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育兒專家都提倡要延遲滿足,但是如果過了孩子最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可能他永遠不會對這個感興趣了。延遲滿足是否會導致孩子童年失去樂趣?比如說,4歲想買的玩具,5歲可能不喜歡玩了。
9
回覆列表
  • 1 # 靜聽風聲9

    在人們的思想意識裡,有了一個詞語,叫做延遲滿足。延遲滿足是個體有效地自我調節和成功適應社會行為發展的重要特徵,是一種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主動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屬於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個部分,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很多媽媽之所以非常看重寶寶“延遲滿足”的能力,是因為她們覺得一個人的一生會經歷無數次選擇,能否耐心等待到最好的結果出現,關係著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她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著手培養這種能力。

      那麼,“延遲滿足”的能力是越早培養越好嗎?絕不是。

      3歲前,及時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

      我們都知道,3歲以前是寶寶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故意延遲,寶寶可能會覺得父母不愛他。

      1.母乳餵養你的寶寶

      3歲之前,寶寶需要父母經常地用語言和行動來向自己表達愛,最直接、最重要、最及時的方式之一就是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過程滿足了寶寶愛的需求。

      母乳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礦物質、脂肪酸、氨基酸、乳糖等嬰兒成長髮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並且配置得剛剛好,有利於孩子吸收;而且不容易因為吃多而影響消化。母乳中含有多種抗感染的因子,如免疫球蛋白、補體、溶菌素及抗發炎與免疫調節因子等,能夠提高嬰兒的免疫能力。

      媽媽選擇母乳餵養的好處,不僅在於母乳促進了寶寶的身體健康,還在於母乳餵養方式有助於寶寶建立對媽媽的信任。哺乳的時候,媽媽用手環抱寶寶,讓寶寶的頭部緊貼媽媽的胸口,寶寶嘴裡含著奶頭,眼睛注視著媽媽,媽媽用溫暖的、慈愛的、專注的眼神迴應寶寶,不停地撫摸寶寶,寶寶感受到了愛。對溫暖、安全及愛的需求得到滿足,緩解了寶寶與生俱來的對生命的緊張感,增強了寶寶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信心。

      當寶寶玩累了、渴了、餓了、想睡覺了、煩躁了、苦惱了、委屈了、不舒服了,媽媽都可以用母乳來安慰寶寶。這種安慰方式,能夠及時緩解寶寶的情緒,寶寶會覺得媽媽理解自己,很在意自己,同時他們也會很在意媽媽。

      母乳餵養的過程對寶Bora講是一個被媽媽愛、接納、包容的體驗,這會深深印在寶寶的潛意識深處,寶寶將來的人際交流模式會是安全的、開放的。而很多沒有經歷母乳餵養的寶寶,在長大後,很容易在交往、人格等方面出現問題。

      吸吮動作對於一個飛速成長的寶寶而言是一種必需的鎮靜劑。那些斷了奶的寶寶會利用其他物品來滿足自己的吸吮需求,比如,奶瓶、安撫奶嘴、手指、頭髮等。母乳餵養其實是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從人那裡找到安慰。而斷了奶的孩子則需要從物品那裡尋求解脫。

      2.3歲前,及時地滿足寶寶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達麗說:“1歲前的寶寶,是建立對身邊養育者的信任和親密感的關鍵時期,延遲的感覺對這個階段的寶寶而言,次數多了影響不亞於心理的創傷。延遲滿足應該是對3歲以上的寶寶進行訓練的內容,而不是對這麼小的寶寶!”

      尤其是襁褓中的寶寶,他們需要從父母那裡獲取生存下去的勇氣,聽到寶寶哭,立馬跑過去,或者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就看看寶寶是否尿了,只要父母及時滿足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他們就能健康成長。這個時候,媽媽千萬不要覺得剛出生的寶寶什麼都不懂,哭幾聲、餓一會兒沒什麼的。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因為寶寶哭泣除了餓了、尿了、病了,還可能是在尋求父母的撫慰,以驗證父母的愛。

      在夜間,如果媽媽有條件和寶寶睡在一張床上,不但有利於餵奶,也能增進寶寶對媽媽的信任。對於較小的寶寶,媽媽讓他含著奶頭睡覺,都是允許的事情啊!有的家長覺得讓寶寶和父母睡在一起,不利於寶寶獨立;對寶寶照顧得太及時了,也不利於寶寶自立,實際並非如此。

      媽媽們都知道,寶寶出生後,他們的生理需要獲得及時滿足,能夠讓寶寶和媽媽及時地建立一定的聯結,寶寶會明白:我生活在這裡是安全的,媽媽很愛我,會及時幫助我解決問題、排除煩惱,我不用怕什麼!

      還有的媽媽,覺得寶寶吃飽了喝足了,就沒什麼問題了,寶寶哭就讓他哭吧,哭一會兒就好了,於是就放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媽媽這麼做也不恰當。寶寶哭泣,可能是因為想媽媽了,需要媽媽的撫慰。這個時候,媽媽最好安靜地坐下來,一邊撫摸寶寶,一邊跟寶寶說:“哦,寶寶想媽媽了!媽媽陪你!”媽媽可以抱起寶寶,跟他逗逗、說說、笑笑、運動運動。媽媽的迴應會讓寶寶覺得自己沒有被人忽視,心裡就踏實了。

      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很多媽媽苦於一個人無法離開寶寶去做其他的急事,其實如果準備充足,也是沒有問題的。比如,到了給寶寶餵奶的時間,就準備好溼巾、衛生紙、水、書、手機、一些小玩具等,這樣的話寶寶哭泣的時候,媽媽就可以很及時地迴應寶寶的需求,寶寶就不會承受“被怠慢”的苦痛了。

      3歲以前的寶寶,媽媽可以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依賴感,這樣寶寶才會有充分的安全感,到了該獨立的時候,就能自動地走向獨立。一般來說,3歲是培養寶寶獨立的關鍵期,寶寶能做的事情,媽媽就讓寶寶自己去做好了。

  • 2 # 小獸Time

    我們姐姐在延遲滿足方面就沒有辦法做到而已,至於他沒有辦法去等待。我個人覺得延遲滿足挺好的。

    當我們姐姐迫不及待的想要一件東西,於是他立馬就得到了,但是他反而不會珍惜這樣東西。當延遲滿足之後,他可能會對這樣東西的興趣保留得更久一些。

    更重要的是延遲滿足讓寶寶學會了等待。而現在很多孩子都不會選擇等待,看到別人在玩完什麼東西,一把就搶過來,他不會知道要等人家玩好以後才可以再去玩那樣東西。我們姐姐想要什麼東西,就上躥下跳,大哭大鬧,非要立刻馬上得到這樣東西,我自己也覺得非常的頭疼,但是具體如何去實施延遲滿足,我也不是很明確,也想聽聽各位家長的意見!

  • 3 # 思雨yp

    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有求必應嗎?  

      寶寶說

      我是個急性子,我要喝奶了,說喝就要喝,衝奶的時間都不能等;看上什麼玩具了,我馬上就得要……媽媽很愛我。她什麼要求都滿足我。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哭是我的一大法寶。要什麼就哭,有什麼不滿意也哭。只要我一哭,媽媽就緊趕慢趕地來啦,我想要的就都有了……

      媽咪說

      我很愛我的寶寶。孩子一上學就要開始受累了,所以我要在這之前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無論他要求什麼,我總是儘量做到有求必應。我怕聽到他哭。他一哭我的心就顫。

      但最近我發現,寶寶的性格怎麼越來越急躁,越來越嬌慣,沒有一點耐心。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鬧,不達目的不罷休。唉……

      專家說

      其實,媽媽不應該無限制地滿足寶寶的要求,應該學會對寶寶說“再等一會兒”。要讓他學會,為了一個更長遠、更有價值的目標,他應該放棄眼前的小滿足、小願望。要讓他學會“延遲滿足”。這樣,他才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樹立遠大的目標與理想,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1—1.5歲的寶寶,開始進入了延遲滿足能力發展的關鍵期,要對他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培養了。歪歪兔情智樂園

      什麼是延遲滿足?父母該怎樣操作延遲滿足?

      什麼是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幼兒自我控制的表現之一,反映的是一個孩子在面臨種種誘惑時,能否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時衝動,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遲滿足不僅是幼兒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兒童社會化和情緒調節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隨人終生的一種基本的、積極的人格因素,是兒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賴走向獨立的重要標誌。

      延遲滿足能力對寶寶未來的意義

      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兒童,未來更容易發展出較強的社會競爭力、較高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具有較強的自信心,能更好地應付生活中的挫折、壓力和困難;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更能抵制住即刻滿足的誘惑,而實現長遠的、更有價值的目標。

      而如果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在未來發展傾向上則缺乏上述品質,容易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如邊做作業邊看電視、上課時東張西望做小動作、放學後貪玩不回家、貪睡懶覺不起床等;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出現心理問題的人也相對較多;進入青春期後,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縮、固執,優柔寡斷;遇到挫折容易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退縮不前或不知所措。

      怎樣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1)教孩子學會“等待”

      對於孩子的一些要求,父母可以遲一會兒滿足他,不要害怕孩子反應激烈。這實際上是孩子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必經階段。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也能扛得住,並接受等待。1歲左右的寶寶可能還不明白“等”的含義,家長可以將之具象化,比如對他說“奶在衝,等會兒再喝”,“等把飯吃完,再玩玩具”,等等。

      2)教孩子學會“善解人意” 

     要讓孩子慢慢懂得,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從而學會善解人意,學會控制自己的衝動。比如,孩子要求和媽媽一起玩遊戲,此時媽媽可以和他商量:“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等做完了再陪你玩。好嗎?”如果方便,你可以讓孩子在一旁看著你做事。

      3)把對孩子的獎勵積累起來

      孩子需要鼓勵,需要獎勵,這會增強他做事的興趣和信心。但獎勵也是有技巧的。比如,可以給孩子的每一點進步用貼貼紙或紅星的方法,積累獎勵,積累到一定數量,就給他最想要的一個大的滿足。這樣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才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將來也才能抵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實現更長遠而更有價值的目標。

      4)從易到難 

     培養延遲滿足能力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承受能力。對1歲多的寶Bora說,讓他學會等待和忍耐,不妨從一分鐘開始。時間上要從短到長,難度上從易到難,一點點增加。

      5)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善於透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如果父母嚴於律己、善於剋制,他對孩子的要求會更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 4 # SS135409617

    延遲滿足就是讓孩子等一等啊!等一等就會沒有興趣了?不會吧。我小時候想買一本書,我暫時沒錢,我存到錢的時候再去買的,當買到這個書時,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家寶寶從不會因為不能馬上得到什麼而撒潑。他會等一等被滿足時也會很開心啊!比如,他想去哪兒玩,我就跟他約定一個時間,在等待的過程中可以引導他想想:怎麼去?準備什麼東西?怎麼玩?他在準備的過程中也會有樂趣。如果他看上什麼玩具,我會讓他想想是不是真的想要,如果他的生日禮物只有一件,選什麼?他會認真去想,然後給我一個答案。期待他的生日。有時玩具是聖誕老公公送的,那麼他得表現得好才可能收到自己的禮物。當他在聖誕節時收到了禮物,那麼他的歡喜不僅是因為禮物本身,還因為這證明了他是個優秀的孩子。這種延遲滿足我覺得挺好。

  • 5 # XIAO米椒

    家長需要把握分寸!培養孩子的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想要什麼時,家長可以適當地延遲一下再滿足他,那麼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就會忍耐自己,他會明白:我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耐心才能得到這個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忙亂的親子生活,媽媽怎樣才能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