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他還這麼年輕,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怎麼他就自殺了
11
回覆列表
  • 1 # 炒米視角

    有人說是因為崇禎不應該裁撤驛卒,終至闖賊之禍;也有人說明亡實則亡於萬曆,是萬曆埋下的禍根;也有人研究出來明亡於北方的一場大瘟疫,使明軍二十萬精銳喪失殆盡;也有人說明亡於閹患和黨爭;也有人說明亡於經濟制度;對於一個朝代滅亡,人們總結原因的時候,總結出那麼多原因,這說明很不正常。

    大家不甘心的是崇禎比起歷代帝王事實上他不算能君但並非一個昏君,而且他非常勤政。而且他處理魏忠賢的手段和隱忍可圈可點。那為什麼他就是亡國之君呢?大家表示不能理解。

    朱由檢死時說了一句話,“滿朝文武皆可殺,勿傷百姓一人。”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眾叛親離的皇帝?我們知道南宋最後一個小皇帝才幾歲,跟他一起跳海的喪有數十萬之眾。而崇禎最後一次召集朝會,竟然連一個大臣都未到場。崇禎不選擇自殺還能怎麼做?

    出現這樣的結局,崇禎認為是大臣們辜負了他,但造成這樣的結局,不就是因為他自己麼?

    崇禎缺乏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按道理,大難當前,他也有心去和後金議和,騰出手解決內亂,但他卻認為作為皇帝他有些話自己不方便說,他經常用敲打的方式引誘別人去講,於是敲打別人講,最後那人事情辦了,但怕擔責任,告訴眾人這是皇帝的意思。一幫諫官一通吵之後,他把那人殺了,議和的事情也沒成,沒有騰得出手來解決內亂。想遷都,一幫諫官一通吵,提遷都的人被打死,不遷了;想把國本送南方,提都沒人敢提了。剿匪的承諾40天可以剿完,結果沒完成,立刻就是欺君之罪,其實本來或許50天真的就可剿完,結果誰也不敢擔責了,各方大吏只是一味驅逐出境,而使匪越做越大。非常之時,沒有解決非常之事的殺伐決斷。眼睜睜看著船往下沉。換到朱元璋或者朱棣,他們會怎麼做?

    所以,明朝的大船雖然窟窿累累,但修修補補事實上還是可以再開一段時間的,至少本可以不亡於崇禎的。但崇禎在修補這條船的時候昏招迭出。最後還認為自己本不應該是亡國之君,皆是群臣誤我。這也是很多明粉覺得不甘心的原因之一。

  • 2 # 閒情偶記

    (《光氏族譜》中的光時亨)

    朱由檢不遷都,這要從光時亨“阻南遷”說起。

    所謂“南遷”,就是崇禎朝在京師難保的形勢下,主動作出戰略放棄,遷都南京。與歷代王朝不同,明代長期實行“兩京”制度,即當年朱棣遷都北京後,仍舊保留南京為留都,並一直配備相應的中央機構。國家危難之際,“兩京”制似乎又是明朝歪打正的政治優勢。該跑而不能跑,光時亨罪莫大焉!

    內憂外患驟然升級的崇禎朝,“南遷”問題數度進入最高統治者的重要議事日程。早在崇禎十五年十一月清軍再次入塞時,朱由檢即想到了遷都。《三垣筆記》載:“上以邊寇交織,與周延儒議南遷,命無洩。”首都長期處於滿清的兵鋒之下,遷都南京既有必要,也完全可行,但這場南遷之議由於天啟懿安皇后張氏的反對而作罷。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西安稱帝,遣兵東渡入晉,志在滅明,京師形勢更加危急,明廷再起南遷之議。《明季北略》載,李明睿等奏請南遷,崇禎單獨召見李明睿曰:“朕有此志久矣,無從襄贊,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朱由檢的本意是自己遷往南京,留內閣等一班官員留守京師,但未能如願。二月初一,大順傳檄到達御前,檄文有“將於三月十五日到達京師”之語,君臣上下甚為恐慌。二月間,大順軍劉芳亮等部已出河北,基本完成了對京師的包圍,京師形勢急劇惡化,朱由檢安全南遷已困難重重。《明史·李邦華傳》載,此時“邦華密疏,請帝固守,而太子監國南京。帝得疏,意動,繞殿而行,將行其議。中允李明睿,亦疏言南遷便。”可是,這個折衷的南遷方案最後還是胎死腹中。

    緊急關頭,惟有南遷才是可用之策,崇禎朝的兩次南遷方案,為何可用之策不能實行,除了朝廷對大順軍戰略意圖缺乏有效應對之策,崇禎帝困頓於政治顧慮外,便與光時亨等人的強烈反對密切相關。崇禎帝廷議時,李明睿曾援引宋室“南遷”國祚延續一百五十年的先例,提出只有“南遷”方有中興希望時,《明史》稱光時亨卻拍案而起,“以

    倡言洩密糾之”,並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明代邸報)

    李明睿(1585—1671),字太虛,南昌人。雖然《明史》、《清史稿》等均無其傳,但他確是明末清初頗有影響的詩人、史學家與社會活動家,著名作家譚元春、吳偉業均出其門下,與方文、阮大鋮多有交往。京師陷落後,李明睿一度進入李自成與滿清政權,隨後又南下加入弘光政權。根據文秉《甲乙事案》記載,由於李明睿與姜曰廣矛盾很深,阮大鋮於弘光朝欲聯手整垮姜曰廣,但這一次李明睿未為高官厚祿所動,並就此辭官。

    但在崇禎朝,李明睿是最能契合崇禎隱微內心的人,也是深受崇禎信任的人。崇禎十七年正月,崇禎帝“升李明睿右春坊右庶子,管左春坊印”,破格將其由正六品提拔為正五品。

    儘管如此,光時亨卻恰恰將矛頭對準李明睿,拿皇帝的身邊人和皇帝信任的人開刀。

    對於李明睿的主張,光時亨肯定清楚其中的背景,知道這不是李明睿的個人意見。光時亨之所以仍舊有膽有言,同樣有著深厚的背景,支援他的便是陳演。

    周延儒罷相身死,陳演代為首輔。《明史》稱陳演為人“既庸且刻”,事實上陳演聰明絕頂,他知道一旦崇禎“南遷”,他自己就會帶隊留守京師,下場不會比周延儒更好。皇帝“親征”南遷的第一方案擱淺後,其後太子監國變相南遷的方案,同樣遭到光時亨的阻撓。《石匱書後集》載:李明睿等奏請太子監國南京,而光時亨曰:“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唐肅宗即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玄宗西逃時經馬嵬驛兵,李亨繼位,後在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光崇禎內心並不願唐玄宗、唐肅宗歷史的一幕重演,光時亨此語,顯然刺他的心病,最終被迫無路可走,死守京師,直至自盡。

    熟悉崇禎末路的人都清楚,朱由檢死了,與他暗地較勁的幾乎都活著——先個人,再集體,後國家,這就是各級幹部的一貫心思!

    看完謎底再看謎面,一切都是索然無味,因為歷史沒有“如果”。如果有“如果”,如果沒有光時亨的反對,如果朱由檢真的遷都南京,如果大明朝後與李自成或滿清一方出現政治聯姻……歷史的萬般假設,因為光時亨的出現,一切都成為泡影。

    光時亨祖居地,今樅陽縣浮山鎮光家祖莊(村後為太公山)

    無論如何,光時亨事實上改寫了歷史。這位光時亨,究竟何許人物?

    光時亨(15991645),字羽聖,號含萬,桐城人,桐城光氏第九世孫。光時亨先祖世居徽州祁門八都,元季遷桐城太公山(又名壽龍山),旋因亂返祁門,明初再遷桐城。遷桐一世祖光慶六,居桐城太公山光氏祖居,稱桐城光氏東股。西一股光慶一,居馬埠山(今樅陽縣項鋪)。西二股光榮慶二,居梅花(今樅陽縣麒麟)。明清時期,桐城光氏東股有光時亨、光成採、光聰諧、光聰訥等數人科舉入仕,成為桐城的文化世家,有著詩禮傳家的濃厚傳統。

    光時亨與方以智的故里,均在樅陽縣浮山。在這裡,我工作了數年,親歷了方以智墓的保護與修葺,也對光時亨始終關注。據《桐城光氏族譜》等史料記載,光時亨於順治年間安葬在家鄉浮山鎮女兒橋,但由於明清時代光氏家族陸續外遷,500年間地形地貌變化過大,近代已經無人從知曉光墓所在。參照相關史籍資料,在地方人士的幫助下經過數度尋找,2013年4月2日,在浮山鎮女兒橋村光家咀發現了“明給諫含萬光公之墓”。光時亨儲存完好,墓碑為清乾隆三年重立,原墓碑殘存仍保留在該墓碑後。歷經亂世,尤其是“農業學大寨”運動,周邊的先人墓碑幾乎被拔光,用作建材修築抗旱站等農業基礎設施,但光時亨墓卻意外得以遺存,實屬奇蹟。作為歷史節點上的特殊人物,光時亨以輕微之身對中國的歷史程序,甚至國家的歷史格局,產生了後人難以推測的重大影響,其墓理應納入重點文物保護。

    光時亨墓,位於樅陽縣浮山鎮女兒橋村光家咀

    關於光時亨,正史與野史有著諸多記載與評價,各種指斥屢見不鮮,尤其是京師陷落後,光時亨竟領頭投降。真是這樣,那光時亨還真有可能就是李自成的奸細。但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光時亨與周鍾、武

  • 3 # 南柯三境

    1644年一個春日的拂曉,往日莊嚴肅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亂,一箇中年人和他的一個隨從互相攙扶著爬上了紫禁城北邊的萬歲山,他們找到兩棵一人高的海棠樹,然後拿出隨身帶著的繩子,在樹上上吊自殺了。這個上吊自殺的中年人就是大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崇禎皇帝死得非常狼狽,據說當時他披散著頭髮,穿著藍色的衣服,左腳光著,只有右腳上穿著一隻紅鞋,但是即使是這樣的情況下,崇禎皇帝為了避免後人對他的死產生不必要的猜測,還是特意留下了一封遺書,對他的自殺作了一個說明,那麼這個當了17年皇帝的崇禎究竟為什麼會自殺?他的死又是誰造成的那?

    以16歲的年齡對付一群勢力強大的閹黨,不僅乾淨利落而且不動聲色,從此以後這拍馬屁的大臣們可有的說了,天天稱崇禎是明君聖主,最後連崇禎自己也堅信自己就是一位英明果敢的君王,對自己的政治才能那是相當的自信。一直到1644年,當李自成的軍隊即將打到北京、這個自信的皇上面對遷都問題的時候,他自己有點轉不過來彎子。你想一個英明果敢的君王怎麼可能自己提出放棄宗廟,放棄京城,逃跑那,崇禎自己根本就接受不了。他不能被人議論哪,他丟不起這個人哪。那怎麼辦?只好找個人代自己來提出這個南遷的計劃。​

      南遷的目的地是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在南京定都,到崇禎這一代南京依然是大明朝的陪都,也算是皇城,所以那裡不僅皇宮等建築是現成的,而且官員設定和皇城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清軍和大順軍的勢力,都在長江以北地區,江南就要安定多了。

    在皇帝和李明睿徹夜研究後的幾天以後,李明睿就在上朝時提出了遷都的動議,但是沒想到這個建議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大臣們的一頓炮轟,反對的最厲害的竟然是崇禎皇帝最信任的大臣大學士陳演。陳演提出皇帝應該殺了這個李明睿,這樣才能安定人心。

      大臣們為什麼會反對這個提議?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跟皇帝一樣認為崇禎皇帝是個忠烈的君主,皇帝不可能同意這樣一個逃跑的方案,所以紛紛表示反對以顯示自己的忠誠。事到如今皇帝也只能啞巴吃黃蓮,把遷都的想法嚥進了肚子裡。​

    農民軍開始攻城了,一時之間火炮齊發,震耳欲聾。大順軍早已準備好了雲梯,吶喊聲中蜂擁而上,前排是幾隊架雲梯的,後排則是攜盾持刀的攻擊隊,前排倒下,後排跟上,連續衝鋒。很快西直門、平則門、德勝門被一舉攻佔,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投降。到下午外城被全部攻佔。

    在這天的午夜,實際上大順軍隊已經攻入了內城,但是崇禎並不知道,在突圍不成後,崇禎返回紫禁城,鳴鐘開始召集眾大臣,據說他的嘴裡還喃喃自語說現在是上朝時間,大臣們應該上朝了。但是他敲了好一陣,卻沒有一個人來。此時更敲五鼓,崇禎皇帝的身邊只剩下太監王承恩一個人,兩人手拉手走上了景山,到達了山頂的壽皇亭,這裡看去北京城火光沖天,殺聲不斷。環顧四周崇禎皇帝的心中大概只剩兩個字:絕望。3月18日凌晨,當東方剛剛露出一抹晨曦,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檢,在壽皇亭旁的一棵海棠樹自殺身亡。

      在崇禎皇帝的衣襟上他留下了這樣的遺言:一行是: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貎恭,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另一行是:百官俱赴東宮行在。

      崇禎皇帝的第一段話是說,事到如今不是我無能,都是因為周圍的大臣們把我給耽誤了,第二段話是說,我死了眾人依然要聽從我兒子的指令。當然正如我們後來知道的,自此大明朝算是徹底完了,崇禎的兒子們從此無人知道下落,至於崇禎自己,確實夠倒黴的,雖然也曾勵精圖治,勤於政事,但卻從此被人稱做亡國之君。

      大臣誤事啊!明末東林黨勢力尾大不掉,為了自己的利益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可憐一代帝皇最終竟自殺身亡。

  • 4 # 墨雨君讀史

    事實上,崇禎不是沒有南遷的打算。之所以沒有南遷成功,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對形勢的誤判。

    1643年10月,李自成攻破潼關,殺死孫傳庭,佔領陝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稱帝並著手兵分兩路北伐,此時關隴、中原腹地一帶,已經沒有勢力能與李自成正面周旋了。可是陝西離北京遠著呢,現在我們知道僅僅三個月李自成就打到了北京,可是當時誰就一定能保證,他一定能打到北京?

    在陝西和北京之間主要要三個要塞。其中山西有兩個,第一個是寧武關、雁門關(內長城),這裡有山西總兵周遇吉鎮守。第二個是號稱明代九邊第一鎮的大同,兵強馬壯城池堅固,由姜瓖鎮守。出了山西,北京西面還有一個居庸關,在居庸關和大同之間,還有九邊雄鎮之一的宣府,由唐通鎮守。也就是說,北京西面有三道雄關,有三支軍事勢力,周遇吉、姜瓖、唐通,李自成想從西面越過這三道防線,也夠他啃上大半年的。正是崇禎對西部局勢的足夠自信,導致薊遼總督王永吉上疏建議調集關寧吳三桂的軍隊來京師勤王的議程一拖再拖。在崇禎皇帝的眼裡,李自成還不一定能打到北京城下,就算打到北京城下,明軍也可以據城反擊。崇禎朝北京被敵軍兵臨城下的次數很多,從己巳之變到崇禎十五年清軍入寇,一共有發生了五次。所以崇禎因為這個傳統,對北京城的防守感到非常自信,認為即便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了,北京城也不一定很快就失守。在這種情況下,崇禎才不急於調集關寧軍來援救京城,也沒有執意南遷。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除了周遇吉以幾千人的兵力抵擋李自成的八九萬大軍長達半個月外,從姜瓖到唐通,再到南路李建泰下屬的軍官們,再到北京城下的成國公和守城官員,文武官員投降的非常迅速,如同秋風掃落葉,以至於從姜瓖投降的2月19日到李自成攻克北京的3月19日,僅僅一個月。

    二、社會風氣的道德綁架

    1642年,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崇禎打算與清兵議和,避免兩面受敵,趁機將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主力調進關內剿滅李自成。崇禎與陳新甲商議後,決定秘密進行此事,可惜事情還是張揚出去了,崇禎害怕擔當“與敵”罪名,把責任全推到陳新甲身上,將其斬首。

    1644年2月,就在李自成攻下太原之後,京師震動,太子辦公室主任(右庶子)李明睿向崇禎建議遷都南京,崇禎深有觸動,於是,崇禎將此事交給大臣們廷議。一部分官員響應南遷主張,但是內閣首輔陳演以及其他一部分官員反對這個主張,陳演推出光時亨在朝堂上攻擊李明睿,留守派的氣焰蓋過南遷派的風頭,於是李明睿被殺,南遷派的主張也就被否決掉了。

    為什麼崇禎既不敢與清議和又不敢主張南遷?

    一般人認為是崇禎不願意承擔責任,而且好面子,希望文武百官請求皇帝遷都,然後皇帝再借坡下驢,遷都南京。事實上沒這麼簡單,這是當時的文官風氣決定的。文官集團以宋朝為前車之鑑,反對與敵妥協與南遷,認為這是朝廷恥辱,無形中也影響了整個明朝風氣,這也是北京百姓聞袁崇煥通敵被斬後分其肉的原因。在當時的風氣下,與敵議和就是叛國,崇禎也不敢犯眾怒。可是,除了所謂的民族大義外,文官集團卻拿不出有效措施,最為諷刺的是,所謂的民族大義他們自己卻沒做到,隨著清軍入關,他們紛紛降清。

    三、法統的完整性考慮

    京師象徵著法統,坐守京師無疑可以讓崇禎皇帝的法統處於完美,一旦強行南遷,面臨的不是簡單的罵名,而是丟棄疆土百姓的罪名,作為皇帝的法統和神聖性就會大打折扣。而這樣,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後果,軍隊、官員、百姓都會開始藐視皇帝的法統權威,整個王朝瞬間可能土崩瓦解。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皇帝執意拍板南遷,面臨的後果就會是,眾叛親離,官員們甚至會在北京擁立他的兒子,而讓崇禎提前退休。歷史上唐朝、宋朝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一幕。這也是李邦華建議皇帝固守京師,同時讓太子前往南京的建議遭到崇禎否決的原因。

    但是法統也不是就得死板的堅守,法統的彈性取決於文武官員的支援度,正因為如此崇禎才希望由這些文官來提出遷都建議,但是,崇禎害怕的大臣們也一樣害怕,他們也不敢承擔丟棄疆土這個責任,有了前車之鑑,如果南遷成功,為了平復風氣,自己勢必為成為替罪羊,而萬一南遷失敗,他們一樣是替死鬼。此外,京官的莊園產業都在京畿一帶,南遷就意味著損失相當大的既得利益。於是他們紛紛反對遷都,並且一致認為,大敵當前,不能畏敵逃跑,不能扔下祖宗基業。在這種情況下,崇禎不可能力排眾議,自己拍板遷都南京,只能無奈的表示,自己要跟國家共存亡。

    崇禎南遷失敗,自殺於煤山對後來清朝佔領北京時的形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朝比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擁有了他們最缺乏的東西,由此接手了明朝幾乎全部漢族官吏,依靠他們接管天下,並最後征服南方。同時由於正統的不復存在,導致諸多皇室宗親繼承權利的曖昧不定,以致派系傾軋,削弱了南明政權,最終被清朝各個擊破。

  • 5 # 竹林聽雨S

    崇禎自毀長城沒有辦法,只好自殺了,袁崇煥明末愛國領袖,就被崇禎小人殺了,不過後來南明朝廷的皇帝為袁崇煥平反了,回來清朝再次為袁崇煥平反,就被現在的人罵成漢奸,我真無語,明末愛國領袖是毛主席對袁崇煥的評價。

  • 6 # 張洵美

    思廟之殉烈 實不得已 先是 廷臣有議南遷者 若李明睿等與思廟密謀 迨及朝議 群臣緘默而反對者 以光時亨尤甚 曰:“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明季遺聞·一卷》)然 實閣臣陳演輩主導之 時 李邦華等又議太子監撫南京 然彼時南遷為北臣所阻 輿論譁然 思廟遂有堅守之意 至三月初三 帝召閣臣謂李建泰請南遷 範景文等復言太子先往南京 復為光時亨所阻 大言 “奉太子往南,...將效唐肅宗靈武故事乎?”(《明史紀事本末·卷第七十九》)群臣遂緘默 至自成南路軍於二月二十三已陷真定 南下受阻 至自成兵鋒指城下 帝亦思南遷 有招駙馬都尉鞏永固 以而永固大義言將以死報君父 思廟感南遷已不能矣 乃言:“朕志決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明史·卷三百·列傳第一百八十八·外戚·劉文炳傳》)悲夫 自古帝王殉國者 未嘗有若明思宗之烈也 故世人鹹謂明之節氣剛烈耳 思廟承大廈將傾之際而繼統 力圖振興 不邇聲色 殫心治理 夜以繼日 未嘗有一日鬆懈者 然 天欲亡明 又焉能逃 悲夫 悲夫

  • 7 # 墨言路遙

    明朝末年,朱明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內憂外患的危局使崇禎皇帝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此時關外清軍虎視眈眈,西南張獻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奪關佔地,準備全面佔領四川;更嚴重的是李自成已西進潼關,佔領西安,控制了西北,整頓兵馬要直取北京,大有稱王建國之勢。國家社稷危在旦夕,如果此時崇禎皇帝權衡利弊,當機立斷,遷都南京,以徐圖捲土重來或許尚可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明朝也許不會這麼快就滅亡。但是崇禎皇帝卻遲遲猶豫不決,一味的坐以待斃,終於斷送了大明江山,自己也落得了個吊死煤山的可悲下場。

      更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首先提出南遷之議論的不是別人正是崇禎皇帝本人,那麼他為什麼又遲遲不肯南遷呢?他是真的不想南遷嗎?崇禎十七年的正月初四,崇禎皇帝急召大學士及首輔大臣陳演、魏藻德、丘瑜等大臣到御書房議事,討論兵部兵科給事中吳麟徵、陝西總督餘應桂和薊遼總督王永吉三人提出的速調吳三桂入京勤王的三道緊急奏摺。這本是一個拯救危亡的折中方略,雖然不得不因此放棄山海關,但能避免京城落入李自成之手。

      然而,崇禎皇帝卻躊躇再三,不能當機立斷。面對外患,如果棄地守京,就會落下丟失國土的千古罪名;面對內憂,坐以待斃,又會蒙受失政於寇的奇恥大辱。這個兩難的選擇使他猶豫不決,他還一心想作名垂青史的聖君呢,這種失地失國的重大罪名朱由檢是不願意去承受的。因此,他把這個皮球踢給了這些大臣們,試圖讓大臣們正式提出動議,然後他再順水推舟作個表態,免得承擔歷史責任。可是,這些長期生活在皇帝身邊的大臣個個老奸巨滑,他們早都猜透了皇帝心裡打的小算盤,竟無一人站出來表態!崇禎從他們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得答案,最後只好決定:“早朝廷議公而決之”。

      於是,正月初九的早朝上,眾朝臣展開了唇槍舌劍的爭論,一派主張棄地守京,另一派主張決不棄地,結果相持不下,不歡而散。那麼,主張決不放棄一寸國土的臣子們,真的是心口如一誓死報國的忠臣嗎?不然。當時的內閣首輔大臣陳演就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他想,自己當廷表態不棄國土,日後就逃脫了丟失國土的罪名。而他後來又不公開反對“棄地守京”,則是遵照崇禎皇帝的心思。另外,說不定有朝一日秋後算帳,這個剛愎自用又心胸狹窄的皇帝,為了開脫自己的罪責說不定會找一個因棄地守京而丟失國土罪名的替罪羊,而他陳演最好則是明哲保身了。

      試想,這種滿腦子為個人打算的人把持朝政,再加上個優柔寡斷,只顧虛名的皇上,哪裡會定下萬全之策呢?退朝不久,左中允李明睿求見崇禎,為崇禎獻上南遷之計,大敵當前,應該效仿晉、宋南遷,以後再圖恢復北方,以緩目前之急。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消極的應付的策略是當時唯一一個可以確保朱明王朝的可行之策,崇禎心裡也是贊同的。但是,他顧慮重重,認為南遷是丟棄宗廟社稷的大罪,比“棄地守京”更甚,他實在不願承擔這個千古罵名,於是,這個正確的策略便被擱置一邊了。

      

      同年三月初,李自成農民軍勢如破竹,攻克了寧武,明軍一敗塗地,京城已經岌岌可危,崇禎連夜召諸大臣商議對策。這時,李明睿又奏請南遷。崇禎想,這次如果沒人反對,他就可以下決心南遷了。不成想總有人要和他對著幹,左都御史李邦華竟提出,皇上應該死守京師,讓太子下江南,打碎了崇禎的如意算盤,崇禎因此勃然大怒,怒斥眾臣道:“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孩子家做得了什麼大事?”眾人頓時嚇得啞口無言,其實人人心裡都明白,皇帝自己本想南逃,卻硬要眾大臣說出來,死要面子。

      他們又一想,如果皇上南遷,大臣們便要留在京師輔佐太子,這豈不成了替死鬼;而那些隨駕南遷的人,一旦京師失守,說不定也會因力主南遷而替人受過,這實在是個兩面不討好的苦差事。眾人都看透了崇禎的心理,誰也不想背這個黑鍋。崇禎卻不知眾人心裡想些什麼,見無人表態,還連連催促群臣想對策。結果群臣議來議去,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到了最後,也只是下了個“入京勤王”的聖旨,等待各路大軍來京護駕。但是,此後的幾天,勤王的軍隊沒到,告急的奏摺卻像雪片一樣飛來,如再猶豫就什麼都來不及了。這時李明睿又來緊急求見,力勸崇禎南遷。

      崇禎皇帝當然想馬上南遷,可是他又總是盼望著大臣都一致贊成南遷,都來哭求時再半推半就的答應下來,這樣雖然仍是不免“棄京南逃”之名,但總還能營造出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情景,使人對他這個皇帝的被動無奈深表同情。因此,在形勢雖然已經是萬分危急,但他卻還抱著一線希望,興許這一次大臣們會眾口一詞的奏請他南遷的。可是他又一次失望了,大臣們來朝見他時,都仍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全都沉默著,誰也不肯開口。

      僵持之際,前方信使來報:“保定失陷了!”這一下,南遷的路被從中掐斷,南遷之議也就成了泡影了。大局已定,已無可挽回。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無路可逃,在紫禁城後的煤山上自縊殉國,就這樣因為崇禎的優柔寡斷和大臣們的明哲保身終於葬送了明王朝的大好河山。

  • 8 # qianlim千里馬

    他本想遷都南京後東山再起,叫朝廷大臣捐款,一個個都哭窮,如果大臣我們錢拿出來了又怕 朱由檢查辦他們貪汙,還要一點大臣們北京居住了那麼久了根基比較深,也不想搬走,最主要的一點朱由檢“剛愎自用”疑心病重,亂殺朝臣,他們即使有錢也不敢捐,他們不是沒有錢李闖殺到北京時,榨出了他們7000多萬兩白銀,朱由檢遷都只需要30萬兩卻拿不出來,大臣們都懼怕崇禎,他們本想北京淪陷後跪降李闖,他們沒有想到李闖是那麼的慘冷把他們趕盡殺絕,李闖本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一個驛站的小人物 後面“當土匪”反賊,李闖的戰馬喝的是人血,這種人能好到哪裡去

  • 9 # 歷史磨坊

    關於崇禎帝為何不遷都的話題,大家已經討論了很久,都非常的精彩,例如崇禎帝不願擔丟棄疆土的責任,害怕群臣擁立自己的兒子、削弱自己權利,還有的將不南遷歸罪於個別大臣的阻撓,這些回答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一件複雜的歷史事件總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很多不起眼的細節都會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別人說過的我就不講了,大膽猜測一下其他的可能原因。

    一是皇權與文官集團的互相制約。很多人認為,崇禎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想遷都卻非要群臣先提出來,如果他自己勇於擔責其實遷都是可以實現的。可是這裡就要考慮一個問題,崇禎為什麼不敢乾綱獨斷,為什麼如此忌憚文官集團?我們看歷史書的時候,經常看到皇上廷杖大臣,血肉橫飛的情節,認為皇帝真是威風,可以為所欲為。其實,每當皇帝廷杖大臣的時候,皇帝的心裡又是怎麼樣的?這些文官連命都不要,甚至以捱打為榮,而皇帝卻要被寫在歷史恥辱簿上,皇上心裡一方面是氣憤,另一方面則是無可奈何,不到萬般無奈,皇帝也是不願意招惹這些人的。在明末的時候,崇禎帝至少是耳聞過左光斗等人的死擰脾氣的,如果他提出遷都,可很多文官不同意,甚至被打死也不同意,崇禎還真是不好收場。此外,明朝的內閣對皇權也是有很大制約的,沒有閣臣的同意,皇帝的命令也很難執行,而內閣裡的諸位當時都是反對遷都的。試想一下,如果崇禎自己先提出來遷都,而文官堅決不同意,即使廷杖打死也不同意,最終遷都計劃流產,那崇禎將會多被動,在歷史上將會落下一個什麼名聲?二是前朝歷史的影響。當時有人勸崇禎效仿晉、宋南遷,以後再圖恢復北方,以緩目前之急。實事求是地說,這個策略是可行之策。但歷史又證明,南遷之後的晉、宋只能偏安,都沒有完成恢復北方的任務。崇禎知道,一旦北方丟失,再回來的機會幾乎沒有了,丟失疆土的責任就只能由他承擔了。這也是當年朱棣為什麼要遷都北京的原因之一,如果當年不遷都北京,北京就容易被攻克,一旦攻克,那明朝就只有半壁江山了。所以,在遷都這件事上,崇禎其實是很猶豫的,這個決定確實非常難做,以至於躊躇之下貽誤了時機。

    三是王朝本身歷史記憶的殘留。一個人做出判斷,往往會參照過望事件的經驗教訓,就像西方法律中的判例法一樣,一個王朝也是如此。明代北京被圍有很多次,土木堡之戰後的北京保衛戰、後金的圍城,戰鬥都很激烈。但這些戰鬥都沒有攻破北京城,所以明朝上下對北京的防禦還是抱有一絲幻想的,一方面堅守,一方面調外地兵勤王,幻想能夠守住。另外,在當年的北京保衛戰中,也有遷都派,例如後來著名的徐有貞,但其下場當時非常慘,史書上的形象也非常差,真的守不住則罷,萬一守住了,遷都派勢必被批。所以,無論皇帝還是百官,基本上無人敢於正面提出遷都。

  • 10 # 清風明月逍遙客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從西安一路殺向北京,這一路上兩千多里幾乎如入無人之境,除了在山西代州西面的寧武關,在那裡他遭遇到了極其頑強地抵抗。

    雖說起義軍經過血戰最終全殲了守城明軍,但一個小小的寧武關,整整拖延了起義軍七個晝夜。也正是因為這一戰,更加堅定了崇禎誓不南遷的決心。他認為憑藉著層層險關足可抵擋起義軍的攻勢,可從容等待各路勤王之師的到來。讓崇禎沒有想到的是,“正真的關口不僅在於外形,而更在人心”,其他的軍事重鎮均不戰而降。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來到了北京城下西直門外,用大炮不停轟擊城牆。早朝時,大臣們誰也不敢說話,有人站在那裡只是默默流淚。崇禎皇帝顯得有些神經質,時不時伏案寫幾個字,寫完後,立即叫司禮監太監王之心抹去。

    有一種說法,說崇禎反覆寫的是“臣皆亡國之臣”,“文臣個個可殺”,此時此刻,他顯然忘記了一個事實,這些臣子都是他十七年執政歲月中,被他培養、訓練成這幅模樣的。

    京城的防衛,此時已形同虛設,朱棣時代,為了加強京師的防禦,在京城設立了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不過多年來,兵營早已成了那些遊手好閒的官宦子弟的收容所,此時,身子骨硬朗的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下些老弱病殘。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打到彰義門外,派人向城上喊話,趕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攻城。李自成派進北京城談判的人是杜勳,杜勳以前是朱由檢宮中的太監,得勢的奴才往往都會比以前的主子更加不可一世。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實力的人,就不能奢求面子。

    杜勳帶著幾分得意,趾高氣揚地轉述了李自成的條件:

    割讓西北一帶給李自成,分國而王,而且還讓朱由檢出點血,給李自成犒師銀百萬兩,除此之外,李自成這個王爺就不用朝覲朱由檢了。

    當然,如果朱由檢答應李自成的要求,李自成也是有回報的,比如幫助朱由檢搞定其他起義軍,如果朱由檢需要,李自成還可以出兵援助政府軍,和東北的女真人幹仗。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李自成這個條件可以說實在是太優厚了。李自成果然是農民出身,老實巴交。

    崇禎也覺得這個條件可以商量,但是,他又覺得堂堂天子接受一個農民的如是條件,極沒有面子,上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下無顏面對黎民百姓,所以,他不好意思說“成交”。沉默片刻,將球踢給了站在旁邊的大學士魏藻德,詢問他的意思。

    魏藻德聽了崇禎的問話,馬上跪下,一言不發,頓首而已。魏藻德之所以不給崇禎背黑鍋,是他怕,因為歷史經驗告訴他,在這種時刻,背上如此喪權辱國的黑鍋,將來永世不得翻身,輕者丟官棄爵,重則秋後算賬,身首異處。

    事實證明,人總是有那麼一點私心,無私心,非人也。朱由檢只得讓杜勳回去給李自成傳話,只有六個字:朕有旨,另定計!

    而李自成一看崇禎不買賬,下令全線攻打內城,說是攻打,其實只是搖旗吶喊也就夠了,因為,守城門的太監,早就把內城城門打開了。

    三月十八日晚上,就連零星的炮彈聲也停止了。殘酷的事實告訴崇禎,內城抵抗結束,一切都結束了。帶著崩潰前短暫的鎮定,他匆匆跑向後宮,給自己的家人安排好了後路。

    三月十九日凌晨時分,崇禎皇帝朱由檢曾經多次試圖脫出危城,逃亡南方,然而均未能如願,最後來到煤山壽皇亭旁,在一棵老槐樹上自縊而死,陪伴他的只有一位名叫王承恩的司禮監太監。

    三天後,李自成的部隊才在萬歲上找到了崇禎的屍體,朱由檢沒有戴帽子,批發蓋面,光著一隻腳,袖中有一封信。

    在信中,崇禎先做了自我檢討:我朱由檢沒有德行,以至於老天爺懲罰我,我有今日,都是大臣誤我。(原話: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皆諸臣誤朕)檢討後,朱由檢自我責罰:我何面目面對列祖列宗,今自去帽子,用頭髮遮面,至於屍體,任李自成分取,只求勿傷我民。(原話: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公元1644年即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從德勝門進入北京。立國276年的大明,就此結束。

  • 11 # 秉燭讀春秋

    朱由檢不遷都是因為自己沒主見,大臣互相扯皮並反對,就連皇后讓其遷都他也置之不理。具體過程如下: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義軍圍攻京城。

    十八日晚,崇禎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稱萬壽山,今北京景山),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只是哀聲長嘆,徘徊無語。

    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太監王廉急告皇帝,崇禎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

    爾後,崇禎回到內宮, 召來15歲的長平公主,流著淚說:“你為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砍中了她的左臂,接著又砍傷她的右肩,她昏死了過去。 (金庸寫的獨臂神尼就是她的原形。後被人救走,僥倖得活。)同時揮劍刺死了自己年僅六歲的麼女—昭仁公主

    十九日凌晨,李自成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然後崇禎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眾判親離,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惜哉!】遂重返皇宮。

    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崇禎傷感的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在十九日旭日即將升起的時候,崇禎再次來到了景山,萬念俱灰的崇禎吊死在一棵歪脖樹上。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也是他的遺昭,也是他一生中的第六次罪己昭。死的窩囊,痛哉!】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崇禎死意已決,那麼,事情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

    當然不是,十八日晚上,趁著夜色,他安排人做了如下的事情:

    崇禎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回宮後寫下詔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貴妃和3個兒子入宮,簡單叮囑了兒子們幾句,命太監將他們分別送往外戚家避藏。

    【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還有時間逃走,而以上安排的人,事後也脫離了危險。崇禎不逃走,是學楚霸王吧,誓死不肯渡烏江。崇禎也是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始終不肯朝廷南遷。】

    在李自成包圍北京之前,崇禎為朝廷南遷還專門招開了個會議,但在陳演、光時亨等東林黨成員反對下終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錯過了最後的機會【可見崇禎優柔寡斷,悲哉!】

    安排好了太子朱慈榔等諸人之事,他叫來了周皇后,周皇后是從朱由檢是信王時嫁過去的,兩人情真意切。他又哭著對周皇后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周皇后也哭著說:“妾跟從你18年,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致有今日。現在陛下命妾死,我只有一死。周皇后拜了幾拜,含淚自縊而亡。崇禎帝木然呆立許久。

    那麼,周皇后說的指的是什麼事朱由檢沒聽呢?

    崇禎十七年二月丁亥條裡有介紹: 在內閣商議南遷事宜時周皇后曾對思宗說“南中我家裡甚可居,惜政府無有力持之者”。

    周皇后說南方咱還有個家,為什麼不遷回去呢?周皇后當時勸說朱由檢遷都南京,崇禎不聽。【周皇后本人是南方蘇州人氏】

    嗚呼!朱由檢還不如一個女流之輩。難道他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有死的決心就沒有復國之勇氣?

    事後證明,南明朝廷堅持抗清18年。如果崇禎聽了周皇后的話或者自己有主見,他就不必著急上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一個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