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53638237952

    我去城裡必較多,我給我家跑腿,爺爺長病上酸廠找我姐姐和三叔啊幹啥拿藥,我媽長病我上百貨大摟找我小姨,託人也是拿藥,所以那時工人每人四十多元錢城市農村差不多,不過他們有糧票,油票,洗衣粉,手套,還有廠裡分的東西農村沒有,現在長I資酸廠四千多,我三叔三十五年不回老家了,這就是城鄉差別,家裡小家沒法管,別說一個國家了,還是說自力更生智富發家。

  • 2 # 走著瞧yangye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說那些真的無知,蔣介石沒拿過手機,羅斯福沒坐過高鐵,斯大林沒看過液晶電視,那都是落後愚昧嗎?無聊!

  • 3 # 山西紅豐

    如果題主看過拍的《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相信會有更深刻的認識。那時候中國正經歷勒緊褲腰帶的生活。不論城市農村那時候住的都是住“乾打壘”或大雜院 ,說個題外話,那時候即使結婚都得借錢蓋窯洞,有的沒錢的一起和父母睡大炕上;穿的都是身著軍裝,頭帶軍帽,臂帶紅袖章,腰扎皮帶,肩挎“為人民服務”的軍用書包,這算好點的,也有那些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衣服和一年四季總是少了一截的褲腿;吃的:“”歐洲”“亞洲”“非洲”面膜就是人們說的白麵饃黃面饃黑麵饃,大家可能不知道黑麵饃是什麼,那是以前給豬吃的高粱面饃,肉食方面都是一般來親戚或者過年才買著吃,當然除了那些幹部除外。綜合來說60年代城市水平不如現在一般的農村水平,你可以想象!

  • 4 # 耿周海

    我是那個時代出生的人。可是沒有記憶。因為人是漫漫成長,有了意識。記不住往事,說明那時你就是沒有受到時代宣言。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能忘記。這個人是大智大庸的人。如果從意識中回憶,說明還有意義。孩童時的記憶也是真知,只是上小學生才有記憶。我的記憶,吃紅薯麵條

  • 5 # 15537944004

    如果倒回到六十年代那時的生活,雖說工資低但物價低,生活美滿幸福,人人有工作有休息,工作八小時,享受法定節日,毛澤東時代真好!

  • 6 # 天山打獵人

    那個年代的城裡人,尤其是工人家庭,及普通的公務員家庭,他們的生活簡直是太困難了,就盼望在農村有一個好親戚,有一個好熟人,要是有人帶上一筐土豆,幾棵大白菜,要比現在送的幾萬紅包還高興,以前這種真實的社會現象,是以後寫小說和電視劇,再好不過的一個劇情。

  • 7 # 石城大俠

    城市貧民的貧困也是驚人的,可以說家徒四壁。很多人扒煤渣,撿菜葉,衣服縫縫補補,小的穿大的舊的,毛巾內衣用爛了都捨不得扔。

    好過一點的是國營企業的職工,尤其是家裡有幾個職工的。不然如果是單身,又逢單位是大國企,食堂澡堂理髮圖書俱樂一應俱全,日子也能過得。

  • 8 # 田民389

    我願回到六十年代生活!我父親是技工,廠裡給分了宿舍60多平方米,房租每月兩元,當時蘋果一角錢一斤,大白菜八釐錢,大對蝦五角錢。靠海近天天吃海參鮑魚大螃蟹等,我兄弟姐妹七個都近七八十歲,如今個個身體都比較好,就是那時候打下的基礎。父親工資九十七元,看電影才一角錢,看病上學都幾乎不用花錢,,,。世道變了,六十年代就是我夢幻中的世外桃源!

  • 9 # 老許76559

    回到六十年代城市人還是可以的。那時有工作的家庭即使孩子多點也能過。因為看病不要錢,孩子幼兒園託兒所不要錢,房子單位分只收一塊多錢一個月,蔬菜一分錢一斤,肉油憑票,幾毛錢一斤。衣服可以大的穿了給小的穿。上學一學期三四元錢,如果考上大學不要錢,師範大學吃住都不要錢。沒正式工作的,街道安排勞力隊幹活,或板車隊拉車,就是手工挖土搞基建或拉貨。重體力活一般月入50多元,往公房的房租每月兩三元,小一點的一元多錢。如果一兩個孩子家庭可以說幸福,因為平均生活費每月八至十元儘夠了。其他買零食看電影也是很好的,電影學生場四五分錢,大人八分至一角。農村可能苦一些。

  • 10 # 雄鷹巡視

    新中國的建立,那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建國之初百廢待興,生活上的困難在所難免。但是,那時代我們的領袖毛主席以及每一位黨員幹部他們是與人民同甘共苦的!拿著吃不飽來說事那是別有用心!好日子是需要基礎的!

  • 11 # 逆風如解意99

    如果真的回到六十年代,會有大多數人接受不了,那個時候苦的是太苦了,聽我姥爺和我講,他們在那個年代的生活,都會聽流淚,一般人真的生活不了!真的感謝新社會,給了我們天翻地覆的改變,讓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有個好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如今吃的苦和那個時候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加油吧,讓我們生活越來越好,給老人更多的關懷,因為他們吃了太多苦了!

  • 12 # 博浪的水手

    我是60後 生長在安徽當塗縣縣城裡 父母都是國企職工 也算城裡人吧 60年代有我童年的記憶 那時候 我爺爺在縣水產公司 大橋站 長江裡的魚真多啊 都出口羅馬利亞 等國家 小毛刀魚曬成魚乾 我們叫毛花子 當早飯菜吃 那時候護城河的水質真乾淨 附近人家都喝河裡的水 每到暑假我們都在河裡游泳 那時候什麼都憑票 糧食總不夠吃 因為經常要搭山芋幹之類的雜糧 就買議價糧 記得我媽媽買的腳踏車 還是找人搞的馬鞍山票 我舅舅去買了騎回家的 那時候上學都是自己去 街上的車也少 出門都是熟人 沒什麼外來人口 很安全

  • 13 # 退休後時間

    那時候雖然窮,但等級森嚴,也有既得利益者,他們想回去,儘管回去生活不如現在,但他們可以高人一等,心情會高興。

  • 14 # 趙雲宗

    六十年代雖然苦苦,窮,但是比以前強的多,除三年自然災害外,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和現在比是窮,但比從前,比解放前是一年比一年強。我相信再過三十年,日子會比現在好得多,我不知到那時是否這些人還會不會罵現在!

  • 15 # 艾菁27666038

    那個年代低工資低物價但物資奇缺,各種票證根本滿足不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用油每人每月三兩,點燈的煤油

    、洗衣皂、豆腐票、肉票、布票……當然,手握特權的、在商業部門工作的例外,還可做人情,權物交換,他們當然

    懷念過去的幸福時光!

  • 16 # 亞慶83065649

    那年代我只有三四歲,但我聽我父親說我母親生一小妹後我母親就被餓死了,不久我那小妹也被餓死了,不可想象……!

  • 17 # 趙家老頭1

    我想不通的是,那時吃糠嚥菜,沒聽說吃米,糠裡面的米去哪裡去了呢?具聽說米和糠的比例是米8糠2,是否米讓周剝皮吃了,留下糠讓咱窮人吃?再說,全國7億人都吃糠,那有那麼多糠?是不是抗日時小米加步槍把小米都吃了留下來的糠到六十年代讓咱吃?我總想不通這個理兒。

  • 18 # 市井平民2

    供應最少是五九年有一段時間,可能半年左右,城市居民每人十九斤糧食,豬油二兩,菜油或其它植物油半斤,肉一月每人三兩。到六O年居民糧食二十一斤,肉半斤,菜油半斤,豬油二兩。六幾年居民定量二十五斤,肉一斤,菜油半斤豬油二兩。以上是回憶大概如此。豆腐、酒、煙、煤等都憑票供應。本人也打一回好牙祭,一斤溼麵條加上一斤半肥半瘦的肉一頓全吃完了。

  • 19 # 晨光144031504

    1、患病去醫院掛號5分,拿上單位給的記帳單給了醫院就不用管了,全部公費醫療。家屬醫療不論幾個都是報消60%。2、孩子上學每當期2元,困難戶去街道開封證明信,學費免了。3、考上大學有助學金,不用父母出一分錢,大學生探家還能用省下的助學金給父母買件衣服。4、社會安全,家不鎖門出去10幾鍾買點菜保險家裡不著賊。

  • 20 # alfa628

    六十年代是一個物質潰乏的年代,天天大喇叭高放放語錄歌,城市裡到處是紅色標語,人們面黃肌瘦,衣服統一為蘭、黑、綠。

    當時個有三大件: 腳踏車、縫紉機、手錶,這是要憑票供應的,城鄉差別很明顯,就是城裡腳踏車多。抽菸用火柴,也叫洋火。鄉下有自留地和集體的地。集體地的莊稼明顯長的不如自留地。城市糧食定量用糧票,分細糧和粗糧。農村有口糧,餓不死人,但供應短缺。

    六十年代資訊封閉,只有幾部電影輪著放,很多書是禁書。報紙廣播天天罵美帝蘇修。

    還好,因為特殊家庭原因,當時農村和城裡都住過,北京也去過。當時北京是全國人民嚮往的地方,但也沒有什麼樓,凋敝的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讓孩子長高,飲食方面需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