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館芳華

    1、媽媽和婆婆的經驗

    她們在我帶孩子過程中都會有各種建議和回憶,我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我比較認同的做法。

    2、也會求助醫生

    3、更對的是書本結合實際。看過很多育兒書,但不會盲目照做。我會求證,然後感覺靠譜才會行動。

    育兒沒有人可以不學習就輕鬆合格,只要有一顆原因付出時時關注的心,不會太難。我的孩子現在一個四歲半一個六歲半,就這麼不太迷茫地過來了。

  • 2 # 陪娃一起成長的媽

    我看到回答裡的10多位朋友,提到了很多具體的實用的育兒知識途徑,都很完整很讚了。在這裡,我從自己一路是如何學習的和大家分享下:我家大寶七歲,二寶七月份預產期,在這個難得的悠閒的待產時刻,梳理下自己的一路成長,如果能給到大家啟發那就更好了。

    1.2009年我的第一本育兒啟蒙書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當時我看這本書是一個很巧合的狀態,那天快遞來給我同事(那會懷孕7個月左右)送書,碰巧我看到了就問同事什麼書,她拿給我看,我隨手翻了幾頁,一翻竟不可收拾,快下班的時候自己已經看了1/3,於是晚上借回來繼續看,就這樣不到兩天把書看了一遍。

    看完我不禁感嘆:

    世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好媽媽?!

    真的真的很羨慕圓圓(尹建莉老師女兒)有這樣一位懂自己的好媽媽!

    羨慕之餘我腦子裡就飄過一個念頭:既然此生沒有圓圓那樣的好媽媽,那就讓自己的孩子能有圓圓那樣的好媽媽。我沒有意識到的是,這份承諾,在後來的日子裡支援著我一直努力著,一直踐行著。

    2.2010年8月份大兒子出生,在孩子出生前,在看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後,就在噹噹上順藤摸瓜找到了孫瑞雪,李躍兒,小巫等老師的著作,像《愛與自由》《捕捉孩子敏感期》《接納孩子》《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學會放手》等一系列通俗易懂,實用性非常強的書。

    這個時候的自己如飢似渴,每讀一本書一本書都感覺自己的三觀被修改,同時越學習越是覺得自己準備不夠,越是敬畏這個小生命。

    於是堅持全職在家,堅持母乳餵養到孩子兩週歲,堅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去探索。在這個過程裡,我感受到自己也在隨著孩子的成長,一點點,慢慢成長起來,有了自己不成體系的見解和主張,不為外界的評判所左右;同時,也因為孩子的到來,有了更多包容,欣賞和敬畏的心。

    3.2012-2014系統學習階段

    2012年,到孩子兩歲時,我感覺自己已經不滿足在書本上的一些知識,我就開始去寶寶樹和我們當地的媽媽網上去找有沒有系統學習的父母課堂,那個時候課程遠不及現在那麼多,幾次找尋,都沒有成功。

    後來,我在小區裡帶孩子玩,我們樓下美容院的苗姐和我聊天,她說,燕,我看你弄孩子和其他人不一樣,看得出你很關注孩子的成長,我有個教練技術的同學在濟南做父母課,她來青島我告訴你,你去聽聽。

    再後來各種機緣巧合,沒有聽成她說的濟南同學的課,濟南的同學卻給我推薦了我們當地的一家機構,於是我去了試聽,一試聽,正好是自己需要的,於是我的系統學習開始了。

    到後來我才知道我所繫統學習的正是李中瑩老師美國引進的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在學習的過程裡我又找到NLP領域的專業書籍開始研讀,像《親子關係全面技巧》《重塑心靈》《語言的魔力》 等。當自己深入學習後,才發現了這門學問的魅力,她幫助我從養育孩子的過程裡跳出來,看到育兒即育己,教養孩子最關鍵的是自己的成長和修行。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我係統的學習了心理諮詢師考試的書籍,考取了心理諮詢師,同時也完成了NLP執行師的專業學習。

    4.2014至今做系統的親子課程課程,邊分享邊成長。

    2014年,各種條件並不完善和成熟的情況下,帶著些許的擔心,恐懼,帶著被別人評判的在乎和焦慮,我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期快樂親子關係工作坊。想到這裡我真的滿是感恩,甚至有些激動,就這樣從第一期,到第二期......到今天的第十五期,我竟然就這樣懵懵的成為了別人眼裡的好老師,好媽媽。

    在這個過程裡我成長最大的點,就是在學員的分享裡更多的瞭解到孩子的成長真正需要什麼,同時從她們的分享裡瞭解到父母的哪些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讓自己少走了很多的彎路。

    比如有的學員分享自己的媽媽從小到大,每天要求自己吃一個雞蛋,不吃的時候媽媽除了訓斥罵還會動手,現在她看到雞蛋就會有情緒。這樣的分享,就會讓我去回看我在教養孩子過程裡有沒有這樣的控制。

    再比如有的學員分享因為幫爸爸刷酒杯,一不小心摔碎了,爸爸怒氣衝衝把手打在自己身上時的委屈和恐懼。我就知道一個杯子,和一個生命比是微不足道的,讓我和孩子相處時能夠慢下來,看到他的動機,理解他,告訴他犯錯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 3 # 逆光行走阿璇璇

    很多時候我要感謝我的孩子,給我一個自學的機會。如果不是因為有孩子我一定不會那麼努力用功學習,也不會立馬實踐。每個女人在第一次當媽的時候大部分都如一張白紙一樣一無所知,因為孩子我們才有更多的動力去學習。

    我是透過以下的途徑學習育兒的:

    1、閱讀書籍,閱讀大量的育兒書可以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孩子的成長有預判,比如在孩子出現喜歡吃手指的時候,就知道是他的口欲期到了,他在用口探索整個世界,這樣我就不會因為他吃手髒去幹涉他。

    2、向過來人討要經驗,有些家長養育孩子非常出色也有自己的一套經驗,這時候我們可以多問一些問題,向過來人討要經驗,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我們可以吸取一些經驗教訓,知道育兒的路程中有什麼坑,防止自己掉入坑中。也可以從別人的育兒得到更多的信心和支援。

    3、自己思考總結,聽別人的建議走自己的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自己要善於總結,不要人云亦云,做淡定的父母,養快樂的娃娃。

  • 4 # 娜味寶媽

    我會從各類育兒書裡精選一些育兒書來學習,或者跟有經驗的寶媽們交流探討,以及看一些有名的育兒電視節目。收穫頗多:

    1、與孩子共同成長。要想孩子進步,首先家長也得不斷學習與進步。

    2、尊重孩子與她/他的成長軌跡。每個孩子都有獨特性,尊重孩子的意願,才有個性的成長。家長不應該不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寄託於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家長我們只有陪伴他們快樂的成長。

    3、不要擔心孩子會犯錯誤。錯誤是寶貴的成長經驗,家長無需加分擔心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處處主動伸手幫忙。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長大後容易自理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欠缺。比如說: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不應該第一時間出來干預孩子們,孩子們彼此更容易解決問題,事後還是很友好。如果孩子無法解決的,可以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引導孩子找到他想要的解決方案。

  • 5 # 莫雨竹說育兒故事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特別有價值。育兒學習的途徑,剛好可以幫助我們梳理下,找到科學學習方法。

    常見的第一種:傳承法

    也就是你父母怎麼養育你,你怎麼對你的孩子。遇到育兒難題直接請教老人。

    雖然老人是有育兒經驗,但我們不能保證他們的是否科學。所以這種方法不太合適,可以參考。

    第二種:各種度娘

    現在其實很多家長都很重視科學育兒。也喜歡有事情去問問網路。但網路雖然資訊量大,但存在很明顯的弊端:訊息的真偽需要判斷。今天這個媽媽出個帖子,明天那個專家寫了稿子。

    到底科學嗎?符合兒童發展心理學嗎?

    這個專家是研究兒童心理的還是其他行業的專家。如果沒有兒童心理研究為基礎的育兒理念只能叫自家經驗。不是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專家說的只能叫鄰家媽媽論點。

    這樣的學習不可取

    三種:專業的育兒理念學校

    所以的知識都需要系統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和途徑才是準確的

  • 6 # 美麗翠兒

    成為媽媽後我努力學習育兒知識,希望自己透過學習能在育兒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我女兒已經13歲了,在這13三年的育兒過程中不斷學習,科學育兒,的確是從0歲媽媽成長了一個擁有很多育兒經驗的媽媽。這些育兒知識我是透過以下渠道學習的,和您分享一下:第一、周圍人的育兒經學習。成為媽媽後才發現育兒是要學習的,在我的周圍有很多的人和我分享育兒的知識和經驗。媽媽和婆婆教授傳統的育兒經驗。而身邊的鄰居、同事朋友更是給我傳授新的育兒經驗。她們分享的育兒知識真是給我這個新手媽媽指點了迷津。第二、優秀育兒書籍的學習。現在優秀的育兒書籍非常多,我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閱讀,低幼兒養育的,習慣培養的,學習方面的等。這些育兒書籍對自己幫助非常大,比較喜歡的有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奶鹽蜜》《陪和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等。第三、優秀育兒網站學習。最後就是透過網上學習育兒知識。建部落格,學習博友的育兒文章,在育兒網站釋出育兒帖子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聽育兒專家講座影片,加入育兒學習群,與全國各地的父母們一起探討學習育兒知識。

  • 7 # TT向日葵養育媽

    作為女人,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您就是一位寶媽了,孩子就像天使一樣來到了您的身邊,是上帝特別送您做女人的禮物。作為一位新手寶媽,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如何把自己的寶貝養育的很好是每位寶媽的頭等大事。對於寶媽們來說學習育兒知識就是家常便飯了,我認為目前在這個資訊發達知識爆炸的快餐時代,下面的幾種育兒知識是最為常見,最方便的方式。

    (一)看一些著名育兒專家寫的育兒類書籍: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寶媽們要想在育兒上不斷成長,看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個人建議看一些比較有權威的書籍,如蒙特梭利的早教書籍和育兒書籍,猶太人育兒專家的書籍,現代育兒專家尹建莉的《好媽媽生過好老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畫雲博士的《把美國的教育帶回家》等等。

    (二)利用網路資訊收集育兒知識,如問度娘,加入育兒樹、寶媽群等育兒圈;聽一些育 兒微課,如生命樹,青青蓮子,大V媽媽學院的一些課程等。

    (三)吸取周圍寶媽成功的育兒經驗,如聽取小區的寶媽們的育兒經,一些社群空間的育兒經驗等都是不錯的渠道。

    我個人認為,不全是那種渠道,寶媽們在吸取經驗時都要有一雙慧眼和聰明的頭腦,多 想想那些是好的,適合自己的,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

  • 8 # 星媽聊育兒

    每一個男孩女孩,自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後,便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爸爸、媽媽”。我也如此,隨著娃娃長大,在育兒的道路上不斷摸爬滾打、披荊斬棘,對於將來這段未知的旅程,充滿期待。

    如何學習育兒知識呢?回憶過往,在寶寶的不同階段,學習途徑不同:

    1、懷孕階段

    自懷上寶寶那一刻,每一位準爸準媽都是滿心歡喜又惴惴不安的,懷胎的這十個月,足夠準爸準媽吸取知識做足準備,迎接肚子裡小生命的誕生。我當時主要從:

    各大網站的母嬰頻道(影片、論壇)瞭解資訊,解除疑惑;孕產類書籍一冊在手不須愁(孕期營養、科學備孕、分娩等知識全涵蓋);孕友、同學交流,相同的經歷會帶來更直觀的感受。

    2、初為人母

    寶寶出生了,這個小生命剛生下來皺巴巴的,天天睡覺,除了睡就是哭,慢慢的醒著的時間加長了,會迴應大人的逗樂了,學會抬頭、翻身、坐立,爬行,走路、說話了……寶寶的變化翻天覆地,令人驚喜。爸爸媽媽在這個時期需要跟隨寶寶的成長,迅速豐富自己的育兒知識。在孩子0-3歲期間,我經常翻閱的一本書是日本松田道雄所著《育兒百科》,它就像一本“育兒詞典”一樣實用可靠,細緻入微,面面俱到。《鄭玉巧育兒經》(嬰兒卷、幼兒卷)對於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身體發育及護理要點做了詳細說明。除了養育,這個階段開始了親子閱讀,汪培珽所著《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彭懿所著《圖畫書閱讀與經典》、松居直所著《幸福的種子》帶領我進入了親子閱讀的世界。

    3、孩子幼兒園階段

    3-6歲,難忘的幼兒園階段。還有幾天幼兒園即將畢業,至今對她揹著小書包眯懵著雙眼走進幼兒園的身影還記憶猶新,沒想到這個小娃娃轉眼即將成為一年級的小豆包了。這三年中,我的變化也是巨大的,重新回到學校學習兒童心理學,對兒童在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了解得更加系統、科學、全面。在課堂上聽老師分享最新最權威的科學研究和理論應用,課間和志同道合的同學們探討解決問題,課後閱讀老師推薦的書籍。這個階段的書籍涵蓋腦科學、發展心理學、家庭教育、兒童語言、兒童繪畫、兒童遊戲等方方面面。代表書籍有《你的n歲孩子》、《讀懂孩子》、《全腦教養法》、《發展心理學》等。

    除了看書,還可以和老師多多交流,和孩子親自了解幼兒園的情況,留意幼兒園公告欄的教學計劃,做到家園共育。

    4、幼升小銜接

    在這裡說的銜接,不是報學前班,而是上學需要具備的適應能力、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準備,家長需要在大班階段就逐步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以便順利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才不會盲目跟風,而是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報學前班、幼小銜接班。

  • 9 # 潔出人生

    從知道自己孕育著一個小生命,作為育兒知識匱乏的準媽媽,只能不斷尋求各路經驗之談。請教身邊親朋好友的寶媽,網上關注育兒知識,參加一些育兒講座,還有尋找大量的書籍。我相信,很多準媽媽都會像我一樣,為了小寶寶,都會走上這條育兒學習之路。但是,終歸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選擇都會受限。

    現在,我來說說我是怎樣學習育兒知識的。1⃣為了讓我的寶貝在身體健康上佔盡先天優勢,懷孕前去參加了一個營養師培訓班,就是為了更好的瞭解寶寶在肚子裡每一天,應該如何合理安排飲食,如何做到營養不缺失。對於這一點,我的決策很明智,小寶貝在孕或者出世後的身體都是棒棒棒噠。2⃣國內外育兒專家都建議的懷孕期間每天睡前,聽古典音樂一小時,這樣為的是創造一個藝術氛圍。我做到了。孩子出來後明顯對音樂藝術上的感知,比較多的孩子更容易接受。3⃣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家庭的溫暖,爸爸媽媽的陪伴,給孩子帶來未來的身心健康卻是任何親人無以擬比的。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需要做任何參考就該認識到的育兒經驗。

  • 10 # 朱修媽媽科學育兒手記

    保持輸入,買書聽課都可以。

    在這裡,我強烈推薦喜馬拉雅平臺和慕課平臺,前者微課形式,在碎片時間,就能聽完一個小知識點,後者大課形式,並留有作業,需要聽課並思考完成作業。這都是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可以選擇的路徑。

    最重要的是,拉上隊友一起,以上是我和隊友這個月的共讀書目。

  • 11 # 薇媽伴成長

    故事時光機:每天晚上8:30釋出一個小故事的音訊;

    寶寶營養輔食:每天分享一道寶寶輔食,花樣多,至今已分享500道+輔食;

    育兒心理:每天花5分鐘,每天推送2篇文章;

    小麵包樂園:國內首個關注視障兒童早期干預的公號平臺,有分享許多“不一樣”的繪本;

    父母接納力:看了海文穎老師的書《接納力》關注;

    神奇麻麻在哪裡:分享0-3歲護理,餵養等育兒知識;

    紐諾育兒:專注0-3歲嬰幼兒睡眠解決方案,提供睡眠顧問培訓;

    2下載育兒APP:

    英語啟蒙:嘰裡呱啦;

    兒歌:貝瓦兒歌,兒歌多多;

    親寶寶:記錄孩子成長,可上傳影片,圖片,錄音,孩子的家屬也可以安裝,一旦更新,可以同步看到;

    喜馬拉雅:推薦,裡面的原汁原味的英語啟蒙不錯,這個APP就我們自己用也是很不錯的;

    3註冊大V會員:目前239實現終身註冊,之後可能要實行年費制。註冊後可免費聽各路大咖的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兒童成長、親子教育、媽媽成長、英語啟蒙,家庭關係,親子閱讀等,可重複永久儲存收聽,而且一直在更新,裡面也有我提到過的《接納力》《正面管教》系列課程,我聽了很是受益,對孩子的行為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看法,總之,學到的東西比任何公號什麼的都要多,花錢的就是比免費的好

  • 12 # 親子溝通如何說

    我個人從懷孕前就開始透過各種渠道補充備孕、孕期及育兒知識,這些知識不僅僅豐富了我的大腦記憶體,更是給我整個孕期及現在育兒路上指明方向,少走很多彎路。具體透過以下幾種途徑學習:

    1、手機軟體。孕育管家、柚寶寶、寶寶樹等,從決定要孩子的那一天起,我的手機就多了這幾個軟體,並且在懷孕後的每一天都會看。這些軟體清楚的記載你的孕產時間,每天都會分享實用資訊,並且定期會提醒你做產檢等,在寶寶出生後,又會自動切入“育兒模式”,非常實用。

    2、購買育兒書籍。《西爾斯親密育兒法》、《育兒百科》、《從一歲到三歲》、《正面管教》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育兒書籍,相信透過這些書籍會讓手忙腳亂的你在育兒路上豁然開朗。

    3、和有經驗的媽媽們交流、討教。現在大多數的年輕媽媽們都比較注重育兒,和他們在一起多交流、多學習一定會讓新手媽媽們收穫滿滿。

    在不斷學習,有了一定科學知識儲備後摸索一套適合自己家孩子的育兒方式最重要!育兒的路上,先有好父母,再有好小孩。

  • 13 # 三寶的快樂成長號

    想想最開始懷孕的時候,懵懵懂懂,啥也不知道,就傻傻的算是也沒做好什麼思想準備,就拼著老命把孩子生下來。

    剛生大寶時,大部分都是聽婆婆的,畢竟她有經驗,過來人。但是開始自己也覺醒,覺得孩子不是婆婆的,自己是媽媽了,所有事情都願意親力親為。

    孩子慢慢長大,發現僅靠婆婆和媽媽的經驗來養育孩子是不夠的,於是開始買育兒書籍,專研各種育兒方法,但是又發現把書上的內容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總是不太好用,因為每個孩子的個體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方法別人的孩子好用,但是自己的孩子就不適用。

    於是我後來加入育兒媽媽群體,和同齡孩子的媽媽們分享經驗,慢慢摸索育兒的最佳方法,慢慢適應自己的育兒步伐,現在已經三個孩子的媽媽,覺得教育起孩子還是得心應手的。

    不管什麼渠道學習育兒,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 14 # Tech數碼科技愛好者

    我是從事育兒工作的,很多家長都喜歡透過看書來充實自己,但有時你看到的專業名詞和你想的是有偏差的,所以我除了工作以外,看看育兒書籍和那些專家的教學影片吸取經驗,有不確定性的問題跟育兒師一起探討交流,這樣能使我進步的更快,我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份育兒學習資料(50本熱銷育兒書+專家教學影片版,像崔玉濤等教學)

  • 15 # 嘟嘟寶貝

    學習育兒知識,我的經驗是分傳統的學習途徑和現代途徑。

    傳統途徑,一是長輩的傳授,長輩們有豐富的育兒經驗,他們會主動關心,有時候我也會問,當然長輩的經驗有的不科學,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是購買書籍,像許多父母一樣,我也買了一些書籍,育兒類書籍太多了,應該買權威機構和專家編髮的書籍,因為孩子還小,我買了<實用程式育兒法>,<育兒百科><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等,主要關注的是孩子的生長髮育,學習護理餵養等知識。

    三是諮詢醫生。孩子的健康和發育問題諮詢醫院的專業兒科醫生。

    現代途徑:

    二是育兒平臺的客戶端,如寶寶樹等。

    三是百度搜索,遇到問題一時不知道怎麼辦時,就使用百度搜索,但搜尋的結果太多,需要甄別優劣。

    不管是哪個途徑學到的知識,都要注意,

    一是不能生硬的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如各年齡段的發育標準,都是參考值,孩子個體有差異,那些知識不一定適合自己孩子。

    二是育兒知識魚龍混雜,有的沒有科學根據,有的故意危言聳聽,要擦亮眼睛,有選擇的採用。

  • 16 # 寧媽育兒

    作為父母,從有孩子開始就需要學習育兒知識科學育兒。現在資訊渠道很多,令人眼花繚亂。我主要是從以下途徑學習的:

    1看書。書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途徑。選擇一些推薦量高,口碑較好的育兒書籍。比如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正面管教》;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教的數學》等等不同育兒類別的書。多做比較,多做實踐。

    2與媽媽們溝通。加了幾個媽媽群,裡面有不少牛媽,各種育兒心得,可以學到很多。

    學習育兒知識的目的是養育好孩子,育兒路上,先提升自己,再養育孩子。無論什麼途徑,只要用心去學,都是有益處的。

  • 17 # 香草紫蘇

    中國的家長在成為父母之前大多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和學習,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後,隨著孩子的成長,遇到了問題才去瞭解學習,大多數還是經驗式教養,沒有系統性和前瞻性。還好隨著80後父母的意識漸漸覺醒,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會透過許多不同的途徑來學習育兒知識,豐富自己的育兒理念,從而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體驗。

    第一,透過自己的父母和已經成為父母的同事朋友,經驗傳授。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新手爸媽,日常學習都是在和上一輩父母的溝通中習得的。然後也會透過和其他父母、朋友的溝通交流,來交換經驗,交流心得。

    第二,透過書籍、影片、專家講座等方式學習。除了經驗交流,我們還會透過專業的育兒書籍、電視節目(超級育兒師)、醫院的專家講座等方式去學習最新的育兒知識和專家經驗,然後結合自己寶寶的情況來進行調整學習。

    第三,網路資源,除了搜尋,現在還會有許多專門針對育兒的APP,比如美柚、媽媽圈、大V店、凱叔講故事等。這些APP上面也會有許多的育兒資源,比如繪本、有聲讀物、媽媽課堂等,也是非常好的媽媽學習的途徑。

    孩子成長的的過程,也是父母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不停學習進步的過程。許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後才發現,自己過去的人生是如此潦草。孩子帶給父母的改變和成長,有時候遠遠大於孩子自己的成長,與其說我們在教養孩子,不如說孩子成就了一個全新的父母。父母的學習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加油吧,寶爸寶媽們,為了孩子,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 18 # 親子時光TT

    懷孕之後,我就開始蒐羅孕期注意事項類的,一開始每次去醫院做圍保,醫生護士都會有課程,包括孕婦情緒管理,孕期反應應對,孕期瑜伽,孕期舞蹈等,還會後期會教授一些新生兒按摩,疾病預防,總之很全面很專業。醫院還設有一個繪本館,有做家長成長的書,有兒童繪本,有做輔食類的等,我每次去醫院檢查,會順便借幾本回去看。想來那時算是啟蒙了吧。

    之後,就買了幾本比較權威的書,比如《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看書的意義在於你可以比較系統地瞭解一個育兒觀念,執行起來會比較容易理解。

    再之後發現網路很不錯,遇到自己很糾結的育兒難題會百度百度,下載了一些音訊,孩子可以聽到很不錯的故事,兒歌等。

    我覺得大部分媽媽們都會這樣做的吧。關鍵是家長自身要提高自己的素養,育兒也是育己,自己三觀正,孩子沒有變壞的理由。

  • 19 # 90後媽媽米米

    沒有天生的好父母,只有為愛不斷學習的父母。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我們就在不斷學習育兒,不求育兒完美無缺,只求夠用,適合孩子。

    1、請別捨近求遠,家裡就有“育兒家”。有誰願意掏心掏肺,不厭其煩教你育兒方法呢?那就是婆婆和媽媽。很多人說老人育兒觀念不可取,但全都不可取嗎?我看未必。

    2、周邊寶媽別錯過。一個寶媽的方法未必可靠,但一群寶媽的經驗就值得學習了。都說每個媽媽都是育兒專家,因為實踐讓媽媽們不斷成長了。她們分享的經驗值得參考。

    3、育兒書籍。很多人不喜歡看書,覺得沉悶,沒時間,靜不下心。但育兒書是很好的老師。出版了的育兒書,相對科學性、可靠性都不錯,有時間的時候可以看看。

    4、育兒媒體。比如電視節目、自媒體文章、論文、論壇等,都有非常多的育兒故事和技巧。既生動又方便,就在等公交車的時候都可以快速瀏覽一篇文章。

    5、不斷訓練。每個孩子都不同,不一定適合別的孩子的,就是適合你家的。育兒方法也需要實踐的錘鍊,不斷擇優,篩選,訓練,找出最適合孩子的。

    孩子在長,環境外表,育兒方法也要更新迭代。不斷學習,因材施教,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

  • 20 # 陪wo長大

    1、透過各種經典育兒書籍,瞭解孩子的餵養規律、成長規律、心理發展規律等。比如《西爾斯親密育兒法》、《全腦教養法》、《無條件養育》等,劃清跟偽科學育兒的界限,堅持用科學的方法養育孩子。

    3、透過自己的實戰演練, 即使是再好的方法,如果家長只是育兒書裡看來,而不加演練,也是空中樓閣,不能落到實處。很多書裡提到的方法,比如《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正面管教》中提到的親子溝通技巧、矛盾解決的步驟,如果家長不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那這些好方法知道得再多也沒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四十了,應該去外面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