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道不知
70
回覆列表
  • 1 # 十三豆姐

    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古風)來說的,在唐朝達到頂峰,分為律詩和絕句。

    絕句是在律詩之後形成的,取“斷絕之律詩”的意思,即任意抽取律詩其中兩聯而成,組成一首符合格律的短詩,故名“絕句”。

    律詩和絕句按字數多少,又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比較少見,即除第一聯以外,其他每聯對仗,句式整齊,全詩在八句(四聯)之上,寫作難度較高。

  • 2 # 清水拾貝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有嚴格的押韻,平仄字數的要求三種形勢,一絕句二是律詩就是五絕五律,七絕七律。三排律,加長版的律詩。

  • 3 # 初心不忘vlog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絕句是在律詩之後形成的,取“斷絕之律詩”的意思,即任意抽取律詩其中兩聯而成,組成一首符合格律的短詩,故名“絕句”。

    律詩和絕句按字數多少,又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比較少見,即除第一聯以外,其他每聯對仗,句式整齊,全詩在八句(四聯)之上,寫作難度較高。

    如何賞析:

    鑑賞詩歌主要是對詩人情感的理解,

    1.理解它的格律美;

    2.把握意象,深入意境;

    3.理解它的詩義和情感;

  • 4 # 軫念信箱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

    詩體概說

    詩體的分類,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現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簡單地談談漢魏六朝和唐宋的詩體.

    漢魏六朝詩,一般稱為古詩,其中包括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個時期的文人詩.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樂府歌辭是由樂府機關採集,併為它配上樂譜,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龍·樂府》篇說:"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詩、歌、樂府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係:詩指的是詩人所作的歌辭,歌指的是和詩相配合的樂曲,樂府則兼指二者而言.後來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體裁寫的作品,雖然沒有配樂,也稱為樂府.中唐時白居易等掀起一個新樂府運動,創新題,寫時事,因而叫作新樂府.

    唐以後的詩體,從格律上看,大致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類.近體詩又叫今體詩,它有一定的格律.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只有四句的叫絕句;五絕共二十個字,七絕共二十八個字.絕句可分為律絕和古絕兩種.律絕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一般只限於五絕.

    “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的含義:

    1.形式是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古典詩”與“現代詩”的比較:“詩”者皆為感於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典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現代詩”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 5 # 毒霸一芳441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五言絕句(五字一句,每首四句的稱“五絕”)

    七言絕句(七字一句,每首四句的稱“七絕”)

    五言律詩(五字一句,每首八句的稱“五律”)

    七言律詩(七字一句,每首八句的稱“七律”)

    五言排律(五字一句,少則十句,多則幾十句、上百句的稱“五言排律”)

    七言排律(七字一句,少則十句,多則幾十句、上百句的稱“七言排

  • 6 # 止兒文學

    近體詩包括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絕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詩。排律則是律詩的延長)。

    近體詩這是與“古體”相對而言的詩體;也稱今體詩。它是指唐代形成並定格的格律詩體。由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求四聲、八病等聲律、對偶的新體詩發展而來,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始定型,為唐以後人常用的詩體,因與古體詩相對而言,故稱。其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定,主要類別有律詩和絕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別(六言較少見)。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稱排律或長律,偶有六句三韻的律詩,稱為三韻小律詩。古體詩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漢族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

  • 7 # 辛梓文化創意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這兩種。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

    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 8 # 雸夜青藜

    近體詩是中國詩詞藝術之巔峰。縱然找們喜歡其它種類的詩詞,但有一條,能寫近體詩詞者無論哪種文體都寫得。反之卻不一定能。這也就解釋了詩詞大會的嘉賓不會作詩的笑話了。

    簡單地說,你若想做文學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成功者。缺少對近體詩詞的研究是立不住腳的。

  • 9 # 文子心語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在唐代時出現的一種新詩體。

    唐人為了與以前的古詩體相區別,故名之為“近體詩”;是同不受格律限制的古體詩相對而言的。

    近體詩格律極為嚴格。要求:

    ①、篇有定句:除排律外,每首詩的句數必須固定。

    ②、句有定字:每句詩的字數固定。

    ④、字有定聲:詩句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

    ⑤、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各聯連必須對仗。

    與古詩體相比形式更為整齊,節奏更為和諧,但限制也更多了。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

    1、律詩:有一定的嚴格的格律。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初唐。

    每首八句。按字數可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簡稱五律、七律,此外還有排律。

    律詩的聲韻規定嚴格,不論五律、七律和排律都必須一韻到底,而且不許鄰韻通押。

    押韻的位置是固定的,即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是否押韻是自由的。

    五律第一句不押韻的居多,相反,七律第一句押韻的居多。

    同時,律詩平仄聲的排列也有嚴格規定,還要求對仗。

    律詩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

    其中,頷聯和頸聯要求必須對仗,對仗就是對偶,如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方位詞對方位詞。

    2、絕句:每首四句等於律詩的減半,也叫“截句”、“斷句”。產生於南北朝,興盛於唐代。

    常見的絕句為五言、七言,簡稱五絕,七絕。

    分為古絕體和近體絕句兩種。

    ①、古絕句:是古體詩的一種。不講究平仄、粘對,押韻可評可仄。

    這種絕句出現較早,南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裡就收有《古絕句四首。

    後來也有人寫作,如李白的《靜夜思》《山中問答》等。

    ②、近體絕句:是近體詩的一種,通稱為律絕。要求按格律規定運用平仄,講究粘對,並限押平聲韻。

    至於對仗,律絕不像律詩那樣嚴格,用於否,是部分用還是全首用,都是自由的。

    這種絕句是律詩興起後才有的。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等。

    3、排律:律詩的一種。它是按照一般律詩的格式加以鋪排延長而成,故稱排詩又叫長律。

    排律和一般律詩一樣,要嚴格遵守平仄、對仗、押韻等規則,但它不限於四韻。每首最短五韻十句,多的長達五十韻(一百句),甚至一百韻(二百句)以上。

    排律,除首尾兩聯為,中間各聯都對仗;各句間也要遵守平仄、粘對的格式。

    由於限制過多,容易選擇堆徹死板,所以歷來極少名篇。

    排律一般是五言,七言極少。五言排律由漢魏六朝五言古詩演化而來。謝靈運的《湖中曠瞻眺》,庾信的《奉和山池》已具排律雛形,但體制較短,限於五律十韻。

    到唐代杜甫以後,排律方告成熟,體制漸長,聲律愈加工整。唐.白居易的《代書詩寄微之》竟長達一百韻。韓愈、孟郊等,更用聯句形式演為長篇,如《城南聯句》等。形式更加工巧,內容卻日漸貧乏。

    這也許是過於追求形式而忽略了詩本意而造成的。

  • 10 # 浪花李

    近體詩,也稱格律詩、今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包括律詩和絕句,多為七言五言。律詩要求嚴格,要具備押韻、平仄、對仗等基本要素;絕句要求押韻、平仄,對仗不作硬性規定。關於如何賞析、傳承、發揚近體詩,我的觀點是學習掌握基本格式要素和古人的創作技巧、手段、辦法,融會貫通,適時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以毛澤東主席的詩作為榜樣,用詩歌記錄生活、戰鬥、革命,謳歌時代,謳歌革命,謳歌社會主義建設,弘揚正能量,抒發革命情,氣勢磅礴,氣吞山河,正氣凌然,詩劍詞槍,威震敵膽,鼓舞鬥志。現在新體詩由於基本上沒有什麼約束所以盛行,沒有固定格式,沒有韻律要求,有啥說啥,直白不隱,甚至標點符號都可以不要,一句“面向大海,春暖花開”,一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便成為大詩人。所以現在能堅持學習寫作近體詩,能讓國之瑰寶發揚光大的人真是難能可貴,值得稱道和鼓勵。在近體詩的寫作用韻方面我要呼籲,那些大咖們不要堅持再非“平水韻”、“詞林韻”、“廣韻”“佩文韻”等老八股韻不可了,要主張學好漢語拼音方案,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基準,押同韻、鄰韻、鼻音韻,這樣簡單好學,又不失韻律,沒有改變押韻的初衷。希望詩詞大會能夠促進近體詩的創作和普及,希望近體詩能夠作為主流詩歌體裁,讓國之瑰寶發揚光大,閃耀時空!這裡以一首成語五絕藏頭詩和大家共勉。

    文采飛揚

    文筆如刀劍,

    採風故里魂。

    飛刀懲腐惡,

    揚劍護民權。

    一八年十月十九日

  • 11 # 平潭老兵曾7089889

    近體詩如果按句數來分,可分為四句的絕體詩,八句或十六句以上的為律體詩(十六句以上的又稱排律)。近體詩如果按字數來分,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每句五個字的,稱五言詩,另一種是每句七個字的,稱七言詩。以上兩種分類可以合併為(1)五言絕句與五言律句,簡稱五絕與五律;(2)七言絕句與七言律句,簡稱為七絕與七律。

    欣賞近體詩就大有文章啦!主要應當從以四個方面進行:

    首先,可以欣賞它的格律美。近體詩的美,首先在於它的格律。格律並不是簡單的鐐銬,它的存在是合理的,近體詩的平仄以兩字為一頓,平仄交錯,朗朗上口,不合平仄的詩句,就可能喪失了格律美。

    其次,可以欣賞它的詞彙美。作為一首好的近體詩,符合格律是太低的要求,也是最起碼的要求,不能到此為止,要有優美的詞彙,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這還比較直觀,詞彙掌握得多,文學功底深厚,歷史典故清晰,運用得恰到好處,詞彙美的感覺就會產生。

    再次,可以欣賞它的畫面美。一首好的近體詩,不但要有優美的辭藻,華麗的詞彙,還應該將它們組合成一幅畫面,而畫面感也是中國古代詩詞的一大特色。畫面感的難度還是較大的,栩栩如生的畫面感是創作的重點,也是欣賞的重點。

    最後,可以欣賞它的意境美。意境無疑是近體詩之美的重要組成部分。意境是什麼呢?意境就是文學作品中透過形象描寫表現出的境界和情調。一首有境界的詩,要有飽含感情的描寫,並且體現出作者高雅的思想境界。我們在評價一首近體詩的時候,常常會說:這首詩很有意境!其實就是對近體詩的基本評價和深刻欣賞。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從格律、用詞、畫面、意境等方面來欣賞它,評價它,學習它!而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達到要求,必須多讀一些優秀的近體詩,多讀些古典文學作品,陶冶情操,擴大視野,涵養品位,以求提高欣賞水準!

  • 12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數字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和七言兩類。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d.每篇必須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也是近體詩。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絕句可分為古絕和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要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歸入近體詩。

    總括來說,一般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至於律詩的韻和平仄律,待以後再詳細說明。

    下面附本人即興寫的一首律詩拙作,僅供參考(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宅 家 吟

    (二)

    茫茫大地霧霾威,

    帝子乘風下翠微。

    梅竹輕輕披雪語,

    雁鴻默默穿雲飛。

    南山一柱擎華廈,

    勇士萬鈞閃光輝。

    三月春風楊柳綠,

    晴空一鶴待仙歸。

  • 13 # 梧桐樹邊羽

    近體詩分為哪兩種?如何賞析?

    近體詩是中國舊體詩中遵守平仄格律的作品。平仄格律是唐朝詩人建立的一套音韻規則系統,極大地簡化、規範了南北朝時期聲韻學家的四聲標註法在詩歌創作中的應用。使用平仄格律創作出來的近體詩,叢先天上就避開了漢字聯句的語言音病,從而保證了詩歌的音律清朗,表達流暢。

    但是平仄格律只是一種不完全歸納,也就是說不遵守格律一樣有清朗流麗的好作品。所以格律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存在,並不限制古代詩人浪漫恣肆的個人表達。學會格律,對寫詩的人是有好處,即便你不喜歡格律限制,你也知道為什麼不喜歡,在什麼地方不使用格律更好,這樣作品才能超越格律,成為精品而不是肆意妄為的垃圾作品。

    近體詩分為哪兩種?

    這個你得看從哪個角度去分。如果從平仄關係來看的話,是不需要去分的。所有近體詩都必須遵守平仄相替、相對、相粘的規則,沒有例外。

    如果按照長短來分,在我們看來,基本上就是四句的絕句和四聯的律詩,因為是格律體,我們要標清楚的話,就是律絕和律詩。

    律絕為四句,律詩為四聯八句,格式上都遵守平仄關係,內容上基本都是“起承轉合”的文法,只是絕句對應是一句一字(起、承、轉、合),而律詩對應是一聯一字(起、承、轉、合)。另外律詩的中間二聯是要對仗的,這是律詩特有要求。

    那是不是近體詩就是這兩種?答案是否定的。還有一種十句以上,遵守平仄格律的長詩,因為既長又對仗,就像大規模的軍隊,所以我們稱之為“排律”。排律實際上就是把律詩的中二聯無限拉長,但是一定要遵守平仄關係和對仗。

    近體詩從句數來分實際上是三種格式:律絕、律詩、排律。

    那麼從單句字數呢來區分呢?近體詩的單句字數是固定的,是整飭的,絕對不會出現長短句。日常使用的是五言、七言。五言律絕我們簡稱“五絕”,七言律絕簡稱“七絕”,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可是同樣還有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六言絕句。六言詩遵守特有的六言格律,和其他平仄關係,我們也可以認定是近體詩。因為不多,所以就象排律一樣,大家很少提到,但是六言格律是存在的。具體的六言格律以及五七言格律關係本人都有文章專門論述,這裡就不再重複。

    要從單句字數,也就是“幾言”來分的話,實際上也有三種:五言、六言、七言。

    回答問題,結果把問題推翻了。不過大家熟悉的就是絕句、律詩、五言、七言,其他的格式知道就行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我的專欄看看。平時基本上看不到,也不會去創作排律和六言近體詩。

    如何賞析?

    詩言志,詩是韻文。

    一首詩詞的賞析無非就是感情和文采。

    你是不是讀懂了?你是不是被詩詞裡面蘊含的濃烈感情感動了?這首詩到底寫得怎麼樣?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詩詞的賞析基本到位,再透過個人文風表達出來就是你對這首詩詞的賞析文章。如果三點全都做到位了,這自然就是一篇好的詩詞賞析。

    但這裡問的是近體詩如何賞析,近體詩和其他文藝作品的區別在哪?就在平仄格律。

    所以近體詩的賞析必然牽涉到平仄的運用,韻腳的選擇,對仗是否合理這些“形而上”的東西。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格律詩,因為他不懂格律,他不知道那些近體詩的優美句子之下的相互關係,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特殊的“詩家語”,其實很大部分文學修辭就是為了雅化,同時理順平仄。

    為什麼我們喜歡讀唐詩?因為雅俗共賞。為什麼喜歡民歌?因為就是大白話。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西昆體?因為太高雅,用典太多,我們讀不懂。

    而近體詩正是詩歌雅化的一個關鍵步驟。唐詩因為處在這個過程之中,大部分還是好懂的。但是我們賞析又不能只限於唐詩,當我們讀到講理的宋詩,用典繁複艱深的時候怎麼辦?該如何賞析?

    只有不斷提高我們自己相關的知識,瞭解那些用典出處,才能真切地領會到詩人的創作意圖,並與他共鳴,做出最心領神會的賞析。

    近體詩的賞析遠比古風要難,其實真難點並非格律,而是難在文學藝術、修辭手段的提高。比如我們看唐前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難懂嗎?一點都不。再看李商隱的近體詩:

    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燻。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如果不熟悉典故,不瞭解作者,誰知道這是寫的什麼?

    賞析近體詩需要大量的知識打底,不僅僅限於格律,還包括當時的時代風氣、社會環境、作者的人生經歷、創作使用的各種典故,都要清楚。這確實麻煩,不過一旦瞭解,就會知道詩人的比喻、用典實在太精妙,和古風那種拙樸的風格比起來,是另外一種獨特的心有靈犀的領會。

    簡單說起來,近體詩的賞析無非文采和感情兩個方面:體式之妙和意境之高。

  • 14 # 天天讀詩

    丨詩詞體例

    中國詩歌,從詩詞體例和形式上看,大致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曲、新詩五種。

    一、古體詩: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詩歌)、楚辭、樂府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一個概念,這類詩的特點就是不講究對仗,平仄與用韻也比較自由。古體詩的詩體可分為樂府、雜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古風、新樂府。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就是,古體詩既包括唐代以前的詩歌,主要是漢魏六朝的詩歌(包括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及當時的文人詩);也包括唐代詩人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詩歌,其中唐代詩人所作古詩從字數上看,大致可分為五古和七古。

    樂府詩是古體詩的典型代表。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後逐漸演變為一種詩體(其中的過程比較複雜,有興趣可參看羅根澤《樂府文學史》和吳相洲主編的《樂府詩集分類研究》系列)。一般我們所謂樂府詩是指漢樂府,即兩漢時期由樂府機關採集並配樂而流傳下來的詩歌,其特點就是可以歌唱。樂府又有舊題樂府和新題樂府之說。

    舊題樂府:是指後世文人襲用樂府舊題模仿樂府體裁寫的作品,雖然沒有配樂,也稱為樂府詩。

    新題樂府:即模仿樂府體裁,但卻自創新題而寫的作品。

    二、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詩體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其特點就是講究格律和對仗。

    三、詞:又稱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相同或大致相同,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四、曲:又稱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五、新詩:又稱白話詩,主要是指五四以來以白話創作的新詩歌(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 15 # 囍楊洋

    近體詩是中國舊體詩中遵守平仄格律的作品。平仄格律是唐朝詩人建立的一套音韻規則系統,極大地簡化、規範了南北朝時期聲韻學家的四聲標註法在詩歌創作中的應用。使用平仄格律創作出來的近體詩,叢先天上就避開了漢字聯句的語言音病,從而保證了詩歌的音律清朗,表達流暢。

    但是平仄格律只是一種不完全歸納,也就是說不遵守格律一樣有清朗流麗的好作品。所以格律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存在,並不限制古代詩人浪漫恣肆的個人表達。學會格律,對寫詩的人是有好處,即便你不喜歡格律限制,你也知道為什麼不喜歡,在什麼地方不使用格律更好,這樣作品才能超越格律,成為精品而不是肆意妄為的垃圾作品。

    近體詩分為哪兩種?

    這個你得看從哪個角度去分。如果從平仄關係來看的話,是不需要區分的。所有近體詩都必須遵守平仄相替、相對、相粘的規則,沒有例外。

    如果按照長短來分,在我們看來,基本上就是四句的絕句和四聯的律詩,因為是格律體,我們要標清楚的話,就是律絕和律詩。

    律絕為四句,律詩為四聯八句,格式上都遵守平仄關係,內容上基本都是“起承轉合”的文法,只是絕句對應是一句一字(起、承、轉、合),而律詩對應是一聯一字(起、承、轉、合)。另外律詩的中間二聯是要對仗的,這是律詩特有要求。

    那是不是近體詩就是這兩種?答案是否定的。還有一種十句以上,遵守平仄格律的長詩,因為既長又對仗,就像大規模的軍隊,所以我們稱之為“排律”。排律實際上就是把律詩的中二聯無限拉長,但是一定要遵守平仄關係和對仗。

    近體詩從句數來分實際上是三種格式:律絕、律詩、排律。

    那麼從單句字數呢來區分呢?近體詩的單句字數是固定的,是整飭的,絕對不會出現長短句。日常使用的是五言、七言。五言律絕我們簡稱“五絕”,七言律絕簡稱“七絕”,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可是同樣還有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六言絕句。六言詩遵守特有的六言格律,和其他平仄關係,我們也可以認定是近體詩。因為不多,所以就象排律一樣,大家很少提到,但是六言格律是存在的。具體的六言格律以及五七言格律關係本人都有文章專門論述,這裡就不再重複。

    要從單句字數,也就是“幾言”來分的話,實際上也有三種:五言、六言、七言。

    不過大家熟悉的就是絕句、律詩、五言、七言,其他的格式知道就行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我的專欄看看。平時基本上看不到,也不會去創作排律和六言近體詩。

    如何賞析?

    詩言志,詩是韻文。

    一首詩詞的賞析無非就是感情和文采。

    你是不是讀懂了?你是不是被詩詞裡面蘊含的濃烈感情感動了?這首詩到底寫得怎麼樣?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詩詞的賞析基本到位,再透過個人文風表達出來就是你對這首詩詞的賞析文章。如果三點全都做到位了,這自然就是一篇好的詩詞賞析。

    但這裡問的是近體詩如何賞析,近體詩和其他文藝作品的區別在哪?就在平仄格律。

    所以近體詩的賞析必然牽涉到平仄的運用,韻腳的選擇,對仗是否合理這些“形而上”的東西。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格律詩,因為他不懂格律,他不知道那些近體詩的優美句子之間的相互關係,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特殊的“詩家語”,其實很大部分文學修辭就是為了雅化,同時理順平仄。

    為什麼我們喜歡讀唐詩?因為雅俗共賞。為什麼喜歡民歌?因為就是大白話。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西昆體?因為太高雅,用典太多,我們讀不懂。

    而近體詩正是詩歌雅化的一個關鍵步驟。唐詩因為處在這個過程之中,大部分還是好懂的。但是我們賞析又不能只限於唐詩,當我們讀到講理的宋詩,用典繁複艱深的時候怎麼辦?該如何賞析?

    只有不斷提高我們自己相關的知識,瞭解那些用典出處,才能真切地領會到詩人的創作意圖,並與他共鳴,做出最心領神會的賞析。

    近體詩的賞析遠比古風要難,其實真難點並非格律,而是難在文學藝術、修辭手段的提高。比如我們看唐前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難懂嗎?一點都不。再看李商隱的近體詩:

    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燻。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如果不熟悉典故,不瞭解作者,誰知道這是寫的什麼?

    賞析近體詩需要大量的知識打底,不僅僅限於格律,還包括當時的時代風氣、社會環境、作者的人生經歷、創作使用的各種典故,都要清楚。這確實麻煩,不過一旦瞭解,就會知道詩人的比喻、用典實在太精妙,和古風那種拙樸的風格比起來,是另外一種獨特的心有靈犀的領會。

    簡單說起來,近體詩的賞析無非文采和感情兩個方面:體式之妙和意境之高。

  • 16 # 書劍客申聯軍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詩歌體裁。包括絕句和律詩。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五言絕句典範:宋之問《渡漢江》、王之渙《登鸛雀樓》、王維《鹿柴》、《竹裡館》、《送別》、杜甫《八陣圖》、《絕句二首》、劉長卿《送上人》等。

    七言絕句典範:李白《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高適《別董大二首》、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王之渙《涼州詞二首》等。

    2律詩

    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其常見的型別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1)句數固定: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則稱排律或長律。

    (2)押韻嚴格:律詩通常押平聲韻,而且必須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律詩還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

    (3)講究平仄:律詩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

    (4)要求對仗: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每首律詩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我們欣賞一首近體詩,首先可以欣賞它的格律美。在我看來,近體詩的美,首先在於它的格律。這也是它與其他詩體最大的不同之處。我認為,格律並不是簡單的鐐銬,它的存在是有合理性的。近體詩的平仄以兩字為一頓,平仄交錯,讀起來便很有節奏感。而不合平仄的詩句,則往往會讀起來不順暢。比方說,“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典型的格律詩,如果我把“綠”字改成“到”字,不考慮字義的話,還是比較順口的。但如果我改成“春風又來江南岸”,讀起來就會很拗口。所以說,格律是詩人們在創作中積累的經驗,它賦予近體詩一種獨特的美。我們欣賞近體詩,可以從格律開始。

    其二,一首好的近體詩,還要有優美的詞彙。這比較直觀,但也沒有一個一定的標準,因為它涉及到字義之間的細微差別。例如“碧”和“綠”兩個字,在做形容詞時,“碧”就比“綠”更有詩意。但是如果活用作動詞,“綠”就比“碧”要好得多了。總的來說,這些詞彙的意義雖然都有差別,但是隻要我們經常閱讀一些優秀的近體詩,憑著自己的語感,我們還是可以分辨出一首近體詩用詞的好壞的。

    第三,一首好的近體詩,不但要有優美的辭藻,還應該將他們組合成一幅畫面。事 實上,畫面感也是中國古代詩詞的一大特色。這裡,我們就可以回答剛才留下的一個問題了:為什麼“春風又綠江南岸”和“春風又到江南岸”都符合格律,但前者卻更富詩意呢?我想,這是由於“綠”這個字給這句詩增添了色彩,使人聯想到一幅春風吹遍江南的畫面。而“到”字就沒有這樣的畫面了,所以“春風又綠江南岸”才會比“春風又到江南岸”要有詩意得多了。所以我們欣賞一首近體詩的時候,畫面一定是我們欣賞的重點。

  • 17 # 夢安詩詞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其中,律詩包含五律、七律、排律;絕句包含五絕、七絕。

    近體詩又稱為格律詩、今體詩。是初唐後為區別於古體詩而命名。它不同於古體詩之處在於,它對於句數、字數、用韻、對仗,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近體詩(格律詩),要求平仄相間,駢散結合,押韻。平仄相間很好理解,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駢散結合,駢,對仗,散,不對仗;至於押韻,因近體詩以平韻詩為主,就以平韻詩舉例,即,尾字是平聲處,均須押韻,而且,只可同部同韻押,不像填詞那樣可以同部鄰韻通押。

    近體詩共有四式,以首句區分,首句句式分別為: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

    以五絕舉例如下——

    第一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中二四句尾字為平,須押韻。

    第二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一二四句押韻。

    第三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四句押韻。

    第四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二四句押韻。

    瞭解了近體詩的特點,再去賞析前人詩句,就會發現許多樂趣。

    比如,老師要求背誦的詩,你根據平仄或者用韻,就能及時發現自己是否背錯;再比如,你能分辨出,那些著名的古代詩人,哪些詩是格律詩,哪些詩句對仗很精妙,再再比如,你其實也可以嘗試創作格律詩,既然掌握了基礎要素,又對近體詩如此感興趣,那麼,為什麼不呢?

  • 18 # 春暖花開F

    近體詩也稱格律詩,基本上是在唐開始興盛,分為絕句和律詩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

    近體詩之所以又稱為格律詩,是因為講究平仄對仗,並且要求極為嚴格。在賞析過程中也往往從這些角度進行賞析。

    賞析角度一為煉字,古人很講究用字,杜甫曾有詩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是在說詩詞的煉字,而韓愈、賈島也曾因詩詞煉字有“推敲”這一美談,其實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視用字,不外乎要表達不同的意境與心緒,就如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與”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詩因一為推一為敲,傳達了不同的境界,若在賞析過程中抓住這兩個動詞,更能體查詩人或以聲寫靜或月下信步的不同。

    賞析角度還可以是平仄對仗,這大多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這兩聯古人要求是工對,也就是說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才好,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又如“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都是這樣的名句。

    當然詩句賞析還可以有畫面的品味,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亦可以有對詩中典故的把握,如“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蘊藉。

    近體詩是中國傳統文學中讓人流連忘返的文學樣式,值得我們從多種角度品味賞讀。

  • 19 # 快樂搬磚King

    近體詩也成為格律詩,在唐代已經成型。它講究平仄和押韻。近體詩大體分為兩種,絕句和律詩。其中,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賬。近體詩講究起乘轉合。

    在格律上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也就是說對於五言詩來說,第二,四個字的平仄必須有講究。如果第二字為平,第四字必須為仄,反之亦然。其中解釋下,按照現代中華新韻中,平聲就是第一二聲,仄聲就是第三四聲。七言詩同理,第二四六可以依次為平仄平,那麼對應的下一句第二四六字則為仄平仄。

    近體詩講究格律的目的就是追求韻律的和諧美,更容易吟誦,平仄分明,鏗鏘有聲。另外補充點題外話,詞的創作也可追溯至唐朝,最早的就是李白創作的菩薩蠻,只是詞在宋朝因為柳永,辛棄疾。蘇軾,李清照等的努力下發展至頂峰。

    宋詞較唐代的詞在更講究新韻,因為詞在宋朝的創作後就是給歌姬在宴會上唱的。所以它更講究音律上的和諧,而不僅僅是格律平仄上的。有一個有趣的軼事,李清照就嘲笑說蘇東坡的詞不講究音律。其實個人認為東坡先生自是懂得音律的,只是他個人擺脫了宋詞綺麗之風,而是把詞當做詩一樣,大氣磅礴,不拘一格,所以才會出現在他的詞中有些字不合音律。

  • 20 # 梧葉飄黃劉亞平

    近體詩分為哪兩種?如何賞析?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可從以下兩方面回答:

    一、近體詩的分類及特點

    所謂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古詩(又稱舊體詩,即民國以前的詩)的一種,是相對舊體詩中的古體詩(古風)而言的一種詩體。

    近體詩(格律詩)的型別,按詩的長短可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從每句的字數看,又可分為五言律、絕和七言律、絕。律詩亦可加多中間對仗的聯數衍生為排律。

    律詩的特點是對於句數、字數、用韻、平仄、對仗,粘連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它把四種平仄協調的句式,按照對仗、粘連的規則組合成:四句(五絕、七絕)、八句(五律、七律)、排律(八句以上)。且押韻必須是平聲韻。律詩有“平起首句入韻”、“平起首句不入韻 ”“仄起首句入韻”、“仄起首句不入韻"4種基本的格式。如杜甫的《春望》就是仄起首句不入韻的五律。

    -----規則-----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律詩,除首尾兩聯外,中間不管有多少聯都須對仗。

    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便是屬擷取中間四句的絕句了,其兩聯都是對仗的。

    雖絕句有4種類型,但絕句是不要求對仗的。

    二、賞析格律詩可從思想意境之高和藝術體式之妙兩方面來進行

    其一, 從古至今,近體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湧現出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著名詩人,他們的詩或浪漫雅緻、或寫實家國、或婉約清新、或豪放大氣,無不凝聚著自己內心強烈的思緒情感。我們現在賞析一首格律詩,首先就要看它是否思想格調清新高雅,意境優美,發人深省,引人向上,能否使人心靈震顫,給人情感上的共鳴。

    其二,我們要從藝術性來賞析近體詩。格律詩有別於其他詩的最大藝術特點,就在於它嚴格要求按一定規則交替使用平聲字或仄聲字,還有押韻、對仗和粘連,這就使得詩歌的音律抑揚頓挫,富於音樂美,給人予音韻和諧的美好享受。我們賞析一首格律詩,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要看它是否合律。看它是否“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看它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是否對仗;看它是否押同部平聲韻到底。若能做到這些,這就是一首韻律和諧、藝術性完美的好詩。至於歷史上的好詩多如星辰,俺就不綴述了。

    近體詩雖然美好,但要學好它、賞析它卻並不是易事,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有關格律詩的知識,多讀多欣賞前人的佳作,才能融匯貫通,不斷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婆每天做飯都不喊你吃,尤其是早上都不做你的飯。平時買好吃也不讓你吃,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