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寸寸拼
-
2 # 愛獨史書
首先必須說明,早年(起兵以前)的劉邦不能簡單地被視為“流氓”、“痞子”,更不能說是毫無作為。如果非要給早年的劉邦一個稱號的話,那也應該是“遊俠”和“胥吏”。
要想理解劉邦,必須要認清一個常常被人們忽視的問題,起兵以前的劉邦經歷了兩個時代:一個是戰國時代、一個是帝國時代。這兩個時代截然不同,在教科書上被寫在不同的章節,但它們在時間上是連線在一起的。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事實,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嬴政(生於公元前259年)小三歲,他們是同齡人,而我們常常把他兩當成不同時代的人。直到劉邦32歲時,沛縣才被秦軍佔領,此時的劉邦,才從戰國時代進入帝國時代。要想理解劉邦的早年生活乃至他的一生,就必須要把早年劉邦放到戰國時代的背景下去考察,而不是帝國時代。
劉邦出身於一個沛縣的一個相對比較富裕的平民家庭,這從劉邦的兩個哥哥劉伯、劉仲(後改名劉喜)的家境可以推斷,劉邦能夠“學書”且常年“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劉邦的(異母)弟弟劉交能在大學者浮丘伯(荀子門人)門下學習,並精於《詩經》之學,說明劉家的家境還算殷實。
劉邦少年時期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這在《史記高祖本紀》和《漢書高帝紀》中都沒有寫明,但盧綰的傳中有記載:
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裡。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裡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劉邦的青年生活是在戰國晚期度過的,戰國晚期以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戰國四公子為代表的各國權貴大興養士之風,畜養了大量門客,社會上商人、遊俠及遊說之士十分活躍,最典型的就有關於孟嘗君的“雞鳴狗盜”和關於信陵君的“竊符救趙”的故事。四處交友闖蕩、行俠仗義、投身權門、遊說諸侯是當時平民階層一夜之間躋身上流社會的常見途徑(可以參考《史記張儀蘇秦列傳》中的故事,雖然《史記》中關於戰國的部分直接取材於《戰國策》,很多地方不靠譜,但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的時代精神)。
張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為客。張耳嘗亡命遊外黃。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張耳,乃謂女曰:“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女聽,乃卒為請決,嫁之張耳。張耳是時脫身遊,女家厚奉給張耳,張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為外黃令,名由此益賢...秦之滅大梁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沛縣處在楚魏兩國的邊界區,當時外黃距離沛縣有數百里之遙,而劉邦數次爬山涉水去拜會張耳(後來他們二人還成了兒女親家),不計旅途風霜,可見其意志之堅定。
同時,劉邦在沛縣還有一個上線,那就是後來成為西漢丞相的王陵。
王陵者,故沛人,始為縣豪,高祖微時,兄事陵。陵少文,任氣,好直言。
——《史記陳丞相世家》
按照當時的情形推斷,劉邦可能算是一個比較低階的遊俠,大概能算作豐邑一代的“帶頭大哥”,盧綰、樊噲、周勃等人可能算是他的下線,而到了沛縣城裡,劉邦就要拜大哥王陵的碼頭了。
到劉邦32歲時,沛縣入秦,秦國推行商鞅制定的“秦法”,使得劉邦不能再繼續他的遊俠生涯,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劉邦只有走另一條道路——胥吏之路。
劉邦當上亭長之後,在工作上並沒有顯示出自己的能力不足,還和蕭何、曹參、任敖、夏侯嬰這些縣裡的其他胥吏關係很好,能得到這些人真心的賞識,也說明劉邦的個人素質並不差。之後,劉邦依靠自己近乎完美的表現讓客居沛縣的外來豪強呂公願意把女兒嫁給他求取富貴,更說明他很有個人魅力。當時劉邦已經快四十歲了,還有個私生子,而呂后還很年輕,之前連縣令的兒子都想娶她,如果不是呂公對劉邦發自真心地格外欣賞,估計是不會做出這個決定的。劉邦在去咸陽的路上義釋民工,亡命芒碭山更是說明早年的遊俠生涯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劉邦一生都很有遊俠氣質,也很欣賞同樣有遊俠氣質的人。
同時,劉邦在當時亭長後,又有了一個新的偶像: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史記高祖本紀》
秦始皇成為了劉邦的新偶像,這在我們現在看來似乎是順利成章的,但在那個大變革的時代卻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自然。秦始皇開天闢地地創立了皇帝制度,在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箇中央高度集權的大帝國,這在當時是一件破天荒的事,當時的人是很難理解這次變革的歷史意義。秦帝國的轟然倒塌使得全社會對秦始皇的這個變革都持否定態度,項羽分封諸王,重新回到“戰國時代”(也可稱之為“後戰國時代”)就是這一時代思潮的體現。劉邦雖然也被迫妥協,“帝國郡縣制”與“封建制”並行,在實行郡縣制的同時也分封了一批諸侯,但他自己一直是堅持繼承秦始皇開創的帝國制度,就從這一點看,他就比他的對手項羽要有眼光得多。
劉邦能夠迅速適應當時的時代大變局,短期內順利地從“遊俠”完成角色轉化,變成一個(起碼是合格的)“胥吏”,最後又轉變為“帝王”,緊緊抓住了時代的脈搏,同時知人善任、能屈能伸、從善如流(還有很多其他優點,就不再列舉了),這些都是需要非凡的能力的。
當然,劉邦身上也有很多痞子氣,比如逃難時不顧兒女的死活,幾次將他們推下車只顧自己,但也不能因此完全把他看做一個痞子。話說他的後裔昭烈皇帝劉備也經常把家眷丟給對手,還宣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當然,這是《三國演義》的說法,當不得真),怎麼就沒人說劉備是痞子,可見我們對很多歷史人物的認識是很臉譜化的。
至於劉邦為什麼會被認為是個“痞子”,個人認為是因為他身上帶有很多戰國時代的“遊俠”氣。而這股“遊俠”氣是專制帝國要重點打壓的,因為“俠以武亂禁”(《韓非子五蠹》),對專制統治很不利;同時他早年的遊俠生涯很容易被我們忽略,正如開篇所言,他只比秦始皇小三歲,他前30多年的生涯都是在楚國度過的,而楚文化和秦文化的差異是最大的(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
3 # 沉殤雪
劉邦,在我的認知中,就是一個膽大心細的傢伙,而這兩點卻也是我認為他會成功的必要條件。項羽膽大如虎,唯缺縝密的心思,這是他不如劉邦的地方。
首先從膽大來說,沛縣縣令邀請呂公來沛縣定居時,宴請當地豪門紳士,並藉此次宴會收一部分“份子錢”,且根據交錢的多少劃定客人在院裡入席還是在大堂內入席,當時的劉邦一無所有,聽說有宴會,便去參加,門外一見是劉邦,便攔住不讓進,劉邦便大喊“劉季賀錢一萬”,立馬吸引了宴會主人公呂公的注意,並將其接入內堂,劉季在席中誇誇而談,一點也不在乎黑臉的縣令和周圍的宴客,但這卻也吸引了呂公的賞識,認定此人必有大材,便將女兒嫁與他,劉邦的第一次大膽表現,就抱得了美人歸,不得不說是本事。
以及之後帶勞役前去修長城,隨著勞役跑的越來越多,劉邦直接命人將他們解散,讓餘人各自逃命,要知道,私自放走勞役,這可是掉腦袋的大事,而這個舉動也讓他贏得了勞役們的忠心,這也是他起勢的最初班底。
說心細呢,是他做事不狂妄,懂得用人,這是與項羽的最大區別,舉最簡單的一個例子,無論是陳平還是韓信,都是當初項羽手下的人,卻最後都跑到了劉邦手下,並在劉邦成事階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實這種性格與劉邦從小的經歷分不開的,長期摸爬滾打在市井中的劉邦,要遠比從小貴族出身的項羽謹慎的多,也聽勸的多,更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
-
4 # 老王春秋觀史
劉邦能從亭長最後成為皇帝,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一個傳奇。從一介布衣到成為小吏,最後更是起兵造反,這一連串的經歷看下來,劉邦之所以最後能成為皇帝,用粗話說就是膽大,心黑,臉皮厚。這也是劉邦作為一個地痞混混所必需具備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沛縣混得開。說文明一點就是劉邦具有遊俠的氣質,愛交朋友,講義氣,能屈能伸,這些性格特點決定了劉邦能夠在秦末的亂世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了開國皇帝,一句話,適者生存。
劉邦的膽子比一般人大,但並不是傻大膽劉邦出生於平民家庭,生活在戰國末年這個戰亂的時代,作為一個平民家庭出身的人,能夠混個溫飽就不錯了。但劉邦卻不安於現狀,立志成為一名遊戲。遊俠是什麼?司馬遷說:“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遊俠就是遊走於社會之中具有誠信重諾、言行必果、捨生取義、仗義助人等俠義精神和價值取向的仁義之士。顯然從劉邦的一生來看,其對於遊俠的精神遵守的並不好,當這並不妨礙其具有遊俠的某些特點。作為遊俠,你要膽子夠大吧?膽子不大怎麼能捨生取義,仗義助人?之所以說劉邦膽子大,從幾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來。
劉邦年輕的時候因為想成為遊俠,因此很仰慕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因此往大梁投效其門下,哪知道還沒到地方就聽說信陵君死了,無奈只得返回。後來聽說信陵君以前的門客張耳招徠門客,劉邦聽說後,就前去投張耳門下,結果兩人成知交好友。試想在戰國末期那個年代,可不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年代,一個人跑那麼遠的地方,你沒有膽量能行嗎?再從沛縣距離信陵君的封地的距離來看,也就是三四天的路程,因此,除了劉邦膽子大以外,距離近也是劉邦考慮的一個原因,並不是一味的憑藉膽大瞎跑。
劉邦成為亭長後,有次到縣城,正好碰到呂院外宴請當地豪門紳士,身無分文的劉邦想進去混吃混喝,因此在瞭解到進去上座要千錢,於是大喊:“劉季賀萬錢!”然後堂而皇之的進去上座大吃大喝。劉邦為什麼敢這樣?那是因為劉邦知道呂員外是剛搬來的,而且是為了躲避仇家才來的沛縣,對於劉邦這種人肯定聽說過,即使劉邦喊了萬錢卻一文不出的進去,呂員外也不會當中把劉邦趕出來,這就是地頭蛇的威力。
後來劉邦帶人去服徭役,面對人都跑的差不多的情況,為什麼敢把剩下的人放走,就是因為人都不夠數了,即使到了地方也是死罪。既然到地方是死罪,放走剩下的人也是死罪,膽子大劉邦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人放了上山落草為寇。面對秦朝的酷政可見劉邦的膽量不是一般的大,但劉邦也不是面對這件事真的但大道敢私自放人,而是被秦朝的酷政逼得無奈了,不得不如此。
後面拜韓信為將軍,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幹出來的事情,劉邦卻偏偏幹了,就是因為劉邦夠膽大,捨得把兵權交給韓信。後面劉邦膽大的事還幹了很多,但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幹的,並不是憑藉著膽子盲幹。
心黑是劉邦能最終成為皇帝的一個特點關羽劉邦的心黑這一點,其實也是劉邦作為一個混混的正常表現,只不過劉邦在起兵後把這個特點一直保持著。劉邦心黑僅僅從一件事就可以看的出來。當年,楚軍大破漢軍,劉邦全家老小逃亡,為了自己能夠逃脫,劉邦把自己的老婆,兒子都推下車,不管他們的死活就可以看出來劉邦的心有多黑。
後來劉邦圍攻項羽,兩軍相持數月,為了逼退劉邦,項羽把劉邦的老爹抓來要挾劉邦,聲稱要烹掉劉邦的老爹,誰知劉邦卻說,我和項羽都是受命於懷王的,並且約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他的父親,他若烹我的父親,就等於烹自己的父親,到時候也分給我一杯羹吧!弄得項羽無可奈何。
劉邦乾的黑心事還有很多,就看劉邦為了自己,連自己的親人都這樣,其後來所幹的那些黑心事也就可以理解了。可也正因為這樣,劉邦才能在秦末這個亂世之中生存下來,並且笑到了最後,最終成為了皇帝。
劉邦的臉皮厚也是其能力的一種體現大丈夫當不拘小節,能屈能伸,方能成大事,劉邦在這方面就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劉邦憑藉著自己的厚臉皮屢敗屢戰,最終奪得了天下。
上面說到劉邦身無分文就敢到呂員外家上座大吃大喝,一是說其膽子大,另外就是說劉邦臉皮厚了,換做一般人,自己身上沒錢,哪好意思為了混一頓飯吃,就當著眾人的面大說謊話,而且臉不紅心不跳的就走了進去,旁若無人的大吃大喝?不能不說劉邦的臉皮實在是太厚了。
劉邦在攻打秦國的時候,接著項羽被二十萬秦軍拖住的機會,為了楚懷王一句先入關中者為王,搶先攻破了關中,進入了咸陽。可是後來項羽來了,得到劉邦想關中稱王的訊息想殺劉邦,劉邦得到訊息,自知打不過劉邦,於是趕緊想項羽求情,說自己不是那個意思,一切都弄好了就是等想用來。看看,劉邦的臉皮有多厚,為了自己的小命,什麼王啊什麼的,都是不值一提的。
劉邦臉皮厚也可以說劉邦是能屈能伸,面對各種情況用不同的方法應對,即使委曲求全,沒了面子也在所不惜。正是因為這樣,劉邦能夠看清形勢,審時度勢,所以才能夠戰勝狂傲的項羽,最終奪得天下。
膽大,心黑,臉皮厚可以說是劉邦在混混時代就養成的性格,而正史劉邦的這種性格適應了秦末這個亂世,劉邦就是靠著這些特點和其國人的政治智慧,最終奪取了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
5 # 綵鳳雙鳴
所謂“嘴是兩張皮,咋說咋是理”有說是,“成大事不拘小節”又又說是“君子坦蕩蕩,有所為有所不為”評價一個人的得失對錯從來不是,也不能簡簡單單得主觀臆斷!
劉邦此人在沒有起事之前只是泗水亭,一亭長,大概都比不上現在的派出所所長。而且不務正業,整天拉幫結派弄哥們兒,東遊西逛,遊手好閒,白吃白喝!但是也正是得益於此,身邊聚集了一些社會閒散人員,或者說是一幫有為青年,成為了以後其起事的班底!在這些有為青年裡面的,蕭何,曹參等在之後的滅秦,和楚漢之爭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楚漢之爭的幾年裡面,劉邦的流氓性格也曾多次幫助其成功避開和逃脫項羽的正面進攻,和追殺!比如鴻門宴上,當時項羽如果要殺劉邦簡直是易如反掌,不過由於劉邦忍辱負重能屈能伸,死不要臉,還有就是項羽的狂妄自大,最終讓劉邦逃過一劫!再有就是鴻溝對峙的時候,項羽把劉邦的父親放在佔板上,用其父親的生命威脅劉邦於其正面開戰時,劉邦竟然能不顧以及父親得生死,又一次選擇了做縮頭烏龜,也從而儲存了做戰實力。因為劉邦知道如果正面做戰其根本不是項羽大軍的對手!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劉邦在分封諸侯的時候捨得出手,顯示出來願意於當時各路反秦諸侯共天下得決心!這也直接導致了,韓信彭越等至關重要的一方諸侯倒向劉邦集團!
而反觀項羽在這方面顯得吝嗇跟多,從而使得項羽集團內部得重要人物被離間,甚至出現內奸叛徒,比如項羽的叔叔――項伯!
所以,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6 # 史無止境
劉邦能夠從街頭痞子變成一國之君,他的能力就是會識人用人,要問這個能力從何而來,雖然本人不喜歡宿命論,但當我看完《高祖本紀》時,不得不由衷的讚歎一句,這貨真是天生就是當領導的料!據《史記》記載:劉邦年輕的時候,沒事就喝喝酒,泡泡妞,吹吹牛,賒賒賬,欺負欺負人。自己身上明明一分錢沒有,卻謊稱帶了一萬元紅包,順利參加了呂太公舉辦的沛縣名流party,然後順利泡到了呂雉mm——如此具有撒謊天分,超凡脫俗的心理素質,簡直是天生政治家啊,有木有!
但為什麼他前期毫無作為呢?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拿三國群雄舉個例子,如果天下不亂,曹操安心當他的官二代,劉備安心當他的古惑仔,孫權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冒險家,他們誰也不可能成為三分天下的霸主。再來看劉邦,如果天下不亂,估計他一輩子就在沛縣當個小公務員了。但秦末大亂,逐鹿天下,這是百姓的不幸,卻是劉邦的大幸,他的“主角光環”早已躍躍欲試,英雄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但光有用武之地還不行,還要遇到優秀的人才,把他的能力激發出了,在這方面劉邦也很幸運的遇到了。下面就詳細介紹介紹劉邦的“初漢人才”陣容,後世能和這個陣容相媲美的,估計只有李世民的“貞觀人才”陣容,朱元璋的“洪武人才”陣容、毛爺爺的“共產人才”陣容了。
最強大的統帥——韓信
“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這句話已經成為千古美談。當然這不是韓信在吹牛,他的確有資格說這句話。放眼中國歷史上的將領統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真沒有幾個。韓信的一生給後世留下了許多戰爭史上耳熟能詳的經典戰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十面埋伏”等等,他在項羽和劉邦滎陽對峙期間,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橫掃整個黃河以北。為劉邦日後翻盤,賺足了資本。到了楚漢戰爭的後期,韓信的實力已經到了能影響歷史發展的地步,可以說他歸漢則劉邦勝,歸楚則項羽勝。當項羽的謀士來拉攏韓信時,韓信果斷的拒絕了,韓信說:“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由此也看以看出,劉邦這個人很善於駕馭將心。
劉邦當上皇帝后,將韓信評為“漢初三傑”之一,劉邦說:“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這也是對韓信一生最貼切的評價。韓信生前“王侯將相一人全任”,被譽為“國士無雙”,身後又獲得“兵仙”、“戰神”的美譽。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韓信無愧此生矣。另外劉邦帳下的彭越、英布和韓信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彭越擾亂項羽後方,英布歸漢分化了項羽的實力,再由韓信正面作戰,最終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這是劉邦戰勝項羽的重要原因。
最強大的參謀——張良
張良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確實稱得上是奇人。博浪沙勇擊秦始皇,這是傳奇的前奏。下邳偶遇黃石公,是傳奇的開始。輔佐劉邦出謀劃策,這是傳奇的上演。最後急流勇退,隱居仙山,又給這個傳奇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秦宮諫言、鴻門巧辯、下邑畫策、釋疑群臣等等,張良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不世功勳。劉邦有很大的流氓本性,據說看誰不順眼當場就罵,但惟獨對張良特別尊敬,凡是說到張良,必稱其字。張良只所以選擇劉邦,是因為他的悟性很高。據說張良得到《太公兵法》後,將書中的思想和別人說,他們都不理解,惟獨劉邦一點就透。俗話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劉邦就是一個很有文化的流氓。
劉邦大封諸侯的時候,讓張良任意選封齊地三萬戶,這種恩遇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但張良拒絕了,他只挑選了留縣一萬戶受封,原因很簡單,留縣是劉邦和張良初次見面的地方。人生若只如初見,只因那一次偶然的見面,奠定了大漢朝的百年基業。劉邦曾稱頌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生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兩漢以來無雙士,留侯豈是一代人!
最強大的後勤部長——蕭何
蕭何是劉邦集團的元老,劉邦在沛縣起兵的時候,蕭何就一直跟隨。關於蕭何最出名的典故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因蕭何的舉薦而成為大將軍,也因蕭何的計謀最終死於非命。當劉邦當上皇帝后,將蕭何評為第一功臣。有許多大臣很不服氣,他們覺得蕭何從未領兵打仗,如何算的上第一功臣呢?劉邦義正言辭的解釋說,諸位都是“功狗”,而蕭何卻是“功人”。意思就是蕭何是幫自己打仗的獵人,而其餘的都是獵人帶領的獵犬。在楚漢相爭期間,要是沒有蕭何幫劉邦管理大後方,提供軍糧,劉邦是很難戰勝項羽的。日後劉邦評價蕭何:“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由此可以看出劉邦對蕭何的倚重。
劉邦當上皇帝后,蕭何擔任大漢帝國的第一任丞相。他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隨後劉邦開展了整風運動,“漢初三傑”面對這場浩劫,張良採取隱退,韓信選擇造反,而蕭何則是採用“自汙名節”的辦法來避禍。蕭何死後,曹參接任相國之位。蕭何生前頒佈的法令一切照舊,曹參每天卻只是喝酒泡妞。漢惠帝對此十分擔憂,曹參解釋說道:“陛下不如高皇帝,我也不如蕭相國。如今的法令都是他們用盡畢生心血才研究出的結果,我們只要延續他們的思想就行了,何必非要改動呢?”這就是著名“蕭規曹隨”的典故。
最強大的陰謀家——陳平
劉邦的人才陣容是很全面的,用一句俗話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有些問題張良解決不了,或者不便解決的時候,“初漢第一陰謀家”陳平就起上作用了。有人說陳平是個“小人”,這個評價其實也算對,因為觀察陳平的事蹟的確不怎麼光彩。陳平這個人長的很漂亮,《史記》是很少對男性的外貌進行描寫的,而陳平卻是其中一個。陳平小時候是好吃懶做,青年的時候又是傍富婆起家,據說和他的嫂子還有一腿。走上社會後,更是四易其主,到達劉邦陣營後,誰給他錢多他就和誰好,誰給他錢少他就陰誰。後來劉邦責怪他,陳平巧妙的用德與才的關係來進行辯解。經過這件事後,劉邦對陳平反而更加器重。
陳平絕對不單單是個“小人”,就和劉邦不單單是個“流氓”一樣。如果小人的策略能對國家起上作用,那他就是個人才。當劉邦與項羽對戰不利時,陳平提出了反間計的策略來弱化項羽,項羽的大將范增、英布、鍾離昧也因此不受信任。劉邦深知陳平有“愛金”的特點,他給陳平三萬兩黃金作為反間計的經費,而且不問出入。後來劉邦擒韓信,也是聽取陳平“偽遊雲夢澤”的建議將韓信擒獲。當劉邦深陷“白登之圍”時,陳平用中原美女來威脅單于的老婆,劉邦因此得以逃脫,這種歪點子也只有陳平能想的出來吧。
陳平還有一大汙點,就是曲迎呂后。劉邦死後,陳平立即轉入呂后陣營。陳平的舉動遭到了許多大臣的鄙視,但陳平不以為然。當劉邦的忠臣一個個都被呂后整死後,陳平卻安然的活下來。7年之後,呂后病逝,陳平發動政變,聯合周勃“蕩平諸呂”,恢復了劉姓江山。由此可見,陳平即便是個“小人”,也是個偉大的“小人”。
最強大的說客——酈食其、陸賈
“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這是史家對戰國時期著名辯士蘇秦、張儀的評價。劉邦身邊也有兩個這樣的人物,那就是酈食其、陸賈。當然蘇、張二人屬於的縱橫家,而酈、陸兩人才算嚴格意義上的說客。酈食其投奔劉邦時,已經年過六旬。劉邦一向是討厭讀書人,當聽說酈食其來投時,很不以為然。酈食其大怒高呼:“我不是讀書人,我是高陽酒徒!”。劉邦聽後,慌忙出門迎接。酈食其投奔劉邦後的第一大功就是勸降武關秦將,從而使劉邦順利的進入咸陽。當楚漢相爭時,酈食其僅用三寸不爛之舌,勸降齊國七十二城。“酈生說齊”因此成為千古名典。但酈食其的大功遭到韓信的嫉妒,在齊國投降之後,韓信自作主張動用兵力,對齊國來了一次武力鎮壓。酈食其也因此被齊王下油鍋。劉邦封侯的時候,為了表彰酈食其的功績,就把他的兒子酈庎封為為高梁侯。
陸賈是劉邦手下第二大辯士,酈食其死後,他的地位更加舉足輕重。陸賈的最大功績是說降南越國王趙佗,使廣州、廣西之地正式列入漢朝的版圖。陸賈還有一大功,就是第一個提出漢初的治國理念——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陸賈的治國思想融匯成了《新語》這本書,《新語》在我國的思想界有著重要的里程碑作用。由此可見看出,劉邦帳下的人才都很“全能”。當將軍的也可以參政,當說客的也可以治國,只要你說的有理,一律採納。這也正是劉邦的過人之處。
最強大的保鏢——樊噲
樊噲也是劉邦集團的元老之一,他的老婆是呂后的妹妹,他也就是劉邦的“連襟”。說樊噲是個保鏢,其實有些不合適,因為他也領兵打過仗。但也因為他和劉邦的關係非常親密,經常跟隨劉邦的身邊,的確充當了保護的作用。這裡說樊噲是“最強大的保鏢”, 不僅僅是以為他的武力,要知道把三國時期的典韋、周泰的護主事蹟拿出來,足以震古爍今。但樊噲有一個長處,是典韋、周泰是比不了的,那就是樊噲是個有“思想”的保鏢。
當劉邦進入秦宮後,看見眼前的美女香車、金銀珠寶,瞬間就“腐敗”了,這個時候是樊噲第一個出來勸阻劉邦,要為天下著想,不能被眼前的榮華富貴所迷倒。樊噲可是個“狗屠”呀,一個賣狗肉的人,能有如此覺悟實在不簡單。當劉邦在鴻門宴身陷危機時,樊噲更是勇敢闖帳,大煞項羽威風,救劉邦於危難之中。“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這是樊噲勸劉邦一席話,如此有文采有哲理的言辭,在一個“狗屠”嘴中說出,實在讓人佩服不已。
最強大的司機——夏侯嬰
夏侯嬰又稱“滕公”,是三國裡夏侯惇的祖先,曹操本姓夏侯,說夏侯嬰是曹操祖先也算對。劉邦當上皇帝后,他被封為汝陰侯。夏侯嬰到底是個什麼人物?說白了他就是劉邦的一個專職司機。可不要小看這個司機,他給漢朝四代皇帝都駕過車。一個趕馬車的最終被封為列侯,還能給四代皇帝開車,這絕不單單是因為他的駕車技術好,他必定還有過人之處。
夏侯嬰也是劉邦集團的元老之一,他年輕的時候,為了替劉邦頂罪,甘心入獄一年多,飽受痛苦,也決不出賣劉邦,由此可見這個人很講義氣。夏侯嬰也很有識人的眼光,當韓信投奔劉邦,還沒被重用的時候。韓信曾經因身犯小錯,要判處死刑。是夏侯嬰即時刀下留人,才保住韓信的性命。夏侯嬰能為漢朝四大皇帝開車,更重要的是他為人忠厚善良。當劉邦彭城慘敗的時候,劉邦為了自己逃命,數十次將自己的兒女丟下馬車。而將劉邦兒女再次救上馬車的人,就是車伕夏侯嬰。那個被丟下馬車的兒子,就是日後劉邦的接班人漢惠帝劉盈。正是因為如此,夏侯嬰在動亂的朝廷中,也能受四代恩寵。
最強大的對手——項羽
介紹為完劉邦的班底,也該介紹劉邦的對手了。如果劉邦的對手不強大,也不能彰顯現出劉邦帳下人才的優秀。之所以說劉邦的人才陣容是史上最完美的陣容,也是因為劉邦的這個對手太強大了。“霸王”這個詞語,古今只屬項羽一人!
現在大部分人覺得項羽無才,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鉅鹿之戰,九戰九捷,大敗秦軍主力。彭城之戰,項羽以三萬疲憊之師,將劉邦54萬精兵打的落荒而逃。這豈是無才之人能做的事?秦末時期有兩個超一流的名將,一個是韓信,另外一個就是項羽。項羽是“勇戰派”的代表人物,韓信是“謀戰派”的代表人物,不能因為項羽最終的失敗,而抹殺他的光輝。項羽一生只打過一次敗仗,也是最後一次,那就是垓下之戰。但垓下之戰是劉邦背棄“鴻溝議和”在先,另外項羽也是以少對多,最終失敗,非戰之過也!項羽最終沒有統一天下的原因,我比較贊同蘇洵的觀點:項羽有奪天下之才,卻沒有奪天下之慮。就是說項羽有奪取天下的才能,卻沒有奪取天下的辦法。項羽集團從始至終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治綱領,這就註定項羽的才能無法合理的施展出來。我們不妨統計一下,劉邦帳下的人才除了他和一起沛縣起兵的元老之外,韓信、陳平、彭越、英布等等,最初都是項羽手下人,但項羽最終都是因猜忌把他們逼走了。
封建時代最厲害的皇帝——劉邦
文章的最後再來詳細地介紹一下劉邦,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白手起家打天下的皇帝,而且從他沛縣起兵到統一天下登基稱帝,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這個速度,後世再也沒人趕超過。因此毛澤東稱讚劉邦是“封建時代最厲害的皇帝”。這個厲害指的不是他武力有多強,機謀有多高,而是他識人善用,駕馭人才的本領,堪稱古今一絕。
世人論劉項成敗,常以劉邦仁義、項羽殘暴而評之,其實這個觀點在當時就有人否定了。高起、王陵評劉項二人:漢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以此看來,項羽婉然一副仁君面貌,劉邦卻是一副無賴嘴臉。劉邦雖傲,但他能結眾人之力,成一己之功,無賴之傲終成帝王之傲;項羽雖仁,但他卻逞個人之能,失天下之信,英雄之仁竟成婦人之仁。劉邦所經之處約法休民,雖舍小義卻博大義;項羽所經之處屠城坑降,乃顧小仁而失大仁。劉邦可敗百次,但只為一勝;項羽能勝百次,卻不能一輸。以此可判劉邦、項羽成敗的原因。亂中爭霸,仁者無敵邪?眾者無敵也!
劉邦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這是他的偉大之處。但劉邦因當上皇帝后殺害功臣,還有他一貫的流氓作風,被後世所不恥。但評價這樣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我們不能以正常人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因為正常人也當不了政治家。從後來漢景帝時期爆發的“七王之亂”來看,劉邦殺異姓諸侯王可謂有先見之明。為了江山的統一,為了社稷的長治久安,屠殺功臣良將在當時來說,也算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了。其實劉邦是最敬重忠臣的,對於那些忠於故主的人,即便是和自己作對,劉邦也會給他們豐厚的獎賞。
至於那些說劉邦是“流氓”的觀點,我在此僅講一個小故事:
劉邦當上皇帝后,御史大夫周昌進宮拜見劉邦,恰巧碰見劉邦正抱著戚夫人吃飯。周昌覺得很尷尬,掉頭就走。劉邦丟下飯碗,扔下戚夫人,趕上週昌,將他按倒在地,並且騎在周昌的頭上,問:“你覺得我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周昌秉性耿直,就說:“你是個和夏桀、商紂王一樣殘暴的皇帝!”劉邦聽後哈哈大笑,就拉周昌坐下一起吃飯。 從這個故事來看,劉邦作為一個皇帝,卻騎在臣子的頭上,望之不似人君,“流氓”派頭十足,但聽完周昌的怨言,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熱情相迎。這又是一副帝王氣象。
這就是劉邦,痞子皇帝!流氓英雄!
-
7 # 穿插游擊隊
漢高祖劉邦是歷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皇帝,他既沒有高貴的出身,又沒有很好的名聲。他懶散、貪玩,還經常耍無賴,就連自己的老婆都是靠說大話騙來的。可以說,他能成為一代帝王,是很多人萬萬沒想到的。那麼,司馬遷是怎樣記述這段逆襲史的?他對劉邦又有著怎樣的評價?今天,我為你講一講劉邦的故事。
* * *
今天,我們來講講漢朝的第一位皇帝漢高祖劉邦的故事。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開國皇帝,司馬遷可絲毫沒有筆下留情,他竟然在《高祖本紀》裡寫了好多劉邦的壞事,簡直可以說是劣跡斑斑。有人就說,《史記》這是在辛辣地諷刺漢朝的發家史呢,反映了司馬遷對漢朝封建統治的批判。這話說的對不對呢?等聽完劉邦的故事我們再總結吧。
劉邦出身在沛縣,這地方現在還叫這名兒,這多虧出了漢高祖這號大人物啊。可是兩千年前,劉邦在老家名聲可不好,他不是一個本分的莊稼人。在張耳陳餘這一講裡,我講到有“豪強”這一號人,劉邦年輕時心目裡最羨慕的就是豪強們都橫著走路的氣勢。《史記》裡寫了劉邦哪些壞事呢?我來總結這麼幾樣吧:
第一,厚顏無恥;第二,六親不認;第三,愛打人罵人,毫無修養。這都是有故事的。
先說說劉邦是怎麼個厚顏無恥吧。劉邦的老婆呂雉,就是他靠著一張城牆般厚的臉皮騙回來的。劉邦在家鄉整天遊手好閒,誰家也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三十大幾了還打著光棍。呂后的父親呂太公,帶著全家從外地來投靠自己的朋友沛縣縣令,縣太爺為這位老朋友接風洗塵,邀請縣裡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赴宴。赴宴得送禮,縣令規定禮金不足一千錢的,只能坐在院子裡,連登堂入室的機會都沒有。劉邦當時是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身份相當現在的保安隊長,他也想去湊熱鬧,可是窮人出身,兜裡一個銅板都沒有,但他臉皮厚,一看不是當場收錢,就大聲嚷嚷:我出一萬禮金!
呂太公在堂上一聽,來了個大款,趕緊出來迎接,把小混混劉邦接到上座入席。宴會的主事蕭何一看,劉邦怎麼坐了個首席啊。蕭何知道劉邦的底細,就告訴呂太公,這小子肯定沒錢,他就是愛吹牛。可是呂太公這個人也有意思,他觀察劉邦在酒席上談笑自若,坐在一群有錢有勢的嘉賓當中,一點兒也沒因為自己是來混吃混喝就不好意思。這也是人才啊!等酒席一散,老太公挽留住劉邦,一定要幫他脫單,把女兒嫁給了劉邦。就這麼,劉邦靠吹牛,給自己吹回了一個老婆。
再說說劉邦又是怎麼個六親不認。那時劉邦已經是漢王了,他趁西楚霸王項羽跟齊國打仗的空檔,率兵端了項羽的都城彭城。彭城離劉邦老家沛縣不遠。劉邦好不容易又打回老家,就想派人把家裡人也接來,可沒想到家裡人還沒到,項羽先殺到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漢軍被殺得屍橫遍野,劉邦坐著戰車抱頭鼠竄,在逃跑的半道上,居然撞見了自己的兒子跟女兒,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小孩跟母親呂雉失散了,正哭呢,劉邦趕緊拉了兒女上車。駕車的人,是劉邦從小的老交情夏侯嬰,這一車上原來有兩個大人,現在再加上兩個半大孩子,份量變沉了,馬就跑得慢。
這時項羽的追兵遠遠地追上來了。劉邦心裡著急害怕,生怕被趕上,他只顧自己性命,一腳就把兩個孩子踹下了車。夏侯嬰是個老好人,趕緊停車把孩子抱起來,他怕劉邦再踹孩子,乾脆把倆孩子都摟在自己懷裡再趕車上路。劉邦氣得不行,好幾次想拔劍把夏侯嬰也殺了,可殺了司機誰來趕車啊?只好忍下這口氣。要知道,劉邦這老光棍,到快四十才有了這倆孩子,在古人來說已經是老來得子高齡老爸了,可是為了逃命,竟然連親生孩子的命都不顧了。都說虎毒還不食子呢,這劉邦比老虎還要狠毒。
最後再說說劉邦愛打人罵人惹出的禍。被夏侯嬰救下的魯元公主,後來被劉邦許配給張耳的兒子張敖。這個張敖在父親張耳死了以後,繼承了趙王的爵位。這時候已經是漢朝的天下,劉邦都已經做了皇帝了,可是他還是一點當皇帝的樣兒都沒有。
有一回辦家宴,他問已經當了太上皇的老爹劉太公:老爸從前都誇二哥會種田,懂得給家裡趁家業,現在你看看,我跟二哥比誰家大業大啊?這翻陳年老賬,真是一點兒不給老爸留面子。這還不算,劉邦對自己的女婿張敖,更是不客氣。劉邦去平定北方叛亂的時候經過趙國,張敖伺候這位老丈人真是細心周到,天天在劉邦身邊端茶送水。
可是劉邦怎麼對待這位貴為王爺的女婿呢?他叉開兩條大腿坐在地上,就指著張敖鼻子罵。張敖對劉邦是恭恭敬敬,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王爺不生氣,張敖手下的大臣們卻都氣不過了,偷偷謀劃要在半道上行刺劉邦為主公張敖出這口氣。劉邦運氣好,沒中埋伏。事後有人揭發這場陰謀,劉邦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張敖和這幫自作主張的大臣們全關進了大牢。丈母孃呂后來給女婿求情,劉邦還罵呂后:等那小子殺了我,當上皇帝,他還缺你女兒當老婆嗎!你看,這場風波,完全是劉邦自己對人無禮引起來的,可他卻沒有一點兒自我反省的意思。
劉邦的醜事,在《史記》裡頭可以信手拈來,還有一大堆呢。司馬遷一點兒也沒有古人為尊者諱的精神,為什麼會一五一十地把這些斑斑劣跡全都記錄下來呢?這真的是在批判漢朝的發家史嗎?這其實藏著司馬遷一種反襯的寫作技巧呢。越是把劉邦寫得難堪,反而越加凸顯他不同於常人的特質。在司馬遷看來,劉邦成為天子,這彷彿是天命,天的意志,就是這麼不可捉摸。
在今天,我們知道一點歷史的話,對改朝換代都已經很熟悉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還說過一句話叫: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呢。可是在《史記》和它的同時代大部分人的觀念裡,可沒有這種充滿造反精神的思想。新的王朝能代之而起,這背後都有天命這種玄而又玄的東西在起作用呢。
漢朝初年的大學問家賈誼寫過著名的《過秦論》,他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這說的是,秦始皇之所以能一統天下,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之前從秦孝公任用商鞅改革以來,六代祖先的共同努力,才打下吞滅六國的基礎。所以,在漢代人看來,天子能夠威加海內,就只有兩條路可選:或者是仁者愛人順應天命的王道之路,或者是憑藉祖業倡導力爭的霸道之路。陳勝吳廣雖然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但他們從起事到滅亡只有短短六個月時間,顯然天命不在他倆的身上。
對於劉邦來講,劉家的祖宗基業,大概也只有幾畝薄田了,這比起秦國六世之餘烈來不值一提。但是《史記》裡,卻充分肯定了劉邦的天命。
在《史記》裡,大概有四處地方提到劉邦的“天命”。第一處,是在《留侯世家》裡借張良的口說出來的,第二處是在《淮陰侯列傳》裡借韓信的口說出來的,第三處是在《酈生陸賈列傳》裡借狂生酈食其的口說出來的,而最後一處則是出自詳細排列秦漢之間戰爭歲月的《秦楚之際月表》。司馬遷在評論中直接感慨在天下逐鹿的混沌之中脫穎而出的劉邦:“豈非天哉!豈非天哉!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司馬遷把劉邦比作了上古的聖賢,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聖賢,乃是身懷天命的大聖,如果不是大聖,怎麼能受此天命而稱帝呢。劉邦身負天命,這才是司馬遷對劉邦和漢朝真正的看法,作為漢朝的臣民,對於這個新帝國的天命,司馬遷仍是懷有一種深沉的自豪感的。
古人有一句對《史記》非常中懇的評價:不虛美,不隱惡。這是說《史記》寫歷史、寫人物,不會妄加讚美,也不會隱瞞惡行。司馬遷寫劉邦可不是光暴露他的陰暗面,司馬遷同樣寫了劉邦有常人不及的優點。那劉邦又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呢?我覺得劉邦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能用人,識英雄重英雄。像蕭何、曹參、張良、韓信這些一代人傑,都願意跟著他打天下,如果劉邦就是一個小流氓,又怎麼可能把這些英雄豪傑都吸引到身邊來呢?
* * *
好了,故事聽完啦。司馬遷寫起劉邦的醜事來真是毫不留情,但就是這樣一個厚顏無恥、六親不認的人,最終卻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成為一代帝王。
回覆列表
能力是從實踐出來的,換句話講劉邦之所以能當皇帝,跟他性格和人際有關係。
懂得如何籠絡團結一大幫人和管理這幫人,這個就是他最核心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以前市井形成的,卻是有些人學不來的。而這幫人能力和才能都足於抗大旗,從而成功是眾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