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一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用的是比興手法,想表達是後面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名話很白話了,想準確的理解當明白二點,一是“芻狗”的意思,芻狗是草扎的假狗,祭祀用的,就象現在人死了燒點紙紮的假人、假車之類的,芻狗的作用僅在祭祀時紮了用一下,用過了就丟掉燒掉了,沒有什麼價值;二是老子的分類,他給人僅分成二類,即是少數的聖人和多數的百姓。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不仁利用萬物,聖人不仁利用百姓,這意思很明白,但大家都不願接受,天地生萬物怎說它不仁?聖人是世上的完人,百姓的楷模,怎麼也說是不仁?老子肯定不是這個意思,於是大家紛紛曲解老子這句話,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狀況是因為大家都用儒家的思維來理解道德經。老子處於戰亂時代,老百姓流離失所,命如螻蟻,不為自詡為聖人的統治者重視,當他們想兼併想戰爭時就利用百姓,徵召入伍,供其驅使,這正是‘以百姓為芻狗’的寫照,綜觀整個人類的戰爭史,都是一小撮“聖人”們,組織煽動百姓打來打去,百姓不就是他們為達到目的而被利用的“芻狗”嗎?

  • 2 # 顏小二述哲文

    這句話表達了老子反對“偏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在說,天地和聖人,都不是感情用事的存在,亦如天地一視同仁看待萬物一般,聖人也是一視同仁看待百姓。

    也就是說,天地和聖人,都是沒有“偏愛”之意的,所以天地也好,聖人也罷,不會對外界有什麼出於“私意”的干預。於是,天地和聖人看起來也沒有所謂的特別“照顧”誰、憐愛誰。因此,我們可以總結,“不仁”當屬天地和聖人在人世中“仁”之體現。

    1、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先需明白什麼是芻狗

    芻狗是古代用來祭祀的一種祭祀用品,用草做成的狗狗形狀。它的特點就在於,因為它屬於祭祀用品,所以對待芻狗,人們往往是帶著敬意的。但是,因為屬於祭祀的東西,所以,人們在做好以後,尤其是祭祀典禮舉辦完以後,人們就不會動它,放任它在那裡,頗有些“自然而然”的味道。

    也就是說,人對芻狗的感情是這樣的:因為很珍貴它,所以才不會擅自動它,任其自然變化。

    2、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的態度:自然而然,不多加干預

    所以,從上面對於芻狗的解釋,我們不難看出老子是在用類比的手法,告訴我們天地是如何化育萬物的,聖人是如何看待百姓的。

    天地也好,聖人也罷,對於天下萬物、百姓,他們心裡自然是珍視的,正是因為珍視,才不能因為自己一己之私,來打破其自然發展的程序。也正是因為天地和聖人無私意、無偏愛,萬物才能在最好的狀態下生長髮展,百姓才能在最適合的狀態下安居樂業。

    3、理解難點:老子之“不仁”並非反對孔子之“仁”

    有不少言論拿“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來批判孔子之“仁”,這是錯誤的說法。老子這裡的“不仁”是在批判偏私,孔子的“仁”,則是在告訴人們不要偏私。老子“不仁”和孔子的“仁”都是在批判偏私,為何兩個人對於“仁”的說法不一樣?因為二者的著眼點不一樣。

    老子的著眼點為“自然”,而孔子的著眼點為“社會”,老子的“不仁”,是自然界的“不仁”,孔子的“仁”則是社會的“仁”。

    誠然,自然界沒有偏私,得“道”之聖人,也沒有偏私,因為沒有偏私,所以也沒有體現更偏愛誰,所以看上去不仁。看上去“不仁”,不是說自然界或者聖人卑劣,而是他們沒有“仁”的概念,在做著與“仁”同的事情罷了。這不是在取消孔子的“仁”,反而是用一種“正言若反”的方式肯定孔子的“仁”,只是道家之“仁”的概念更“高”一些,而孔子之“仁”的思想則是落到了“人間地面”的仁。

    孔子的“仁”,指的是社會之間人與人相處時候的人。自然界沒有偏私,沒有仁與不不仁,這很美好,但是人類社會可以沒有“仁”與“不仁”嗎?肯定不可能,人有感情,在感情的激勵下,慾望膨脹,仁與不仁呼之欲出。雖然道家“天地不仁”的境界很美好,但是美好是一方面,人間現實是另一方面,道家之“不仁”要從“自然”落地到“人間”,其最終在“人間”的展現當屬孔子之“仁”。孔子之“仁”強調“愛人”,行“忠恕之道”,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都是在強調人要剋制自己的私慾,要做到感同身受的將心比心。

    所以,道家之“天地不仁”,與儒家之“仁者愛人”,並非矛盾對立,而是一種遞進關係,二者都在是強調摒棄私慾。

    4、總結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大抵就可以知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在用類比的方式,透過人們對“芻狗”這種祭祀用品的態度,即因珍愛所以才不管不顧,任其發展,來類比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的態度,即天地和聖人,對於萬物百姓,都是因珍愛而不管不顧、任其發展。同時,道家之“不仁”與儒家之“仁”一個講自然,一個講社會,但是二者的含義大抵相近,都是在反對“偏私”。

  • 3 # 偉心透明20轉好

    這天地間的萬物之命,本是天地所生,天地不看重其爾,誰又看重爾斯。百姓之命,聖人其眼而視,當然命之予貴,命之予同。但是,民族之運,百姓之命,首先應撐握在自己的手裡。不靠天,不靠地,神仙皇帝,也有利已和自私的一面,也有犯錯的時候。人民百姓自己,要有撐控天地的意志,為命自負,承擔所有。

  • 4 #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天地視萬物為芻草,聖人視百姓為芻草。老子揭秘宇宙裡殘酷的真相,自生自滅。

    四兩換半斤是我和同輩人在海府路散步時候,我笑說,我為什麼不能半斤換四兩。

    感恩送出去的輕禮,一份很純情義,從沒想到回禮,禮輕情意重。收到回禮,送禮的人不能拒絕接受,這樣的四兩換半斤用文字記下來,就顯得寫字的人品不端正了。

    後面續寫,天地之間,其猶風箱,動而欲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人與人關係像風箱一樣綿綿不斷的熱情都是似真似假,微觀中,我們每個人活在人世間都是卑微的草。所以親兄弟明算帳才是人性真相。

    又想到曾仕強教授親和力的笑臉,雷打死壞人,你是得道高僧也照樣打死,天地視萬物為芻草。那麼,得道高僧為什麼上天不另眼相待。

    因為修行人吸納天空高層次食物鏈,食精微物質比平凡人待遇更好。在上天宏觀角度看,眾生平等,天地視萬物為芻草。

  • 5 # 系統觀天下

    這句話,自古以來被解釋成了各種各樣的意思,有解釋成天地是兇惡不仁,有解釋成聖人其實內心也是兇惡不仁的,只不過說一套做一套罷了。我覺得老子並沒有罵聖人的意思,也沒有宣揚弱肉強食思想的意思,他的真實意思只是在講道法自然。

    下邊我們先把原文翻譯一下: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翻譯:天地沒有偏愛,把萬物當做芻狗一樣,讓它們自然生長;聖人沒有偏愛,將人民當做芻狗對待,讓他們自然繁衍生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無為。

    我的解釋如下:

    天地是不講仁的,只講道,他對待萬物的態度都是一樣的,順應天道的就會繁榮昌盛,不順應天道就會像芻狗一樣用完後就踐踏。同樣的道理,聖人治理國家也不能講仁,只講道,順應道的人就發展得好,不順應道的人就會滅亡,聖人不應對他們懷有仁慈之心,要像對待芻狗一樣拋棄他們。仁就是維護幫助的意思,如果聖人治理國家時講仁,今兒這麼講,明兒那麼講,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還不如守住道,對老百姓一視同仁,讓他們自生自滅。

    我說:“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編輯不仁,以作者為芻狗。”

    朋友聽了哈哈大笑。

  • 6 # 汪氏九型性格大資料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老子在《道德經》說的一句話。

    他要表達的意思還是無為而治。

    就是天地不去幹預任何生命的自由成長,看上去無情無義,沒心沒肺,但這就是大愛,不論你怎麼對我,是抱怨我還是討厭我,我都一視同仁,對萬事萬物都平等對待。既然一視同仁,就不存在仁與不仁。只要存在仁與不仁,說明就有分別心了,這是老子最不提倡的。

    比如我們去到森林和五星級酒店,哪個地方最讓你放鬆?一般人都會覺得在森林壓力最小,因為可以隨心所欲,沒人去幹涉你,你就很舒服。但又不能簡單理解成不聞不問,而是遵循自然規律。

    真正的愛就是這種無條件的愛,從來不邀功、不居功、完全利他,大公無私。正因為陽光、大地的無私及利他,使得太陽、地球就能夠長久地存在。

    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無私的,完全利他的。所以她才能領導全國人民快速抗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7 # 雪上飛馬一羅孟強

    天地不仁:應該理解為自然災害,形容萬物有本能和壽命,一但有天災或者地震,傍邊的物質和各種動物,就會受到損毀或者傷害。芻狗:是指無生命無價值,也可以說是當時最低檔次的手工玩具。

    聖人不仁:是指古代封建社會統治者或者一些地方有錢有勢力的惡霸,他們不仁不義之時,會把底層人當芻狗玩具物體一樣。

    什麼壞事情都幹得出來,提示人們預防各種危險性,言語也有可能惹來大災大難,防不勝防、為了利益啃害他人算計無窮等。

  • 8 # 浮沉的歷史

    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名詞就是“芻狗”,魏源本義解釋何為芻狗:“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也就是說“芻狗”就是一種用草做成的祭品,其用途是獻祭給祖先,用完之後“芻狗”被人們所隨意丟棄,不管不顧。理清楚了芻狗的涵義,這句話就可以近一步深入開展理解。從前後文關係理解,作者是把萬物和百姓都比做了芻狗,天地和聖人都不難理解,唯一的問題就是“仁”到底是什麼?

    仁有如下這麼幾個解釋:《說文》:“仁,親也。”、《禮記·經解》:“上下相親謂之仁。”、《韓非子·解老》:“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綜合上述各種解釋,我認為“仁”就是一種某物對於某物愛的感情。所以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天地對於萬物是無情無義、不加干涉的,那麼聖人也當效法天地,對於普通老百姓也應該無所幹涉,展現了老子無為和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

  • 9 # 使用者NeutraI琴姐

    孔子的《道德經》,“天地不仁,萬物皆為芻狗”意思是天與地之間,萬物都一樣,都有生存的權利,天,地對誰都一樣看待。天地是自然界,不懂感情,沒有慈愛,只按自然規律。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告誡,君主要是善待百姓,幫助百姓,不要沒有慈愛,不要讓百姓像芻狗一樣生活,自生自滅。

  • 10 # 問道黃老

    老子說,道生天地萬物,天地萬物和人一樣,一律平等,和諧相處。一切存在,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別。

    但人類為了便於統治,就設計出了各種等級秩序,並創造出神話了的天地神祗,天地是整個宇宙的最高神,他明察人間一切善惡,手握生殺予奪大權,可以風雨天災降臨於為非作歹的人,而恩賜於敬天禮地、敬畏君主的人,將君主神化成上天神的兒子,簡稱天子,天子是替天行道,代天宣化的神的化身。因此他也有上天神賦予的、對人間生殺予奪的權力。這是上古時期人們的信仰,也是古代君主維護統治的最有力的工具。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對上述被神化了的天地萬物的徹底否定。

    他告訴人類:天地和瓦礫、稗草一樣是自然的存在,沒有人們所賦予的那種神功。在天地看來,人類用來祭祀他的犧牲等祭品,與人們看待草扎的芻狗一樣,既說不上悲憫,也說不上厭惡,人類可以把它當作祭品,給予吉祥的願望,也可以用作燒柴;而那些體道之士,看待百姓的態度,也和天地看待萬物一樣,把百姓看做草扎的芻狗,不喜也不煩,任憑老百姓自我發展而不加干涉。

    這裡的“不仁”最易被誤讀為“不仁不義”,也是最被儒家詬病的概念。因為儒家提倡仁義,老子卻說“不仁”,這不是拆儒家的臺嗎?為何會有這種截然相反的見解呢?

    因此,我們必須弄清楚老子的“天道”思想。明白了“天道”“無為”思想與“仁義”的“有為”之道的區別,才能明白老子思想的深刻含義。

    我們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天道”。老子認為,在人類和天地萬物存在以前,就有一種東西存在了,這種東西就是道,是這個“道”派生了天地萬物,包括人類。“道”派生了天地萬物之後,並同時將自己內化於天地萬物之中,因此天地萬物本身就有道的屬性,這種屬性就是“德”,也可以把“德”理解為“道”的化身。因為“道”這種東西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始無終空闊無邊,沒法認知。但人們可以從萬物的性狀即“德”性方面來認識和把握“道”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規律。

    舉例來說,大地默默生養並承載萬物,且不與萬物爭,山嶽河谷生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大地和山川河谷看似不同,但都是道的化生,且都有“生而不有,為而不爭”的特性,這種特性就是“道”。

    在萬物中,有一種東西最接近“道”,那就是水。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它“善利萬物而不爭”,他善於處下,哪裡低窪他就那裡去,這是道的最基本特徵“守柔處弱”“無為不爭”。

    但是水的“無為不爭”卻滋養了萬物,水只管謙卑處下,在沒有任何主觀意願的情況下,不偏不向,在“處下”的自然流動中滋養萬物。而且水還有千變萬化之特性,它化而為霧,蒸而為汽,凝而成霜雪,成冰凍,遍虛空,盡宇宙,涵養萬物。同時,它還是天下最公平、最靜寂、最友好、最守時、最善於把握時機的東西:無論把它放在什麼容器裡,他一定是最公平的(水平一詞的來歷),無論在什麼地方,它總是寂然無聲從不矜誇,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他都會適應(冷為冰為霜雪,熱為雲汽),它還善於把握時機,從不自滿,一旦達到一定界限,就會決堤而出。

    水有這麼多的道性特徵,比如上述所言“清靜、無為、不爭、柔弱”等等,因此被老子譽為“幾於道”,就是接近道的境界了。但是僅僅是接近,卻不是“道”,說明道的境界更高妙。為啥這麼說呢?因為水不管是什麼樣態的,畢竟它是實物,而道是“寂兮廖兮”“恍兮惚兮”的虛體;水只在大地上,最多在大地之上的有限空間,而“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他遍佈整個空間宇宙,無所不在,無所不有;道是天地萬物之母,而水只能滋養大地上的萬物……

    透過這個分析,我們就會明白,老子為何說天地和聖人“不仁”的原因了:道是無為的,在無所慾望的情況下涵養萬物,任憑萬物蓬勃而發,卻不佔為己有,也不矜誇己功,也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反觀人類社會,一切的“仁義禮”,全都是人為的、主觀的、出於某種目的而制定的規章制度,莊子說“人為即是偽”,就是說,只要是人為的,都是違反“道”的,是偽作行為,偽作就是欺詐,就是遭難,是一切罪惡的罪魁禍首。所以老子總結道: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就是說,從道到德,再到仁、義、禮,一個不如一個,一個比一個等而下之,最後,當人類是在墮落,不得不把“禮”的當做人類社會的規範的時候,已經離道太遠了,到了了社會昏亂的開端了。

    這就是老子之所以說“天地不仁,萬物皆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深刻含義。

  • 11 # 真一道子

    天地和聖人就真的不仁慈嗎?為什麼將萬物和百姓當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樣,用過之後就不要了呢?

    天地化育萬物是遍及一切的,聖人博愛的精神也是遍及一切的,他們的心境絕不存有偏狹之意與分別之念。因此,萬物自身的退化,完全是隨著他們的因果造化,成為“芻狗”,天無絕人之路,惟有人自欺自棄,這怎能怪罪天地的不仁慈,或是聖人的不仁慈。其實,這完全是世人自己所作所為,自己招來的因果禍福啊。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天道好還,天道不爽。所以,世人無論是事業不順,或者是窮困潦倒,切莫怨天尤人,應當反求諸己。

  • 12 # 彩雲飛翔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淺 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出自:

    《道德經》第五章全文內容:天地不仁,以萬物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o yue,指風箱)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理解《道德經》的核心思想。《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白了,就是世間萬物都是由自然的道來控制和管理的。也就是客觀規律。所以天地是不存在什麼仁與不仁的標準的。天地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自然”,就是”道”。由此,天地對萬物都是一視同仁,像對待芻狗一樣平等。而聖人也要《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也就是遵循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而不是以所謂的《仁》處理,或治理國家百姓。對百姓一視同仁,如對待芻狗一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切順其自然,實行無為而治。

    並進一步說明,要《守中》。這也是《道德經》所謂的陰陽相守,轉換的思想。陰陽平衡守中,物極必反的辯證關係。

    那麼,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o yue,指風箱)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對於現實有什麼意義。有意義,而且十分有意義。他闡明瞭社會和統治者極其人們。都要遵守道和自然法則。處事,治國等都要遵守《守中》的度。否則,就會陰陽失衡,就會出問題。就會物極必反。如今天以美歐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把人權,自由作為一切法理派生的根本。並且走向了極端。在這次新冠疫病中,把戴口罩,隔離等等都視為侵犯人權。現在結果如何?美歐疫病已經失控!因此,人權,自由都要有個度,那就是《守中》,同樣,集中制也要遵循客觀規律,遵循道和自然的法則。也就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科學規律。集中制好,但,也要《守中》,不能走向極端,否則,就是封建專制。

    綜上所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老子推崇的《道》和《自然法則》,因此,凡事遵守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而且要《守中》。天地尚且《守中》,人更應該《守中》。否則,絕則錯!

  • 13 # 隱逸在山林

    “天地不仁,萬物皆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是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第五章的一句,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皆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中。

    大意是這樣的:天地對於世間萬物沒有偏愛之心,把世間萬物都當做祭祀的草狗;聖人沒有偏愛,把所有百姓都視作草狗一樣。天地之間,不就像一個風箱嗎?因為風箱中空而可以生風,越使勁拉動越能用之不盡。與其增廣見識,窮究技藝,不如保持內心無為的清淨,遵循其原來的規律。

    評析:

    我們想要理解在《道德經》中頗為出名的這句話,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仁”。因為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教化,我們理解的“仁”和老子所闡述的“仁”是不一樣的。“仁”在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修養的最高境界,但是老子所說的“仁”與儒家思想不一樣,在道家思想體系中並沒有佔據太重要的位置。

    此處的“仁”,可以理解為“偏愛,喜愛,偏私”。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老子認為“仁”要低於“道”和“德”,排在第三等,只有在遵循不了“道”與“德”之後,才能體現出“仁”的屬性。老子主張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無偏無私,“不仁”就是沒有沒有偏愛的意思。

    天地對事件萬物一視同仁,客觀的存在,依照自然法則執行。比如陽光普照,潤澤大地上生長的所有生物,不會因為你是高貴的牡丹而多照耀一分,也不會因為你是卑微的雜草而少照耀一秒,就在那兒,無偏無私。

    聖人,就是理想中的統治者,要尊重社會規律,不能任性的主宰和干預,無為而治,讓老百姓自作自息。春種秋收,夏耘冬藏,人間事物也有著一套自然法則,聖人不能因己之好而妄自凌駕之上。

    “聖人”應該像“天”和“地”一樣,把人間百姓都當做草紮成的狗,靜靜的看著他們,不要對任何人心存偏愛,用“道”來指引,用“德”來管理,讓他們自然的生存和繁衍。“聖人”不能有仁,對這部分百姓施以厚和利,必然對另一部分人產生了薄與損。所以,天地不仁,聖人也要不仁。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老子用風箱來比喻天地間的規則。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風箱因為內在中空才能生風不已,只要遵循它的規律,越是拉到越能源源不斷。天地也是如此,廓然空虛,生化萬物,只要遵循規律,就能欣欣向榮,不窮不盡。

    社會管理,也如天地之間,政令繁雜,只會加速其敗亡。這裡的“中”也不是儒家中庸之道,而是虛靜、中空,空無。“守中”,就是遵循其原來的規律。歷史發展,社會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仁宣之治等,無不是依據“守中”,無為而治。

    由天到人,由自然到社會,老子講述自然之道,透過反對有為,來闡述無為的意義,希望萬事萬物都能按照自然的法則進行運作。

  • 14 # 國學愛好者大兵

    天地規律自然運轉,不仁不愛不偏私,對天地萬物都是一樣,不以人而貴,不以獸而賤;聖德的人應該像天地一樣,不行偏私,對天下百姓同等對待,不以高低貴賤,富貴貧窮而差別對待!

  • 15 # 八月我的生日

    什麼是“仁”,弄清楚這個,整句話就很容易理解了。

    道德經對“仁”沒有具體定義,但跟老子同一個時代的孔子講得很清楚,他說“克已復禮為仁”,可見“仁”跟“禮”是一體的,而所謂禮呢,就是按貴賤親疏有別的原則,將萬物分為三六九等,建立起上下不相逾的等級秩序,不同的等級享受不同的政治和經濟權利。

    知道了“仁”的概念,再結合道德經當中老子對“仁”的批判——“大道廢,有仁義”,“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就自然理解了此句“天地不仁”的意思了。

    本話題有個匿名回答是正解,本人予致敬:

    “道家看問題是直指本源,本來就沒有所謂的仁,所以聖人和天地不仁,萬物和百姓與芻狗也沒區別。把萬物分門別類,將人劃三六九等,這就不是道之所為,而是人之所為了。”

  • 16 # 章小飛魚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內容如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我們先來看“天地不仁,以尤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的意思。

    仁,從人從二,表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二,代表天地,整體意思即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係。

    那麼整句話的白話文翻譯即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生了萬物,又把萬事萬物像對待芻狗一樣,任其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生自息。

    結合老子生活的時代背景,我們便能瞭解這兩句的的引申之意。

    老子生活在動亂年代,他看慣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鬥爭,於是,寫下五千言,道理凝聚成一句話:世間“好”與“不好”,“善”與“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生相剋;一味追求事物“好、善”只能導致別一方面的反彈,最好的社會秩序應該是沒有“仁”,即“不仁”。

    那麼,老子的“天地不仁,以尤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要表達的真實意思便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老子的理論依據便是:自然法則是對萬物平等,人世間,也應如此,這才是正道。

    如今,時代在發展,人們的思維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對待老子的“天地不仁,以尤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兩句話,我們也要學會辯證的分析和應用,理解其“仁”之深厚內涵,取其平等之道。
  • 17 # 北京有講究

    噹噹噹,同志們,看這裡,閱讀理解小課堂開課了。

     

    無論古文現代文,正確有效地閱讀,要堅持“三不”,請問是哪“三不”?

    答:1、不要望文生義,2、不要斷章取義,3、不要忽視創作背景和作者意圖。

     

    好的,這答案是我自個瞎總結的,記不記都行。說完閱讀的基本原理,我們再看老子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要還活著,應該很委屈,因為這句話,大概是古往今來,被誤解最多的一句名人名言了。我們開頭說到的“三不”原則,在這句話上都沒用到。

     

    這段話,大家常常引用的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使用效果類似於農村大娘遇到事了,往地上一坐,一邊拍著大腿,一邊哭著喊著“你這個沒良心的老天爺啊,你怎麼這麼對我啊,你把當我豬狗不如啊~”

     

    這就叫望文生義。我們來替老子翻譯這句:首先,理解“不仁”:我們都知道“仁”就是仁愛,那“不仁”,自然就是反義詞,老子一身正氣,怒斥天地和君王冷血昏庸,暴虐無道?

     

    錯,老子還沒想當烈士。孩子的世界才非黑即白,成人的世界有灰色地帶。這裡所謂的“不仁”,是指老天和君王,不要“爹味媽味”太足,不要過度干預約束百姓,而應讓他們順應自然規律,自己發展,自力更生。

     

    接下來理解“芻狗”。“芻狗”不是把你當成狗,“芻”的本意是割草,也指喂牲畜的草,引申的意思就是“用草扎的狗”。古人祭祀,早先很隆重,要獻“三牲”,也就是豬牛羊。但後來學雞賊了,自己都吃不飽,還拿豬牛羊祭祀?於是就把狗給犧牲了(狗:WTF???),再往後,狗也捨不得給了(畢竟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就用草紮成狗,用來作為祭祀之物,芻狗在祭祀上很是風光,祭祀完了就沒用廢棄了。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老天爺把你當狗,而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好,到這裡你已經正確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但還是犯了“斷章取義”的錯誤。因為這句只是引子,出來熱個場子,下一句才是老子要說的重點:“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老子切入主題,對君王發出告誡:眾生平等,天地無愛無憎,無慾無求,給予萬物繁華並不是因為喜愛它們,使萬物蕭條也並不是因為憎恨它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會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事間萬物榮枯,都有自己的規律,君王啊你就不要瞎指揮了,不加干預,選擇“無為”,就是最好的方式。

     

    這就是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了,“不仁”,就是“無為”。

     

    最後看下整段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老子·第五章》

     

    翻譯過來是:天地和聖人都一樣,他們是無私的,對待世間萬物,都跟對待芻狗一樣,沒有絲毫偏袒。天地之間,就如一個風箱,內部是空虛的,只要你一動就會生出能量,話說得太多,聽得太多,到最後都會歸於窮盡,還不如守住自己的內心,保持平靜。

     

    總結就是一句話:“順其自然,別瞎指揮”。[大金牙]

  • 18 # 印月居

    這個問題問到了“道家”的核心,如果明白了這個問題,就能見道。

    《道德經》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即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指:

    天地以萬物為祭品,因而得以恆常。聖人效法天地,以百姓為祭品,因而得以恆常。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到底什麼才是“古代的祭祀”,否則難免落得不求甚解的下場。

    古代的“祭祀”,是為了“感恩”,而“恩”是“因心”,即“一切能使自我得以存在的對立面(前因,或者叫眾生)”。換而言之,感恩即祭祀,祭祀即感恩。

    這句話事實上是和“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說法相應的,即在本質上並沒有一個“高於凡人的聖人”存在,如果誰自稱聖人,那麼他就是欺世盜名的偷天大盜。

    聖人無名,凡有名者,即非聖人,是以天地之名作惡的假仁假義之徒。

    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明瞭——

    不論是天地或者聖人,說的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在的“本質”,換而言之,“本質”創造出自我和非我的對立,並以他們為祭品(透過感召他們)來經驗這個世界。

    這一點,不以個人或者物質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天地造化萬物的根本理體。

    “仁”即“二人”,意指“自我”與其“對立面”之間的同一。這就是說,天地是沒有“自我”的,同時它也就沒有其對立面,一言蔽之——

    天地不會對萬物進行分別,它不會生出一個“自我”以及其偏愛(或厭惡)的“非我”。自我與非我只是“天地”的內景而已,實無一個永恆不變的確定“個體”在其中主動作用。

    因而,天地得以長久,聖人得以長生久視。

  • 19 # 費惡潑嘞

    老子的這兩句名言,因為現代國人想當然地把"仁"字理解為道德觀中的"善" 而被大大地誤解了,甚至誤解成與原意相反。

    "仁"被倉頡造成為一個會意字,字形結構一直以來沒有大的變化。"仁"字蘊含著辯證法的矛盾發展的意義。老子曰:萬物負陰抱陽 衝氣以為和; 黑格爾說: 一切生動性都基於在自身中建立起一個矛盾 並揚棄這個矛盾。

    所以,"仁"的原始意義是指生氣, 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程顥曰:心如谷種; 生之性,便是仁。中醫古籍中也有"四肢不仁","口不仁"的說法,在這裡"不仁"用來指麻木,沒有感覺,也即是缺乏生氣。

    正確理解了"仁"的原意後,這兩句名言就可以闡釋如下: 如果天地間沒有了生氣,萬物就變成了象祭祀中的芻狗那樣的沒有生命的徒有其表的假物; 聖人如果認識不到 存在於萬事萬物中的活潑自如的"道",就會把百姓當作與自己相對立的被動的隨便拿捏的僵死的材料。

    這樣來理解的這兩句 才和後面的幾句 融貫一致,完整地表達出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大風箱,看似虛空,但是變化無窮,充滿多樣性和變數,這才是她的真正生命力。如果過分推崇強調愛護某一個東西,反而會讓這個事物加快走向死亡。所以不如無為,任由萬事萬物自我互相作用,人順其自然靜觀其變。

  • 20 # 有德司契

    由於老子主張“人之道”(即治國之道)必須效法“天之道”(即自然之道),即人類社會必須“唯道是從”地以道無為法治的模式治天下,而反對儒家以仁以義以禮等(毫無平等與道可言)的政治主張。

    正因此老子所謂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本義就是:天道是以無為法治的模式治理天下萬物的,對待萬物是公平公正(即平等)的,而從不分貴賤及講什麼仁義不仁義的。

    本章充分反應了老子堅決反對儒家以仁以禮等毫無平等與道可言的政治主張。也即主張無為法治,而反對有為人治的治國理念(即“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及“絕仁棄義”以及“絕學無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為一個人而失去自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