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會不會讓孩子害怕什麼的?
6
回覆列表
  • 1 # Jun1325326

    正如我所知道的,在孩子的發展的某一點,他會感覺到死亡預示著遺棄或分離。在另一個年齡(或時刻,或故事裡),對於孩子而言,死亡似乎是終極的、可怕的懲罰——這並非威脅而是安慰,比如秩序的恢復,邪惡(比如神秘的女巫)從英雄的世界裡消失,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還有一些故事似乎把死亡等同於失敗,但令人放心的是並非作為終結:

    不僅在小紅帽裡,而是整個童話文學都是如此,英雄的死亡——不同於老人人生圓滿後的死亡——象徵著他的失敗。失敗者的死亡——比如那些試圖在時機成熟之前找到睡美人,在荊棘中死亡的那些人——代表這個人不夠成熟,愚蠢的(過早)接受了不能完成的任務。 “死亡”如此豐富的“功能”,引起了我對孩子的內心生活的讚歎,他的頭腦既飽含情感又富有想象力。

    同樣吸引我的是貝特爾海姆對父母的觀點。他說,因為通常父母比孩子更不喜歡某些焦慮的訊號,所以有意無意否認或忽視了這些訊號。父母也需要掌握應對常見恐懼的方法,閱讀故事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事實上,貝特爾海姆鼓勵家長們在任何故事的框架內即興創作,故事的新版本既能揭示出讀者自己的恐懼,也能表達對孩子焦慮的理解——這會使講故事變成一種相互接納。

  • 2 # SS135409617

    我家孩子3歲。我偶爾會跟他講到死亡,但是他並不真正明白死是什麼意思,也就不會體現出害怕。我跟他“講人死了就再也看不到了,他不會跟你講話,不會和你一起玩了。”他就問“為什麼啊!”我說“他死了啊,會被埋在土裡的”。然後他就各種問題,最後也沒弄明白什麼意思。我給他買過湯姆系列的書,其中有一本《湯姆的外公去世了》,故事很讓人傷心,但是孩子的反應就跟主人公湯姆一樣,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 3 # 伊寧玄雪

    6到7歲的孩子一般不認為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有可能會認為“死”只不過是一個暫時睡著了的現象,現在不吃不喝,不喘氣了,過一段時間他還會再醒來。

    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當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教育者儘量不要主動向孩子解釋這個問題。如果他問到了,一定要正面回答。回答時要簡單明瞭,避免含糊不清和欺騙的回答,比如“他走了”,“他睡著了”等等。當孩子沒有正面問到的時候,儘量不要討論這個題目,因為孩子的成熟度有異,教育者如果在孩子身心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提到這個問題,反而會使孩子受到不必要的驚嚇。會引起談論此類話題的較多機會是家中有寵物死亡,或在看電視的時候。

    教育者在回答問題前需要注意兩點:第一,不要因為你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避諱,而不談論這個題目。第二,當孩子來提這個問題時要認真傾聽,從而判斷孩子究竟想知道什麼。只要滿足了孩子想知道的那一點就可以結束談話。判斷時可用反問的方法,如“你說呢?”“你認為人死了去哪裡呢?”“你認為天堂什麼樣呢?”這麼做,有80%孩子就會很滿意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孩子經常提到的,就是問:“媽媽(爸爸或其他親人),你會死嗎?”因為孩子對時間的概念還不成形,如果家長直接答說“會”,將使孩子誤以為近期就會發生。所以在回答該問題時務必加上“要很老很老很老才會死”。透過多次強調“很老”這個字眼,使孩子覺得時間還很長,不會因為他的親人受到死亡威脅而不安。趙遠虹說,我們成人往往會忽略孩子的視角,對一個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一個初中生就已經“很老”了。

    “如果家長自己處於悲痛之際,沒有辦法談論這個問題時,就要跟孩子如實講:我現在還不能談,等我可以談的時候再談,好嗎?切記不要做空口的承諾,一旦孩子不了了之了,就讓他不了了之。”這種特殊情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

    7到9歲的孩子已經對死亡有了較客觀的認識。他們與成人世界溝通的渠道擴充套件很多,也可從多種媒體獲得豐富的資訊,對父母的依賴性減少,已知死亡是永久的離別,對在自己身上也會發生的客觀事實是認同的態度。

    但他們多多少少還是具有一些幻想的成分,也往往對死亡的可能性把握不準,比如他在電視上得到訊息說,廣東刮颱風,傷亡若干人,他雖然在北京,但因為對自然知識的掌握有限,也會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懼。但這不是缺點,成人不應該取笑他。可按情況給孩子提供一些有關書籍。孩子需要冒險的時候,你就教給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他應該怎麼應付,教給他如何戰勝困難。

    10到12歲的孩子對死亡的態度接近成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反應有時很冷漠或無所謂,但是同時會把內心的悲哀轉化成一種非正常的暴怒或暴力行為。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具備抽象思維能力和理智判斷能力。他們對死亡的看法雖然跟成人沒有很大差別,但是他們的感情世界明顯動盪不安。一方面,他們很難接受死亡造成的既成事實;另一方面死亡帶來的驚恐會造成情感上的長期困惑。

    現在社會上有一個問題比較值得注意:不少父母因為工作繁忙,把孩子都託給祖父母照看。因為許多老人自身對死亡就有種恐懼感,他有可能自覺不自覺地常對孩子講起這種事情。在趙遠虹的諮詢中就碰到過這樣的案例。因為小孩子對許多詞彙只能按照字面上的意義理解,比如“你真氣死我了”,“你不吃飯我就打死你”等等,一旦事情發生,小孩子就會誤以為自己對老人的去世負有很大責任。

    趙遠虹特別強調說,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祖父母身邊,祖父母是他生活的第一養育人,那麼老人的死對孩子的打擊就比較大,孩子日常的生活和行為都可能發生極大變化,有幾種典型的現象會出現:如身體常常不適,喜歡獨處,沉默寡言,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情緒無常,百無聊賴等等。家長要有很大的耐心對待此類孩子,儘可能通知所有與孩子日常生活有關係的人員,如教師、十分信任的某一親戚朋友,一起進行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得了自閉症,能治好的機率有多大,大概需要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