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點評論
-
2 # 宏觀評論師賀蘭
很多人喜歡蘇軾,不僅是因為他的詩詞歌賦,更主要的是他的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很接地氣的生活方式。他有文人的雅興,也有俗人的愛好,民間流傳他的逸聞趣事不勝列舉。
作為北宋時期的文人,他有自己的最高理想,生活的主線是科考入仕,為民請命,為民謀利。然而這條路並不平坦,當遭遇坎坷甚至挫敗時,他失意不失志,依然能過上愜意的生活。
蘇軾將他的人生體驗寫進了詩文,他善於從平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中發現人生的哲理,今天我們欣賞一首七言絕句《題西林壁》,感悟蘇軾的愜意人生,並剖析其中的現實意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揭示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然而我們細細思考,對於人生終極命題我們始終不可能看透,我們常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的迷失者。
人類是有侷限的,也是渺小和無知的。蘇軾生活在北宋時代,儒、道、佛各有主張,他自小研修孔孟思想,而歷經坎坷之後又繼承了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同時他又常與佛印研討佛學理論。
蘇軾的人生是入世的,從首次出川科舉入仕,到人生的終點,雖然歷經坎坷,幾經被貶和幾度東山再起,他始終沒有退隱山林,消極避世。
在這首《題西林壁》一詩中,前兩句不僅僅是遊歷山水的感受,其實更是人生的啟迪。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人生的看法也是千差萬別。
現代社會也是如此,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當我們評價別人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班門弄斧的誤區,特別是在評價一件事情的時候,抖機靈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蘇軾在後兩句解釋了人們認識事物往往具有片面性的原因所在,廬山的真面目不容易看到,因為我們總在深山裡遊覽,就像我們深入鑽研一門學問,越深入往往也越片面。
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的認知與我們的經歷有關,也與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關,當我們喜歡碎片化閱讀,或者喜歡閱讀網路小說,由於文化偏食,我們與真相漸行漸遠。
蘇軾的經歷和他的詩詞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很有借鑑意義的生活態度,他始終不忘文人的使命,在仕途不懈追求,即使經歷坎坷甚至危及生命也不放棄,在夾縫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雖從小接受儒家傳統思想教育,但又深入鑽研道家思想和佛學理論,經過融會貫通,他既不迂腐、也不避世,更沒有選擇寂苦的生活,他對人生的看法是在峻峰之上,他看到了生活的全面。
他喜歡美食、縱情山水、飲酒賦詩、廣交朋友,他看透了世間的真相,特別是對那些蠅營狗苟的人生不屑一顧,但他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熱愛,始終過著愜意的生活。
蘇軾的這一首小詩《題西林壁》,說的是遊歷的體會,說的是人生哲理,如果再深入思考,這首詩說透了生活和人生。即使今天看來,也具有現實意義。
-
3 # 誰是寫不盡的眷念
謝謝您的邀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宋代文學家大詩人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因此,這首《題西林壁》的確是哲理詩中的精品,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
4 # 全能幼教
我認為《題西林壁》確實是哲理詩中的精品。
先來解讀和欣賞一下此詩: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蘇軾老人家看風景可不光是遊山玩水,還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山,邊走邊思考。
思考的結果是:
身在山裡的人,不可能知道這山長啥樣。
不得不說,東坡就是厲害,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短短四句詩中,概括了廬山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後人們把後兩句當作哲理警句,就足以說明這首詩是哲理詩中的精品。
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
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
《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
5 # 芷惜文化雜談
其實很多詩都描寫的是作詩之人透過目睹的現象來表達自己現在所處的境況和表達一種寓意。這才是詩寫出來後能振奮人心的地方。每個字詞句的連合才有它的精妙。詩才能耐人尋味,對準自身的體會去思考。
很多詩都是帶有哲理意義。哲學不分好壞高低,各有所指,各有各的表達。能最對準你心意的就是最好的。就像歌曲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也沒有最好之說。但這首確實被大家認為哲學的口口相傳。
題西林壁
[ 宋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前面2句話講的像是比喻萬事萬物各有體態,各有變化。無論你從哪個角度去看,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顯現。多個角度去看人事物,人事物就出現多面性。顯現出大自然包羅永珍,不要對任何事物去局面的瞭解,否則我們看不到真正的全面,而看到的都是片面。
後面2句是說人之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種種,而喜歡去看別人指別人的是非,是因為在自己眼裡你看不到自己,你看到的是別人,所以別人做些什麼你都看在眼裡,清楚明白。唯獨看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看別人看過了頭,漸漸不知道自己了,所以人活著很容易迷失自己,不知自己本面目。也代表說人經常要跳過表相的東西多觀看下自己內心,不要被你能看得到的東西所迷。
整體下來這就是這首詩的本意了。確實帶有哲理,能感同身受的人就自會經常把這首詩拿來用了。但是拿去經常說別人的,也要用這句話說說自己哦。
-
6 # 鼠說說書
是的,宋詩常這樣。
宋詩的一個特點叫理趣。在詩歌之中寄寓著人生哲理。比如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問那方塘的水為什麼會這樣清澈?是因為源頭源源不斷的輸送河水,實際是說人要心靈澄明,就要不斷地讀書,獲取新知。又比如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還有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都是蘊含著人生哲理。
-
7 # 默玄吟雷
不是,蘇軾這首巜題林西壁》本是一首情景詩,不過景中有所悟而已,所蘊哲思並不深奧,這詩妙在景哲渾然一體,確屬精品,但不是哲詩精品。
哲詩精品比方說陸九淵的
:易簡功夫終久大,
朱熹的:新知培養轉深沉
憨山大師醒世歌,等許多儒釋道宗師巨匠,詩純說哲,
理辯天人,方屬哲詩精品。
-
8 # 書香居
有人說蘇軾《題西林壁》是哲理詩中的精品,你是這樣認為嗎?
這首詩,確實蘊含著很深的哲理在其中。
蘇軾,是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人推崇蘇軾為“宋詞第一人”,不但是評價他的文采高,更是因為蘇軾的詩詞中蘊含著很深的哲理。
曾經看過蘇東坡的三首與廬山有關的詩,,
有人說是代表蘇東坡修為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便是這首《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風景優美,有云海、險峰、飛瀑等多種自然景觀,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詩人來到廬山,觀景有感,遂寫下這首流傳後世的經典詩作。
詩人寫景之用意,並不是如此簡單。還寓理於景,闡述了哲理思辨。從不同角度觀賞風景,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認識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為自己身在山中,無法縱觀全域性。
觀景如此,人生在世看問題亦是如此,我們學習工作、待人接物,如果都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換位思考,可能就會做到有效溝通,不至於侷限於自身認知的小天地裡。
這一首詩可以看出,東坡居士能夠理智多於感情的去看待所遇到的人、事、環境,能夠客觀冷靜去處理,這是一個明白人、一個綜合人文素養比較高的表現了。
第二重境界《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世人都向往廬山煙雨美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沒有親自見到這個景觀畫面的時候,心中總是有千般萬般的遺憾,不明瞭那到底是什麼境界。等到看到這廬山的煙雨濛濛,看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時, 心當下安歇,原來如此——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表現出東坡居士個人修為更上一屋樓,在持續的精進努力後,才發現:“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他在燈火闌珊處。”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意味。
第三重境界《贈東林總長老》: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潺潺溪流的聲音就像十方諸佛在出廣長舌相,演說萬法;山水林木、藍天白雲這些景色皆是清淨的法身。佛陀時時刻刻對我們說法,演說八萬四千偈那麼多的妙諦,其中的奧妙法理,如人飲水,只能心領神會,改天如何才能為別人一 一演說呢?
這首詩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高的境界了,這裡面的境界不足為人道。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個人修為境界,實在說只有親證方知,用語言是無法表達清楚的,所謂“張口既錯”。
真的是言為心聲,詩以言志啊,從個人文學詩詞作品裡面,能夠看出東坡居士不斷的提升個人綜合修為。
-
9 # 大才21
一、蘇軾簡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二、回到本題,是哲理詩中的精品。其原因:
1、先看原文。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再看解釋。
橫看是山嶺側看是山峰,
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其形狀都各不相同。
不認識廬山真實的面目,
是因為自己在這座山上。
3、其哲理:
(1)、第一、二句,說明了“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就不一樣”。
(2)、第三、四句,說明了“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綜上,本詩是哲理詩的精品,也與後來人直觀的哲理完全吻合。
-
10 # 九日文談
你好!很榮幸作答。
我認為:蘇軾的《題西林壁》,不僅是哲理詩中的精品,還是典範。
簡言之,哲理詩,首先是“詩”,再詩中有“理”,給人以啟迪。
蘇軾的《題西林壁》詩中,涵有樸素的認識論,矛盾觀,也有聯絡觀,實屬哲理詩中的典範。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登廬山,從它的正面看,它是一道長長的山嶺,從它的側面看,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從高處俯視廬山,它的山巒高低錯落,從低處仰望廬山,它的山峰高聳。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廬山險峻奇秀,美景盡收眼底。
這就是蘇軾認識到矛盾著的事物和它的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
我身處在廬山之中,視野受到了侷限,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認識有片面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如果你想真正識得廬山,要走出廬山,到廬山之外更高更遠的地方,去觀察認識廬山。
世界的事物都有聯絡,對事物的認識要擺脫主觀成見,既要認識全域性,也要認識區域性,只有這樣,才可以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
蘇軾把廬山美景和哲理巧妙融和,親切自然,深入淺出,耐人尋味。
中國沉澱並留存下來很多好的哲理詩,這些詩意境開闊,深沉含蓄,吟誦讓人豁然開朗,受益匪淺。唐代詩人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
唐代詩人白居易:“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
唐代詩人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不要為一時的困難和挫折所嚇倒,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唐代詩人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揚。
宋代詩人楊萬里:“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準備,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宋代詩人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才能保持不斷的進步。
宋代詩人陸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
宋代詩人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探求學問時,往往會像迷路一般,出路難尋。如果繼續前行,就能發現新天地。
-
11 # 晴空莽莽
《題西林壁》言簡意賅,飽含哲理,且有多重內涵,堪為哲理詩精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第一層面,表面詩意:蘇軾遊覽廬山,正面看是延綿不絕的山巒,側面看是奇峰迭起,直入雲中,從遠處看,近處看,身處高處、地處,看到的皆是不同的風景。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是因為身處山中的緣故。移步換景,盡顯廬山的千姿百態,目不暇接,大發感慨。
第二層面,人生哲理:把廬山擬人化,正面觀察,側面瞭解往往都能看出不同的性格,離得遠瞭解個大概,走近些瞭解深入,俯視他,仰視他,皆會產生各自的理解。因此可以明悟人和人之間想法差異的由來,對他人的行為做法評價截然不同,概因我們身處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層面。
舉兩個例子:秦朝宦官宰相趙高結黨隱私,排除異己,多數人稱他是奸臣禍亂,卻也有不少人知道他的書法卓絕,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
本詩作者北宋文豪蘇軾極具多面性,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才華橫溢。喜愛文學的人透過詩詞瞭解他性情豪放,歷經坎坷仍屹立不倒;喜愛書法的人透過他的書法筆觸看見他的風骨;喜愛美食的朋友更加專注於“東坡肉”怎麼做更好吃……
第三層面,跳出桎梏:無論身處哪個角度,看到的人或事都是片面的,為了避免以偏概全,坐井觀天,從門縫裡看人的狹隘,需要跳出侷限的思維,縱觀全域性,多方面多角度結合在一起,方能擺脫“當局者迷”的窘境。
旁觀者清,局外人往往更能看清一個人,一件事的真相!
-
12 # 綠蟻紅泥醅酒
題西林壁是經典,但他的其他詩詞哲理也非常不錯,前幾天我寫了一個這方面的內容,現複製如下:
我們知道蘇軾,是宋代最偉大的詩人,散文家,一流的畫家,書法家,精通佛理,也在醫學上是公認的權威,還是美食家,涉獵過煉丹術等等,這樣的人,五百年難出一位,他的詞更是開創豪放派的先河,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和人生感悟必定體現在他的詩詞中,放射出哲理的光芒。
讓我們共同欣賞一下吧。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蘇軾代表作。是在1076年中秋節晚上寫給他的弟弟蘇轍的。這是他們分別六七年後,蘇軾想念弟弟,面對明月,寫了這首詞。
這首詞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哲理,說明客觀事物不可能都十全十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事物也是這樣。詞中的悲歡,陰晴,圓缺又體現了事物既對立又統一的,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同時,又有對親人深切的想念和美好的祝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千古名句,絕唱至今。
我們再欣賞另一篇《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是蘇軾一首有名的哲理詩,非常巧妙地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問題,引起人們對琴、琴聲、指頭等關係的思考和探索。
詩的意思是在說明琴聲好聽,但需要彈琴者手指與琴絃的相互作用及音律配合,才能產生這美妙的琴聲,再好的琴,離開了音律與彈琴者也是發不出聲音來的,要不然放在琴匣之中人們為何聽不到它美妙的聲音?而要說美妙的琴聲不在於琴而在於藝人手指的靈巧,那又要琴幹什麼?何不就在那藝人的手指頭上來聽這美妙之音?
從哲學的觀點看,美妙旋律的誕生不僅僅靠的是琴、指頭,而且還有人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和所具備的嫻熟的技能,他們是構成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的一個個有機要素,他們之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緊密聯絡。(整體和區域性的關係問題)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絡的,聯絡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絡,引起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變化,起決定作用,但又離不開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結果。這首詩揭示的是琴、指頭和琴聲之間的矛盾關係,指頭其實就是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是形成美妙樂曲的根本原因,琴是音樂產生的條件,二者缺一不可
-
13 # 翻書君
【書文小品】詳解:有人說蘇軾《題西林壁》是哲理詩中的精品,你是這樣認為嗎?
前言
蘇軾在官場失意,在文壇卻是千古奇才,他的詩文,無論是表達方式,還是內容上,都各具特點。他的哲理詩,往往在形象的描繪中,寄託著禪意的哲理和人生思考,《題西林壁》就是此類詩的代表。
蘇軾詩文中的“山”意象,是他獨特心靈的呈現
蘇軾在欣賞山水時,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竭力從各個角度和方位來觀賞。比如他的《巫山》:
巫山崢嶸起。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坱軋勢方深,結構意未遂。旁觀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蒼崖忽相逼,絕壁凜可悸。仰觀八九頂,俊爽凌顥氣......蘇軾分別從縱的方向來觀察巫山的高,從橫向的角度來觀察巫山的走勢,用顏色的變化來表示詩人步伐在縱深的發展,從側面、深處、進觀、仰視、俯視等方面呈現巫山的高大雄偉,詩人隨著所觀景物的角度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審美意境。
因此,左顧右盼、高低遠近都要窮盡的審美渴望,是蘇軾山水詩的重要特徵。
但無論是看山、看水,還是看大自然的一切景色,蘇軾詩文中都呈現出一覽無遺的意思。“聞有弁山何處是,為君四面意求看”,他看弁山,就要從四周、四面看個夠。他看西湖,便想將西湖盡收眼底:“淺深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廬山在蘇詩中實際上已經不是廬山本身了,而是浸透著作者人生思考的象徵性意象。詩人面對廬山,彷彿面對著一個變化無窮的大千世界。
元豐七年,他第一次到廬山,就被廬山的恢弘氣勢震撼到,他寫道:“僕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廬山的面目難以看清楚,它博大精深,變化多端。
其實在蘇軾眼中,自然界的山水都充滿著永恆的、變化不已的色彩,所以他認為人心的變化,也是無窮無盡的。《題西林壁》中廬山的“橫”、“側”、“遠”、“近”、“高”、“低”變化,都透露著人生的變化無窮。
同時,蘇軾也認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具有悲劇性的。一般特別看重獲取外物的人,他眼中的外物,一定是高大的。如看廬山時,無論是橫看、側看,如果被無窮的慾望困擾,不能跳脫出來,人就會產生困擾。
所以,廬山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徵著——慾望的無窮。
但換一個方向來看,當人不把外物作為功利而是作為美的物件時,他便超越了自身的煩惱,也就是作者所說的:“此刻不是身在廬山,而是走出了廬山。”
所以,蘇軾在觀山看水時,其實是在看人生、想人生,他說“閱世走人間,觀身臥雲嶺。”世俗經過歲月時光的沉澱,實在記不得多少了,人短暫的一生,不能看到古人生活的景象,只有山川才是時光的見證者。蘇詩中的“山”,凝聚了古老漫長的時空和人生難以窮盡的慾望。
萬物多樣性不可窮盡,人自身慾望永不消歇,世事難以識破,這些都是詩人對人類心靈不安寧的嘆息。
詳解詩句:蘇軾的深情都藏在哲理的講述中
前文概述蘇軾“山”意象的內涵,並不是要表明蘇軾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相反,他往往是曠達的。這首《題西林壁》,我們可以從表層意義和深層意義來看。為了能看出差異,我們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作比較。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詩奇雄壯麗,表達詩人靈動的想象力和對大好河山的讚美。
而蘇軾的《題西林壁》,透過寫廬山變化莫測的景象,表現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重在對“理”的探求,充滿哲理,即古人所說的“理趣”。
葉嘉瑩曾對如何分析作品提出了看法:“作者除了在作品中所寫的外表情事以外,更可能還於不自覺中流露有自己某種心靈感情的本質。”“作者除了在作品中所寫的外表情事以外,更可能還於不自覺中流露有自己某種心靈感情的本質。”《題西林壁》的表層含義,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但這不是此詩的主要魅力,此詩能夠經久不衰,絕不是它說明這種道理,因為人們依靠常識,也能得出“局外人”的道理來。此詩的感染力是在於它的深層意義。
前兩句是具體景物的描寫,廬山本是靜止不動的,但詩人按照順序從不同方位寫出廬山的差異,讓廬山具有移動變化、複雜難測的特點。這一主觀動態圖,體現了詩人身在廬山中的觀察感受,間接折射出作者生活中的內在心理體驗。
從蘇軾的描繪看,廬山的“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近高低的形貌,與蘇軾對人生世事難見真相的潛在感受是相通的。蘇軾宦海浮沉,仕途坎坷,觸發了他對廬山複雜情況的感慨。但他並不是直接將廬山與自身身世相比。
蘇軾創作的顯著特點就是,他善於把具體描寫和意象結合,使詩達到理性思考的高度。比如: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題西林壁》中,既有自信、自慰、樂觀,又有往日生活崎嶇的沉重感。蘇軾對宇宙人生的懷疑、厭倦、悲觀,是不自覺流露出來的,他透過轉移視點,曲折地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狀態的感悟。
詩人在最後兩句發出議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確十分具有哲學的說理性,這種“局外人看得更清楚”的哲理,我覺得並不是作者的本意,蘇軾可能是想傳達他在人生探索中感到迷惑又想超越迷惑的心理。
聯合前兩句來看,詩人從對景物的描繪過渡到議論,景觀描寫被賦予人生哲理的象徵意義,議論說理補充了作者的心理狀態。就整首詩而言,在“當局者迷”的背後,表現出來的是作者對複雜人生的思考和迷惘,同時,也透露著詩人想要解脫這種迷惘的想法。
結語
《題西林壁》中表達的複雜情感,既不是簡單形象化的說理,也不是詩人情感的生硬注入,而是詩人基於生活和心靈奧秘的探索。嚴格意義上來說,蘇軾不是哲學家,他只是用筆挖掘自己的情感深處,挖掘心靈對大千世界、社會人生的感悟,因此在他的哲理詩中,形象和情感才是主要的。
圖|網路
-
14 # 跨文化
是的。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儒家認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題西林壁》詩中的具象,是富有哲理的“仁智的山水”。哲學是人類大腦意識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的產物。
視覺是人類與外界最重要的資訊交流通道。
蘇軾的詩,之所以給人哲思,就是由於視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的差異化的觀看文化,很有藝術性。
詩中,蘇軾把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物,和“緣”文化結合起來了。現代人也講緣份,這個詞來自佛教。蘇軾對佛教是有研究的,自號“東坡居士”。
-
15 # 文子心語
江西的廬山,歷來是名勝之地。
詩人遊廬山,在廬山的西林寺牆壁上提了一首詩。他沒有描寫山光水色,也沒有吟誦名勝古蹟,卻是在談哲理。
這首詩就是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能夠入詩嗎?有些人說不能。
因為宋朝的一些道學先生們寫了許多談哲理的詩,談的很迂腐,人們沒有興趣去讀它。
然而事實上,哲理是能夠入詩的。這首《題西林壁》便是非常棒的一例。
說到哲理,人們總會和說教相聯絡。
這首《題西林壁》絕不是乾癟的說教,它從生活中來,活潑潑地,妙趣橫生,因為它是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哲理,更增加了詩句的概括能力。
廬山是一座大山,山脈彎轉,峰巒重疊,據說有三百多個彎。
記得在上個世紀末。我和報社同行曾經專程去遊廬山。上山前聽了當地的司機介紹,特意買了三盒火柴。目的是,車在山上每轉一個彎兒,就扔一個火柴;結果等我們沒到山頂,三盒火柴就扔光了。
在上山的路上,一邊欣賞著廬山的美景,一邊吟詠著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
能想象得出,遊人在山中漫步於迂迴的山路上,只覺的丘壑縱橫,千姿萬態,令人眼花繚亂,應接無窮。
由於山勢起伏不定,地勢高低不同,所以這時候和另外時候,這地方和另外地方,就能感到廬山有不同的形狀,正如詩中所說的,橫面看是一片連綿的山嶺,側面看來只是窄窄的一條,成了山峰了。
詩人開頭講出這樣一種現象,接著就從容的對這種現象做出瞭解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從遠、近、高、低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的緣故。這種變化並不產生與客觀事物的本身,而是根源於觀察者所處的不同位置。
不僅是廬山,世界上許多事物不都是這樣嗎?
這樣就可以產生了一個疑問了:廬山到底有沒有一個真正的面目嗎?應該是有的。這在無意中就涉及到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問題了。
現在從每一個角度所看到的廬山,都有不同的形象,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廬山面目呢?所談的已經屬於哲理的範疇,應該運用邏輯的思維了。
妙在詩人依然用詩的語言形象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辨認不了廬山的真正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
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而這只是廬山的區域性,得出的結論就必然帶有片面性。
如果要看到廬山的全貌就必須從山中走出來,站在廬山之外來看它。
也許有人會說,在詩人所處的那個年代,站在廬山之外來看廬山,可能無法做到;現代人就容易多了,可以用航拍或者無人機拍攝,都能看到廬山的全貌。
但詩人寫這首詩並不是為了看廬山的全貌,而是要講清一個觀察和認知的道理。
對於任何人和事,觀察者如果力爭跳出區域性視線和觀點,所看的面目就接近於現實。這種身在山中卻看不清山的面貌的情況,用現成的話來說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由此聯想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大小、高低,都是相對的觀念。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如果不能客觀的認知事物的全貌,就有可能對眼前的現象分別不清,或者誤把區域性當作整體。
詩人借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表達了這個道理。
-
16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你的問題很大膽,這首詩可以說是精品,也可以說不是精品。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這是一首 經典之作廬山山嶺連綿,山峰高聳,高低起伏,站在不同地方,看到不一樣的廬山,在廬山中看廬山,廬山的真正面目是沒法看清的。這首詩即景說理,語淺意深,含蓄雋永,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很強的感染力量。這首詩可以說是這裡是中的精品,幾十年前,我的老師是這樣講的,我也是這樣接受和理解的。
二這首詩很一般四十歲以後,越來越覺得這首詩是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前兩句所描寫的景很概括,在那座山中,誰都能看到,也都能感受得到,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後兩句講的道理,我們都懂,小時在村口的大槐樹下乘涼,聽大人們常說:“人在事中迷”、“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此類的話,道理和老師講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基本是一樣的,也沒有像誰說的,揭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
唐詩主情,宋詩偏於說理,但詩歌是以抒情為上,總體而論,宋詩低於唐詩,已是共識的定論了,直接站出來說理就是其明顯的弊病。唐詩也有說理的時候,但很含蓄,不像宋詩這樣赤裸裸的站出來講大道理,有強加於人的感覺,令人反感。大概宋代理學發達,說理已成習氣的原因吧。唐人就不一樣了,孟浩然的《春曉》也包含深刻的哲理,你感覺得到理,但不咄咄逼人,理在景和情的後面,說理也是細無聲,沒有強加於人的感覺。
三 這首詩很不一般前幾年看了《蘇東坡轉》、《東坡志林》,讀了蘇東坡不少詩詞,對蘇軾有了更多的瞭解,對這首詩的認識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首詩是蘇軾從黃州貶所遷至汝州團練副使,赴任途徑廬山之作。蘇軾和叄廖等友人同遊廬山,留下詩作數首。剛入山,僧俗皆雲:“蘇子瞻來矣”,蘇軾很開心,也很奇怪,遂作一絕句“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讀《東坡志林》到此處,野狐在書邊批語“山中僧俗識東坡,東坡不識廬山面。”
蘇軾在廬山盤桓流連十數天,最後遊了東林寺,題壁贈詩給摠長老,原詩為“橫看成嶺側成峰,到處看山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來第二句改成了“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應當是傳抄過程中他人所改,這種情況古已有之,往往是改的更好。
蘇軾是古今少有的全才,大才,天分極高,可他心無城府,口無遮難,不懂識人防人,一片赤子之心,複雜的人際交往中,常把自己搞得很狼狽。北宋新舊兩黨對立,新黨打擊排斥蘇軾,舊黨也不喜歡他,混亂複雜的政治形勢,讓單純的蘇軾很是蒙圈,“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軾從慘痛的政治生活中感受出來的,是完全不同於我在大槐樹下聽到的道理。
聽到並理解了的道理,和經歷過後認識體悟出來的道理,那時有著質的差別。大道理誰都懂,誰都會講,“一家不知一家難”、“當家才知柴米價”這些話,我們年少輕狂時都常聽說過,都懂得意思,可到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的泥坑中負重前行的時候才真的理解了這些話。
文天祥在兵敗逃亡中帶著《杜工部文集》,在舟中讀杜甫詩,深為感嘆的說:此情此景才真的理解了杜甫。此刻我也只能說更好的理解了蘇軾,發現我原來覺得這首詩平平無奇,是多麼愚蠢,真是應了那句話,對那句“無知無畏”,我也有了更真切的認識。
-
17 # 文以載道MZS
蘇軾被稱為“詩神”,確實才高八斗,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中國文學歷史上的地位無可替代,是一個站在文化制高點上的人物,正如王士禎評價的: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而說《題西林壁》是哲理詩中的精品,筆者有以下的看法:
一、什麼是哲理詩。
筆者認為哲理詩一定要有詩人的哲學觀點以及表達形式,並在詩中形型兼備的表達出生動意象和寓於哲理之中。比照《題西林壁》有這方面的意象和賦有哲理,可以把他歸為哲理詩一類。
二、《題西林壁》是蘇軾哲理詩中的精品嗎?
我們先看一下《題西林壁》這首詩的內涵。“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客觀的理出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侷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實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才能的得到客觀和全面的認識,這就是這首詩所揭示出來的哲理,所以這首詩可以算得上是哲理詩中的精品。上面說過,蘇軾是“詩神”,是著名的文學家,像這樣的哲理詩的“精品”還有很多。筆者只列部分名句大家就能明白。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等等這些千古名句都是一等一的哲理詩名句。
-
18 # 驛客
《題西林壁》是古代詩詞中中的“哲理詩”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中的哲理,既可以理解為世事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據一端,所見不同,欲見真相,需要脫出自身的處境,從高遠處觀照;也可以理解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驚乍喜,忽憂忽樂,為生老病死、榮辱貴賤所困,如果上升到無限的時空觀反觀這一切,不過都是瞬間的變化。
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侷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
《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 全詩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富含哲理的一首好詩。
附錄原詩: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19 # 中道國學嘉華老師
是的,真正的文學大家必有深邃的哲思,蘇軾是如此,他更是一位禪者。
-
20 # 東方宏言
這首詩是屬於詩中精品,其中裡面的詩句‘’遠近高低各不同‘’,表示要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人生也如是。
回覆列表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同一事物的觀察角度不同,往往結論相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