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0後央企職場人
-
2 # 穿越再現彼岸
每一個皇帝臨死前都會對後事安排一番,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延續自己的統治,誰讓人家是天下第一的當權者吶!不過很多皇帝的遺願不能付諸實施,尤其是繼任者年幼的時候,自秦始皇以來年幼的皇帝往往不能按照前任皇帝的政治遺願來實施。(咸豐帝劇照)
咸豐皇帝在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逃亡熱河行宮躲避,在驚嚇之下朝不保夕,於是安排了自己的後事。(垂簾聽政圖)
咸豐身後事的政治安排和願景。咸豐能夠做到皇帝位置,足見其政治謀劃有過人之處。對自己身後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妥善安排,並對某些人進行了政治防備。
一、皇太子人選。
皇太子只有一個活著的兒子——載淳(同治皇帝),這個無可爭議;
二、皇太子顧命大臣的安排。
咸豐皇帝為後來的同治帝安排了八個顧命大臣,分別是:肅順、端華、載垣、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原來的領班軍機大臣恭親王奕訢被排除在外了。咸豐帝深知自己這個弟弟的政治能量,自己活著可以制衡他,自己死後恐怕真沒有人制衡他了。自己的兒子年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奪權,咸豐帝不得不防,所以將奕訢排除在政治核心以外。
此外,這八個顧命大臣和後宮的慈禧和慈安太后並不太熟悉,有自己的政治態度,十分傾向於咸豐皇帝的施政,也可以制衡後宮干政。
三、對慈禧和慈安的安排。
咸豐皇帝其實對顧命八大臣也不放心,於是交給慈安“御賞”的皇帝印璽,交給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暫時由載淳的母親慈禧太后掌握。八位顧命大臣要釋出詔書必須加蓋慈安和慈禧掌握的兩個印章才有效。
後宮兩個人人和顧命八大臣互相制衡,確保權力的安全過度。其實慈禧也是咸豐皇帝防控的物件,據預測,慈安手中掌握了咸豐皇帝處置慈禧的遺詔,如果慈禧干政,慈安有權處置她,後來慈安太后暴卒(1881年暴病去世),極有可能是洩露了自己有咸豐遺詔的秘密。(奕訢劇照)
咸豐的這一政治安排不可謂不周密,多方制衡的局面。
慈禧、慈安和辛酉政變。後宮慈安和慈禧兩太后和顧明八大臣最直接的矛盾衝突點在於,慈禧和慈安想“垂簾聽政”,而顧命大臣卻拒絕了。咸豐的安排確實不錯,但是皇權需要一箇中心決策,八大臣和兩個皇太后都想對朝政實施干預,互不相讓,矛盾爆發。
慈禧不是善茬,於是密詔奕訢到熱河行宮,偷偷接見了他,安排政變事宜。皆以為奕訢和兩宮太后密謀,其實顧命八大臣控制了北京以及熱河行宮的軍權,他們想翻盤幾乎是不可能的,奕訢等人聯絡一部分軍事將領,如勝保、僧格林沁等,但要調動軍隊恐怕還不行。
清朝的步軍統領這一職務原來是端華兼任,慈禧和慈安要求端華讓出來,說他兼職太多,端華只得讓出步軍統領這一職務,但是熱河行宮的軍權還在端華手中。步軍統領,又稱“九門提督”,這一職務為愛新覺羅.奕譞(1861年9月4日)所擔任,他的嫡福晉是慈禧太后胞妹,光緒皇帝的父親,宣統皇帝溥儀的祖父。奕譞隨後掌控北京衛戍部隊和善捕營,京城的軍權在手。(奕譞像)
端華讓出步軍統領這一職務是最大的失誤,為後來被殺留下了伏筆。
兩宮太后早在熱河就已經和奕譞定下了對付八大臣的對策,為了和八大臣分開,同治皇帝和兩宮太后提前四天到達北京,和奕訢等人安排政變事宜,而八大臣等主要人員陪著咸豐皇帝棺槨進京。1861年9月30日,發動政變,將八大臣全部逮捕,史稱“辛酉政變”(1861年是農曆辛酉年),又稱“祺祥政變”(當時擬定的年號是祺祥,後來改成同治),又稱“北京政變”。
說句實在話,八大臣也沒有造反,只不過反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想讓她干預朝政而已。慈禧太后是一個狠毒之人,為了權力不擇手段,聯合咸豐皇帝排擠的奕訢、奪得軍權的奕譞等人發動了所謂的政變,目的就是剷除異己,為自己上位鋪路。
辛酉政變時,漢人的官僚只是愛看戲,不過肅順被殺後很多漢族官僚有反應,曾國藩曾經說:
“此冤獄也,自壞長城矣。”
愛新覺羅.肅順其人。肅順在職期間,重用漢人官僚(如曾國藩、郭嵩燾等),對外態度強硬,咸豐帝在位期間,他肅清貪腐,手段嚴厲,對清朝當時腐敗有一定的遏制。但他的這些政治舉措,得罪了不少官僚,重用漢人也犯了滿族人的政治忌諱,政敵頗多。(肅順劇照,肅順是晚清著名政治家)
據傳言,肅順在咸豐帝病重之時,建議咸豐帝效仿漢武帝對付鉤也夫人的做法,將慈禧太后除掉,免除後患,可惜咸豐帝不是漢武帝,沒有聽。不過這話讓慈禧太后知道了,對肅順等人在政變後痛下殺手。
咸豐顧命八大臣對慈禧太后的政治能量估計不足,沒有料想到慈禧會動用軍事手段剷除他們,監控不到位,軍權丟失,他們被抓時根本就沒有料到會有這麼一天。
-
3 # 邊讀邊看話歷史
因為咸豐帝在確定八大臣輔政的格局時,只考慮到八大臣與兩宮太后的“制衡關係”,而忽略了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的力量。
八大臣指的是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以肅順為核心。肅順為咸豐寵臣,精明能幹,但是行事跋扈,曾經得罪了小皇帝載淳的生母,同樣喜歡攬權的懿貴妃。不過,從“戰略”上說,咸豐並不討厭她的“跋扈”。
咸豐臨終前,賜給皇后一顆“御賞”印,懿貴妃一顆“同道堂”印,後來八大臣擬定的詔令,頭尾要分別蓋上這兩個印章。這就是兩宮“太后”對八大臣的制衡。
皇后,也就是後來的東太后慈安,為人老實,但是有“正妻”的名分,可以約束懿貴妃;懿貴妃,後來的西太后慈禧,才幹出眾,可以制衡八大臣;而因為慈安的“正妻”身份,八大臣又對她很尊重。這個“鐵三角”本身,穩定性還是很高的,但是,奕訢的存在,很快就瓦解了鐵三角。
奕訢只比咸豐小兩歲,兩人一起由奕訢的母親靜貴妃教養長大,比其他皇子要親近得多。奕訢曾是咸豐帝奕詝的皇位競爭者,咸豐對他和養母靜貴妃,一直懷有心病。因此,當咸豐繼位後、靜貴太妃病重,希望被封為太后時,咸豐和奕訢起了很大的爭執,最終,奕訢被趕出了政治核心,賦閒在家。
如果是傳統的王朝格局,奕訢基本上是沒有“本錢”翻本的。但是,偏趕上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兵打進北京,皇帝被迫逃亡到避暑山莊。咸豐在危局之下將奕訢留在北京與洋人談判,雖然危險困難重重,但是也給了奕訢機會。透過和談,奕訢成為清廷上層中最早接觸“洋人”、大開眼界的人,也組織了自己的“班底”,在很短的時間裡已經具備了較“熱河集團”更大的政治資本。而遠在熱河的咸豐帝,根本沒有察覺到奕訢的“迅速強大”,依然糾結於舊恨,將他排除在“顧命大臣”之外,犯了致命的錯誤。
對比肅順為首的八大臣,雖有皇帝遺詔,卻沒有兵力,又遠在熱河,對京城的情況並不瞭解。奕訢在赴熱河奔喪期間,首先說動了兩宮太后;之後回京佈局,在咸豐帝“梓宮”運送回京期間,分別逮捕了肅順,載垣,端華等人,羅織罪名,分別處死和罷免。再然後,兩宮太后垂簾,奕訢則大權在握。這一場“北京政變”或“辛酉政變”或“祺祥政變”,以奕訢完勝結束。
-
4 # 古河洋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共同執政,還精心設計!?咸豐皇帝要不是一庸主,酒色之徒!中國歷史上,就不會存在共同執政這個傳統和觀念;只有皇帝主導下的權力平衡和制約。權力不存在共享。兩宮皇太后和八大臣的權力是不可調和的,必然要爭得你死我活,分出雌雄,因為他們都代表不同的利益,兩宮皇太后代表皇家和皇族利益,八大臣代表新貴族利益,由其是肅順,早前窮困潦倒,但是,卻滿腹才華,後來,被引薦給咸豐皇帝,受到重用;肅順看不起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八旗權貴,反而,大量起用有才華的漢族人。必然要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仇恨。所以,共同執政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能夠平衡兩宮皇太后和八大臣的矛盾!
-
5 # 有得觀史
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專制統治社會,不像美國那樣有三權分立的制度制約,咸豐不管怎麼搞頂層設計,最終必然走向專制統治,權力歸到一處。
咸豐去世之前,安排了八位顧命大臣,負責朝廷行政工作,同時給慈禧一枚“同道堂”印章,給慈安太后一枚“御賞”印章,八大臣釋出行政命令需要加蓋兩枚印章才生效,這樣雙方可以相互制約,以免政治跑偏,從而保證他兒子的皇位不丟,皇權不至於旁落。
咸豐的安排看起來很完美,實際上存在極大漏洞。
慈安和慈禧加蓋兩枚印章,是行政的最後一道程式,這樣慈安和慈禧就擁有了行政決策權。只要慈安和慈禧聯合,其中有一個人有那麼一點行政能力,大清的權力就會向她們傾斜,更何況慈禧又是玩權術的高手。其實,即使不發生辛酉政變,最終權力也會到慈禧手裡,只是可能晚些年而已。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理由也很簡單。肅順是皇族成員,他不能自己推翻大清,只能篡權。方法是殺掉慈安和慈禧,換掉同治,這在那個時代都是大逆不道的行為,風險特別大,既便成功了,他也會失去人心,走不了多遠。所以,肅順走這條路的可能性不大,他大機率會和慈禧進行權力爭鬥。慈禧有兒子當皇帝,又擁有最後的決定權,鬥爭的結果必然是慈禧勝出,這幾乎沒有懸念。
-
6 # 經典守望者
這個設計雖然很好,但是也事實上加重了君臣之間的囚徒困境。兩者之間因為一些細節問題就鬧得不可開交,最終導致了祺祥政變的爆發。
首先,輔政大臣的數量過多。康熙朝是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乾隆朝是由莊親王、果親王、張廷玉、鄂爾泰四人輔政。一般情況下,輔政大臣的人數不會超過四人,而且這四個人一般都會代表朝廷當中不同的勢力,以達到朝政上面的平衡。比如雍正在遺詔中寫明“莊親王心地醇良,和平謹慎,但遇事少擔當,然必不至於錯誤。果親王至性忠直,才識俱優,實國家有用之才,但平時氣體清弱,不耐勞瘁,倘遇大事,諸王大臣當體之。大學士張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其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宣力獨多;大學士鄂爾泰志秉忠貞,才優經濟,安民察吏,綏靖邊疆,洵為不世出之明臣。”這就把整個國家內部的政治勢力範圍劃分清楚,以便於新皇登基。但是,咸豐皇帝的輔政八大臣人數過多,而且這八個人基本上就以首席大臣肅順的意志是聽,看似八人,實則一黨。
第二,八大臣中很多是低職高配根本沒有威望,壓制不住朝局。當中入職軍機最久的是穆蔭也不過只是兵部尚書。匡源為吏部侍郎,杜翰為禮部右侍郎兼任吏部左侍郎。焦佑瀛更只是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僅僅負責草擬詔書而已。當中掌有實權的只是為首的協辦大學士肅順,地位較高的是載垣端華兩個鐵帽子親王和一等誠嘉毅勇公、額駙、御前大臣景壽而已。所以說,這個輔政大臣幾乎是清朝歷史上最為虛弱的輔政團體。既沒有重權,又沒有威望,更沒有大量的門生故吏。所以說,自然能夠被慈禧等人輕易擊敗。
第三,慈禧慈安為首的皇權集團也有強烈參與政治的野心。本來咸豐皇帝的安排是朝政上面由輔政八大臣策劃執行,兩宮皇太后稽核蓋章。因為兩宮皇太后都比較年輕又沒有什麼參政的經驗,更是女流之輩。咸豐皇帝原本的打算就只是讓她們成為一種象徵性的代表,只是監督八大臣。。因為這八大臣根本不可能對於朝政產生威脅。第一是由於上文提及的他們的官位不高並無威望。第二是因為這批人是咸豐皇帝的心腹也是最忠心的一批大臣。他們的能力比不上恭親王奕訢等人,但是為人都比較本分聽話。在咸豐皇帝的設想中,他們是不可能謀朝篡位的。特別是杜翰,他是咸豐皇帝的恩師杜受田的兒子,是咸豐的班底,他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只可惜,慈禧等人的權力慾望過大,在咸豐皇帝的靈柩還沒有回京時,兩方人馬就因為一些瑣事爭吵不休。所以,慈禧才聯合了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
-
7 # 香茗史館
古代皇權社會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家天下”,咸豐皇帝去世時,由於新君年幼,咸豐帝對身後事進行了縝密安排,但這種安排卻充分體現出了“家天下”的特點,顧命八大臣實際上是受到兩宮太后制約的。再加上八大臣的優柔寡斷,使得慈禧成功利用時間差,一舉將其摧毀。
咸豐帝的遺命使內廷對外廷形成限制,為八大臣的覆滅埋下伏筆咸豐十年(1860年),當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英法聯軍逼近北京時,咸豐帝急忙帶著皇后和懿貴妃,以及部分親信大臣逃至熱河。次年8月22日,在簽訂《北京條約》後不久,咸豐帝因病在熱河行宮去世,而在彌留之際,他曾對身後事進行了縝密安排。
在咸豐帝的遺命中,皇長子載淳被立為皇太子,由於載淳年僅六歲,於是又以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以及原來五個軍機大臣的其中四人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為輔政大臣,“贊襄一切政務”,這便是著名的“顧命八大臣”。同時又授予皇后鈕鈷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皇帝生母懿貴妃掌管),且明確規定,顧命八大臣擬定的聖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後才能生效。
從咸豐帝的遺命不難看出,“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的權力幾乎完全凌駕於顧命大臣之上,尤其是在皇位尚未順利移交,新朝格局尚未形成的情況下,這兩枚印章的威力可想而知。只要兩宮太后願意,那麼顧命大臣的作用根本無法發揮。
△兩宮太后對外廷形成嚴重製約
其實,咸豐帝的這項遺命完全體現了“家天下”的特點,顧命八大臣雖然受命輔政,是朝政大權的實際掌控者,但皇后和懿貴妃掌握的“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卻完全對他們形成了制約。咸豐帝這麼做無可否非,這種制約關係可以確保少年天子皇位的穩固,但這種制約關係卻為顧命八大臣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後宮與外廷矛盾爆發,雙方迅速撕破臉皮咸豐帝的遺命,導致兩宮太后與外廷之間存在天然的矛盾,尤其是慈禧本就擁有較強的權力慾,導致這種矛盾基本不可調和。而事實上,就在咸豐帝去世後不久,這種矛盾便迅速爆發了。
△奕訢與兩宮太后密議數日
咸豐帝去世還不到十天,留守京城的恭親王奕訢便來到了承德避暑山莊(即熱河行宮),奕訢此來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叩謁咸豐皇帝的梓宮,另一方面則是為自己謀取出路。奕訢雖是秦王,但卻長期受到咸豐帝的猜忌,更是備受肅順等人排擠,與自己交好的軍機大臣文祥沒能入選顧命大臣(五位軍機大臣四人入選),這不得不令奕訢擔心自己的未來。
恭親王奕訢在行宮與兩宮太后密議多日後,率先返回京城,開始秘密謀劃。奕訢離開之後,於是董元醇上書,以皇帝年幼無法親政為由,請求太后權理朝政,另選親王一、二人輔政。如果沒有輔政大臣,在皇帝年幼的情況下,太后權理朝政乃是常理,可咸豐帝早已留下了八位輔政大臣,如今想要太后垂簾聽政,輔政大臣自然無法接受。
△顧命八大臣顯然不希望兩宮太后干政
兩宮太后先是針對這封奏章召見八大臣,試探八大臣關於此事的態度,卻沒想到遭到八大臣的強烈牴觸。在肅順等人看來,皇帝既然已經任命我們為輔政大臣,且給了你們限制外廷的印章,那麼朝政就應該由我們來負責,我們有事前去奏請就完了,你們站到臺前,豈不是想要架空我們?而兩宮太后的態度也很明確,想將我們限制在後宮?門都沒有。
△顧命八大臣與兩宮太后激烈爭執
於是,兩宮太后與八大臣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辯,八大臣“嘵嘵置辯,已無人臣禮”,而在《越縵堂國事日記》中則有“肅順等人恣意咆哮,‘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的記載,連小皇帝當時都被嚇尿了,足見這次交鋒之激烈。
八大臣過於優柔寡斷,被兩宮太后利用時間差迅速摧毀雙方的激烈爭辯最終無疾而終、不歡而散,但雙方卻都不死心。不過,顧命八大臣想的是先回到北京,憑藉手中的遺詔先行掌握朝政,等待朝局穩定之後再從長計議。而兩宮太后卻明白,根本不能讓八大臣順利返京,否則一旦任由他們掌握朝政,那麼就很難再翻身了,因而決定在返京之前便將八大臣除掉。
△恭親王奕訢
兩宮太后雖然留在熱河行宮,但與他們密議數日的恭親王奕訢卻早已經在京城行動了起來,他先是籠絡了掌握京津兵權的兵部侍郎勝保,以及握有直魯重兵的僧格林沁。與此同時,兩宮太后以職權過多為由,意圖奪其兵權,而端華為了自己八人的安全,便表示自己只做行宮的步軍統領,兩宮太后逐趁機將京城步軍統領的職位給了奕譞,進一步將京師兵權握在了手中。
在全面掌握了京師的兵權之後,兩宮太后逐將政變地點選在了京師。在皇帝梓宮從行宮起駕之後,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靈駕一天,便以皇帝幼小、自己又是年輕婦人為藉口,帶著載垣、端華等七大臣從小道趕往北京,只留肅順率領人馬陪同梓宮在後慢行。
△顧命八大臣迅速敗北
到達北京之後,慈禧立即召見了恭親王奕訢和軍機大臣文祥等人,在詳細瞭解京中形勢之後,逐心中大定。次日一早,奕訢手捧蓋有玉璽和“御賞”、“同道堂”印章的聖旨,宣佈解除肅順等人職務,並當場逮捕了載垣和端華,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則被撤職查辦,醇郡王奕譞則前往京郊密雲逮捕了跟隨梓宮回京的肅順,八大臣至此被全面摧毀。
綜上所述,肅順等人的敗北,一方面源於內廷掌握的“御賞”、“同道堂”兩枚印章對外廷的制約,另一方面則源於肅順等人對形勢的估計不足和優柔寡斷,不僅被兩宮太后順利掌握了兵權,而且被對方打了一個時間差。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咸豐皇帝看來,為了確保年幼皇子載淳的皇位穩定,他的設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的。然而,卻是他這天衣無縫的設計,卻在他死後立刻就被打破,政權一下落到了慈禧太后手中。那麼,咸豐皇帝的設計,究竟有什麼漏洞呢?
(咸豐劇照)
我們先來看看咸豐皇帝的設計。
咸豐皇帝選定的繼承人,是當時才5歲的載淳。新皇帝年幼,老皇帝自然擔心很多問題。一是擔心“子幼母壯”,造成後宮或者說外戚干政。為防備這種情況,古代曾出現過非常極端的例子。比如漢武帝把新皇帝母親鉤弋夫人提前賜死。北魏的皇帝甚至把“子貴母死”作為一條常規命令。二是擔心權臣專政,所以老皇帝會給新皇帝選很多輔政大臣,避免權力被一人掌控,使得皇位被這個權臣奪去。比如漢武帝就給漢昭帝選了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四位輔政大臣。曹操也給曹丕選定了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四位輔政大臣。
咸豐皇帝正是有那樣的擔心,所以他很有針對性地做了準備:一是給載淳選了肅順等八個輔政大臣,是漢武帝、曹丕選的顧命大臣人數的兩倍。這樣一來,權力更加分散,沒有一個人能夠掀起浪子。二是後宮的權力分散到兩處。咸豐沒有像漢武帝那樣,提前賜死載淳的生母慈禧。畢竟在那個時代,這樣的事情是不允許發生的。不過,好在慈禧只是皇太妃,並不是皇太后。皇太后是慈安。這樣,後宮的權力再次得到了分散。
咸豐在落實了人選後,同時給他們制定了遊戲規則。這個遊戲規則就是,朝中的事情,必須八個輔政大臣共同商量,大家都同意並簽字了,這事才算成。而且,就算大家簽字了,也不能釋出,還得兩宮同意。咸豐準備了兩副璽印,一副交給慈安太后,一副交給載淳。因為載淳年幼,便由慈禧代為保管。
(慈禧劇照)
咸豐這個規則,實際上並沒有實施過,不知道實施起來,是一種什麼樣子?感覺這樣的規則真要實施起來,可能效率很低。畢竟只要哪一個大臣或後宮不同意,事情就沒法往前推進。我們現在的政府為了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都在儘量減少審批機構,搞“一站式”服務。所以咸豐想的規則,可能不會是一個好規則。
不過,不管怎樣,咸豐這個規則,確實極大地限制和有效地平衡了權力。而且,對於最容易做大的載淳生母慈禧,咸豐對她限制得也更厲害。一者,咸豐並沒有封她為皇后,將來她也不可能當太后。二者,咸豐並沒有把璽印給她,而是給載淳,只是讓她代為保管。三者,慈禧的家人並沒有在朝中受到重用,勢力並不強,不可能造成外戚干政。
總之,在咸豐看來,他的那些安排,一切都是完美的,無懈可擊的。
然而,如此無懈可擊的安排,瞬間就崩潰了,究竟哪裡出了紕漏呢?
我認為,有三個紕漏,咸豐是沒有考慮到的。
(奕訢劇照)
其一,咸豐的設計其實權力很集中。什麼意思呢?咸豐雖然總共安排了十個人來共同掌管朝政。但是這十個人中,真正有權力的,是那掌管璽印的人。朝中那八個輔政大臣,不管他們如果討論,如何決策,如果沒有蓋章,所討論的一切都是廢話,沒有人會聽他們的。因此,真正的權力,是掌握在兩宮手裡的。
同時,雖說權力掌控在兩宮手裡,但其實又只掌控在慈禧一個人手裡。因為慈安性格荏弱,沒什麼主見。再加上皇帝是慈禧的兒子,慈安不好多做主。同時,慈禧又能哄。這樣一來,慈安基本上一切都聽慈禧的。所以說,真正的權力,在慈禧的手裡。
其二,咸豐忽略了皇室的力量。皇室成員在清朝是一股強大的力量。雖然從順治開始,歷代皇帝都有意打擊皇室。但是,這股力量依然不可小視。
咸豐在安排後事的時候,幾乎沒有考慮皇室的力量。雖然說輔政大臣中也有皇室成員,但都隔得比較遠,並不能代表皇室。真正能代表皇室的,只有奕訢。但是,由於奕訢曾和咸豐爭奪過皇位,能力又比咸豐強,因此咸豐一直打擊他。但恰恰是這種打擊,在咸豐去世後,將引起巨大的反彈。
咸豐沒有想到這一點,因而造成了奕訢和慈禧的聯手。
其三,咸豐並未落實兵權誰來掌控。事實上,皇權社會所有的權力,都是由軍隊來保障的。誰掌控了軍隊,誰就掌控了權力。但是,咸豐並沒有把兵權交給任何一個人(當然了,他也確實不知道交給誰)。由於沒有這個保障,因此,奕訢便搶先控制了兵權,有了政變的資本。
咸豐皇帝的設計方案,有這三個巨大的漏洞,他怎麼可能成功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
-
9 # 清墨講歷史
原因很多,也很複雜,但是歸根結底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咸豐帝其實才能有限,他的帝位是透過投機取巧來的,他所設計的小皇帝中間坐,兩宮太后和顧命大臣內外相制共同輔政的制度存在著太多的缺點和漏洞,所以被人輕易推翻。
咸豐皇帝最初的想法是要賜死有些“跋扈”的慈禧,但是後來又改了注意。因為他有了自己最新的自以為“精密”想法。如果賜死了慈禧,這個局就不精密了。他所謂的想法,就是小皇帝中間坐,兩宮太后在後面垂簾,肅順等顧命大臣在外面操持國事,兩宮太后和顧命大臣雙方互相牽制,誰也不能一家獨大。最後等到皇帝長大後親政,收回權力。這個想法他自認是非常精密的,就連《清史稿》都認為是“廟算”,真不知道這是故意羞一下咸豐皇帝呢,還是真的拍馬屁。
咸豐皇帝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忽略了手握重兵的將領和能力超強的恭親王。當時手握清朝北方最強大軍隊的僧格林沁竟然被排擠在這個權力核心之外。“槍桿子裡出政權”,這是領袖反覆教導過我們的真理。即便是古代沒有這種說法,也有相似的,赤裸裸的揭露殘酷真相的說法。
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再來看看八個顧命大臣,有那個是手握重兵的?當然,咸豐皇帝也有自己的考慮,如果顧命大臣手握重兵,平衡就被打破了。
當時北方實力最強的軍隊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雖然和英法聯軍大戰一場之後實力損失了不少,可依然是北方最強大的兵力。除此之外,還有勝保兵力也是不容小覷。可是這兩個人都被排擠在外,心中本來就有怨氣,再加上肅順自己作死,誰都看不起,甚至譏諷老是打敗仗的勝保為敗保。於是這兩個人很輕鬆的就被恭親王給拉攏過去了。
至於恭親王,因為冊封太后的事情和咸豐鬧僵之後,就被咸豐藉口多次打壓,本來已經淡出權力中心很久了。可是因為英法聯軍的入侵,被咸豐留在北京議和。這是很危險的任務,恭親王硬是頂著危險和壓力,很快就議和成功,僅十多天就簽訂了《北京條約》,恭親王在這次事件中獲得了巨大的聲望,和躲在熱河的咸豐形成鮮明對比。但是這次議和也給恭親王巨大的刺激。他之後痛苦的回憶說“庚申之釁,巨痛深”,“棰心飲血”、“夷禍之烈極矣“,這次議和屈辱讓恭親王爆發了極為強烈的自強的願望,但是自強的前提,首先是掌握權力。
一個能力極強,聲望卓著渴望掌握權力的親王,兩個手握重兵的將領,這樣強大的力量,足以掀翻咸豐皇帝的佈置,更何況咸豐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咸豐皇帝的第二個錯誤,就是看人不準,這是領導者的大忌八大顧命大臣,除了肅順,其他人都是平庸之輩,沒有什麼才能,這個咸豐皇帝自己心裡是清楚的,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如果是有能力的,他還不敢用呢。但是咸豐完全沒想到,自己選擇的這個顧命大臣之首,肅順,雖然非常有能力,確是個自尋死路之人。
肅順是個自取死路之人,遠在江南的曾國藩僅僅是透過一些傳聞就推斷出肅順必然不會長久,雖然心中感激他的幫助卻不敢跟他有一個字的通訊往來。而咸豐皇帝卻完全看不出來,還把輔政的權力交給他。肅順上任就削減滿人的鐵桿莊稼,多少八旗子弟恨肅順恨得牙癢癢。一心重用有才華漢人,對滿人則破口大罵看不起,幾乎得罪了所有滿洲貴族,更找死的是,肅順竟然囂張跋扈到想做鰲拜。
咸豐才剛死,肅順就找人上書,妄圖不讓兩宮太后垂簾,咸豐只怕做夢都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破壞這個權力平衡遊戲的,竟然是肅順。而且更是率領其他顧命大臣在議事時對兩宮太后和小皇帝大聲呼喝,根據時人的筆記《縵越堂筆記》記述,同治小皇帝當場就嚇尿了,就連向來不贊成政變的慈安太后都不得不被迫同意了慈禧的計劃。
咸豐皇帝的第三個錯誤,是沒有看清國際和國內的時代形勢歷史前進的車輪,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句話雖然老套,卻是無數人用血的代價換來的。咸豐帝所處的時代,是風雲激盪的大時代,是先進的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和東方古老的封建文化激烈碰撞和交流的大時代。 對外列強的侵略腳步一步緊似一步,對內階級矛盾激化,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
這是幾千年未有的變局,傳統的治國手段早就已經無法應對這樣的變局,見識過列強的強大和文明,感受到國家的虛弱和屈辱的精英,已經開始思考和尋找國家的出路,而肅順雖然頗有能力,但和咸豐皇帝一樣,卻是標準的頑固守舊派。肅順是一個標準的古代名相,他的手段和權謀,如果在古代,也許會是名流史書的名相,可是在這個大時代,他的守舊和排外,已經完全不適應形勢。可以說,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很大一部分就是咸豐和肅順君臣的極端保守做法惹出來的。這就決定了恭親王、曾國藩這一類迫切想富國強兵的精英,不會站在肅順這一邊。慈禧和恭親王掌權後,很快在地方督撫的支援下,掀起了轟轟烈烈洋務運動,在富國強兵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證明了肅順這樣的守舊派不在順應歷史的發展形勢。
-
10 # 少荃經史屋
設計皇權的頂層邏輯,一定要有“漁翁姿態”。
也就是要安排好勢均力敵的“鷸蚌之爭”,在皇權尚未穩固之前,保證自己權利不被侵蝕。但也要注意一點,切勿在該系統外遊離出一隻“黃雀”,因為黃雀不僅能坐收最後果實,甚至在前期就能打破“鷸蚌爭鬥”的平衡。很可惜,年紀輕輕的咸豐在交待後事上,不僅沒有遵循這套邏輯,甚至還放飛了一隻重要的黃雀。
順治的“方案設計”——兩條腿不穩,掰成多條。可能順治的皇帝生涯裡,最揮之不去的就是叔父多爾袞攝政了。所以在他的御極期間,對自己的幾個兄弟都還不錯,為的就是以後不要對皇位繼承造成威脅。也確實比較欣慰,玄燁的幾位叔伯都沒有對皇位存覬覦之心。
既然皇族藩王不構成威脅,那能威脅皇權的就只有朝臣勢力了。
此刻就不得不佩服順治和他母親孝莊唱得這一出“雙簧戲”了——順治傳位給8歲的兒子玄燁,安排索尼、鰲拜、舒克沙哈這三位上三旗的老臣(加遏必隆)為四位顧命大臣。但大家都知道此時才48歲的孝莊,其威望和馭政能力是完全可以“垂簾聽政”輔佐幼君的,因此他們四位在權利維繫上會不自覺形成統一,即使存在相互爭鬥的情況,也不會致對方於死地。
然而孝莊自始至終都沒有到朝前聽政,而是躲在小康熙的背後進行輔佐。這樣一來,皇權的示弱則造成了四位顧命大臣的相互爭鬥,形成制衡。而孝莊則採用“聯弱抑強”的方式平衡這這個系統,直到康熙能夠親政。
此可謂“一石二鳥”,不僅維護住了皇權,而且間接削弱了旗主集團的實力。待康熙羽翼漸豐後收拾殘局。
咸豐方案的“三大缺陷”咸豐說白了還是對朝局各集團勢力,認識不深。
首先是內廷。同樣是幼主繼位,但自己的懿貴妃(慈禧)並不是一個和孝莊太后一樣,能專注扶協君主的女人,她本身就有很強烈的專權慾望,這在咸豐身體有恙的日子裡顯露出種種端倪。但說實話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咸豐身邊的心腹近臣肅順,同慈禧的矛盾卻是不可調和的。而且,咸豐皇帝明明知道這一巨大問題,卻將兩者的矛盾更加激化。
顧命八大臣。很難理解咸豐為何安排以肅順為核心,載垣、端華為主的顧命八大臣。要知道這八人其實是一個利益集團,且都以肅順為主腦。這在皇權同外臣的博弈中根本不是坐收漁利,而是兩敗俱傷。這樣的安排直接讓慈禧同肅順進行了正面交鋒。
若咸豐的算盤,就是讓慈禧代行皇帝的決策權同龐大的輔政大臣形成權力的抗衡,以達到相互制約,從而讓小皇帝成長的話,那他則放飛了一隻極其可怕的“黃雀”——他的六弟恭親王,一位當初比咸豐更具競爭皇位能力的人。
如果上述的確是咸豐最終確定下來的制衡之術,那他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沒有確定恭親王的位置。
要知道恭親王在政治上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解決了英法入侵北京的危機,在朝在野的官員都對恭親王予以肯定。而且還有一層矛盾危機,那就是肅順同樣也對恭親王存在芥蒂,兩者自咸豐初年並形成政治對立的矛盾,同樣無法調和。
一個有才能的皇族,一個有權利野心的內廷,同時和權傾朝野的肅順集團存在矛盾,再加上後兩者並不在皇城之內,一切的不穩定因素堆疊在一起,勢必會造成一場極大的事變。
後記可悲的是,不僅咸豐設計的權利制衡存在問題,而且突發的事件——英法入侵北京,讓顧命大臣的首腦集團同內廷都處在了皇城之外的熱河,這在區域性產生了權利的不平衡。肅順有了除掉慈禧的機會,而慈禧則被迫同在京的恭親王形成了聯盟關係,一場圍繞權利重心的政變由此發生。
-
11 # 酷歷史
辛酉年,是咸豐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變”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奪取政權。(第二次是在光緒二十四年,戊戌。)
慈禧太后是滿洲人,葉赫國王室那拉氏的苗裔。因此,她的姓是葉赫那拉氏,她的名字叫做“蘭兒”。父親是惠徵,官居安徽寧池廣道,死在任上,丟下她與一個哥哥、一個妹妹、一個弟弟,生活十分清苦。
慈禧18歲的時候被選入皇宮,因為是葉赫族,始終不能接近皇帝。葉赫族是清軍入關前,在東北滅掉的最後一個部落。其部落首領布揚古臨死時曾憤恨地說:“就是僅剩一女子,也要顛覆滿洲。”故清朝祖訓,不準選葉赫氏女子入宮。
但蘭兒長的確實迷人,不僅能歌善舞,而且通曉各地音律,特別是江南民曲。有一天,蘭兒看到咸豐皇帝在圓明園的花叢竹林中散步,便故意躲在樹林深處,嬌聲嬌氣地唱起歌來,歌聲把咸豐帝吸引住了,他循著歌聲的方向慢慢地走到了蘭兒身邊,發現蘭兒長的很標緻,就看上了她,封為蘭貴人。
那拉氏為人機靈,很會猜測皇帝的心思,甜言蜜語,得到了咸豐帝的寵愛,又被封為懿嬪,過了幾天,那拉氏就生了皇子載淳。
咸豐帝雖然嬪妃很多,卻沒有一個生兒子的,這回得了兒子,非常高興,馬上把那拉氏封為懿妃,過了些日子又封為懿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因為咸豐帝經常生病,不能料理國事,有時就讓那拉氏代筆批閱。
從此,那拉氏能和皇帝議論國事,誰也不敢得罪她。皇后鈕祜祿氏因為沒有生兒子,凡事都讓懿貴妃三分,其他嬪妃就更不在話下了。
由於長期參與國事,那拉氏漸漸對皇權產生了極大的慾望。而恰在這時,咸豐帝因英法聯軍進攻北京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又急又氣,不久就病死了。
死前的一日(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咸豐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一等公景壽、三等輔國將軍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領侍衛內大臣肅順,與四位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祜瀛,吩咐他們立載淳為皇太子,並授給他們以“贊襄政務”的官職。
七月十六日,由於這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的支援,載淳得以皇太子的資格繼位為皇帝。次日,皇后鈕祜祿氏被尊為“母后皇太后”,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尊為“聖母皇太后”。
九月初一,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以載淳的名義,恭上兩宮皇太后徽號:尊母后為“慈安太后”,聖母為“慈禧太后”。從此,慈禧的地位與鈕祜祿氏完全相等。
九月二十三日,她與慈安太后及皇帝載淳,拜送咸豐的靈柩離開熱河承德,回北京。按照清朝的規矩,他們送走了靈柩以後,必須比靈柩先到北京,以便屆時率領文武百官恭迎。
因此,當靈柩尚在途中之時,慈禧與慈安太后、皇帝載淳已於九月二十九日到達。這時,恭親王奕沂早就做好了政變的準備。他對那拉氏說:“萬事齊備,只等太后降旨了。”
果然,就在當天,朝廷上下掀起了一片要求太后垂簾聽政的聲浪。掌握兵權的勝保說:“事到如今,非皇太后臨朝聽政執掌權柄不可。否則,沒有辦法安定人心,維持政體。”文武官員們看到生死大權都已操在奕沂、勝保等人手裡,誰也不敢出面反對,王公大臣照例到皇宮去給小皇帝請安。
慈禧突然拿出早已寫好的,以小皇帝名義釋出的聖旨,宣佈解除八大臣的職務,將載垣、端華等人逮捕。載垣、端華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事先安排好的侍衛就如狼似虎地撲上來把他們按倒,押送監禁了。
那拉氏又立即派侍衛去捉拿遠在路上的肅順。肅順護送靈柩走到密雲縣,天已經晚了,他剛剛睡下,逮捕他的侍衛就闖進門,把他從被窩裡拉出來綁了。政變成功了,由於這一年是舊曆辛酉年,所以叫“辛酉政變”。
在向王公大臣宣佈八大臣的罪行會上,那拉氏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肅順等人如何不遵法度,怎樣欺侮她和小皇帝,說的活靈活現。她還說:“先皇根本沒有讓這些人參與政務,這是肅順等人私自搞的鬼把戲,那先皇的遺詔是假的。”小皇帝載淳也按照那拉氏預先教好的話說:“這些人忘恩負義,應該殺頭。”
最後,恭親王奕訢被任命為議政王、軍機大臣。那拉氏和奕沂等商議,決定把他們最恨的肅順斬首,命載垣、端華自殺,其他五人分別充軍或者革職。
接著,慈禧和奕訢安排載淳登上皇帝的寶座,廢除八大臣擬定的“祺祥”年號,改第二年為“同治”元年。
慈禧說:“宋朝有皇太后垂簾聽政先例,我不敢獨自臨朝聽政,就和母后皇太后一同聽政吧,年號‘同治’就是我們倆一同治理天下的意思。”
-
12 # 孟曉初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天無二日,權力從來在封建社會沒有均衡過。美國三權分立可以互相監督,而咸豐帝設計的權力分散並互相監督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要麼就是強硬肅順著手廢立,但皇權依然強大,皇家的威信依舊還是未倒。所以肅順等八個人的權力必定會被剝奪,共同執政互相監督終將失敗。
-
13 # 你好龍灣
清咸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再次向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由天津進抵北京通州,清軍一敗塗地。咸豐帝在大學士肅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親信大臣扈從下,倉皇出逃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留下恭親王奕訢在京與洋人周旋。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於承德避暑山莊病逝。臨終前,咸豐帝安排了後事,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即後來的同治帝,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等八大臣為“顧命大臣”(即贊襄政務大臣),贊襄一切政務;授予皇后紐祜祿氏(即慈安太后)“御賞”印章,授予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葉赫那拉氏(即慈禧)掌管。
咸豐帝臨終前精心設計了這個八大顧命大臣與兩宮皇太后共同輔政的框架,本意是讓八大顧命大臣與兩宮皇太后互相監督、互相牽制、互相制衡,共同輔佑幼君。但是,這是咸豐帝的一廂情願、自做聰明,這一安排卻製造了兩派勢力之間的嚴重矛盾,為日後爆發“辛酉政變”埋下了伏筆,最終促成慈禧太后成功走上了中國權力的最巔峰,統治中國達48年之久。可以說,清朝的加速衰敗以至於最終滅亡應該歸結於咸豐帝臨終前的這一權力安排。
咸豐帝的這一權力安排深究起來,兩派勢力(帝后勢力和大臣勢力)的權力並不完全對等,兩宮太后掌握著“御賞”、“同道堂”兩枚大印,這就是權柄的象徵,這就是決策權,而八大臣只掌握著文誥的草擬權和行政執行權,這就導致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結局;咸豐帝生前其實已經察覺到慈禧這個女人有著強烈的權力慾和野心,不是一個善茬,大學士肅順也提醒過咸豐帝對於慈禧要採取漢武帝對勾弋夫人的斷然措施,但是沒有被咸豐帝採納,終於釀成隱患。還有一點是被咸豐帝忽略掉的,那就是宗室勢力的力量,咸豐帝的六弟恭親王奕訢曾經是咸豐帝即位最有力的挑戰者,各方面都遠遠強於咸豐帝,正是恭親王奕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與帝后勢力的聯合,才在“辛酉政變”中擊敗了八大顧命大臣,取得了成功。
歷史證明,咸豐帝臨終前做出的權力制衡框架安排是失敗的,是導致爆發“辛酉政變”、促使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慈禧太后把持清王朝最高權力達半個世紀之久、清王朝加速衰敗以至最終覆亡的根本原因。
-
14 # 楚人讀史
這個歸根結底,兩宮太后掌控著皇帝。擁有了當時才六歲的同治皇帝。他們天然生的就拿到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屬性,在這兩位皇家代表的面前。八大顧命大臣再怎麼強大也是臣子,更何況他們還有當時的恭親王,這個傢伙權謀手段,心計,城府非常的高超。在洋務運動當中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當時他是負責在北京處理善後事宜,那就說明他擁有了調控首都軍隊的權利,所以慈禧太后發動的政變中。他是得到了軍隊皇族內部的一群人,頂力的支援,這群人因為咸豐皇帝駕崩之時沒有安排合理的蛋糕給他們心懷不滿。也支援太后的政變。從而為自己謀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說皇帝在手!皇族內部有人支援。軍隊也有相當一部分聽太后和皇上的話,導致了顧命八大臣的失敗。也導致了咸豐皇帝佈局的破產。因為這個佈局沒有照顧到所有各方的利益。從而他被破產了。
-
15 # 蚍蜉之志
任何好的設計也需要有人執行。咸豐死後原來的政治平衡被打破。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慈禧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但是一個出色的陰謀家,她善於利用各方面的矛盾使事情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首選她拉攏東太后,把自己與顧命大臣的矛盾擴大為東西大後與大臣的矛盾;其次拉攏恭親王因為咸豐活著時,恭親王是最受猜嫉的人,西太后抓住他想執政的想法,把他拉在自己陣營。最後透過政變把顧命大臣全部殺光,自己掌握政權。
但慈禧是個自私自利的傢伙,把掌權後不顧國家利益,不顧人民死活只有自己安逸享受,她實際上是清朝滅亡,中國近百年積弱積貧的歷史罪人!
回覆列表
一是咸豐沒有預料兩個太后會聯合對付八大臣,本來是三方制約,變成了兩大陣營對抗,更沒有預料到奕炘會復出並站在太后陣營。二是慈禧政治手腕強,聯合慈安、奕炘,對八大臣下手。三是八大臣關鍵沒有實權,只有抵制,後下手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