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許雲輝

    晁錯,西漢名臣,歷侍漢文帝與漢景帝,漢景帝時任御史大夫,性情“疏直激切,盡所欲言”。

    公元前155年,晁錯因諸王勢力過於膨脹而上疏巜削藩策》。漢景帝詔令削藩十餘日後,“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發動吳楚七國之亂。

    晁錯的政敵竇嬰與袁盎趁機將七國叛亂歸罪於晁錯削藩,建議漢景帝殺晁錯以便七國退兵。晁錯因種種原因,被漢景帝批准腰斬。

    晁錯死後,袁盎被派往吳國,告知吳王劉濞晁錯已死,朝廷已恢復吳王封地,令其退兵,並拜受詔書。劉濞終於原形畢露狂笑道:“我已為東帝,還拜什麼詔書!”可見,吳王早存反叛之心,“清君側”僅是藉口。故晁錯之死,對平定七國之亂毫無作用和意義。

    漢景帝任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後,趁機改革政事,剝奪了諸侯王治理封國等政治權力,讓他們只能享有租稅,極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嚴重削弱了諸侯王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晁錯之死為漢王朝政令統一做出了極大貢獻!

  • 2 # 寒松722

    漢景帝處死忠臣晁錯,對平定叛亂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產生消極影響。

    (1)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等人起兵造反的最終目的是奪取帝位和漢朝江山。“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是諸侯王們起兵造反的藉口。所以,晁錯被殺後,趙王等人依然繼續帶領叛軍造反。

    (2)吳王劉濞一直在等待時機找漢景帝報仇。因為漢景帝年輕的時候親手殺死劉濞的兒子。在晁錯的輔佐下,制定和實施削藩政策,削弱地方諸侯國的勢力。這引起多數諸侯國的強烈反對。吳王劉濞趁機造反。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當皇帝和找漢景帝報仇。所以,晁錯被殺後,吳王劉濞還是拒絕與漢景帝和解,繼續造反。

    (3)晁錯對漢景帝和朝廷忠心耿耿,是削藩派的代表人物。漢景帝為了討好發動叛亂的諸侯王們,將晁錯滿門抄斬。這讓其他忠於朝廷主張削藩的人們心寒。

    (4)因為發動叛亂的吳王趙王等人拒絕與朝廷和解,所以漢景帝派周亞夫等將領率領漢軍討伐叛軍。漢軍在周亞夫的領導下很快平定叛亂。

    (5)晁錯的命運和商鞅非常相似。他們倆都是國家的功臣,最後都慘遭統治者殺害。由此可以看出,自古帝王最無情。

  • 3 # 大東北的小豆包

    晁錯的死其實和另外一個漢朝大臣袁盎有關,而且對於平叛最終沒有其他什麼作用。

    袁盎是漢文帝、景帝時期的名臣,西漢雖然也實行分封制度,國內有大大小小的劉氏皇族的諸侯王,但是這些諸侯國相較於春秋戰國時期權力要小得多,其中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西漢諸侯國的宰相是需要朝廷指派的,也就是說諸侯王的王位是各王繼承,但是相位必須中央政府指派,這樣就大大的限制了諸侯王的權力。

    七國之亂形勢圖

    而袁盎就曾經為漢初最大的劉氏諸侯國吳國的宰相,吳王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西漢初年劉濞的老爹劉仲被劉邦封為代王,封地是現在山西北部,防守西漢帝國北部邊境,主要的敵人是匈奴人,不過劉仲太差,面對著匈奴人不斷入寇,劉仲居然逃跑了,結果劉邦一怒之下將劉仲的王爵給免了,後來讓自己的兒子劉恆成為代王,劉恆憑藉著代王的身份,最後成為了漢文帝。

    劉仲逃回之後,家裡人也受到牽連,沒有什麼光明的前途了,不過機會還是有的,後來英布起兵造反,劉仲的兒子劉濞進入到劉邦軍中,而且年輕的劉濞不像他老爹那麼差,反而表現得十分神勇,深得劉邦讚賞,由此接連幹掉異姓諸侯王,而劉氏人才稀少,沒有什麼優秀人才,於是劉濞進入到劉邦的法眼,將其封為吳王。不過封完劉濞之後,可能是看到劉濞太能幹,自己的兒子則比較軟,劉邦又後悔了,但是覆水難收,他只是警告劉濞,天下劉氏一家,將來不要搞事情。

    劉濞比較能活,劉邦掛了、漢惠帝、漢文帝都掛了,他還活著,而且身體還不錯,起初劉濞比較恭順,按時朝覲皇帝,可是一件突發事情的發生卻導致劉濞與西漢中央出現矛盾。一次吳國的太子代替老爹吳王來拜見漢文帝,此時漢文帝的兒子劉啟還是太子,於是大漢的太子和吳國的太子一起下棋,結果二人都是年輕氣盛,都是跋扈慣了,結果二人因為下棋發生爭執,進而互毆起來,最後吳國太子被大漢太子劉啟一棋盤給砸死了.....

    “棋盤殺”漢景帝用棋盤幹掉吳國太子

    殺子之仇在先,吳國開始對西漢不滿,進而吳王劉濞以老邁為由,也不到長安去向皇帝彙報工作了。後來漢景帝上位開始聽取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而此時的吳國不僅地盤大,而且出產當時的硬通貨食鹽,甚至吳國還能自己造錢,富裕的一塌糊塗,晁錯的削藩自然讓本來就對西漢有所怨恨的劉濞更加不滿。

    而劉濞造反之前,在吳國擔任宰相就是袁盎,袁盎與晁錯應該算是政敵,袁盎並不支援晁錯這種激烈的削藩方式,而晁錯本人又恨跋扈,仗著漢景帝的信任,得罪了一大堆人,晁錯和袁盎彼此互相仇視。

    劉濞帶頭的七國之亂一經爆發,晁錯就主張追究曾經在吳國擔任過宰相的袁盎的失察之罪,而且還向漢景帝暗示袁盎與劉濞造反有關係。

    幹掉晁錯,算得上是袁盎公報私仇

    晁錯走了之後,袁盎向漢景帝彙報說,七國造反完全是因為晁錯而起,而且七國起兵的口號就是“清君側、誅晁錯”,只要幹掉晁錯,七國沒有了起兵的理由,必然就會退兵,漢景帝猶豫不決,袁盎繼續在邊上煽風點火,最後漢景帝終於下了決心,10多天以後晁錯上朝途中,被逮捕後,滿門抄斬。

    但是晁錯被殺後,七國之亂依舊,誅晁錯僅僅是藉口而已,七國的叛亂尤其是吳國的叛亂早就準備了很長時間,儘管袁盎曾在晁錯被殺後再次出使吳國,勸說吳國停止叛亂,但是沒有成功,最後還是西漢武力平叛才解決叛亂問題。

    不過漢景帝並沒有追究袁盎的責任,不過袁盎也不是善終,漢景帝的老孃竇太后,一心想讓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來接漢景帝的班,有一次漢景帝喝多了也親口同意,說著自己皇位也傳給老弟,可是酒醒以後就後悔了,而作為大臣的袁盎強烈的反對劉武為繼承人,堅決支援漢景帝立自己的兒子為繼承人。因此惹得梁王劉武非常的不滿,最後喪心病狂的劉武甚至派刺客將袁盎刺殺。

  • 4 # 立足巔峰

    1.正是由於晁錯的削藩太急才引起了七國之亂,要不是有大將周亞夫挺身而出,這國家會在幾個月就平定了嗎?恐怕很難說。2.在晁錯之前之後,也曾削奪王國封地勢力,都沒有掀起大的波瀾,何也,適時而動,量力而行。而晁錯太過高調,以致民怨沸騰,連其父都勸導他,結果不聽,終釀成惡果。3.革命與改革哪種方法更好?當然是改革。有時候循序漸進比暴力流血要更有利社會發展,歷史的前進。近代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是很好的例子嗎?不流血的革命才光榮。看七國之亂,血流飄杵,社會動盪,非要這樣才能解決王國問題嗎?非也。縱觀漢初一段時間,中央集權是不斷加強的,王國勢力在不斷減弱的,賈誼,主父偃的策略就非常好,讓他們在不聲不息中走向滅亡,何樂而不為呢?

  • 5 # 臥聞海棠

    “誅晁錯,清君側”這是七國之亂時打出的旗號,為了抑制藩王,晁錯建議漢景帝削藩,藩王們眼見利益即將受損,於是發動叛亂,要殺了晁錯,漢景帝服軟殺了晁錯,但這對平定七國之亂有沒有幫助呢?

    漢景帝

    答案當然是有,但幫助非常有限。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追溯一下七國之亂的歷史根源和最終結局。

    七國之亂的起因

    據史料記載,周朝施行的是分封制,即名義上週天子是天下共主,但周天子真正完全掌控的地方並不多,全國各地被分封給了其他諸侯國。諸侯奉周天子為主,但在自己封國內,也是一國之君。

    始皇帝橫掃六合一統天下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了封建制度,開始推行郡縣制。但秦朝維繫時間太短,很快就滅亡了。後來漢代秦,雖然大體上漢承秦制,但在爭奪天下的時候,劉邦不得不分封了一些異姓諸侯王,緊接著為了壓制這些諸侯王,又不得不分封了許多劉姓王。

    西漢政權穩定以後,異姓王被消滅,但劉姓王卻保留了下來,並且逐漸尾大不掉,威脅到了中央政權的地位,於是漢景帝就生出了削藩的心思。在晁錯的建議之下,推行《削藩策》,要削減藩王的領地和權力,諸侯王利益受損,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於是以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大藩王,聯合發動了叛亂。

    晁錯

    七國之亂的平定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管什麼時候,想幹一件大事,必須要有一個名義,特別是在禮法森嚴的古代,如果沒有正當的名義,就很難拉到人來幫你一起幹。七國之亂時候藩王們打出的名義就是“清君側”。

    所謂清君側,就是清楚君王身邊的奸佞之臣,因為是晁錯上的《削藩策》,藩王們便把矛頭直指晁錯,說他們不是要謀反,而是要替漢景帝出去身邊的奸臣晁錯。

    這時候,漢景帝慫了。他採納削藩建議的時候,也沒想過藩王們真的敢起兵叛亂。這時候等他們真的起兵了,就想著退讓,於是真的就把晁錯殺了,想讓藩王退兵。然而,誅晁錯只不過是個旗號而已,晁錯雖死,藩王們卻沒有退兵,反而繼續向長安逼近。

    七國之亂

    不得已,這時候漢景帝才派出周亞夫帶兵平叛。而周亞夫也不負所望,短短几個月時間,就把諸藩王的軍隊打得潰不成軍,七國之亂最終被鎮壓了下去。

    結論

    說了這麼多,那殺了晁錯對平叛有作用嗎?答案是有的,至少殺了晁錯以後,藩王們如果不退兵,就失去了“名義”,失去了名義之後七國內部、下層將士等士氣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一心一意要跟著謀反的,在大義的旗號下,他們可以自己欺騙自己,但一旦這面旗幟倒下了,他們肯定就會產生動搖。

    然而,這份幫助終究是有限。藩王們並沒有因此退兵,最終還是要靠周亞夫武力鎮壓。只能說,殺晁錯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周亞夫平叛的壓力。但最可憐的還是晁錯,明明是漢景帝起了削藩的心思,他只不過是幫漢景帝把這事兒捅了出來,結果反手就被漢景帝賣了,腰斬棄市。

    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我欺,即便是一心一意為漢景帝這樣的明君做事,也可能面臨被滅門下場。

  • 6 # 龍角大將軍

    “七國之亂”的一項名義就是“清君側”,誅殺矇蔽漢景帝劉啟眼目,迫害宗室。漢景帝誅殺晁錯後,“七國諸侯”叛亂的名義也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如果七國繼續叛亂。那麼也就表示他們叛亂並不是為了“清君側”維護皇家團結,而是謀取私利。

    那麼失去了其“叛亂”的神聖性,也就失去了一些不知真相群民的擁護,只要參與叛亂,那就是和“大義”過不去,違背了當時的主流價值觀!

    漢景帝誅殺晁錯也是給諸侯王、給自己一個機會,如果諸侯王在晁錯被殺後休兵,那麼皇家仍然可以“一片親和”。自己可以為了維護皇室的團結誅殺最為倚重的大臣,這還不夠嗎?

    漢景帝也是在向天下宣達自己的決心,如果七國在晁錯死後還不撤軍,那麼就打,不留一絲保留。這既分裂敵方陣營,有團結內部,意見統一。讓平叛只會“一條道走到黑”,而不是朝三暮四的!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晁錯是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歷仕文帝、景帝兩朝,在漢景帝朝,升至御史大夫。

    晁錯繼承與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倡導納粟受爵,擴大農業生產規模,使西漢的經濟得到了振興;在抵禦匈奴的問題,他率先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招募民眾、充實邊塞,積極備禦匈奴的侵犯。

    政治上,他進言削藩,進一步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加強和鞏固中央集權,這極大地損害了諸侯藩國利益,後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舉兵反叛。漢景帝為息事寧人,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於東市。晁錯的政論文由於“疏直激切,盡所欲言”的特點,受到了魯迅先生的稱讚,他認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代表作有《言兵事疏》、《論貴粟疏》、《守邊勸農疏》等

    晁錯性情率真,對人對事盡所欲言,文如其人。公元前155年,由於各諸侯王勢力過於膨脹,晁錯擔心他們的實力會發展到威脅漢中央政府權力的地步。於是主動上疏巜削藩策》。漢景帝權衡利弊後,接納其諫言,詔令削藩,但削藩詔令下達十餘日後,“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

    晁錯耿介的個性得罪了不少人,竇嬰與袁盎都是其在朝廷的政敵,趁機將“七國之亂”的原因歸罪於晁錯的力主削藩,二人提議要漢景帝殺晁錯以退七國之兵。晁錯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被漢景帝批准,受腰斬之刑而死。此後,袁盎出使吳國,通告晁錯已死,中央已恢復吳國封地,詔令劉濞退兵。吳王劉濞卻暴露了狼子野心:“我已為東帝,還拜什麼詔書!”,由於可見,吳王反叛蓄謀已久,“清君側”僅是幌子。

    以此推論,晁錯之死於非命,對平定七國之亂沒有實際作用,甚至可以說毫無意義。晁錯的“削藩觀”是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悍衛、繼承與發展,他雷厲風行,始終抓住國力最強的吳國,不斷揭露,態度堅決。正是在晁錯的策劃下,景帝才"削吳會稽、豫章郡"。

    吳楚七國叛亂被中央軍平息後,景帝明令各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原封國,將由中央政府派去官吏執政;並整頓原藩屬國吏治,改諸侯國的丞相為相,裁剪掉御史大夫等等大部官吏,使各諸侯王失去了很大的政治權力。從這個方面來講:晁錯的犧牲,卻極大地鞏固了西漢王朝的中央政權,也為漢武帝劉徹以“推恩令”的政策進一步解決諸侯王日益坐大的問題,奠定了基礎。

  • 8 # 歷史不退貨

    實際上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如果非要找個幫助,無疑只是消除了諸侯叛亂的藉口,但這並沒有什麼用,反倒讓諸侯覺得漢景帝心虛,所以當處死晁錯的詔令傳到諸侯國,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諸侯國悍然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諸侯叛亂的根源不在於晁錯,而是諸侯國的實力過於強大!漢帝國的諸侯王雖然是劉氏子孫,就像周朝的分封國,他們在封國內享有獨立的稅收、軍事及人事任免權,儼然是一個國中之國,加上勢力強大,為什麼要給頭上加個主子呢?周朝的衰落正是因為周天子無力管控諸侯國,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也是如此。

    事實上漢景帝時期爆發諸侯叛亂其實是好事,當時漢朝廷的實力依然在諸侯國之上,漢景帝透過一系列軍事鎮壓反倒強化了中央對地方控制,削弱了諸侯國的力量,這位後來漢武帝北擊匈奴創造了有利條件!

    回到漢景帝誅殺晁錯事件,只是反應了一個封建帝王的反覆無常,反應了伴君如伴虎!漢景帝早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因為下棋失手打死了吳王劉濞的兒子,除了為諸侯叛亂種下惡果,也證明了漢景帝不是一個大氣的人;後來漢景帝登基為了自己的權勢一度想要殺掉原太子劉榮……這是一個冷血的封建帝王,眼裡只有自己的權勢,至於晁錯,呵呵……

    漢景帝殺晁錯只是想去掉諸侯國叛亂的理由,或許也覺得只要殺了晁錯諸侯國就會停止叛亂,然而事實卻證明一切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當然在歷史上漢景帝依然是一個英明的皇帝,畢竟漢朝沒有在他手裡衰落,如此也就夠了!

  • 9 # 墨雪問心

    “七國之亂”,漢景帝殺晁錯當然對平叛有幫助和起作用。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晁錯劇照)

    一、安慰朝中大臣之心

    晁錯這個人,雖然提出了很多有益於國家的建議,幫助皇帝分憂解難,為國為民幹了很多實事兒。但他身上也有很多毛病,為人過於嚴苛、冷酷無情,因此得罪了在朝野之上的很多同僚。

    同時,削藩撼動了很多大臣的私人利益,他們原本就對晁錯不滿意,所以漢景帝斬了晁錯,滿朝文武莫不歡喜。因為他們早就想弄死這廝了!這無疑拉進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距離。

    二、警告七國,你們的要求我已經滿足了,再不退兵,別怪我不客氣

    (漢景帝)

    景帝誅殺晁錯,就是直接告訴七國,你們不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幟嗎,現在我滿足你們的願望,殺了晁錯。如果你們再不退兵,那就別怪我不念手足之情了。

    結果當然如景帝所料,晁錯被殺之後,七國不僅沒有退兵,氣焰反而更加囂張。這時候,漢景帝就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殺手鐧,三下五除二搞定叛軍。

    三、掩蓋殘殺兄弟的不好名聲

    其實漢景帝應對叛亂早有準備,因為當初晁錯在漢文帝面前提出削藩的時候,文帝都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文帝臨死時這麼告訴兒子景帝:

    “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可見這爺倆根本早就把刀磨好了。要不然七國之亂僅用三個月就能搞定?

    晁錯就是被漢景帝推出去的擋箭牌,現在漢景帝撤了這個擋箭牌,兄弟再射箭要殺他,那就是兄弟們不顧手足之情了,漢景帝再動手就名正言順,讓人說不出他的不對來。

    綜上所述,漢景帝其實是個腹黑殘忍的傢伙,他一直在示弱,然後借晁錯的人頭,既安撫了朝臣,又剪出了懷異心的兄弟,還不有損自己的名聲,更大的好處是,經過這一場風波之後,國家的分封制度被徹底廢除,逐步走向中央集權,國家權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裡,這才是景帝這個幕後操縱者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說,漢景帝殺晁錯當然對平叛有幫助和起作用。

    本文參考文獻:《資治通鑑》、《中國通史》

  • 10 # 衣賜履讀通鑑

    當然有好處,殺了晁錯,七國叛亂就沒有合法性了,本來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這樣,其他諸侯可能還覺得他們做得不錯。晁錯一死,七國還不退兵,那就是謀反了,因此,本來膽氣很壯的七國軍隊,一下子就不行了。實際上,七國內部肯定也是產生矛盾的,有的想繼續反,比如吳、楚,但有的就不會那麼堅定了,這為景帝反擊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 11 # 蹉跎的美男子

    個人認為平叛起了很大的作用,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殺晁錯就是向天下諸侯國標明,削蕃政策是錯誤的決定,當中央政策有了錯誤,就要有人為之買單,漢景帝貴為皇帝,不可能向諸侯國認錯,所以只能用殺晁錯方式表示對諸侯國的歉意,說白了,這個就像下中國象棋一樣,當老帥危險了,也只能棄軍保帥了。

    二、漢景帝處死晁錯讓諸侯國失去起兵造反的正當理由,讓諸侯再也不能以清君側為理由來謀求叛變,如果諸侯再起兵造反,那就是叛國反叛,不能代表正義之師來討伐,這樣就會削弱諸侯國的氣勢,響應的人群就會減少很多。

    三、漢景帝迅速處死晁錯,可以安撫各諸侯國憤怒的情緒,讓諸侯國有一定的心裡平衡,延緩諸侯國起兵的時間,為中央朝廷調兵遣將佈置防禦爭取時間。

  • 1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西漢初年,劉邦為了維護劉姓天下的長治久安,殺死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分封了大量的劉姓諸侯王,並與群臣立下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劉邦分封的這些諸侯王擁有土地、軍隊,權力很大。到了景帝時代已經成為尾大不掉之勢。其實早在文帝時期,賈誼在《治安策》中就提出了諸侯王的危害,提出在諸侯王死後,把他們封地分割成,分封給他的幾個兒子,這樣諸侯王的封地一代代分封下去,越分越少,直到“地盡而止”,自然對中央構不成威脅。但由於當時條件不具備文帝僅在齊國、淮南國推行。

    到了景帝繼位後,中央又出現了“削藩”的呼聲,其中最堅決的就是晁錯。晁錯在景帝為太子期間,曾任太子舍人、太子家令,故而深得景帝信任。在削藩中,晁錯建議先從諸侯王最強大的吳王劉濞下手,他對景帝說,現在削去吳王封地,劉濞一定會造反,不動手他遲早也會反,既然如此,早點動手效果更好,時間拖得越長隱患就越大。但是因為竇嬰的反對,景帝決定先對楚王、趙王、膠西王的封地進行削減。劉姓諸侯王們都知道為景帝出主意的晁錯,所以都很恨他。及時晁錯父親也反對他削藩,他千里迢迢從家鄉趕到長安,勸晁錯說,“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削奪諸侯土地,疏離人家骨肉,讓人怨恨,你這是為什麼。面對父親的勸告,晁錯無動於衷。他父親覺得大禍臨頭,在回家的路上就自殺身亡了。

    晁錯父親的擔心,很快變成了現實。吳王劉濞看到諸侯王封地被削,知道遲早要削到自己頭上,暗地裡就聯絡膠西、楚等王諸侯國。最終,在漢景帝下令削去吳國兩個郡時,吳王劉濞終於起兵造反。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六國響應,歷史上稱為“七國之亂”。而叛亂總要有旗號,當然不能直接中央政權的景帝,那麼無疑就是自認為反叛,於是叛軍就把矛頭直接晁錯,提供了“清君側”的口號,表示自己不是要推翻漢景帝,而是要清楚景帝身邊的奸臣晁錯。

    在叛亂髮生後,景帝召見從吳國逃回來的袁盎,詢問平叛有關事宜,袁盎請景帝把身邊事退下後,才說七國叛亂的目的在於誅殺晁錯,恢復過去領地。如果立即殺死晁錯,並赦免他們罪行,就可以兵不血刃平息叛亂。在權衡許久之後,景帝最終作出了親著痛、仇者快的決定,殺死晁錯。就在晁錯將要上朝的時候,被逮捕,並穿著朝服被腰斬於東市。殺死晁錯後,景帝要求吳王劉濞退兵,但是劉濞卻說“我已為東帝,尚何誰拜”。撕下最後偽裝,表示自己最終目的是最高的帝位。最終,景帝只能放棄幻想,面對現實,任用漢初功臣之子周亞夫為將,前去平叛。最終,在周亞夫、竇嬰等人合力平叛下,最終平定了七王之亂。

    那麼晁錯之死對於平叛是否有作用呢。在吳楚等國打出“清君側”的旗號的時候,景帝殺死晁錯最大的作用,就是撕下了他們的偽裝,讓他們在政治上師出無名,把他們徹底擺在了反叛的立場了,讓更多觀望的諸侯王看清他們的真面目,防止了叛軍勢力進一步擴大。同時,也讓朝廷中對叛軍抱有幻想的那些大臣抵抗叛軍的決心更加堅定。當然,景帝的犧牲不可謂不大,他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也失去了一位公而忘私、忠心報國的忠臣。

  • 13 # 秋雨魯北說歷史

    從當時的形勢看晁錯的生死對戰局的影響基本為零,叛變的七個國家尤其是吳王劉濞目標就是攻入長安自己當皇帝,晁錯在他的心中自然是沒有太多分量,因此對於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自然是沒有任何好處。

    漢景帝想借晁錯平息七國叛亂

    七國之所以叛亂是因為地方諸侯國的勢力過於強大,當中央集權與地方出現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叛亂也就自己產生了。周朝的分封制也是如此,當諸侯國勢力強過了周王室那麼戰亂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漢朝到了漢景帝時期,諸侯國勢力過於強大,吳王劉濞不僅擁有數十萬的軍隊還能自己鑄造錢幣,諸多的特權讓他擁有了強大的實力,在削蕃政策的刺激下一場叛亂就此襲來。

    晁錯的被殺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叛亂的諸侯國們不僅沒有停止叛亂反而以為漢景帝軟弱無能,劉濞順勢自己稱帝開始派出了20萬大軍攻擊梁國。

    周亞夫在相持中取勝,梁王劉武居功至偉

    梁國是漢景帝弟弟劉武的封國,梁國不僅城池眾多而且易守難攻,吳楚叛軍久攻不下士氣低落。由於梁王堅守不出吳楚大軍轉而向周亞夫的駐軍發起進攻,周亞夫也是堅守不出消耗敵軍的銳氣。

    吳楚聯軍人數眾多後勤補給十分困難,為了切斷叛軍補給周亞夫出奇兵截斷了叛軍的糧道,吳楚士兵沒有了補給自亂陣腳,周亞夫趁機打敗了吳楚聯軍主力拿到了戰役的主動權。

    相持階段梁王劉武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梁國的堅守為平定吳楚叛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周亞夫的取勝與梁王劉武的消耗有直接關係,假如梁國守不住叛軍可直取長安。

    總結

    晁錯只不過是叛亂起兵的藉口罷了,地方與中央的權利之爭才是這場戰爭的本質所在。漢景帝不應該處死晁錯,應該激勵大家全力以赴擊敗叛軍,只可惜他有點著急沒能深思熟慮最終做出了失誤的決策,喪失了一位股肱之臣!

  • 14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沒什麼幫助。

    漢朝削藩這事從劉邦就開始了,不過他滅的是異姓諸侯王,保留了同姓諸侯王以作拱衛作用,但到了漢文帝在位時期,同姓諸侯王的拱衛作用已經比不上他們對於中央的威脅程度了,漢文帝開始著手進行削弱諸侯勢力的行動。

    漢文帝對諸侯的削弱主要以溫和的換地分地為主,比如把齊國一分為七,封給齊悼惠王劉肥的七個兒子;把淮南國一分為三,封給淮南厲王劉長的三個兒子,與此同時,漢文帝已經準備了暴烈的措施。

    太子家令晁錯給漢文帝上削藩政策,漢文帝雖然沒有完全採用,但對晁錯另眼相看,把他留給了太子(即漢景帝)。漢文帝臨終前,告誡漢景帝:“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說明他已經預料到了即將到來的叛亂。

    在漢景帝和晁錯看來,削藩一旦開始,吳王必反,這不僅僅是因為吳王劉濞跟漢景帝有仇(吳王世子被漢景帝砸死),還因為劉濞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經營四十餘年,軍力財力均冠於諸侯。

    但當真的削藩的時候,反的遠不止吳國一國,而是吳楚等七國,叛軍聲勢浩大,還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這本身就是對諸侯拱衛作用的一種利用。

    此時的劉濞已經六十多歲了,按照那個時期的壽命,沒幾天活頭了,就算把晁錯殺了,他也不可能退,這一點,精明如漢景帝,不會看不出來,但他還是殺了晁錯,還是很可恥地騙晁錯上朝,半路拉到鬧市斬首的。

    就實力對比來看,七國並非鐵板一塊,而且就算他們把實力全部相加,也還是弱於漢朝中央加梁國,漢軍和梁軍能夠在三個月內就基本平定了叛亂,就是最好的證明。

    漢景帝殺晁錯,不過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狠厲薄涼,一是安慰朝中大臣,誰讓晁蓋得勢不饒人,得罪了那麼多人?二是把晁蓋當作自己骨肉相殘的替罪羊,這一點,晁錯他爹看得清楚,先行自殺了。

  • 15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諸侯國發動叛亂後,漢景帝迅速處死主張削藩的晁錯,對平叛是有積極作用的,對內穩定了朝局,對外使得七國失去起兵的理由並讓其他觀望中的諸侯看清中央的態度,繼續保持中立,確保局勢不再惡化。

    君王寵臣

    晁錯先學法家,後學儒家,因在漢文帝時歷任太子舍人、太子家令,憑藉他的才華深深吸引了太子劉啟,從而與劉啟結下不解之緣。

    劉啟繼位後,提拔晁錯為內史,經常單獨召見晁錯商議國家大事,甚至對晁錯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晁錯因此成為景帝執政初期的第一紅人。後來漢景帝進一步將晁錯提升為御史大夫,地位極其顯赫。

    削藩惹禍

    “士為知己者死”,晁錯為報答漢景帝劉啟的寵愛與信任,為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上書提議削藩,遭到眾人反對,連自己父親的勸阻都不聽從,最終導致他父親服毒自盡。可以看出晁錯一片忠肝義膽,舍小家為大家,全心全意的為漢景帝劉啟謀劃。

    隨著削藩政策的實施,各地諸侯一片譁然,最終由吳王劉濞牽頭,一共七個諸侯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漢朝大地烽煙驟起,中央政權一時間岌岌可危。

    取死之道

    晁錯對諸侯起兵造反的形勢預計不足,面對七國聲勢浩大的叛亂,晁錯亂了方寸,連續的昏招將自身的缺點在漢景帝面前無限放大,漢景帝最終決定放棄這顆旗子:

    應變不足

    七國起兵造反以後,漢景帝向晁錯詢問應對之策,結果晁錯只想到一個讓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坐鎮長安的辦法,而這樣一個辦法等於是將天子陷於險地而自己坐觀其成,這樣的解決方案顯然讓漢景帝極為惱火。

    氣量狹小

    袁盎因反對晁錯提出的削藩政策而招到晁錯的記恨。七國起兵作亂後,晁錯不忙於平叛,卻要追究袁盎曾經接受吳王賄賂一事,漢景帝赦免袁盎,將他貶為平民。晁錯依然不依不饒,聲稱袁盎有對吳王起兵知情不報之罪,請求漢景帝處死袁盎。這種不分輕重緩急的行徑讓漢景帝看清晁錯是個氣量狹小、公私不分的人。

    獨霸朝堂

    晁錯憑藉漢景帝對他無條件的信任,開始變得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積極對像袁盎那種與他政見不和的官員開展打擊報復,從而導致朝堂變成了晁錯一個人表演的舞臺,漢景帝在七國叛亂時詢問朝臣對策時發現,整個朝堂成了晁錯一言堂,晁錯不開口,群臣也都保持沉默。

    積極影響

    當漢景帝看清楚晁錯的為人的時候,晁錯的結局已經註定,袁盎的建議和群臣的奏請只是晁錯死亡的催化劑,晁錯必須要死,而且必須處置極刑,原因有三:

    一、叛亂師出無名

    七國叛亂打的旗號是“誅晁錯、清君側”,現在漢景帝將晁錯誅殺,那麼叛亂的目的就已然實現,如果七國繼續作亂則師出無名,讓天下人看清楚七國叛亂的狼子野心,從而為漢景帝平叛獲得正義的名聲。

    二、對內團結群臣

    晁錯的為人處事不僅讓自己站在了諸侯的對立面,同時也將自己推到了群臣的對立面。漢景帝必須要借誅殺晁錯平息朝臣的怒火,從而讓群臣能真正團結在他身邊,真心實意的幫他走出困境。

    三、對外穩定諸侯

    當時漢朝的諸侯國有22個,除去7個已經起兵作亂的,其餘諸侯國要麼觀望、要麼暗中資助。此時將晁錯以極刑誅殺,才能向這些諸侯國展示漢景帝不再削藩的決心,從而穩定大局,將直接起兵的7個國家推入絕境。

    結語

    漢景帝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君主,他之所以迅速作出腰斬晁錯的決定,絕對不是情急之下的過失之舉。在古往今來有為君主眼中,眾人只是棋盤中的一顆棋子,犧牲一個寵臣而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的做法何樂而不為,雷霆雨露皆在帝王一念之間。

  • 16 # 貓爺歷史觀

    漢初為了方便治理天下,對天下許多地區進行了分封,不僅劉氏子弟,許多外姓也被分封為諸侯王。漢初眾多諸侯王的存在,的確對天下的治理和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漢朝在劉邦之後又經歷了惠帝、呂后、文帝三代,到了漢景帝時對諸侯王的態度開始發生了轉變。漢景帝即位後開始忌憚藩王的勢力,因為此時藩王和中央的力量對比已經開始偏向諸侯王。

    說來也巧,此時出來了一個晁錯。晁錯替君王分憂,在他的建議下漢景帝開始了削番工作。但沒有想到的是,漢景帝的削番工作剛開始就引起了諸侯王的聯合反叛。

    吳王劉濞糾集了其餘六個諸侯國,以“清君側”的名義準備發動叛亂,並聲稱晁錯是天子身邊的奸臣。漢景帝這時荒了,趕緊處死了晁錯。但即便如此,七國之亂最後還是發生了。

    其實漢景帝也知道,處死晁錯對事態的發展毫無意義,那麼他為什麼還要處死晁錯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晁錯當時在朝中有不少政敵,所以當時漢朝朝廷內部是不穩定的。如果諸侯王發動叛亂,再加上朝政不穩,漢景帝的帝位很可能會被推翻遭廢黜。所以經過一番權衡後,漢景帝最終殺死了寵臣晁錯。

    這第二,當時先造反的是吳王劉濞,還有淮南王等諸侯是處在觀望狀態的,晁錯是削番的獻策人,漢景帝為了穩住那些尚未謀反的諸侯只能殺了晁錯。試想西漢所有的諸侯王都起來反對漢景帝,即使劉邦在世也是勝算無幾的。

    漢景帝殺死晁錯,未能阻止七國之亂的發生,但一定意義上還是對平定七國之亂起到了積極作用的。

  • 17 # 正史漫談

    很殘忍的現實:漢景帝殺死晁錯,對於平叛有心理和輿論上的幫助,但並不是必須要做的動作。

    七國之亂的表面起因:晁錯提議削藩,被漢景帝採納

    西漢建立後,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訓,漢高祖劉邦實行了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的行政區劃管理制度,並且在誅殺英布、韓信等異姓諸侯王后,立下規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以為權力掌握在本家手裡就高枕無憂了。

    然而,分封制顯然是開歷史倒車的行為,當初周天子分封諸侯,大部分封地也是給了本家;但在權力面前,親情也是靠不住的,春秋戰國的亂局正是源自於此。

    不出所料的是,隨著西漢國力的恢復,享有封地內稅收、行政甚至軍權的諸侯國的勢力也越來越強大,甚至不受中央的控制,其中以佔據富饒地區的吳王劉濞為首。

    漢文帝開始,朝廷的有識之士就開始探討削弱藩鎮的實力,少年天子賈誼甚至給出瞭解決方案:多分而少力;而漢景帝即位後,在公元前154年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

    諸侯王不甘束手就擒,勢力最為強大的吳王劉濞牽頭,聯合了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諸侯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也就是說,七王聲稱,是晁錯挑撥了漢景帝與藩王的關係,所以他們要除掉這個亂政的權臣。

    本質:為了利益殺晁錯,僅僅是因為“名不正言不順”,僅僅是為了佔據輿論優勢

    顯然,對於這一口號,包括漢景帝與吳王在內的當權者都知道,這只不過是忽悠人的場面話。

    削藩的本質,是漢景帝代表的朝廷為了強化中央集權,從藩王手中奪回本來已經賦予對方的權利;而七王造反,是針鋒相對護住自己鍋裡的利益。

    利益才是核心,只要這個矛盾點不解決,其他都是瞎掰。至於晁錯,雖然他積極推動削藩,但說到底他只是個幫朝廷辦事、執行皇帝意志的棋子而已。吳王和他並沒有仇,畢竟決定要搶自己利益的是皇帝,這位大佬才是敵人;況且,漢景帝在當太子時還用棋盤打死了自己的兒子,這可真是國仇家恨。

    但是如果直接說要維護自己的利益才起兵,那吃相顯然太難看了。而且對於當時朝野很大部分吃瓜官員和百姓來說,並看不到削藩的本質,反而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數十年來中央和藩王並立的局面,對於哪一方主動改變現狀都是不樂意的。所以七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口號,順利的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一方,有利於引起部分人的同情以及輿論的支援。

    漢景帝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你們說我被矇蔽了,所以要起兵,那我現在如你們的願把晁錯殺了,看你們還有啥藉口?

    於是他根本沒有猶豫。晁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天上朝時被以出去視察市區的謊言騙到東市腰斬。而且被殺時他還穿著官服:

    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被殺,七王當然不會罷兵。當見到漢景帝派來通知這一訊息的袁盎時,吳王大笑:

    我已為東帝,尚誰拜!

    老子已經稱帝了,能咋滴!

    漢景帝當然沒指望對方乖乖認慫,他只有這個想法:到現在你們終於沒幌子了,看誰敢公開支援你!

    於是乎,不到倆月,放開手的朝廷迅速平定了七王之亂。

    晁錯之死,本質只是封建皇權下改革者的註定宿命

    晁錯被殺後,漢景帝詢問校尉鄧公齊國會不會罷兵,鄧公回答:

    吳為反數十歲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不在錯也。

    漢景帝長嘆說:我也很後悔啊!

    可惜,這只是演戲,如果給他多一次機會的話,他還是會殺掉晁錯。

    而在正式削藩前,一腔熱血的晁錯對父親闡述自己為什麼要推動此事時,這樣解釋: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他的父親聽得此言,悲涼的講道:

    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

    皇帝家是安定了,我們家可就完了,我先你一步走了。

    此後他服毒自殺。果然沒多久,自己的兒子在一臉茫然的情況下穿著官服被腰斬。

    晁錯推動削藩,雖然是出於臣子的忠誠,但實際上是參與了劉氏的家事,並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他可以被視為改革者。

    然而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改革者都是什麼下場?

    幫助魏國建立魏武卒,幫助楚國改革強軍的吳起被數百人圍攻死於刀箭之下;

    幫助秦國改頭換面、由西陲的弱國成長為戰國頭號強國的公孫鞅,被秦人以謀反罪殺死,並且屍體還被車裂;

    宋朝的王安石還好些,生在文官至高無上的時代,在改革後只是落得被貶;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張居正,為了幫助明朝續命,幾乎得罪了所有官員以及皇帝本人,死後慘被鞭屍。

    究其本質原因,封建時代的改革客觀上是對現有利益分配機制的改變,勢必會觸動很大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害,自然會激發一定的社會矛盾與統治風險;雖然改革的本身是為國為君,但統治者為了穩固大局、平息眾怒,往往會拿替自己辦事的改革者開刀:這個死了還有下一個頂上,畢竟那些人反的不是我,拿他頂包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

    溜鬚拍馬容易,解決問題難做。可憐了晁錯這種一心為國的實幹家,心懷社稷卻落得家破人亡。

  • 18 # 如史如畫

    漢朝前期每個皇帝都有著自己的艱鉅使命,漢高祖是掃除異性諸侯王,漢文帝是提高漢朝人民生活水平,漢景帝則是削藩。如果沒有這三位皇帝的奠基,也就沒有漢武帝時漢朝的強盛。

    漢景帝時期,漢朝各個封國的國力日益強大,這些國家就像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一樣,擁有自己的勢力,有些國家甚至可以自己鑄錢,王宮豪華程度足以和朝廷對比。

    眼看這些諸侯愈發強盛,漢景帝坐不住了,漢景帝的御史大夫晁錯也覺得這種形勢會危及漢朝的穩定,於是他便建議漢景帝削藩。晁錯的這項建議和漢景帝的意願十分吻合,於是漢景帝便答應了。

    可是各個諸侯國不肯,於是他們藉著“清君側”的名號向朝廷發起對抗,七國之亂爆發。在古代,如果出師有名,那會聚集很多英雄群起響應。漢景帝眼看這些人越鬧越大,開始發愁起來。袁盎也是漢景帝的大臣,他建議誅殺晁錯以平內亂。漢景帝也覺得可行,因為這樣一來造反的諸侯國就再也沒有名義上的優勢。

    晁錯被腰斬,果然,七國中的一些諸侯王停下了反抗的腳步,這些人開始作壁上觀,畢竟都是劉氏江山,不必搞得那麼難看。可是七國主力國家吳楚兩國皆不放棄,最後漢景帝利用周亞夫戰勝了劉濞,平息了叛亂。

  • 19 # 帶志逐夢

    我是逐夢,我來解答。

    一、透過晁錯的死來道歉

    盎入見,竟言吳所以反,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可罷。---《漢書》

    袁盎求見漢景帝,說透過斬晁錯來向吳國道歉,吳國就會罷兵。漢景帝同意了,殺了晁錯,可以道歉,我都退讓了,大家各退一步,就都算了吧

    二、消除對方的大義名分

    古代打仗都需要師出有名,而七國起兵的原因是清君側。現在晁錯已經死了,諸侯國已經沒有名分,如果繼續出兵,就是造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小說中,神機軍師朱武是在隱藏實力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