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譯思

    感謝提問,以下是我的觀點:

    我認為人性本善。只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誘惑因素越來越多,有些人走偏了,而有些人仍保持了人本為人,最原始的善良。

  • 2 # 南山一柱m99

    人之初性本善應該沒錯,所謂性惡是後天有樣學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教育和影響有差異,一部分人善漸漸少了,惡越發多了。善的本意是簡單純真如孩子。

  • 3 # 先秦遺民1

    這個觀點已經爭論了幾千年,人的善惡沒有本。荀子說“人本惡”,因為人一生下來就是索取。孔子說“人本善”,因為孔子提倡“仁義禮智信”。

  • 4 # promise新德

    人本性無善與惡之分,只是我們接受到的思想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嬰兒剛出生並沒有任何成熟的思想,一切行動都是靠生存的本能,你說他本性是好還是壞。正如同核武器一樣,好與壞並不在於武器本身,而在於用的人和看問題的人。

  • 5 # 塵埃說教育

    儒家的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張“性本善”他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另一位代表人物旬子提出“性本惡”,認為人生下來本性就是惡的,強呼叫禮樂來規範人的行為,使人向善。到底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呢?這應當辯證的看,人本性無善與惡之分,剛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因後天環境影響,若畫上“真、善、美”,就會收穫善;若畫上“假、醜、惡”,就會收穫惡。據報道,有一對同卵雙胞胎,幼時因被拐分離,長大後相認,一個名校畢業,心底善良,一個淪為階下囚。

  • 6 # 流浪的醜小鴨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惡”。我個人傾向後一種觀點,荀子認為人性本身喜歡追逐財利;貪戀美色;妒忌憎恨。若依從這些本性。就會爭搶掠奪;淫蕩混亂;殘殺陷害,遭成暴亂。所以就需要師長的教誨;法度的教化;禮義的引導。通過後天的學習來修正自己 ,提高自己,成為一個善良的人。現代社會制定法律規範約束人們的行為,正是為了懲惡揚善。

  • 7 # 臘肉哥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很明顯的答案。

    在老子的【道德經】以及後面的【三字經】裡面,都已經做了詳細的描述。

    老子說過:人性相同,人遇不同。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所以人在出生的時候都是善良的。

    就像嬰兒一樣,他們剛出生的時候,都是最純真的,也是最善良的。

    只是到了後面,他們所遇到的環境不一樣,他們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樣,他們所經歷的東西不一樣,所以他們才會發生變化。

  • 8 # 趙大闊

    人之初,應該是一種動物性,而動物的本能無所謂善惡。站在近代思想架構體系內,暴露動物本能屬性,而不能進行剋制,自然是惡。對動物來說,剋制,是最奢侈的能力。

  • 9 # 善良的徐

    人之初,可以說全世界都一樣,是平等的,要說不一樣,那就是您出生的環境不同罷了!有(奢華,高階或自然,低階)但都是從母親的肚子裡出來。可出生後所處的環境和人卻有著絕對的關係。為此我們的俗話說得好:“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蛋”

    但有一點我要說的是,在任何人和環境下(善與惡)都取決於自己的❤心靈!就像《諾亞方舟》故事裡述說的,最終(愛)會戰勝一切的惡。讓世界回到原點!朋友我的回答您認可嗎?

  • 10 # 亞龍天下

    這二個問題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起來,人之初性本善。人一出生心就是善良的,之所以有善惡之分是環境造成的。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惡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只不過因環境造成他惡的一面。大愛無疆就是善良最高階的表現,疫情面前大愛無處不在,讓我們都把善的一面展現出來度過難關戰勝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性本善是最初的狀態,也是最終的狀態,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11 # 凡影文思

    1、初時,再未有“我”出現時,根本沒有“善惡”的二元對立的存在。

    2、不知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出現了“我”,於是,就有了與“我”對立的“非我”,這就形成了根本意義上的“二元對立”。

    3、因此,“我”以“唯我”的唯一驅力來分析、觀察“非我”的世界,並得出自認絕對正確的結果並採取相應的行為。

    4、所以,這些結果與行為,只要是“唯我”的,就可以划進“惡”的範圍,而如果是站在“非我”的立場上,則可以被划進“善”的範圍。

    5、而此“善”、“惡”的斷定與程度區分,站在人的視角來看,不應該以施予者為準,而是應該以承受者的感知來確定。

    6、當然,站在相對究極的視角來看,“無我”的行為才是真“善”,有“我”則為“惡”。

  • 12 # 覺悟緣性

    人本善還是本惡,觀點其實很多。《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就是這樣認為。長大之後呢,隨著環境影響,產生的好壞。其實人非善非惡,若人具善不具惡,那就善人就是善人,惡人就是惡人了。人心說定能定,說動能動,才會有轉變,人善也有惡,惡人也有善,也都是人不斷分別出來的。若是一念清靜,善惡本無體,一念頓歇,非善非惡。

  • 13 # 小易陽光生活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人的善惡 取決於心態和環境 人性之初即是觀察 探索 含藏 通變等特性 那麼人性之初再往上探究的話又會是什麼呢 那就是本源 道 無 真空等來形容的了

    善惡之念都會存在於每個普通人的心間 當人遇到觸及心裡底線的事情時 就會憤怒 發脾氣 進而做出惡事 可是當人遇到令人感動的事情時 我們的心又會生髮出感恩 進而與人為善

    至善之人就已經不需要用善字來形容了 因為他們的內心已經明瞭了光明的智慧 懂得用因果來體味人生

    至惡之人內心多為扭曲黑暗 所認知的世界是與常人有著不同的異議 多數認同這個世界一切都應該是以她為轉移的 進而不在乎因果關係 害人害己

    人性之初是一片虛無 空洞 每個人的性之初都幾乎一樣的 沒有明顯的分別 也就是說上天給予我們的本來是一樣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環境的變化 內心就有了不一樣的習氣 從而導致人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更加的體現出不同的個性

    所以說無論內心是善是惡 只要我們遵紀守法 嚴於律己 遵循社會的規則 那麼相信生活就會自在安逸

  • 14 # 使用者高萬祿

    人之初,無所謂善惡,猶如一張白紙,捈什麼顏色、畫什麼畫、寫什麼文字,就會造就什麼樣的結果,人剛出生,逢遇什麼樣的環境、受什麼樣的教育、灌輸什麼樣的理念,就會造就他一身的性格。

  • 15 # 大嘴龍哥嘚啵嘚

    人生來並沒有善惡。決定她的是環境。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下來需要引導,需要在某些方面給予。幫助支援。就好比一隻老虎生下來,如果他跟著貓一起生活,那就會抓耗子。人性之初他並沒有善惡之分。善惡並沒有標準。所謂的善和惡都是現在人的價值觀的體現。

  • 16 # 顏小二述哲文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在中國哲學裡面,有不少先賢都發表過自己的觀點,雖然各位的觀點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個人還是更加傾向於道家觀點中不去區分人性善惡的看法,雖然道家沒有直接議論過人性之善惡,但是道家整體學說特色,則是在暗示人性不區分善惡。

    但是,如果非要從人性善還是惡中做出一個選擇,個人可能更加傾向於儒家荀子的性惡說,只是儒家荀子之性惡說,並非說人生來就屬於惡的存在,更多是在說人性有惡的趨勢,這一點後文再進行議論。

    而與荀子之性惡說所對立的,還有孟子的性善論,孟子的性善論其實也有其用心良苦的合理性,不是難以理解,也屬於比較出色的學說。

    而關於儒家創始人孔子,孔子只說過“性相近”,認為人性受後天社會影響比較大,孔子並未直接議論過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

    1、道家與人性

    道家思想,尤其是莊子思想,是非常不喜歡去區分的,而且也不贊成區分,因為莊子認為,人之區分的標準,都是人為制定的,帶有一定的立場,在有立場下制定的標準,有失公平。

    那麼孰善孰惡,也僅僅是人基於一定立場下的一面之詞罷了。所以,莊子屬於比較典型的不願去區分人之本性的存在。

    只不過,道家老子是非常讚美嬰兒出生的純潔狀態,認為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猶如一層白紙一樣,沒有被世俗氣息沾染。這某種程度上,其實暗示著道家老子有性善說的趨勢。但是,這也僅僅是個趨勢罷了。道家思想,更多還是在於反對人們對“非黑即白”的執著。

    畢竟,沒有黑的存在,哪裡有白的彰顯,而當世界純白一片的時候,還談什麼黑。沒有黑,那麼白也將毀滅。黑和白,實際是共生關係。

    所以,如果非要說道家是如何看待人性的,從道家的學說特色來看,他們可能更加趨向於說人本性無善無惡,或者說人本性善惡共存,但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思想更多認為世俗中“善”和“惡”的概念不準確,這是人基於一定立場下制定的標準,這一點,需要大家注意。

    2、荀子與性惡論

    荀子的性惡論,實則也並不是絕對消極意義上說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只是荀子認為人的自然之性如果不加節制的話,會發揮成貪慾之類的存在,所以人需要在後天的學習中懂得節制慾望,繼而讓人成為善的存在。

    因此,荀子不是說人性有惡的本質存在,而是說人的先天之慾,如果不加節制,容易發展成惡的存在,繼而提出性惡論。荀子之性惡論的初衷,實則更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教人懂得制衡自己的慾望,荀子之性惡論實則比較深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韓非子雖然是荀子的弟子,但是在人性上,他比較激進,他承接荀子的性惡論,並做了進一步的推衍,直接說人都是“自為”的存在。這裡的“自為”,實則就是利己,他覺得人都是利己的,所以要利用人在利己心下產生的趨利避害心理,以重賞重罰來管制百姓。其學說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卻也頗有些偏激。

    3、孟子與性善說

    孟子的性善說,可謂是影響我國古代文化最深遠的關於人性的議論。後世的王陽明,更是將其性善說發揮到了極致,承接其良知良能思想,繼而提出類似“知行合一”等經典理論。

    孟子的性善說,大抵就是孟子認為人生來就是善的,因為人看一小孩掉入井中,即便不認識,也會心生憐憫。這便說明,人天性善良,而天性善良的人做出惡的行為,是因為人在後天因為沉溺於慾望,導致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是良知良能被矇蔽,繼而出現惡的行為。

    孟子還時刻叫人注意反省,以求保有自己的善之本心,因為在孟子的學說裡面,人與野獸的區別,就在於人之善的天性,如果這個天性被矇蔽,則是側面說明人會淪為“禽獸”。

    所以,孟子之性善論看似對人比較“友好”,實則是比較嚴格的,孟子此舉是要人在反思中遏制自己的私慾,做一個守禮的社會人。如果人一旦起了私心,按照孟子的說法,就不能稱為人了,而是禽獸,或者說通往禽獸的路上。可見,孟子之性善論,也有其用心良苦之處。

    4、結語

    關於人性,孟子說善,荀子說惡,道家雖然沒有表態,大抵是說無善無惡,其實道家老子有性善的趨勢。而自漢代董仲舒以後,還有性三品的說法,就是人性生來有三種,純善,純惡,以及可以在後天影響下變成惡,或者變成善的存在。

    無論關於人性的哪種說法也好,其實都有其一定範圍的合理性。而孟子荀子,二者關於人性的看法雖然看上去對立,實則最終都是告誡人們遏制自身的慾望,為的是維護社會制度。要是非得選人性善還是惡,個人覺得,荀子之性本惡更深刻一些。

    但是,綜合百家對於人性的看法來說,道家人性之無善無惡的趨勢,可能更加客觀一些。

    最後再多說一句,上文沒有引經據典,主要是覺得浪費時間,也沒有必要,如果各位想對諸子百家關於人性的看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建議可以讀讀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中國哲學史》,現在應該是第二版了。

  • 17 # 丘翔鑫取名改名免費測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一出生,本來就是赤裸裸的來到人世間,在五行間修行,每個出生的人都是善良的,很純潔,很單純的,沒有太多的乞求,只為填飽肚子,餓了就找吃的,只會哭,這就是人的本性呀,至於惡,人會隨著周圍的環境惡化,跟不同的人接觸,人心也就會慢慢的改變,或善或惡都會在成長中形成!

  • 18 # 星河長老

    人之初,性本無善無惡,原則上性本空,就像一張白紙,其實說像一張白紙都不對,因為白紙也是東西,就是一塊虛空,更接近一個透明的容器裡抽了真空。所有的善惡都是後天環境留下的痕跡,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 19 # 友霖說

    人之初,性無記。什麼意思,人出生時,無所謂善惡,意識還未完全形成,所有的舉動都是本能與無始以來的習氣所引起的。

    曾經孟子表達過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這完全是為了配合他的仁者愛人,主張仁政的觀點。並無蒐集嬰兒初生大量事例做依據。純粹是其主觀猜測。

    而荀子的性惡論,則是為了強調後天倫理道德修養教育的重要性,是為了強調化性起偽的重要性。他雖然是儒家大師,但他的性惡論卻培養出了兩位法學大家韓非子與李斯,併為法家的推行提供理論依據。他強調的人一出生就喜歡美食與美色。但實際上這既有千萬年人類基因上的沉澱與選擇,同時也有後天的熏習共同造就。不能簡簡單單當做是本性使然。

    而由於人類誕生了成千上萬年,這樣每一個人出生時都帶著強大的基因資訊或者稱之為宇宙資訊的。或者把它稱為阿賴耶識,種子的力量。這些種子裡既有善的要素,也有惡的根性。但是都是無記的。只有經歷了類似於家庭引導、學校教育、社會影響、他人誘導等等因素才能出現種子生現行的現象。也就是說經過漫長的熏習,人類無始以來的習氣才能和種子裡的善惡元素相結合,經過某一特定條件的激發才能夠變成現行的善惡。

    所以從以上觀點分析,拋開了世代累積和現世熏習,單純的說人性,都是盲目的,片面的。在人誕生之出,除了無始以來的習氣,其他的善惡都以種子的形式,表現為無記。

  • 20 # 睿為法律工作室

    眾所周知,在所有關於人性善與惡的論述之中,在中國社會;在任何有華人生存發展的地方;在中化文明所波及到的世界各地,傳播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始終沒有被各種劫難災害所磨滅,並往往會被人們記憶猶新、開口即出、朗朗上口的,通常就是以《三字經》為載體的名句,“人之初,性本善。”

    那麼,什麼是人之初呢?我以為,應該是指人的出生之時,或者是人得以存活下來的成長中的嬰兒期,至多是指人生活的幼年階段。

    那麼,什麼善,什麼是惡呢?

    此乃王陽明“心學四訣”,為其對自己的畢生研究簡單的一個歸納總結。我個人對於其中有著一些自己的觀點,今天就和大家逐字逐句來聊一聊這“心學四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的本質是動物。

    任何動物出生之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本能,這是由它們所在的種類決定的。生存本能是什麼?幼體一生下來就只會想著吃,它不會想到:“我吃飽了,我父母有沒有吃?”它沒有這種思維方式,只有身體的本能在驅使它們的行動,渾渾噩噩。

    至於善惡的定義,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就不在這裡講了,以後可能會專門寫一篇文章再來論述。不過大家都能理解:新出生的幼兒是沒有善惡觀的,因為它根本不想,不思考。而“善惡”只是一種主觀的、相對的“看法”。

    比如一件事,對你而言是善,對他而言卻是惡。這種例子很多,大家應該也見慣不怪。還是那個例子:幼兒把糧食吃了,父母就沒有糧食了,所以說幼兒是惡;父母把僅有的糧食給了孩子,自己沒有,所以說父母是善。

    一般人會說:“父母是善,但孩子不是惡。”

    王陽明說的對:“無善無惡,為心之體。”

    那如果幼兒不是幼兒,是30歲的孩子,父母是60歲的父母,還是同樣的事情,那父母是不是善?孩子是不是惡?

    這就涉及到了第二條:

    有善有惡意之動

    上文講,善惡是主觀的一種“看法”,針對事、針對行為的一種“看法”,而這種看法對每個人來說未必是一致的。

    我們總說孔子是聖人,但是接觸過儒家的朋友有很多都不覺得孔子有多麼的偉大,甚至評價他虛偽、做作、口是心非,等等。我覺得呢,孔子最偉大的地方,就是統一了大部分人的“善惡觀”,從而建立起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

    儘管孔聖人建立的“善惡觀”未必是正確的,但起碼他做到了統一。

    就好像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也並不是使用懷柔手段一樣。甚至他的天下沒傳完一輩兒就完蛋了,但是他在歷史中的崇高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

    從某個人做一件事的行為,我們可以談論是“善”或者是“惡”,但這只是外人根據常識的一個推測。真正能給這件事定性“善與惡”的,應該是做這件事的人,他做這個事的出發點,究竟“這個人”是善是惡,這是最重要的區分“人的善惡”的關鍵點。還有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對更多的人造成的影響,“這件事”是善還是惡。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教”,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最高概括。看上去清楚,讀起來曉暢,但因為其中的一個關鍵點,很可能真正明白的就沒有幾個。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最高深最根本的一句,因為有佛道的相同觀點在前,其實並不難懂。佛家講因緣和合,一切往深了去,越往深去便越會消解一切,直到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的空性。道家講陰陽相對,一切往大了去,越往大去便越會化解一切,直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混沌。萬事萬物包括善惡之謂,自然也在消解化解之列。

    雖然佛家也講慈悲,道家也言道德,但那只是人在到達成佛得道境界時,而自然生起的大悲憫,並順之而行。因為那時已經我是萬物、萬物是我,所以能對萬物眾生的喜樂悲苦感同身受、一體同悲。這與根本之理有分別,因為人有情而天地只是任自然,這就是人之為人而天之為天。這與根本之理又沒有不同,因為人的大悲憫,正是得自和秉承於心的深邃與博大,而博大深邃則正是天道之徵,這就是天人合一。天與人,亦一亦二,非一非二。

    到這裡,陽明心學之境界的博大深邃,已經昭然,與佛道境界無異。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接下來三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要知道,“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根本教義,而在佛道的根本教義之中,是找不到“有善有惡”的,找到的也都是否定之語,因為與他們的根本教義相背。

    “善惡”是這三句共同的根本概念,也正是一開始說到的、可能造成多數人不能明白的那個根本點。王陽明明確提出有善有惡、知善知惡和為善去惡,不能真正明白就可能產生兩種理解:要麼是陽明心學的境界不夠徹底,要麼是佛道都太虛無而王陽明恰恰將其落到了實處。

    這兩種理解都有偏頗。真正理解了其中道理,就能知道王陽明的提法,正是恰當。其中的關鍵正是“善惡”的概念,即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以往人們定義和理解善惡,運用的辦法往往是範疇和歸類,也就是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事是善、什麼事是惡,恰恰錯了,因為違背天道。前面已說了佛道的根本教義,那說的正是天道,是一切相對、萬法空性的至大至深之境。而劃範疇、列類別,依憑和造成的卻恰是僵化和侷限,違於天道。儒家的仁義禮教後來成了偽善的面具和人性的牢籠,除了後人的理解運用不當,還因為其本身就有著這樣的不良基因。

    萬物皆在道中,皆由道主宰,其發展變化的趨勢也是不斷向道而行,這種性質是一定的。但在合乎道的程度和與大道趨勢的契合度上,萬物則有著大小深淺之別,譬如得道聖者與普通凡夫,便必然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之所以存在,也在於萬物之道性的不同——若要一切相對而趨向於無極之大,便要不斷開放;若要萬般消解而趨向於虛空之深,便要不斷放空。開放和放空的程度,正是道性。道性弱的依附於道性強的,為道性強的之組成與所用,如此環環相套而成天地萬物。

    將這落到人的德性上,開放到最後,便是道家的道德;放空到最後,便是佛家的慈悲;這便是終極之善。而在中間和中途,便正是王陽明所謂的善惡——是一種開放還是封閉自己、放空還是固守自我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只要合乎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善,合乎的程度便是善的程度;只要違背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惡,違背的程度便是惡的程度。前者譬如無私,後者譬如有私。

    將善惡看成一種合道與否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那麼以往在這個問題上的所有困惑、糾結及誤解,便都能迎刃而解。王陽明一再強調的善惡,也便明白了——有善有惡,便是這趨勢的發動;知善知惡,便是對這趨勢的明瞭;為善去惡,便是順這趨勢而行。

    比起佛道,這正是陽明心學更前進和完備的地方——並非境界比佛道要高,而是佛道一向缺乏入世的興趣,因而少有辦法上的挖掘和發揮,而只遵守著隨緣和順自然的大原則。而陽明心學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有體也有用;其後便是境界,其前便是進取;其下便是無為,其上便是有為。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的內聖外王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耗資7億翻拍,《敢問路在何方》,能否超越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