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州李先生
-
2 # 夏日裡最後一枝湘妃竹
現在的公認版四大名著是《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加上《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就是史上說的六大名著。由於作品內容、取材、語言、體例、華人習慣等等方面的原因,確定下來今天的四大名著。
現在的公認版四大名著是《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加上《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就是史上說的六大名著。由於作品內容、取材、語言、體例、華人習慣等等方面的原因,確定下來今天的四大名著。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不過這個四大名著的說法是在近現代才形成的概念,在更早的清朝,人們普遍的說法則是“六大名著”,這六大名著就是現在四大名著的基礎上加上兩本書——《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
這兩本書華人也都是非常瞭解的,《聊齋志異》一直都是各種影視劇作品反覆翻拍的物件,比如《畫皮》,《倩女幽魂》等作品都是來自這本古代小說集。而《儒林外史》相較而言熟悉的人就比較少了,大部分人都只是在上學的時候學過其中的范進中舉一節。不過熟悉這本書的人雖然少,卻也無損這本書的優秀——它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深刻的刻畫了封建時代末期讀書人和士紳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無論是四大名著還是六大名著,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人們已經無法瞭解到是誰第一個提出這個概念了。對古典小說的評價,還有很多的說法,比如馮夢龍提出的“四大奇書”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四大名著的雛形,不過因為當時《紅樓夢》還沒有問世,人們就把《金瓶梅》放在了其中的位置。
那麼六大名著是怎麼被“縮減”成四大名著的呢?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刷行業的限制,在建國之後,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素養,出版社打算將六大名著集結出版,但是由於當時的經濟條件有限,人們只能將六大名著縮減為四大名著進行出版。四大名著的名號越叫越響亮,人們也就慢慢的遺忘了另外的兩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