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攝像技巧
-
2 # 衡陽隨手拍
拍攝最美的夜景技巧如下:
1、拍攝時間選擇
拍攝夜景其實時間是有研究的,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拍攝時間,大家總是認為拍夜景一定要等到天都黑了,外面的燈都亮,才去拍攝夜景。但真正拍攝夜景最佳的時間是日落之後的半個小時左右,這樣的天空泛著藍色,天空中還有云的細節,我們俗稱為藍調時段。在這時間段拍攝好處有:天空還有一定的亮度,城市中建築的細節可以體現出來;這個時間段拍攝的天空不是完全變黑,顯得沒那麼單調;這時天空中還有晚霞,晚霞和天空具有對比,效果十分唯美。
2、拍攝準備
選擇好拍攝時間後,我們就要進行拍攝前期的準備工作了,拍攝夜景的時候我們儘可能選擇三腳架固定,拍攝夜景的時候我們通常需要長時間曝光,利用慢門進行拍攝,因此固定單反就是十分有必要的,手持相機很容易讓畫面糊掉。這裡有兩個小技巧要告訴大家:一是我們可以擋住取景器,利用顯示屏取景拍攝,擋住取景器是為了防止拍攝夜景時雜光的進入,影響成像;二是利用遙控快門,這樣拍攝抖動很小,拍攝出的照片會很清晰。如果沒有三腳架,我們可以調高ISO數值或者是增加曝光補償,但是這樣的缺點就是會犧牲一定的畫質。
3、取景構圖
當我們一切準備好,我們就要取景構圖了,我們這次先介紹城市中夜景的拍攝。我們可以選擇地點較高的地方俯瞰城市來拍攝照片,三分法構圖,這種構圖方法我們經常能夠用到,把整體建築放到畫面的三分之一處或者是三分之二處;其次我們還可以利用對稱構圖,這種構圖方法通常是拍攝單一的建築物。
4、引數設定
拍攝夜景時,我們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引數的設定: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白平衡。
快門:我們拍攝夜景的時候,快門速度儘量調慢,這樣可以使進光時間變長,從而增加進光量。例如拍攝車軌的時候,我們可以設定4到8秒的快門速度。
感光度:感光度我們通常選擇iso100左右,感光度越低,拍攝的出的照片畫質越好,但是拍攝時要用三腳架,利用慢門拍攝。
光圈:拍攝風景照時,我們要選用小光圈拍攝,例如f/5.6、f/10、f/22。
白平衡:白平衡設定選擇自動,使用raw格式拍攝。這樣在後期處理上有很大的空間進行發揮。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非常漂亮也是最好看的,
-
3 # hai60long
拍攝夜景必不可少的是三腳架,為了保證不震動可以用快門線或者遙控器拍攝,也可以用手機同步相機遙控拍攝,也可以用相機延遲自拍的功能。同時也要關閉相機和鏡頭的防抖功能,關閉自動對焦改為手動對焦,這些都是保證夜景拍攝在長時間曝光時照片清晰的重要環節。在拍夜景時時間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拍攝藍調夜景在天氣晴朗的傍晚落日前半小時是最佳時段,但是這個時段很短,我們也可以調整白平衡的色溫2700k左右,也能拍到藍調夜景,但色調遠不如傍晚的時候好。還有一點就是用小光圈,曝光時間要根據夜景的亮度適當增減。
-
4 # 行者一片光明
夜景,對於攝影初學者來說是一種不太容易的拍攝場景,很多攝影者認為是因為器材的原因,相機不夠給力,器材固然重要,但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懂得拍攝的技巧更為重要,拍出一張完美的夜景照學會這幾個方法就夠了。
拍夜景要選好時間,最佳拍攝時間是日落之後半小時左右,這樣天空還有一定的亮度,城市中建築的細節可以體現出來,這個時間段拍攝的天空不是萬全變黑,顯得沒那麼單調,這時天空中還有晚霞,晚霞和天空具有對比,效果十分唯美。
拍攝夜景儘量選擇用三角架固定,拍攝夜景需要長時間曝光,利用慢門進行拍攝,因此固定相機是有必要的,手持相機很容易讓畫面糊掉。
一切準備好,就要取景構圖了,可以選擇較高的地方俯瞰城市來拍攝照片,三分法構圖,這種構圖方法我們經常能夠用到,把整體建築放到畫面的三分之一處或者是三分之二處,其實我們還可以利用對稱構圖,這種構圖方法通常是拍攝單一的建築物。
-
5 # 行攝驛人
拍好夜景其實不難,關鍵要把握好四個要素:
第一,時機——夜景不一定要夜裡拍,日落後一個小時左右,天空剛暗、華燈初上,此時拍的片子影調最豐富、色彩最豔麗,可以拍出迷人的“藍調夜景“。
第二,機位——夜景在景別選擇上往往使用全景較多,因此,比較適合高機位拍攝。這就需要提前做好功課、踩好點。
第三,穩定——要拍出高質量的夜景照片,ISO不能過高(控制噪點)、光圈不能太大(把握景深),於是快門速度往往比較低甚至慢門拍攝才能得到曝光準確的片子,這對穩定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有條件一定要上三腳架,實在沒有三腳架一定要給相機找到穩定的支撐點。
第四,對焦——拍攝夜景時由於環境光照有限,如果對焦點選擇不當或者對焦方式不當往往難以自動對焦。這時可以手動對焦,或者運用對焦鎖定“先對焦後構圖“,以確保對焦準確不糊片。
附幾張我平時練習時拍的夜景照片,供參考。
-
6 # 拍客張光林
如何拍出唯美夜景?
夜景的拍攝,特別是城市夜景的拍攝、交通樞紐的燈軌等等,非常迷人璀璨,但是,夜景的拍攝有著與平素拍攝諸多不同的條件,拍攝方法和技巧上又有很多不同的講究。
第一、拍攝點的選擇宜高不宜“平”。夜景拍攝除了街拍類的,更多的是風光題材,這類題材往往需要場面恢弘、視覺寬廣,所以拍攝點的選擇必須居高臨下,儘量使得拍攝機位處於理想畫面的“中心點”上。為此,必須在拍攝之前經過多次、艱難、細心地偵查,經過反覆的研究、構思和比較,有的時候,這個準備過程會遠遠難於拍攝過程,“要說西遊記,得有好場地”。找到了好的拍攝機位,你的夜景拍攝就是成功了一半。
不要害怕爬高樓、登高處,也不能羞於交往,儘量多的與“地主”交流溝通,求得幫助與便利。所以常常有人說,拍攝高手往往也是交際能手,這話很有道理。
第二、夜景拍攝上三腳架是必須。這個道理都知道,但是,夜景拍攝時一定不能忘記。
第三、夜景畫面需要較大的景深和較低的感光度。景深的較大往往好理解,但是對於需要較低的感光度,有些人會不以為然,總是認為自己的相機具有“無限”的高感能力,往往喜歡動用很高的感光度,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較低的感光度才能獲得優質的畫面,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所謂“高感”只不過是一種保底手段和“最後的瘋狂”。
第四、拍攝時機有講究,推薦“夜景非夜拍”。夜景的拍攝如果真是在“夜深人靜”時去拍攝,儘管你的技術一流、裝置精良,但是,黑暗中的元素你是無法描寫的,要想得到全面的刻畫描寫,必須在天色將晚的時候就將它們拍下,比如建築物的輪廓,比如燈光照射不到的樹木,等等。
是的,這個時候的拍攝,並沒有燈火的璀璨和車燈的拖尾,這些只能留給接下來的拍攝去完成。隨著的夜色的加劇,燈火逐漸輝煌起來。我們拍攝的思路就是,前期主要是輪廓,後來主要是燈光,不斷地拍攝,不斷地積累,留給後期使用堆疊手段做好合成。
這裡強調一下,我們的期望不能太高,就是“一晚一點”和“一晚一片”。意義是說,一趟的拍攝只能採用同一地點、同一構圖,中途絕對不能移動機位和改變構圖,最後合成得到的也只有“一張”夜景圖片,不能貪大求多。有的高手採取的是B門操作,這個需要很深的功底。第五、夜景拍攝的達成需要藉助於後期。就是上面提到的“堆疊”手段。
提醒一句,快門線或遙控器是三腳架的“伴娘”,必須不離不棄。
-
7 # 夏雪視覺
唯美夜景,就必須突出“唯美”,突破一般夜景的拍攝理念和方法。本人也經常拍攝夜景,如何拍出唯美夜景?根據拍攝實踐分享幾點體會,供參考。
拍攝方法1、選擇最佳拍攝時機
夜景的拍攝,雖然理論上從天黑以後到次日天亮之前都可以拍,但是,只有兩個時機才最容易拍出唯美夜景:
一個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天空尚有餘暉之時,這個時間段有20分鐘左右,最宜拍攝都市夜景;
另一個時間段是天亮之前,大概有半個小時左右,天雖未放亮,但東方已露“魚肚白”,此時最宜拍攝鄉村夜景。
這兩個時間段的共同特點是,天空亮度不高,呈藍色調,地面景物輪郭基本清晰,形態依稀可辨。只要在晴天而且空氣質量好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夢幻般的唯美夜景。
(攝影/夏雪)
2、選擇幽靜的環境拍攝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靜美”,夜晚應屬於個人的世界,更喜歡與寧靜、閒適相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靜示美”的審美理念,許多文學作品也多有體現。
而夜景畫面呈現的藍色色調,其象徵意義也是美麗、文靜、安詳、沉穩,與人們的審美追求不謀而合。
因此,避開喧囂的鬧市,尋找優美僻靜的鄉村,最容易拍攝到唯美的夜景。
(攝影/夏雪)
3、選擇明確的主體
主體是藝術作品的靈魂,作者的創作訴求也只有透過主體來實現。
夜景拍攝,許多景物並不像白天一樣層次清楚,主次分明,在構圖時往往容易犯主體不明或主體缺失的錯誤,沒有主體自然就談不上唯美。
夜景拍攝的主體選擇不能按白天方法照搬照套,而應根據夜晚的特點來確定。例如,一盞路燈、一條燈光幽暗的巷道、一扇亮著燈光的窗戶、甚至燈火闌珊處的回眸一笑,都可以成為主體。這些場景更能讓人產生神秘感,留下更豐富的想像空間,從而達到白天所無法企及的唯美效果。
(攝影/夏雪)
注意事項唯美夜景首先必須有細膩的影象質量,在相機設定上,採用光圈優先模式,設定ISO感光度為100,自動白平衡,採用RAW格式儲存影象檔案。
光圈採用f 8.0-f 16.0之間,以獲得較大景深,並可以使燈光呈現星芒,增加夜景美感。
-
8 #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如何拍出唯美夜景?
如何拍出唯美夜景,想要拍好夜景,拍出唯美的夜色和夢幻效果最重要的是:
1,模特要漂亮。
2,選取的夜景環境要有感覺。
3,你要有一個大光圈定焦。
其它具體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上三腳架,用慢門,拍車軌流光效果。
二,大光圈,用長焦端,拍燈光虛化散景效果。
三,要注意人像的補光與環境光的利用。
四,注意環境的利用,道具的使用與氛圍的烘托。
-
9 # 守一至聖
3招搞定夜景拍攝
對單反相機而言,三招搞定夜景拍攝。
一是三腳架,解決相機穩定防抖問題。
拍攝夜景大多使用慢快門,相機不穩固,拍出來的相片便會模糊。三腳架是必須具備的攝影裝備。
二是選用M檔 (手動模式)或B檔拍攝。
手動模式(M檔),光圈、快門、ISO等都可自行調校。具體操作:
(1)先調到A檔(光圈優先)來作測光,決定光圈值和ISO。
(2)用得到的值設定M檔(手動模式),試拍一張,檢視效果。
(3)根據拍攝效果,可用直方圖來確定曝光狀況。如整體偏暗則應調整快門,一般不要調整光圈和ISO,因為調整光圈會令深景變淺,而調高ISO會令訊噪增加,影響相片質量。
在B檔模式下,可以調整光圈,也可以完全控制快門速度。根據不同場景確定曝光時間,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B檔操作最好用快門線以防相機的抖動。
三是調整白平衡
改變白平衡就是改變相片的顏色,拍攝夜景不一定要用自動白平衡的,很多時改變白平衡能令你的相片帶來與眾不同的效果!偏冷會帶出科幻城市的感覺,而偏暖會有熱鬧的效果。因此同一景物試試不同的白平衡吧!
靈活運用上述三招,定能拍出不錯的夜景照片來!朋友們試試看吧!祝您成功!
-
10 # M小羽毛M
夜景人像最大的問題就是畫面太黑,人物曝光不足吧。
畫面也模糊,拍不清楚。
首先選大光圈鏡頭吧,可以拍出好看的光斑。
然後為了能對焦準確一點,得找有一定光源的地方
然後適當補光,補光燈什麼的
可以挑選車水馬龍的橋上,或者燈火通明的地方,如果喜歡夜景氛圍的,就儘量用環境光,少用閃光燈或者補光
-
11 # 不一樣的阿鋒
拍攝地點的選擇
夜晚的光線比較昏暗,如果想要拍出通透明亮的城市夜景照,光線比較強烈的地方則是你的最佳拍攝地選擇,比如樞紐立交橋、CBD等。
城市建築的燈光,街道上的路燈、車燈,都是一座城市絢麗夜景的重要組成元素,這為喜歡夜景拍攝的小夥伴提供可利用的拍攝光源,有效地解決光線不足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為了拍攝出視野更加寬闊的城市夜景景觀,我們會選擇一處較高的位置對城市進行俯視拍攝。
這可以是城市裡相對較高的建築樓頂、天橋,也可以是城市附近的山頂。從這些角度,可以一覽城市的燈火輝煌,體驗夜晚城市的魅力。
拍攝時尋找所在城市不同角度的美,所以沒事多走走多逛逛總沒錯。
02
拍攝輔助器材
正所謂,一抖毀所有!夜景拍攝一定要保持穩定
夜景拍攝非常考驗手機的防抖能力,很多手機在手持情況下,是很難拍出清晰、明亮、通透的夜景的。
所以,想保持穩定拍攝,通常你要加個三腳架固定,以保證畫面的穩定性,避免照片變模糊。
不過,這樣的話手機的便攜性就會打折扣,畢竟不是誰出門都會隨身帶個三腳架的。
03
延長合適的曝光時間
如果想要拍出清晰高質量的夜景照片,我們就要延長合適的曝光時間。
說到曝光時間,我們不得不提到 ISO感光度和快門時間,這兩個引數非常重要。
通常,ISO數值越低越好,所以我建議把ISO的引數調到最低(50,或100最佳);然後根據現場亮度調整快門時間,快門時長由快至慢分別多拍幾張,取曝光正常快門值。
04
超級夜景模式
現在大多數旗艦機都標配了“超級夜景”,其原理是利用多幀合成技術,以獲得清晰的夜景畫面。
拍攝方法是,開啟相機裡的超級夜景後,手持情況下需要保持4秒左右的穩定(如果環境光線很暗,等待的時間會更長),才能拍攝出清晰高亮度的夜景照片。
超級夜景模式對硬體和軟體的要求都比較高,很多手機在超級夜景模式下,成片的飽和度都比較低,甚至出現發灰的情況。
-
12 # 耄耋一隻眼
怎麼拍夜景?
拍攝夜景有若干方面,如建築夜景,道路汽車動態拉線夜景,星空夜景等等,全部的怎樣拍夜景,這個題材回答比較大,現在我只回答建築夜景拍攝。
1.標誌性建築為了美化城市市容,在外簷佈設了夜光燈是很美的,拍攝連在一起的若干個建築光照度強弱不均是拍攝的關鍵,容易有亮的過渡缺少層次,有黑的曝光不足,這就需要包圍曝光法,後期做一下融合就會好的。
2.冷、暖色調的控制,利用白平衡的預設可以改變拍攝的色調,冷調夜景,暖調夜景,這樣更能表達我們的心情,可以給不同的設計提供需要的素材。
3.夜景拍攝三腳架,快門控制器,是幫助拍攝的好工具,在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也可以依託現場固定物作支架拍攝。
4.光圈和速度是拍攝成功的保障,要根據鏡頭的焦距來使用速度,調節光圈來保證拍攝速度,透過預測拍攝速度要高於焦距的倒數,作商業用的照片ISO設定儘量低一些,保證照片質量。手持拍攝:一定要利用光圈和允許的速度作為依據。
5.儘量不要選擇太遠的距離拍攝,有的鏡頭因為質量原因會在光暗的環境下讓拍攝的效果不盡人意。
先嘮叨這些吧,用心者事竟成。
-
13 # 翔哥影像
夜景的拍攝題材也很多,拍攝方法也不盡相同。我們常見的題材有人物紀念照;建築類照片,流光快門拍攝流雲以及汽車尾燈的拖尾效果。
不管拍攝哪類題材,他們都有共同的特性。請準備好三腳架,快門線。
其次,拍攝時間的選擇也很重要,個人建議最好是在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路燈剛剛亮起的時候這效果最好。下面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怎樣拍攝夜景。
光圈的調節,儘量使用小光圈,因為拍攝夜景的時候,即使你把光圈開到最大也不能滿足曝光的需求。小光圈可以保證足夠的景深防止對焦不準時而造成拍攝主體模糊,同時用小光圈還可以拍攝出路燈光芒的效果。快門的調節,我們都知道設定小光圈後要得到正確的曝光必須放慢快門速度,在夜晚就需要更慢的快門速度,這時候就必須使用三腳架,同時最好使用快門線來避免相機的震動。感光度的設定,除非你必須手持相機拍攝,否則不建議提高感光度。為保證畫質細膩,C幅相機的感光度最好不要超過200,全幅相機可以適當提高,但最好也不要超過400。有的朋友問過我的感光度設定為100,怎麼還會有明顯的噪點?那是因為你曝光不足的原因。夜景拍攝小技巧拍攝星空及月亮時,最好選擇遠離市區的高處,避免燈光的汙染影響畫質。拍攝汽車尾燈流光快門以及拍攝星軌時,為避免長時間曝光而對畫面造成影響,還可以使用後期疊加的方法來完成。好了,今天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指正和繼續補充! -
14 # 程默視覺
拍夜景的場景很多,有星空、有街道、有城市,如城市的傍晚,五彩繽紛的燈光再加上不同種類的廣告牌,一直都是夜景攝影愛好者的題材。不過,對於很多攝影初學者來說,夜景是一個很困難的拍攝題材,因為在曝光控制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當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技巧。
歸納出來主要有六大事項值的注意:
1.開啟長時間曝光功能
拍攝夜景一般曝光時間較長,數碼感光元件CCD或CMOS在記錄影像時會產生熱量,令畫面產生熱噪點。現在的數碼單反大多數都有長時間曝光的功能,開啟這功能後,當你拍攝長時間曝光照片後,相機會自動拍攝一張全黑的影像,拍攝時間和之前正式拍攝時一樣,再計算熱噪點的位置,從而減少訊噪。長時間曝光功能的缺點就是等候時間有可能很長,如果你曝光30分鐘,降噪時間也會是再另加30分鐘,就是需要一小時才能完成一張曝光30分鐘的照片,所以要注意相機電量來決定是否開啟這個功能。
2.使用反光鏡預升功能
拍攝夜景最重要的就是穩定相機,才能拍攝清晰和銳利的影像,所以拍攝者應該以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減少相機的震動。部分中高階單反會有反光鏡預升功能,部份相機稱為反光鏡鎖,原理就是相機先把反光鏡升起,在按下快門拍攝時,反光鏡就不需要翻上的動作,減輕反光鏡翻上時的震動,令畫面更清晰。另外,使用快門線拍攝能有效減輕拍攝者按下快門時,觸碰相機所造成的震動。如果沒有快門線,也可以使用自拍倒數功能,在按下快門後,倒數2至10秒才拍攝,也會有使相機穩定的效果。
3.使用手動模式
面對照明的不均勻和強烈反差的畫面,相機的自動測光很容易出錯,雖然可以因應不同的情況來改變測光模式,但是相機肯定沒有人聰明,最方便的做法還是使用手動模式,視乎環境自行調整光圈和快門。對於有經驗的攝影師來說也可以自行判斷使用什麼光圈和快門速度來拍攝,就算是攝影初學者,在現今的數碼攝影年代,可以實時看到拍攝效果,一張拍不好再拍第二張,直到滿意為止,更可以讓初學者練習曝光的判斷和光圈快門的運用,何樂而不為呢!
4.注意畫面水平
拍攝夜景時因為使用了三腳架,攝影師的眼睛不需要長期看著取景器,令很多攝影師只關注相機的操作,而忽略了水平有沒有歪斜。而且部分環境非常黑暗,要看清楚取景器的畫面都非常困難,影響構圖的準確度。拍攝者可以先拍攝一張照片,檢視現時構圖的水平有沒有歪斜,再進行修正。如果最終拍攝的照片真的歪斜了,也可以用一些影象處理軟體修正水平,不過部份邊位會被裁走,所以能先解決的問題,還是先解決比較好。
即使你拍出非常出色的照片,但如果水平歪了也會完全破壞照片的美感。
5.拍攝RAW格式
當我們拍攝夜景時,五光十色的燈光會令拍攝現場光源非常複雜,拍攝者不一定能馬上拍出心目中想要的效果,很多時候需要後期處理才能獲得較好的影像,而平常使用的JPEG格式其實是經過相機內部處理後再經過壓縮出來的成品,資料上有所刪減和流失,令後期處理的質素下降,所以夜景最好使用RAW格式拍攝。RAW格式在後期處理時有更大的處理空間,例如白平衡的改變,改變亮度時也可以減輕細節的流失。
RAW格式方便後期處理圖片,如可以任意改變白平衡。
6.使用小光圈拍攝
拍攝夜景肯定會使用三腳架,所以可以無視快門過慢問題,光圈要收多小都沒有問題。小光圈除了能完全發揮鏡頭的質素,拍攝銳利的畫面外,使用小光圈拍攝可以令景深更大,整個畫面都在對焦範圍內,有助畫面表達。如果畫面中有街燈或燈泡等光源,小光圈也能令這些光點產生星光,令畫面更加華麗。
小光圈(F22)下的燈光會產生星光。
夜景攝影六大規避
1.不要手持拍攝
拍攝夜景必須使用三腳架。就算沒有三腳架也要把相機放在穩定的平面上拍攝。無論你是否練得一雙“石膏手”,沒有人能夠手持相機1秒甚至更久而完全不手震。所以想拍夜景,還是乖乖購買一支穩定的三腳架吧。
2.不應開啟亮度最佳化功能
這功能在不同品牌的相機中有不同的名稱,這個功能可以增加暗部的亮度和降低高光部分的亮度。不過在拍攝夜景時,畫面很多區域都是黑色的情況下,最佳化功能會減低照片對比。就算攝影師本來就打算拍攝低對比風格的照片,要後期處理這種效果都非常簡單,不需要在拍攝前開啟這個功能。
3.不要使用自動對焦
拍攝夜景很多時候都是在環境比較黑暗的地方,如果使用自動對焦的話,對焦系統常常會出現“拉風箱”的情況,即是鏡頭找不到主體而不斷前後轉動而無法對焦。就算對焦確定後,也有可能不是準確地對焦在主體上。所以拍攝者不妨使用手動對焦,把焦點設於無限遠,只要景深夠大的話,整個畫面也能在清晰範圍內。
手動對焦在黑暗中比自動對焦更可靠。
4.不要使用閃光燈
在海旁拍攝時總會看到很多人拿著數碼相機開閃光燈拍夜景,這是不懂攝影的人很容易犯的錯誤,因為相機的閃光燈根本不可能照亮遠處的高樓大廈,就算你只是打算照亮近距離的景物,閃光燈的白光會和周圍的燈光完全不同,顯得格格不入。除非你是拍攝夜景人像,才會使用閃光燈照亮被攝者,而且要用得有技巧,所以不要再用閃光燈照亮對岸的景物。
5.不要使用鏡頭防震功能
鏡頭防震功能幫助手持時使用更低的快門速度,但當拍攝夜景時,一般都不會手持拍攝,所以這功能完全沒用。不單沒用,甚至會影響成像。因為防震功能的原理就是偵測相機的震動,所以當相機使用腳架時,防震系統有可能對相機作出不必要的補償,反而會降低成畫素質。雖然現在部分鏡頭的防震功能會有腳架模式,自動檢測拍攝者是否正在使用腳架,但你不會清楚鏡頭是否成功檢測到腳架,所以還是最好自己關上防震功能,其實也只是舉手之勞。
雖然腳架上開啟防震功能對畫質不一定會有實際影響,但如果因此令照片模糊將會無法挽救。
6.不應在天空全黑下拍攝
一般拍攝夜景的時間是在太陽下山後的10-30分鐘這段時間,這段時光天色會非常藍,會更容易拍攝到精彩的照片。如果在天空過暗的情況下拍攝,天色會非常深沉,而且城市的街燈和廣告牌所造成的強光令反差加大,讓拍攝者更難掌握曝光的控制。
-
15 # Photograp阿林
對於夜景怎麼拍這個問題,我用最簡潔明瞭的回答告訴你:
1.器材調成快門優先或者手動曝光;
2.使用小光圈拍攝,不宜使用最小光圈;
3.將拍攝裝備固定在三腳架上保持穩定;
4.觀察天氣,選擇拍攝時間(最好在天沒完全黑時拍攝)
5.選擇機位,可以打卡網紅機位或者自己發掘新的機位
6.構圖(可以搜尋一些構圖學,或看我的文章)
7.使用快門線或者設定2秒後自動拍攝(避免按快門時抖動造成畫面糊掉)
8.關閉鏡頭防抖(有三腳架本身就很穩固,此時防抖演算法可能會造成不利影響)
9.修圖(網上95%的夜景都是經過修圖,所以必要的修圖更重要)
-
16 # 甜芯兒愛攝影
在要拍攝的地方,在鏡頭的10釐米處放上方便移動的物品,對焦近景,快速移動物品,抓緊拍攝,出來了效果就是這樣的感覺。
-
17 # 大冏囧
手持拍攝
手持拍攝夜景是普通人最常用的拍攝方式,因為它是最方便的。手持拍攝夜景最大的挑戰是光線弱,很容易拍“糊”。
手持拍照基本參考步驟:
1) 開啟防抖功能
2) 根據曝光“白加黑減”的原則,調整曝光補償略微減0.3到0.7檔曝光。(有些夜景可以拍的亮一點,酌情而定)
3) 如果光線太暗以至快門速度達不到安全快門,則看看有無可能用更短的焦距靠近拍攝
4) 開大光圈以儘量達到安全快門
5) 如果已經開到最大光圈依然無法達到安全快門,那麼調高ISO直至快門速度達到安全快門或是可以穩定相機不拍糊的程度(有的老鳥手比較穩,可以在比安全快門慢的情況下持穩相機)
6) 如使用高ISO,設定“高ISO降噪”為“高”
7) 由於大光圈景深淺,為了獲得較大的景深以保證整個畫面的清晰,我們一般都對較遠的地方進行對焦
8) 最後一點就是儘量穩持相機,儘量找可以靠的
地方靠身體,來加固穩定。
三腳架拍攝
一般而言,嚴肅的夜景拍攝都是用三腳架完成的。由於使用三腳架以後可以用低ISO和最佳光圈拍攝景物,所以可以大幅提高畫面質量。即使是頂級單反,如果手持拍攝,拍出來的畫質還不如入門單反加三腳架拍攝的,因此,三腳架對於夜景拍攝的意義實在太重要了。
三腳架基本拍攝步驟
1) 手持取景選擇好機位
2) 架穩三腳架,調整好機位。
3) 開啟“長時間曝光減噪”為“開啟”,並設定“高ISO降噪”為“中等”
4) 關閉防抖功能。在三腳架上開啟防抖功能會降低畫質。
5) 根據曝光“白加黑減”的原則,調整曝光補償略微減0.3到0.7檔曝光。(有些夜景可以拍的亮一點,酌情而定)
6) 沒有特殊需求的情況下,一般使用最佳光圈拍攝。
7) 如果相機有“反光板預升”功能,請開啟。
8) 如果長時間曝光的話,比如30秒以上,最好是把取景器目鏡罩戴上,以防止多餘的雜光進入取景器影響圖片質量
9) 使用快門線啟動快門,如果沒有快門線,可以用相機的延時自拍功能,以儘量避免手按動快門鍵帶來的震動影響。
閃光燈及補光
夜景拍攝中,有時候我們需要給前景補光,最常見的情景就是拍攝夜景人像。
我們先談談用閃光拍攝夜景人像的常見問題:
1). 人像太暗
由於閃燈的光照功率是隨著距離呈現幾何級數銳減的,所以普通的閃光燈並不能照亮太遠的人。出現太暗的情況,首先就是要檢查是否人站的太遠了;其次可以看看是否用的光圈太小,如果光圈過小可能會導致閃光燈的在最大功率下依然不能補足光線,可以調大光圈或者調高ISO,調大光圈會影響到景深,調高ISO會影響畫質,這要看具體情況來調整。
2). 人像正常,背景漆黑,完全看不出夜景的燈光璀璨
一般我們開啟閃光燈後,快門和閃光燈會同步,快門速度預設是1/60s,這樣的快門速度下,夜景背景一般容易曝光不足,導致看上去一片漆黑。這種情況有多種辦法解決,例如:
-- 讓人站在燈光下,保持和背景相似的亮度,關閉閃光燈,用手持拍攝夜景的方法拍攝
-- 用大光圈,提高ISO來增加背景的曝光。
-- 使用三腳架和非同步閃光模式。長時間曝光準確曝光背景,並用閃光燈瞬間對前景(人)補足曝光。
3). 人像和背景的顏色不一致,看起來不自然
這是由於環境燈光的白平衡和閃光燈的白平衡有差異造成的。
可以使用閃光燈前置濾色片。或者後期分圖層調整色溫。
4). 人像光線不自然
這是由於光線太硬造成的,有條件的話,可以不直接對著人像閃,而是利用反射打光到人像。或者是用反光板,大功率常亮燈補光等措施。
閃光燈的作用是補光,拍風景的時候有時候也需要補光,只是閃光燈的功率可能不夠,這時候我們可以創意的利用一些光源對前景進行補光。例如:
1) 車燈補光。
由於車燈功率比較大,所以用的適當常常有比較好的補光效果。
2) 用慢門曝光,用閃光燈長時間補光
當我們使用長時間曝光的時候,可以用閃光燈多次照射前景進行補光。
-
18 # 馬田攝影看世界
展現5754
2019年8月13日
想拍出好的攝影作品,尤其是夜景拍攝,首先有兩個客觀條件需要注意:
1.天氣是否通透?(最好是下午下過雨)
2.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拍攝夜景的時間。(例如:夏季日照長,按照我在南方廣州城市,夏季基本上在下午7點-7:30是最佳時間,冬季基本上在5:30-6:00是最佳時間)。
精彩的夜景攝影作品,我認為是在藍調的時間段。基本上每一天都會有藍調時段,只是長短問題。天氣好,藍調精彩,而且時間段相對較長。
何謂藍調?一天裡面哪個時間段叫藍調?通常來說:日出前半個小時,會有藍調出現。日出後半個小時,也會有藍調出現。
我這裡著重闡述夜景攝影,為什麼要選擇在藍調,以及拍攝夜景需要準備的傻逼裝備以及拍攝需注意的地方,相機的設定等。
1,藍調,天色剛暗下來,華燈初上,這時候拍攝夜景是最精彩的!有氾濫的天色,配合城市燈光的烘托,這樣的畫面靜謐而帶有城市燈光的氣氛。我這裡再一次強調這個拍攝時間點,一定要踩準!因為藍調時間很短稍瞬即逝!
2,為什麼要在藍調拍攝?因為這樣光比/反差不大,反差不大會有什麼效果?因為反差不大,光線柔和,借住天色的弱光,畫面中暗部的地方,不至於黑死。高光的地方,譬如街燈,馬路的光線,不至於過曝。這樣的作品,看起來不但舒服而且協調。這個就是我想說的。
3,拍攝夜景需要準備那些攝影裝備?這個題目和之前我回答過的如何拍攝慢門攝影作品一樣。第一:需要有一臺可以拍攝慢門曝光的相機。第二:這臺相機最好有支援外接快門線功能。第三:準備好三腳架,快門線,以及拍攝慢門需要使用到的ND減光鏡。
4,拍攝夜景攝影作品。我建議使用相機M檔,以及使用B門長時間拍攝。(需要用三腳架和快門線)。同時記得關閉相機降噪功能!切記切記!因為不關閉的話,一個晚上拍不了幾張作品。譬如曝光時間為30秒,相機降噪功能不關閉的話,相機會自動降噪30秒。也就是本來需要30秒可以完成的作品,變成需要用超過一分鐘的拍攝時間。另外,還聯絡關閉相機的目鏡功能,這個是防止後側高光進入CMOS影響畫質。
夜景拍攝和慢門拍攝的技術技巧很接近。我把之前回答慢門拍攝的回覆擷取過來給您參考一下。
(關於相機的慢門拍攝我以我的拍攝經驗和你分享幾點:
第一:何謂慢門拍攝?何謂快門拍攝?什麼情況需要用慢門拍攝?什麼情況需要用快門拍攝?
關於相機快門的工作原理:相機快門的工作原理等於人的眼睛,高速快門等於我們高速眨眼,低速快門等於我們眼睛睜開很久。
相機的慢門拍攝,一般來說是拍攝題題材所決定,例如人文紀實的動靜結合,花卉的搖晃拍攝,或者是城市/風光,日出日落,藍調等夜景。
第二:理論上,所有數碼相機都支援慢門拍攝。但是,不是所有數碼相機都可以有B門模式,也不是所有數碼相機都有再接快門線介面。(慢門拍攝,需要使用相機B門及快門線)。B門,是可以根據拍攝者要求隨意控制曝光時間。幾秒/幾十秒/幾百秒,甚至更多等。
第三:慢門拍攝對器材的要求及使用:1,需要有外接快門線介面的數碼相機(如果沒有,只能透過手觸碰快門釋放按鍵,這樣沒辦法保證穩定性)。2,數碼相機支援B門,也即需要可支援超過30秒曝光時間的數碼相機。3,需要配合三腳架,快門線使用。4,需要配合nd減光鏡使用。
第四:慢門拍攝建議使用模式建議及具體操作注意事項。1,建議使用M檔手動模式拍攝(這個是相機設定的拍攝模式)。2,需要把相機/鏡頭,設定在MF模式下,也就是手動對焦模式。3,如果使用nd減光鏡進行拍攝,光線比較弱的時候,相機自動對焦功能難以對焦,所以先按上面第2點操作。再使用減光鏡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慢門)
-
19 # 蘭州薇拉攝影
1,模特要漂亮。
2,選取的夜景環境要有感覺。
3,你要有一個大光圈定焦。
其它具體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上三腳架,用慢門,拍車軌流光效果。
二,大光圈,用長焦端,拍燈光虛化散景效果。
三,要注意人像的補光與環境光的利用。
四,注意環境的利用,道具的使用與氛圍的烘托。
-
20 # 毒家攝影指南
多很多人來說,夜晚是一天真正的開始,因為白天忙碌,晚上才是屬於自己的時刻,很多玩攝影的也是這樣。那夜景可以拍攝什麼?
其實,只要解決對焦和曝光問題,你想拍攝什麼就可以拍攝什麼!讓攝影像眨眼一樣簡單,我是毒法師,這裡就分享下怎麼解決這2大問題,以及分享下晚上都有哪些拍攝題材。
一、注意對焦和曝光問題很多小夥伴喜歡夜晚拍攝,然而拍攝出來的照片經常畫面偏暗甚至模糊不清,因為光線太弱,相機對焦識別會比較困難,而且,光線太弱,需要合理的曝光組合,甚至需要補光裝置。
1.解決對焦問題:
既然是弱光導致對不了焦,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輔助補光道具,如手電筒、閃關燈等等,如果沒有那就儘量尋找場景中較亮的部分來對焦,或是刻意把對比度高的邊緣作為對焦參考來對焦(單反攝影控:smmapp);如果都不行,那最好採用二次構圖法,就是尋找和被攝主體在同一焦平面的其他物體進行對焦,然後半按快門不放鬆鎖定對焦,再平移相機回到想要拍攝的畫面進行構圖拍攝。
2.解決曝光問題:
夜晚拍攝適當調高ISO以提高相機對光的敏感程度(單反攝影控:smmapp),然後就是快門和光圈的組合設定。如果要控制景深,那就優先設定光圈,然後再調節快門;如果是長曝光想拍攝光軌或是光繪,那就需要控制考快門速度,再考慮光圈。如果曝光是在不足,只能使用輔助曝光器材了。
二、把握不同拍攝題材晚上一切都變得光怪陸離,這時候燈光成為了整個世界的點綴,用好光線可以拍攝出多種題材的夜景。
1.拍攝散景
迷人的散景照片把拍攝主體和光點背景柔和融合在一起,不同形態、色彩的光點漂浮流動,美不勝收讓人讚歎。這種散景其實是利用大光圈產生的淺景深(單反攝影控:smmapp),或是故意失焦產生的虛化拍攝出來的,因為光點在焦平面以外,自然就出現模糊的效果。
2.拍攝光軌
光軌攝影是利用慢快門達到長時間曝光,從而紀錄下光線移動軌跡的拍攝手法,拍攝時常用慢門或P門進行。因為是要拍攝光的軌跡(單反攝影控:smmapp),那必須找一個有不斷移動光線的場景,通常會選擇有車流量的城市街道或是川流不息的馬路。
3.拍攝月亮
拍攝月亮要選個十五六的日子,晚上晴天少雲霧,這樣才能拍出不必要的干擾因素,在鄉下、郊區一般拍攝環境比較好。拍攝時選擇點測光,並且對準月亮最亮的部分測光。為了拍出超級大的感覺,焦距當然是越大越好,注意長焦容易抖動,三腳架用起來!這樣,即使你裁切畫面後月亮也能保持較好的清晰度。
4.拍攝人像
夜晚拍攝人像,能夠呈現獨特的美感,拍攝時用好光線,結合散景等效果會讓畫面更加浪漫和多彩。另外,可以多準備一些發光道具(單反攝影控:smmapp),如串燈、熒光棒等等,拍攝時光影效果會更佳。
晚上拍攝解決曝光和對焦問題,在多想想自己可以拍攝什麼題材,這樣心中有數才能拍攝不慌!
回覆列表
夜景拍攝不僅需要考慮曝光,光圈等相機設定。還要注意拍攝時機構圖等問題。如何利用有限的條件創造出不錯的夜景照片呢?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揭曉。 攝影器材的選擇 由於夜景、晨昏都屬於低光源場景,所以若要進行長曝拍攝,首先得準備一支穩固腳架才可以,不然很容易拍出模糊影像;至於雲臺搭配,則以球型雲臺為優先選擇,因為該型別雲臺不僅便於操控,還能有助於角度快速拿捏,讓你在取景構圖時可更為方便。三腳架、漸層減光鏡及快門線都是拍攝夜景、晨昏不可或缺的輔助器材。 至於鏡頭焦段,則以廣角端10-14mm 款式為優先選擇,如此才能滿足夜景、晨昏議題的拍攝需求。 此外,快門線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因為它除了可有效避免按快門時所產生的瞬間震動外,還能透過B 快門來精準掌握所需曝光時間,以充分滿足不同環境與拍攝議題的創作需求;至於漸層減光鏡,則是作為曝光平衡使用。 方法/步驟 1/4 分步閱讀 相機的基本設定 由於夜景、晨昏屬於高反差場景,所以在拍攝時除了需特別注意亮、暗部間的曝光平衡外,最好能使用RAW 檔格式記錄,如此一來,就算設定失誤,也能透過後期進行微調與補強。此外要將拍攝轉盤設定在A 光圈先決模式(F8-F16),再將ISO 感光度(ISO100-400)調低進行長曝拍攝,理論上都能獲得滿意作品;至於M 全手動模式,雖然也常用來拍攝夜景、晨昏議題,但因得全程控制光圈、快門數值,所以會比較建議適合中進階玩家操控為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長曝過程中,容易產生噪點問題,所以拍攝時最好能同步將抑制噪點功能開啟,以提供較為純淨的影像畫質;至於鏡頭若有配置防震機制則最好關閉,才能有效確保畫面的穩定性。除了將感光度調至最低外,最好同步能將長曝降噪功能一併開啟,如此才能有效確保畫面的純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