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隠者
-
2 # 8道法自然8
宣帝時期主要是維穩工作,雖國力強盛,但是對外大型戰爭已不多見,文臣武將濃墨重彩者少,宣帝時期也就陳湯喊了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悠悠華夏數千年,一朝一代的知名度,靠的不僅是帝王的風采,更要文臣武將的陪襯,知名度不高但是帝王出彩的其實不少,相比而言光武帝,宋仁宗知名度也遠遜其他帝王,作為昭宣中興的昭帝崩的早知名度更低,往往開國帝王以及開疆拓土的帝王更能為人所知,加上小說民間的潤色知名度才會高。三國的聲名遠播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三國演義,但是其精彩度絕對不會高於戰國時期,何也?文化傳承依靠文字,文略少知名度低
-
3 # 三俗兒82488335
前面有漢武帝呀,要想在歷史上出名你要能人所不能,打仗打仗一直打,名氣就打出來了。不打仗你要搞盛世,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比較被人提起,要不搞花邊新聞,漢成帝寵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和美女一起留名千古。守成之主還想有名氣,難度大過昏君。
-
4 # danyboy
沒錯,漢宣帝的確讓西漢達到了一個真正的高度,這個概括是準確的。那麼,如何看待所謂“漢宣帝知名度不高”這個問題呢?
一、特定人群在一般普羅大眾那裡,特別是對歷史的瞭解主要依靠影視劇、網路文學、評書相聲一類的人群,恐怕能夠知道有漢宣帝這個皇帝,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在具有初步的歷史知識,讀過一些中國古代史入門書的來說,漢宣帝的知名度一點也不低。
等到了學術界,關於漢宣帝及周邊的研究,並不亞於知名度最高的漢武帝、漢高祖等人。
只有有些人津津樂道的文景之治,雖然這個名詞足夠通俗流行,但這兩位皇帝相關的研究則要少於漢宣帝的。
二、漢宣帝牛在哪裡?誠如問題所說,漢宣帝時期,西漢達到了一個真正的高度。但是,這與漢宣帝有什麼關係?他是站在漢武帝開闢的龐大版圖和帝國基業上,才得以享受前幾代皇帝的勝利果實嗎?
當然不是。
西漢的皇帝在廟號上最講究的,比如漢景帝,就沒有廟號,因為只有在功績上具備里程碑意義的皇帝,才有資格擁有廟號。像漢武帝,我們今天評價他雄才大略,實則在當時西漢人的眼中,漢武帝幾乎快要與秦始皇齊名了,漢帝國也快要到達崩潰的邊緣了,所以對漢武帝是否立廟,在當時是有爭議的。
而漢宣帝,則無可爭議的尊為中宗,也就是說,在西漢,中宗的本意還是比較準確的,就是中興之主。那麼,漢宣帝之前,昭帝日斷,再往前就是漢武帝,那麼說漢宣帝是中宗,不就是說漢武帝的時候,世道其實不那麼好麼?
漢宣帝的最大功績,並不是武功,也不是在當時施行的較為清明的治理,更不是因為他鐵腕 整治了霍家集團。
漢宣帝的最大功績,是文治,是真正將儒家的價值體系、意識形態,以制度的方式引入到漢家朝廷。在漢武帝時期,雖然罷百尊儒為人熟知,但漢武帝這麼一個強權人物,他是把儒家完全作為工具的,從來不遵守。
而漢宣帝雖然講究“王霸之道雜之”,但他對儒家,主要是今文經學,是非常信任的。西漢一朝,正是從漢宣帝開始才大規模講究祥瑞,發現了許多鳳凰、甘露等。
漢宣帝的用人,重要崗位上儒家人物佔了很大的比例,一些高官都是名儒,比如蕭望之。
而正是漢宣帝對儒家的支援態度、王霸之道雜之的方法,使得儒家才真正與政治結合起來,真正接入到國家的政治運作中,一直影響到現在。
從這個角度說,漢宣帝對後世的影響,是遠超許多有名的皇帝的。
-
5 # 藍風萬里
實際上一段歷史的知名度高,對於那段時期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所謂知名度高,說白了就是故事性強,好傳頌。從古至今,凡是廣為流傳的故事,局中人哪個不是刀山火海經過大風大浪的?唐太宗知名度高吧?主要就是2點:貞觀之治和玄武門之變,唐太宗兢兢業業當了22年皇帝才換來一個貞觀之治的故事點,玄武門之變不過半天的功夫就佔了一個故事點。趙匡胤知名度高吧?廣為流傳的就是杯酒釋兵權和斧聲燭影,宋太祖治國的政績人們都不怎麼提,提到的都是這些花邊。漢武帝知名度夠高,一說起來就是驅趕匈奴和晚年的巫蠱案,驅趕匈奴連累的重賦老百姓喜歡嗎?老百姓想要的是沒有匈奴。巫蠱案那麼慘烈,又有幾個人喜歡呢?老百姓想要的生活,無非就是風調雨順政治清明的太平歲月,這樣的條件是註定沒有什麼好故事的。明孝宗朱祐樘執政時期被稱為“弘治中興”,被史學家極為推崇,卻是一個幾乎被人遺忘的皇帝,其他的如漢宣帝劉病已、宋仁宗趙禎知名度都不高,連劉秀這個開國皇帝的知名度也是在所有開國皇帝中是最低的。可憐嗎?不,最好的故事就是沒有故事,最好的歲月就是被看客遺忘的歲月
-
6 # 王重陽56
西漢的知名度都還行,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這些人的知名度都挺高,也就李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武曌、玄宗、肅宗、武宗、宣宗知名度能與之抗衡。不像東漢,除了光武、桓、靈、少、獻,基本就不知道了。
-
7 # 史聃
此說法並不十分準確。漢宣帝的中興漢室的招牌還是很響亮的。
漢朝文景之治後,經過漢武帝的一番折騰,威信大彰,但也元氣大傷,後繼者改弦更張,從而有“孝宣之治”(也稱“孝宣中興”),延緩了漢朝的衰落。
“孝宣中興”的關鍵人物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他的一生十分富有傳奇色彩,出生不到一年,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全部自殺或遇害,他自己則被關進長安監獄,五歲那年才被放出來。就是這樣一個“倒黴蛋”,後來卻鹹魚大翻身,十八歲時被霍光擁立為帝,終成一代明君。
劉詢雖然出身高貴,他爺爺是太子,他老爸是太子的長子,他是太子的長孫,但很不幸,他曾爺爺是雄才大略又長壽的漢武帝。漢武帝到了晚年,老實說是有些昏聵的,猜疑之心也越來越重,竟然聽信小人江充的蠱惑,大興冤獄,把自己的幾個兒子、女兒都活活逼死。
在史稱“巫蠱之禍”的浩劫中,太子劉據這一脈幾乎死絕,就剩了劉詢這一顆獨苗。襁褓中的劉詢雖逃過一劫,卻也被關進了長安郡監獄,歷經九死一生。所幸有監獄官丙吉(西漢名臣,後來漢宣帝時期的著名宰相)悉心照護,並選擇忠厚謹慎的女囚哺育他,幼年的劉詢才得已慢慢成長。
劉詢五歲那年,漢武帝病重,或許是有心人想斬草除根,於是買通望氣者說長安監獄有天子氣,漢武帝便派遣親信郭穣,把京都二十六處官獄中的犯人抄錄清楚,不分罪過輕重一律殺掉。
郭穣夜晚抵達長安郡監獄,卻見大門緊閉,丙吉在裡面說道:“皇曾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被殺,何況皇上的親曾孫呢!”丙吉頂著抗旨的大罪一直守到天亮也不許郭穣進入,郭穣只好回去向漢武帝打小報告,並趁機彈劾丙吉。還好,漢武帝並沒有完全昏聵,他冷著臉嘆息著說:“這是上天讓這樣做的吧。”不久大赦天下,於是,在丙吉的安排下,劉詢得已出獄。丙吉還用自己的錢僱傭保姆繼續照顧劉詢。
同年,漢武帝駕崩,臨終前留下兩道遺詔,一道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封侯,同為輔命大臣;另一道將劉詢收養於掖庭,並令宗正著其屬籍(錄入皇家宗譜)。
此後,劉詢慢慢長大,他雖養於掖庭,卻常常出行宮外。他屢次在長安諸陵、三輔之間等地遊歷,深悉民間疾苦。
十八歲那年,在權臣霍光(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與劉詢他爺爺劉據勉強也可以算是姨表兄弟)的運作下,劉詢終於鹹魚大翻身,登基為帝。霍光死後,劉詢逐漸掌握大權,與民更始,勵精圖治,使得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中興”,另有史家稱西漢國力在其治下最為強盛。在以制定廟號、諡號嚴格而著稱的西漢一朝,劉詢也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劉邦為太祖高皇帝,漢文帝劉恆為太宗,漢武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
-
8 # 豬八戒的媳婦咧
因為人們總喜歡看英雄開疆拓土,卻遺忘了守業更比創業難。戰爭造就一批亂世人才,傳奇逸事,封候拜相,光宗耀祖,自然有無數故事可講;而太平盛世就沒那麼多趣聞了。看2朝名臣,武帝一朝更多,建功立業機會更多,然而老百姓不用說更喜歡太平盛世,所有的開疆拓土最後都是為了太平盛世。
-
9 # 應作如是觀
有漢武帝珠玉在前,漢宣帝的中興之象就差了許多。
漢宣帝是漢武帝蠱案中被殺的戾太子的兒子,換句話說,漢宣帝是漢武帝的長房長孫,自古以來哪裡有孫子搶爺爺風頭的說法。後市乾隆提前退位,也是不想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
漢宣帝的中興知名度很高,只是不被人們所之罷了。後市每逢外族入侵,文臣武將大多都會喊一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流傳後世的名言,就是出自漢宣帝時期的名臣陳湯所說。陳湯也是這麼做的,為了給被匈奴所殺的漢朝使者報仇,陳湯在邊境招募數千兵馬,遠征西域,懸首敵酋。
為什麼我們熟知漢武帝,卻對漢宣帝知之甚少,除了漢宣帝的自汙外,還在於漢武帝對匈奴數次大戰,把北方強盛的遊牧民族打的分崩離析,更在於漢武帝時期名臣武將眾星匯聚,真正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漢武帝雄才大略,不是庸主
又有董仲舒,李廣,衛青,霍去病,司馬相如等名臣武將,就連漢宣帝的輔佐重臣霍光都是漢武帝時期的人。眾人拾柴火焰高。
自古以來,什麼人最容易本人稱讚?不是隻知道埋頭掙錢的老實人,而是那些被人欺負了就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混人。前者,人們撇撇嘴,瞎幾把掙錢,被欺負不敢還手,孬種!後者,人們會說,有血性,是個男人。
在大漢歷史上,漢高祖,惠帝,文景,都是前者。漢武帝則是後者。而漢宣帝,在對待打不打的問題上,又開始趨於前者。
所以不論是劉邦也好,文景也罷,都不如漢武帝更得後世民心。漢宣帝就更不行了。雖然連年戰亂,國庫空虛,漢武帝因此被後世詬病,到依舊是讓人恨不起來!
在中國歷史上,抵禦外敵是歷朝歷代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一個君王都需要認真對待,在中國人與外族對抗的歷史中。不論勝負,不講殺敵,單以氣象而言,當以漢朝最盛,其中又以漢武帝最強。
公元117年,北方少數民族羌族反叛漢朝,圍攻故安,同時匈奴人出兵進攻五原郡。同年10月,漢武帝親自帶領12位將軍,18萬大軍,抵達北方邊境,旌旗千里,漢武帝派遣使者告訴匈奴,南越王的頭顱還掛在長安城上,我現在就在這裡,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不能,速來臣服。
這就是漢武帝
-
10 # 只為搞笑而生
漢宣帝時代內政也達到巔峰,使得這個時代成為兩漢間政治最清明、經濟最富足、軍事最強盛、良吏最多、疆土最廣等集多項歷史之最的盛世。漢宣帝親政以後,實行整飭吏治、整頓工商、輕徭薄賦、文化改革、設立常平倉等一系列的內政措施,這使得漢朝實力膨脹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以這種強大的國力支撐對外戰爭。
漢宣帝非凡的武功和謀略之道,在歷史帝王中堪稱罕見,其為人追求事當務實,深知“兵者,兇器也”的道理。更明白,要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先強其國,所以,漢宣帝首重文治,次興武力,把外交謀略與軍事經濟實力運用到了極致。
而漢宣帝的一生也頗為傳奇,由於巫蠱之禍的影響,宣帝剛一出生便成為死囚,之後因大赦而流落至民間,又因為歷史的偶然,回到宮中,榮登大位。即位之初,他有名無實,如同傀儡,後透過一系列鬥爭奪回大權,並開創出千古霸業,留名青史。從“死囚”到“千古一帝”,這樣的人生經歷,讓人歎為觀止。
對於愛情,漢宣帝表現出帝王史上難得的堅定不渝。宣帝流落民間時,娶民女許平君為妻,兩人相敬如賓。待他登基為帝后,並沒有拋棄糟糠之妻,反而念念不忘在民間的妻子,下了一道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詔書:“尋故劍”,讓許平君進宮為後。這是帝王戀愛史中的千古絕唱,故劍情深的典故由此而來。
在為人方面,宣帝也表現出正直和大度的一面。當他遭到臣子反對時,不會盲目的因為憤怒而加以責罰,而是抑制住個人感情因素,客觀的看待問題。如在廟樂之爭時,遭到夏侯勝的激烈反對,漢宣帝感嘆他的耿直,不但不對此事惱怒,反而慶幸自己得到位賢臣;當西域莎車國發生叛變時,馮奉世為了救急,矯詔借取西域諸國上萬兵馬抗敵,回國後,宣帝不但未加責罰,反而加官進爵;趙充國平西羌時,數次上書與宣帝爭論,指責宣帝戰略上的錯誤,並駁回皇帝諭令,拒絕執行。宣帝先是憤怒,後冷靜下來,察覺到自己戰略的確有誤,他立刻下令褒獎趙充國這位敢於直言的忠心大臣。這種開闊的胸襟,使得不少傑出人才甘心為他效命,也使得這一時代人才輩出。
縱觀整個漢宣帝時代,無論是軍事實力,國家經濟,還是政治文化都達到了漢王朝之最。這一時期的成就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思考,但可惜的是,迄今為止,還未有一本全面描述漢宣帝時代的專著書籍,史書往往以“昭宣中興”和“霍光輔政”將其概括,如此籠統的描寫,是無法讓人全面的理解到這位傳奇的帝王,更無法看清這個偉大的時代。
如果繼續讓這位文武雙全的帝王被掩埋在歷史的廢墟之中,豈不讓人感到惋惜。
-
11 # 我有一言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人齊名,皆是開創之君。漢宣帝是守成之君,與他齊名的帝王是西漢文景,東漢明帝,唐高宗玄宗以及宋仁宗。明清另說。 開創之君一般是大一統天下,奠基各種制度,比如秦始皇滅六國稱皇帝立丞相,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奠基兩千年第一個吃螃蟹,別的皇帝都得往後排。 漢承秦制,到漢武帝這兒首創年號,改正朔,內外朝加強皇權削弱相權,除徵土地稅人頭稅外首次將山林鹽鐵礦收歸國有徵稅,大大充實了國庫收入,支援了對內對外平叛禦敵擴疆的各種戰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是首創,影響深遠人盡皆知不用我說,奠基兩千年第一個吃螃蟹,別的皇帝都得往後排。 而對於當時漢王朝本身,武帝的推恩令更是解決了漢朝立國以來最大的內憂。雖然漢武帝有窮兵黷武之嫌,宮廷巫蠱之禍的爭議,汙點,但這並不能影響更不能否定他的雄才大略和開創之功。而漢宣帝正是在武帝的各種奠基、開創下憑藉著自己的賢明成為一代中興之主,所以漢宣帝也有自己的功績和影響力,但只限於本朝,對於後世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成就,也就沒有貫穿歷史的深遠影響力,就達不到漢武帝的重量級,自然他的知名度就遠不如漢武了。 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的話你就會發現歷史上凡開創之君都是擁有著人盡皆知的知名度,(除了這四位其實還包括隋煬帝,隋煬帝經濟上開運河,科舉上開進士科。科舉就包括明經和進士兩科,所以科舉制到煬帝這兒已是初次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唐承隋制。煬帝已經趕上了他漢武帝的功績和影響力,如果不是亡國的話就超了),因為他們進行了制度性的建設,開創了新的文明而產生了貫穿上下千百年的歷史影響力,而在歷史書上佔很大篇幅,考試也經常考到,這也是所謂知名度有差距的原因。現在說說第三個原因。文學作品和藝術創作,以及影視劇的影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這方面漢宣帝仍不如漢武。綜上所述,有原因三:開創之功、課本學習、影視創作。
-
12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漢宣帝劉詢當皇帝后,對內方面,剷除了權傾朝野的霍光家族,讓皇權得已集中。對外方面,派趙充國、馮奉世等超級名將對不安分的匈奴進行了反擊,進一步沉重地打擊了匈奴,致使匈奴再度一分為二,一部分匈奴人歸降漢朝,另一部匈奴人在郅支骨都侯單于的帶領下“北遁”,讓西漢王朝威風遠播。總之,漢宣帝上任後“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漢文帝)之時”。他與前任漢昭帝劉弗陵的統治被並稱為“昭宣中興”。
而漢宣帝之所以在中國歷史上知名度不高,是因為其生身“寒微”的原因。
原來漢武帝時的戾太子劉據有個妾叫史良娣,生下了皇孫劉進。劉據共有三個兒子,為了加以區別,就以其外祖母家姓稱劉進為史皇孫。史皇孫長大成人後,娶妻王翁須,生下了兒子劉病己。數月後,也就是漢武帝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蠱門”爆發,戾太子、史良娣、史皇孫、王夫人和這一家族的其他人先後遇害,只有嗷嗷待哺的嬰兒劉病己保留了一條活命,被送進了監獄。
典獄官邴吉知道太子劉據比竇娥還冤,又見劉病己可憐,於是特地將劉病己留著沒有殺。非但如此,邴吉在獄中挑選兩位女囚做他的奶孃。
再後來有人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漢武帝命令處死所有犯人。結果只為漢武帝這一句話,內謁者郭穰深夜帶兵去監獄執行格殺勿論的命令。但邴吉在這個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卻給了郭穰一個“閉門羹”,理由是:沒有犯死罪的人就不應該判死刑,再說牢中還關有皇上的親曾孫,你怎麼能輕舉亂動呢?
結果雙方僵持了一個晚上,郭穰只好悻悻回去向漢武帝將邴吉的軍了,滿以為漢武帝一定會為他做主,還他一個公道。然而,漢武帝聽了,竟然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這就是天意,天意不可違。”於是,清醒過來的漢武帝撤銷了“格殺勿論”的命令。就這樣,劉病己奇蹟般又躲過了一劫。
戾太子劉據一案平反後,劉病己已有五歲了,邴吉把他送到了魯國他的祖母史良娣家族寄居。邴吉還及時將劉病己已被赦免的訊息上報給了掖庭宮廷官署。從此,劉病己的名字被記在了宗室的族譜上,他的生活費用也全由朝廷提供。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就因病醫治無效,猝死於未央宮。漢昭帝死了,竟然無後(兒女)。
漢昭帝既然無後,那麼皇位的繼承人選自然得從漢武帝的兒子裡再選“賢君”了。但隨著燕王劉旦自作孽不可活被迫自殺,漢武帝的兒子就只剩下廣陵王劉胥了。但劉胥是漢武帝當年早早便把他排除在皇帝人選之外,怎麼可以再立他為皇帝呢?
“輔政大臣”霍光等人商議後,決定從漢武帝的孫子輩也就是說從漢昭帝的“侄子”中來選。
結果劉病己雖是漢武帝的曾孫,但來自於地地道道的民間,他身世坎坷,為人本分,忠厚仁義,因此,他一經提名,眾人皆稱是。就這樣,劉病己被立為皇帝,是為漢宣帝。
漢宣帝因為出生“卑微”,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這種特殊的身份和經歷,使其“英名”受損,因此,儘管他在位期間開創了“昭宣中興”,使西漢王朝達到了鼎盛,但知名度卻沒有漢武帝等人大。
-
13 # 小窗幽記10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歷史,都瞭解歷史。看一下網友的迴應就知道劉詢並不是大家不知道。從心理上的角度來看的話這是正常的,老百姓都喜歡強硬的當權者,你比如說嬴政,項羽,劉徹等等,普京有那麼多人喜歡不是沒有理由的。
-
14 # 剛剛好169753090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臨近兩個鄉都是洪澇區!其中一位鄉長每年在洪澇來之前就組織人員修堅固堤壩!而另一位鄉長卻不提前準備!來年當洪水來時修好堤壩的鄉沒有被淹而沒做準備的鄉自然被淹了!於是被淹的鄉的鄉長就組織全鄉幹部群眾抗洪救災非常辛苦!特別是鄉長更是帶頭辛苦抗洪救災幾天幾夜沒睡覺休息!抗洪也有成效!於是就感動了上級還有媒體!媒體對該鄉長還做了專訪!上級還嘉獎了該鄉長!後來因為抗洪救災被淹的鄉長還以抗洪救災有功得到了提拔!而沒被淹的鄉的鄉長卻默默無聞!
-
15 # 青春期中年人
畢竟打仗更容易讓人記住,老老實實發展經濟,休養生息沒什麼戲劇衝突,也編不出什麼好故事,作為看故事的人肯定更容易記得秦皇漢武,不過作為當時的百姓,心中更是愛戴文景二帝和宣帝吧,畢竟大多數百姓本來就一輩子不用和匈奴大交道,本來皇帝嫁個假妹妹給匈奴就能解決問題,非要傾全國之力來打仗,平頭百姓才不會關心千百年後的世界形式會這麼發展。
-
16 # 消業人
發表個人見解。
老百姓不關心史書而是愛看戲和演義小說。
那麼就看誰的戲劇題材多了。劉邦的電視劇、大漢天子、漢武大帝、三國演義等等好多好多,自然是讓老百姓們瞭解多了,甚至以為戲劇就是歷史。
過去還有劉秀傳的評書,三國演義的評書。
所以說,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以及漢獻帝劉協,都是非常知名的。
反之,對於昭宣之治等等會感覺比較枯燥。
當然,有人也說,歷史是人寫的,又有多少真多少假呢。
比如,對於光緒皇帝,民間傳說是被毒死的,但有專家反覆論證沒有毒死光緒帝的必要,但是,知道光緒帝的屍骨化驗之後方才確定是砷含量過高(砒霜之類的砷化物)……
這大概也是一種無奈吧,總說是隻有天知道。
-
17 # 舊事墨道
知名度不高是因為現在的歷史教學太側重於漢朝前期,考點基本都是文景之治和大一統,如果不是對歷史很感興趣的,很少知道漢朝最鼎盛時期是漢宣帝時,設定了西域都護府,統轄西域,漢朝的疆域也是空前最大的。現在的歷史教學感覺就是在為政治服務的,突出強化改革,強化統一,卻忽略了時間軸。現在能把中國曆朝歷代的傳承經過說出來的不多了。因為強化統一,所以大家都知道秦漢唐宋元明清,而且知識點也窄,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估計知道皮毛的都沒幾個。
-
18 # 四哥貪墨
歷史人物出名除了自身原因之外還需要文學作品加持。譬如明武宗,論政績的話根本無法和朱棣相比,但是在民間的知名度可比成祖高,就是因為《龍鳳店》。周世宗柴榮大敗遼國,比趙匡胤猛,可是世人多不知曉。
-
19 # 指動濟南
開創“孝宣中興”的漢宣帝劉詢,知名度不高主因是:終生活在漢武帝光環裡,主要功績是加強、完善、改進漢武帝時代的大政國策,缺乏創新之舉。更致命的是為自己選了個極不靠譜的繼位者,導致西漢王朝斷崖式衰亡,對此《漢書》的評價是:“漢世衰於元、成,壞於哀、平。”直接指出西漢衰亡於漢宣帝的繼承人元帝。
1、劉詢終生活在漢武帝光環裡
劉詢的曾祖父漢武帝的光芒太過耀眼,為大漢開創的一番新天地太過廣闊,使劉詢不需要深入重新思考就能接續前輩的事業。雖然漢武帝連年用兵導致“有亡秦之失”,但晚年主動糾偏,使西漢王朝重新得以休養生息。劉詢繼位後進一步加強、完善、改進了這些大政國策。對內:整飭吏治,懲治貪腐,輕徭薄賦,使國力迅速恢復。對外:在漢武帝倡導的武服基礎上,又採取了賓服策略,透過分化、瓦解、亦文亦武降服匈奴,設立了“西域都護府”,還把西羌(今青海、藏東、川西北高原、甘南草原)納入中國版圖。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對內的政策基本照搬了漢初文景時期的政策,所謂的創新性舉措“假郡國貧民田”,不過是漢武帝“罷苑馬以賜貧民”的復刻版,實在了無新意。而對外的武功也只是在漢武帝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大和延伸,說白了:老爺爺把土開荒,種下樹,就等曾孫子來澆水摘果子啦。
漢宣帝劉詢之所以主動把自己置身於漢武帝的光環裡,與他的出身有關。
2、劉詢用漢武帝的光環為自己“加持”
劉詢一出生(當時他還叫劉病已)就因為巫蠱之禍,其祖父太子劉據自殺,父親劉進被殺,身在襁褓中的劉詢也被被監入獄。幸虧有個叫邴吉的廷尉監先是在獄中找到女囚哺育他,後又在漢武帝下令把涉案人員一律殺掉時,緊閉獄門力保這位“皇曾孫”,並將他送到了祖母史良娣兄長的家裡撫養。漢武帝死前留遺詔,才將他收養於掖庭,並錄入皇家宗譜。而這個“錄入皇家宗譜”的意義非常重要,意味著承認他的血統和宗族地位。
但是,在世官眼裡他仍然只是戾太子劉據這個罪人之後。有個故事很得說明問題:史載,劉詢長到16歲時身長八尺二寸(近2米),一表人才,因此被管理掖庭的張賀相中了就想把孫女嫁給他,但是張賀當右將軍的弟弟張安世(正與霍光共同輔佐漢昭帝)聽後大怒:“這小子是戾太子罪人之後,現在有口飯吃已不錯了。你把孫女嫁給他,腦子壞了吧。”張賀只好作罷。
由此可知劉詢當時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於是漢昭帝死後,因無嗣昌邑王劉賀繼位成為皇帝,27天后被霍光、張安世共同廢黜。而劉詢此後被霍光擁立為皇帝時,霍光的主要理由是:“禮制,人要重視血統就會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就會敬奉祖宗事業。”並說“武帝曾孫名病已”可以“奉承祖宗大業”,也就是說劉詢被作為“武帝正統”來繼承皇位。這樣一來就很明白了,如果劉詢繼位後不大張旗鼓宣揚漢武帝,如何能突出自己的正統地位?包括下詔宣揚漢武帝的功績,為漢武帝立廟都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嫡系血統,是法理認可的嫡傳一脈,這也庶出而繼位的漢昭帝完全不同。
因此,劉詢的所做所為只不過是漢武帝文治武功的延續,他也事事、時時、處處以漢武帝的光環為自己“加持”。
3、選繼承人上失誤,導致西漢王朝斷崖式衰亡
讀史的人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漢宣帝中興之後,僅僅50多年西漢王朝就走向衰亡,被王莽的新朝所替代。為什麼強大的西漢如此不堪一擊,居然亡於一介書生手裡?其根本原因是劉詢在選擇繼承人上失誤。
漢宣帝劉詢選擇了劉奭(shì)作為繼承人。漢元帝劉奭的母親叫許平君,是劉詢16歲還生活在掖庭時娶的貧賤之妻。劉詢、許平君之間發生了“故劍情深,南宮遺愛”的愛情故事,夫妻之間的感情極深。
劉奭8歲時被立為太子。成年後,性情寬厚,喜好儒學。史載,他看到父親劉詢所起用的動不動就用刑罰懲治下屬,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僅是“刺譏辭語”就被殺掉,於是就向父親進言: “陛下持刑太深,應用儒生。 ”漢宣帝動怒: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二道交替使用,為何專行仁政效法周朝?何況儒生不能用所學結合實際,厚古薄今,使人惑亂於名實,不知所從,怎能委以重任!”
最終劉詢嘆道: “亂我劉家朝綱的,將是太子!”所以就疏遠了劉奭,想讓自己喜愛的次子淮陽王劉欽取代在為太子,說: “淮陽王明於察斷,愛學法律, 應繼承我的事業。”但是由於“少年微賤時依靠許平君及家人,夫婦義結糟糠,最終還是不肯背棄許皇后而另立太子。”
明知道劉奭這個繼承人不合格,最終因為不肯背棄糟糠之妻而堅持錯誤,雖然用情之深讓後人感嘆,但終究不是一代君王的所為,倒似一個兒女情長的痴情男兒。如此視江山安危如兒戲的作法,相比於他的曾祖父漢武帝來說那就更小兒科了,當年漢武帝為力保劉氏江山不變顏色,先是剷除掉衛氏外戚盤根錯結的關係網,後又斬殺“子幼母壯”的鉤弋夫人,充分體現了“自古君王皆薄倖,無情最是帝王家”的無奈、無理、無懼。兩相比較,就知道劉詢因為“多情”而為葬送西漢埋下的這顆“雷”是多麼幼稚。
劉詢讓西漢王朝達到了強盛的巔峰,為什麼知名度不高的原因就以上這些。
-
20 # 史詩雜談
(個人覺得漢宣帝劉詢(劉病已)知名度還可以啊,很多人都知道~)
他,被認為是西漢王朝最富傳奇色彩的皇帝:襁褓入獄,遍遊民間,少時繼位,畢生圖治,開創宣帝中興。他,與民休息,文治超越漢文帝;他,降服匈奴,武功直逼漢武帝。大漢帝國的命脈在他手中得以延續;大漢帝國的輝煌,在他手中得以重現。他的文治武功,足可令他笑傲於西漢諸帝!
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十八歲繼位,公元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是西漢的第十位皇帝,原名劉病已,成長於民間。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海賓服,史稱"孝宣之治",又稱"孝宣中興"。一眾史學家認為:西漢的國力在他的治下最為強盛。
襁褓入獄,天子之氣漢宣帝劉詢繼承帝位,與漢文帝劉恆極為相似,同是一連串的偶然與必然,讓歷史選擇了他們,而他們也締造了西漢王朝史上的兩個盛世篇章:文景之治與孝宣中興。公元前74年,在位僅十三年的漢昭帝劉弗陵突然駕崩,死後無嗣。面臨此種境況,霍光緊急召叢集臣商議,眾大臣首先推薦武帝之子-廣陵王劉胥,然劉胥性格狂放,行事不知檢點,難以繼承大業。
劉氏宗室中還有一位昌邑王劉賀,此人為漢武帝之孫,繼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順。於是,霍光迎其入京立其位帝。不料,劉賀繼位後,整日飲酒作樂不思朝政,在位僅二十七天竟做下千餘起荒唐事。霍光無奈,廢除劉賀,史稱廢帝。國不可一日無君,霍光聽人提起有一位皇孫流落民間。既然貴為皇孫,為何流落民間?
劉詢(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劉據之孫。巫蠱之禍後,武帝詔令邴吉追查巫蠱之事。邴吉心知太子之罪無真憑實據,於是便讓忠厚謹慎的女囚住在寬敞乾淨的房間哺育劉病已,私給其衣食,甚有恩德。
後元二年(前87年)春二曰 ,劉病已尚不滿五歲。漢武帝病重,望氣者說長安監獄有天子之氣,漢武帝便派人不分罪過輕重一律誅殺。邴吉辯說:皇曾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被殺,何況皇上的親曾孫呢!漢武帝悔悟因而大赦天下。劉病已出獄,被養於掖庭,漢武帝下詔承認其為漢室宗親。
遍遊民間,登基為帝劉病已少時高材好學,廣範交結。雖養於掖庭,卻常出於行宮外。他屢次在長安諸陵、三輔之間遊歷,常流連於蓮勺縣的鹽池一帶,尤其喜歡到杜縣、鄠縣等一帶。從這些市井遊歷中,他深切體會到民間疾苦,因此學會辨別奸邪,探查吏治得失。對霍光來說,適合繼承帝位的人,不僅要德才兼備,更不能有強勢的背景與權威。只有這樣,霍光才能繼續掌控朝局,於是決議讓劉病已繼承帝位。
後,霍光等大臣將劉病已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隨後即帝位,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以制定廟號、諡號嚴格而著稱的西漢一朝,劉詢廟號中宗,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
蟄伏几載,剷除霍氏一族與漢文帝劉恆一樣,同為外王入主的皇帝,劉病已在繼位之初,便已深知霍光權傾朝野,一時之間難以撼動霍家勢力,只得小心謹慎,謹記劉賀的前車之鑑。在登基的第一天,由霍光陪同前往漢高祖的高廟拜謁,當日霍光與天子同車,腰佩寶劍威風凜凜。劉病已明白目前無法與霍光抗衡,一著不慎便會步昌邑王劉賀的後塵,唯有繼續蟄伏積蓄力量,靜待時機。
當霍光表示要還政於君時,年僅十八歲的漢宣帝回絕,明確表示非常信任霍光,請霍光繼續主持朝政,並當眾宣佈,事無大小,先報請霍光,然後再奏知他本人。事後他還專門下詔褒獎霍光之功。每次上朝,漢宣帝都給予霍光以極高的禮遇。漢宣帝的這一系列行為對於消除霍光對他的猜忌和提防,緩和朝廷內部潛伏的政治危機,為他的統治創造一個良好政治氣氛而起到明顯的積極作用。
後霍光之妻霍顯為使女兒霍成君為皇后,設計毒殺了劉病已的結髮之妻即當時的皇后--許平君,進而霍成君成為皇后。劉病已追諡許平君為恭哀皇后,成為西漢唯一一位擁有諡號的皇后。漢宣帝即位後的第六年(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漢宣帝與上官太后一同到場治喪,將之與蕭何相比,以皇帝級別的葬儀葬於茂陵。其葬禮上,有玉衣、黃腸題湊等葬具,以縕輬車,黃屋送葬,諡號“宣成”。
公元前66年七月,霍氏謀反敗露,霍禹被腰斬,霍雲、霍山自殺,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至此,霍光之妻霍顯及兒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賞因告發謀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殺或自殺,霍成君也被廢,長安城中有數千人家被牽連族滅。霍家族滅後,霍光之墓未被株連,依舊陪葬茂陵。至此,在西漢朝廷中盤踞近二十年的霍家勢力覆滅,漢宣帝最終確立自己的絕對統治。公元前65年,劉病已改元元康,並更名為劉詢,以嶄新姿態君臨天下,至此,距離他登基為帝只過去八年。
鞏固皇位,文治堪比文帝據《漢書·郊祀志下》記載: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統興,故立三年,尊孝武廟為世宗,行所巡狩郡國皆立廟。公元前72年五月,即位兩年的漢宣帝下了一道全面頌揚曾祖父漢武帝的詔書,他如此尊崇漢武帝,其實是為拉攏政治資本,向世人宣明,自己才是武帝嫡系一脈,擁有如此舉重若輕的政治才能,因此西漢晚期劉向曾曰漢宣帝:"聰明遠識,制持萬機"在漢文帝之上。而漢文帝繼位之初,為鞏固皇位,漢文帝則選擇了與中央政府的大臣合作,大肆封賞朝臣的同時鎮壓叛亂,最終大權在握。
在漢宣帝當政時,大力整頓吏治,一大批因政績突出的官員受到了獎勵,或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或爵關內侯,升任九卿或三公。對那些不稱職或有罪的官吏,則嚴懲不貸。 隨著這些措施的推行,一大批“良吏”便造就而成。
降服匈奴,武功直逼武帝雄才大略的武帝在漠北之戰中,擊敗匈奴,一舉奠定漢強匈弱之格局,但並未將匈奴威脅一併掃除。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漢宣帝即位第二年(公元前72年),發兵16萬攻打匈奴,並節制烏孫騎兵5萬,東西並進形成巨大鉗形攻勢,決心一舉掃除隱患。這是兩漢四百年間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騎兵出征,匈奴驚惶西逃恰遇烏孫兵,一場激戰大敗而歸。
同年,匈奴襲擊烏孫,遭遇暴雪,生還者不足十分之一。再加烏孫、烏桓與丁令的乘勢攻擊,國人亡十分之三,畜亡十分之五,國力大為削弱。不久,漢軍3千騎擊匈,捕獲幾千匈奴人而還。之後,匈奴的五位單于爭權奪利,再也無力侵擾漢境。
公元前60年,統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賢撣與新任單于握衍朐鞮素有矛盾,關係不睦,帶著數萬人投降漢朝。日逐王被封為歸德侯,同年,漢朝建立西域都護府,西域廣袤的地域正式歸漢朝管轄,漢廷在西域行使國家主權。西域都護府的設定,不僅是漢王朝,更是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
東自車師、鄯善,西抵烏孫、大宛,西域諸國盡歸漢朝版圖,漢武之願,漢宣實現。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親往長安,在甘泉宮朝見劉詢,俯首稱臣,綿延近百年的漢匈之爭,基本宣告結束。
病重去世,史家稱頌公元前49年冬,漢宣帝劉詢得病,十二月病重,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勳,少傅周祿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太子-劉奭。十二月甲戌日,劉詢因病崩於長安未央宮。在位25年,享年43歲,諡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葬於杜陵。
班固: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籓。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是時黜陟有序,眾職修理,公卿多稱其位,海內興於禮讓。
縱觀劉詢的帝王生涯,其軍事成就直逼漢武帝,武帝一生窮兵黷武,與匈奴對決勝負參半;漢宣帝畢其功於一役,令匈奴俯首稱臣,將整個西域納入囊中。在文治上,劉詢同樣成就非凡,他大力整飭吏治,抑制土地兼併平穩物價,使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因此,後世眾史學家認為:劉詢的時期,是西漢武力最強盛、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他,堪稱西漢最好的皇帝之一。
一生唯一的致命錯誤然而,即使再聖明的君主,也會犯錯。而漢宣帝劉詢,他的一生唯一犯下的錯誤就是致命的錯誤,這就是在太子的問題上。太子劉奭(shì),為劉詢與許平君之子,性格荏弱好儒,曾勸諫劉詢多用儒生。劉詢十分不悅,訓斥太子治國怎能只用儒道。然而太子劉奭與儒生過從甚密,令劉詢十分憂慮,甚至發出"亂我家者,太子也"的預言。
作為一代賢君,劉詢本應另擇合適的大漢繼承人,然而因顧念許平君之故劍情深,無法下定決心。最終,劉詢保留其太子之位,滿懷憂慮的為太子指定了輔政大臣之後,便撒手人寰。然而,令漢宣帝劉詢沒有想到的是,當年一語成讖,太子劉奭繼承帝位之後,果然,大漢王朝進入無可挽回的黑暗時代。
個人愚見:
漢宣帝劉詢,其文韜武略不輸於他的歷代先祖。他從民間走來,開創了西漢的全新時代,那是一個四方賓服、海內大定的時代,那是一個國富民安、政治清明的時代,那是一個百姓富足、文化繁榮的時代,那也是西漢最好的時代,當然也是屬於漢宣帝劉詢的時代。
物極必反,漢宣帝劉詢不忍更換太子,在繼承人問題上的致命錯誤,使得西漢王朝由盛轉衰。隨著漢宣帝劉詢的病逝,一同逝去的也是西漢王朝的黃金時代。若劉詢當年更換太子,西漢王朝的歷史命脈又會走向哪裡?
讀史明志,翻翻書,看點兒歷史~
回覆列表
首先知名度最高的帝王,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太祖,明成祖等都是有一定爭議性的帝王,或者一生跌宕起伏,具有故事性的帝王,就容易被傳頌。像光武帝劉秀,宋仁宗等都是有能力的仁君,反而不去前者有名氣了。
再者,漢朝雖然輝煌,但是畢竟已經相去甚遠,留下來的故事容易被時光抹去。反而不去道光,同治,光緒等距離我們近的皇帝有名。
還有就是與這個時期相關的電視劇,小說之類的比較少。宣傳力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