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愛分享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無濟於事。可惜的是,大部分中國家長採用的打壓式教育,無形中摧毀了這股內在力量而不自知。

    比如:1"爸爸,老師今天在班上表揚我字寫得漂亮。""這有什麼?驕傲使人落後,你嘚瑟個啥?"2"媽,我期末考試成績進入年級前三名,獲獎了哦!""證書你要收好,整天亂放······"3"爸,媽,我要代表學校參加省的繪畫比賽。""就你?學習成績那麼差,我看你還是把心思放到學習上吧!"

    在生活中,總是很容易遇到一些這樣的家長。無論孩子說什麼,他們一定要先在語言上制勝,特別是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一點點小小的成績的時候,他們特別害怕孩子因為驕傲自滿而得意忘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壓一番再說。

    殊不知,這種不加思考的打壓,只會泯滅孩子的天性和信心,甚至導致他患上"習得性無助"而剝奪了他未來的某一種可能。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條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難以忍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於是在籠子裡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狗就趴在地上,驚恐哀叫。後來實驗者把籠門開啟,此時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電擊出現,一聽到蜂音響就倒地呻吟和顫抖。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當孩子每一次和父母親分享自己的喜悅和成績時,被父母當頭澆一盆冷水進行打壓,多次之後,他就會如同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放棄努力,放棄和父母溝通。因為他在這種打擊中對自身的努力產生了懷疑,他發現自己得不到認可,分享也得不到共情,繼而放棄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而人和狗的區別在於,人是有主觀意識的。在壓抑和打擊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會選擇破罐子破摔,進而反抗和報復:你希望我怎麼做,我偏偏和你對著幹。於是,這些家長在孩子逐漸成長中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沉默;孩子越來越沒自信;孩子越來越叛逆、暴戾等多蒙茜·洛·諾爾特在《學習的革命》一書中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如央視紀錄片《鏡子》裡的15歲男孩張釗:你們否定我、批評我、指責我、打壓我,我感受不到你們的關心和愛,只能選擇反抗。於是,你們不讓我帶手機,我偏偏帶;你們不讓我搞物件,我偏偏談戀愛;你們不讓我打架,我偏偏成天惹禍;你們要我好好上學,我偏偏輟學······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你的孩子的行為表現,其實是你家庭教育出來的結果。你在責備、教訓所謂的問題孩子之前,應當深刻地反省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誤。

    2、我們仔細觀察生活中那些喜歡打壓孩子,經常對孩子冷嘲熱諷的父母,會發現,往往他們身上會存在兩種極端心理:一是忽視,二是期望過高。如上文提到的案例,孩子明明在陳述自己被老師表揚是因為字寫得端正好看,並無自誇,父親卻指責他在嘚瑟;孩子明明透過努力拿了獎希望父母一起分享這種喜悅,父母卻煞風景地提醒她證書別亂放;孩子明明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很自豪,父母卻要嘲諷她不務正業······忽視孩子的表達,只看到自己的期望。這就很容易造成,有時明明無意打壓自己的孩子,卻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在打壓孩子,根本無法與孩子進行正常溝通,也無法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於是,便有了所謂的代溝和矛盾。

    《陶行知全集》中提到:對於兒童教育,忽視會任其象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則會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如何教導,才能克服這兩種極端心理,避免給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呢?一是學會傾聽;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學會傾聽是教育路上的必修課。許多時候,孩子並不需要父母的指導和教訓,他們需要的是有人傾聽他們的訴說,有人理解他們的感受。他們需要在興奮的時候、沮喪的時候、受傷的時候或者憤怒的時候,有人能和他們一起分享或者分擔。然而,這一點恰恰是大多數父母在教育中沒有做到。朋友丫丫曾和我傾訴--小時候爸媽對她很嚴厲,很少主動給她買衣服,也很少溫柔對她說話。有一回睡覺前,媽媽輕聲細語對她說:丫丫,媽媽準備給你買件新衣服。丫丫當時一聽很感動,瞬間淚眼婆娑哭了起來。媽媽聽到哭聲後,就開始生氣地罵她:你無緣無故哭什麼哭,大半夜的,真喪氣······丫丫頓時倍感委屈,可是又不敢再哭,只能帶著委屈入睡。

    丫丫很多時候都在感慨:如果當時媽媽走過去把我抱在懷裡,問我為什麼哭,然後我告訴她,因為開心啊,接著兩個人一起商量買什麼衣服,媽媽再摟著我睡覺,那該多好啊!很多在打壓式教育家庭長大的孩子,肯定都有丫丫的這種缺憾和不甘。

    父母的絕對權威和強勢,喋喋不休又不容辯解,對孩子而言,不亞於一場場激烈的暴擊,讓孩子本身就脆弱的心靈一次又一次破碎。著名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而愛孩子,呵護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傾聽他的內心,聽懂他的真正需求,陪他一起去實現。

    如何傾聽?首先,在行動上、語言上、心理上都停一停,不急於對孩子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價。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分享或傾訴,盡情表達;其次,儘量少給孩子指導和意見,而是學會引導孩子對發生的事物進行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最後,在孩子面前多微笑。3、降低期望值;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孩子的表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唉聲嘆氣,或者劈頭蓋臉一頓指責或冷嘲熱諷。結果就是,孩子產生極重的精神壓力,失去自我認識。於是,變得敏感脆弱、出現社交障礙、容易遇事就焦慮和產生自卑,甚至出現心理疾病。認識一個孩子,叫小瑞。她從小成績優異,一直保持在年級前十。讀初二的時候,她成績出現下滑。第一次沒有考進前十,父母就冷嘲熱諷她過於大意。後來父母為了她能把成績趕上,就給她增加了很多的課外作業,雖然她心裡很厭惡,但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讚賞,她只能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並採取"死讀書"的方式來應付。結果可想而知,孩子成績一落千丈,後來還出現了心理疾病,總神經兮兮地認為被別人碰一下,智力就會被吸走。父母最後不得不選擇讓她休學治療。父母對孩子有期待很正常,可是這種期待應該有一個客觀的閾值。否則,就容易將孩子的天性和學習樂趣泯滅,甚至將孩子逼上絕路。父母應該如何合理地調整自己的期待值?首先,要求父母要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孩子作為參照物,以孩子的特長為出發點,不要以他人或自己的想法為標準。其次,關注社會動態,及時更新人才觀念,調整對孩子的期望目標,對孩子進行科學指導。

    最後,時刻提醒自己,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他有他的未來。作為父母,可以栽培他,卻不能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的期待,他只能成為他自己的期待。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詹姆斯·杜布森說:讓孩子失去自信心的方式有千百種,但要替孩子重建自尊和信心,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你的每一次語言打壓,每一次冷嘲熱諷,每一次無心的忽視,都不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傷痕,卻會在他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孩子的一生。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避免將語言化作刀劍,刺傷自己的孩子,而是幻化成春風,撫平孩子不安易碎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星文明程度越高,應越不具有邪惡和侵略性,你覺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