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品鏟史官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雖然秦國的對手有6個,但並不意味著秦國是六線作戰。反而是,秦國一直儘量保持著單線作戰。為什麼會這樣,秦國又是怎樣做到的呢?我們從商鞅變法後,秦惠文王開始的東出開始聊。

    一、秦惠文王時期:縱橫捭闔,見縫插針

    商鞅變法之後,國力逐漸強大,秦國從魏國手上拿到了河西之地,開始有了東窺的機會。到了秦惠文王時期,已經開始其東出的戰略。

    但實際上,整個秦惠文王時期,諸侯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明顯,而變法、新政也層出不窮。

    齊國、楚國的實力並不比秦國弱小,而趙國大有崛起之勢,老牌大國魏國實力尚強,韓國“勁韓”之名尚在,燕國也在惠文王晚年開始變法圖強。

    因此,這幾乎可以說是戰國時代最精彩的20餘年,整體實力最強的20餘年。各國之間相互紛爭,並沒有把秦國當成共同的敵人,基本上處於誰強勢就集體打誰,誰弱勢就趁火打劫的時代。而秦國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六線作戰的問題。

    這個時代,秦國的主要戰略任務是:儘可能的強大自身,取得實力上的優勢。此時,各國也都是如此:選擇盟友,儘可能擴大己方實力。

    所以,秦國採取的策略是:

    其一,在六國之間縱橫捭闔,發現誰落單了就上去咬一口,見好就收,等到對方找到盟友準備回擊的時候,就躲進函谷關。在惠文王初年,秦國繼續對魏國進行進攻和蠶食;惠文王中晚期,在張儀和樗裡疾的幫助下,秦國欺騙楚國,奪取黔中之地。秦國風頭較大,還是引起了諸侯的忌憚,因此第一次五國伐秦也發生在這一時期,這時秦國儘量收斂鋒芒,先破聯盟,再各個擊破。

    其二,在六國之外,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儘量擴張實力。秦國的後院基本上是在惠王時期建立的。首先,秦國消滅了與之為敵數百年的義渠部落,在當地設縣,正式解除了北部草原部落的威脅。其次,秦國在司馬錯的建議下,趁巴蜀兩國紛爭,派遣軍隊攻滅巴蜀而有其地,極大地擴充套件了秦國的疆土和實力。

    總的來說,秦惠文王時期,秦國的實力擴大是比較明顯的,對魏國的打擊和削弱是明顯的,反擊三晉的修魚之戰說明,秦國的實力已經隱隱然強於諸國。但秦國的目光主要在接壤的魏國、楚國身上,而由於秦國的實力和地域限制,也還不足以讓齊燕趙把它當做對手。除了犀首合縱三晉攻秦,秦國基本上都是單線作戰。

    二、秦昭王前期:碾壓弱國,打擊強國

    秦武王時期,曾有過度短暫的激進措施,強滅周王室。但隨即即位的秦昭王改變了激進的措施,繼續延續乃父的戰略。這個時期基本與宣太后、魏冉的主政時期相重合。

    這一時期,雖然大體策略與秦惠文王時相同,但其特點也是明顯的。其一,由於秦國實力的變強,雖然是宣太后、魏冉主政,但總體上比惠文王時期強勢,軍事上對韓魏形成壓倒性優勢,在和楚國的爭鬥上也逐漸佔了上風;其二,秦國的視野開始真正關注到天下七國,與遠在東方的齊國、北方趙國、乃至燕國方面的外交、戰爭也開始增多。

    如果說六線作戰的話,只有這一時期和秦王政時期屬於真正的六線作戰。因為這一時期,秦國對燕國外的五國都先後發動過戰役。

    但實際上,秦國的主攻方向仍舊是三晉中的韓魏和楚國,秦國取得了伊闕之戰、鄢郢之戰等戰役的勝利,並大幅度削弱了楚國、韓國、魏國的實力,從此韓魏基本無法正面對抗秦國。

    同時,由於四面攻伐,秦國也吃到了很多敗仗。六國先後發起數次五國攻秦,其中有兩次都打敗秦軍,將秦軍趕回函谷關內,但因為其他原因沒有深入打擊秦軍。

    這個時期,秦國同時消化了義渠、巴蜀等地,實力成為七國之最,引起了六國的注意。秦國不得不多線作戰,因此有勝有敗,但總的來說,秦國還是取得了河東、鄢郢之地,勝大於敗。

    三、秦昭王后期:遠交近攻,徹底勝出

    但隨即範睢的到來,使得秦國避免了多線作戰,開啟了統一的程序。

    範睢為秦國制訂了清晰的統一策略,對內,範睢輔佐秦昭王罷黜四貴,收緊王權;對外,範睢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打無意義的戰役,同時在戰役中以殺傷敵有生力量、奪取敵國土地為主要目的。

    這樣,秦國的攻伐物件又變回了韓趙魏楚,避免了多線作戰。但此時與秦惠文王時已大不相同,秦國實力足以碾壓魏韓,得到了江漢平原也在地理下取得了對楚的全面壓制。因此秦國在軍事戰爭中,往往集中兵力攻打一國,而威懾其餘鄰國不敢攻秦或救援,比如長平之戰。

    因此,這一時期,秦國也很少多線作戰。六國合縱因為秦國的收買阻撓,又多次無功而返,漸漸沒有效果。

    四、莊襄王期到秦始皇:各個擊破,一掃六合

    到了秦莊襄王時,秦國實力已經足以碾壓六國。秦王政時,六國還組織了一次六國合縱並取得勝利,但六國之軍已經無力攻入函谷關,秦國的統一時機已經來臨。

    如果要說六線作戰的話,這個時期是典型的六線作戰。

    然而,實際上,除了代王劉嘉(算是趙國的延續)曾經與燕國合軍抵抗秦軍以外,秦國在攻打六國的時候各國幾乎沒有什麼救援,也沒有遇到多線作戰的實際情況,各國像是等著秦國來消滅。

    這種情況一是因為秦國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六國,二是因為各國政要被收買,各國朝堂都有了秦國的發言人,各國已經難以集中力量對付秦國。

    因此,統一的最後時期,秦國雖然是以一打六,但卻從沒有六線作戰。

    五、即使六國,也非六線

    從以上來看,秦國雖然以一打六,但策略得當,除在秦昭王前期和秦始皇時期有多線作戰、以一敵六以外,其餘時期都儘量避免了多線開戰。

    同時,即使六國共同攻秦,也不是六線作戰。因為齊燕和秦並不接壤,也難以單獨攻秦,他們往往與韓趙魏楚聯合攻秦。

    而攻入秦國本土的路線主要有三個,一是從鄢郢越過武關,二是從三川之地進入函谷關,三是從黃河東岸穿越河西之地,當然還有趙武靈王規劃的從雲中進攻秦國背面的規劃,但條件苛刻難以實現不作為主要路線。

    因此,秦國最多三線作戰而不會六線作戰,實際上也是,六國攻秦往往從函谷關,而楚國從武關進攻時往往缺乏策應。

    我想以上能夠清晰的回答,秦國以一敵六為何能取得勝利了。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 2 # 小炁圓寶兒

    簡單回答一下!

    提問者可能沒有弄清楚兩線作戰的真正意思。兩線作戰是指左右或者首尾不能兼顧,從而顧此失彼,落入左右為難的不利境地。

    戰國七雄,秦佔地利,只有他出關騷擾六國的份,六國根本不可能越過函谷關騷擾秦境。即使同時一打六,也不能叫兩線作戰。秦唯一兩線作戰的時候,就是義渠沒有被滅的時候,義渠被滅,秦再沒有後顧之後,沒有兩線作戰的困境,從此秦國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只要不出昏君,基本上秦國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 3 # 棲鴻看紅樓

    你弄錯了,秦從來沒有六線作戰過。

    六國攻秦,是組成六國聯軍,從同一方向進攻。因為秦國地理位置非常好,基本只有函谷關一條道路可以出入。其他幾個方向,要麼是少數民族地區,要麼是崇山峻嶺地區,要麼是荒漠地區。在那個時代,都不適合大規模兵團進軍。

    秦朝主動出擊,一向遵守“遠交近攻”的原則,採用“蠶食”政策,一點一點地吞併,一步一步地進攻,一國一國地打擊。

    我甚至覺得奇怪,秦朝的國家政策,在相當長的時候裡,一以貫之,幾乎沒有大方向的調整。避免兩線作戰,堅持各個擊破,是秦國長期堅持的國策。是秦王深通軍事?還是無意為之?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秦滅六國,絕對不是偶然的。

  • 4 # 鬥天鬥地鬥自己

    秦國從沒有以一打六!秦國的地理位置特別好。是當時兩個最好的位置國家。秦國北邊是義渠國,南面是弱巴蜀,西部沒路,關鍵是東邊。邊的函谷關在魏國手裡的時候,那個慘呀!被軍神吳起按在地上摩擦!直到吳起投楚,魏國爭霸中原之後。

    1.敗魏,搬掉攔路虎!

    秦國開始了打擊第一個對手。無敵的魏國!秦國花了大力氣,才從魏國手裡奪取了函谷關。至此,每次秦國出關,被打敗就逃回函谷關,然後派一個千把人守著函谷關,然後就行了!慢慢消耗魏國國力,同時慢慢佔了巴蜀,消滅義渠,至此秦國才有統一天下的可能!

    2.擊楚,削弱楚國,讓巴蜀成為後方基地!

    魏國無力維持以後,秦國面對兩個地理位置強國:楚國和趙國。趙國太可怕了!是唯一一個在秦國最強的時候還可以打敗秦國的。廉頗,藺相如,趙奢,將相和睦!於是秦國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實力,決定搞楚國。趙國怎麼辦?小打小鬧,打不贏,撤回函谷關唄!這一搞又是很多年,楚國搞殘了!

    3.大決戰:天下姓秦嬴氏還是趙嬴氏!

    高潮來了,秦國在搞殘楚國以後,決定先欺負一下已經變成弱者的魏韓兩國。韓國受不了了把上黨地區送給了秦國。秦國在此投入了5年,終於要摘桃子了。上黨當地頭頭們不幹,轉身投靠趙國。於是秦國,趙國終於大面積接壤了!

    趙國:香蕉你個芭拉!上黨給你,分分鐘你就發兵到邯鄲。我不要混了!中山國已經搞定了!無後顧之憂,幹!

    秦國:呀呀呸!我幾年死了這麼多人!好不容易要拿下上黨!你卻摘桃子!上黨在你手裡,我根本打不出去。幹!

    世界雙強終於硬碰硬了!長平之戰,以秦國大勝告終!

    4.天下是我家。

    長平之戰結束20年,舔好傷口的秦國終於開始了滅國之戰,天下已經無人可擋。六國滅。

    秦國從西向東打,贏則開疆擴土,敗則回到函谷關舔傷口,同時挑撥東方六國彼此攻伐。主力永遠對準一個國家。所以沒有一對六的說法。再加上函谷關多次救了秦國於水火之中,秦國不是沒有敗過,這才是秦國的真實情況!

  • 5 # 海力布

    用博弈論的方法看,不是六線作戰勝利了,而是每次兩兩對決中,秦勝利了。

    秦一統六國是最終的結果,真正打仗的時候,還是一對一,而不是一打六。假如真的一打六,配合得當,歷史就會改寫。曾齊國不可一世,可五國聯合攻打齊國,就把齊國從一流國家打成了三流國家,再也沒有稱王的野心和實力。這樣的事情只要發生一次,秦國就不可能統一,可六國各有自己的私心,沒有統一行動,更別說,秦國也不會放任他們搞在一起,拉一個打一個,逐漸分化瓦解還是能辦到的。

    就像大學四年,要上幾十門課,都還要達到一定水準,聽起來難,可大部分人都做到的,為什麼?分散到每個學期,也就幾門,認真學怎麼會不過?秦朝從商鞅變法逐步強大起來,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許多陰謀詭計、大小戰爭、六國的勢力逐漸衰弱,直至滅亡。杜牧在《阿房宮》中說:“滅六國者非秦也。”蘇洵在《六國論》中也說:六國破滅,因為他們向秦割地求和,秦坐收漁翁之利。鬥爭中,此消彼長,直到一統。

    戰國亂局中,秦做對了什麼?

    縱觀上下五千年,能夠大一統的原因都相似,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自身逐漸強大,秦兵耐苦戰,秦國國內沒出什麼亂子,而秦用連坐等制度,把一盤散沙的人民管轄起來。組織能力強,戰鬥力也跟著加強。具體作戰方面,秦國利用遠交近攻的方式,拉一個打一個。

    六國做錯了什麼?他們割地求和,內訌,國內發展不平衡有短板比如魏國戰鬥力一度非常強,齊國靠海經濟富庶等等。

    反觀我們自己,有一技之長則能立與世,多一些聰明才智,世事洞明則能活的更滋潤,不犯大錯,一路積累碰上風口就走上人生巔峰。歸根結底,這個一非常重要,對秦國來說是自身實力,對我們來說則是一技之長。有就加強,沒有就趕緊打磨。

  • 6 # 歷史的天空好精彩11

    秦國張儀提出的連橫策略是幹什麼的,就是為了避免出現以一敵六的局面。秦國很自知,沒有狂妄到以為自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 7 # 西府趙王爺

    這顯然是誤解了兩線作戰的意思,所謂兩線作戰是指同時在兩個方向作戰。比如二戰時期的德國,原本在西邊和英軍鏖戰,結果又轉頭去打了蘇聯,結果被東西兩面夾擊,腹背受敵。

    而從秦國的地理位置來看,其是不可能出現六線作戰的局面的。秦國在滅掉西南地區的巴、蜀等諸侯國以後,將自己的對敵方向基本上穩固在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東邊。而秦國和六國打,一般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和楚國相對的武關,一個是東出韓國的函谷關。

    所以,秦國最多出現的也就是一個兩線作戰。

    然而在歷史上,由於武關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秦國和六國的戰鬥大都是函谷關方向,所以秦國事實上只是一線作戰。

    此外,所謂的一打六,也並不存在。歷史上秦國雖然滅掉了六國,但秦國從未同時和六國作戰過,更沒有實現過一錘六的壯舉。

    事實上,在整個戰國時代,無論哪一個國家,都沒有強大的一國對抗六國的實力。哪怕是戰國後期擊敗了趙國的秦國,其實力已經膨脹到吊打東方六國任何一家,但其面對著多國伐秦一樣的慫。

    比如公元前247年,魏國公子信陵君,統率五國聯軍,說是五國聯軍,事實上真正出力的也就趙魏楚三國,他們於河外大敗秦軍,將秦軍趕回了函谷關。

    當然,歷史上秦國有擊敗過五國聯軍的壯舉。即公元前241年,由楚相春申君為主帥,趙將龐煖率領趙、楚、魏、燕、韓等五國伐秦,於函谷關下為秦軍所敗。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

    但是當時秦國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齊國當時乃是秦國的盟友。兩國一西一東,將其他五國包圍在中間,使之無法全力以赴。所以為了報復,龐煖回過頭來,把齊國給錘了。

    (趙悼襄王)四年,龐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不拔;移攻齊,取饒安。

    講到這裡,其實涉及到戰國曆史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合縱連橫。

    所謂合縱,就是六國聯合起來打秦國,由戰國中期名士公孫衍和蘇秦提出,他們有感秦國的強大,所以欲聯合東方六國共同對抗秦國。

    “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

    而合縱之勢一旦達成,秦國基本上就只能認慫。而且根本不需要六國聯合,僅僅是魏、趙、韓三國的三晉聯盟,或者說齊、楚為首的齊楚聯盟,那都夠秦國喝一壺的。

    所以抵擋合縱,秦國採取了“連橫”策略,其核心就是挖牆腳,從而瓦解敵人的聯盟。比如戰國後期的齊楚聯盟,不僅實力強大而且地理位置優越,不像被打殘的三晉那般好欺負。於是張儀出使楚國,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再加上許諾獻地六百里,使楚懷王與齊斷交,從而一舉拆散了齊楚聯盟。

    當然,張儀是個騙子,楚懷王一怒之下,發兵攻打秦國,然後被秦國暴打,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然,這其實是秦國一直以來慣用的套路。當初面對三晉聯盟,秦國也很少正面硬剛。更多的時候是專挑韓國和魏國這兩個軟柿子捏,至於強大的趙國,暫時不會去招惹。

    秦國和趙國決戰前,其實已經在伊闕之戰中,由白起率軍殲滅了韓、魏兩國的精銳主力。此外楚國也被打得遷都,被迫和秦國結盟。

    就這樣,秦國不斷的透過連橫策略,使六國無法達成堅固的聯盟關係。然後一步步的蠶食削弱六國的力量,等到秦始皇發動滅六國之戰的時候,東方六國已經沒有了翻盤的實力。

    當然,即使是這時候。秦國也沒有一打六,而是遠交近攻,一個國家一個國家蠶食消滅。大致策略就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

    為什麼是這個策略呢?

    首先燕國和齊國距離秦國尚遠,秦國在消滅三晉之前去攻打這兩個國家並不現實。所以秦國早早的便和兩國交好,而且還暗中挑撥兩國與其他國家的矛盾,比如燕國和趙國,齊國和楚國,以期他們不要達到多管閒事的目的。

    至於魏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都是秦國鄰國。其中楚國實力較強,貿然作戰,很可能會被拖入戰爭泥沼。同時楚國和秦國世代聯姻,有著聯盟的基礎。而魏國作為秦國世仇,被秦國經年累月的打擊,不足為慮。

    當然,韓國其實比魏國更慘,基本上都已經成為了秦國的傀儡,那為何還要首先攻擊他呢?

    這就只能怪韓國運氣不好了,誰叫他的國家就在函谷關外,掐住了秦國東出的咽喉。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為了避免韓國背了,後捅刀子,只有先滅掉,反正費不了多大事兒。

    事實上在秦滅六國之戰中,雖然韓國是秦國第一個消滅的國家,但是趙國才是秦國的首要目標。這個趙國太頑強了,雖然經歷了長平之戰的慘敗之後,國力遠遠不如秦國,但依然是秦國最大的對手,與秦國打得有來有回。而且和楚國不一樣,趙國和秦國都是互相不妥協,見面即是生死血戰。

    所以滅掉趙國這個實力強勁,且仇怨深厚的對手是非常必要的。

    當然,歷史上趙國並不是第二個被滅掉的國家。邯鄲被攻破之後,公子嘉逃到了代地,堅持抵抗,一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滅掉,當時還尚在的國家,就只有齊國了。

    說這麼多,總結來講就是一點,秦國滅六國並不是粗暴的一打六,甚至於連平推的算不上。其間也還涉及許多的策略和利益交換。

    所以,秦國一統天下,實力只是一部分,策略也很重要。

  • 8 # 方圓論壇

    多線作戰這種兵家大忌,秦王嬴政和秦國的眾位將軍怎麼可能不知道呢?秦朝雖然強大,但也沒有強大到可以同時對其他六國同時開戰。歷史上秦滅六國之戰時,秦國並非是以寡敵眾多線作戰,而且採取了逐個擊破的攻擊策略。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共用了十年的時間先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從而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皇朝。

    秦朝的勝利絕非偶然,秦國能從最初時期關中地區的一個偏遠的小國家,一路發展壯大進而吞併六國一統天下。靠的就是少數話,多做事。秦國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秦國一直被認為是蠻夷,從而被中原各國所排斥。秦國雖然不滿其他諸國對於自己的態度,但沒辦法,秦國實力不強,話語權自然薄弱。腰桿不硬,秦國也沒有能力說狠話。所以從秦孝公時期開始,就重用商鞅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正因為有了商鞅的改革,才有了日後秦國的崛起。

    秦國到了秦始皇即位並且正式掌權之後,李斯就曾上書秦王嬴政表示,秦國已經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他請求秦始皇開始發動統一之戰。李斯為何如此有把握呢?原因就是因為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在一直不斷的發展壯大。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齊頭並進。到了秦王嬴政時期,秦國國力已經達到了巔峰。反觀關東六國,其勢力卻每況愈下。按照李斯的說法,關東六國的實力已經下降到了秦國郡縣的程度。可見六國實力下降的有多麼嚴重。

    歷史上秦國一同六國的步驟簡單來說就十二個字。即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秦始皇並沒有自大的認為可以一挑六。所以秦國的一統之戰採取的是分而治之的方式。首先就是拉攏盟友,然後再讓六國內鬥,最後再由弱到強接連擊敗諸侯國。六國本身對於秦國也十分的忌憚。在秦國展現出吞併征服的野心後,六國也想要聯合抗秦,但事實上六國本身恩怨情仇也是一團亂麻。所以六國根本就沒辦法聯合,倒是秦國卻趁機挑撥各國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了逐個擊破的戰略部署,進而統一了全國。這才是秦國勝利的根本原因。

  • 9 # 生活情感日記

    以連橫破壞六國的合縱。

    我們知道一個成語典故叫“秦晉之好”,秦就是秦國,晉就是晉國,秦晉之好就是指秦國與晉國結成世代友好的政治聯姻。

    這個成語典故是真實存在的,故事發生是在秦穆公時期,當時的秦國還沒有變法,實力還很弱小,秦國為了能夠東進中原爭霸,與中原地區最強大的晉國結成政治聯姻關係,簡單的說,就是與晉國結盟。

    從商鞅變法開始變強。

    商鞅變法是一個叫衛鞅的人提出的,他原本是魏國宰相公叔痤的門客由於在魏國沒有受到重用於是帶這魏國李悝的《法經》來到了秦國。他的變法眾所周知使秦國的軍事政治實力有很大的發展。後來秦惠王繼位為了緩解國內矛盾,商鞅成為政治犧牲品。

    秦惠文王時期:縱橫捭闔,見縫插針

    商鞅變法之後,國力逐漸強大,秦國從魏國手上拿到了河西之地,開始有了東窺的機會。到了秦惠文王時期,已經開始其東出的戰略。

    但實際上,整個秦惠文王時期,諸侯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明顯,而變法、新政也層出不窮。

    齊國、楚國的實力並不比秦國弱小,而趙國大有崛起之勢,老牌大國魏國實力尚強,韓國“勁韓”之名尚在,燕國也在惠文王晚年開始變法圖強。

    因此,這幾乎可以說是戰國時代最精彩的20餘年,整體實力最強的20餘年。各國之間相互紛爭,並沒有把秦國當成共同的敵人,基本上處於誰強勢就集體打誰,誰弱勢就趁火打劫的時代。而秦國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六線作戰的問題。

    這個時代,秦國的主要戰略任務是:儘可能的強大自身,取得實力上的優勢。此時,各國也都是如此:選擇盟友,儘可能擴大己方實力。

    秦國兩線作戰的戰例

    在商鞅變法後,秦國是很少受到外敵的入侵,只是少數幾次東方諸侯合縱攻秦。因此,秦國即便發動兩線作戰,也是主動挑起的,而不是被動應對的。

    那麼秦國有哪幾次是兩線作戰呢?

    在長平之戰的第二年,秦在攻趙的同時,白起率軍隊入侵韓國。也就是說,秦國同時與趙、韓兩國開戰。秦國之所以敢兩線作戰,是由於以下原因:其一,韓國實力極弱,在長平之戰前就被秦國打得割地求降;其二,秦國在長平之戰處於僵局時,攻打韓國,是為了震懾魏、楚等國家,阻止魏、楚援趙。

    在秦滅六國的第一次伐楚之戰時,秦同時發動滅魏之戰。這次也是兩線作戰,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秦國統一戰爭已接近尾聲,魏國非常弱小了;其二,由於秦王拒絕王翦六十萬大軍伐楚的建議,只由李信率二十萬軍隊伐楚,因而秦軍有充足的兵力發動對魏的戰爭。

  • 10 # 西餐劉顯琨

    秦國面對六個國家難道就是六線作戰嗎?

    這明顯是不符合史實的。

    戰國七雄爭霸,列國各懷鬼胎,遠交近攻之術頻頻,合縱連橫之術更多。沒有永恆的朋友,都是隨著利益的變化而變化的。

    從地圖上看,秦國居於西部苦寒之地。若想一統大業,就必須東征六國。但是若同時與六國開戰,在強大的國力也是支撐不住的。

    所以秦國在發展的過程中,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就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

    而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秦國用勢如破竹的攻勢統一六國,其根本還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國力很強大。

    而且秦國大的戰略佈局也是從西向東進攻,所以大的戰略縱深還是向東部的,秦百萬虎狼之師,由西向東,單方向掩殺六國。

    無論是物資調動還是部隊轉移戰線,都是更加方便的。

    秦國沒有出現二戰時期德國,日本那樣的東西戰線。最多就分:正東,東北,東南三個方向。

  • 11 # 歷史方位

    沒有那麼誇張,秦國採用的是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對其他六國採取的是拉攏與攻擊並行的方針。任何國家妄圖對多個國家採取兼併,都是自取滅亡,這不僅在亞洲近代史中能夠得到印證,在古代也能夠找出支援這一論斷的證據。

    秦國以商鞅變法為根基,解決了秦魏河西之爭,又剷除了舊貴族亂國的現狀,逐漸崛起為戰國七雄之首。經過二百餘年的春秋攻伐和戰國亂戰,歷史進行到戰國末期,統一的步伐已經勢不可擋。秦昭襄王時期,在商鞅變法積累的雄厚國力的支撐下,秦國開始東出擴張,對周圍接壤的鄰國採取蠶食鯨吞。最慘烈的當屬秦楚之戰、秦趙之戰。郢都之戰,白起水淹郢都,導致楚國數十萬軍民的傷亡,白起因此獲封武安君的稱號。長平之戰,白起坑殺戰國四十多萬趙軍,直接將帝國人口越減近半。

    秦王嬴政即位後,逐漸完成了對嫪毐集團以及呂不韋的清除,開始親政。李斯上書嬴政,認為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數十年,已經具備了吞併六國的實力,建議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對六國採取兼併戰。這與雄心勃勃的嬴政不謀而合,李斯正好在適當的時機,說出了嬴政最真實的想法,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策略。

    李斯、尉繚等人為嬴政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措施為: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遠交近攻的策略就是,先與不接壤的齊燕結盟,再威逼利誘穩住魏國和楚國,打破三晉之盟,消滅韓國和趙國。在這樣的方針下,秦國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亡了韓國,劍鋒直指趙國。在趙國,秦相李斯採取反間計除掉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王翦因此迅速滅亡趙國。

    在解決韓趙之後,秦國便開始對其他國家逐個採取兼併戰。避免陷入多線作戰,這正是李斯所提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精髓所在。因此,秦國從來都沒有多線作戰,更沒有六線齊發。一個國家,如果自恃國力強盛,想要多線齊發,對多個國家採取兼併,必定會陷入多線戰爭的汪洋大海,最終猶如困獸被束縛手腳,它一定會滅亡。

    反觀近代史,日本與德國兩個法西斯聯盟,正是在野心的趨勢下,多線作戰,最後陷入反法西斯聯盟的汪洋大海之中。

  • 12 # 展翔的天馬

    雖然秦國以一個國家打敗6個國家,這的確是事實,但秦國根本就沒有進行過6線作戰,所以根本就沒有犯什麼兵家大忌。反而是因為秦國利用了六國存在的矛盾,逐漸消滅了六國。

    下面是天馬菌的觀點。

    秦國破合縱

    自秦國進行商鞅變法之後,六國就開始擔心秦國逐步強大,所以都聯合起來,一起攻打秦國,此時的叫法就是合縱攻秦。

    這樣看起來是6個國家一起攻打秦國,秦國也的確要面對6個國家的進攻。但其實秦國這個時候是處在守勢,主要就是破壞6國的合縱,其實在戰略上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做好防守生存下去。

    所以這個時候,認為秦國是進行6線作戰是不合適的,畢竟秦國要對付六國,並不是他自己想要的,而是被動的面對6國的合縱。

    況且六國的合縱根本就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矛盾,而這些矛盾又沒有死,六國可以形成合力,所以只要秦國可以從中挑撥離間,6國的合縱基本上就已經破了。這樣更加就談不上是6線作戰了。

    秦滅六國

    秦滅六國也是存在的,看起來也是全國打六個國家,但其實那個時候六國的實力已經大大的削弱,就算六國可以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秦國,那也沒有與秦國抗衡的實力。

    況且秦國在消滅六國的過程中,是對六個國家一個一個的進行消滅,根本就沒有進行同時消滅,所以6線作戰也是不存在的。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意外,例如荊軻刺秦王,這也是燕國迫不得已才使出的招數,就是因為擔心燕國會步其他國家的後塵,被秦國消滅,所以才派出刺客去刺殺秦王。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恐,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解荊軻以徇,而使王翦、辛勝攻燕。燕、代發兵擊秦軍,秦軍破燕易水之西。

    就是因為秦國要將六國進行一個一個的消滅,才會使這個過程中還沒有消滅的國家產生警覺,然後就會進行冒險行動。

    這都足以說明此時的秦國已經擁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對其他的國家都是擁有壓倒性的,如果可以聯合起來抗秦的話,那當然是聯合起來比較保險很多,但實際上他們的實力就算聯合起來,也無法與秦國抗衡了,所以才會派出刺客進行冒險行動。

    結束語

    秦國根本就沒有進行過6線作戰,所以說犯了兵家大忌,那種說法就不存在。而且秦國可以消滅六國,憑藉的就是自己的實力,其他國家就算反抗也沒有用。

  • 13 # 淘金獵人Alex

    秦滅六國並不是六線作戰,而是逐一滅掉。

    從地理位置上說,秦國只與韓、趙、魏、楚四國相鄰,即使多線作戰,最多也只能四線作戰,燕和齊未與秦相鄰,秦國不可能空投作戰。從軍事上說,秦國也不會選擇多線作戰。對秦滅六國起到決定性戰役的是長平之戰,此戰後,戰國後期秦趙兩強並立的局面被打破,秦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不管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遠超東方六國,但是即使這樣,六國的軍事力量依舊不可忽視,尤其是趙國和楚國,都曾重創秦軍。比如邯鄲保衛戰,趙國以少勝多,而且趙有李牧,楚有項燕等名將,秦國非常忌憚。從政治(外交)上說,秦國後期採取遠交近攻政策,主動與齊燕楚這些大國結交結盟,讓六國互相見死不救,步步蠶食三晉土地,這樣最為保險,防止六國聯合。

    秦能夠滅掉六國除了秦國綜合國力強和君臣將一心外,也與六國自身有關,正如阿房宮賦中寫到的: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14 # 房飾曾誠

    大秦朝能夠一統,除了國力強盛外,還有很高明的戰略戰術:

    一、遠交近攻

    從這個就能看出,它並不是一起開戰,而是很有策略的選擇目標;

    二、以連橫破合縱

    從這個也能看出,雖然他是老大,也怕給人群毆,該當孫子還得當;

    三、主殺伐次占城

    秦朝軍功是以敵軍人頭數量來定的,秦朝名將倍出,光光白起一人,一輩子就殲敵一百多萬,才有"殺神"的由來。在解放戰爭時期,透過三大戰役搞定老蔣,也是同樣的道理。

  • 15 # 江湖小曉生

    秦國採取兩線作戰,依舊能夠一統江山,這是為啥?還能為啥,因為強大唄!秦國已經強大到了各路諸侯都不是他的對手的地步。

    除非六國聯軍合夥再次攻秦,否則很難擋住秦國強大的攻勢。秦始皇不是傻瓜,他懂得怎麼實現自己的計劃。早在他太爺爺秦昭襄王時期,相國范雎就已經制定好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所以秦始皇時代也是這麼堅定不移地執行的。

    看看秦國一統六國的整個順序,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也存在兩線作戰的時候,只是並不多。這就是秦始皇最機智的地方。

    一、秦始皇滅韓趙魏,可謂是三線作戰。。

    秦始皇第一個滅掉的諸侯國,就是最靠近自己並且土地面積最小的韓國。這個小國家此前已經輸了不少土地給秦國,比如說秦武王拿下的宜陽,讓上黨成為了飛地。後來秦國與趙國爭奪的上黨,在長平之戰後也成了秦國的地盤。

    其實秦始皇對韓趙魏的態度是一樣的,可以說是三線作戰,同時對這三個諸侯國不客氣。因為這個時候,就算他們三家合作在一起,也無法與秦始皇的軍隊相抗衡。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趁著燕趙兩國火併的檔口,帶著大軍進攻趙國,奪取了趙國漳水流域。公元前234年,秦始皇再次對趙國出兵,在趙國境內建立了雁門郡和雲中郡。

    那麼這個時候韓國和魏國是什麼態度呢?他們居然不敢幫助趙國。為什麼?因為趙國沒什麼太大希望了,幫他們等於害自己。公元前231年,為了苟活下去,韓國把南陽送給了秦國,而魏國也割讓了不少土地給秦國。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終究沒有放過韓國,秦國大軍俘虜韓王安,一舉滅亡韓國。不久之後王翦和楊端帶兵圍攻趙國,李牧因反間計被殺,王翦在公元前229年最終滅亡趙國。

    由於這個時候燕國太子丹派了個荊軻來刺秦王,所以秦始皇派王翦教訓了燕國一頓,此後逼殺了燕國太子丹,逼迫燕王喜遷都遼東。

    韓趙魏就剩下了魏國,秦始皇在公元前225年,這才派遣王翦的兒子王賁工大魏國,並且水淹大梁城,最終滅亡了魏國。

    可以說秦始皇對付韓趙魏三國的時候,採取的其實就是三線作戰的方式。甚至還拉上了燕國,算是四線作戰,但是秦始皇完全不怯,因為他對秦國的軍隊實力,很有信心。

    二、滅楚國,秦始皇不敢掉以輕心。

    因為秦國數百年來,一直跟韓趙魏三國打交道,所以秦始皇對韓趙魏的實力十分了解。因此他根本就不用擔心幾線作戰的問題,就算這三個國家捆在一起,秦始皇照樣可以揍他們。

    可是在對付楚國的時候,秦始皇可不敢掉以輕心,為什麼?因為楚國比韓趙魏強大太多了。而且楚國也是老牌諸侯國,他們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就算打敗了他們,想要徹底征服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首先秦始皇派遣李信帶著20萬大軍工大楚國,結果被人家楚國大軍給擊敗了。秦始皇吃一塹長一智,派遣王翦帶著60萬大軍工大楚國,逼死了楚國大將項燕,最終攻入壽春,滅亡了楚國。

    這個時候的秦始皇,並沒有兩線作戰,他也不可能驕傲自大到在攻打楚國的時候,同時攻打齊國或者燕國。

    顯然這一對策是很正確的,畢竟秦始皇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戰勝楚國。後來項羽滅了秦國,也說明其實當年秦始皇只是武力征服了這片土地,至於楚國的人民,秦始皇依舊沒有徵服。

    三、滅亡燕國、齊國也算是兩線作戰。

    燕國之前已經被秦始皇趕到了遼東,趙國的餘孽也在北方建立了代國。其實滅亡這兩個小國家,壓根不需要費多大力氣。

    因此秦始皇在滅亡楚國以後,同時向齊國和燕國發起了進攻。公元前222年,秦始皇開始從楚地進軍齊國,並且打下了山東曲阜。

    與此同時,秦始皇又派遣王賁攻打燕國。結果王賁滅了燕國以後,又順路把代國給滅了。這麼一來六國就剩下了孤零零的齊國。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王賁再接再厲南下攻打齊國,最終滅亡了齊國。由於秦始皇在滅亡燕國的同時,在南方也在攻打齊國,所以這也算是兩線作戰。

    為啥這個時候又開始這麼操作了?因為秦始皇心裡有底氣了,最強大的楚國都被他們給滅了,還有什麼能阻擋秦國的呢?

    四、秦始皇的兩線作戰,那是深思熟慮過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從來沒有六線作戰過,他們最多的一次,是在滅亡韓趙魏的時候,選擇了三線作戰。

    這已經算是挺大膽的了,要不是對對手足夠的瞭解,秦始皇也不可能輕易冒這麼大的風險。此後秦始皇對付楚國,是單線作戰,對付燕國和齊國是兩線作戰。

    這是有一個時間順序的,由此可見,秦始皇統一六國,可不是頭腦一熱所做的事情。那是經過了多年的深思熟慮後,按照戰略部署所做的一件大事。

    當然了,秦始皇之所以有恃無恐,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秦國自身實在是太強大了。六代君王勵精圖治,終於將貧窮落後的秦國,變成了最強大的諸侯國。這就是秦始皇最大的底氣。

    總結:只要實力夠強,兩線作戰就不是什麼兵家忌諱了。

    其實戰國時期,為什麼七個諸侯國爭雄上百年之久都沒有一個大一統的局面呢?因為誰都不讓著誰,誰都想著要一統江山。

    因此今天這幾個成為同盟,明天這幾個可能就是對手。秦國想要統一實在是困難。所以秦始皇時期,必須要保證秦國的軍隊,能夠同時抵擋至少三個諸侯國一同進攻後,秦始皇才能發動滅亡六國的戰爭。

    為什麼?這就是實力的保障。因為你不管打三晉中的哪一個國家,另外兩個都不會袖手旁觀,所以秦始皇必須要做好同時對付韓趙魏三國的準備。另外那三個國家,很難抱團取暖,因此秦始皇只需要各個擊破就行了。

    參考資料:《史記》

  • 16 # 塔勒布的黑天鵝

    戰爭打的是什麼,戰爭打的就是國力。在那樣的一個冷兵器的時代,秦國在軍事技術上並沒有佔太多的優勢。兩國交戰誰能打贏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誰的組織能力更高,誰的動員能力更強,誰的制度在應對戰爭時更有優勢。

    秦國之所以能成功,這一切都要有賴於商秧變法,透過商鞅變法,秦國獲得了強大的軍事動員能力和戰爭資源獲取能力以及組織效率。這些是秦國得以戰勝六國的根本。

    商鞅的變法措施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在地方上推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各縣由中央直接管轄,官員由中央統一指派。並在民間建立什保制度,五戶為一保,互相監督,加強政府對社會的管控能力。郡縣制度徹底破壞了商周以來的封建制度,在地方一級上完成了集權化。秦國所建立的這套制度也成了未來兩千多年中央集權制度的藍本,雖然地方管理的層級越變越多,但管理的思路再也沒有變化過。

    第二,戰爭所需要的一項很重要的軍事資源就是糧食,透過控制糧食的流通渠道和限制人口自由流動。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農民哪也不能去,只能老老實實的種地。這樣一來,每一個農民就都被“標準化”了,他們活著的意義就是生產糧食,他們是戰爭資源的生產機器。政府透過控制流通渠道將農民生產的糧食輸送到秦國的戰爭機器當中。

    第三,實行軍工爵制度,將整個社會地位等級同軍事貢獻掛鉤。一個人只有在軍事上有所貢獻,才能得到爵位。爵級共二十個級別,一個人先受封低階爵位,下一次再立功受封,依次累積,直到最高階。秦國人用漫長的一生去盼望著軍爵,從低階走向高階,爵位越高,他的社會地位也越高。整個社會組織高度軍事化,是秦國戰爭機器如此完美的原因之一。

    第四,秦國由於發展比較晚,因而土地充足;而六國人口眾多,土地不夠。於是,商鞅就鼓勵六國的百姓向秦國移民。一旦這些人移居到秦國,就分給他們土地,並免除三代人的兵役,讓他們專心種田。這些人就轉化成了秦國的生產機器,而打仗參軍則由原來的秦人承擔。新秦人獲得了安全,老秦人透過打仗立功獲得了爵位,各得其所。

    在後面與六國的戰爭中,地處偏遠的秦國可以組織起六十萬人的大軍,並調動足夠的資源供養他們,把軍隊送到數千裡之外去打仗,可見當年商鞅建立的這一系列制度是多麼高效。

    這就是秦國能最終戰勝六國的根本原因,秦國透過變法和原來的六國已經不在一個維度的了。用今天的話說這就叫降維打擊。當然了,這只是我的一個觀點,它並不一定就是事實,僅供參考。

  • 17 # 寶兒便利店

    問這問題的人如果不是腦殘了就是不瞭解歷史,光長平之戰但凡有一個國幫趙國,趙國都不會敗,不說出兵幫趙國,就是齊國肯借糧給趙國,就夠秦國受的了,秦始皇滅六國也不是他一個人之功,是他們秦國幾代人把六國打殘了才到他的,而且秦始皇從來沒有一口氣敢打六國,都是一個一個打的,如果他真這麼幹,秦國滅不了六國,而且很大可能會讓六國團結一致滅了秦國,一對一的情況下秦國滅楚國就出動了六十萬軍隊,這是秦國可以出動的最多的軍隊了,他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打別的國家?

  • 18 # 劉一千五

    秦始皇滅六國,是一線作戰,也就是東線。就這一條戰線。在敘述戰國七雄時,秦與六國作少敵對面,只有兩方,一方是秦國;另一方是六國。秦國把六國看成一個整體,當作一股勢力來對待。對他們的戰爭,是在"遠交近攻"這思路下實施的。也就是有先有後,沿著時間順序而進行的單線作戰。並不是六線作戰。如圖。

    從滅韓開始的公元前230年,滅南韓(一230-一229),趙國(一229-一228),魏國(一225),楚國(一224-一223),燕國(一226-一222),齊國(一221)為止的公元前221年,十年時間,以集中兵力方式,各個擊破,隨後平定的方式。把六國平定了。總體上是以單線出擊,分步驟地消滅了這六個國家。

    秦朝之所以能這樣幹,是它有實力作支撐。從秦孝公以來的各個君主都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逐步蠶食六國,尤其是秦昭王擊敗趙國,讓最強勁的對手一蹶不振。啃下了統一路上的最大障礙。到秦王政時,山東六國自保不暇,就更沒力量去聯合抗秦了。

  • 19 # 減水書生

    所謂兩線作戰的窘境,是腹背受敵的境地,前後作戰或左右作戰,來自於兩個相反的方向,所以顧前難顧後、顧頭難顧尾。

    而秦滅六國,實際上是一線作戰,因為關中秦地以西的蠻夷部落早被平定了,大軍揮師向東就可以了。

    首先是地利優勢

    關中秦地自古形勝,進可兵出天下、退則扼守函谷。所以,只要內部穩定、蠻夷平定,秦國就可以兵出天下,不用擔心腹背受敵。

    其次是天時眷顧

    秦始皇時期,秦國朝堂王有爭心、臣有幹才;法治成形、民治井然;蠻夷不入、邊地平定。而其他諸侯國要麼主昧臣奸、要麼國力頹廢、要麼民生凋敝。當真是,強秦極強而六國極弱。

    第三是人心優勢

    歷史教科書說天下百姓心望統一,所以人心思變。但我不太認同,如果真是人心歸一,秦也就不會二世而亡、重現分裂了。實際上是秦國的土地數量和人口數量,加之集權制度的整合優勢,已經與六國不相上下。關中秦地便可構成一個方千里的大國,關外蠶食的韓魏趙之地,也可構成一個方千里的大國;巴蜀地區,還可構成一個方千里的大國。粗略算下,就是三個方千里的大國,而且都統一在秦國之內,這可就相當彪悍了。

    第四是制度優勢

    這種制度優勢在秦始皇時期達到了頂峰。商鞅變法,經過百年的實踐貫徹,已經成為秦地百姓的傳統和習慣,甚至內化於心了。疆域守法而治,將士軍功爭爵,百姓產糧求爵。此時,秦國儼然就是一部戰爭機器,必須要發動起來。

    第五是百年積蓄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這可不是說著玩的。看一看秦法就知道秦國的農業生產,就高出其他諸侯國一個數量級。而其集權體制和文書行政的制度優勢是跨時代的超越。而更重要的是,連續上百年的兵出天下,秦國的虎狼之師已經把六國打怕了、也打殘了。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但生產天下精兵的趙國,長平一戰就死了幾十萬國之精銳,此時還怎麼打。而魏武卒早已是過往雲煙。佔有鐵山的勁韓,已經被秦國打成弱韓。面積最大的楚國,首都都被秦軍佔領過,楚王也被騙到秦國玩死了,而且內部還分崩離析。遠交近攻,就剩下一個齊國還實力尚存。但齊王建,昏庸無能。而其所產的技擊之士,根本就沒上戰場,齊國投降了。

    這基本上就是秦能一打六的原因所在吧。

  • 20 # 蟈蟈的文史原創

    秦朝之所以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秦國曆代君主共同努力的結果,使得國家基礎實力不斷增強,為最終統一奠定了堅實基礎。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家各方面機制體制得到了不斷完善和提升,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同時,各界君主都很勤奮,就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統一天下,所以一代一代積攢,最終為完成大業奠定了基礎。

    2. 戰略方針的針對性。立足於秦國的實際,為統一六國,要全面分析天下形勢,於是確立了遠交近攻的戰略,對於勢力強的採取聯合的方式,對於弱的採取武力進攻的方法,不斷餐食周邊各國,一步一步統一六國。

    3. 其他各國勢力的不斷頹弱。在秦國大力發展自己的時候,政治清明,目標明確,但其他六國君王未能認清形勢,即便有個別君主聖明,但已為時已晚,國家整體形勢已經進入末期,只能做捶死掙扎。而大部分國君昏庸,不能用良將,重用奸臣,秦國用離間之計個個突破,讓本來雪上加霜的國家更加不堪一擊,最終被秦國滅亡。

    4. 人心所向。之所以國強必然民富,百姓生活幸福國家整體實力才能逐漸強大起來。在面對如此蓬勃發展的發展形勢,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其他各華人民都十分傾向於秦國,秦國統一已成必然大勢。

    5. 良將良才的輔佐。王翦、王賁,白起,蒙驁、蒙恬、蒙武父子三人 李信,章邯 ,王離等一大批戰將在秦始皇周圍,攻城掠地,戰無不勝,加快了秦朝的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產品價格不好,飼料又漲價,養殖戶該如何才能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