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哲學啟蒙

    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有些“跨界”,不過心理學本身就是從哲學中分離出去的,再加之“心理健康”又是大夥都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所以我們在此也算是拋磚引玉了。

    先請親根據以下一些司空見慣的事實回答幾個關鍵問題——

    石頭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植物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動物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人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明確上述問題的答案之後,那麼請接著繼續向下看——

    毫無意識的植物人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腦死亡的病人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

    以上現實存在的客觀事實己經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真相——

    一切心理活動都與意識有關,都是意識活動的外化。

    沒有意識,就沒有心理;任何心理活動只是意識活動的一部分。

    心理活動表現,就是意識活動作用於內在與外在的結果。

    據此,我們會發現“心理健康”就是“意識健康”的體現;反之,”心理問題“就是”意識問題“。

    除去部分原發器質性病變引發的心理問題,意識活動問題是引發其它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未來也可能會證明意識問題是引發所有心理問題的真兇)。

    所以,一個人心理健康的能力,是一個人的思維活動水平決定的,它反映在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和由此而來的認知能力上。

    所以,萬情萬緒皆由心起!

    這裡所說的思維活動是一種綜合思考能力,既有對外(我以外之物)的思考,也有對內(我本身)的思考,即:能思考物質世界的長長短短,又能思考和窺見自己意識的問題——思考(意識)自己的思考(意識)。

    這種思考能力若想得出正確的認知結論與判斷,就得保證其不斷總結出趨近於客觀事實的思維方式,否則認知判斷結論就會“失真”,人就會越走越偏,繼而引發一系列有關知、情、意的問題。

    基於“人是認識一切的主體”這樣一個事實,所以思維活動中“如何認知自我意識”是思考認識一切的核心——會不會“思考自己的思考”,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是確保思誰正確的關鍵一環。

    講到這裡,我們就會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的意識問題,尤其是能不能正確認識這個世界、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確保其客觀(儘可能趨近於客觀)而不失真,繼而採取正確的方式方法加以應對,是心理健康的根本所在。

    所以,一個人的心理能否健康,或是能健康到何種程度,都是由其意識決定的。

    但是,不得不說明的是,對任何人的一生來說,只有兩個結局——

    要麼,你被自己的意識所掌控,作繭自縛;

    要麼,你掌控自己的意識,破繭成蝶。

  • 2 # 心理小棧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小二哥認為,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一、在心理學中,心理健康如何分類劃分。在心理學中,會將人的心理狀態進行分類,以此來更好的應對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人的心理狀態被分為心理正常和心理不正常;心理正常氛圍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由此可見,我們所說的心理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一個前提就是心理正常,如果心理不正常就談不上健康不健康了。一般而言,來訪者找心理諮詢師的時候,諮詢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其是否有器質性病變,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認為的身體上的疾病,只有當確認了來訪者沒有器質性病變之後,才能開展後面的心理諮詢。一旦發現來訪者有器質性病變,心理諮詢師要及時轉介到精神病院,這一類的來訪者是需要有藥物配合治療。此時心理諮詢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二、心理學如何定義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 首先說明一點,心理健康與不健康其實並沒有一個非常嚴格的界限,因為人的心理變化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中間是我們的心理狀態,當我們的心理狀態偏向於心理健康時候,那麼我們就屬於大眾標準下的心理健康;當我們的心理狀態傾向於心理不健康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屬於大眾標準下的心理不健康。或者說可以理解為一種正態分佈的概念,如果你的大部分認知,情感和意識都符合大多數人的表現,那麼就可以更有把握的認為你的心理健康;反之,就認為你的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的標誌是:

    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

    ②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

    ④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相對穩定的狀態。

  • 3 # 扒少爺

    心理健康是指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係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評估心理健康的三標準第一,體驗標準,是指以個人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的狀況,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當的自我評價等等。第二,操作標準,是指透過觀察,實驗和測驗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應,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個人心理活動的效率和個人的社會效率或社會功能。如工作及學習效率高低,人際關係和諧與否等等。第三,發展標準,即著重對人的個體心理發展狀況進行縱向考察與分析。衡量心理健康時要把這三種標準聯絡起來綜合考察。

  • 4 # 愛笑de雨

    對於心理學角度的「心理健康」,很多大師、流派或心理學組織都給出過的定義,這些描述既有共同點又各有側重點,也許透過對比和整合,讀者能獲得屬於自己的對「心理健康」的理解。

    最近在重讀《心理動力學療法》,在這裡總結一下從動力學治療角度對「心理健康」的理解。

    在這本書中,作者沒有提出「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定義,而是提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自我功能」。透過對「自我功能」的強度和狀態——強大/薄弱/長期缺失/暫時喪失等進行評估,諮詢師判斷來訪者的心理狀態,綜合其他原則,制定治療計劃,進行工作。

    自我功能

    「自我功能」是指人們管理內在心理活動時及外部世界關係的方式,主要包括11種功能:

    1.現實檢驗力與對現實的感知

    2.判斷力

    3.人際關係

    4.感官刺激管理

    5.情感或焦慮承受力

    6.衝動控制

    7.娛樂能力(又稱“自我職能的退化”)

    8.自我意識或心理覺察

    9.自尊管理或準確的自我評價

    10.認知功能

    11.防禦機制

    針對這11種自我功能,心理動力學治療的主要目標有4部分:

    1、改善自我知覺和自尊管理

    2、改善人際關係

    3、改善應對內外刺激的個性化方式(防禦機制)

    4、改善其他自我功能

    一、自我知覺和自尊管理

    能夠保持對自己感覺良好

    能夠現實地評價自己的能力和侷限

    能夠從自我經受的打擊中恢復過來

    超我不過於嚴苛也不過於鬆懈

    二、人際關係

    擁有合理的對他人的無意識/有意識期待和幻想

    擁有適當的共情能力

    擁有讀懂社會性線索的能力

    三、個性化的應對方式(應對內外刺激時的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是精神分析中常用的概念,是心靈對內外壓力和情緒衝突做出的無意識和自動化反應的方式。

    書中列出了怎麼樣的防禦機制是不適應的:

    防禦動用了過多的自我功能

    防禦損害了我們擁有成熟滿意的人際關係的能力

    防禦損害了我們體驗情感的能力

    防禦過於僵化

    防禦是自我毀滅性的

    防禦導致身體痛苦

    健康的心理狀態可以使用最具適應性的防禦機制,如幽默、利他、昇華、抑制等;

    次之可以使用較具有適應性的防禦機制,如情感隔離、理智化、合理化、替代、軀體化、撤銷、反向形成、認同、過度情緒化、外化、性慾化、壓抑、轉向自身等;

    最後是適應性較低,代價較高的防禦機制:分裂、投射、投射性認同、病態理想化和貶低化、否認、解離、行動宣洩、退化等。

    四、其他自我功能

    現實檢驗力與對現實的感知

     現實檢驗力是指分辨出真實和非真實知覺的能力(非真實如妄想、錯覺、幻覺或對事件扭曲);

      現實感知是指將自己身體和外部事件都當做真實而常見的(與之相反有似曾相識體驗、似夢、靈魂出竅、感同身受等)。

    判斷力

      a.能夠意識到一個有意行為的適當性和可能發生的後果(包括危險、社會意義及法律後果等);

      b.行為是意識的反應。

    感官刺激管理

     內部刺激:身體疼痛等;外部刺激:噪音等。

    情感或焦慮承受力

    承受好管理焦慮及其他強烈積極或消極情緒的能力(如憤怒、嫉妒、絕望、渴望、愛慕等)。不易被情緒困擾,不在兩種心境之間快速而劇烈的搖擺。

    衝動控制

      指一個人以可控的方式按照其情感、驅力或願望行事的能力。控制能力差的表現有:動手動腳、亂髮脾氣、暴飲暴食、酗酒、吸毒、濫交、自殘等。

    娛樂能力(又稱“自我職能的退化”)

      指放鬆、沉浸於幻想和白日夢以及平靜且毫無焦慮的體驗無意識情感和驅力的能力。可以激發出創造性,也可以幫助觸碰更深層的情感。

    自我意識或心理覺察

      指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懷有好奇心、擁有準確認識自身情感的能力,擁有理解他們自己和自己無意識動機的能力。

    認知功能

      指人天生的認知器官所賦有的能力(智力、記憶、注意、線性思維等),也包括利用內在過程連結不同經驗、識別模式、調和不一致態度和情感、解決問題以及抽象思維的能力。

  • 5 # 四季的人

    水出汙泥而不染,這就是一種心理健康。

    測試自己的心理,可以試一試不同的環境。

    溫室裡的花也許開得最豔,但不一定經得起風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咱家窮,咱家沒錢”這樣的話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