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一圍棋
-
2 # lishuangpq
宇宙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心去體悟宇宙的奧秘,身在地球的某一處卻窺探到了整個宇宙我以我心開青天我以我眼看世界,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每次抬頭望向天空看到的每一顆星星都連結著人體的每……
-
3 # 深空電報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看見的星星到底是什麼。其中有一些是恆星,一些是星系。其次,科普一下視星等的概念。視星等用來衡量觀測者肉眼所看到的天體的亮度,視星等的數值越小,表示的亮度就越亮,視星等可以取到負值。在環境條件好的情況下,人肉眼可見的最暗的天體視星等為6等,準確的說是在5.50-6.50之間。
天空中的星星絕大部分是恆星,那麼我們就先來討論一下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恆星是哪個吧。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恆星是HD61227,距離地球4萬光年,視星等為6.34等。它的亮度比較暗,在條件不夠好的情況下難以看到,那我們再來看看第二遠的:HD188209,距離我們約1.48萬光年,視星等5.60,算是相對來說比較亮的一顆星了。
但是,肉眼能看到的最遠天體絕對不是恆星,而是河外星系(銀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仙女座星系M31。仙女座星系M31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和我們的銀河系一起集中了本星系群的絕大部分質量,它的視星等為4.36,距離我們約254萬光年。
不過,這就是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最遙遠的天體了嗎?不是的。人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天體是三角座星系。三角座星系靠近仙女座星系,是本星系群裡第三大的星系,僅次於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三角座星系距離我們295萬光年,比仙女座星系遠,但它更暗,視星等僅有5.72,更不容易看到。
-
4 # 後樓20
我們的肉眼是看不到銀河系以外的恆星的,因為太遠了,亮度太低,無法被肉眼識別。雖然看不到恆星,但是可以看到河外星系。仙女座星雲距地球220萬光年,是我們用肉眼能看見的最遠的天體。肉眼看仙女座星系,呈闇弱而模糊的橢圓光斑。大麥哲倫星系,距離我們16萬光年;其次為小麥哲倫星系,距離我們19萬光年。從外形上劃分,它們都是不規則星系,在南半球才能看到。肉眼可見。當年麥哲倫航海到南半球發現了它們,因而得名。
-
5 # zdhfzdhf
準確地說,是地球周圍“附近”的星星,你想一下,你在夜晚看到的“銀河”是什麼樣子的?只是一條亮的光帶對不對?可那裡面是數以億計的恆星啊,而你卻看不清,所以河外的星星自然就更看不到了。
-
6 # 銀河系2448547995
看了很多個回答,沒有一個回答對的,我來告訴你們,我們的太陽系不在銀河系的中間,而在銀河系邊上,在農村晴朗的夜晚,抬頭看浩瀚的天空,天空中從北到南出現一條白糊糊的光帶,長長的,這就叫銀河系,你直線望上去,由於恆星重疊,都密集在一起,形成糊茫茫的一條河,實際恆星之間的距離都要用光年來計算。這條銀河系外面也看到了很多星星,就是河外的恆星,有人會問,銀河系直徑有十萬光年,怎麼能看到十萬光年以外的星呢?因為剛才已說過,大陽系在銀河系的邊上,一個星系和另一個星系的交界處。
-
7 # 種植恆星
1:那麼,答案是不好說,如果算上超新星或者伽馬射線爆的話,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星星就有可能來自於銀河系之外,而如果從長期穩定的範圍來看,基本上人類肉眼可以看看的單個恆星都在銀河系以內。
2:實際上大部分超新星爆發,是人類無法直接看到的,但是在1987年2月23日的時候,一位加拿大的天文學家,在大麥哲倫星系中發現了一顆視星等為5等的天體,然後,這顆對外發光的天體被確定為是一顆超新星,同時這也是一顆用肉眼很容易看到的超新星,並且不在銀河系之內,所以如果這麼說的話,人類是有可能看見銀河系之外的單個天體或者恆星。
3:不過,如果我們從長期穩定的範圍來看,超新星能被肉眼看到只是暫時的,所以一般來說不計入記錄範圍之內,那麼人類究竟能看到多遠的單個恆星呢,這裡要提到一個名詞,叫做視星等,什麼是視星等呢,答案就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星體亮度,那麼視星等的數值和恆星的亮度是呈反比的,數值越低,恆星的亮度越高,比如太陽的視星等為—26.71,數值為負數。
5:而有學者認為,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的恆星是船尾座的HD61227,其視星等為6.34,但我認為這個資訊並不可靠,因為這顆恆星距離地球達到4萬多光年,而一般來說,人類能看到的最遠恆星大約只有1萬多光年左右,而比較可靠的是位於天鵝座一顆叫HD188209的恆星,這應該才是人類肉眼能看到的極限,也是今天最終的答案,當然了這顆恆星自然是在銀河系之內的,只是因為亮度太低,我們一般很難注意到,所以,說了這麼多,小朋友們,你們懂了嗎………
-
8 # 桃花村裡賞蝴蝶
知道為什麼夏天看到的星星比冬天多嗎?夏天地球轉到太陽和銀河之間,所以晚上看到的星星比較多,冬天轉到太陽和銀河的背面,所以看到的星星比較少,
地球在銀河系中,當然看到的星星絕大多數都是銀系河之內的。再遠的超出銀河系的發光點,肉眼能看到的不會是一顆星,而是一個星系。
-
9 # kogubuto
對的,肉眼看到的就是銀河系。還有一個更大的秘密,佛教的一大劫34億年,指的就是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相撞的一個週期,碰撞導致星系系統引力場崩潰,撕裂了很多星球,地球其實是個生物體,她也無法逃脫這個命運,她為了自保,不斷研發自我生態進化出智慧生物,提供資源,就是希望他們在那個時候可以製造東西躲過此劫,其實神就是地球本身,她用思想波,給一些智者靈感,傳遞資訊,就是為了這個種族能進化強大到對抗那場大災難。當然人類如果能發展到1億年,基本都具備改造星系的技術了。一億年,相當難,發展10萬年不滅就是很慶幸了,地球都培養了成千上萬代智慧物種了,至今還是換到了人類,還不知道能撐多久?
-
10 # 喬小海
我們人類的肉眼能否看到某個物體,取決於是否有足夠多的由該物體所發射或者反射的光子進入我們的眼睛並讓視神經感知到。
如果光源有很強的發射光子的能力,比如我們的太陽,那麼即使它離得比較遠(1.5億公里),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它明亮的光輝;如果光源離得比較近(15釐米?),比如我們的手機螢幕,那麼即使它發的光並不太強(太強了的話手機電池怕是要撐不住了),也足以讓我們在陽光下看清楚螢幕上的字和影象。
這樣以來題主的問題就相當於:是否有單顆恆星可以發射足夠強的光,可以讓我們在星系尺度上看見它?答案是對於普通恆星是做不到的。我們銀河系直徑有十多萬光年,假設距離我們十萬光年外有一顆普通恆星,即使它發出的光子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就來到了地球,但是因為距離過於遙遠,在我們人眼大小的面積上無法接收到哪怕一個光子,所以我們就看不到它了。
如果我們的眼睛可以變大,那麼就可以接收到一個甚至多個光子,這就是天文望遠鏡的口徑(相當於眼睛的大小)為何動輒2米、10米甚至30米的原因。
如果我們每次可以接收來自很多恆星的光,那麼進入眼睛的光子數量也會大大增加,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它們了,這就是為何我們能看到遠在250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當然因為光子都混在一起了,所以我們沒法分辨出單顆恆星了。
如果某顆恆星變成了超新星,爆發了,那麼它會變得比普通恆星亮得多,有時候(相當罕見)這種亮度足以跨越星系的距離,讓我們用肉眼也看到,比如1987年大麥哲倫雲爆發的超新星。
宇宙浩瀚無垠,個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請多指教。
-
11 # 煙言演咽
哪裡的都有啊,怎麼可能只是銀河系的呢?銀河系在天上不是可以辨別的嗎?就是那條帶子。
其他的,有一部分是銀河系的,有的就是河外星系了!我們肉眼看到的星星,其實有好多都不是一顆星星,而是一個星系。就像我們的銀河系一樣大,甚至比它還要大的多。
還有一部分就是特別巨大的恆星和宇宙星雲。天狼星特別大,它比太陽大老鼻子了!
巨大的星雲裡面更是包羅永珍,大的很。
-
12 # 松鼠老孫
沒錯,我們眼睛所看見的星點,都是屬於銀河系,而且是銀河系裡很小的範圍的恆星。這其實挺有意思的,這個問題涉及到很多方面,對於歷史上的研究者和我們今天的學習者來說,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看到的那些星點都是什麼,距離究竟多遠,我們是如何獲得這些知識的。
天上的星星看起來並不遠,所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空氣乾淨清澈能見度好,又沒有霧霾的時代,確實星光如此純淨明亮,彷彿觸手可及。“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個距離不是遙不可及的,因此古人曾經以為天上的星座是真實的,宇宙大小也是有限的。
即使在天文學誕生以來,從古希臘時代,一直到哥白尼時代,天文學家們試圖測量日月恆星的距離,他們發現宇宙其實挺大的,但仍然認為恆星天球就像一個外殼包裹著宇宙。換言之,宇宙大小還是有限的,恆星距離都在一個球面或者球殼上。
擁有了望遠鏡之後,天文學家們才開始試圖攻克恆星距離這個千古之謎。一直到1833年,天文學家們才第一次成功測量出恆星距離。赫歇爾則發現我們周圍的恆星組成了一盤狀結構,這是第一次描繪出銀河系可能的形狀。而一直到1929年哈勃才發現我們以前看到的旋渦狀星雲其實是河外星系。宇宙之大,古人其實沒有摸到第一塊磚頭。
所以我們看到夜空裡,包括多種天體。五大行星,衛星(我們的月亮),據說視力特別好的能夠看到木星的衛星,恆星(他們組成了我們所謂的星座),銀河系裡的星雲(比如獵戶星雲),仙女星系(M31)是我們唯一目視可見的大星系,如果你到南半球去,還可以看到大小麥哲倫星系,它們是我們銀河系的小夥伴(伴星系)。
-
13 # 使用者59550314342
聰明!這就是時空扭曲,也許在同一時間,你看到光的時候,該星球已經毀滅200萬年了,理論上,你的速度達到光速就可以實現時空旅行,但是隻能向未來延伸,也就是說可以去未來,但是因為宇宙中有蟲洞的存在,所以理論上你透過蟲洞,就可以回到同一時空下不同時間段的統一位置,也就是回到過去,時空扭曲會在每時每刻發生,現在你所經歷的是立體以後的結果,如果由三維空間變成四維空間,理論上你可以在任意時間同時存在,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回到20年前的時候,再看看你過去的樣子,另外也提醒那時候的你好好學習,否則你不可能像我編出這麼多,好了,我真蒙不下去了!就這樣吧// @哲5555: m31距離254萬光年?那麼說。是不是就等於說我們現在看到它的的星光。是它在254萬年以前所發出的光?
-
14 # 濰坊安丘厚德載物
我們的太陽系處在銀河系的一個支臂上看到的星星不一定都是銀河系的!也可以看到別的星系的恆星!因為我們在銀河系的支臂中心不是銀河系中心!是銀河系邊緣!與別的星系鄰近是可以看到別星系的恆星的!如仙女系的恆星等!
-
15 # 愛你一生193553326
回答問題應該簡單一點,像他們都說了那麼多浪費了我們太多的時間,然後有看不完,在地球上肉眼看到的星星多大部分都是恆星,可以說甚至都是恆星,因為只有恆星發光,其他的行星,他不發包,所以我們就看不到還有一點呃不會只是銀河系的學區銀河系以外的星星,我們也能看得見
-
16 # 科壇春秋精選
提到肉眼能看見的星星,首先需要明白什麼是視星等?
視星等,是一個天文學的術語,最早由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制定,他將自己所編制的1022顆恆星,按照亮度分為6個等級,即1-6等星。後來人們將1等星定義為6等星亮100倍,根據這個定義,視星等被量化,每級視星等的亮度之間相差2.512倍。但隨著科技發展,1-6的視星等已經不能描述所發現的星體亮度了,因此天文學在原有的基礎上將視星等進行延伸。
那些看起來不突出的、不明亮的恆星,並不一定代表他們的發光本領差。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恆星視亮度,除了與恆星本的光度有關,距離的遠近也十分重要。同樣亮度的星球距離我們比較近的,看起來自然比較光亮。所以晦暗的星並不代表他比較光亮的星細小。
那麼是否代表距離地球越近的星體,越容易被肉眼觀測到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影響視星等的因素,除了距離之外,還有星體本身的亮度等因素。舉一個例子,巴納德星距離地球僅僅只有6光年,但它的視星等為9.54等,因此並不能被肉眼所觀測到。
排除了空氣質量以及視力等原因,人們肉眼所能觀測到的是6等星體。這些星體總共有6000多不到7000顆。最遠的一顆星體,是一顆名為HD 188209的恆星,它的視星等為5.62等,距離我們大約有1.48萬光年。
如果把肉眼能看見的“星星”改成“天體”的話,那我們肉眼所能看見的最遙遠的天體則是三角座星系。它是繼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之後,本星系群的第三大星座。距離地球大約300萬光年。
-
17 # 科普大世界
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星星,基本上都是銀河系之內的,而且是屬於銀河系中一個較小範圍之內的星體,只有一種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銀河系之外的恆星,那就是系外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時刻了。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直徑達10萬光年,然而我們看到的大多數的星體,基本上都是距離我們1500光年之內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星體基本上就是以太陽系為中心的直徑3000光年之內的恆星,只有極為個別的恆星能在幾千甚至超過一萬光年的距離上也能被我們看到,不過那樣的星體通常都是特超巨星,它們發出的光極其明亮,可以達到太陽亮度的幾十甚至幾百萬倍,所以可以光線傳播極其遙遠的距離。
不過那些發光比較微弱的恆星,即使距離我們很近,我們不用望遠鏡也看不到他們,比如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只有4.22光年,然而我們卻根本看不到它,距離我們第二近的巴納德星,距離我們不到6光年,但是由於它們都是質量很小的紅矮星,其光度比較低,所以雖然距離很近,但我們仍然看不到它們,即便距離它們不足一光年,人的眼睛也看不到它們。
有記載的人的眼睛看到的最遠的單獨天體應該是1987年大麥哲倫星系爆發的一顆超新星了,大麥哲倫星系距離我們有16萬光年,這顆被命名為1987a的超新星,在天幕上顯示為五等星,勉強能被我們看到,不過它的光輝是穿越了16萬光年的距離才來到我們地球上的。
-
18 # 科學黑洞
這個問題不好直接回答,簡單分析一下你們自己下結論。太陽系處在距離銀心大約2.6萬光年遠處,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0萬光年(有訊息稱為16萬光年),如果不嚴謹的說我們肉眼可見的星星都是銀河系內的,並且是在下圖中的黃圈中,大體上是2000光年範圍內。
一顆天體肉眼是否可以看見不僅取決於距離,還取決於這顆天體的自身亮度(絕對星等),一顆天體本身再亮距離遠了也看不見,一顆天體距離再近自身不夠亮依舊看不見。綜合考慮絕對星等和距離等因素,肉眼是否可見天體可用視星等來表示,視星等小於等於6的,肉眼皆可見,並且視星等可為負值,例如我們的太陽視星等為-26.72.
不嚴格區分的話,夜晚肉眼在天空中見到的亮點都叫做星星,那麼這種概念下的星星就分了好多種:太陽系內的行星、星團、河外星系等。肉眼可見比較著名的河外星系就是仙女座大星系了(M31),它的視星等為4.36。它和銀河系同等級共屬於本星系群,距離我們254萬光年,它正在高速向我們移動,未來會和銀河系相撞。
而比較常見的北斗七星、牛郎星、織女星、天狼星、北極星、天津四等都是銀河系內的恆星,大體上是在十幾光年到百光年左右。以下是比較有名的夏季大三角:
還有一些短暫肉眼可見的天體,如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後期發生超新星爆發,肉眼可能短暫看見,例如1885年人類首次發現仙女座星系中的超新星,距離幾百萬光。但是人類見到的大多數是位於銀河系內的超新星爆發。
-
19 # 沛齊l草根
人們看到的星,都是可見光在視界內的投影。太陽系內可見的星光就那麼幾顆。其餘的都是星系或者星團發出的可見光。他們的光線已經在宇宙裡行進了幾百萬甚至幾億年。最終進入了我們的眼睛。用人類的時間概念來看,星星在那裡一動不動幾千年,也不過是宇宙時間裡的一剎那。
-
20 # 科學船塢
是的,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都是銀河系的。
我們能看到的,除了恆星,還有星雲與星系。
星系、星雲有仙女大星系、三角座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小麥哲倫星雲。
大、小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伴星系、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距離我們大約18萬光年,小麥哲倫星雲距離我們大約19萬光年。這兩個星雲我們在北半球看不到,它們在南半球的天空中始終高掛。
仙女星系距離我們更遠,足足有254萬光年遠,不過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依稀可以看見仙女星系,比如這樣:
而大、小麥哲倫星雲的視覺感覺基本是這樣:
當然,這都是在理想的觀測條件下才是這樣的效果。
再來說恆星,肉眼可見的恆星都在銀河系內部,觀測到的範圍大概是以地球為中心畫個半徑1500光年的圓,所以目測看到的恆星數量有限,肉眼可在夜空中看到的恆星大概有6000多顆吧。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回覆列表
是的,都是銀河系內的。
通常情況下,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共有四類:1、恆星:如太陽和北極星、織女一、天津四、南河三、心宿二等亮星和很多很多的較暗的星星;2、行星:肉眼只能看到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水星共五顆行星;3、衛星:肉眼只能看到月球這一顆衛星;4、人造衛星:如果你經常觀察夜空,那麼你一定會偶爾看到過一顆很亮又移動很快的星星,亮度有時可以超過木星,速度大約二到三分鐘就能劃過整個天空,這就是人造衛星了。除此之外,有時我們還能看到比較亮的彗星,如1997年三四月間出現在夜空中的海爾波普彗星。
實際上,我們憑肉眼,大約一共可以看到大約六千顆銀河系內的恆星(全天或全年能看到的)。並且這些恆星基本上都在距離太陽一千光年之內的範圍內,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的直徑大約在十萬光年左右,可見我們的肉眼的觀察範圍,實在是小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