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不是那個誰麼
-
2 # 石島君
古代聖賢很多,非要我說出個"最",恐怕我說不出來。我最近在閱讀張大千的傳記,我非常崇拜他,佩服他,張大千對於我來說也可成為"古人"了,更是合格的文人了,所以,今天我們就談一談張大千吧!
真是名如其人,張大千一個多麼藝術的名字!正如其名字,張大千似乎畫遍了大千世界,他在傳統中國畫上可以說是無所不通,所畫無所不包,可以說張大千就是為繪畫而生。一個人要想在某項領域有所成就,除了勤勞之外更需要的是天賦。而張大千在藝術上不但有超人百倍的勤勞與努力而且還有著與生俱來的驚人天賦。
張大千一生步步見奇。做過一百天的土匪,做過一百天的和尚,三年敦煌"煉獄",一生驛馬他鄉。臨摹石濤,以假亂真,至今留給了書畫收藏界讓人哭笑不得的歷史遺留難題。
張大千用他的一言一行在告訴著世人,他永遠都是中國人。他曾經也非常喜歡西洋繪畫。當年在日本留學期間,他有一次來到富士山下見許多人身前擺放著一個畫板,手裡拿著鉛筆,抬頭看一眼富士山,再低頭畫上幾筆,後來他知道這是西洋畫中的素描,為將來創作積累素材二用。張大千後來也經常來到這裡進行"素描",不過,他卻拿的毛筆來進行素描。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是中國人,中國人畫畫就要用毛筆,這個理由更簡單因為古人都是用毛筆做畫的。張大千走到哪裡都要說他那地道的四川話,同時,他還要求他的家人無論在國內也好,國外也好,必須說中國話,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他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應該好好地說中國話!
張大千,永遠的張大千,不可複製的張大千!
-
3 # 茶館閒聊
要說茶館最喜歡的文人,當然就是青蓮居士李太白了。理由說起來,肯定不止三個,既然這裡說是三個,那就挑三個來說說吧。
一、狂傲不羈的性格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古往今來,能說出這樣話的人,非常少,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算一個,李白自然也算一個。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像這樣根本不將世俗人眼中所看重的東西,當做一回事,就算官場失意,也仍能大笑視之,怎不令人敬佩。
二、浪漫飄逸的詩歌
喜歡李白,當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詩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像這樣的詩句實在太多,每一句都令人愛不釋手。
三、尊重勞動人民
李白對權貴可以極端蔑視,但對於勞動人民卻很尊重。這無疑是更令人欽佩不已的。他有很多的詩篇,是專門為勞動人民而作的,比如《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
4 # 落葉滿山
喜歡的古代文豪太多太多了,如果要說最的話,那就少時最喜歡李白,現在最喜歡杜甫。
讀書的時候,那時候要問我,最喜歡誰,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說:最喜歡李白。
那時候很喜歡李白的自信豪邁,才華橫溢,壯遊天下,風流瀟灑,浪漫灑脫,率性而為。
那時候覺得李白是古今詩人中最具主觀個性的,他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自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的那種衝破一切的力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中的那種蔑視權貴,崇尚自由的精神,以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中的那種不甘於命運枷鎖的束縛,本身就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和先聲奪人的力量。
那時候愛李白,跟多的估計是羨慕李白。
後來慢慢長大,結婚,有了小孩,漸漸地更喜歡杜甫,喜歡杜甫的傷世憂時,家長裡短,沉鬱頓挫,蘊藉深情。
杜甫的一生,懷才不遇,生活困頓,但是他從來都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家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在一起。他憂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希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到最後他“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是杜甫的崇高理想,哪怕自己凍死也希望百姓生活安樂的高尚情懷,足以震撼人心。杜甫有著憂國憂民,心繫社稷蒼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博大家國情懷。
現在最喜歡杜甫,可能是我長大了吧!
-
5 # 演繹傳奇99269361
按照個人性格比較喜歡南唐後主李煜悲情式末代帝皇: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如泣如訴啼血之作!讓現代人不禁去揣測一千年前這位亡國帝君悲傷思緒情感下這首千古名句。
-
6 # 孤舟絃歌
看見這歌問題下的回答聚集了我的各類男神,唯獨少了晏殊一人。那麼,我就來說說晏殊吧
我大約最喜歡李白,蘇軾,柳永和晏殊了
看見前面已經有大神答過李白和蘇軾了。
而柳永實在是不夠積極向上,那麼我就來回答晏殊吧。
晏殊存在感並不高,很多人他的瞭解也僅限於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而我覺得最適合他的句子大約是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晏殊曾經是個有名的“神童,”5歲就能寫詩文,十四歲就參加了殿試,被宋真宗賜同進士出身。
莫說古代,就是現在有十四歲的少年考上了211或者985,也會讓人震驚的吧。
當然,晏殊也是一位能臣,他先後做過刑部,禮部,兵部尚書。還曾官拜宰相。
他還重視教育,興辦了應天府書院。他門下出了無數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韓琦、富弼、歐陽修都曾聽過他的教誨。唐宋歷時前年,總共才有唐宋八大家,竟然有兩個出自他的門下。這樣的晏殊,怕是上下五千年都難尋第二個了。
當然,在戰爭方面他也有不俗的建樹。時年正好是李元昊建立西夏,當時的宋將屢屢敗退,朝中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而身為文臣的晏殊上書全面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從戰爭的失利中找原因。他在奏請仁宗後,辦了四件加強軍備的大事。也正是因為他的上書,宋軍最終平定了叛亂。
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他是出色的政治家,但是文風確婉轉細膩。《珠玉詞》可以說是字字珠璣。
最後用我最喜歡的他的一句詞結尾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不如憐取眼前人呢
-
7 # 揭子兵法
我最喜歡明末清初的大文豪揭暄。
揭暄一生著作等身,除了著名的軍事、哲學、天文學著作外,還著有《道書》《射書》《帝王紀年》《揭方問答》《天人問答》《周易得天解》《星圖》《星書》《火法》《禹書》《輿地圖》《水注》等,涉及軍事、天文、地理、歷史、哲學多個領域,真知灼見,甚為海內外學者所推崇,至今還有很多國內外學者在研究揭暄的天文學、氣象學乃至西學。
揭暄是明末清初中國傑出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天文數學家和西學家。試問,不是大文豪能有20多部著作傳世嗎?能成為這麼多的大家嗎?
江西布政使吳炳讀後拍案叫絕:“此異人異書也!”著名天文數學家方以智、方中通稱譽揭暄是“生千古下,集千古智,為張祖邵蔡申中土之氣,豈甘為遠西所軒輊的千古奇人。”“其論述出於大西諸儒之上。”李夢日、方中甫說:“交盡天下好友,不如交一異友。讀盡天下好書,不如讀一異書。”
揭暄是清代著名的科學家,中國清代44位科學家,揭暄名列第19位。揭暄有多部天文學、地理學著作傳世。揭暄是中國清朝唯一一個繪出“月面圖”的人。揭暄是中國清代最有影響的天文數學家。伽利略是西方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象的,徐光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象的,揭暄是江西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象的。為精察明辨宇宙的奧秘,揭子博覽群籍,考據精核。晝則運籌推步,夜則仰觀星象。整個心思無時不在日月星辰間遨遊神馳。經過五十幾個春秋的拼搏,於1684年完成了《璇璣遺述》鉅著。揭暄指出:“天在太虛,如一塵之舉。地在天中,如一塵之停。”“天體圓,氣亦圓,故所生之物必圓。竹木形長,長而圓;禽獸形橫,橫而圓;人身頭面手足,具各種形而皆圓。天圓則地圓,天地圓則無物不圓。”揭子創立的“天外皆天,天內皆天”、“天球無數”、“無始無終”、“天地大矣,無邊無際”的字宙無限論,否定了哥白尼關於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的說法。其研究成果顯然超出了哥白尼的研究領域。在西學刺激下,揭子以氣本論為基礎創造性地形成了一個完備的宇宙體系——以元氣漩渦說為核心的新渾天說。而且給出了動力機制。針對儒家格物和西方自然研究的一些不足,揭暄對元氣旋渦、歲差、左旋、金水星的運動、潮汐以及西方的三際理論提出了獨特而新穎的觀點。這在整個中國古代都是非常獨特的。在中國科學史和中西交流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此書在清初影響極大。以至成書之後“爭傳者幾履滿戶外矣”。受康熙帝賞識的著名天文數學家梅文鼎讀後,手抄其精語另為一卷,名為《璇璣尺解》,稱其“深明西算而又別有悟入。其言七政小輪,實為古今所未發。”並把他與湯若望(SCHALL VON BELL)、穆尼閣(N.SMOGOLENSKI)及王錫闡一起並列為當時四大天文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鑑於梅文鼎在清代的地位及其對揭子著述的垂青,使得揭子的書後來一版再版。像揭暄這樣能通中西而成一家之言的極為少見。時人對揭暄的讚譽不在於他對西學的吸取上,而在於他能超越西學有所發明創新。梅文鼎、方以智也是從他超越西學的角度來稱讚他。方中通將此書看作超越中西天學的著作。無論比之中國的天學還是西方的宇宙論,它都是一部創新之作。故方中通又將此書命名為《寫天新語》。在數學和地理等領域,揭暄亦有很深的造詣。日本《數學大辭典》還載有揭子的條目。此外,揭曉暄還著有《道書》《射書》《帝王紀年》《揭方問答》《天人問答》《周易得天解》《星圖》《星書》《火法》《禹書》《輿地圖》《水注》等,涉及軍事、天文、地理、歷史、哲學多個領域,真知灼見,甚為海內外學者所推崇,至今還有很多國內外學者在研究揭暄的天文學、氣象學乃至西學。
揭暄是哲學家、思想家。揭暄有哲學專著《揭子性書》傳世。揭暄的哲學思想還散見於他的其它著述之中。《揭子性書》是揭暄以傳統心性之學為主題,綜合儒佛道各家學說撰寫而成的。該書由外及內,從宇宙到人心,絲絲入扣,環環相連,具有很好的系統性,是一部很新奇的著作,是揭子學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書中閃耀著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揭子闡述了各種性的本質,並作了唯物化的解釋,認為都是氣的各種表現。指出:“真心即性,真性即心”。揭暄對古代的心性之學,尤其是宋明理學頗有異議,認為他們並沒有滲透心性學之根本。在程朱理學中,“總天地萬物之理”是太極,而萬物中又各有太極;無極只是太極的極致,是無之中的至極之理。揭子認為這種理論太過簡單,因此他在卷一中指出性始於虛初,之後依次為太虛、天天、天、天地……性根,然後才到性,之後為心,對宇宙到人心進行了細緻的分疏。揭暄還對儒佛道各家經典的性命說進行了點評,指出其中的種種不足。揭暄認為,性理之學已經失傳很久,他所要做的就是不避天地忌諱,闡明心性之學。揭暄不但對先儒性理之學提出了批評,在天學上也對前人多有不滿,因此撰有《昊書》。《性書》的主題是心性之學,《昊書》則是言天地萬物之書,正如作者所說,兩書實相表裡,應一起參閱。揭暄自認為他在這兩部書中已把天地間的道理說盡。其友謝毓玄讀其著述後頓有豁然開朗之感。在《揭子兵經》一書中,有很多篇章闡明瞭揭子豐富的軍事哲學思想。比如:揭暄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解釋古代的天文術數。他認為風雨雲霧是一種自然現象,其產生與社會活動沒有必然聯絡,但人們可以利用這些現象為社會活動服務。揭暄明確提出了軍事事物具有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他對軍事上的許多問題都能從正反兩方面來論述,強調我用計,敵亦用計,我變敵亦變,只有考慮到這一點,才能高敵一籌,戰而勝之。揭暄認識到事物之間的相互變化,主張以變制變,活用兵法。他認為陰陽、主客、強弱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指出用兵要善於隨機應變,因敵之巧拙,因己之長短,因將之智愚,因地之險易而靈活用兵。
此外,揭暄的西學成就在當時也是無人可以比肩的。對於西學,揭暄既不同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人出於信仰全盤吸收,又不同宋應星、王夫之、楊光先等人自我封閉徹底排斥;既不同王英明、熊明遇不太加批判的吸收,也不同方以智的“淺嘗輒止”,與遊藝自然研究的龐雜。他在批駁西學的基礎上超越西學並塑造自我,向更高更遠更深的方面拓展,因而總是看人所不見,想人所不想,發人所不發。形成的兵學和宇宙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為罕見。所謂旁觀者清,西學這個他山之石成為揭暄鍛造自身理論的鏡鑑。揭暄之所以在兵學研究上有過人之處,與他多年的作戰實踐和通曉哲學、西學特別是科技有關;而揭子的宇宙論明顯優於同時代的人,又與他敢於懷疑和創新的儒將性格以及精通軍事、韜略滿腹和思想新銳敏捷有關。劉亞洲在《百歲空軍》一文中說:“軍事需要科技。科技反過來又推動軍事革命。二者是雙胞胎。”揭暄就是軍事和科技這對雙胞胎的化身,因而他的兵學和天文學著作才能別有創意高人一籌。《揭子兵經》、《揭子戰書》、《兵法紀略》、《璇璣遺述》等經典著作,是揭暄在中國的軍事、科學史上書寫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將一個集軍事理論、作戰實踐、宇宙論、哲學、科學、西學於一身的立體的揭暄展現在世人面前。
雖然揭暄這麼優異,但在軍界、科技界之外,知道他的人並不太多。原因很簡單,因為揭暄是抗清復明的一代戰將,是清朝統治階級封殺的主要物件。即使到了民國時期,在編寫《清史稿》的時候,也許還是考慮到揭暄是抗清將領的原因,竟對他的抗清活動和為父報仇的事隻字不提,只簡略介紹了他在天文學上的貢獻。不知是揭暄獨特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還是因為其著作影響實在太大的緣故,清朝思想家、史學家魏源等人硬是冒著被革職甚至斬首的危險,將他的兵學、天文學著作收入到《清經世文編》、《皇朝經世文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和《續四庫全書》等大型辭書中。
有奇男子而後有奇事業,有真學問而後有真文章。一部兵書可為王者師,一部兵法可以敵萬人。揭暄由兵學到天學,從救世轉而學理,雖然沒有實現平治天下的宏大抱負,但其兵學、天文學、哲學等經典著作,至今閃爍著明亮的智慧之光,仍將在中國文化史上煥發出璀璨奪目的光彩。
大家說, 揭暄是不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大文豪?是不是中國古代獨一無二的一個異人?是不是值得大力宣傳的一代偉人?
-
8 # 歷史答案知多少
古代的文豪群星璀璨,為後世就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但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北宋的蘇軾蘇東坡。原因有三:
一是喜歡蘇軾的才華。蘇軾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書、畫無一不通,是公認的北宋中期文壇領袖。特別是蘇軾對詞的變革,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開拓了詞的表達意境,這才使得唐詩宋詞能夠並駕齊驅,流芳於後世。有史學家曾評價蘇軾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好成就。
二是喜歡蘇軾在政治上的人格堅持。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因為反對激進的變法措施而被迫離京。後來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當權,蘇軾又因為反對對革新派的打壓而再次被外放出京。可以說自此不容於兩黨。其實以蘇東坡的才情,只要學會閉嘴就能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但他對自己平民政治理念的堅持讓其一生仕途不順。
三是喜歡蘇軾的豪情和逸趣。蘇東坡生性放達,為人率真、豪邁,其詩詞更是開創了豪放一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豪邁,“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無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胸襟,這些詩句,每每讀來,都會讓人振奮。
除此之外,個人喜歡蘇東坡還有兩個原因,一是蘇軾發明了東坡肉,二是因為鄙人也姓蘇,哈哈!
-
9 # 感觀古道西風
我最喜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中國歷史上歷朝人才輩出,而蘇軾在詩詞、書畫、散文等方面均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的著名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詩作《題西林壁》、存世書法作品《赤壁賦》讓無數人為之著迷。而蘇軾在人生中面對的多次官場貶謫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的境界,也為歷代士人所推崇。
蘇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人們從他的作品中汲取營養,他在各地留下的蹤跡被後人不斷的探訪尋覓,受到後人的普遍喜愛,他是無與倫比的。
-
10 # 陌語
文豪——我最喜歡“李白”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被後世的人們稱為“詩仙”,他能文能武,仗劍天涯,斗酒詩百篇,我認為他才是真正的文豪。
古代的文人很多,但是真正能稱的上是文豪的人卻沒有多少,我之所以說李白是真正的文豪自然是有原因的。他由於家庭背景原因沒有步入仕途,這反倒讓他的文學有了更高深的成就。他沒有官場的束縛,無拘無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自由自在,可謂是真正的豪氣。
雖然他也曾在御前做了個翰林,但是他依舊是毫無顧忌,他叫力士脫靴,貴妃研磨,一個是皇帝的寵臣,一個是皇帝的愛妃。他隨性而為不怕丟官罷爵,這難道不是文人的豪氣嗎?想世間也就唯李白一人敢這麼做了吧。
皇帝是九五至尊,萬人之上。可在李白這裡,卻留下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佳話。李白他江湖中來,最後又回到江湖中去,他才高八斗,氣比謫仙。這才是真正的文豪,也是我最喜歡的文豪。
-
11 # 青山磊落
做人就做蘇東坡
東坡居士。吾今生崇拜之人。
多才多藝,文名大德譽滿天下,造福百姓蒼生。為人達觀豪爽,處逆境而不卑,順朝堂時念天下貧苦。
詩詞書畫,文章從政,美食,家國兄弟情懷,妻兒紅顏江湖,無一不為後人稱道。
數百年曆史罕見奇才文豪。
詩詞文,拔萃出眾,首屈一指。
詞開豪放之宗。
詩則宋人瞻首。
文則恣肆深邁。
書則立派獨世。
其情皆真,其性唯純。
誰人不知蘇東坡,枉在人世走一回。
是旗幟,是高山。
是大海,是長虹。
雄矣,美哉!
做人就做蘇東坡!
-
12 # 此岸
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最喜歡宋四家之首的蘇東坡。
1,首先當然是他的才情。詩詞文書畫兼善。比如東坡論書,提出的“無意於佳乃佳”,指引我對於文藝所追求的境界。蘇軾是個通才,用今天的話就是跨多個領域的高階人才。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不可一日無竹”,東坡的墨竹也不俗。
2,其次是他的豁達。在林語堂有《蘇東坡傳》,裡面寫到。東坡大腹,問人腹中有何?眾人曰,滿腹學問。只有朝雲答,一肚子不合時宜,頗合其意。宋代黨爭,東坡也是受牽連的人,幾番被貶。始終活的有滋有味。
3,東坡很接地氣,有煙火氣。同時他還是美食家,著名的東坡肉很好吃。
-
13 # 兵卒在江湖
最可愛莫過於東坡先生啦。
我睡不著就發呆想想小姑娘,東坡先生就不一樣,可愛多啦。
先說明解衣欲睡,可不是我睡不著,是因為月色入戶,此景豈可不賞?欣然起行。
轉念一想,念無與為樂者,不如去找個基友?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唉,大半夜出來還有觀眾, 寫個流水賬算怎麼回事?隨便抖摟些才氣,供後人觀摩吧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我吃肉吃完倒頭就睡,要不就溫飽思淫慾,東坡先生可不一樣,可愛多啦。
不僅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告訴你肉怎麼做才好吃,鑽研美食不亦樂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蘇東坡在杭州當官的時候。聽說他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於是不少人上門送豬肉。他收到許多豬肉後,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味和酒,用他的烹調方法煨製成紅燒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後,稱讚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
還有哦,東坡先生可寫了不少關於美食的文章,有《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詩
咱們看到老牛吃嫩草,心有不爽,只可自擼,東坡先生不一樣,可愛多啦。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不嫌事大者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張先洋洋得意作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眾人羨慕不已 ,嘖嘖讚歎。
東坡先生:“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
一個“壓”道盡無數未說之語。妙哉!
我和好基友互相叫爸爸什麼的,東坡先生可愛多啦。
東坡先生鐵桿哥們是佛印和尚。 也有讓蘇軾吃虧的時候。蘇軾有天寫了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自自我感覺還挺良好,心裡美滋滋。
佛印看到了,直接回了他一句“放屁”。
傲嬌的蘇軾也沒想到居然遭到如此打擊,當即表示不能忍。坐船過江要找佛印。
佛印微微一笑說了一句:“八風吹不動,為何一屁打過江?” 蘇軾:。。。。
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著,一個瑜伽術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
14 # 餘生不再立大志
我最喜歡蘇軾。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瞭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瞭解他。我瞭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
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奮讀書精神和文學素養對蘇東坡影響很大,他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為他日後的文學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石。嘉佑元年(1056年),21歲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佑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
蘇軾入朝為官之時,正是王安石開始變法之時。蘇軾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上書反對,他的見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後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期間蘇軾又因作詩“訕謗朝政”,被人構陷人獄。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神宗駕崩後,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以王安石為首新黨被打壓,司馬光重新被起用為相。蘇軾於是年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再次到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工程,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築了一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此後他幾經起落再貶至惠州、瓊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從此隨緣自適,過著讀書作畫的晚年生活。元符三年(1101年)徽宗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於常州,享年66歲。
蘇軾的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他認為作文應達到“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的藝術境界。蘇軾散文著述宏富,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並稱,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
蘇詩現存約4000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蘇軾的詞現存3450多首,衝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和南宋的辛棄疾形成詞壇的“蘇辛”豪放詞派。
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作家,他以豐富的文學實踐,把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推向前,使詩、文、詞各方面的創作岀現了高峰。其文學成就曾引起當代和世後學人的普遍重視。南宋的陸游、辛棄疾,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陳維裕、査慎行等都是明顯受他影響的作家。蘇軾還給後世人留下不少書札、雜記、雜說、小賦。這些精緻典雅小巧玲瓏之作,大都夾敘夾議,揮筆輕盈自如,抒發了作者坦誠的胸懷,也表達了對人生、對文藝的見解和喜愛之情,成就大大超過他的政治論文。形象地闡明對文藝問題見解的散文,實際上是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相交融的文論佳篇,論述精闢,才氣橫溢,如《傳神記》和《書吳道子畫後》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稱道的例子。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這一見解,雖是就繪畫而言,但其精神對其他藝術門類也可以相通。
-
15 # 究史明智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久遠,古代文豪群星璀璨,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等,不勝列舉,如果非得說最喜歡哪一個,我便選擇宋朝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個人喜歡他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下面一一列舉。
一是喜歡范仲淹在政治方面的才能。范仲淹在政治上以敢於秉公直言著稱。上至皇帝,下至百官,他都敢仗義執言。同時也因為直言得罪了很多人,他為官一生起起伏伏,但他毫無怨言,一直昂首闊步在仗義執言的路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然真正讓他在政治上出名的是慶曆三年的“慶曆新政”,雖然新政在實施一年多後因遭到很多人的反對而失敗,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
二是喜歡范仲淹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康定元年,范仲淹被調到西北前線,直面西夏軍隊,我們都知道北宋軍隊戰鬥力低下,對西夏的戰爭是敗多勝少,范仲淹到達前線以後,多次進行實地調查,提出了積極防禦的守邊方略,改革軍隊制度,賞罰分明,並注意團結當地少數民族,使得西北戰局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觀。
三是喜歡范仲淹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范仲淹在詩詞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現存詩篇305首,范仲淹的文風有別於宋處文壇的柔糜之風,他的文章立足點在於政而不在於文,陳述時政,邏輯嚴密,展現了宏大的政治胸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著作。最有名的就是《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了千古名句,也是他人生的最好寫照。
范仲淹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體現了他高超的人生智慧。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這些就是我喜歡范仲淹的原因。
-
16 # 燃情天使
我本人最喜歡的是詩聖杜甫。當安史之亂的戰火燒到了曾經繁華無比的盛唐,僅僅是一個九品芝麻官的杜甫用自己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情懷寫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句。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中揭露統治階級的荒淫無道,黎民百姓生活的艱難以及社會的不公;從“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我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中表達自己看似渺小又彌足珍貴的奉獻精神;從“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中表現自己的反戰思想以及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鞭笞……在我心中,杜甫不僅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無所畏懼的鬥士。雖然官職卑微,自己的後半生也經常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但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和故鄉,沒有忘記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雖然已過去千年,但這份拳拳愛國之心,對於當下的青少年朋友,依然具有很強的指引性,值得我們去學習。
-
17 # 一隻養生喵
我最喜歡的是蘇軾。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震動了。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嘉祐四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後還朝判登聞鼓院。治平二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後,蘇軾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後由於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這個時期是蘇軾盡情創作的時期,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
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雖然柳永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他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這個任務有待於蘇軾來完成。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2]
為了使詞的美學品位真正能與詩並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須“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此處的“自是一家”之說,是針對不同於柳永詞的“風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其文如其為人”(《答張文潛縣丞書》),在詞的創作上自成一家。蘇軾一向以文章氣節並重,在文學上則反對步人後塵,因而他不滿意秦觀“學柳七作詞”而缺乏“氣格”。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詞世界,改變了詞作原有的柔軟情調,開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正規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正規化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正規化,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正規化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闢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
18 # 飛鴻鳴春
跟許多文友的觀點一樣,我也喜歡范仲淹。自從中學課文中學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那會子起,範老先生的形象便如同聖人般令我仰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了我作文中最喜歡引用的一句名言。什麼人會有如此高的情操和氣節啊?大宋既然有了范仲淹、岳飛、辛棄疾、文天祥這樣忠臣志士,怎麼還會節節敗退最後走上滅國之路呢?
一 范仲淹其人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出生在官宦之家,他的先祖曾是唐朝宰相,五代時,曾祖和祖父均仕吳越,父親範墉早年亦在吳越為官。宋朝建國後,範墉追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大宋,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范仲淹兩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病死在任上,他的母親貧困無依,只好帶他改嫁他人,范仲淹也隨之改姓,後來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後,毅然離家,前往應天府求學,並投師戚同文門下。 數年寒窗生涯後,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經典的要義,有慷慨兼濟天下的抱負。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二 范仲淹其文
范仲淹的文章十分優秀,特別是《岳陽樓記》,被後人奉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范仲淹的文章不但工於寫景,還擅長抒情,且長於評論,無處不體現出磊落的胸襟與博大的情懷。他的《嚴先生祠堂記》以歌作結氣象非凡,極富於詩情畫意: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范仲淹的詩詞作品傳於後世的不多,但影響很大。往往都具有大氣象,無論文風詩風都飽含著憂國憂民之情。他的那首《漁家傲·秋思》寫出了景色高遠,聲象激越、格調蒼涼,情感深切的特點,令後人由衷喜歡。范仲淹的關於抒情,抒的是大自然,他的《蘇幕遮·碧雲天》《御街行·秋日懷舊》不但影響了李清照,還影響了王實甫。史書評價他:內剛外和,性至孝……
三、范仲淹的思想
范仲淹不但是一個具有家國情懷的人,更是一位新政的推行者,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他在慶曆新政時提出的10項主張,與王安石變法前後呼應,一脈相承。
文弱書生,竟是一位邊關名將。,雖然沒有傑出戰績,卻依靠宣傳、防禦、屯田、貿易把邊關守護得井然有序。民間有民謠讚美曰:軍中有一範,西賊驚破膽。
范仲淹一生有志向,有才能,有官品。身居逆境不消磨意志,幾經沉浮不改變信念,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
-
19 # 企業家太史令
我最喜歡司馬遷,他是個地地道道大文豪。理由如下:
第一司馬遷才華橫溢,他寫的散文和傳記文學的主要成就就體現在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被魯迅先生讚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他的多篇傳記文學,入選在各個階段的語文課本當中,許多名篇耳熟能詳。
第二司馬遷為人正直。歷史上的許多文豪,文不對品,有的風流下賤,有的指鹿為馬。但司馬遷為人特別正直,尤其表現在他對降將李陵的辯護上,毫不懼怕漢武帝的淫威,據理力爭。他在撰寫《史記》當中,不虛美,不隱惡,對每一個歷史人物都如實撰寫。所以他的《史記》被稱為我國唯一的一部“信史”。
第三司馬遷做人做事能持之以恆堅韌不拔。他在被處於腐刑之後,仍然以撰寫史記為己任。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屈辱,堅持寫作。終於寫完了這部52萬字的“究天人之地,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鴻篇鉅作。
第四司馬遷少年時遊覽了祖國的名山大川,閱讀了許多的古典名著,考察了許多的名勝古蹟知識淵博,可以說富有才華。他編寫的《漢歷》也是我國曆史上一部著名的歷法。
-
20 # 靈機先生講國學
古代的文豪我最喜歡蘇軾,蘇東坡。詩詞書畫無一不精。儒釋道三教皆通。其質如聖人,瀟灑如仙人,覺悟如僧人。真是一達人也。
回覆列表
瀉藥~
當然是王安石了。
作為文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也算是名句了,喜歡他,主要還是基於以下三個理由:
一、當然是他在文化方面的造詣了,不多說;
二、作為政治家,他提出的一系列變法措施,在思想上無疑是非常超前的,其中涉及的經濟學知識遠超過同時期的所有人;
三、最最了不起的,還是他堅持自己的主張,儘管改革阻力格外大,卻從不缺乏溯流而上的勇氣,這是最為重要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