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D高階私人定製
-
2 # 半冷清茶
我覺得知識應該收費,因為免費的有時候是最貴的。因為免費,你浪費了大量時間去尋找免費的資源,不如收取一定費用來獲取已經歸納整理好的知識,就跟每年高考狀元高價賣筆記似的。所以我支援知識付費
-
3 # 建築女磚家
首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
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資訊,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知識的付費意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擁有知識已不再僅僅是被描述為學富五車或滿腹經綸,而是財富真正的源泉。
從2016年開始,一系列標誌性的事件讓內容付費漸漸成為時尚。付費語音問答平臺--"分答"上線!
透過這一平臺,你可以快速地找到能給自己提供幫助的那個人,用一分鐘時間為你答疑解惑。
於是,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全力打造"得到APP",知乎上線知乎live等等。
2017年,“知識付費”現象越來越多。豆瓣網推出了首款付費產品--"豆瓣時間"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會出現“知識付費”這一現象呢?
1、時間成本
選擇太多,使用者不僅會迷失方向,還會使自己選擇的時間成本增加。因此他們願意透過付費來代替個人搜尋選擇,這使得知識付費成為可能。
2、金錢成本
人總是在不斷學習,然而,奔波各地參加培訓學習,不僅需要路費,酒店費用等等,花銷大~然而比如"得到"上賣的音訊乾貨,商學院筆記,乾貨圖書標價其實很低,學習課程不用到現場,也不用訂機票酒店出差奔波,這是在降低人學習的金錢成本。
3、社交貨幣
知識越來越成為一種社交貨幣。
社交貨幣往往意味著有了和別人交流的談資。使用者願意為內容買單,內容實際有效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馬雲、柳傳志、雷軍推薦了,你看了就會有成功人士的感覺,你和別人聊天就會有話題。
我們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知識付費的到來將為使用者帶來更深度更有價值的資訊和內容,並且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模式。
-
4 # 畜牧大集網
資訊過載,必然導致商機的出現,也就是知識付費。
越來越多的人會明白,想要精準的獲取個人感興趣的資訊,甚至知識,需要用錢來買單。
知識付費不是新事務,只是迴歸本來。
-
5 # 雙門洞12號
近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果殼網、分答創始人姬十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覺得整體行業的變化比我一年前想的要慢,我以前會更樂觀一點,但其實行業的產品迭代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大。”
知識付費與共享單車是2016年最被看好的兩個風口,一年過後,共享單車的名字已經響徹全國,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相比之下,知識付費略顯疲沓。
為什麼一個看起來很像風口的概念,並沒有一群豬被吹起來?
“賽道已來,風口未起”
北京,每天清晨擁擠的地鐵六號線,小張都會習慣性地開啟“得到”app,在別人紛紛掏出手機開一局“王者榮耀”的時候,他默默掏出耳機,以羅振宇的熟悉的開場白開始新的一天。
在同一時刻,中國大概有數萬人會開啟手機裡面的app,在睡意殘留的餘味中,聽羅胖今天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觀點和看法。
知識付費市場已經有多大?參考國家資訊中心《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給出的資料——2016年知識領域市場交易額約為610億元,同比增長205%,使用人數約3億人。
同期中國網民7.3億,證明知識付費絕非小眾消費。
“知識付費並非新鮮事物。在出版、教育和培訓等領域,具有一定普適性、系統化的知識以書、學歷和技能資質等標準化產品進行付費輸出。這些主要是硬知識。此輪站在風口浪尖的知識付費主要指軟知識付費,即消費者以付費方式獲取一些認知盈餘者實踐的總結、經驗和體會等被個體自身認為有價值的非標準化的知識產品。”極光大資料今年4月釋出的《知識付費行業研究報告》開篇,對知識付費做的這番描述可謂恰當。
知識付費平臺最早的創業者,盯上的目標人群就是各類有線上語音授課需求的。知道紅點直播這個產品的人至今不多,它卻是這一領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它的長時間沉寂,再次說明了找準風口多麼重要。
如果說剛剛過去的一輪知識付費風,由各平臺的產品創新以及運營攻勢掀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姬十三用“賽道已來,風口未起”來描述市場現狀時,他說的“風口”應該是期待中的某股更強烈而持續的風了。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姬十三還說,知識還沒有成為“硬通貨”,至於什麼叫硬通貨,他舉例說明:“一雙鞋在不同平臺都賣差不多的價格,但同樣內容在一個平臺能賣得出去在另一個平臺就不一定。”(注:“硬通貨”的原意是金屬貨幣,現在多指信用良好、幣值穩定的貨幣。)
那麼,知識會變成“硬通貨”嗎?
輕付費問答模式的尷尬
分答的玩法不復雜:使用者在分答上介紹自己擅長的領域,設定付費問答的價格,1元到500元之間,其他使用者感興趣就可以付費向其提問,回答必須是語音,時間限制在60秒內。而如果有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感興趣,可以付費1元選擇“偷聽”,提問者與回答者都可以得到0.5元,也就是說提問者也可以賺錢。
時至今日,分答最新公佈的仍是“上線42天”那個奇蹟般的資料:截至2016年6月27日,分答擁有了超過1000萬授權使用者,付費使用者超過100萬,33萬人開通了答主頁面,產生了50萬條語音問答,交易總金額超過1800萬元,復購率達到43%。在6月底,分答每日付款筆數超過19萬次。
在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後,分答遭遇了尷尬的“退燒期”,許多當初抱著玩玩看心理的使用者在體驗過後便選擇了離開,分答並未能找到有效的方式提升使用者粘度與產品依賴度。
2016年8月10日開始,分答突然暫停服務,而這一停就長達47天,直接導致大量使用者選擇出走,根據易觀千帆資料庫統計顯示,2016年12月,分答月活使用者的數量僅為19.8萬人。
當然,一開始依靠名人帶流量,是很容易理解的運營手段,分答自己肯定也希望建立起持續性的內容生產和社群活躍機制,但光去教育使用者學會“提好問題”是不夠的。
分答“上線42天”的神奇資料讓人難忘
卻再也沒能超越
連“羅輯思維”都併入“得到”了
“和你一起終身學習,這裡是‘羅輯思維’。”
與分答從產品創新切入知識付費市場相反,羅輯思維是一個典型的內容生產和運營方。
建立了現象級的內容品牌“羅輯思維”後,中國著名說書人“羅胖”開始謀劃付費產品,於2015年12月上線了“得到”app,在初步的推廣獲得成功以後,他在得到上投入的精力越來越多,整個“羅輯思維”的運營重心開始從影片領域向app轉移。
今年三月份,羅振宇宣佈他的核心產品“羅輯思維”以後只在“得到”上播出,放棄了業內傲視群雄的資料存量,開始做平臺內容獨佔。
今年3月8日,羅胖宣佈,“得到”總使用者558.48萬,日均活躍使用者45.45萬,專欄周開啟率63.1%,專欄日開啟率29.3%。
這些數字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以售價199元/年的專欄中被訂閱最多的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為例,其訂閱數從2月底的12.6048萬份,漲到了目前(7月1日)的16.4651萬份。
與此同時,除了穩步增設新的199元/年的專欄(目前已增加到25個),得到還大量引入了其它文字和音訊付費內容,品類開始豐富和多樣化。
“羅輯思維”、“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
“得到”的成功,有三點不得不提。
其一是前期積累的使用者基礎,羅輯思維作為微信公眾平臺上的超級大號,有著600萬+水平的關注量,從2012年開播至今,《羅輯思維》長影片脫口秀已積累播出了204集,在優酷、喜馬拉雅等平臺播放超過10億人次,在網際網路經濟、創業創新、社會歷史等領域製造了大量現象級話題。而羅振宇本人也因《羅輯思維》這檔節目成為了內容創業者的領袖人物。巨大的影響力伴隨的是使用者忠誠度,使“得到”的水準能夠被老使用者認可,並且迅速流傳開來。
其二是精準的使用者定位,筆者聽到過一個有趣的“內幕”:前段時間,某知名音樂平臺在沒有經過“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將“得到”放在了app首頁置頂的位置。一時間“得到”湧進了大批新使用者,但“得到”團隊的負責人認為這些使用者僅僅是為了嚐鮮,而非真正的忠誠使用者,因此讓這個平臺把首頁推薦撤下。
其三是對內容的精心耕耘,相比其他知識付費平臺在初期需要花大力氣引進頭部內容(比如喜馬拉雅為了做付費內容特意引進出版行業人才做高管),“得到”坐擁“羅輯思維”的影響力、班底和資源調動能力,一開始便有《李翔商業內參》、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樣的頭部內容保駕護航。
新榜在《知識付費即將爆發,自媒體人再不行動就晚了》一文中講了“得到”開設一個新專欄大致的過程:羅振宇的團隊策劃一個選題——透過撒網式搜尋最合適該選題的專欄作者——重金簽約作者——至少為期 3 個月的內容研發——營銷、上線。相比一般平臺的做法,“得到”更善於去迎合受眾“支付的需求”,他們將受眾會為之感興趣甚至付款的專題發掘出來,然後調動一切資源把它做到最好。
知識付費跟傳統出版之間,只差了一個時代
“如果我是內容供給者,你付費給我,我承諾在一年之內給你提供好的內容,相當於我們有個一個契約關係,這種模式在過去的演算法、社交、編輯推薦都是達不到的,恰恰在今天,中文內容越來越糞坑化,一部分使用者開始追求內容上的消費升級,更好的內容怎麼保障?契約關係是最好的保障。”姬十三在接受鳳凰財經採訪時點明瞭付費知識的核心。
換句話說,知識付費其實是改善內容生態的機會,相比傳統媒體靠廣告賺錢,這種鏈條更短、關係更直接的商業模式,讓內容生產者對內容更負責。
“它跟免費內容最大的不同是,在付費的那一刻,他在想自己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就這點區別,說出來也平淡無常。免費內容的邏輯是什麼?就是你是在順著他的慾望在走,去迎接他的人性。其實還存在一個相反的方向,就是有一類東西是你看到它,你馬上產生一個想像,在付費的那一刻,你把自己想像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比你現在要好得多的自我,這是付費內容的標準。”今年3月9日羅輯思維改版的釋出會上,羅振宇是這麼說的。
知識付費就是內容付費,它跟影視網站會員制、kindle上的付費閱讀等本質上都是內容消費。我們花幾十上百塊錢看場電影覺得是很自然的事,但訂個專欄似乎就要猶豫——一切只是消費習慣還沒形成而已。付費知識提供者為了吸引使用者,把自己的內容包裝成所謂“乾貨”、“知識”,是為了強調自己提供的內容相比一般內容更優質。當前的語境下,知識傾向“有用”,內容傾向“娛樂”,但二者本來也無清晰的界限。
姬十三的“知識成為硬通貨”,代表的就是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內容市場狀態。倘若未來“知識付費”成為一個成熟產業,大概跟今天的傳統出版業給人的感覺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喜馬拉雅當初準備做付費內容時,就將它定義為“聲音的出版”。
回過頭看分答,它在知識付費這一領域裡,選擇了“諮詢”模式,而非“出版”模式,果殼的另一產品“在行”,同樣走的是諮詢路線。而內容產業,更可能是一個“供給側”推動的產業。這可能就是分答這類產品始終會面臨的矛盾和困境。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最壞”的時代,可能就是內容生產者的“最好”的時代。
或許,知識付費早就已經“起風了”,但還吹不起太多的豬來。
-
6 # 方可成的新聞實驗室
從2016年開始的這一波知識/內容付費熱潮,自然有所謂“消費升級”的內在原因,但更主要的因素還是背後有資本在推動。無論是知乎Live、分答還是得到、喜馬拉雅,如果沒有資本的強力推動,都是不可能崛起和發展得這樣迅速的。
正因為帶有一定程度上的“揠苗助長”色彩,所以這種發展也有可能帶來一些負面效果。比如,一些付費使用者在各種宣傳推廣材料的鼓動誘惑之下付了錢,但對買到的內容並不滿意,這就會造就不少一錘子買賣,令整個產業難以持續發展。另外,付費內容市場已經有過度膨脹的態勢,羅振宇前段時間說“得到”的開啟率是29.3%,這就意味著有很多人是買了沒看的,他們的續訂意願肯定會比較低。
當資本對付費閱讀專案的追捧熱潮過去,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專案可能都會銷聲匿跡。最終能夠留下來的,大概會有兩類:價值和價值觀。
“價值”指的是付費內容給付費者帶來了價值提升的,也即花了錢得到了更多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技能培訓類的付費產品是目前的主流。這種產品很多都在渲染焦慮心理:如果不掏錢購買,你就要被社會淘汰了。
“價值觀”指的是付費內容或作者/機構本人符合了訂閱者的價值觀,付費更多是為了表達認同和支援。比如,新聞實驗室會員計劃的一些訂閱者就告訴我,他們並不是要考研、出國的學生,也不是新聞傳播行業的從業者,只是因為認同我對於資訊、傳播的態度才加入的。再比如,川普上臺之後美國嚴肅媒體的訂閱和捐贈大增,也是因為讀者認同了他們追求真相、監督權力的價值觀。
另外,從當前的一些付費專案中,我也看到了不一樣的兩種生態:一種是學習,另一種是追星。前者實際上是線上教育,後者則跟娛樂業裡面的粉絲花錢支援偶像區別不大。不管是教育向還是娛樂向的付費專案,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但這對那些想要開展付費專案的媒體來說不是什麼好訊息:一方面,媒體內容不被認為是教育產品;另一方面,媒體機構又缺乏人格化。所以,媒體想要趕上這波熱潮,難度還是很大的。
-
7 # 路人甲
在這裡,我做了一個計算,在這一年下來:
在某乎參加了29次講座,大約800 元;
參加平臺的有關程式設計的課程,大約500 元;
進入兩個英語學習打卡群,大約200元;
還有一些其他的課程,總計花費大約:2500元;
當然,這些學習費用還不包括我平常購買的專業書籍;
回顧這些我購買的課程、專欄,每個課程時間上至少都在1h~3h之間,那麼我到底為自己交了多少智商稅?我真的需要這麼多知識嗎?買了這麼多課,我到底學到了什麼?直到最近我才開始反思這些問題的本質。
所以花了那麼多錢,我們到底在為什麼付費?
第一:焦慮,並且是深度焦慮。
其實在網際網路時代,只要你稍微用一點點心,免費獲得知識的途徑仍然有很多。然而當這些付費知識被加上了“高效”、“邏輯思維”、“時間管理”、“速成”等標籤,那些從骨子裡想要改變的人,當然無一例外都心甘情願為其買單。
第二:希望不勞而獲,直接獲取結果。
學習一手知識,一本書下來,費時費力還要自己劃重點消化。而你卻想聽別人給你講完一本書,幫你總結好重點知識。這簡直不要太舒服?效果可想而知,事實上你大概就是又懶又貪心。
實際上呢,可能真的有收穫,但無論學習哪一領域的知識,這都絕不可能優勝於最原始傳統的學習方式的;也就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透過仔細閱讀書籍;更何況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遇到什麼不理解的,只要動動滑鼠鍵盤,就能得到免費詳盡的解釋。
這裡我說說我“買到”的教訓,你也可以說是雞湯,但道理其實很淺顯。
1.學習唯一的方法就是勤奮,只要你肯花時間,短時間內雖沒法掌握,但學習真的是沒有捷徑可言的。
2.有時間多讀經典,不要花錢為自己的無知買單。
3.很多道理其實你早就明白,不要被新名詞給矇蔽。
-
8 # 吉姆妮成長日記
知識付費和你在超市買任何東西一樣,是一種普通的購物行為。區別就是,你在超市買的麵包雞蛋衛生紙是實物,是消耗品,吃了就拉了,用了就沒了;而你付費購買的知識,會升級你的“個人作業系統”,變成你自身知識體系的一部分,成為你打拼奮鬥的一柄利器。對於一些人來說,知識付費是不必要的,一來他們沒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二來他們平時也不怎麼讀書(書籍其實也是一種付費的知識),對知識的重要性不怎麼敏感;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知識付費是剛需,因為他們始終需要進化頭腦,用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賺錢的能力,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可能性。說個我自己的生活場景吧。開車的時候,我有聽廣播的習慣。以前,沒有現在這麼多知識付費頻道,我只能聽各種交通廣播。可我不愛聽國際新聞,不愛聽明星八卦,不愛聽保健養生——但廣播裡淨是這些,放什麼我又控制不了,最後只能惱怒的聽聽音樂。但現在,有非常豐富的知識付費頻道供我選擇,我可以訂閱各種我喜歡的內容,比如英語聽力,寫作教程,行業資訊,書籍領讀——對於進入我的耳朵,我的腦子裡的東西,我用錢,換取定製和篩選的權力。這是一個自我選擇的過程。這跟你在超市挑選任何一個東西是一樣的:我就這麼多錢,我用有限的金錢買一個自己認為最可口的麵包。同理,我就這麼多時間,我把有限的時間分配給自己想聽的內容,聽我喜歡的,聽對我有用的,和挑選麵包一樣。買個高興,買個樂意,買個自由。至於,很多人唱衰知識付費,說這就是大師騙錢的,哄人的東西,是智商稅。well,不否認確實有騙人的,或不值那個價格的。就好像,你在淘寶買東西,總會有時候,被圖片和介紹所矇騙,買到貨不對版的商品。知識付費並不是智商稅,說白了只是有人願意付錢,只聽自己想聽的,只看自己想看的,僅此而已。你是想讓跟你沒關係的免費八卦,新聞撕扯你的精力和腦容量,還是想利用有限的時間用精選的付費內容提升個人戰鬥力——也全在於你自己。
-
9 # 南七道
不是知識值錢,是講知識的人值錢。
普通人囿於自我認知的侷限性,根本沒法分析資訊的有效性,更不用說加以利用了。所以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的提取必然成為商業風口。
處在資訊大爆炸時代,人們的核心能力,就是對資訊的收集、整理、提純、分析和總結。但這種能力,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於是就形成一種馬太效應,會處理資訊和內容的人,能獲取和佔用的資源就越來越多。
正如哲學家黑格爾說的那樣,絕對的光明,等於絕對的黑暗。普通人處於資訊大爆炸時代,當自身不具備資訊分析的能力時,就會陷入巨大的恐慌中,淹沒在魚龍混雜的資訊大包圍裡。
在小鵝通聯合創始人樊曉星看來,內容付費從大背景上來看,是資訊膨脹時期,人們重新步入需要對知識進行篩選的階段,知識由共享經濟轉為按需經濟,成為一種剛性需求。一大部分認知盈餘的個體加入知識付費市場是大勢所趨。
在這個產業鏈上,生產者和消費者均被重新定義,使用者既是消費者,又是傳播者。知識付費,讓有價值的內容實現價值,也讓被資訊洪流淹沒的大多數使用者,獲得優質且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服務。
席勒曾說,謬誤越大,真理取得的勝利就越大。這條法則恐怕不適用於網際網路資訊時代。資訊泡沫侵佔了使用者頭腦,蔓延湮滅了真相,資訊不對稱加速了社會的分化,而整個過程的修復則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
10 # 喻德武
知識付費不是一門好生意,也不能當成一門生意。
為啥?因為與網際網路開放分享的精神相悖,且不可持續!在Big TD和開放時代,反其道而行是行不通的,這不會成為全民狂歡,註定是少數人的專利,很容易小圈子化。別看現在類似知乎,分答等各大平臺搞的很熱鬧,本質上跟網紅模式沒什麼區別,忽如一夜春風來,並不是什麼好事,網友遲早會玩膩。
在羅振宇等鼓吹下,知識付費又變成了知識服務,成天變花樣,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最後發覺被玩,什麼都沒有得到,失去了對平臺和網紅的信任。所以,我覺得吧,知識應該回歸到本來的模樣,不要胡亂包裝成各種噱頭,過度營銷的結果,就是把整個生態搞壞,對誰都沒有好處!
在知識付費的下半場,可以預見,同質化內容遲早會失去競爭力,收割韭菜的結果,就是你每賣一次,就會讓粉絲的心失去一次,所以要經營好你的粉絲,給到他們真正的價值,除了普及性的工作,還要讓粉絲跟你一起持續實現成長!
-
11 # 少數派
為什麼要為內容付費?
近兩年來,隨著為內容付費的頻率和金額的增加,付費的種類也由電子書、App 漸漸擴充套件到訂閱制服務、會員節目、知識分享等等,在看到優秀的內容時,我的第一反應也從之前的「又收費啊」到「怎麼付錢」?
為什麼要為內容付費?因為這是個商業社會。優秀的內容背後是個人或群體的付出,這些付出需要時間,而這些時間本可以用來做別的工作得到回報,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
花費等量的時間可以在別的工作中獲得的收益可以叫做「產出的機會成本」,如果產出者從內容中獲得的收益低於「產出的機會成本」,那麼作為一個理性人,產出者會在下次決策時放棄產出內容,而選擇從事其他收益更高的工作。
繼而消費者就會失去內容。
所以付費是為了「不失去」。
獨立 App 付費模式探索雖然現在越來越多人習慣了為 App 付費(即便只是收收冰點和限免),我認為目前 App 市場的收費模式仍是不完善的。
「時間塊」的作者說她花掉了積蓄重新開始上班了,所以 App 更新會放慢;終於迴歸的「Evermemo」的作者說,伺服器也不貴,他有另外的收入。
這是獨立開發者的常態,他們無法透過作品的收入來維持足夠令自己滿意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依然是靠自己對作品的愛「發電」的。
現在的 App 收費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一次性付費;訂閱制付費;捐贈(打賞)。
1. 一次性付費
即「買斷」式的支出。這仍是目前最主流的購買內容的方式,直接購買、解鎖內購,都屬於一次性付費。
如果是文章、live 分享、電子書等,產出者提供商品之後不再需要後期維護,我認為採用一次性付費的方式是合理的。
但這種方式對於開發者依舊不公平。因為在釋出 App 之後,開發者還要無償適配系統升級、修復 bug、新增新功能,用十幾塊(很多獨立 App 的定價)買斷開發者之後數年的付出顯然是不合理的,這是對開發者後續勞動的剝削。
2. 訂閱制付費
訂閱一年期的播客、買一年的 office,都屬於訂閱制付費。
這種付費方式的好處顯而易見:你至少能期待在付費期限內得到優質的內容和服務。
但對於一些沒有伺服器成本的工具類 App 來說,採用價格較高的訂閱制無法與其較低的更新頻率匹配(一個 App 在進入穩定期後一般來說達不到每月兩次以上的更新頻率),會為之買單的使用者有限。
3. 捐贈(打賞)
但網站、App (尤其是移動端)中採用捐贈形式的 App 還很少。就我而言,只有當我在內容中得到了情感共鳴才會進行「打賞」。
比如「好厲害」「哭瞎」「QAQ」「原來是這樣」,只有產生這些情緒我才會產生打賞的念頭。
不過我也不介意開發者像維基百科一樣大大方方地告訴我:為了讓這個 App 繼續下去,我現在需要一些資金,如果每個看到這條訊息的人都選擇捐贈,那麼在幾小時內就可以結束捐贈。
如果 App 內的捐贈制度能順利實行,消費者也願意買單,隨之而來還有一個問題:捐贈的總金額由誰來設定?維基百科是一個非盈利組織,其募捐金額只要覆蓋成本即可,但開發者應該獲得利潤,那麼他又該獲得多少「合理的」利潤?
4. 付費更新
透過分析以上三種模式,我認為適合 App 開發者的收費模式至少具有一種特徵:開發者從 App 中獲得的收入能與其付出的金錢和時間成本相匹配。
我能想到的是:付費更新。
模擬一下付費更新的方式:
1. 每次更新都需要再次支付。
比如加入新功能 3 元,適配新系統 2 元,修復 bug 1 元等等,定價和更新頻率則由應用平臺稽核。
如果選擇不更新,舊版本的 App 依舊有效;如果跳過數次更新,更新到最新版本時,需要支付之前版本的累計金額(上限是 App 原價)。
2. 買斷一定期限內的更新。
如果買一個「更新大禮包」,就可以在未來一定期限內無限次更新。
隨之可能出現 0 元的 App 搭配一個 20 元的「更新大禮包」這樣的現象。想想還是很有趣的。
為了讓這樣的模式有效,應用平臺就需要為開發者制定更多規則,比如限定一年內的更新次數,比如稽核定價是否符合更新的重大程度,比如在釋出新系統時由平臺支付適配系統的更新費用。
如果能採用這個模式,App 開發或許能變成一個「養活自己」的工作吧。
一個無法購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的人
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是「單讀」終於成為了付費節目。
當時我也很慚愧。我當然知道單向空間是個商業公司,但是作為一個無法購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的人,我真的做不到買單讀手帳和單向歷來吃灰,即便我知道這些購買能支撐這個節目。
現在直接為內容付費的方式倒是讓我更喜歡——我買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他們也不用再費勁去考慮什麼定價和成本,只要繼續做好的內容。
不僅是 App 付費,其他任何新形式的內容,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這個知識和經驗越來越有價值、受到重視的時代,我衷心地希望內容產出者能獲得與他們的付出匹配的財富,來持續不斷地進行優質內容的產出。
-
12 # 網際網路指北
從2017年的語境中,“知識”和“付費”已經不再是兩個單獨名詞了,“知識付費”在如今已成為一個固定片語。
“知識付費”其實並不算是新生之物,實質就像是早期出現的“價值交換”經濟規律,只不過現在改成貨幣的形式,而“知識付費”可以說是為了獲得知識而需要支付成本的一種行為。比如花費在資訊源上的老師、書本,比如花費在渠道上的音訊、翻譯、問答等。
-
13 # 鼴鼠的土豆
首先說我是知識付費的受益者,無論是從知識和收入都是。
作為兩個孩子媽,之前我都是隻能透過讀書來補充自己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現在有了分答、邏輯思維、喜馬拉雅、飯糰等等知識付費平臺,這些內容我在哄孩子、做飯、收拾屋子、洗澡、上廁所的時候都能聽,他們源源不斷的給我提供知識,充實了我原來不能讀書的碎片化時間,給我帶來了更多的寫作靈感。
同時,作為一位知識付費的原始內容提供者,我的收入也因為這場變革大大被提高,給我的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我個人實用的心得有2點,一個是要先確定自己的目標,有的放矢,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有大部分知識付費使用者,是衝動型消費,看到別人訂,自己也訂,別人買課自己也買,這樣讓自己壓力很大,付出了時間、金錢,學完得不到練習,能記住的不多,用得上的就更少。
另外一點是不要用,這些碎片化學習,佔用你的大塊閱讀時間。我個人覺得,知識付費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成長的機會,但是有一個誤區是它補充的是碎片化的學習機會,如果刻意把整塊的時間和精力打散,用碎片化的知識補充,這就得不償失了。我個人經驗是,原有的讀書時間不變,還是讀書。其他時間,比如洗衣服、洗澡、散步等,作為“背景音樂”放這些學習內容,讓碎片化時間得到利用。
-
14 # 李紅袖
街頭看到一個乞丐,竟然在用Iphone x,我問:“你用得起這個,為什麼還要乞討?” 乞丐說:“給我兩塊錢,我告訴你。”
我掏出兩塊錢給他。他說:“因為已經有五千個人付費問我這個問題了,這就是付費問答的魅力。”
-
15 # 鉛筆道
知識付費可以說是從2016年開始興起的新的行業,本人認為知識付費其實是內容付費的一種細分吧,傳統的內容付費早就已經存在,比如我們購買的紙質書籍,參加的培訓輔導班,甚至去電影院看電影,不過知識付費是將場景擴充到網上而已。
個人認為知識付費有兩個階段,階段一:給予式的知識傳授或分享。
伴隨著線上支付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大V們發現了除開網店的另一種變現的途徑,大V門找到了信任、注意力及資訊的變現方式;使用者則需要用網際網路改變自己的成長路徑與方式。兩方需求一拍即合,這時的知識付費形式還是傳統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像目前的得到專欄,邏輯思維等等都是這種形式,但這種模式的弊病是雖然你付費後完成學習,感覺好像得到了提升,但真的遇到實際問題卻難以解決,教授知識的大V和付費者之間沒有持續的反饋,實際的付費效果或許只是你以為的提升,正在的解決問題能力並沒有變化。
階段二:很多從業者看到了上一種模式的弊病,所以目前的小密圈、千聊等透過增加大V於付費者的互動次數來改善這種狀況,這確實能夠解決部分問題,在即時交流,反饋,互動感,學習形式上做了更大的努力,在符合我們"真實的學習知識狀態"這條路上又向前延伸了一步。但並沒有完全的讓付費者完成從付費到實踐之間的整個過程,並且因為大V的精力原因,這種模式始終存在著限制,音訊可以無數人購買,但與購買者互動這種重模式就涉及到主講人的精力問題了。
所以,知識付費或許更多的是解決現在人們的心裡焦慮問題,真的想靠這種模式獲得什麼實際的提升,並不現實。
-
16 # 太陽大哥
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資訊。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輸出。第一,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實現商業價值。第二,有利於高效的資訊篩選。如果不收費,作者就不會長久的創作下去,而且在質量上也不會用盡心思去創作,所以知識付費是應該的,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表現。
-
17 # 小鷗的海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只要擁有一部智慧手機,都可以查詢到你所需要資訊。
那麼在這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我們為什麼又要處處要交學費?
資訊是可以免費的,而知識收費的理由就在於,你擁有資訊的情況下,根據特定情況,再總結資訊,然後以你的理解方式,解決某一個特定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當前所有資訊下可能都沒有直接的答案,而知識可以(比如上學你碰到的所有數學題)。
或者你可以理解資訊就是,你知道原子彈是原子的能量,但是知道這個資訊是不足夠的,你沒有知識是絕對不會做出原子彈的,更何況還有很多意外和特殊情況的處理(更直接的是當今世界上能夠做出原子彈這種大殺器的國家屈指可數)。
資訊免費可能是真的,但是解決你當前問題,比如考試題,比如工作報告,比如ppt展示這些資訊可能網上都有免費的資訊,可是解決你當前實際問題的,卻只有知識,所以知識是收費的。而未來的世界隨著資訊的進一步免費,資訊真的唾手可得而無處不在的時候,世界會進一步懲罰沒有知識的人。
-
18 # 正商參閱
早上醒來,邏輯思維上聽“羅胖60秒”,上班的路上再開啟“喜馬拉雅”聽一節音訊付費課。你會懵懂的發現“知識付費”已經成為了一種新風尚。那麼,你花錢購買了知識,然後呢?真學到了知識還是花錢買了更多的焦慮?
首先看下知識付費的發展,2003年起點中文網率先開始內容付費,後來QQ音樂帶領各大音樂平臺試水付費,2016年得到、喜馬拉雅、知乎社群等等知識付費平臺開始爆發,這一年也被稱為知識付費的元年。
付費平臺在打造什麼樣的課程,使用者又基於什麼因素選擇付費?
網際網路帶來了資訊爆炸,移動網際網路隨後又侵佔了人們剩餘的碎片化的時間。科技和資訊推動我們進步,也帶來了無限焦慮。看到別人在學習,而且是花錢在買知識學習,你也不甘落後去為知識付費。而這些內容裡,有的知識是你需要的,有的知識停留在淺層於你無益。
不火的時候鮮有人參與,火起來的時候趨之若鶩,任何行業都是這樣。VR、人工智慧、區塊鏈,每一年都有新的熱點。知識付費也一樣,如今火熱的知識付費領域混雜著質量低下的內容,內容同質化是知識付費繞不開的問題。
影片資源會員化了,音樂也要付費收聽,知識付費固然是未來的趨勢。冷靜選擇你真正需要的知識,不是被焦慮驅動著盲目購買,才能迴歸知識付費的本質。
-
19 # 簡妹不簡單
我有一個毛病——喜歡囤書,也喜歡買一些看起來能讓我學到很多的課程。看到一些書單我就會儲存下來,然後把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書都會買下來。以至於現在書架上有很多書,營銷類的管理類的心理學的,應有盡有。但是卻基本沒有一本書讓我記憶深刻,也無法拿出來跟別人分享的。
記得2017年《羅振宇的騙局!大部分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這篇文章風靡了整個自媒體圈,作者描述了身邊的朋友一年時間在很多付費app上花了錢,聽專欄,學英語。但一年過去了,似乎自己也沒有什麼進展。而這位朋友的行為,恐怕是我們身邊很多人的寫照。 你回想一下過去的幾個月裡,你讀過多少知識?都把知識轉化成能力了嗎?嗯,好像沒有。自己總感覺知識來的很快,走的也快,還沒有好好回味知識,就已經消失在腦海中了。
最近終於克服了“懶蟲”,把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翻了出來。因為這本書可以解決我們把知識轉化成能力這個問題。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是Role Job 法人、給研討會進行培訓指導。大學畢業後,在電子部件製造商、半導體商社等 4 家公司擔任法人銷售,任職期間,銷售額年均增速 1.5 倍,並且銷售業績始終保持第一。他在嘗試一年間閱讀300本以上的書時學習各種速讀法,逐漸達到了所有速讀法的極限,為此開發了誰都能掌握的“緩速讀書”法,舉辦了許多場演講。2013年起,成為指導教學的講師。
《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主要向我們介紹瞭如何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的四個方法。首先是高效讀書的方法、其次是利用閱讀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接著是透過筆記讓知識加深印象最後是透過設立目標進行實踐,將知識進行內化。看完以後我受益匪淺,現在也學著按照書中所說的進行運用到自己的閱讀中。
一、如何高效讀書
1. 確定讀書目的。
每次讀書都要明確目的,想好關於書本的問題,然後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大部分人對於讀書還有一個誤區,翻開書什麼都不考慮便從第一章開始閱讀,這樣對書的把握還不夠。讀書時要從序言開始閱讀,序言是一本書凝縮的精華。接著是目錄,目錄更像是公司的組織架構圖,也像是地圖,帶著你走。最後徐是後記,通常是作者對全書的總結。大巖俊之建議大家先行閱讀這部分,因為這有助於把握書的概要。
2. 要有時間意識。
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今天下班有事情,一定要按時下班,所以這種情況下都會在下班前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樣自然就可以準時下班了。而有時間意識的話,也會提高自己的效率。所以作者也向我們建議針對一本書制定具體的閱讀時間規劃,這樣便可以控制自己的閱讀時間了。
3. 閱讀的二八定律。
不僅人生有二八定律,閱讀也有二八定律。作者認為,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只佔了整本書的20%,這20%最重要的僅有4%。而對於記住整本書而言,還不如花時間找到那僅有的4%並記住它,學會取捨書中那非必要的部分。
二、如何利用讀書筆記加深印象
1. 邊讀邊做筆記,作者認為,書本最好還是自己購買的號。因為這樣方便自己在書中做筆記,重要段落可以用中括號括起來。也可以透過貼便籤的形式,在便籤上協商關鍵詞,這樣更清晰知道此頁講了什麼。
2. 透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視覺化的圖形呈現出來。思維導圖跟其他普通的筆記不太一樣,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為我們整理思路,提高記憶力,產生新的創意,以及透過視覺形式讓人一目瞭然。製作思維導圖可以根據自己制定的讀書目的,深入思考目的將思維導圖製作下去。
三、實踐才是檢驗知識的唯一標準
1. 從書本上設定行動目標。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理,很多事情如果行動不起來,就真的沒有下一步了。我讀過一些關於營銷類的書籍,都覺得很有意思甚至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關的案例。但是我卻很快就忘了,因為我只是一閱而過,並沒有付諸實踐去看看是否理論是對的。所以我們在讀書時要給自己設立一個目的:讀完書後具體要做些什麼,這樣給自己設立目的。也有利於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2. 細化行動目標。
在有了行動目標以後,要把目標進行細分,最好以何事、何時、多少,用數字具體表達出來。例如你讀了一本創業的書,想創業跟一年後想以研討會講師身份創業這兩個目標來看,後者更具體又可以付諸行動的目標。而設定行動目標的關鍵是要區分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以及不緊急但重要和不緊急不重要這些事情。
3. 想象自己達成目標時的樣子
很多時候即使催著自己行動起來,但是好像還缺了一點火候,而這個時候,可以在自己腦海中描繪一下自己達成目標時候的樣子。透過五感(視覺、聽覺、體感)來感受,試著對自己立下的目標進行提問,例如自己達成目標具體會是怎麼樣的,心情感受是怎麼樣的。
在成人的世界裡,讀書這件事多多少少都帶有“功利性”,有時候是為了學習未知領域裡的事情,有時候是為了提升自己工作技能。但實際上很多人明明讀了很多書,但又未徹底掌握書中的內容,所以就只是空讀書罷了。希望我們都可以向作者學習,調整自己的閱讀習慣,讓我們的讀書更有效率,這樣我們才可以真正讓知識為我們所用。
-
20 # 量子空間
題主說的把知識變產品或者服務實現商業價值,這其實一直在,報紙、期刊、線上課堂、補習班等,只不過載體由實體變成網路了,再加上新概念的包裝,成了“知識付費”。
所以我想說的一點是,知識始終付費,自古付費。
對於現在大家說的的知識付費,2017年是知識付費爆發的一年,我做過調查,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買些課程來聽。
第二種是成功學和職場心理的一些課程,瞄準了都市人知識焦慮的問題,邏輯有點像暢銷書,雖然都看得懂,但不一定能照做到,也不會7天擺脫掉不良習慣,28天改變人生什麼的,但卻安慰了渴望躋身中產的普通人。
第三種是實用類技能教學,插花、烘焙、廚藝等,這一類雖不能系統的教學,但是能起到興趣教學的作用,畢竟很多人學這些也不是想成為專家,不用出門學會一些技能何樂不為。
第四種是買資訊和資訊,一方面滿足興趣點,更重要的是增加談資,你想談國際經濟趨勢,不懂又不想鑽研,那直接拿大佬的言論,跟別人對談幾句顯得有深度,但是說多了會露餡,這能滿足一部分人的社交需求。
從上面四種課裡,你也能明白知識付費飽受詬病的一個原因,知識降維,比如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不能像北大學生一樣系統的學習四年,但是能得到精華和結論,也就是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這讓很多老教授不滿,認為本該深度鑽研的知識變成了商品被賣掉, 並且為了更好賣而貼上速成的標籤,這不利於學術。
每件事都有辯證的兩面,對於很多一輩子上不了北大的人來說,終於有機會聽一聽北大的課了,對於很多向往北大的人來說,終於能用通俗的語言知道知識的魅力了。
我認為,知識付費與線上教育不同,線上教育重在教育,而知識付費是從內容發展而來的,所以不要把知識付費當成掌握一門技能的方式,而是要作為入門和興趣引導工具,你覺得感興趣,那就找更多知識鑽研,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回覆列表
01
都說知識付費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就存在一個弔詭的邏輯——以前知識是免費的,但事實上自古以來知識的獲取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古時孔夫子收學徒還要收臘肉,如今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哪個又是免費的。
不過是因為早些時候網際網路的出現,盜版市場把使用者慣壞了——習慣於免費獲取自己需要的內容,以及一些看似免費的模式,比如淘寶最早就用免費入駐、不抽佣金的方式驅趕水土不服的eBay,最後賣家發現競爭者太多,要獲得曝光就只能開直通車、上鑽展等,所以免費的終究還是要付出代價的。
回頭來看當下的知識付費,以喜馬拉雅、得到、知乎live、分答等為代表的產品,本質上都是把具有影響力的知識網紅聚合起來,擺脫原先網路資訊過載、質量參差不齊的內容環境,塑造自帶人格魅力的知識產品並明碼標價,收割原本就屬於知識分子的利益。
02
圍繞知識付費這一市場,如果要模擬一位典型使用者的生活日常,可能是這樣的:
小白早晨醒來後利用起床的時間聽了羅胖的60秒語音推送,並快速瀏覽其推薦的某個讀本,在前往單位的路上用喜馬拉雅聽完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忙完手頭的事情後看看分答上喜歡的大V有沒有回答新的問題,刷幾塊錢偷聽一下。
睡前小白有些焦慮,但回憶這一天的充實與收穫,他又欣慰於自己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再不輾轉煩惱了。
或許大部分的年輕人都能在這個典型的使用者畫像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這就是一種生活常態,因為這一屆中產階級(或奔往中產階級路上的人)迷惘又焦慮。
03
正如羅胖說的那樣,即便使用者付費訂閱後不去看,這事依舊是有價值的,因為單純的付費也能起到緩解焦慮、心理按摩的作用。
知識付費這盤子事,歸根結底是一門生意,只不過是其在商業化的發展過程中順帶給使用者多少影響、有多大好處的思考而已。
之前就反覆提過關於知識付費產品的邏輯,本質上不是滿足人的需要,而是滿足人的想要。
比如教你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課程,它真的能解決你在社交障礙上的所有痛點嗎?未必能行,但只要你認可課程中的方法論,這課程設計就是成功的。
「上帝想讓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套路若是放到營銷界,就是製造需求缺口,知識界的網紅和大佬們極力宣揚社會階層的上升通道即將關閉,鼓吹要透過終生學習來抓住最後的上升機會。
學習這件事本身沒錯,不過是透過營銷手段把既存現實問題放大為普遍的社會焦慮,有一位老前輩就是透過這種方式獲得巨大財富、轉變傳奇人生的。
John McAfee當年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款防毒軟體——McAfee,而後在各大媒體上大肆宣傳病毒的危害性,喚起許多企業在資料資訊方面的安全意識,短短六個月讓McAfee軟體風靡全國,公司利潤漲了50倍。
反觀現在流行的付費成長,何嘗沒有製造焦慮並提供解決之道的意味。
04
把專欄、課程、社群都往知識付費這個風口上套未必準確,是否有將知識涵蓋面模糊延伸之嫌,什麼才是知識?
能夠對人的認知產生影響並可以指導其在具體事物中發生效用的東西,稱之為「知識」,如果根據這一定義再去看所謂的知識產品,會發現有不少內容只能稱之為「資訊」,許多專欄就是以現象+觀點作為傳達主體,當然也是有價值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知識,在於受眾(客體)。
你看和菜頭的槽邊往事,內容涉及面很廣(熱點時事、生活感悟、技巧幹貨等等),但他從來沒想說要讓讀者漲知識,能不能從中汲取到他在寫作上的思維邏輯、筆墨著落點亦或是技巧等,那是你自己的事。
相同的道理,比如你能夠在刷段子的過程中發現出人意料的轉折點是怎麼埋的,如何逗人發笑的,這就是知識,但表層資訊沒有告訴你。
可悲的是即便實實在在的知識擺在那供人們去讀去取,大部分人也不過是拿來嚼一嚼又吐出去了,用那點甜味衝散自己的焦慮感,這就算一份知識的閉環。
從這個結果上來看,所謂的知識付費也不過是內容付費而已。
05
但是男性的需求怎麼解決?不論是時政軍事、經濟房產還是汽車類別,更多都是單純的資訊承載體,鮮有IP的概念來捆綁男性群體的持續關注,更不用說追捧了。
所以各類商學院、研習社來解救男性的壓力,這還不夠,因為一位大咖一場講座沒法形成長久持續的吸引力,大咖與使用者之間沒有建立更親密、長時效的連線,於是做線上問答社群的分答火了,量少卻精的付費訂閱式的得到能圈到粉(官方稱男性比例佔80%),因為這不是單一流量思維,更是品牌思維的意識,在粉絲與大咖之間建立長連線。
看完能放鬆、能舒服,能緩解高度緊繃的神經,更多人在求新知的目的下還暗含著跳回舒適圈的算計,或許這才是知識產品化在設計規劃上的底層邏輯。
06
知識自然是值錢的,但知識的價值如何衡量呢?《經濟學原理》可以說是該學科領域極其重要的理論基礎讀本,定價不過幾十塊錢,而在付費專欄中高頻出現的價格199,更不用說某些提升類的課程。
人們對於購買決策通常會比對歷史,即與之相似的產品服務需要的花費,結果到網際網路的付費模式中,發現沒有可以對比的標準,形態、玩法太多,加之所謂的售後與互動等一系列增值服務,使用者反而失去了對產品的議價能力。
我們對內容預期的評判標準也發生了變化,之前要選擇是否購買某書刊的參考因素很多,可能是好友推薦、隨後瞭解大致內容、去豆瓣看評價,與自己需求結合後再做判斷,重點都在對內容本身的預判上。
現在付費訂閱或是購買課程,判斷重點不在內容上反而全憑使用者對某個大咖的信任甚至是崇拜。
這種付費邏輯很熟悉對吧,就是所謂的「愛你,就為你花錢」的粉絲經濟,聽偶像的演唱會,看偶像參演的電影,助力偶像發起的慈善活動,所以訂閱偶像的專欄,報名偶像製作的課程等都不難理解,這是一貫以來光環效應作用的商業變現,早就超出了知識付費的範疇。
07
人們有多焦慮,為什麼焦慮,去看大家最樂意為哪類內容掏錢即可管窺。
以得到3月統計資料為例,營收前三甲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李翔商業內參》和《精英日課》,合計超過六千萬。
其它平臺在課程類付費業務上,20天快速升級XX能力之類的小課最叫座,若是要抓幾個關鍵詞,隨口都能報出「財富、成長、快速、說話、認知、精進」。
把功利赤裸裸地擺在檯面上宣揚當然可以,但既然要談功利主義,為何不把實際的效用談得更徹底一些。去合計合計掏完錢之後到底得到了多少,拋開浮於表面的心理安慰作用,算算那些把注意力切割得支離破碎的付費內容讓自己升了幾級。
08
我不反對為知識付費,尤其是願意將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整理出來的大咖們,比起高昂的諮詢費,花一兩百買這些內容簡直是白菜價。
關鍵在於內容被精選出來後用戶怎麼看,看完後怎麼篩選,其後怎麼用怎麼做,這才是效益最大化的閉環。
無論知識產品化之後如何定位付費或服務,如何定義目標使用者的使用場景以及自身內容輸出層面的形式、顆粒度等,於使用者而言都是尋求自我提升的合理化,理解這層商業邏輯後去篩選「想要」之外的「真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