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旅行

    黃帝傳說崑崙山是黃帝在人間的行宮,坐落在遙遠的西方。它高大無比比,由九重峭壁重疊起來,從山腳到山頂,足足有萬里之高。巡守崑崙山的山神是陸吾,他長著老虎的身軀和利爪,身後拖著九條老虎尾巴,是黃帝很信任的威猛的神將。黃帝的行宮在昆倉山第九重的山頂上。宮牆圍住四面,四面又各有九口白玉欄杆的玉井,九重黃金鑄成的大門,這大門由九頭怪獸“開明”看守,不要說凡人,就是神仙也別想進去。直到進入第九重大門才是巍峨壯麗的帝宮,它由五座紫金城和十二座白玉樓組成,彩雲繚繞,紫氣騰騰,在Sunny下放著燦爛奪目的光華。帝宮的中心,也就是山頂的中心,是黃帝的“御花園”。那最高的地方生著一叢高達數十丈的“玉禾”,結著三寸多長白玉一樣的米粒,凡人吃了就能長生不老,平地昇天。玉禾的西邊有炎盛的珠樹和玉樹,這些寶樹都掛滿了珠玉一樣的果實,枝間棲息著青鸞和綵鳳。御花園裡還有甘美芬芳的醴泉,隨割隨長的“視肉”,以及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是人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連天上都難找到這麼美妙的地方了!但是這樣美妙的地方,黃帝卻要一個人獨佔。除了讓陸吾和開明巡山把門之外,又派了一個叫離朱的神將坐在玉禾頂上,日夜監守著行宮。離朱生著三個腦袋,六隻眼睛,每顆腦袋輪換著睡覺,誰也別指望他會有一分鐘的鬆懈。而他的眼睛又是出奇的敏銳,那怕百里之外有一根毫毛在搖動,他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就是這樣,黃帝還不放心,又在崑崙山下繞了一道河。這河深得摸不到底,水面連一片鵝毛也飄不起,所以叫做弱水,黃帝又在弱水外面圍上一圈終年噴著烈焰的火焰山,山上長滿一種永遠燒不盡的火樹,噴吐著傾盆大雨也潑不滅的天火。在這火山中能夠自由出入的動物,只有有一種比牛還大的火老鼠。它長著二尺多長象蠶絲一樣纖細潔白的銀毛,跳進火裡,就變得和火一樣通紅透亮。此外,還值提一提的,就是崑崙山以北四百里的“懸圃(p捕)”。顧名思義,這懸圃就是一個懸在半天空的花園。那裡的景色比崑崙山的御花園也差不了許多,如果在夜間?望,只見崑崙山在火焰山大火的映襯下,黃金和白玉的宮城放出玫瑰色的光芒,殿閣樓臺,紫雲繚繞,珠花寶樹,交映生輝,真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奇觀!黃帝和他的眾臣就在崑崙山享樂,民間疾苦毫無所聞,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天上人間,都是如此!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2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崑崙山以《山海經》中大量提及。目前很多愛好者認為山海經說的就是山東半島的地貌。

    崑崙山就是現在的泰山。

    實物擺在眼前,可以親自去感受一下。泰山處在平原地區。的確是顯得突兀高大,以普通人很難去看全貌,所以說顯得很神聖。

    神話傳說一代代的流傳。就傳播開來。

  • 3 # 似水流年的5025

    在中國神話體系中崑崙山泛指崑崙山脈,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

    有種說法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人間崑崙山,只是“仙山”崑崙的一個底座,它的其他兩層都是懸在崑崙山上面的,應該是存在於另外一個空間。古籍中曾經記載,崑崙山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我們看到的人間崑崙山。第二層叫玄圃,是西王母的瑤池所在,也是她的果園,種植著各種各樣的奇珍異草。最上面一層,是天地居所,也是軒轅黃帝居住的地方。

    而另一種說法是崑崙山,在西北方向。從黃河之南的崇吾山開始,依次是不周山…崑崙丘…玉山、軒轅丘等。西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叫崇吾山,在黃河南岸;往西是不周山,是黃河的源頭,因山被一條寒暑之水切割斷裂而合不攏,故稱不周山。草木茂盛,繁花似錦,它是上下地月的重要通道;西南方向,是崑崙之丘,它是天帝在凡間的都城啊,鶯歌燕舞,虎踞龍盤,諸神眾仙都在此雲集。由天神陸吾掌管;再往西是玉山,它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模樣與人差不多,長著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齒,並且喜歡發出吼叫,她頭髮蓬鬆頭戴玉勝,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並主管上天的災厲和五種殘酷的刑罰。;再往西,是軒轅丘。軒轅氏就是黃帝,是三皇之一,它是遠古帝王的行宮。

    無論那種說法,神話中的崑崙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無法改變的。“崑崙山”的大也在人們的心中去度量的。因為我們嚮往的神話世界只能存在於人們的想象裡。

  • 4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據神話所載,有好幾座崑崙山呢。

    《山海經·西次三經》記載,“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有鳥焉,其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百服。”“槐江之山……實惟帝之平圃……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魂魄。”此崑崙之粗略景象。經所謂“帝”即黃帝。《穆天子傳》卷二雲:“吉日辛酉,天子升於崑崙之邱,以觀黃帝之宮。”可證。又《海內內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嚮立崑崙上。開明西有鳳皇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玗琪樹、不死樹。鳳皇之鸞鳥皆戴瞂。又有離朱、木禾、柏樹、甘水、聖木曼兌,一日梃木牙交。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藥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所殺之。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開明南有樹鳥,六首;蛟、蝮蛇、蜼、豹、鳥秩樹,於表池樹木,誦鳥、鶽、視肉。”昆倉山景物大致備於此。《淮南子・墜形訓》:“禹乃以息士填洪水,以為名山。掘昆倉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裡間九純,純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納)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閶闔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地,浸之黃水,黃水三週復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河水、赤水、弱水、洋水,“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崑崙之邱,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此崑崙之景,當據《山海經》所寫,而氣象更宏偉雍穆。其最後數語,則是徑寫以崑崙山為天梯而登天。又《楚辭·天問》雲:“崑崙縣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裡?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闢啟,何氣通焉?”則是《準南子》所敘之概要。而《史記・大宛傳》引《禹本紀》雲:“昆倉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體泉、瑤池。”雖著墨不多,而最能得其精神。醴泉即《海內西經》之甘水,瑤池即《西次三經》之淫水,亦即《穆天子傳》穆天子觴西王母之瑤池。以上所述,是西方之昆倉,復有東南方之昆倉。《海外南經》雲:“昆倉虛在其東,虛四方。一曰在岐舌東,為虛四方。”畢沅雲:“此東海方丈山也。《爾雅(釋丘)》雲:‘三成為崑崙丘。’是崑崙者,高山皆得名之。此在東南方,當即方丈山也。《水經注(河水)》雲:‘東海方丈,亦有崑崙之稱。’”此外復有西北方之崑崙。《海外北經》雲:“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郭璞注:“此崑崙山在海外者。”郝懿行以為仍在海內。然不論海內海外,要為西北方之另一崑崙,不得與“帝之下都”之西方崑崙混。《海內北經》及《大荒北經》所記崑崙均同此。然此崑崙鄰近赤水,或亦可以為是西方崑崙之一支脈。總之,昆倉實非一地,正如畢沅所說,“高山皆得名之”。

  • 5 # 朱不二小朋友

    可以裝得下無數只鯤鵬(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可以裝得下張起靈老家青銅門後的世界《盜墓筆記》;可以裝得下楊洋的武動乾坤上下十八級虛空石階;裝得下魏無羨藍忘機御劍翻十幾個跟頭的愛情,裝得下所有考古者的熱情,作家的想象,二次元的吹捧和華人的驕傲。

  • 6 # 珈名666

    崑崙山脈(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丘或玉山。 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 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知道自己要去世,需要多大的勇氣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