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紋章指尖
-
2 # 玄齋堂
農曆十二月又稱為臘月,這個稱謂與自然季候並沒太多的關係,古代,人們把歲終祭祀祖先,祭拜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的祭奠儀式稱為“臘”。祭祀用的貢品稱為“臘祭”。另外農曆的12月為一年中最後一個月,“臘者,接也,逐疫迎春”,寓有新舊交替,驅逐病災,迎接新春的意思,所以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
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於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臘日”。
臘月是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24節氣中的小寒或大寒在臘月,另外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和四九也在臘月,所以才有“寒冬臘月”的說法。民間諺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說的就是臘月的寒冷,臘月時期,農事已忙完,大部分時間冰雪覆蓋,人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春的到來,在臘月我們民間有很多習俗,這裡來說一說比較普遍的,個別地區有特殊習俗,由於文章篇幅,就不一一列舉了。
農曆12月8日:臘八
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這一天也叫“臘日”,除祭祀外,臘八節最主要的風俗是吃“臘八粥”,臘八粥至少有8樣輔料熬製,先用熬好的臘八粥祭祀神靈,然後全家實用,一些地方還講究臘八粥要熬上夠吃8天的,一些地方臘八當天還有醃“臘八蒜”的習俗。(關於臘八的習,後面會有專門的專題介紹,本篇就不展開闡述了。)
農曆12月23日:祭灶(俗稱小年)
祭灶就是祭祀灶神,以保佑灶火不斷,飲食平安,需要為灶神準備蔬菜、肉類、茶酒等祭品,還需要蠟燭等物品,有些地方祭灶講究必須親自烙圓形的餅,各地略有差異。全國都有祭灶這樣的風俗。
農曆12月24日:掃房子
這一天開始進行全面的大掃除,稱為“掃年”“撣塵”,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農曆12月28-29日:蒸年饃
這個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南方一些地方可能沒有,還有一些地方是蒸年糕,就是在除夕前,要把春節期間(一般是正月15日之前)的饅頭全部準備好,正月期間不蒸饅頭,蒸饅頭的寓意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
農曆12月30日:除夕
除夕,又稱大年三十,這一天是最隆重的一天,通常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團圓飯,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就在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人們非常重視除夕夜,一年將終,全家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放鞭炮,守歲,辭舊迎新,期盼來年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
3 # 攝影人顧勇
臘月是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24節氣中的小寒或大寒在臘月,另外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和四九也在臘月,所以才有“寒冬臘月”的說法。民間諺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說的就是臘月的寒冷,在臘月我們民間有很多習俗。
農曆12月8日:臘八
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這一天也叫“臘日”,除祭祀外,臘八節最主要的風俗是吃“臘八粥”,一些地方臘八當天還有醃“臘八蒜”的習俗。
農曆12月23日:祭灶(俗稱小年)
祭灶就是祭祀灶神,以保佑灶火不斷,飲食平安,各地略有差異。全國都有祭灶這樣的風俗。
農曆12月24日:掃房子
這一天開始進行全面的大掃除,稱為“掃年”“撣塵”
農曆12月28-29日:蒸年饃
南北大部分地區都有這個習俗,就是在除夕前,要把春節期間(一般是正月15日之前)的饅頭全部準備好,正月期間不蒸饅頭,蒸饅頭的寓意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
農曆12月30日:除夕
除夕,又稱大年三十,這一天是最隆重的一天,通常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團圓飯,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就在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人們非常重視除夕夜,一年將終,全家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放鞭炮,守歲,辭舊迎新,期盼來年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
4 # 人生有愛
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所謂“臘”,指的是古代每逢農曆十二月所要舉行的一種儀式——合祭眾神,“合祭眾神”叫做臘。古人都是因時而動,在什麼時間幹什麼事,進入農曆十二月了,就會從事各種各樣的祭祀儀式。
將十二月稱為臘月,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承的。早在周代時,不論官宦之家還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舉行一次“歲終之祭”,規模之盛大隆重為一年中之最,這次祭祀活動的名稱就稱作“臘”。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傳統民間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臘祭”。
人們之所以選擇十二月進行臘祭,因為臘月是年終歲首,冬季田事告竣,農事基本完成,農耕為主的先人們,有了大把的休閒時光。農事上是“閒”了,但人們生活的節律並未因此而放慢,他們便利用這段時間外出狩獵。一以獵物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二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
直到現在,一進入臘月,各地沿續下來的傳統民俗仍然很多。比如,進入農曆十二月,許多地有有醃曬臘肉的習慣;比如十二月初八,家家會熬“臘八粥”,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穀之神;比如十二月二十三過“小年”,許多地區都會舉行祭“灶神”的儀式,臘月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七趕年集等等。其實,這些做法,都是沿襲了古代“臘祭”的某些習俗。
這些習俗無疑會給寒冷的冬季帶來豐富多彩生活。
-
5 # 樹德漢碩
將陰曆的年終十二月叫作“臘月”,是有風俗,有歷史淵源的。
在中國古時,臘獵同音通假,臘就是獵,遠古時,人曾以捕獵為生。“臘“本是一種祭禮,臘字原是“合“意,並有“接”的含義。古時人常在新舊交接時,用獵獲的禽獸來舉行大祭,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趨吉除兇。今天人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等習俗也是因傳承而來。現在農村過年不是還要大搞拜祭嗎?古人常把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合在一起,稱為“臘祭”,所以就把冬末年窮的十二月叫做“臘月“。
人都重始終,求善始善終,過去人受條件限制,多迷信,在辭舊迎新之終始都要祈求天地神靈,祖先護佑,來一番隆重的祭祀,並將心比心,將神比人,準備好祭品拜祭求祈。十二月為歲終,正月為歲始,現在都集在臘月除夕夜及歲首正月初一來辭舊迎新大祭祀了,這各地有不同,各有各的風俗,就難以一一盡說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但稱十二月為“臘月”,過年作“臘祭”卻是一樣的。
-
6 # 平安是福152552271
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歲尾。也就是人們最熟悉的叫‘臘月’。
“臘”在古時是祭祀祖先的“祭”名,在古時十二月有狩獵這項活動,因“臘”也與“獵”相通,在此基礎上被叫做臘月。
現在,到了臘月,初八有喝“臘八粥”的,二十三過“小年”的,許多地區還有祭“灶神”的風俗等,各地民俗都不一樣,這些都是沿襲了古時“臘祭”的習俗。
-
7 # 李愚公笑不死你740
估計是因為臘是白色的,臘月經常下雪,所以大地一片白茫茫如同臘。臘月做臘肉臘鴨子臘腸臘八粥,蒸豆包與黃米糕,燒肉炸丸子等
-
8 # 小漢字見大歷史
「臘月」之名跟古人冬季醃肉,同時使用醃肉祭祖有關。
「臘月」的「臘」的繁體字是「臘」,《說文》解釋得非常清楚,「臘月」之名來自古人的冬至以後的祭祀儀式——「臘祭」:
《說文》: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從肉,巤聲。段玉裁注:「臘本祭名,因呼臘月、臘日耳。」「臘」字從「肉(月)」,本義就是「臘肉」,「臘」是冬季醃制的肉類,古人冬天用臘肉來祭神,所以「臘」又用為祭名。
一年十二個月,冬至是年尾十二月,所以,「冬至臘祭之月」叫「臘月」。
「臘祭」在先秦、秦漢文獻《韓非子》《左傳》《史記》都有記載:
《左傳魯僖公五年(前655年)》: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杜預注:杜預注:臘,歲終祭眾神之名。《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非社臘之時也,奚自殺牛而祠社?《史記·秦本紀》:十二年,初臘。張守節史記正義:“十二月臘日也……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也。還有很多文獻的註解,見《故訓彙纂》的集結:
從古代文獻的註解來看,冬天的「醃肉」叫「臘」,可能跟古代年底的田獵有關。「獵、臘」都是從「巤」得聲,上古音的讀音是一樣的。
年底打獵以後,得到肉類,然後醃肉,叫「獵肉」。後來專門造「臘」字表示「年底田獵醃製肉類」。-------------------------
臘月的風俗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沒有回答的價值,只會增加雷同資訊。
所以,說一下「臘、臘」的關係,一般人很少知道的知識。簡體的「臘」和繁體的「臘」並不是異體字的關係,
臘,從肉,昔聲,讀「xi1」,本義也是「乾肉」:
《廣雅.釋器》:「臘,脯也。」《周禮.天官.臘人》:「臘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臘膴胖之事。」《逸周書.器服》:「菜,膾,五昔。」「臘」字比「臘」字出現得早,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金文:
由於「臘」和表示「醃肉」的「臘」字義相近,所以,古人有時候將「臘」當作「臘」的簡體使用,1964年,簡化方案也就約定俗成將「臘」作為「臘」的簡化字。
「臘、臘」的關係如同「石、擔」,在文字學上稱為「同義換讀」。 -
9 # 心態決定一切1212
小年和大年,現在過年都不如小的時候感覺有年味,有親情,現在感覺什麼都淡了,年味也沒了,親情也沒了,都很現實,你過得好,就走動,過得不好,就把你提一邊去,甚至最親的人,也是這樣,哎,靠誰不如靠自己!
-
10 # 俗世邊緣的灰塵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急過了臘八就是年!瑞雪兆豐年,祥雲臨福鼠!又是一年歲尾,臘月到了!農曆臘月是一年之中的歲尾,在過去的歲月裡,講究是很多的!為什麼叫臘月呢?在古時候這是祭天地,拜祖宗為神靈獻祭的一段歲月!過去的人們生產力比較低,但大自然的饋贈豐厚,所以要去狩獵,透過獵獲取獵物去獻祭!這個“獵”字和“蠟”字是通假字,所以後來的人們約定俗成,把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叫做“臘月”了,實際上它是“獵月”的通假!
在這個歲尾與年初相交的月份裡,人們懷著對一年年終的感恩,對即將開始的新年的祈福期盼,主要以祭拜祭祀為主要活動專案,所以這個月大部分都是以對祖先的祭拜,對神靈的獻祭為主要目的,所謂“歲終之祭”是也!
我們熟悉的臘八節,這一天人們要喝臘八粥,醃臘八蒜,熏製臘肉!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所以大部分寺廟有施粥的活動,一個是佛法無邊苦度眾生,展示釋家子弟的慈悲心懷,另一個原因是在過去的饑荒年月確實是,救災民無數!
臘月二十三,是傳說中灶王爺上天述職報告的日子,所以家家祭灶,有吃糖瓜的習俗,所謂的上天言好事,期盼灶王星君體察民間疾苦,在述職報告上為廣大黎民百姓多多美顏!這一天,有些地方是要封灶的,就是不能動煙火了!
臘月二十四,是大掃除的日子,在辭舊迎新之際,誰不願意把過去一年的晦氣黴氣統統掃蕩乾淨,以新年新氣象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呢?所以這一天,一家大小擼胳膊挽袖子,齊上陣共存亡,誓與灰塵一絕雌雄,要用嶄新的面目,迎接新的一年!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臘月二十六的燉豬肉,二十七把雞殺,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新年!
這個月是相傳已久的臘月市,所有的大人小孩兒都欣喜若狂的奔波在各種各樣的購物中,也是商家們幹勁十足的一個月,各式各樣的年貨充斥在大街小巷!南方有花市,人們願意在歲尾購置一些有祥瑞寓意的鮮花,裝點居室讓家裡充滿喜氣福氣!北方有貼對聯,貼窗花的習俗,透過這些帶有祥瑞寓意的字畫,把未來一年的福氣財氣都帶進家門!
年三十的守歲,那個小傢伙兒們日思夜盼的無法無天的日子,包餃子貼對子放鞭炮,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齊聚一堂,這一夜的歡騰兒熱鬧,讓“年”的韻味回味悠長,支撐了未來日子漫長的四季更迭!大年初一新生活的開始,有了人們歡天喜地的相互問候“過年好!新年好!您吉祥!”所以臘月由來已久,這裡頭有說不盡道不清的漫長文化積累的風俗人文講究,略表一二,點到為止吧
-
11 # 小學生王小雅
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
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相傳早自周代中國一些地方便有在這個月舉行“歲終之祭”,亦稱“臘”。
1、臘八節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2、尾牙節傳說中,尾牙節是拜祭土地公(福德正神)的活動,這一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臺地區。每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臘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3、祭灶節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傳統民間祭灶的日子。傳統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在中國的傳統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傳統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
12 # 清風扶面
十二月是年終最後一月,也就是冬月,所以冬月就是臘月,臘月的風俗有臘八粥,二十三有地灶的說法,就是小年。有殺年豬的說法。
-
13 # 項哥愛玩耍
臘月,應該是農曆年尾,年末到了。一年辛苦下來,將要迎接大年和新年、新春的到來。因此,在這個月份,是有不少事情要做。如臘八節,他是處在臘月初,在家鄉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準備年貨,打掃衛生,買新衣裳,做年糕。我記得在我們小孩的時候,家家戶戶,醃臘肉臘魚、臘雞等;做香腸;炒花生、爪子;做米糖、洋糖果;炸圓子、做燻魚;做年糕等。在臨近小年之前,把年貨備齊,準備正月春節的到來。在臘月二十四,南方人過小年。之後,繼續辦年貨,打掃衛生,理髮,洗澡。臘月三十有的家庭去祭祖上墳。接下來就是迎新年,過春節,貼對聯,放鞭炮〈己禁放〉。接下來就年夜飯,團圓飯了。這時候重頭戲就要豋場了,央視一年一度的《春晚》。
-
14 # wzq18247094858
臘月,應該是農曆年尾,年末到了。一年辛苦下來,將要迎接大年和新年、新春的到來。因此,在這個月份,是有不少事情要做。如臘八節,他是處在臘月初,在家鄉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準備年貨,打掃衛生,買新衣裳,做年糕。我記得在我們小孩的時候,家家戶戶,醃臘肉臘魚、臘雞等;做香腸;炒花生、爪子;做米糖、洋糖果;炸圓子、做燻魚;做年糕等。在臨近小年之前,把年貨備齊,準備正月春節的到來。在臘月二十四,南方人過小年。之後,繼續辦年貨,打掃衛生,理髮,洗澡。臘月三十有的家庭去祭祖上墳。接下來就是迎新年,過春節,貼對聯,放鞭炮〈己禁放〉。接下來就年夜飯,團圓飯了。這時候重頭戲就要豋場了,央視一年一度的《春晚》。
-
15 # 五哥記錄鄉村生活
農曆十二月是古代一個稱呼叫臘月,臘月是我們中國三百六十個民族稱快過年一個月。特別農曆二七到三十那三天最忙的。今年農曆有三十,像往年農曆只有二十九也是最後一天過新年。
全國各地民族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團圓飯。聊今年豐收怎麼樣。
現在我們中國民族往科技發展,農村有網路商店平臺等等。
古代有句話說著(不管你窮富都要過臘月過大年三十)
回覆列表
農曆十二月又稱為臘月,也稱蜡月。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並沒太多的關係,而主要是以歲終祭祀有關。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中說:“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都要舉辦祭祀活動,所以臘月是個祭祀之月,民俗活動很多。
1、臘月初八
這一天被稱作“臘八”,即臘八節,最有名的就是“喝臘八粥”。關於臘八節的由來有非常多的傳說,如:傳說上古五帝之一顓頊氏的三個兒子死後化為惡鬼來專門嚇小孩子,偏偏這些惡鬼就怕被紅豆打,於是就有了“赤豆打鬼”,後來臘八這天人們會用紅豆煮粥。
2、臘月二十三
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彙報這一年來家庭情況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在這天晚上送灶神,吃灶糖,傳說古人們為了不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亂說話,就準備很多灶糖給灶王爺,用糖黏住他的嘴。
3、臘月二十四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家裡的灰塵,有“撣塵掃房子”的習俗。因“塵”和“陳”諧音,所以有“辭舊迎新”的寓意。
4、臘月二十五
這一天要吃豆腐,“腐”同“福”,所以有“接福”的意思。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在門、窗戶上貼倒福,也有接福之意。
5、臘月二十六
殺豬宰羊的日子。在古代過年是一定要吃肉的,即使再窮的人家都要做備點肉吃,因為“肉”寓意“富裕”,表達了認為對來年紅紅火火、富裕吉祥的美好祝願。
6、臘月二十八
這一天古代人就要開始做各種花色樣式的糕點、饃餅了,古時沒有發酵粉,只底等著麵粉自己發酵,所以得等上好幾天時間,這天開始製作的發麵會在正月初一派上用場。
7、臘月二十九
臘月二十九是除夕前最忙的一天,這一天除了要確定過年時需要準備的各種祭品外,還需要上墳祭拜祖先、請祖先回家過年。
8、大年三十
這一天人們要吃“大魚大肉”的年夜飯,放爆竹,守歲等等。關於除夕有這樣一個傳說:年獸在年末時都要出來搗亂,但是人們知道它害怕爆竹,於是家家戶戶放爆竹來驅趕年獸,年獸被嚇跑後快快樂樂吃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