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影子
-
2 # 代牧益州閻文平
這就是一時衝動。
李世民想立李治的時候,找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和褚遂良這四個沒理由反對立李治的大臣,說自己的兒子和弟弟們做出這種事,我活著沒意思,拿佩刀刺自己,大臣們趕緊勸阻、奪刀,問陛下您想做什麼呢,李世民說,我想立晉王。就這樣越過了李泰,立了李治。
想立李恪的時候,跟最不可能同意的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完了。事後也就是寫信叫李恪守法,臨終要李治保全李泰和長孫無忌,根本沒要李治保全李恪。雖然死後管不了那麼多,雖然即使他囑咐了,李治也可以像對長孫無忌一樣當時裝死不應事後該幹嘛幹嘛,就像後來李恪被告發謀反時他一邊說“現在告發吳王不嫌晚了嗎”一邊假惺惺求個情算數,但李世民連生前能為李恪做的事都沒做。
所以這個欲立李恪的事,水分太大。更可怕的是,李世民警告李恪別學燕王旦被霍光殺了,又要長孫無忌做李治的霍光,所以後來嘛……
那麼為什麼是李恪而不是別人呢?因為當時李世民的衝動是李治太年輕,是不是該立個年長的儲君呢?然而年長的皇子裡,實在沒人可選了。嫡子們除了李治以外,都已經獲罪出局;庶子要麼像李寬一樣早夭,要麼像李祐一樣作死,要麼像李愔、李惲一樣德行太差,要麼像李貞、李慎一樣和李治年齡差不多。相比之下,李恪雖然表現平平也犯一些小錯誤,卻是唯一的人選了。
無論李恪之前為何不被立儲還是此刻被提名立儲,都跟隋朝血統毫無關係,禮法就是偏向嫡子,李世民這個當爹的也就是愛嫡子。前朝或別朝血脈從來沒影響石世、宇文覺、楊昭們成為儲君乃至登基為帝。後來李治殺長孫無忌也輕鬆得很,李世民立儲何以需要看長孫無忌臉色?
再掉一些書袋,說一些小細節:
1.李恪表現平平,還有打獵踩莊稼、賭博及因此受罰的劣跡,在史書也沒有具體的正面政績,卻除了“英果類我”以外,還有“有文武才”之類的好評,這是為什麼呢?友情提示,李恪的好幾個後人擔任過唐朝的宗正卿,就是管理皇族資料的職務。中晚唐戰亂,資料散失很多,偏李恪家相對齊全。
2.李恪的長子李千里的墓誌用第一人稱表述大概是這樣的:我太爺爺是高祖皇帝,叔叔是天皇大帝,我是吳王房的。他爺爺李世民那麼金光閃閃,為什麼他墓誌上偏偏一字不提,自行體會吧。
-
3 # 阿杜談古論今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真的有很多值得我們後人值得探討的地方就這個問題我想李世民當時的想法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 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李世民左右權衡之下產生了立李恪的想法。
2 李世民曾說過李恪‘英果類我’的話,說明李恪在李世民的一眾兒子當中應該是最接近他性格的,也算李世民對他有一定的賞識。
總之歷史是不能改寫的,其實李世民想立李恪為接班人,我感覺也不是真心的,只不過是一瞬間的想法罷了,如果他是真心想立李恪的話,就不會找長孫無忌去商議這個問題。不知各位讀者朋友可有不同意見。
-
4 # 多臻貴
歷史證明,從競爭中走出來的王朝,通常都更寬容和更有胸襟。
大唐王朝本是鮮卑血統,北周八柱國,隋朝的外戚姻親,隋煬帝楊廣與唐太祖李淵是表兄弟,所以,李淵在太原起兵,才能獲得關隴貴族的支援,最終奪取帝位。
李淵諸子各有所能,長子李建成善於政務,行為也頗得民心,加之其嫡長子的身份成為太子。李世民東征西討,不僅百戰百勝,具有人格魅力超群,招攬眾多良將。即便是被忽略的李元吉也有著自己的實力集團。
正是在諸子的競爭中,唐高祖李淵甚至設想過李世民為太子,甚至裂地封王的打算,為玄武門之變埋下了伏筆,最終李世民誅殺李建成與李元吉,李淵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禪位。
當李世民繼位後雖然天下逐漸走向穩定,但為穩固政權的穩定,李世民諸子逐漸參與到政務的決策與地方的治理當中,而嫡長子長孫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成為太子。
唐太宗數度出征高麗,參與平定各地的動亂,朝政在李承乾的帶領下卻並未見起色,反而受制於關隴勳貴與長孫無忌,令李世民十分忌憚會出現外戚專權。
隨著李世民心意的變動,更英武的魏王李泰模仿玄武門之變,卻被李世民所同時治罪,只至於長孫皇后所嫡出僅有看似懦弱的李治,所以才有了立李恪為太子的爭議。
唐朝的開放與包容,及所應對的複雜局勢,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是不具備嫡庶之分的,諸子皆其所出並無嫡庶,但考慮到背後的勢力,李世民還是放棄具有賢明的李恪。
李治背後是長孫無忌和唐朝的開國功勳集團,這雖然威脅到唐朝的皇權,卻也證實了其強大,而李恪的母親楊妃雖然出身高貴,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女,但隨著隋王朝的土崩瓦解,其勢單力孤根本難以與關隴集團所抗衡。
李世民權衡再三,不願因此爆發唐王朝的內亂,何況李治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雄心,唐王朝疆域的鼎盛征服高句麗與青海諸羌都是在唐高宗時期完成,並且削弱了關隴集團對李唐皇室的威脅。
唐太宗李世民考慮立李恪應該是有可能的,但現實卻不允許做這樣的決定,因此李世民於公於私都會選擇李治作為繼承人。
-
5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為了給李泰擋箭。
李世民一共有14個兒子,他最喜愛的有三個——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長孫皇后生的。而李恪呢,儘管在電視劇中他也被塑造成了李世民的愛子之一,但歷史上李恪的待遇在兄弟中間屬於墊底。
李恪生於武德二年(619年),最遲到貞觀七年(633年),他就去了封地,李世民給出的理由是“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也就是爸爸很愛你,可國事更重要。
問題在於,僅比李恪小一歲的李泰,卻一直待在都城,李世民還想讓他“入居武德殿”,被魏徵力諫勸止。更小的李治,在長孫皇后去世後,一直由李世民親自撫養,別說從未就藩,連皇宮都不曾久離。這兩位都是太子李承乾的同母弟,對太子之位的威脅更大,更應該就藩才是,可李世民卻是說一套做一套。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李世民心目中,李恪的地位是遠遠不如李承乾三兄弟的,既然如此,在太子之位空缺時,李世民為什麼要把李恪丟擲來呢?
李世民改立太子是出於無奈,因為皇子之間的爭鬥超出了他的限度,李承乾竟敢謀反!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謀反失敗後,跟李世民有一段對話。
《舊唐書·太宗諸子》載:承乾曰:"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太宗因謂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李承乾謀反事洩,李世民對他再怎麼好,也不可能保留他的太子之位,而李承乾跟李泰兄弟倆的紛爭李世民看的是清清楚楚,他自己就是皇家爭鬥中奪得的帝位,自然清楚一旦讓李泰上位,別說李承乾沒有好下場,就是李治因為嫡子身份,也難以儲存。
該如何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呢?李世民想出來讓寬厚的李治繼位,再把李泰派往外地。至於其他兒子,其實都不在李世民擔心的範圍之內,尤其是李恪頂著個庶長子的名頭,反被李世民拎過來擋箭。
別小看了庶長子的名頭,比如李淵庶長子荊王李元景,武德元年(618年)才出生,對唐朝可謂全無功勞,可李世民登基之初就給了他實封2500戶,要知道當時一般親王實封才600戶到800戶而已。
後面李治登基之初,對李元景與李恪也是一人司徒,一人司空,以示對宗室的安撫,因為這兩人,在宗室諸王是排前兩號的。
出於這個考慮,李世民專門把李恪拿出來敲打一番。
《資治通鑑·唐紀十三》載:(貞觀十七年十一月)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十七),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寧辭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無忌固爭,以為不可。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以上就是李世民欲立李恪的全過程,把太子的死忠叫來問一句太子換人好不好,比起四月份立李治時在一干重臣面前秀自殺,可謂天上地下,而且以庶代嫡,明顯是比以幼代長更困難的事,找一個不可能支援的人有用嗎?
十一月十七說完想法,十幾天天后,十二月初六,李世民把李恪叫來,說你不要學燕王旦吶,不然會被霍光誅殺的哦。
誰是“霍光”呢?
《舊唐書·禇遂良傳》載:二十三年,太宗寢疾,召遂良及長孫無忌入臥內,謂之曰:“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託葛亮,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須盡誠輔佐,永保宗社。”很顯然,李世民是想讓自己安排的“霍光”把目光從李泰等人身上轉移對準李恪身上,進一步保證自己寶貝兒子的安全,至於李恪會有什麼結局,他不考慮。
這樣看來,李恪最終被長孫無忌等人冤殺,豈不是遵循了李世民的遺志!
-
6 # 歷史停一秒
李世民得一句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或許能夠給我們答案。
李承乾的造反,李泰的狠辣給了李世民敲了一個警鐘。而立李治為太子也充滿著李世民得無奈,當時的李世民最鐘意的無疑是李恪,因為李恪像李世民,也就是對於國家更有利。
但是顯然當時朝堂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對這個都是不同意的。長孫無忌有自己的考慮,畢竟皇帝還是要親外甥,而大臣們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是對於長孫無忌的討好,另一方面也是李恪是隋煬帝外孫這個身份造成的。
放棄李恪個人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李世民得皇位就是流血而來。他對於這個充滿忌諱,不希望自己兒子也是這樣。
在整個朝堂對於李恪都不支援的情況下,以及李治性格軟弱可以使得繼位之後幾個兒子有個好結果,這些都導致李世民選擇了李治。
但是這些原因是李世民選擇李治的原因,而對於李恪。在李世民去掉了太子李承乾,和最寵愛的兒子李泰之後,作為三皇子的李恪無論是能力還是性格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不僅是因為李恪和李世民得最像,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就是皇家快沒有拿的出來的人了。至於說的警告長孫無忌,這個其實是沒必要的,太子的立廢,有時候不是皇帝一個人的決定。
是整個大臣和勳貴群體的決定,就像漢高祖劉邦想要換太子,作為開國皇帝,當大臣都反對的時候,也是無法實現的。
-
7 # 尋根拜祖
這個題幹應該分解為兩問題來回答,一、李世民為何想改立太子?二、李世民為何將李恪作為備選?
李世民為何產生二次易儲的念頭李世民之所以產生二次易儲的念頭,其實是為第一次易儲的倉促打補丁。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曾經想立最鍾愛的李泰為太子,後來才發現,李泰竟然揹著他做了那麼多兄弟相煎的事。愛子心切的李世民不得不將李泰,從候選人名單中刪除。
一般情況下,立儲君考慮的因素只有一個:誰對國家的未來更有利。不過,對李世民來說,他不得不考慮另外一個問題:立誰將來對其他的兒子們不會形成傷害。李治之所以上位,原因就是: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也就是說,李治上臺其實是第二個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而第一個條件被忽視了。當李治被正式立為太子後,心情逐漸平復的李世民才發現,李治過於柔弱。這個弱點讓李世民擔心,李治將來又沒有能力成為合格的君王,能不能鎮得住各大政治勢力。
李世民指望長孫無忌能為李治保駕護航,可是長孫無忌跟皇權也不是鐵板一塊,他本就是關隴集團的利益代表人,與皇權存在衝突。從北周取代北魏、隋朝取代北周、大唐取代隋朝,背後都是關隴集團的黑手操控結果。
江山永固大於父子之情,冷靜下來的李世民,不由將儲君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這就是他產生二次易儲念頭的原因。
李恪為何成為李世民的備選方案李世民為何選擇李恪作為候選人?他自己的解釋是李恪“英果類我”。意思說,李恪英武果毅,很有自己的風範。
不過,從史書記載來看,李恪的形象其實很乾癟,除了簡單的履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封地縱情遊獵,踩踏莊稼,被免去安州都督,並減封三百戶。李恪吃一塹長一智,後來他在紀萬權的管束下,再也沒有犯過錯。
這些事蹟只能說明李恪還算是一個好孩子,懂得吸取教訓,但是跟“英果”沒有半點關係,李世民的話,多少有點給兒子貼金的意思。
其實李世民選擇李恪,更多的恐怕是矬子當中拔將軍。
李世民的幾個兒子,嫡長子李承乾被廢,次子李寬早夭,四子李泰被囚禁,五子李祐剛剛陰謀犯罪被殺,六子李愔德行不彰被李世民罵作禽獸不如,七子李惲貪財罰罪被彈劾。其他的兒子們都未成年。
這一年李恪二十四歲,雖然有過“前科”,但相對於其他兒子們,無疑是最合適的。
另外李恪並非嫡子,與長孫無忌並不親近,由他來完成對關隴集團的打擊,比李治更無所顧忌,更符合李唐的利益訴求。
二次易儲帶來的是是非非不過,李世民的這個打算並未付諸實行,原因就是遭到了長孫無忌的激烈反對。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李恪做太子,顯然不符合長孫無忌的利益訴求。李世民遭到反對的時候,就赤裸裸地責問長孫無忌:“公豈以非己甥邪?”
其實李世民也知道可能是這個結果,所以,他並未將易儲之心公之於眾,而是私下與長孫無忌商量,無法是在試探他的態度。在長孫無忌的反對下,李世民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他也深知關隴集團的厲害,他不想自己駕崩後,皇權立刻與關隴集團發生激烈的衝突,所以李世民只能妥協。
不過李世民這個不成熟的想法,給李恪埋下了禍根,從此他成了長孫無忌的眼中釘:“無忌常惡之。”
永徽四年的房遺愛謀反案,受到長孫無忌的指使,房遺愛誣陷李恪謀反,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致死,臨死前,李恪大罵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
果然,多年後,坐穩了江山的李治,聯合武則天,也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長孫無忌,全族被流放邊地。
所以,李世民想改立李恪為太子,就是因為立李治為太子時的感情用事,考慮到政治需求,李世民企圖透過二次易儲,希望更“英果”一些的李恪作為接班人,來對抗關隴集團。
只是李世民沒料到,小九李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不堪,李世民還“悄悄”給李治留下了一個厲害的角色做幫手——武則天,武則天聯手李治,完成了李世民都沒有完成的心願——消滅關隴集團!
-
8 # 葉之秋
李世民為何有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
李世民有過立李恪的想法嗎?有的。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提議過立李恪為儲君的事,但隨即被長孫無忌等人反對,此事作罷。李世民當時為什麼會想到立李恪呢?是因為李恪太優秀,還是李恪太受寵?其實都不是。李世民就是那麼一想,根本不是真心的地想把這個庶子扶上位。
那為什麼提李恪?因為沒啥合適的。當時的李承乾就不用說了,李寬也掛了,李泰犯事被貶,李佑謀反被誅,李愔“禽獸不如”(聖上金口批的),李惲太貪財被彈劾,李貞李慎比李治還小,還有幾個更小的,而李恪,卻比李治大九歲,也沒犯過太多的事,多合適的孩子啊。
可是,就是這麼合適的條件,大臣們一反對,李世民也就下了臺階,不提這事了,過了兩天,李治的長子出生,李世民高興地在宴會上舞了起來,並封李忠為親王,要知道李忠還是個皇孫,再受寵按制也是封郡王呢,李恪高不高興,不在他考慮之內。
要是真的有心,至於這樣打人臉嗎?看看當年的劉邦,想立愛子劉如意,沒少和大臣們爭辯,提了好多次,實在沒成回去還傷心得要死,後來為了保住愛子,讓周昌去相國,還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回來不要回來,聽說樊噲要舉屠刀殺戚姬母子,讓陳平去殺了這個老夥計——對比下看看,李恪沒當成太子,也沒保鏢,還被老父親一頓告誡,好好好遵紀守法,不要想些有得沒得,萬一不聽話,燕王劉旦就是你的下場,我也救不了你的!
就這麼滴,李恪的太子夢,做了那麼一小會兒就滅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去了地方上。
相較而言,長孫皇后的孩子們,實在是太受寵了。李承乾就不用多說了,李世民的寶貝蛋,天生的接班人,可惜後期自己不爭氣,把太子位給弄沒了。李泰一出生就封王(李淵封的),九歲時即貞觀二年改封越王,受封揚州大都督與越州大都督,督十六州軍事,後加六州,共二十二州,還不用去地方,李恪同年受封,封地八州。貞觀五年,李泰還兼領左武侯大將軍一職,貞觀六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及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餘官如故,仍舊並不之官。貞觀八年,以上都不變,加雍州牧一職。雍州是大唐王都所轄地,貞觀十年,李泰封魏王,再遙領相州都督,如此,李世民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武德殿什麼地方?咱們什麼都不用多說了。
哪怕就是他後來謀事,李世民也沒捨得弄死這兒子。李治呢,除了年齡上稍有不足,不是長君之外,其他方面沒有任何毛病。出身高貴是長孫皇后的兒子,是他李世民一直以來寵著長大的,是他每天帶在身邊好好學習的有長者風範的好兒子,所以李世民才會驕傲地說“皇太子自幼在朕膝前,常常看到朕虛心納諫,所以潛移默化之下,便有了今日之諫。……”
如此,前有李承乾,後有李泰,再後來又有李治,這一個個地,哪一個不比李恪要受寵?
相比較兄弟們的得寵,李恪的人生其實充滿了悲傷,他犯點小錯就被罷官斥責,改封吳王后又被各種教訓,外出打獵踩了老百姓的莊稼,被人彈劾,和奶孃的兒子賭博,幾次犯下錯來,連都督的頭銜都沒了,甚至還被削去食邑三百戶(親王實封八百戶)。
李恪,從來就不是李世民考慮的重點,他遠沒有影視劇裡的風光,短暫被提議,也不過是父親心血來潮,如此而已……
珠玉在前,巴拉幾句,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
9 # 愛冬的文
引言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忌憚受到李世民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李泰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
李世民審問李承乾,李承乾指控李泰謀儲。承乾曰:“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太宗因謂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李治的太子之位是李世民無奈但合適的選擇李世民對太子之爭的殘酷是太瞭解了。他自己是“玄武門之變”的主事者和受益者。但他並不願意看到為爭太子之位,兄弟相殺的慘劇再次重演。他要極力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李治被立為太子,是因為他是長孫皇后所生的嫡三子。在老大李承乾和老二李泰為太子爭的頭破血流時,李世民為了兒子們的身存,同時長孫無忌極力支援,才將李治立為太子。這是劣中選優的無奈選擇。
唐朝李氏本就有鮮卑血統,對儒家禮教也不太看重,從他們混亂的男女關係就可略見一斑。在李世民看來,太子之位是否立嫡立長並不是最最重要的問題。
其實李世民心中有一個滿意的太子人選,那就是吳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第三子,他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李恪英武果敢,深得李世民寵愛。
在李世民眼中,李恪是“吳王恪英果類我”,李治則是“雉奴懦”。但最終還是立李治為太子,則是對李治背後的雄厚勢力,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勳貴集團的考慮。
關隴勳貴集團是李世民征戰天下,“玄武門之變”時助力自己登上皇位的依仗,是李世民坐穩天下的基礎。有李治在,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勳貴集團不會支援非長孫皇后生的皇子成為太子的。
李世民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只是想一想而已,除非有意外發生,不會付諸實施的。
李世民將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告訴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施展“帝王心術”,或者說是李世民施展的政治手段。《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七》:(貞觀十七年)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寧辭之。上曰:“吾不欲使子孫生於微賤耳。今既致辭,當從其意。”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公勸我立雉權,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無忌固爭,以為不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邪?”無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儲副至重,豈可數易?願陛下熟思之。”上乃止。一、敲打長孫無忌及關隴勳貴集團
李治的太子之位並不穩固,是有備選的。太子李治和長孫無忌及關隴勳貴集團是損榮與共的關係。告誡長孫無忌及關隴勳貴集團要對李治的支援。
二、穩定長孫無忌及關隴勳貴集團
李世民告訴長孫無忌自己的想法,就是表明自己不會輕易更立太子,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長孫無忌的回答可謂老謀深算,“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
“太子仁厚”,李世民擔憂的兄弟相殘的局面不會發生。“真守文良主”,李治是現在朝廷需要的守成的好皇帝,不需要吳王李恪的英雄果斷。應對了李世民的“吳王恪英果類我”。
後續李世民告訴長孫無忌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是要敲打和穩定長孫無忌及關隴勳貴集團,但也知道給李恪帶來了麻煩。
李世民警告吳王李恪說:“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可不戒!”
在李世民的想法中,太子李治寬厚仁慈,只要李恪不做“陰圖不軌”的事,是安然無恙的。卻沒想到,長孫無忌為了李治的皇權穩固,將李恪扯入“房遺愛案”中。李恪被溢死,子女被流放。
-
10 # 斌哥居丹霞
謝謝邀請,雖然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對確立繼承人時也非常難受,即有貴族勢力牽制,還有朝廷大臣的反對支援不能統一意見左右為難。還存在子女眾多就有爭權上位的競爭,那麼競爭會引起朝堂的不穩定血腥廝殺,各派分立即將繼承的太子形成一定的威脅。
大唐王朝對下一位繼承者也要分嫡子為主,嫡庶子為副這種選擇模式展開。太子李承乾被廢,把李泰、李治都留在京城,把李恪發到外地封藩。後來李世民想要以讚賞式的“英果類我”提出立李恪為太子之時,受到長孫無忌等人的反對,就此作罷。確立李治為太子後,李恪還受到李世民的戒鑑敲打日後不以亂來爭權。
李恪所處的環境局勢不利勢單力薄李世民總共有14個兒子,他最喜愛寄希望的兒子有三個:李了三水乾,李泰和李治為嫡子,為長孫皇后所生,李恪為庶子,成了這幾個兄弟最墊底的。在幾兄弟分別被貶庶治罪後,李世民雖然心中不區分嫡庶同視為諸子,考慮到每個兒子個性和背後的勢力情形,只好放棄李恪。
李治有長孫無忌和開國功勳集團支撐著,其勢力更強大,李恪母親雖為隋煬帝李廣的孫女,但隨著王朝的土崩瓦解勢力單薄,難以抗衡關隴集團,剩下的李治為唯一選擇繼承者。
李世民立太子處各方勢力所牽絆
就李治被立為太子之後,李世民也猶豫想改立李恪為太子,主要是讚賞李恪說:“英果類我”的話,遭到長孫無忌的反對,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想要讓李泰住在武德殿,這時遭到魏徵等人的反對,李世民也未再堅持,考慮到李泰為人過於陰險,也有深厚的感情,還是被貶逐。李治智商有限,性格懦弱,但是待人誠實仁厚,既希望與他。
以霍光誅王敲打李恪李世民最後選擇立李治為太子,就要為他掃清障礙,這時李承乾和李泰被貶,又要把李恪逐外封地,他心裡還有些不放心,就藉以霍光保漢昭帝誅王以戒鑑李恪。
“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以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資治通鑑》
結語
李世民立太子經歷幾次風波後,權衡再三,不願看到像當年他弒兄逼宮坐帝位時的效仿,引起朝廷的血腥。為了李治帝業穩定掃清了一系列障礙,最終還是讓李治繼承。登基後李治從外表看去很懦弱,內在卻隱藏著雄心,後來征討高句麗和青海姜氏族都已完成,並且削弱了關隴集團對皇室的威脅。
李世民當時想要改立李恪為太子,從李恪本身所具備的性格能力來看的繼承皇位是最佳人選,但是他所擁有的支援勢力卻比較單薄,考慮到將來能否把帝位坐穩,可能會引起幾兄弟的紛爭混亂,李世民各方權衡,還是最終把李治確定為繼承者。
-
11 # 歷史裡的女人
簡單說,這是李世民的制衡術,為了大唐的江山,為了李治的皇位,李世民傾其一生都在佈局。
第一,李治是被權臣抬上太子之位的。李治能被立為儲君,元老大臣的意見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泰之所以出局,正是因為褚遂良的一句“安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執權為天下之主,而能殺其愛子,傳國於晉王者乎”,暴露了李泰惡毒的心機。不久之後,李治被立為了太子。
褚遂良為什麼要反對?除了李泰的心術不正,更多的是政治利益的衝突。
李泰身邊聚集的都是以劉洎、薛萬徹等“二等"團體為代表的人物,還有房遺愛、柴令武等功臣之子為代表的青年團體,他們都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老臣派勢不兩立。所以,元老派勢必要努力扭轉局勢,引導李世民立下李治。
第二,太子之爭暴露權臣問題,李世民啟用李恪,制衡權臣。但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李治性格軟弱,怎麼能讓他坐穩皇位,不被權臣左右?帶著這樣的問題,李世民啟用了李恪。
在李世民心裡,壓根就沒有考慮過李恪。如果李世民真心想立李恪,李泰被廢后,就應該提出來,何必要在立下李治後再改立呢?李恪身上流著前朝的血脈,這樣的身份註定走不遠,索性,李世民便利用他的身份,這更是制衡權臣的最好利器。
李世民是怎麼利用李恪的呢?據記載:
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公勸我立雉奴,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無忌固爭,以為不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邪?”無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儲副至重,豈可數易!原陛下熟思之。”上乃止。高手對決,都是話裡有話。這段話表面看,是李世民擔心李治太弱,社稷不保,想立個強勢點的,而長孫無忌死活不同意。但是仔細想來,軟弱的李治為何會守不住社稷?無外乎擔心權臣篡權,這就是在警告長孫無忌,不要欺負李治,要不然我還要啟用李恪。
隨後李世民又問,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你外甥嗎?長孫無忌回答的也很巧妙,全然不提親戚關係,而是誇李治是守成之君,這也是他在回答李世民,他並沒有想利用外戚的身份,輔佐李治是他應該做的。一場內心戲就這麼落下帷幕,雙方都表達了自己實際的想法,也得到了對方的回答。
第三,李世民告誡李恪的畫外音,證明他不過是一顆棋子。李世民找長孫無忌談過話後,又找了李恪,對他說:
“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李世民的大意是,你我雖然是父子,但是你要是犯罪,天理不容。他還把李恪比作燕王劉旦,一旦有不法行為,權臣霍光就會出來收拾他。那麼李世民是把誰比作霍光呢,當然是長孫無忌。這就是李世民告誡李恪,不要有越軌行為,不然長孫無忌也不會饒了他。
這就是李世民的一箭雙鵰之計,長孫無忌和李恪,都是為李治平衡朝廷勢力的兩顆棋子。
-
12 # 青史老哥
李世民之所以有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最有可能的原因,反而被人容易忽略:那就是,李世民昏了頭。
晚年的李世民,和晚年的康熙一樣,深陷在子嗣們的爭權鬥爭漩渦之中,毫無幸福感可言。
先看李世民意欲更換太子,由李治改為立李恪這個想法的提出時間: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十一月份。
這一年的上半年,唐朝發生一件大事,李世民的第五子,齊王李祐射殺了奉李世民命令監督自己的權萬紀,並把權萬紀肢解洩憤。
這種嚴重罪行,在一向嚴厲的李世民面前,自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於是,李祐在屬下的指手畫腳下,猶豫是該造反,還是入山為盜。
三月,李世民派出李績和劉德威討伐齊王李祐,李祐哪有資本抵抗,束手就擒。李祐押送長安後,被李世民賜死於內侍省,貶為庶人,同時,太子李承乾以及漢王李元昌的謀反計劃被發現。
眼見自己辛苦培養了多年的太子,如此不長出息,還想著重演玄武門篡位事件,李世民這顆心,簡直就要碎了。
李承乾是不行了。換誰當太子呢?李世民的嫡次子魏王李泰跳了出來,一頓操作猛如虎,在李世民表態要讓李泰當太子之後,演戲太過的李泰說出一番話:等我當上皇位,我會在死後殺死自己的兒子,傳給胞弟晉王李治。
問題來了,李泰才華橫溢,顯然不是傻子,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摸清楚了李世民心中的痛點:玄武門同胞相殘,一直都是李世民心中的刺,他絕不會允許悲劇重演。
所以,李泰必須讓李世民放心:李泰登上皇位之後,不會去殺害同胞兄長李承乾,同胞弟弟李治。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場賣力過了頭的表演。
可李世民當時心情差到了什麼程度?他竟然被李泰這番表態感動了!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的心結↑
褚遂良及時指出李泰此言有悖常理:殺掉親生兒子,扶植自己胞弟上臺當皇帝,沒有這樣的人,沒有這樣的人性!褚遂良進一步對李世民指出:您要是想讓李泰當皇帝,你自己先把晉王李治和廢太子李承乾的命運安排了吧。
言下之意,李泰一定會在登基之後,除去這兩個後患。這就觸犯了李世民的底線。
李泰,出局。李治就這樣成了太子的人選。
十一月,李世民和心腹長孫無忌說起了立李恪為太子的可能。長孫無忌立即強烈反對。失了智的李世民諷刺長孫無忌:“你反對朕這麼做,不就是因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而李治卻是)嗎?”
長孫無忌記錄在史冊裡的話,是這樣反駁的:“李治不是懦弱,而是仁孝,這是守成之君的必備素質,而且,太子之位不是兒戲,怎能換來換去?”
其實,長孫無忌何等精明之人,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怎麼可能管用,他其實說了更多的話,讓李世民徹底認識到了:立李恪根本不是好選擇。
李治是很懦弱的樣子,李恪“英果類我”,可實際上的情況,遠不是一句簡單的“英果類我”就能解決了的。先說李恪的劣勢何在。
1、李恪出身不是嫡子,他的母親是前朝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是一個不得寵的公主,這種出身非常敏感。敢情你折騰了這麼多年,最後江山還給隋煬帝楊廣的外孫啦?你李世民想得開,我們這些勳貴很難接受,萬一李恪上臺搞個清算什麼的,這誰吃得消。
2、李恪雖然“英明果敢”,然而他的性格缺陷很明顯,那就是脾氣太大,屢屢在封地上闖禍,數次被改換封地,可見惹的禍並不小。李世民氣憤之餘,一度派出了權萬紀去監管他。或許是監管起了作用,但穩重下來的李恪,並沒有做出什麼亮眼的成績,他的才華值得懷疑。
和李治對比一下,更能說明情況:李治好像“無能”,沒接受過嚴格政治訓練和帝王教育薰陶,可李恪就接受過嗎?
↑長孫無忌極力反對李恪上位↑
如果李恪真有政治天賦,那他在地方上早就應該表現出來了,可惜沒有任何證據。
此外,李治身後好歹有一大幫強有力的家族親戚為他保駕護航,可李恪卻沒有這方面的力量。
以李世民的政治智慧當然能夠意識到:這樣的李恪,上臺後,必定掀起腥風血雨,把老臣們都換成自己人。要是搞得太過火,又缺乏足夠的政治手段謀略,那可就是天下大亂了。
但李治卻可以安穩坐住江山,他背後有強力集團支撐。
最後,還要回到“玄武門同胞相殘”的心結上來。李治要是上臺,既然能夠容忍李承乾和李泰,那麼,自然也能容忍並沒有多大威脅的李恪。
可李恪要是上臺,因為他是庶子,政治身份天然不足,那他會怎麼對待李治和李泰?可想而知。
總而言之,要是讓李恪當太子,那就是以天下為賭注,李世民清醒過來之後,斷絕了這個念頭,並且把李恪找來,警告他:朕之前說過一些糊塗話,你可別他麼的當真,你要是自恃身份,觸犯國法,誰也救不了你。
李世民還舉了漢武帝擁立漢昭帝,燕王劉旦不服謀反,被霍光平定之事,警告之意非常明顯。
然而,在李治當上皇帝之後,長孫無忌還是找了一個藉口,把李恪殺了。
如果沒有李世民多此一舉的念頭,或許李恪還能夠保全……這也算是李世民坑了自己的兒子吧。
-
13 # 破乞
廢掉李承乾的第二天,晉王李治被立為皇太子,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承乾身邊的許多官吏都受到處罰,于志寧卻是例外,唐太宗不但沒有懲罰他,又讓他到李治身邊,依然擔任太子左庶子。
那以後,唐太宗對皇太子李治不太滿意,又想改立李恪。李恪在兄弟當中排行第三,被封為吳王,兼任安州都督,唐太宗的二兒子李寬死得很早,李恪的地位就比較特殊。李承乾被廢掉,這種特殊性更加明顯。
唐太宗的一番話,顯出他對庶子們的慈愛。李恪臨行之前,唐太宗又賜書給他,說:“你現在就要離開我,我不送你珍寶,只送你良言,你要體會我的苦心。”唐太宗要求李恪“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為君臣,內之為父子。”
李恪擅長騎射之術,文武雙全,各方面很像自己的父親。唐太宗打算改立李恪,長孫無忌堅決不同意。唐太宗問:“你是不是嫌李恪不是你的親外甥?這個孩子果敢英武,處處都像我,將來一樣會保護你的。”
長孫無忌說:“李治性格仁厚,是守成的君主。凡事最怕舉棋不定,皇儲大事,尤其忌諱反覆。”
唐太宗明白,長孫無忌代表的外戚集團勢力強大,只好放棄李恪。長孫無忌從此對李恪充滿敵意。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後,在處理房遺愛謀反案的時候,長孫無忌趁機把李恪歸入案中,判他死罪,以絕後患。
李恪冤屈,也明白自己是被誰陷害的,臨刑之前高喊:“天地有靈,將來一定族滅長孫無忌家族!”
李世民因為李治拒絕納妾,就跟長孫無忌商議立李恪為太子,顯然,長孫無忌同意的機率是很小的,太宗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給李恪帶來無妄之災嗎?
1.有人說李世民拿李恪給李泰當擋箭牌。
2.也有人說長孫無忌外甥太多,太宗再警告長孫無忌要忠心於李治,否則他就要立李恪這個外人。
3.還有人說李恪確實有野心,太宗讓長孫無忌加以防範,但我個人認為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李恪應該在李治拒絕納妾的同時也適時表現了一下自己,或者有後宮力量或隋朝殘餘勢力在推動。
4.最後一種說法是李世民當時確實覺得李治懦弱,想改立李恪,改立失敗後,覺得給了李恪希望而對李治不利,所以又寫信警告李恪。
請問大家怎麼看。[疑問]
回覆列表
長孫無忌只是不願意吳王李恪做太子,但說他不讓李恪做太子則未免太抬高長孫無忌的地位和影響力了。其實最根本的還是李世民不讓李恪做太子,而李恪從身份上來說也實在不是太子人選,有李治在,怎麼能輪到李恪來做太子?除非李治也來個謀反或者奪儲。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六子,其母為隋煬帝的女兒楊氏。就這個血統來說,李恪倒是挺高貴的,身上有兩朝皇室血統,但這並不是李恪的加分項。實際上李恪還有另一個身份讓他與太子之位始終差了那麼一點,那就是他只是李世民的庶子。那時候沿用下來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庶子能成為太子也不是沒有可能,要麼李世民沒有嫡子可以選擇了,而這是不成立的,因為雖然李承乾意圖謀反,李泰有謀儲之心,但是還有一個仁弱的李治;要麼就是李恪能力相當強悍,能讓嫡子甘拜下風,能讓朝中大臣甘心追隨,比如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本來只是李旦的第三子,而且還是庶子,而在他之前,李旦還有嫡長子李成器和庶長子李成義。但是李隆基還是成為了太子,原因就在於李隆基在做臨淄王的時候聯合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剷除了韋后集團,然後扶立李旦復位,可以說李隆基是睿宗朝最大的功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成器主動讓出了太子之位。但李隆基的成功基本是不可能複製的,至少李恪並不能。
史書上記載李恪有文武才,說的相當的籠統,並沒有具體的事例來佐證,反而有李恪曾因犯錯受到過處罰的記錄。有一點肯定的是,李恪並沒有為帝國立過什麼了不得的大功,能讓李世民想要立李恪為太子。當然史書上確實有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的記錄。《舊唐書》一句話帶過,就是說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但是長孫無忌固諫乃止。
到了《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中,就有了兩人的一段對話,大意就是李世民覺得李治仁弱,很擔心治理不好國家,於是對長孫無忌說李恪和自己很像,可以立為太子,但是長孫無忌固爭,李世民就問長孫無忌是不是因為李恪不是他的外甥所以才不同意,但是長孫無忌以李治仁厚,易儲是大事來應對。最終李世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按理說,當時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對話應該是隻有他們兩人知道,這樣秘密的大事怎麼可能傳出去,而被記載在史書上?況且李世民如此精明強幹的一個人如果真想立李恪為太子,又豈會找長孫無忌商量?畢竟無論如何長孫無忌都會站在親外甥那一邊的。即便真找了長孫無忌詢問,也不可能只找長孫無忌一個人來商量這件事。畢竟易儲是大事,李世民想換人,就會放在朝堂上來商議或者找幾個宰相來商量,比如當初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的時候,就是拿劍逼著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幾人同意的。
還有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一些事,李世民曾想搞封建制,但是眾多大臣都不同意,但李世民還是一意孤行,當時這件事僵持了很久,出動了很多人來勸李世民,甚至已經出嫁的李世民的嫡長女長樂公主(當時是長孫無忌的兒媳婦)也被長孫無忌搬出來進宮說服李世民,經過很長時間李世民才終於打消了封建的想法。
我們再來看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當時李世民就只是和長孫無忌提了提,長孫無忌表示反對後,李世民就罷休了,這很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實際上李世民壓根沒有想過讓李恪來做太子,他之所以對長孫無忌表示想立李恪為太子,不過是出於對李治的擔心,李治在李世民眼中太過仁弱,很難將帝國帶往高處,所以李世民就對長孫無忌發發牢騷,相當於一句玩笑話,所以長孫無忌一阻止,李世民立刻就不再提這件事了。
倘若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單憑長孫無忌一人之力是勸阻不了的。當然李世民並不想讓李恪做太子,除非他不要三個嫡子的命了。所以不讓李恪做太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李世民。長孫無忌充其量只能說是不願意李恪做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