朝”之美譽,比如清初五大臣之一扈(hù)爾漢,開國名臣佟養性,以及幫助雍正奪位的隆科多。
康熙的母親孝康章皇后,以及康熙的妻子孝懿(yì)仁皇后,都是佟佳氏的姑娘。清亡後佟佳氏改為佟、童、仝、董等姓,佟大為就是佟佳氏後人。
瓜爾佳氏的代表人物是那位被康熙活擒的權臣鰲拜,以及慈禧太后的心腹、晚清重臣榮祿。
瓜爾佳氏改漢姓後,多采取音譯改為關,當然也有改成其他的,諸如石、鮑、汪、李等等。
關姓自古多美女,老一輩的關之琳,就美到讓人舔屏,小一輩的國民閨女關曉彤,論顏值論身材也都是一流。
關之琳
另一個顯赫的姓氏那拉氏,最著名的當屬慈禧太后。
漢姓中的那氏,就源自滿姓那拉氏,樂壇大姐、亞洲天后那英,可能就是慈禧後人!
當然,除了這些知名的明星,說不定你身邊也潛藏著某位改過姓的滿清貴族呢。
愛新覺羅原來是捆綁出來的姓
這裡得說一下,滿洲八大姓是沒有愛新覺羅的。
影視劇中的皇太極和多爾袞形象
倒不是說愛新覺羅不夠大,就是因為太大太尊貴了,清朝皇帝直接把愛新覺羅定成了國姓,凌駕於諸姓之上。
但是愛新覺羅這個姓,與八大姓相比較,卻是個很年輕的姓。
愛新最早是女真老姓,意思為金,所以這也是許多清室後裔改姓為金的緣故。
那麼覺羅是怎麼加到愛新後面的呢?啟功先生解釋過這個緣故。
當初清太祖努爾哈赤立國之後,把自己的直系子孫稱為“宗室”,把各家伯父、叔父家的後代稱之為“覺羅”,意思是非直系的本家子弟,後來叫著叫著順了口,就統稱為愛新覺羅了。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說法,爭議者還有很多。
啟功先生認為,他本姓是愛新,而非愛新覺羅。
啟功
清亡之後,愛新覺羅這個帶有特殊政治意義的姓更加敏感,他不願再摻合到政治中去,所以乾脆以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啟”作為姓氏。
姓什麼這是啟功先生個人的自由,事實上也是為了避開清亡的尷尬。
有的人還把老一套封建殘餘強行扣人頭上,自然惹人不高興。
滿族姓氏為什麼會有貴賤之分
漢族姓氏,即使在封建帝制時代,也沒有人為地分貴賤論高低。
皇帝能姓李,老百姓也能姓李,甚至為了籠絡人心,唐朝皇帝還賜過少數民族兄弟姓李。
影視劇中的李世民形象
“你也配姓趙”,不過是魯迅先生故意逗你玩兒的。
漢人對姓氏,其實還是蠻大方的。
那麼滿族的姓氏為啥姓著姓著,還姓出來高矮胖瘦了呢?
八大姓之首佟佳氏,佟佳就是一個地名,瓜爾佳則是滿族部落名。
滿清崛起之初,實行軍事化的牛錄製度,一姓、一部落之人編入一個牛錄。大凡作戰、遷徙,一個牛錄都聚集在一起。
影視劇中的鰲拜形象
久而久之,勇猛善戰、軍功鼎盛的部落,勢力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在朝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姓氏也就自然而然地水漲船高,成為所謂的“八大姓”。
-
3 # 會奔跑的金絲魚
清初滿族入主中原以前,嫁娶儀式有著原始的樸素的風格。入關後受漢族影響,婚嫁儀式有了很大的改變,融入了很多漢族的風俗,但依然保留了一些滿族婚姻習俗的特色。
射三箭
1.打聽親事。在兒女10歲後,父母就會開始打聽有沒有門當戶對年齡合適的人家。滿族人較注重門第,尤其是軍功。
2.說親。有合適的人家,男方會請親友中身份地位較高的作為媒人去女方家說親。先後要去三次,每次帶一瓶酒作為禮物。女方同意後就會互換門貼。然後請人合八字,八字合適的話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3.下定禮。兩家同意親事後,男方就會準備貴重的禮品送給女方作為定禮,稱作“小定”。小定之後,男女雙方不可以見面。
4.下大禮。男方到女方家下聘禮,聘禮的多少、種類依地位貧富而異。與漢族最大的不同是,聘禮中必須有一頭活豬,供女方出嫁事宜及祭祖之用。
5.送嫁妝。婚期前一日或九日,女方要將嫁妝抬放於男方家並陳列於門前。女方親友要幫忙置辦嫁妝,也就是所說的“添箱”。
6.結親。婚禮分三日舉行。第一日是為嫁娶做準備。男方提前佈置好洞房,並整晚奏樂,俗稱“響房”。新娘會在家人的陪伴下住到離新郎家較近的住所去,俗稱“打下處”。第二日正式嫁娶。新娘坐轎子由兄長護送著到男方家去。新郎會騎馬率親友相迎。相遇後,新娘由兄長抱到迎親車上,俗稱“插車”。花轎到男方門前時,新郎要對轎虛射三箭,以驅煞神,俗稱“射三箭”。新娘下轎,跨過放置在門前的馬鞍或火盆,至天地桌前,向北面拜,俗稱“拜北斗”。
跨火盆
新娘再來到院中臨時搭建的帳篷前,新郎用馬鞭或長杆將新娘的蓋頭揭下,置於帳篷頂端,再讓新娘抱著兩個裝滿米和錢的錫壺,俗稱“抱寶瓶”。然後坐在帳篷中的床上,面朝吉利的方向,俗稱“坐帳”。這天中午時,還要在院中設神桌,供豬肘一方、酒三蠱,新郎新娘和薩滿面朝南跪在神桌前,用滿語唱三段合巹歌,以求子孫興旺、白頭到老。每唱一段,要用尖刀割下一片肉拋向空中,把酒潑到地上,俗稱“撇盞”。新人在接受薩滿的祝福後回到洞房飲合巹酒,然後吃子孫餑餑及長壽麵。第三日以新婦與婆家見禮為主。男方家的大嫂將一捆粗細均勻的桃木杆用紅線捆好交給新婦出新房,這叫“抱柴”。然後去廚房拜灶王,其次去拜祖宗牌位、宗族長輩和父母,還要向伯、叔、嬸母等行叩頭禮,叫做“分大小”。滿足還有“亮箱”的習俗,即把陪送新娘的東西散開給親看。
亮箱
7.歸寧。婚後三天或七天,新婚夫婦要去女方家拜望女方家長,叫“歸寧”或“回門”。
滿族的婚嫁儀式雖因地域遼闊,習俗不同,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基本上大同小異了。
-
4 # 國家文史
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滿族入關之前,長期保持遊牧漁獵經濟的生活習俗,社會生產力落後。1644年入主中原之後,迅速吸收漢民族文化習俗,經過數十上百年的融合,滿族在很多生活習俗方面發生了變化,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婚姻習俗。婚姻禮制是漢民族最看重的習俗之一,滿族作為遊獵民族曾長期保持收繼婚一夫多妻制,也就是女性在丈夫去世後要嫁給夫家的其他男性成員,如兄弟甚至叔伯等。這在漢民族看來是十分野蠻落後的行為。滿族入關之後首先在婚俗禮制方面接受了漢族的一夫一妻(可以納妾)制,女性在丈夫去世後也不再轉嫁夫家男性。
二是生產習俗。滿族千百年來主要從事遊牧、打獵、捕魚、採集等生產方式,但進入中原後,滿族有很多人不再從事原來的生產方式,大量的底層滿人,跟隨漢族人逐漸學會了農耕和手工業,特別是到了清代中晚期,大多數中下層旗人為了養家餬口也紛紛從事各種生產加工業,如裁縫、打鐵什麼的,已和漢族人沒什麼大的區別了。
三是飲食習俗。滿族人由於生產生活環境的影響,在飲食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如喜歡吃豬肉、粘食、酸菜、甜食等,入關之後受到漢族飲食文化的影響,飲食結構得到極大豐富,基本上各大菜系都能接受,特別是滿清王室,還將滿漢全席作為皇家最高規格的飲食禮節。
四是語言習俗。這可以說是除婚姻習俗外受到漢族影響最大的一個,滿族在入關之前,主要使用滿語,這是一種從肅慎語-女真語演化而來的語言,在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了蒙古語的影響。清王朝中早期官方一直堅持滿漢並行的原則,隨著民族融合的深入,到了清晚期已經有很多滿人不會說滿語了。辛亥之後滿語進一步衰微,到現在能夠說滿語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五是取名習俗。入關前滿族人用滿語命名,一般比較偏愛使用有關動物、山林的名稱、數字序號等較為樸素的詞語,具有濃重的漁獵文化色彩。入關初期至乾隆時期滿人取名變化不大,主要加入了一些代表吉祥祝福類的詞語,清朝中後期受漢民族文化影響越來越深,不再受滿族規制的限制,大多直接選取漢文華麗字詞來取名了。辛亥革命之後很多旗人乾脆連滿族姓氏也改成了漢族姓氏。
六是宗教習俗。滿族在入關之前是信仰薩滿教,這是一種相信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崇拜天地一切有形之物,如山、海、石頭甚至於花草等,是一種原始人類心靈矇昧的行為。但入關之後的滿人基本接受了藏傳佛教,滿清皇室不再使用薩滿教方式了,但是留在東北沒有入關的滿族依然還有信仰薩滿教的。
漢族對滿族習俗的影響是一個文明的、漸進的過程,使滿族從落後的原始民族狀態過度到封建主義高階階段。與之相對,滿族對漢族習俗的影響卻是強制的、激烈的,影響最大的就是“剃髮易服”,為了實現形制上對漢族的壓服,滿族在入關初期以極其殘暴的方式推行了這一政策,給漢族人民留下了巨大的心靈創傷。
-
5 # 古早的事
滿清入關後,建立了清朝,並統治了兩百多年。滿人和漢人很多習俗是不一樣的,但是清朝統治期間,真正的改變的是滿人的文化,由於滿人的歷史沒有什麼自己的文化,很快的接受了中原的文化發展,並且清朝的皇帝們實行的教育都是儒家的思想。
清朝給人的印象就是流行的剃髮留辮,後來的的確確在中原也流行了幾百年,也被漢人所接受。但是由於滿族文字還很年輕、並不成熟,是努爾哈赤才開始創立的,還不具備取代漢字的能力。且漢語過於強大,慢慢的滿人已經十分崇拜漢族文化。後來發現如果強制推行他們的文字與穿戴習俗容易激起民變,不利於國家安定。所以最後無法改變只能去適應,慢慢的被漢化。
滿族喪葬習俗還是盛行火葬,這與他們生活習性,遊牧性格有關,不似我們漢語的入土為安。但是後來深受漢語喪葬習俗影響,孝莊皇后不願行火葬,因此成為清宮帝后中實行漢族棺木葬第一人。雍正以後更是禁止火葬,改用漢人的棺木埋葬習俗。滿族的漢化包括語言、衣食、習俗,乃至學習漢文,讀漢文著作,寫作詩文等。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被漢化也是必然的,以至今日滿人跟漢人幾乎沒什麼區別了。
-
6 # 大江侃歷史
滿清入關後,改變了哪些滿族原有的習俗呢?
1、語言文字:
入關前,用的是滿文,入關後,基本都是用的漢文。
2、吃:
入關前,喜歡吃牛羊肉和麵食,入關後,滿漢全席是清王朝的惡最高規格宴席,而且火鍋也得到了滿族人的喜愛。
3、剪紙:
滿族在9月份有貼窗花的習俗,入關後,過年變成了貼春聯了。
4、婚俗:
入關前以收繼婚為主,而入關後,基本漢化,按漢族的婚俗習慣來。
5、取名
入關前生子命名多不取吉祥字眼,入關後,滿人逐漸開始將漢人常用的平安吉慶、福祿壽喜一類美好的字眼運用於名字中。
其實,滿清入關後,很多習俗都被漢化了。
-
7 # 鋒在起時
清初滿族入主中原以前,嫁娶儀式有著原始的樸素的風格。入關後受漢族影響,婚嫁儀式有了很大的改變,融入了很多漢族的風俗,但依然保留了一些滿族婚姻習俗的特色。
.打聽親事。在兒女10歲後,父母就會開始打聽有沒有門當戶對年齡合適的人家。滿族人較注重門第,尤其是軍功。
2.說親。有合適的人家,男方會請親友中身份地位較高的作為媒人去女方家說親。先後要去三次,每次帶一瓶酒作為禮物。女方同意後就會互換門貼。然後請人合八字,八字合適的話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3.下定禮。兩家同意親事後,男方就會準備貴重的禮品送給女方作為定禮,稱作“小定”。小定之後,男女雙方不可以見面。
4.下大禮。男方到女方家下聘禮,聘禮的多少、種類依地位貧富而異。與漢族最大的不同是,聘禮中必須有一頭活豬,供女方出嫁事宜及祭祖之用。
5.送嫁妝。婚期前一日或九日,女方要將嫁妝抬放於男方家並陳列於門前。女方親友要幫忙置辦嫁妝,也就是所說的“添箱”。
6.結親。婚禮分三日舉行。第一日是為嫁娶做準備。男方提前佈置好洞房,並整晚奏樂,俗稱“響房”。
跨火盆
7.歸寧。婚後三天或七天,新婚夫婦要去女方家拜望女方家長,叫“歸寧”或“回門”
-
8 # 我是一個我自己
說到改變滿族習俗我們就說說滿族的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入關後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
9 # 爛柯人君
在婚煙制度上,滿族原保留部分氏族社會的族內婚習俗:嫁娶則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其母”,“治犧之俗,當時本不以為異”。
隨著漢化的深入,清統治者開始以漢族倫理觀念制約族內婚:“一族之內而娶其諸父昆弟妻,亂倫殊甚。…禮義之國,同族從不婚娶,若娶族中婦女,與禽獸何異?"。天聰四年(1630年),皇太極下令禁止娶繼母、伯母、嬸母、弟婦、侄婦,違者“以奸論"。族內婚現象漸在滿族內部消泯。
為漢族倫理觀念所浸潤,入關前並不提倡寡婦守節的滿族,入關後對婦女節操的重視日益加強。康熙朝以後,“朝廷每遇覃恩,詔款內必有旌表孝義貞節之條”。在朝廷的大力倡導下,旌表節孝成了地方官的一件要務。吳江縣於乾、嘉、道間建立貞節坊七個,旌節坊五十個;常熟縣把西洋天主堂改為節孝祠,儲放節婦、烈婦、孝婦、貞女的牌位。有的宗族祠堂也給孝婦貞女建立祠宇,並在家譜上大書她們的事蹟:“一以闡幽,一以勵俗。”
在風俗習尚上,滿族浸染漢俗也漸深入。滿族婦女向不裹足,由此皇太極及清初諸帝,一再申明禁令,嚴禁漢人婦女裹足。裹足踐害婦女健康,予以禁止本無可非議,但中國傳統社會裹足習俗太深,誠所謂“奉行者固多而習俗相陳”。再加漢族士大夫屢屢上疏,要求“酌復舊章”,寬民間女子裹足之禁。康熙為表示“滿漢一體”的民族和睦意願,特准王熙等士大夫所請,廢除裹足禁令。此後滿族上層婦女,因崇慕漢人風俗,亦有漸習裹足者。
漢族有行鄉飲酒禮的習俗,每年地方縉紳“年高有德”者,以尊賢養老為名,聚會歡宴,共商地方大事一一勸善、懲惡、薦舉人オ。康熙九年(1670年)十ー月,康熙帝批准順天府府丞高爾位之請,決定鄉飲酒禮,“滿漢一體舉行”。滿族入關前,貴族葬禮,慣於以人殉。努爾哈赤的妻子葉赫納喇氏孟古姐姐死,“將四婢殉之”。努爾哈赤、皇大極、順治帝、多爾袞死,皆有後妃,侍衛殉死。順治帝的董鄂妃死,據湯若望的回憶錄稱:“三十名太監與官中女官悉行賜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待者”。康熙時,漢官朱斐上疏請禁人殉。他認為:“泥信幽明,未有如此之甚者。夫以主命責間奴僕,或畏成而不敢不從,或懷德而不忍不從,二者俱不可為訓好生惡死,人之常情,捐軀輕生,非盛世所宣有。”這番議論深刻體現了儒家文化重人生的價值觀。康熙帝採納他的意見,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六月,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領下的奴僕隨主殉葬,從而結東了滿族人殉習俗。
康、乾時期,為漢族棺木葬習俗和儒家慎終追遠觀念所影響,滿人還一改入關前的火葬習俗為土葬。
-
10 # 歷史課代表張大同
老規矩,先說結論——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清朝入關後在故宮所做之事!
明故宮有一座欽安殿,供的是真武祖師,作為這座皇城的守護神。
溥儀滾犢子之後,欽安殿寂寞了很多年,直到幾年前維修的時候,才從殿頂和房梁中間掏出來許多經函,開啟一看,全是清一色的喇嘛上師手寫佛經,不但儲存完好,而且數量巨大——
足有三千多部!
經過鑑定,這三千來部的藏文經、律、論、續,皆系清代文物。
然而,在供奉真武祖師的欽安殿上,暗戳戳地放了一整套藏文佛經,某些人想幹什麼呢?你品,你細品!
歷史總是這麼讓人頭大……
-
11 # 大黃扯點歷史
入關後的滿族生活於廣大的漢族之中,具有數千年文明的漢文化對滿族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包括取名的習尚。漢大名稱包含多方面的文化內容,滿族在有關名字的觀念及取名習俗上也因之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
一、用字的文雅化漢族人取名,對於選詞用字是非常講究文雅的,尤其是文人及有身份地位之人,更講求這一點。在社會上廣泛稱用的名字,其文雅與否,關係到該人的形象與身份,所以“自古及今,從無名士通人取俗陋不堪之名、字者”。入關前的滿族並無這種觀念,他們的名字被音譯為漢文之後,粗俗鄙陋的字眼雖然隨處可見,但他們並不以之為非。成書於崇德元年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努爾哈赤便譯作弩兒哈奇,多爾袞作多里哄,其叔父之名作把牙喇,號兆裡兔。
由於固有習俗的習慣性,這種觀念在入關初仍還淡薄。如順治九年所修的《清太宗實錄》中,滿族人名的用字,兔、兒、奴、厄等字眼俯拾即是,如身為吏部承政(即後來的尚書)的額亦都第八子,漢文譯名便作“兔兒格”,其弟作“以兒鄧”;努爾哈赤之侄作“擺音兔”,其第二女嫩哲格格之夫作“打兒漢”額夫。這些人的名字在康熙二十一年成書的《清太宗實錄》中,就已分別改作:圖爾格、伊爾登、拜尹圖、達爾漢額駙了。從當時人名字的用字也可看出這種變化狀況,《康熙起居注》的康熙二十年以前部分,記載當時滿人名字,仍可見到兒、兔等字眼,如康熙十年的“侍郎哈兒松阿”、二十年的郎中“爾吉兔”、二十年的欽差“薩壁兔”等,但有時兒又作爾,兔又作圖,留下用字改變過渡期的一些痕跡。大約在康熙二十幾年以後,這類粗陋字眼便基本消失了。
滿族接受了漢人在取名用字上的觀念,認識到那些不雅馴的字眼有損於他們的形象,也很容易讓漢人透過這類用詞的名字而聯想到他們曾屬於所謂的“化外夷狄之邦”,這是滿族人名音譯為漢名用詞文雅化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以漢文取名,而且仿效漢人,挑選那些優美、文雅、響亮的字詞,來美化自身的形象,以文、翰、弘、暉、昭、明、輝、燦、璋、琮、亮、英、桂、芳、章、俊、煥等字眼取名者,在皇族及一般旗人中不斷出現。這種選詞用字,不僅是名稱觀念、取名習俗上的變化,而且體現了滿族在漢族文字、文學方面的某種審美意境。
二、 取字、號字,是古代漢族男女到成年時,於“名”(狹義的名字)之外所取的另一個名字。取字後,人們為表示對其尊重,便以字稱之,而不直呼其名。名與字相比,字是具有尊重意義的名字。文人及官員之間交往以字相稱,顯得彬彬有禮互相尊敬。號的種類有多種,如自號、綽號、封號等等。取自號者多是文人志士,他們往往自己取個別號,來表示其志向、情趣、性格、崇尚等,或為自己的書齋起個名字,進而以書齋名作為自己的室號。
取字號是漢族士大夫的一種雅好,號作為一種名字,有時比本人的名、字叫得響亮,如蘇東坡、王漁洋等,如此稱之,表達的是人們對他們的尊崇。滿族入關前也有號,如巴圖魯、阿爾哈圖土們等,但這種號屬於封號,不具備名字的意義。取前述漢族那種字、號的雅好和習尚,最早為滿族文人所仿效。
滿族入關後第一個詩人鄂貌圖(清實錄作鄂謨克圖),便取字麟閣,號遇羲。鄂貌圖為入關前崇德六年科考舉人,卒於順治十八年,他取字號當在入關前後。滿洲第一個狀元順治九年滿榜魁首麻勒吉,取字為謙六。此後康熙初年的滿族傑岀詞人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宗室詩人嶽端,字兼山,號紅蘭主人。文昭,字子晉,號夢嬰居士、北柴山人。畫家胤禧,號紫瓊道人、春浮居士。
乾隆以後滿族文人取字、號者已相當普遍,這在《熙朝雅頌集》、《八旗藝文編目》等書中有大量記載,不備舉。有些八旗子弟雖非文人,也崇尚於取字、號,這些人多出身貴族官僚家庭。如康熙朝的明珠,字端範;乾隆朝名臣傅恆,字春和。明珠與傅恆皆由侍衛入官。乾隆初的刑部尚書傅煦,富察氏,“世以武略起家,也取字為閣峰,號爽齋"。嘉道以後,取字已成滿人中非常盛行的習尚,不僅文人幾乎個個取字,而且行武出身、任武職者取字也已成為很普遍的現象。如:道光初任荊州將軍的觀喜,字吉蘭;道光中成都將軍廉敬,字聚之;咸豐初湖南提督塔齊布,字智亭;同治朝盛京將軍都興阿,字直夫;光緒十二年寧夏將軍維慶,字桂亭……這類例子舉不勝舉。
滿族崇尚高度發達的漢族文化,入關後,與漢族文人往來不斷擴大、日益頻繁,官場之中的交往更是日常之事,他們象漢人那樣以字稱呼漢族士人官員,以表示禮敬對方,同時自己也取字,希望別人稱字尊重自己,達到互相尊重禮尚往來的目的。名稱取字,表明滿族人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受到漢族這種稱謂禮俗的規範,並循從、接受這種禮俗,把自己也納入這種文明禮俗生活之中。這種禮俗的循從,對於密切和加強滿漢士人、官員之間的關係可起到有益的作用。取字、號也是一種高雅的崇尚,滿族人大量取字、自號,反映出他們對漢族士大夫的時尚及文人情操的普遍崇尚與追求,是尚武的滿族在社會崇尚及其價值觀念上變化的一種體現。
三、 以名字之義寄託美好的理想和願望漢族人取名,喜好以名義寄託某種美好的理想,諸如周佔鰲、蔡毓榮、于成龍、鄧長泰、薛福成、楊世貴等等。這種取名習尚對滿族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紛紛仿效,尤其以取希望福祿吉祥長壽之類意思的名字最多。由於這方面含義的字詞,漢文比滿語要典雅且豐富得多,因而滿人多以這類詞義的漢文取名。
順治帝的次子、五子就分別名福全、常寧。以漢文漢義取名,在入關初尚不多見,順治帝皇子取這種名字,還只能說是一種“試行”。以後康熙再為其諸子取名,除一人用滿語外(此子後來夭折),其餘34個皇子,全部用漢文,且漢義多為福壽吉祥。最早的幾個兒子名承祜、承瑞、承慶、長華、長生、萬黼,只可惜這幾個皇子並未承受到昊天所賜之洪福祥瑞,更未能百歲長生常享榮華,全部夭殤。後來諸子排字取名,上一字皆用“胤”字,下一字取“示”補之字。胤,義為後代,下一字取用的如褆、礽、祉、祜、祚、祿等,皆有“福”之義;祥、禎意義則為吉祥。這些字與上一字“胤”相配合,寄託著康熙對後代子孫幸福吉祥的美好的思望。
上有所行,下必效焉,此後,以漢文福壽吉祥康泰等字詞取名,也在旗人中流行起來。如康熙後期內閣學士中的達壽、工部左侍郎常泰、三等公增壽(彭春之子);雍正中禮部尚書常壽、庶吉士松壽;乾隆中的幾位庶吉士嵩貴、景福、福保,領侍衛內大臣福祿、大理寺卿長福、戶部右侍郎吉慶、江蘇巡撫安寧,等等,都取的是這類名字。另外,以滿語取這類含義的名字也很多(詳見後述)。除了這種福壽祥慶之義的名字,還有取諸如世臣、世傑、世魁、文達、文碩、文蔚、奎照、奎耀、奎煥、英翰、桂豐、成勳等義名字者,這類名字,寄託著取名的尊長對被命名者文運亨通、顯達於世的厚望。乾隆中期以後,取前述含義漢文名字者更大量增加,因而嘉道以後,史籍中所看到的任文武官職的旗人,這類名字佔有很大比例。
在這類寄託某種希望的名字中,又以取福壽富貴、吉祥康泰等詞義的名字最多,這種意向的集中性,與漢人取寄希望之類名字所體現的希望方面的廣泛性相比,表現出它的特徵。由於意向集中,因而這類含義的字詞在旗人名字中使用率非常高。光緒朝曾擔任禮部侍郎的宗室寶廷,其二子,一名壽富,號伯福,別號一二;另一子名富壽,號仲福,別號二一。光緒朝江西巡撫的三個連任旗人,一名德馨、一名德壽,一名松壽,三人名字皆未出德、壽二字,故時人戲曰:“此三人名片但須易一字耳”。
重名現象也很常見,如嘉慶二十幾年的浙江布政使、盛京兵部侍郎、同治十年的文淵閣大學士,三人都叫瑞麟;乾隆中期,官場上有三個叫富德的,分別為盛京兵部侍郎、理藩院尚書、盛京戶部侍郎(乾隆十三年召回京)。由於滿語這類詞較少,所以以滿語取這類含義名字者大多集中在那幾個詞上,為:豐紳(或豐紳XX)、扎拉芬(或扎拉豐阿)、賽衝阿等,重名或取名相似者當然也很多。豐紳滿文有福分、造化、福祉之義。嘉慶十八年的成都將軍、光緒二十三年的寧夏將軍都叫豐紳。和珅之子叫豐紳殷德。和珅弟和琳之子名豐紳宜綿,乾隆第四女和嘉公主與福隆安之子名叫豐紳濟倫。“殷德"是滿文的漢字對音,義為興旺;宜綿,義為薈萃、聚澤、並臻。這兩個詞與豐紳組合,其義可見。豐紳濟倫本名濟倫,豐紳二字,乃是他的外祖父乾隆皇帝所賜。扎拉芬,滿文義為“壽”,康熙二十年的左副都御史、嘉慶二十三年的福州將軍、咸豐初的西安將軍,都叫扎拉芬。乾隆朝旌表的滿洲旗人女子的丈夫中,名扎拉芬者就有九名。嘉慶時期的大學士百齡(漢軍旗人),其子亦名扎拉芬。先是,百齡有子不育,年過六十方得此子,嘉慶帝聞之也甚為歡悅,特“加恩賞伊子名扎拉芬,俾得健壯長成”。豐紳殷德一名,則是乾隆所賜,他是乾隆最寵愛的掌上明珠和孝公主之額駙。滿人中叫賽衝阿的也不少,嘉慶朝鎮壓蔡牽起義的廣州將軍就名賽衝阿。賽衝阿,滿文義為嘉美、吉慶。
從前述取名意向的集中以及皇帝賜名的情況可以看出,從皇家、官僚貴族、滿族皇帝到一般旗人,對於福壽康泰、吉慶祥和等都抱有超乎其他的強烈憧憬。如果我們再聯絡到以下現象,或許看得更清楚些:
清朝的年號,康熙,安泰康寧之義。嘉慶,滿語即“賽衝阿”;祺祥(後改同治,若非改變,同治一朝即以祺祥為年號),吉慶祥和之義。
皇帝萬壽節、皇太后聖壽節慶賀的格外重視。皇帝生辰受賀儀,自明代“始與元日、冬至並稱三大節”,但有明一代慶典簡約,“不受獻、不賦詩、不賜酣、不齋醮”。清代則大張其事,萬壽聖典,“率上嵩呼之盛,實極古今未有之隆”。皇太后聖壽節,“列代以來儀文未備”,清代則皇帝“親率王公大臣行慶賀禮……承歡迓福之懋典,為亙古所未有焉”。以上慶典尤以康熙、乾隆、嘉慶、光緒等朝最為隆重。
歷朝清帝每年年終都要親自書寫福字、壽字,頒賜中外大臣,這是清代所特有的一種高規格的祝賀性賞賜。這些現象與前述取名、賜名所表現岀的憧憬和追求,反映出當時一種頗具特徵的社會心理和崇尚,是值得研究的歷史現象。
四、取名與神佛崇拜相聯絡。清初,旗人中出現以XX保為形式的名字。大約在康熙中期以後,這種名字成為滿人中一種頗為時髦的稱呼,而且突出表現出了崇拜神佛的特徵。請看:順治帝兄弟後裔,高童之孫名釋迦保;肅親王豪格之孫名迦藍保;葉布舒之曾孫名灶神保;恭親王常寧第六子名文殊保;穆爾哈齊後裔中叫XX保者有:菩薩保、天師保、三官保。一般旗人中除有用以上名字取名者外,還有諸如牟尼保、羅漢保、金剛保、觀音保、普賢保、普陀保、關聖保、老君保、佛爺保、佛喜保、諸神保、眾神保等等。從這種名字可以看岀:
它並非滿語,而是以漢文漢義所取之名,所以不是滿族舊有的名字,漢人中沒有以此為名者,應是旗人入關後所創。
突出表現出神佛信仰的色彩,其中之“保”字,當是祈求神佛保佑之意,同時也寄託著取名者的某種願望,與前述寄託福壽吉祥之類希望的名字有類似之處。
具有漢人在神佛信仰上的一些特徵。漢族人在宗教信仰上不象歐洲、阿拉伯、印度等地區一些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民族那樣專一,屬於多神崇拜,在信仰上也採取實用主義,教義上不求多深的悟解。滿族本屬多神崇拜,因而不僅將漢族所信仰諸神佛如來佛、觀音菩薩、關帝、土地等納入薩滿教所供奉的神祇行列中去,而且象一般信佛的漢人那樣,供佛不念佛經、不聽講經。這種信仰特徵在他們的取名中也反映出來,諸如佛教之釋迦牟尼如來佛、觀音、文殊、普賢等菩薩,道教之老君、天師、關聖帝君以及灶神等等,皆拈而用之,下加保字,祈求其護佑。
還有一種與“XX保”相類似的名字為“X保住”,如:神保住、佛保住、僧保住、官保住、留保住、鎖保住等,在滿人中也很流行,這類名字帶有入關前x住(或珠,滿語ju音)、XX住(或珠)之類名字的痕跡,但已明顯是以漢文漢義取名,與XX保之類名字一樣,也帶有祈求神佛等保佑的色彩,而寄託的希望則很明確,即祈望不致短命夭亡它與取松壽、嵩壽、百齡、長齡之類名字的目的是一樣的。這類名字的流行,是當時孩童成育率低、家長希望其健壯長成這樣一種帶有普遍性社會現射地反映。
五、避諱避諱,是漢族在稱謂方面的一種特殊禮俗,它是指對尊長或其他應尊敬的人,要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他的名字,甚至名字的同音字也要回避,即所謂避嫌名。取名當然更要避諱,避免同名、同字。它是維護尊者身份地位的一種禮制。
避諱分兩種,一種是國諱,是舉國之人都要避諱的名稱,主要指對皇帝、皇太子名字等的避諱。這種以行政命令公佈的對某人的普遍性避諱又稱官諱;一種是私諱,是指為自己或對方尊長的避諱。入關前滿族並無避諱之說,入關後最先接受這一禮俗的是滿族皇帝,確切地說是從康熙帝開始,順治帝福臨並無避諱,否則其子不會命名福全,此後滿人中用福字取名者也非常多。清代皇帝的避諱,屬於封建王朝傳統的皇帝制度,此處不作贅述。
清代在避諱制度上有一點特殊之處,是對滿族宗室王公及滿人高階官員的名字要避諱,並定之為官諱。這種避諱在往代漢族王朝中是很少見的,其目的,當是以這種漢族禮制樹立和維護滿族上層統治集團的尊嚴與地位,其實行與滿族內部等級的懸殊性與森嚴性也有一定關係。清世宗規定:“內外小臣,名與諸王大臣同者,酌量改易。”諭旨釋出後,正巧兩江總督査弼納奏請將千總劉允祥提升。雍正在奏摺中發現此人名字與怡親王允祥同名,因斥之為“違旨不敬”。乾隆五十八年,火器營護軍有名“阿敏”者,因提升而引見。乾隆在綠頭牌上見到此名後大怒,指斥此人“與太宗文皇帝御兄二貝勒重諱……此諱系斷不可重者。”因嚴厲申飭該旗都統,令改其名為阿勒坦,並命通諭八旗,此後“若再有似此者,務將該都統一併議處!”。此後,嘉慶帝也曾釋出“禁旗人命名與宗室王公及旗人大臣同名”的上諭,並令與湖南巡撫景安同名的昌吉知縣景安改名。這類諭令不可能有什麼效果,因為滿族王公大臣在世與不在世者不計其數,其名諱如何能全部知曉?所以儘管乾隆“展降訓諭飭禁”,嘉慶時仍是“官員兵丁內,與王公大臣同名者甚多,雖無甚效果,但這種官諱作為一種制度,在清代是實行過的。
避私諱的習俗在滿族中形成稍晚,皇族接受這種禮俗要早些,但在康熙中期以前尚無這種意識,出生於康熙十年的著名宗室詩人嶽端,便與其父安親王嶽樂在名字上有相同之字,嶽端是在後來才“改名蘊端”的。康熙三十二年二月,清聖祖明確規定,禁止皇族成員取名與本族長輩同名,以前有重名犯諱者,“令卑者、幼者更改”。與本人長輩名字有相同之字也屬犯諱,道光年間,廢太子允礽之六世孫福琨乃溥字輩,本應叫溥琨,因其祖父名奕溥,故道光帝特令其易溥為福。
避私諱的禮俗在一般滿人中同樣實行。叩拜的拜字是書信、請柬等常用之字,鄂爾泰因其“父名鄂拜,故終身箋柬只書頓首,不書拜字”。鄂爾泰是雍乾兩朝大學士、軍機大臣,官員與其來往頗多,這些官員們也當然地要遵從其家諱,避其父親之名,書信、公文及言談中避免寫出或說出“拜”字,一時“中外靡然從之”。清末,避私諱的禮俗在滿族官員中愈益流行。光緒年間的協辦大學士裕德,最忌諱觸犯其先人名諱,他任主考官時,因其父名崇綸,便令各房考官凡是寫有“倫”、“崙”等字的試卷,一律不得推薦;左都御史貴秀,聽說京城內有個戲班子叫“貴秀堂”,於是差人勒令該戲班改換名稱;當時社會上流行新名詞“改良”,陸軍部的鐵良及錫良最厭惡這兩個字,凡有人當其面提及“改良”二字,必遭其申斥。
六、女子名字對男子的寄附性翻閱文獻及檔冊,便會發現,入關前及入關初,滿族女子無論其屬於皇家貴族,還是一般旗人之女,也不論其出嫁前還是出嫁後,出嫁後也不論其是正室嫡妻還是庶妻小妾,都有名字見諸典冊。如努爾哈赤之妻名哈哈納扎青、袞代、阿巴亥;濟爾哈朗側室名烏努佔、舒紀、蘇邁;努爾哈赤之女名莽古濟、穆庫什;皇太極之女名馬喀塔、雅圖、阿圖等。一般旗人之妻、女也都有名字。
但到康熙十幾年以後,典籍中已全然不見女子之名了。從《八旗通志•列女傳》所記來看,康熙十幾年以前旌表的滿族婦女,都記為某人之妻名XX,此後,皆作某人之妻XX氏,無名,或僅作某人之妻,連她的原姓都不表。未婚者,作某人之女,也無名。直至該書截止的乾隆六十年,共120年間所旌表的9600多名女子,無一例外。皇家宗譜《玉牒》,自順治朝以後各皇帝之女及宗室王公,一般宗室之女,也都沒有名字,《玉牒》僅按其排行序列,記為某人的第一女、第二女、第三女……。道光時的宗室奕展曾說:“今之滿洲婦人未有命名者矣”。他的說法有些絕對,如滿族女詞人顧太清就有名字,且不止她一個。但如前所述《八旗通志》中近萬名滿洲旗人女子竟無一人名字之記載,說明康熙十幾年以後,即使某女子取名,在官方典籍中也是不被表諸簡端的,她們如漢族婦女一樣,只能稱作某人之女或某人之妻,這種寫法,表明她們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而依附於男性之下。
這種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入關後的滿族接受了漢族那種夫為妻綱、男尊女卑的倫理觀念。這從入關後(主要是康熙以後)大量的滿族女子為亡夫守寡,以及滿族男子已經不屑於娶已婚之婦等情況也可以看出。所以滿族女子名字在官方黃冊中消失、寄附於男性之下,並非孤立的現象。
-
12 # 魔影工坊
滿族在當時屬於較為落後的民族,憑自身發展短期內很難迅速文明化,所以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憑藉冷兵器時代的軍事優勢迅速征服先進民族並隨之同化。從本質上來說,滿清入關是屬於侵略行為,但是在清朝正式統一中國後,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將滿漢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整合,由於滿清入關之前是遊牧民族,文化根基相對較為淺薄,所以入關後除了要求改變了髮飾與服飾外,其他的習俗大部分都延用了原先漢族的傳統,常見的習俗,有以下四點改變。
第一,語言習俗上的改變。滿清入關前的文字語言比較落後,到努爾哈赤時期才創立滿文,入關後,為了保持國家的穩定,增加滿漢之間的文化交流,所以從皇帝到平民均開始學習漢語,尤其是在乾隆時期,乾隆用漢族著的詩詞就達到了四萬多首。到了清末,一些滿清貴族子弟連自己民族語言都不會了,完全被漢語所同化。
第二,生活習俗上的改變。滿清是北邊的遊牧民族,在入關前,主要以牛羊肉,麵食等為主食,入關後逐漸向漢族的飲食習慣靠攏,滿漢全席也成為最高規格的招待設宴。
第三,婚嫁習俗上的改變。滿清入關之前一直保持著一夫多妻制的習俗,與漢族不同,他們的一夫多妻是指女性丈夫去世時,需要重新改嫁給族內其他人,在漢族看來這種完全是亂倫的行為,滿清入關後,為了撕掉身上野蠻人的標籤,在許多方面都延用了漢族的婚嫁傳統。
第四,文化習俗上的改變。文化習俗中又包括,姓氏取名、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多個方面,在姓氏取名方面,滿清入關前一直都是用滿語命名,名字也一般比較簡單,入關後向漢族學習,名字也變得華麗,到了清末,有些滿人乾脆連姓氏也直接要用漢姓。宗教信仰方面,入關前,從單一信奉薩滿教,變為以薩滿教為主,其他宗教為輔,入關後,康熙曾一度把佛教定為國教。在政治制度方面,繼續實行科舉制度,推崇原有的儒家學說,這對於滿清穩固政權起到了非長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滿清入關不僅改變了清朝和滿族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的走向。滿族在當時作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少數民族,他的入主中原給當時的中國注入了鮮活的動力,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都置於中央政權的直轄之下,實現了國家的大統一。滿清統治者雖然靠武力統治了中國,但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又在精神上征服了滿清。
回覆列表
清軍入關標誌著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的開始。清軍入關後,清政府曾提出“滿漢一家,一體眷顧”的口號,因此大量錄用漢族人為官。京官滿漢平分,外官則是漢多於滿。然而有實權的位置大都掌握在滿清貴族手中,漢人在統治階級中處於從屬地位。全體漢人還要出錢供養滿洲人,所以清軍入關後,在整個清代社會,滿清貴族和漢族人民是封建地主農民關係。入關後的清朝在接受了中原王朝(主要是明代)的政治體制之後,又變本加厲地加強皇權。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標誌著中國的君主專制達到頂峰。這使得明中後期已相對削弱的皇權再度膨脹,是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繼明初之後又一次大幅度強化,對後世的影響也十分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