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白山黑水北漂人
重新建立劉氏漢家王朝的劉秀是漢高祖的九世孫,為漢室皇族,而表示合法和正統,建立新政權的劉秀繼續延續漢高祖“漢”的國號。因劉秀所建漢朝都於洛陽,和劉邦所建西漢都於長安,在地理位置上一東一西,故稱劉邦所建漢室為西漢,劉秀所建漢室為東漢。
西漢從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東漢從25年到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又稱後漢,與西漢合稱漢朝。
-
3 # 大明人
漢光武帝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東漢建立者。西漢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劉秀生於陳留郡濟陽宮 。適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劉秀隨兄劉演起兵於南陽郡,號“舂陵軍”。更始三年(25年),劉秀公開與更始政權決裂,即位於河北鄗縣南千秋亭, 尊奉漢元帝為皇考,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史稱後漢或東漢。
《後漢書》:帝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欖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贊曰:炎正中微,大盜移國。九縣飆回,三精霧塞。人厭淫詐,神思反德。光武誕命,靈貺自甄。沈幾先物,深略緯文。尋、邑百萬,貔虎為群。長轂雷野,高鋒彗雲。英威既振,新都自焚。虔劉庸、代,紛壇梁、趙。三河未澄,四關重擾。神旌乃顧,遞行天討。金湯失險,車書共道。靈慶既啟,人謀鹹贊。明明廟謨,赳赳雄斷。於赫有命,系隆我漢。
-
4 # 公子皇鋣
我認為劉秀的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首先,從劉秀自己說。
第一、劉秀出身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七世孫,祖上是漢武帝的兄弟長沙定王劉發,是雖然是已經沒落皇族旁支,但是他自己一直頂著這個頭銜,他自己心中一直有自己是西漢後續的這個想法。
第二、東漢的太廟裡一直供奉著西漢的皇帝們,《後漢書•光武本紀》中有多處記載如“奉十一帝神主(西漢十一帝神位),納於高廟”“祠高祖(漢高祖劉邦)、太宗(漢文帝劉恆)、世宗(漢武帝劉徹)於懷宮”之類的記載,這說明劉秀一致對外展現的也是自己是西漢的延續。
其次,從當時的官方正統觀點看。第一、看劉秀的廟號來看。劉秀廟號世祖,世祖是什麼意思?官方定義世祖一般是斷代史開創者,或該王朝承上啟下的有為君主的特定廟號。這些帝王雖然不是最初建立王朝的人,但是卻開闢了王朝全新的時代。
第二、從劉秀的諡號來看。劉秀諡號為“光武”。諡法有一句“克定禍亂曰武”,意思是平定禍亂的人可以用這個諡號,“光武”可以理解為光復漢室、平定禍亂。也就是說兩漢之間的幾十年亂世在官方正統裡解釋為禍亂,剛好劉秀把它平定。
因此,從官方給劉秀蓋棺論定的廟號和諡號都能看出來,東漢是西漢的延續。
最後,從後世人來看。後世人大多數人的觀點都是認為東漢是西漢的延續,無論是對史書的稱呼《漢書》《後漢書》,還是後人對劉秀治理國家達到盛世的稱呼“光武中興”,都能看出來都認為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劉秀是把混亂的西漢重新治理到復興狀態。
而且,無論是東漢“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還是郡、縣等地方官制,亦或是尚書檯的設立,基本都是在延續了西漢的政治體制基礎上進行了改良而來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劉秀的東漢是西漢的延續。
-
5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因為光武帝劉秀也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子孫,因此他所建立起來的東漢政權,當然也會和西漢政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但是,這並不表明劉秀建立的東漢政權就是西漢政權的簡單翻版。因為兩漢之間既有相同處,又有不同處。
兩漢的相同之處是,這兩個政權都是由劉氏家族建立的,而且東漢王朝也依然承認漢高祖劉邦是漢朝開創者的地位。
兩漢之間的不同之處是,西漢政權是由以劉邦為首的基層起義者建立的,而且這些人並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也沒有什麼政治影力。
因此西漢政權是從無到有構建起來的,幾乎就是在白紙上面做文章。
而東漢政權卻是在豪強勢力的支援下建立起來的,掌握這個政權的也是由豪強地主勢力構成的政治力量。
這一點和西漢王朝的政治框架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並且東漢政權的建立者光武帝劉秀,屬於劉氏宗室中的遠枝。
如果按照正常的政權傳承順序,根本就沒有劉秀這枝血脈疏遠的宗族的出頭之日。
也正是因此,所以劉秀在建立了東漢政權之後,對於原來西漢皇室的親枝近脈採取了排除和壓制的手法,以使其不會利用原來是西漢皇室近枝的優勢,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構成威脅。
所以在劉秀建立起東漢王朝後,極力抬高的是自己這一枝漢室宗親的政治地位,致力於削弱的是原來西漢皇室的政治影響力。
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似乎東漢王朝除了仍然承認自己是漢高祖劉邦的子孫,以及仍然以“漢”做為國號以外,基本上與西漢王朝沒有多少繼承性聯絡。
似乎又應該被視為一個全新的政權!
-
6 # 剪刀說史
“位面之子”跟“穿越者”大戰,總是能引起大家的口水。但是,今天這個問題相當嚴肅,我們就不能調侃回答了。
原因有二
1.劉秀建立的國號。
劉秀以西漢宗室身份(長沙王后裔),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口號,在南陽劉姓宗族的支援下起兵。 即皇帝位時,為表重興漢室之意,仍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 2.劉秀以漢元帝為皇考,太廟中供奉了多位西漢皇帝。《後漢書·志·祭祀下》記載: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廟於雒陽。四時祫祀,高帝為太祖,文帝為太宗,武帝為世宗,如舊。餘帝四時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臘,一歲五祀。
而且劉秀本人的廟號是世祖,不是開國之君常用的太祖和高祖,中興之祖為世祖,也很說明問題。否則一個新王朝,他完全可以稱為太祖或高祖。
那為什麼還經常會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呢?我覺得有疑問的地方有三點
一,劉秀的血統確實有點疏遠 二,兩漢之間,又隔了一個新朝。三,東漢建立過程比較複雜。經歷了農民起義和新的統一戰爭。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一,血緣問題。
劉秀跟西漢的血緣關係是什麼?劉秀是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漢景帝是西漢前期的皇帝,到劉秀已經一百六七十年了,中間隔了那麼多代皇帝,看起來確實很疏遠。
但是,我們來看看在新朝末年,也就是劉秀稱帝稍後,另外幾個稱帝的劉氏子孫,就會發現,他們的血緣甚至比劉秀更疏遠。劉玄,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
劉盆子,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之後
劉永,漢文帝之子梁王劉武八世孫
除了劉玄跟劉秀一樣,同為長沙定王之後,另兩位的血緣更加遙遠。
再來看當時有割據實力,卻沒有稱帝的一些宗室力量。
劉楊,漢景帝劉啟七代孫
劉接,漢武帝六世孫
他們跟劉秀一樣,與西漢的血緣也是非常疏遠。
實力宗室和起義領袖們,為什麼不推舉一些血緣更近的宗室子弟為皇帝?他們也想啊,但是壓根找不到!於是乎,一個不知哪來的假冒皇子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都被河北宗室劉林認為“奇貨可居”,可見西漢王室的稀疏在此時到了什麼地步!
我們再往後看,東漢末年有能力割據的宗室,是哪些人?
劉備,豫州牧,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劉表,荊州牧,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
劉璋,益州牧,西漢魯恭王劉餘後裔
劉繇,揚州牧,西漢齊悼惠王劉肥之後
劉虞,幽州牧,劉秀子東海王劉強之後
除了劉虞是東漢皇族,其餘的四位竟然清一色西漢血統。200年過去了,東漢末年實力宗室們的血緣,竟然比劉秀的身份還要疏遠,豈不怪哉?再看,後世之中,漢朝後裔建國者的血緣
蜀漢,劉備略過。
劉裕,自稱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
八竿子打不著,更不知遠到哪裡去了!
至於劉淵劉知遠劉謙之流都是冒認漢人,不多考察。
可以看出,不論西漢末年還是東漢末年,亦或是再後世,這些皇族血緣絕大多追溯到西漢武帝之前。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
1.西漢前期帝王生育力強,尤其漢景帝子孫眾多。而西漢末年的皇帝生育能力差,這也是西漢為什麼傾覆的一個重要原因。
高祖8子,景帝14子。 漢元帝3子,皆絕後。成帝,哀帝,平帝甚至都沒後代。
2.文帝景帝削藩和武帝推恩令的作用。
導致從武帝以後,王族稀疏寥落,實力下降,在此過程中宗室被殺被廢的很多,很多王國消失了。
3.王莽代漢時對西漢宗室的政策。
王莽對於西漢宗室,鎮壓和拉攏並用。王莽篡漢前後,安眾侯劉崇、嚴鄉侯劉信、徐鄉侯劉快等少數幾位漢室子孫也曾起兵試圖進行反對,但這些軍事行動最終都被王莽鎮壓下去。餘下的西漢的諸侯王都被去掉王號改稱為公,全部上繳印信成為平民,無人敢違抗命令。
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導致後世的漢代宗室血緣大多數只能追溯到武帝以前。這樣看起來,劉秀還算是近枝呢!
二,兩漢間隔了一個朝代。
這是一個問題,我們來重點看看。
王莽在西漢末年篡奪了皇位,當時部分人認為大漢已經失去了“天命”,王莽有天命,人們期待王莽當政後,國家會變得更好。 然而,王莽創立的新政,脫離實際,國家不但沒有好轉,一切反而更糟糕。不過十來年,大家又重新想到劉家的好,開始競相擁立劉氏王族,這說明劉氏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復興漢朝的旗幟下,“趙漢”,玄漢、赤眉漢相繼崛起。
劉秀的統一戰爭,是同這些漢政權爭奪正統權的戰爭。這些漢,無論哪一個最後取得了江山,後期都會稱他們為後漢。這是大勢所趨,統治階層和知識分子的共識。 而且,新朝只有一代,王莽自己都還沒做完這個皇帝,就被推翻殺死。如果新朝傳承了幾代,劉秀再來推翻,即使用漢國號,後世也不會認為他們是同一個朝代的延續。這一點可以參考武周,也是一代皇帝。
三,東漢建立之初,參與了農民起義,重新打了一次統一戰爭的問題。
這一點意義特別重大!我們參考中國歷史上類似的朝代。
東周平王在西周是太子
南宋高宗在北宋是皇子
北元更加是皇帝本人自己跑路所建立
他們的正統性毫無疑問,國祚比較長,統治也比較穩定。但是國力普遍很疲軟,武力值偏低。
而東晉和南明同樣是血緣疏遠的宗室建立 。
那麼他們的表現如何?
南明皇帝,你不認我,我不認你,紛爭不斷,內鬥不止,短命到甚至不能算一個朝代。
而東晉則是皇權不振,“王與馬共天下”,王敦、蘇峻,桓溫、桓玄,三番兩次起兵,東晉多次面臨亡國之危機。
他們之中,只有東漢,是唯一一個大一統的皇朝,國力強盛,國祚也長。
正是因為經歷了農民起義和統一戰爭,東漢王朝比較徹底的清除了舊勢力。東漢的強盛,是建國初期打出來的!
-
7 # 歷史百貨鋪
傳說劉邦斬白蛇起義,將蛇斬成了兩段,而蛇是神之子,為了報復劉邦便給他下了詛咒,將劉邦建立的漢朝分成了兩段。雖然這是一個傳說故事,但是也道出了一個事實,劉邦的漢朝確實被分成了兩段,西漢是劉邦自己建立的,而東漢是劉邦九世孫劉秀推翻王莽新朝重新統一的。
如果從血緣上看,東漢一定是西漢的延續,因為劉秀就是劉家的子孫,所以東漢是西漢的延續無可厚非。
但是也有人認為劉秀一脈已經是旁支不是根正苗紅的皇室宗親,就像劉備一樣不能打著漢室宗親的口號建立起的朝代。而且在西漢和東漢兩個朝代之間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朝代——王莽的新朝,沒有像兩宋一樣一直延續著,關於漢朝的史書也被分成了《漢書》與《後漢書》兩部,沒把兩漢貫穿在一起,就有了前漢和後漢之說,不能把東漢看成是西漢的延續也是不無道理的。
除了以上所說的因為兩漢之間有王莽新朝的緣故,使得西漢和東漢在時間上被完全分割開以外。東漢從經濟發展、社會制度等方面也都是重新整頓而起的,並非是從西漢延續下來的,而且東漢的皇權背後也被許多利益集團牽扯著,不像西漢皇權那樣集中,從東漢皇帝的影響力已經末年的三國亂世就能看出兩漢的皇權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
其實我比較支援前者的看法,西漢和東漢都是老劉家的天下,雖然除了血脈之外,其它的共同點就少之又少,但是劉秀本人都認為東漢是西漢延續,就沒有理由將其強行分開。
光武帝劉秀把自己建立朝代也稱為“漢”,或許有利用前漢的名號穩住民心與國家的局勢的意圖,可民心所向也應是國家所向,那麼更應當認為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雖然兩漢之間有著一個新朝,劉秀重新統一天下後換一個國號也無可厚非,可是既然沿用了“漢”,又是劉家子孫,那麼東漢是西漢的延續也完全合理。
而關於兩朝之間政治體制間有著太多不同並非是中斷延續的理由,國家制度都是順應社會狀態而誕生的,從西漢經歷了200多年必然出現許多制度上的不足,讓重歸統一的東漢再延續其制度顯然是不可能的,必然要依據國情制定新的政策才能長治久安。
所以,把東漢看成是西漢的延續還是很合理的。
-
8 # 普通男人學習
劉秀是劉邦的後代,從血緣關係上講,東漢絕對是西漢的沿續。而且劉秀以恢復漢家江山為己任,得到了百姓的支援。
歷史上對於一個王朝的名號沒有明確的依據。
西周的國都鎬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也被殺了,申候就立了周幽王的兒子宜臼為王,並且遷都洛陽,史稱東周。幽王兒子繼承父親的皇位,按理說是正常的,但透過軍事行動獲得王位,得位不正,並且遷都,有別於以前的周朝,所以稱為東周。
晉朝經八王之亂後,司馬睿在江南重新建立晉朝,和之前統一的西晉版圖與國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稱為東晉。
武則天登位改國號為大周,後還政於李顯,歷史上也沒有把唐朝分為前唐和後唐。
但朱棣攻破南京,奪取帝位,並遷都北京。歷史上並沒有把明朝分為南明和北明。
因此,無論政權怎麼變化,只要皇家宗廟還在,根就是一樣的。都是有不可改變的聯絡的。
-
9 # 閒庭信步講歷史
大家好,我是閒庭信步,首先,我認為劉秀建立的東漢是西漢的延續。
王莽篡權建立新朝,宣告了西漢的滅亡,在此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劉秀隨其兄長劉演在南陽郡起兵,最後光復漢室,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或者後漢。劉秀勵精圖治,優待功臣,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光武中興”。之所以認為東漢是西漢的延續,筆者認為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
劉邦生漢文帝,漢文帝生漢景帝,漢景帝生長沙王劉發,劉發生舂陵侯劉買,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鉅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令劉欽,劉欽生光武帝劉秀。雖然到了劉秀這一代,拜推恩令所賜,他的身份已經不是很高貴了,甚至和普通百姓差別不大,但是劉秀依然是有著皇室血脈的。並且,劉秀之所以能夠起義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是皇室後裔,當時新朝不得人心,百姓依然認為劉家才有資格擁有這個天下,所以他才得到了百姓的擁戴。
(二)東漢宗廟供奉著西漢的皇帝
在劉秀登基之後,他將西漢在位的11位皇帝全部供奉在了宗廟中,而且他不僅在洛陽修建了漢室宗廟,同樣也在長安修建了宗廟。所以這也體現了劉秀認為自己是漢室後裔,自己登基是光復漢室,而不是改天換地。
(三)劉秀諡號光武帝
根據唐朝李賢對《後漢書》的註解,光武帝劉秀的“武”意為“克定禍亂”,也就是克定天下,結束兩漢期間禍亂、恢復漢室統治的意思。所以後人們也認為劉秀創立的漢朝就是延續了西漢的統治,這才有了“光武中興”的評價。
綜上三個原因,我認為東漢是對西漢的延續。
-
10 # 史相雲
這個問題有意思,個人認為這要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首先從宗室傳承上看,東漢自然是西漢的傳承,畢竟劉秀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都姓劉。
但你要說東漢在實質上不再是西漢的傳承,其實也有一定道理,這其實說的就是西漢和東漢的區別問題。
第一、推恩令導致的貴族沒落。由於漢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導致西漢的皇族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裂變,從王侯一直往下降,到了劉秀的時候,他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了。因此在西漢末年的時候,是這樣一幅景象:全國各地到處都有漢高祖的子孫,但由於一代代的降級,其實很多劉姓子孫的日子都不好過,老百姓知道他們是皇室宗親,但都沒有對他們另眼相看,覺得他們只是普通老百姓。劉秀當初為了讀書,連好一點的錦織都買不起。
因此,劉秀能建立東漢,其實是他自己一路奮鬥的結果。漢室宗親的身份對於他的幫助其實並不大。當時如果沒有劉秀,也會有劉A、劉B出來收拾舊河山。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兩漢的社會結構不同已。西漢是建立在秦末農民戰爭的基礎上的,加上漢高祖廢除了異姓諸侯,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削弱了同姓諸侯王的力量,所以西漢的社會結構是以平民為主的,中央集權也得到了強加。
而到了西漢末年,豪族再一次崛起,劉秀建立東漢的過程中,透過聯姻等方式,大量的依靠了豪族的力量。因此東漢一開始就建立在豪族支援的基礎上,社會結構也以豪族壟斷為主,。因此,東漢只有最開始的兩三個皇帝尚能掌控大局,到了後面的皇帝時,豪族越來越強大,中央集權也就越來越弱了,最終出現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
另外,東漢後期之所以昏君比西漢多,其實是有很大的客觀原因的,那就是東漢政權被豪族掌控後,皇帝很難有所作為,只能靠身邊的宮人來幫自己做事。這麼一來,那些豪族的代表就指責皇帝親近小人了,因為這些豪族還掌握了價值觀的話語權。
因此諸葛亮說的“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其實是有現實而無奈的原因的。
-
11 # 常棣tandy
我認為不是,因為按照官方說法,劉秀是劉邦九世孫,但是劉秀這一支屬於遠支旁庶的一脈,尤其是到了西漢後期,劉氏皇族的子孫遍佈天下。《漢書·平帝紀》載:“宗室子,漢元至今,十有餘萬人”,可見,到了西漢末年,劉氏宗族後裔的數量是何等的龐大。劉秀的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陽,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劉秀這裡,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
但是東漢一朝都一直自詡為西漢延續。還要說明的一點,東漢西漢是後世的叫法,在當時不可能這麼稱呼,他們的國號都是漢。而如果他們要是說道自己的時候,不管是劉邦還是劉秀,甚至包括後來的劉備,都是自稱大漢的皇帝,他們可不會說我是西漢的開國皇帝等等,而出現這個這樣的情況,其實僅僅是後人為了方便記憶,否則歷史上也就會出現很多的漢朝了。
劉秀身世:漢景帝生劉發(長沙定王),劉發生劉買(舂陵節侯),劉買生劉外(鬱林太守),劉外生劉回(鉅鹿都尉),劉回生劉欽(南頓令),劉欽娶樊嫻都,生劉秀。劉秀這一支也叫舂陵劉氏,舂陵在今湖北棗陽縣。
1、“讖緯”學說
“讖緯”是經學與迷信相結合的產物。“讖”的意思是一種帶有神秘性質的 預言。“緯”出於“緯書”,“緯書”則 是相對於“經書”而提出的名號,“經”與 “緯”的本義分別指絲織物上的縱線與橫線,因緯書依附於經書,就如絲織物上橫線與縱線相配一樣,所以得此命名。
緯書是假託孔子的釋經之書,由於其中也含有讖語, 所以後來將“讖”、“緯”合稱,這就是 “讖緯”一詞的含義與由來。西漢時董仲舒 用陰陽五行學說來推知災異,預測吉凶,這 成為讖瑋之學的由來。由於讖緯常常與迎合或勸諫君主有關,到了西漢末年,具有御用色彩的今文經學演變為讖緯之學,讖緯成為政治謎語的代名詞,在改朝換代之際往往為 圖謀帝位者大加利用,王莽篡漢與劉秀復漢均有讖緯在先,東漢末年,分立三國的曹、 劉、孫三家也紛紛引用和製造讖語以自命。
到了南朝,官府開始禁止讖緯之學。後來隋 煬帝在全國範圍內搜查讖緯之書,一律焚燬,並且制重罪懲戒私藏者,經此劫數,讖緯遂成絕學。
2、赤帝九世說法
從黃帝算起,孔子是第九位聖人,漢是第九代王朝,漢高祖劉邦當然就是第九位受命帝王了。由此我們意識到讖緯中多處出現的“九世”云云,可能和劉邦有關。
《後漢書·祭祀志》載:建武三十年,群臣要求劉秀封禪泰山,被劉秀拒絕;兩年後劉秀夜讀《河圖會昌符》有“赤劉之秀,會命岱宗”之文,“乃詔(梁)松等復案索《河》《洛》讖文言九世封禪事者,松等列奏,乃許焉”,於是舉行了封禪大典。劉昭注引用了《東觀書》所載梁松等人的奏疏,其中提到:“《河》《洛》書,赤漢九世當巡封泰山,凡三十六事劉秀封禪時命人上泰山立石刻文,還引用了其中幾條:
《河圖會昌符》
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則封,誠合帝道孔矩,則天文靈出,地祗瑞興。
帝劉之九,會命岱宗,誠善用之,奸偽不萌。
赤漢德興,九世會昌,巡岱皆當。
天地扶九,崇經之常。漢大興之,道在九世之王。
東漢人認為這些文字中的“赤帝九世”、“帝劉之秀”等皆指劉秀,因為劉秀是劉邦九世孫。如果這確是其作者的本意,那麼這些讖語就肯定都是劉秀起兵後甚至稱帝后才成文的。
然而如前所述,讖緯可能在平帝末年已經被編輯在一起,形成一個本子。其後人們要增添內容,大概主要是靠在已有的本子上“增損”字句,而很難再大規模編造新內容了。王莽末年,卜者王況對魏成大尹李焉說:“漢家當復興。君姓李,李音徵。徵,火也,當為漢輔。”遂為李焉作讖書,言“文帝發忿,居地下趣軍”等等。這部讖書就沒有託名於黃帝、孔子等先聖,也未採用《河圖》《洛書》《七經緯》的形式,只是假借漢文帝之口,其性質與王莽的“符命”相似。
公孫述在成都稱帝號曰:“白帝”,利用讖緯以“感動眾心”,則引用《錄運法》《括地象》、《援神契》等已有的讖緯並加以曲解,而未編造新的讖緯,劉秀進行反駁時同樣引已有的讖緯為依據。
不過,“赤帝九世”的頭銜也不是一下子從劉邦頭上轉到劉秀頭上的,中間還經過成帝的一次倒手。西漢十二帝依次是: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成帝正是第九代。從世系推,成帝是元帝子,元帝是宣帝子,宣帝是武帝曾孫,武帝是景帝子,景帝是文帝子,文帝是高祖劉邦子,則成帝又是劉邦九世孫。王莽所頒《符命》:“新室之興也,德祥發於漢三七九世之後。”“三七”即二百一十年,“九世則指成帝。可能在哀、平之際“九世”的頭銜已被某些緯作者安到了成帝頭上,相應的“十代”、“十世”、“十一世”則指哀帝和平帝。及王莽末年劉秀興起,“九世”的頭銜又被移到劉秀頭上,“帝劉之秀,九名之世”一語,無論是否經改字而來,都只有此時才可能出現。其後,“十世”和“十一世”也分別歸了東漢明帝和章帝。
因為按照輩分算起,劉秀和漢成帝是一輩,所以才有“赤帝九世”的合理推論。所以在祭祀上終漢一朝,雖然有所反覆,但是元帝以後的三帝一直未能與之前漢帝合祀。也就是說劉秀宗統,最終是以宣帝為祖,以元帝為父的。
3、東漢祭祀
建武元年,劉秀在洛陽立廟祭祀高祖、文帝、武帝三位西漢皇帝,次年佔領長安後,才將西漢十一位皇帝統一立廟祭祀。因為漢朝實行的是“七廟制”,有了高祖、文帝、武帝廟後,再建當世皇帝的四親廟(從自己往上數四代)就行了,本來劉秀需要建立西漢元帝、成帝、平帝、哀帝就行了,但是劉秀因為私心,將四親廟建成自己這一支的四親廟(就是劉秀自己的高祖父劉買往下四代),組成了七廟。因為儒學尊重正統,東漢既然宣稱繼承西漢,就應該祭祀西漢的四位皇帝,到了建武十九年,劉秀在大臣的逼迫下,重新建立了以西漢元帝、成帝、平帝、哀帝為祭祀物件的四親廟,只是元帝在洛陽祭祀,其他三帝在長安由當地官員代為祭祀。
按說皇帝死後入太廟,劉秀應該和西漢的皇帝在一座廟中,但劉秀死後,漢明帝即位,重新建立了劉秀的世祖廟,沒有和西漢十一帝一起祭祀,以後所有的東漢皇帝死後都入世祖廟,作為劉秀一支和西漢的區別。
其實不光是東漢是這樣的情況,蜀漢的太廟中除了供奉西漢的皇帝之外,東漢的這些皇帝也都是被供奉在他們位於成都的太廟中了。誰讓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的後人了,而且還繼承了漢代的國號。
-
12 # 君臨格史
劉秀建立的東漢王朝,雖然國號仍沿用“漢”,但它屬於一個全新的朝代,不是西漢王朝的延續。
一、東西兩漢的由來西漢:秦末天下大亂,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贏得“楚漢戰爭”的勝利,建立新的王朝,定國號為"漢",都城初定洛陽,後遷“長安”,史稱“西漢”,歷十二帝,享國210年,也被稱為前漢。東漢:西漢末年,王莽代漢立新,推行新政,導致群雄並起。公元25年,劉秀崛起,剪滅群雄,再次統一天下,延用國號“漢”,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歷十四帝,享國195年,也被稱為後漢。二、東漢作為全新王朝的分析1、血統論不能作為王朝延續的依據
許多人認為東漢屬於西漢的延續,其主要依據便是血統論,認為劉秀屬於劉邦後代,出身西漢皇族,所以劉秀建立的王朝屬於西漢王朝的延續。
我認為此論不妥,同一王朝,必然血脈相連,但是血脈相連卻不一定是同一王朝。
如果按血統論王朝關係,那麼中國所有的王朝基本上都可以算作同一個王朝,因為我們都屬於炎黃子孫,向上追溯5000年,幾乎所有姓氏都源自炎帝或黃帝的後裔。
黃帝25子,其中分封12個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少昊、顓頊、帝嚳、唐堯、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周朝時分封諸侯,姬姓國53個,這些姬姓國又大多以國為氏,形成更多新的姓氏。
炎帝姜姓,傳承今已經衍生了100多個姓氏,其中包括:呂、許、神、章、謝、齊、方、文、申、盧、柴、慶、賀、高、國、雷、易、紀、丘、薄、賴、蓋、丁、査、谷、聶、尚、焦、柯、饒、景、封、邱、崔、駱、左、充、酈、逄、連、向、浦、厲、強、斜、晏、檀、雍門、申屠、公牛、淳于、東郭、高堂、子雅等。
所以,以劉秀與劉邦有血緣關係來判定東漢王朝屬於西漢的延續不成立。
2、施行制度也不能作為王朝延續的依據
有人認為東漢的制度沿襲自西漢,所以東漢屬於西漢的延續,這也是沒有道理的。制度本身就具有延續性,並不是因為劉秀為劉邦的後代,所以才延續西漢的制度。即使不是劉秀統一天下,其它人建立的朝代同樣也會延續前代的制度,不可能馬上就生成一套新的制度。
即使是西漢的制度,也同樣是延襲的秦朝的制度,所謂“漢承秦制”,唐朝也延襲了隋朝的制度,“唐承隋制”。
所以,以制度延續作為判定東漢王朝屬於西漢的延續也不成立。
3、東漢王朝的班底並非襲自西漢
西漢王朝在王莽時期已經消亡,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是世襲自西漢,而是憑自己的本事拼殺出來的。
公元22年,劉秀自宛城起兵,征戰3年後稱帝。之後,又用了12年時間,率領眾將掃平關東、平復隴西、攻略川蜀,平定天下。
劉秀建立的東漢與劉邦建立的西漢,都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靠眾將士的浴血搏殺爭取得來的,不管是國家秩序還是權力體系,所有人員都是全新的東漢王朝賦予的,而非襲承自前代王朝。
三、結論劉秀建立的東漢王朝,雖然國號為“漢”,自己祖上也曾是西漢皇族,施行西漢時期的制度,但它卻是一個全新的王朝,一套不同於西漢的全新權力體系,一幅重構的全新的王朝秩序。
-
13 # 亙古懷念說史
歷史上的大漢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歷史時期,西漢王朝在前,東漢王朝在後,前後延續近四百年的時間。但是若要說東漢王朝是西漢王朝的延續,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夠準確的。
從皇位血脈繼承的關係來看,無論是西漢王朝的歷代皇帝還是東漢時期的歷代皇帝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子孫。
西漢王朝的皇帝和東漢王朝的皇帝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漢景帝劉啟。漢景帝劉啟立了少年睿智的皇十子劉徹為皇太子,此後西漢王朝的皇位就在劉徹的子孫中傳承,直到王莽篡漢。
東漢王朝的直系祖先是漢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劉發正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六世祖。由於漢武帝時期對諸侯王實行了推恩令政策,到劉秀這一輩兒,就徹底成為地地道道的農民了。
從血緣關係的傳承角度來看,劉秀與西漢宗室的關係已經非常疏遠,並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從王朝的更替繼承關係來看,東漢王朝嚴格意義上也算不上是西漢王朝的延續,因為東漢和西漢之間還夾雜著一個王莽建立的新朝。
公元5年,王莽篡漢的時候實際上西漢王朝已經正式滅亡了。假如王莽所創立的新朝能夠穩定民心,開創一番新氣象的話,漢朝也就到此徹底終結了。
事實上恰恰是因為王莽的倒行逆施,當時的普通百姓覺得還是生活在漢朝好,於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僅僅存在了十五年的時間就轟然倒塌了。公元23年,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滅亡。三年之後,即公元26年,劉秀在河北稱帝,建立東漢王朝。
東漢王朝建立之初,也只是作為一個割據政權的形式存在,同時期還存在著玄漢,公孫述等多種割據勢力,劉秀先後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將全國重新統一起來。
劉秀所建立的東漢王朝並不是從西漢王朝直接繼承而來。雖然劉秀依然以“漢”作為國號,但是他所建立的王朝卻是自己一刀一槍拼打出來的,其開創東漢王朝的難度一點兒也不比劉邦開創西漢王朝容易。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血緣關係傳承的角度,還是王朝更替繼承關係的角度,劉秀所開創的東漢王朝都不是從西漢王朝直接繼承而來,其所建立的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也與西漢王朝有著很大的區別。只不過是劉秀作為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依然以“漢”作為國號而已! -
14 # 一同談談
我覺得不是的。因為西漢是一個有中央權威的王朝,而東漢不是。
西漢的開國皇帝是歷經戰亂,建立起一個散沙型的平民社會。當時建國之處,國家是一窮二白的,沒有很大的階層之分。當時,西漢的功臣是要經過分封才能獲得社會的利益的。也就是說,西漢的中央政府對地方是能夠有效控制的。
包括後來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鹽鐵專制等都證明西漢是一個有中央權威且財政健康的國家。
而東漢不是,東漢是建立在王莽新朝改革失敗之後的農民起義。當時,地方的豪族(所謂豪族就是建立自己的莊園 有一定的收入且武裝力量的家族)擔心農民起義重新建立的王朝會將他們的莊園等重新分配,所以支援了豪族之一的劉秀當皇帝。
也就是說,東漢的開國皇帝是豪族之一,並且背後的力量是地方豪族。這樣的話,中央政府要對豪族進行控制就勢必大打折扣。就如東漢的很多皇帝都對土地和戶籍沒有充足的瞭解,這樣也意味著東漢的財政會出現問題。而由於豪族勢力的強大,東漢的行政效率低下,很多政策多不能有效實施。以至於後來東漢在與羌族發生戰爭之後要透過賣官的方式來應付財政支出。這也成為了東漢滅亡的根本原因。
所以,從中央集權和財政的角度來看,東漢不是西漢的延續。
-
15 # 蟻史為諫
朝代的更迭是歷史必然,如果說劉秀建立的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中國所有的朝代都是炎帝與皇帝的延續”。
劉秀的族譜可以追溯到劉邦,他是劉邦的九世孫,那麼三國的劉備呢,他的族譜同樣可以追溯到中山晉王;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蜀漢也是西漢的延續呢。
劉邦、劉秀甚至劉備都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從一介貧民奪打下了屬於自己的天下;所以嚴格來說劉秀的政權是獨立的,並不是西漢的延續。
一,西漢政權從建立到滅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統一的王朝卻不能長久的延續下去(公元前206年滅亡),但是他為後世的朝代構建了統一國家的框架。劉邦打敗項羽之後吸取了秦朝的經驗教訓,採取封分制與郡縣制並存的方式治理國家。
①,初期劉邦封分功臣,掌控局勢之後又用劉氏宗親代替異性王的方式穩定漢朝天下(異性諸王或被殺、或被迫投靠匈奴)。
②,後宮干政。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呂雉掌權,呂雉違背“非劉氏不得封王”的規矩,封分呂氏宗親為王。
④,外戚干政,王氏家族家族崛起。歷史總是存在著驚人的相似,皇宮中的戲碼也是總是重複的上演。只是這次王家做的比較徹底,和呂雉一樣的後宮干政、外戚封王。王莽以此崛起併成功的奪取了西漢政權。
西漢,劉邦建立的政權從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王莽的新朝。
二,所謂高祖後裔只是劉秀起義的旗幟。名正言順是辦大事的前提條件,劉邦說自己是赤帝之子(斬的白蛇就是白帝之子)說明自己奪取天下是上天的安排。
歷史上但凡有大成就者都會為自己穿上一層神聖的外衣。
王莽串漢期間由於治理不尚,吏治腐敗、天災人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王莽奪取政權的方式不夠具有說服力,這樣就給有野心有能力的人創造了起義的藉口。
劉秀兄弟只是眾多起義軍中的一支,和劉邦一樣反對秦朝的同時還存在著眾多諸侯;也和劉邦一樣他們不只推翻秦朝的統治還打敗了其它競爭對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為了使自己的政權順應民意,深受王莽政權之害的人民最能接受的就是劉邦的後裔。
劉秀說自己是高祖的九世孫即順應了民意又穩固了政權,所以劉秀是否真的是劉邦的後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人民的支援。同時他也不在乎自己的政權是否是西漢的延續,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政權是否穩固。
劉邦是白帝之子,項羽是雙眼瞳;鐵木真出生時有靈光降臨,手中還握著類似蒙古族圖騰的血塊,康熙大帝出生時同樣伴隨這天地異象。――偉大的人物與普通人必須有所區別。
劉邦將自己的出生與上天聯絡在一起,劉秀將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劉邦,劉備則追溯到中山晉王,康熙帝為了穩固統治滿漢融合說自己擁有漢族血統。――偉大的人物與普通人又有相同的地方。
李淵在起義時用的旗幟同時擁有隋朝與鮮卑的特色,就像統治者即與百姓有明顯的區別又與百姓有相同之處一樣;這一切都只是為了穩固政權,只要統治需要劉秀不但可以是劉邦的九世孫也可以是白蛇之子或者某種神靈的後裔。
-
16 # 閏土看歷史
東漢其實從法理還是血統來說都是西漢的延續者。封建時代是私天下統治,也就是說江山和政權的主人一直都是一家一姓的私有產物,改朝換代其實就是另一個家族取代前一個家族成為江山的主人。
我們可以做一個比喻:天下好比是一個大房子,劉邦和項羽等人把房子原本的主人秦二世和他的後代們都攆出去了,然後劉邦又把和自己搶房子的項羽以及各路諸侯消滅了。那麼這所大房子的主人就是劉邦和他的子孫們。而這所大房子姓了劉,還改了一個名字叫“漢”,而幫助劉邦成為房子的主人的人被任命為管家,高階僕人等頭銜,和房子的主人一起管理這所大房子。普通人則成為這所大房子裡的生產者,給房子的主人和管理者提供食物和財富,也就是百姓。
這所大房子在劉邦的子孫手中或是擴建改建,或是殘破凋敝。但主人一直是劉氏子孫,一直到後期,由於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房子裡的人們都處於混亂狀態。而劉家的大管家王莽趁機奪了劉氏的房產證,把房子變成自己的了。房子最後一個主人是年幼的劉嬰,成為主人時才兩歲,王莽佔了他家的房產後就把他給關起來了,後來成了白痴,也一直沒有後代。
王莽經營管理這個大房子十多年,還是因為方法不對,導致底層的奴僕們活不下去。他們開始想念以前的主人劉氏。雖然也是對下人採取壓榨手段,但好歹比王莽強一點。
此時劉氏的子孫後代雖然從主人的位置被換下來,但是看著這樣的情況,也紛紛打起了重新奪回房產的想法。於是各路劉姓人員帶領反對王莽的人們開始反抗。本來已經淪落為平民百姓的劉秀是劉邦的第九代子孫,雖然不是嫡系子孫,但好歹也姓劉。再說劉嬰已經絕後,所有劉氏成員都有資格瓜分或者繼承祖先的房產。
經過多年的奮戰,劉氏和底層的奴僕們殺了王莽,劉秀又把和自己爭奪房產的人逐步消滅。在透過各種手段與貴族和大姓簽訂合作檔案後,正式的宣佈自己再次奪回了祖宗的房產。為了表明自己根正苗紅,他把自己的親爹放在一邊,而去祭祀西漢的宣帝等支派。並且死後其廟號也稱“世祖”,表明自己只是高祖劉邦的繼承者而非開創者。
按照古代家天下的理念來看西漢和東漢,雖然有許多不同,但其實都屬於老劉家的繼承問題。最後這所大房子仍然在老劉家手中,所以也就可以說東漢其實就是西漢的延續。
歷史上西漢和東漢只是後世為了區分而創造出來的稱呼,而其實無論是劉邦還是劉秀,當他們的子孫管理這所房子的時候對外的稱號都是“漢”。
房子的主人雖然更迭了許多任,但還是劉氏做主人,我們能說這房子的主人不是一家子麼?
-
17 # 高論歷史
劉秀雖為劉氏宗親的遠枝,不過他仍然算是西漢的統治,西漢的郡縣制制度沒有改變,東漢皇權雖然沒有漢武帝那般強大,劉秀仍然具有強大的統治力。
東漢對於西漢的三公制度有改變,劉秀沿用漢武帝執政的內侍、尚書檯制度,官員的選拔由皇帝稽核錄用。
劉秀曾經說過:“娶妻當娶陰麗華,當官要做執金吾”,很幸運劉秀在昆陽大戰之後,順利取了鄰縣的大美女陰麗華為妻。
但是劉秀做了皇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卻是郭聖通,郭聖通去世後,陰麗華才得以上位,還好劉秀把皇位傳給了陰麗華的兒子。
劉秀在奪取河北地區的戰役中,郭聖通的家族勢力給與劉秀最重要的支援,可以說沒有郭聖通的家族勢力,未必有後來的漢光武帝。
拿下關東地區後,劉秀在建立東漢的過程中,最後遇到了兩大障礙:一個以長安為中心的西北割據勢力的隗囂;另一個在蜀地自稱皇帝的公孫述。
搞定這兩股割據勢力之中,劉秀藉助馬援、竇融、梁統三位西北豪族,可以說東漢政權格局就是皇帝與各地豪族共天下。
從此東漢皇后就被南陽豪族:陰氏、鄧氏、西北豪族馬氏、竇氏、梁氏五大家族壟斷。
西漢王朝的皇后大都出身微賤: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種過地;漢文帝的皇后竇氏是個普通宮女;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出生歌姬;漢宣帝的皇后許平君是囚犯之女;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也是歌姬。
西漢皇后集體低賤的出生,仍然出現了呂祿、呂產、竇嬰、田蚡等外戚專權;到霍光掌控著兩任皇帝的廢立,更有甚者王莽直接篡結束了西漢王朝。
東漢的皇后們各個出身豪門,有著強大的各地豪族的支援,“舉孝廉”的官員制度,地方豪族把持著整個官僚體系,其實外戚集團是這個官僚體系的最高代表而已。
東漢從第三代皇帝就短命,新上任的皇帝年幼不能親政,那麼自然由太后把控皇權,太后不能出外朝聽政,那麼太后的父親、兄弟作為大將軍就掌控了東漢政權。
大將軍有開府的權利,於是東漢歷史上就有竇憲、鄧騭、梁冀、竇武、何進這些著名的大將軍。
為了長期把控政權,在皇位繼承上,外戚集團註定挑選年紀更小的皇子即位,便於他們控制,娃娃皇帝成為傀儡。
等到娃娃皇帝成年後,他們想親政,就必須與掌權的大將軍展開了權力爭奪。
綜上所述東漢政權仍然是西漢王朝的延續,不過皇權政治卻有著自己的特點。
回覆列表
歷史上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劉秀是西漢開國之君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所以他建立的東漢江山也可以稱為是延續西漢王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