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道陰儒陽館

    兄弟,假設古代(元之前)有條件讀書的人口有50%,其中學有源流有大量書籍可讀之人估計能有10%?其中又兼攻書法又精草書的人估計寥寥無幾。王羲之年代還為了普及草書辛辛苦苦編撰《草聖歌訣》、民國時代于右任也是大浪淘沙般著述《標準草書》,可想而知能認讀草書的人有多少。說白了草書是書法家裡最頂尖的一小撮人才能玩好的東東。其它不說了。

  • 2 # 崆峒書生

    我個人認為,這個做法是不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交流障礙

    草書是一種書法形式,也是一種文化形式,但草書絕不是所有的文化內容代表,所以用草書作為主流文字形式進行傳播知識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交流障礙,是我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

    草書的學習是有鋪墊的,最開始,我們認識的方塊字基本上是以楷書為主的,規規整整的方塊字,橫豎撇捺都是按照祖先留下來的文字方式書寫,然後有了行書,是對楷書的簡化和發展,字型飄逸,看起來舒服,同時還容易帶著書法家的特點。

    最後才是草書,草書的出現,是一種文化的進步和凝結,但並不是每個人,甚至每個識字的人都能看懂草書。

    所以,將草書作為主流文字形式進行教學,自然是不妥的,交流障礙就是第一關。

    文化狹隘

    中國的文字形式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同樣是漢字,我們 可以有書法表演和書法展賣義售等等,但貌似西方的文化裡,用字母寫出來買賣的就不多。

    如果單純的一草書為主,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文字的狹隘化,對楷書、行書是一種排擠,就會把原本博大精深而且很寬博的文字文化,束縛在以草書為主的小範圍之內,這樣以來,草書成為主流交流方式,除了不適合初學者上手這些基本問題之外,還不適合文化的傳播,這是對文化的極大不負責任。

    關於草書

    草書是一種書法範疇的文化,對於愛好者來說,草書是藝術追求的無上領域,但對於書法沒有那麼愛好的人來說,草書對他們無疑是天書,就拿我個人來說,作為一個尋常的語文老師,草書就不太適合我自己,更不是很適合我的小學生們。

    草書的寫法比較簡略,甚至追求極致的簡化和飄逸,透過這些然後體現書寫者的筆法和功底,從欣賞角度來說雖是這樣,對於不喜歡或者對草書沒有研究的人來說,這可太痛苦了,一節課一行字,學生們看起來就跟一條線一樣,這哪能認得出是文字?

    綜上所述,這個想法對於實踐和操作來說,還有待商榷。

  • 3 # 永書101

    這是一個聽上去有點挑戰性的問題,我覺得很有探討的必要,我個人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草書是中國書法的重要組成書體之一,是被公認為最難的、也是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書體。有人說,如果把中國書法比作一頂CROWN,草書就是CROWN上的那顆最大的最亮的寶石。

    在中國書法發展的過程中,行書、隸書、楷書已經基本上逐漸扛起了教育及文化傳播的主要功能,而草書、篆書基本上已經發展成純粹的藝術形式,獨立於書法體系之中,其中草書更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步高度簡化,甚至是符號化,完全失去傳播文化知識、資訊的功能。如今面對一幅草書作品,別說普通觀賞者,就連書法圈裡的人也很難立刻通讀下來。

    如果要讓草書重新肩負起教學及文化傳播的重任,存在以下三個嚴肅、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

    1、草書的標準化推廣很艱難

    這方面的工作,中國老一輩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朱復戡先生等等前赴後繼,都做過嘗試,並推出過一些標準草書範本,但由於受關注程度僅限於書法愛好者,並沒有推廣到所有人群。

    如果想要把草書引入教科書,那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系統學習草書,讓全體國民都能夠像現在熟悉楷書一樣熟悉、辨識草書,這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恐怕需要至少一代人為之努力奮鬥。

    2、教科書上的草書印刷體無法鉤連

    就算國家願意動用人力、物力去大力推廣草書,可是現在的書寫習慣是從左向右,而且是橫向書寫,這些都與草書的風格相悖,如果一定要在教科書上出現草書,最多也只能夠出現章草,但章草卻只是草書的一小部分細分書體,還有今草、狂草又該如何處理呢?

    3、草書的氣勢、墨韻等等變化特徵會丟失殆盡

    草書的氣勢、草書墨色的濃淡處理、墨韻的變幻、欹側布排、險絕處理等等非常重要的藝術特色,一旦每個字分開,大小一樣,濃淡均衡,無驚無險,平平淡淡,那就不再是草書!

    綜上所述,草書絕對不適合作為文化傳播功能之用,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需要題主來提問,歷史已經用自然淘汰的法則,用中國書法發展的事實給出了答案!

  • 4 # 一笑貫長天

    提出這等建議很有趣啊!

    表面看呢!把教科書的字型都換成草書,這樣所有都從小開始學習草書,這樣發展下去對草書應該是非常有利的!

    其實,這是隻考慮有利的一面而忽略不利的片面思維方式。

    草書規範嗎?有人說,有啊!于右任就曾規範過草書,再以前的古人也有人規範過草書。是的!草書也有規範,甚至是王羲都曾規範過。規範了的草書可以成為規範的文字,甚至可以規範成符號,比如西方的文字。

    但是,我們已經使用了數千年的規範文字是楷書。如果我們的古人不從草書過度到楷書,而一直進化草書,我們的文字可能真的有點像西方的符號文字了。只是,我們的民族沒有走這條路。

    那麼,從現在開始成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那樣做的話,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不是不能完成,而是,有必要去這樣做嗎?這樣做的利與弊那個大?僅僅為了全民學習草書,就這麼興師動眾地大耗人力,物力,還有財力,這是一種只要孩子才能做出來的幼稚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推薦一些冷門、黑暗和暴力動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