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育兒是段神奇的旅程,很多想到的想不到的事情都會鋪面而來。養育小朋友的路上,你有哪些特別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建議、經驗或教訓?
9
回覆列表
  • 1 # 父母世界

    寶寶出生後,父母往往對其充滿了期待和愛戀。然而,這也給孩子的成長增加了很多壓力。很多家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回顧自己第一個孩子的育兒經驗時常常會說:“如果當時這麼做就好了……”

    本期,我們對50位過來人媽媽的真實第一胎育兒經驗展開調查,我們在展示這些媽媽們的真實經驗之外,還將提供專家建議供大家參考,希望給正在養育一個孩子或兩個孩子你的一些啟示。

    媽媽後悔的育兒方法有哪些?(多選題)

    自己過於慎重48%

    總是跟著孩子32%

    太溺愛孩子24%

    管太多了22%

    過於嚴格14%

    專家建議:

    第一,別過於擔心,孩子只要沒有危險,媽媽就順其自然。對於第一個孩子,媽媽往往會片刻不離左右地照顧。其實這個過程中,你也需要讓孩子自己獨立做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飯,自己開門等等。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媽媽要注意多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尤其是1歲以後,要讓孩子開始自立,媽媽在旁邊適當保護就行。

    第二,重視增進親子關係,增加語言交流 媽媽的擁抱及言語交流能加深親子關係,讓孩子有安心感。這對加快孩子大腦荷爾蒙分泌,促進孩子身心發育有幫助。

    第三,注意別對孩子凡事百依百順 關愛孩子能帶給孩子自信與安心感,這對孩子的身心發育很重要。但溺愛孩子卻有消極作用,會讓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媽媽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所有要求都會得到滿足。父母在堅持界限的時候要注意:要溫和的堅持,而不是暴力的阻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要求,是出於愛。

    媽媽後悔的育兒方法有哪些?(多選題)

    過於擔心60%

    對孩子限制太多40%

    什麼都幫孩子做36%

    總把孩子和周圍的孩子比26%

    過度保護22%

    專家建議:

    第一,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接受外界刺激,多進行室外活動 很多媽媽過於慎重,很少帶孩子去室外玩。外界刺激對孩子的發育有利。透過多聽、多看、多接觸等等,孩子對外界的反應能力會得到加強。室外活動有助於加深親子關係,讓孩子進行全身運動,在遊戲中培養孩子應對挑戰的能力。同時注意:帶孩子戶外活動時,要選擇比較好的環境,太嘈雜的環境不適合孩子接觸;同時對太小的孩子,要把握好時間,不要讓孩子太疲勞。

    第二,讓孩子接觸年齡大一些的孩子 孩子往往會模仿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的行為。比如,你常常發現第二個孩子愛模仿比他稍大一些的第一個孩子。於是,你感覺第二個孩子發育會快一些。因此,要讓孩子多接觸比他年紀稍大一些的孩子。但有的孩子可能對此會有不安感,孩子不願意的話不要強迫。

    第三,只要沒有危險,就不要限制孩子的行動自由,讓孩子自然成長 媽媽對第一個孩子往往過於緊張,經常對孩子說“不行”。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都幫他做。這樣就很難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導致孩子缺乏行動能力以及無法應對挑戰。只要確認沒有危險,就讓孩子自然成長吧,培養孩子的行動能力。

    二胎媽媽們後悔的育兒方法--

    對習慣及教養的影響 媽媽生第一個孩子時還沒有育兒經驗。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教養。

    二胎媽媽們認為第一個孩子在生活習慣及教養方面主要特徵有:

    第一位覺得媽媽幫著做是理所當然的,愛撒嬌

    第二位獨立能力差

    第三位挑剔

    第四位生活沒有規律 第

    五位睡不著,睡眠差

    媽媽後悔的育兒方法有哪些?(多選題)

    總想做一個好媽媽32%

    對育兒過於理想化40%

    想得太多36%

    對孩子期待過大26%

    對孩子要求不嚴格22%

    專家建議:

    第一,孩子出生後,爸爸媽媽要以身作則,作為孩子的榜樣 第二個孩子往往以第一個孩子為榜樣。而第一個孩子會以爸爸媽媽為榜樣。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多看一看爸爸媽媽是如何與人交往,讓孩子瞭解社會規則及禮貌等等。爸爸媽媽和人打招呼,向別人道謝時,孩子都會有樣學樣。

    第二,別對孩子期待太高,要多表揚孩子 第一個孩子揹負了爸爸媽媽的太多期待,這會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孩子即使只完成一件小事情也要表揚他,鼓勵他,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增加孩子的幹勁。這樣孩子自然就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此外,爸爸媽媽的表揚也會讓孩子的大腦更加活躍,增加孩子的自信。相反,如果你常常挑剔,喜歡否定孩子,孩子會變得消沉,缺乏行動能力。

    第三,別把生活習慣當作負擔 媽媽如果沒有自信,育兒的過程就不會快樂。媽媽不知道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會很急躁,這對孩子成長會有不利影響。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教養首先得創造快樂的環境。媽媽要多參考其他人的建議,比如爸爸、姥姥、育兒專家等等。同時,你也需要調整心態,要把育兒當作一種快樂,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非常重要。

  • 2 # 房產中介的每一天

    我給個建議:等待。發生了一件事情,在沒有特別重傷和危險的情況下,等待十秒,觀察孩子的後續行動,有時你會發現驚喜。

  • 3 # 好好媽咪5

    教育小孩子,首先我覺得要多看書,多看小朋友的書,和小朋友達到思想共通,同時也要保持一顆童心,用兒童的心態來看一些故事,圖片,讓孩子跟你有共同語言,這樣,你們的交流將是愉快的!

    其次,我覺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孩子還小的時候,對一切都是好奇的,作為父母,我們要多陪陪她們,帶領孩子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多帶他們看看,看到什麼都為他們講解,小孩子最初的階段都是輸入大於輸出,等他們可以輸出的時候,帶給你的肯定是一波一波的驚喜!沒事多陪孩子玩玩,不要總是手機不離手,玩也是孩子探索的過程,不僅僅愉悅心情,還能開發智力

  • 4 # 慈妮親子心理

    我有兩個女兒,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感覺自己有話要說。

    大女兒青春期過渡得很平和,沒有嚴重的叛逆。這次“成功”養育是誤打誤撞得到的。她出生時我25歲,晚熟的我內心仍然很幼稚,滿腦子在別人看來不切實際的幻想。前夫是個老成持重非常包容的人,但他的理想是“三飽一個倒,老婆孩子熱坑頭”,他的手高眼低,與我的眼高手低,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在孩子五歲時,我做出了南下打工的荒唐決定(那年代流行的是“下海”),告別舒適悠閒的小日子,來到了深圳這片舉目無親的熱土。現在想來,幸好女兒五歲我才離開,總算是沒有錯過最寶貴的人生前三年。第二個幸好是孩子的奶奶和爸爸,給了她比親媽更好的陪伴和教育,我經常感嘆,如果是我自己帶大這娃,絕沒有她今天的這份大氣穩重溫和沉靜,大女兒雖然也象她父親一樣熱愛“三飽一倒”,但她已經是有所進化的——懂得適時和藉機激勵自己,知道青春不可呆在舒適區。且在為人處事方面,亦承載了她父親和奶奶那邊的基因,人格魅力親媽無法比。

    到生小女兒的時候,我又做了一個與上次相反的荒唐決定:做全職媽媽。可是這一次,我得到的是教訓。

    最大的教訓是:沒有提前學習育兒知識。

    我曾經愚昧地以為這不用學習,足夠耐心足夠愛就能無師自通。嚴重地高估了自己低估了養育這樁事。在後來亡羊補牢的學習中,我才發現自己錯過了太多太多。假如我抓住了每一個敏感期,孩子的雙商一定會比現在還高、孩子現在一定有更好更多的優秀習慣;假如我懂得正向影響孩子,我一定會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個淑女,因為我希望女兒溫柔知性內慧;假如我學會了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一定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懲罰;假如我知道育兒先育己,我一定要先好好愛自己並把自己調整到最好的狀態,……。總而言之,提前學習可以有各種好,有百利而無一害。

    好在我沒有一直不學無術下去,現在的我,是妥妥的一枚學習達人。我每天必須學習,“三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這不是開玩笑的話,我可以力證這是真的,我甚至經常特意把育兒的書留到孩子放學前那一個小時看,當孩子進門的時候,被理念浸泡著的我甚至可以馬上現學現用活學活用,比起心中充滿俗念或頭腦渾渾噩噩地迎接孩子,不知要強多少倍,至少可以減少見面問錯話影起的煩惱。有的媽媽,孩子放學一到家就只會叨叨作業、考試,學了一整天的孩子心裡能不“崩潰”嗎?家,應該是一個養精蓄銳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我發現了學習是一件極樂無窮的事,學習、踐行、分享,這三件事,我知道我可以做到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爸爸媽媽在育兒上有什麼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