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媽的育兒經
-
2 # 楊楊爸親子驛站
3歲的孩子,做什麼事都說不不不,看著還擺出一副牛哄哄的樣子,是不是很好笑,但氣人的時候,又特麼想打他一頓。但又怎麼捨得呢,愁壞眾人。怎麼辦?
01別慣孩子,立規矩,貫徹執行孩子喜歡說“不”,是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芽,他不明白怎麼回事,但卻很享受挑戰父母權威的而得到的滿足。
家長要趁此機會,多讓孩子自己做事,儘量不過多幹涉孩子的獨立探索行為,培養專注力,以此鍛鍊孩子獨立觀察與思考的能力。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任由孩子自己做,如亂髮脾氣、打人、不好好吃飯等等壞毛病,必須在這個時期,給孩子立規矩,改正壞毛病。家長不要以為現在還小,等孩子長大就好了。其不知,長大後,壞毛病就改不掉了。
02滿足孩子好奇心,減少說不的環境3歲的萌寶,正是對外界充滿興趣的年齡,當孩子進行探索行為時,家長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滿足他的好奇心。
比如題主說的,不要吃飯,那就不讓他吃,讓他體味到餓的感覺,當他找你要吃的,你就可以適時教育,給他以餓肚子的懲罰。
再如不睡覺,那是因為他不困,或者已經困得不行了,非要挺著,那就陪他玩到底。你一動不動,就看著他,讓他無事可做。次數多了,發現父母對此並不感興趣,他也就睡覺了。
這裡提醒一下,別讓孩子睡前太興奮,多讓多陪孩子參與戶外活動,不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曬太陽,促進身體發育,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等到晚上,又餓又累的寶寶,是不是就會倒頭便睡呢。
孩子喜歡說不,一是在享受說不時,父母過多的給予關注,讓寶寶到滿足,二是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挑戰父母的權威,能夠讓寶寶覺得,自己很強大。
總之瞭解孩子為什麼說不,家長多學習學習孩子的心理成長,對付這麼個小寶寶,還是綽綽有餘的哈。
-
3 # 薯片話梅
媽媽:(摸著孩子的頭)"孩子,我們一起收拾玩具吧?"
孩子:"不要。"
媽媽:(商量性地問)"那我們出去玩一會,好不好呀?"
孩子:"我不去。"(說完把頭撇過去)
媽媽:(不耐煩地)"那你自己待著玩。"
孩子:(大哭)"啊啊啊啊不要!"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以前很聽話,後來越來越叛逆了,感覺很難帶,不管是強硬的要求孩子還是苦口婆心求孩子,他們老是不願意這不願意那。這很可能是孩子正在經歷一個說"不"的時期。如果你的孩子處於這個時期,那麼家長們好好做一下"功課"。
孩子說不的年齡孩子說"不",不是一時興起。在幼兒心理學上,把孩子開始說"不"的時期,稱為"反對"階段。這個階段即標誌著朝自己身份邁出的第一步。
從孩子十八個月大開始,他們就會開始拒絕,會一直持續到孩子三歲左右。這個年齡是孩子自我肯定的機會,他認為自己也可以擁有力量,所以想反對父母,用自己的力量說"不",這個他展現個性的好機會。
瞭解孩子說"不"的背後原因兒童心理師貝雷貝貝說:孩子開始說"不"的年齡,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背後的原因也是值得家長們看一看的:
1、 孩子要建立一種自己的方式
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他打算把這一點公之於眾,在孩子十八個月之前,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安排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父母的影子。但是現在,他開始要說出自我,因此他便會說"不"。
2、 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意願不同於別人
在說"不"的時候,這種拒絕其實是在體現他的意願。孩子在慢慢認識自己的獨立存在,就會有一些自我意願,尤其是他們發現自己說"不"的時候,家長會重新審視他們的需求,這就讓他們更加意識到這個詞語的強大。
3、 孩子想要追求自己的自主權
面對孩子說"不",不少家長的一第一反應都認為是孩子的叛逆,而不是他們的需求表達,一些孩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他們會想要自己完成,反而別人幫助他完成,他會不高興,這也是引發孩子說不的原因。
比如孩子自己在穿衣服,穿了十分鐘還沒有把衣服穿整齊,家長就會想要代勞,但是家長一伸手,孩子會說"不",如果強行幫他們完成,孩子甚至會大哭大鬧。我們理解家長的幫助是想提高孩子的效率,但是在孩子看來是自己的自主權被剝奪了,這個敏感時期的孩子,一定會說"不"來反對。
4、 孩子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
當孩子說"不"時,不少家長都會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這就會讓孩子更有存在感。《說不的孩子》裡說過:孩子說不等一系列行為,都是為了引起家長關注的方式。這也是孩子一種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在許多的二胎家庭中,本來十分乖巧的哥哥姐姐,卻慢慢開始不聽話了,這是因為他們覺得弟弟妹妹的出現,分走了爸爸媽媽的關注,自己為了能夠感受到關愛,那麼一定要表現的更有存在感。
聰明家長面對孩子說"不"的策略孩子說"不"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不理不睬,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我們可以從孩子說"不"的幾點原因,進行應對。
1、 給孩子一個選擇
孩子在做一個選擇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有權力,讓孩子飯前洗手,比起強迫孩子洗手,不如讓孩子做一個選擇:你喜歡水果味的洗手液,還是花香型的呢?這種選擇能夠讓孩子有機會體現他的個性,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權,是符合孩子需要的一種策略。
在前面我們說過,孩子說"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自我意願的發展,因此要多給孩子享受"做主"的感覺。
2、 給孩子一些時間準備
如果總是用命令和陳述的語氣,讓孩子馬上去做一件事,那麼他們肯定不願意配合。比如家長能夠告訴孩子再看五分鐘電視就吃飯而不是讓孩子馬上去看電視,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不得不馬上離開遊戲而感到難受。
給孩子一些時間準備,還是能夠讓他們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他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有自己的自主權,好過完全被剝奪自主。
3、 適當和孩子示弱
當孩子和家長說"不",家長不要覺得這是孩子在挑戰自己,一時間家長和孩子雙方僵持不下,這樣就會引起雙方之間的炮火。其實,家長適當地示弱是不僅能夠化解和孩子的矛盾,還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當家長強迫孩子練字的時候,與其說"趕緊練字,別玩了!",還不如請求孩子,問孩子一些字應該怎麼書寫,讓孩子給出一些指導,孩子一定會有成就感,而他們就能夠獲得滿足,在這個時候也就能夠配合家長的要求了。
4、 家長自己要少說"不"
家長如果就很愛說"不行、不可以……",這樣要求孩子,會被孩子覺得說"不"是有一種力量在,他們自然會想擁有這種力量,也就會說"不"。
那麼家長自己一定換一種要求孩子的語言,讓孩子不要吃冰淇淋,可以說成讓孩子孩子吃水果等等。使用正向的語言,讓孩子少聽到"不"。
家長要避免掉入這些陷阱在教育孩子上,家長很容易掉進很多陷阱。而處理孩子總是說"不",那麼一定要避免這些"陷阱",不僅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還可能導致親子關係惡化。
1、 家長不耐煩
面對孩子一直的拒絕和反抗,家長很容易失去耐心,在這種時候,家長一定要儘量保持冷靜,畢竟孩子很多事都不懂,需要家長來引導。如果家長不耐煩,那麼這種強烈的反應就會讓孩子加強他的態度。
2、 服從孩子的要求
服從孩子的要求,對孩子來說是不太好的,容易讓他們養成一些壞習慣。《育兒寶典》裡講到面對孩子的要求,最好的是合理的要求可以答應,而也要懂得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
李女士對兒子就十分寵愛,孩子做什麼,她都會滿足孩子。這次,孩子卻想要最近新出的一款價格不菲的遊戲機,李女士有些猶豫,孩子馬上就大哭大鬧,李女士沒辦法又只能給孩子買。小時候孩子要的只是一些玩具,但是孩子長大了要求更高了,那麼家長的壓力也是十分大的。
3、 放棄對孩子的要求
家長是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願,但是不是孩子說"不",就有些事可以不讓孩子去做了,這樣孩子覺得自己的反對是有用的,不管是好的壞的要求,他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4、 家長要控制一切
俗話說"硬碰硬,一定是兩敗俱傷",有部分家長的控制慾十分強烈,如果孩子說"不",家長就會對孩子進行打罵,這就容易讓孩子身心受傷。控制孩子的一切,也會讓孩子在家長構建的框架裡感到壓抑,孩子的成長應該有自由。
抓住孩子說"不"的好時機孩子開始說"不",其實是一個好兆頭,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初步判斷,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等等,都是很不錯的機會。
1、 面對陌生人的食物玩具,孩子要說"不"
孩子容易受一些誘惑,所以很多壞人都會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玩具或者零食來騙孩子,那麼家長就要告訴孩子,他們想要的東西,只要合理,家長都會盡量滿足,但是陌生人的東西,一定要說"不"。
2、 讓孩子明白說"不"是一種智慧
在孩子開始說"不"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怎麼去和別人說"不",而不是讓他們一味去遷就別人的要求,這樣孩子就能夠少做一些不情願的事。在拒絕別人的時候,讓孩子學會委婉,禮貌的說"不",這也是讓孩子在學習正確的人際交往。
3、 鍛鍊孩子的勇氣
有一些人有這樣苦惱,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而最後都是自己吃虧。孩子說"不",就是出自於他們內心的反抗,而很多人就缺少這種勇氣,他們害怕自己拒絕別人,會讓別人不高興,而本來是別人請求幫忙,卻會因為幫不了別人感到自責內疚。
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學會說"不"很重要,但是有時候說"不"這種勇氣,很多人都沒有,成為好人是應該的,但是一定不要讓孩子貼上"老好人"的標籤。面對孩子說"不",作為家長,一方面得避免孩子養成任性的毛病,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有機會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個性的壓抑是不利於人的發展,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孩子也有說"不"的權利,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成為一顆獨特又有光芒的"星星"。
4、孩子三歲了也該給孩子灌輸一些早教的知識了
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
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
普遍存在廣告頻繁、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
快速適應幼小銜接。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
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我家孩子一直在學,
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
4 # 慕小喬
3歲寶寶不聽話怎樣引導?
一.如何引導
1.仔細觀察寶寶發脾氣的具體情況:如在什麼時間段,發生了什麼事件,發展過程如何等,然後根據寶寶發脾氣的心理機制來分析真正的原因,瞭解“發生了什麼”。從而增強家長處理此事的信心。
2.當寶寶平時接觸周圍東西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堅持支援和鼓勵的態度來滿足他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新鮮感;當寶寶多次失敗並開始煩躁時,家長應及時介入,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寶寶自己找到新的解決辦法,重新燃起興趣。透過這種方式,孩子的心理可以被引導到一個積極的方向。
3.發脾氣是一種訴說心裡話的方式,父母要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講,安靜地跟孩子在一起,保持一定的身體距離,溫柔地看著孩子的眼睛,溫柔地拍拍寶寶的背。告訴他:“我為你感到難過。當寶寶感到被接受和理解時,他的情緒自然地放鬆下來,就會轉移注意力,開始新的探索。
二.不聽話兒童形成的原因
1.在一定條件下,孩子的任意行為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寬容的結果。它往往是在父母的寬容和縱容下慢慢形成的。愛是沒有節制和寬鬆的教育,無限制地滿足孩子們吃、穿、玩的要求,沒有一定的生活標準和行為規範,是孩子們任性的溫床。
2.由於幼兒自制力差,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思維偏激和僵化。有的家長用嚴厲的手段如責罵、責罵來壓制孩子的正當需要和意見,或對待孩子的缺點,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抵制殘暴,發洩不滿,鼓勵孩子的任性行為。
3.孩子不聽話,家長的要求和願望難以實現,有的家長感到無助,於是對孩子放手不管,久而久之導致任性的形成
-
5 # 育兒手帳
3歲寶寶口頭禪“不”家長要多反面考慮。
第一,寶寶到了第一次獨立的時期,喜歡以否定來確立自己的地位。這個時期一般是正常的,無需過度在意,當寶寶度過這一時期就會自然糾正。
第二,孩子說不得時候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3歲的寶寶有了獨立意識,當他不喜歡某一食物或者某一玩具的時候,會用“不”來表達,這樣家長就要用心觀察寶寶,溫和的疏導寶寶或者尊重他的選擇。
第三,家長的過度包辦,讓寶寶習慣拒絕。有時候當寶寶說“不”夠,家長為了節約時間或者省事,就自己去給寶寶解決問題了,導致寶寶認為只要說“不”問題就會解決,所以變成了寶寶解決問題的習慣。
第四,為了吸引監護人注意。有些寶寶在被過度忽略後,會產生逆反心理。3歲寶寶正處於敏感階段,當被忽略後心理創傷,用拒絕來吸引周圍人的關注。家長一定要學會反思,可以從書籍中找到新的自己。
並不是成人一定會照看孩子,育兒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成人經歷了幾十年的固定思維,在面對兒童很難產生同理心,特別是高學歷家長很容易陷入育兒誤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問題兒童大多出自家境不錯的家庭。
-
6 # 檸檬遇上姜娃娃
三歲寶寶不聽話,凡事愛說“不,不,不!”,這現象太正常了。
其實每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樣罷了。
先來說說我家閨女的情況,簡直是一個磨人的小妖精。叫她做什麼都是“不行,不要,我就是不想這樣”,叫她吃飯時會說“我不吃”,叫洗澡“我不洗”,叫她刷牙“我還不想刷”,問她什麼時候才刷,“我就是不想刷”……
類似的事情每天都上演,有時出去玩,叫回家也不回,說不愁死人那是假的。
為何三歲的孩子如此愛說“不”,如此不聽話呢?
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只是她的想法跟我們的不一樣罷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很多想法,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之所以喜歡說“不”,那是因為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自己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大人的意見跟她的想法有衝突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反抗”。
這也正是人們口中說的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惹人頭疼。
如何去幫助孩子度過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是我們為人父母眼下最重要的事。我們可以這樣做:
1.儘量尊重孩子的想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有想法,這是成長的必然結果,這事本身就是值得高興的。她的想法可能不成熟,這需要我們加以引導,而不是全然否定。
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自我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滿足孩子的需求可以讓孩子多一些安全感,多一些自信。
如果孩子的需求不合理,我們可以肯定她有想法本身的好,然後引導孩子,想辦法把孩子的需求合理化,這也可以激發了孩子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的積極心態。家長要鼓勵為主,積極引導。
2.瞭解孩子說“不”背後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孩子鬧騰的層面上。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鬧騰說不,就覺得特別煩,怎麼勸孩子都不聽的時候,內心裡挫敗感越發強烈,對孩子越沒耐心。
其實,如果換個角度想,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你可能就會看到另一個樣子。比如我閨女好幾次叫洗澡就是不肯,她本意並不是想跟我們作對,而是她自己想先完吃飯再洗,不想那麼快洗澡,僅此而已。
這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可以答應孩子飯後洗澡。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心裡知足,也更願意配合我們。
如果一開始我們就跟孩子對抗,非要她聽我們的話,孩子自然會有更大的牴觸情緒,更加不肯配合我們的想法。
3.學會理解孩子,給她多一些耐心。我們理解孩子,孩子也會學著去理解別人。給孩子多一些耐心,孩子不會表現出來那麼多的焦慮和急躁,我們淡定孩子自然不會瞎鬧。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在鬧,而是我們在“鬧孩子”,不是嗎?人家還不想吃飯,我們非要她吃飯;人家還不想回家,我們非要她回家;人家還想聽故事,我們非要她立即去睡覺……
太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在要求孩子遷就我們的節奏,而不是去理解孩子的節奏。對孩子而言,其實最痛苦的人是她呀!
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節奏,來適應那個還未長大的孩子,她還跟不上我們的步伐,我們死催是沒用的,放慢腳步等一等孩子才是最理智的辦法。
-
7 # 秋南與公子
2-6歲處於小朋友第一個叛逆期、敏感期,他們說不,爸爸媽媽應該感到開心,因為他們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再與媽媽是一體,自我全能感爆棚,開始長大!
但是對於家長來說呢,也不能以暴制暴,應該給予一定的引導,制定相應的規矩和規則,以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有以下幾點:
1,將命令變成請求,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和尊重,尋求他們的幫助:你可不可以幫我拿一下東西?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助。培養孩子參與家務和家庭事務也有利於他們責任感的形成。
2,多點規矩,少點囉嗦和廢話。所有的請求和規定,說到做到,不要一味的妥協打翻規定,又一直不停的嘮叨,讓孩子注意不到溝通的重點,起不到教育的意義。
3,給孩子多點選擇,而不是直接質問。某某,你如果再不收拾玩具,我就把它們全扔到垃圾桶裡去!不如說:寶貝,你想先吃飯前收拾玩具還是想飯後收拾?!叫他感覺到自己有選擇,而且是他自己做的選擇!
-
8 # 蘋果爸爸育兒
兩三歲的寶寶不聽話,口頭禪就是“不,不”,大人說什麼他都要唱反調。當遇到寶寶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恭喜你。
可能家長要說了,孩子這麼叛逆,我都要愁死了,你怎麼還在恭喜呢?
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雖然宣告著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到來了,但是同時也說明他正在向自我獨立邁進。
為什麼兩三歲的孩子,開始不聽話,喜歡反抗家長呢?家長只看到孩子的叛逆行為,卻沒有去想他出現這個行為的原因。只是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很聽話,很順從,為什麼現在開始跟大人唱反調呢。
1、成長的必經路。
在孩子更小的時候,他們的自理能力不夠,尤其是在嬰兒時期,很多事情要依賴於家長。隨著他們逐漸長大,能夠獨立行走,開始學會吃飯,很多事情都能自己來做了,這個時候他們在思想上也會出現變化,開始想要獨立。
2、自我意識在發展。
兩三歲的孩子,他的自我意識正在萌發,獨立的標誌是什麼呢?就是開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當家長提出要求孩子去反抗,說“不”的時候,並不是他故意地去跟家長唱反調,而是他希望家長聽到自己的聲音,聽到自己的想法。
3、自理能力發展的需要。
兩三歲的孩子,自理能力在逐漸增強。很多時候他覺得,這些事情我自己都是可以做的。而家長對於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放心,不願意去放手,很多事情在為孩子包辦。這樣就會讓孩子為了爭取自己的自理能力,而去向大人說“不”。
孩子透過向家長說“不”,是想要回自己吃飯的權利,自己穿衣的權利,自己做很多屬於自己的事情的權利。而這些,都是孩子自理能力養成的重要環節。
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應該怎麼去引導呢?1、有原則地“順從”孩子。
這可不是說,家長要事事慣著孩子,順著孩子。請注意這裡的要點,是要有原則。
當孩子向家長說“不”的時候,首先要分清情況,有原則地去對待。比如說不正確的事情,或者是有危險的事情,家長去阻止孩子,但是她還說不這個時候,就不能夠順著孩子,家長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而一些日常的小事,比如孩子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他向家長提出反抗的時候,這時候家長就要有原則地去“順從”他。這裡的順從更多的是尊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尊重他的選擇。
2、避免孩子說“不”,可以給他選擇題。
有的時候,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經常說“不”,已經成為他的口頭禪。很多時候是下意識地說出來,只要家長提出來的,他都會說“不”,似乎成為了習慣。
為了避免孩子說“不”,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換一個句式。把疑問句或者是肯定句,變成選擇性的問句。
選擇性的問句,可以讓孩子從中自己選擇,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會感受到,是自己在做主,自己去選擇了答案。
家長們經常說,希望孩子能夠聽話,但是如果孩子事事都聽家長的,那麼,他很難養成獨立的思維和意識。
教育孩子並不是讓他事事聽話,而是在尊重他的基礎上,幫助他、引導他、鼓勵他。
切記,面對兩三歲的孩子,不要每次在他們說“不”的時候,都強硬地扼殺他們的意識。孩子說“不”,是自我意識的萌發,是獨立性在發展,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女生曾經說過,孩子對成人發自內心的呼喚是“Help me do it myself(請幫助我,讓我自己來)”。請聽聽孩子的呼喚。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熙媽,這個問題談談我的辦法。
正好我家孩子3歲4個月,跟你家一樣一樣的。其實你會發現從2歲之後,開始會簡單的語言時,最喜歡說:“不”。寶寶,吃飯吧?我不,寶寶,穿衣吧?我不。寶寶,喝水吧,喝水不會咳嗽了?我不。有時要出個門,真的能磨蹭半天,老母親都記得要死,她還覺得挺好玩,就喜歡看你這樣著急的樣子,她在試探你的表現。
以前都不是這樣,現在怎麼變這樣了?孩子在進入2歲後,到3歲,這個階段,俗稱“可怕的兩歲”,那麼恭喜你了,你家孩子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要知道嬰幼兒期還沒有或者說還不懂得如何表達自我意識,進入2歲後,有的孩子更早,1歲半開始有自我意識,開始有想法,想表達了。對世界的瞭解多了一點想去嘗試,當你去阻止時,他當然會說不,想吃糖,你說不,他一定會在地上打滾的。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通病。說明你家孩子長大了。越聰明健康的孩子,這個階段無理取鬧錶現越明顯。
如何引導?第一,父母的態度很重要。耐心不發脾氣,你平靜,那麼孩子的情緒很快能平復。比如帶孩子去超市,想要玩具或者想吃糖的時候,你要是跟他講大道理肯定聽不進去。每次我都說好呀,先拿到手上看兩眼,等到付錢時,跟她說,這個玩具要等到好好吃飯獎勵5顆星再買。糖呢,我就說錢沒帶夠,先讓阿姨儲存著,我們回去拿夠錢再來買吧。如果她一直哭鬧,那就哭吧,哭夠了,抱起她就走,邊走邊親。她也就沒招了。因為哭沒用,平時跟她也講,哭沒用。
第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找到她想的原因,然後去疏導她的情緒。有句話正如陶行知的書名一樣《我們必得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孩子哪裡懂吃糖對牙不好,也沒發現牙真的壞。所以道理不是絕對的,我們可以做到延遲滿意。說了得5顆星買玩具,一定會買玩具,說了下回,下下回,下下下回拿到錢買糖,一定會買給他吃,吃一兩顆糖也不會怎麼樣,每天堅持刷牙,大人也會吃糖,多愉快的事呀,童年不要像我們那會留下遺憾。延遲滿足,也可以建立得來不易的意識,長大了才能珍惜得來不易的東西。
第三,當你想讓孩子做一件事是,不要正面對他說,要反著來。比如要吃飯了,你可以這麼說,寶寶,你的這碗飯不吃了吧,我給隔壁小弟弟端去,我去喂小弟弟吃去。當讓她穿衣服出門時,你可以說,咱們不穿衣服吧,這麼漂亮的衣服給隔壁小弟弟穿,反正你不穿。你看她積極的很,三兩下搞完收工。
第四,要給孩子出選擇題,不要出判斷題。你一出判斷題,她一定會說不,你一著急,她還特高興。你就問,你是穿紅色衣服還是黃色衣服,她會選擇好,如果還是不穿,那就送隔壁小弟弟。給孩子自主決定的機會,耐心點,讓孩子慢慢長大,馬上要上幼兒園了,能這樣24小時照顧她的機會開始變少了,讓孩子學會自主獨立,畢竟在幼兒園老師可顧不過來的,而且不要小看我們的孩子,在一個群體環境中,孩子都喜歡自我表現,老師一鼓勵,積極的很。
總之,只有家長更耐心的引導,才能促使孩子更健康的成長,才能更好建立親子關係,為之後下一個叛逆期更好溝通堅定好的基礎,這個階段引導的好,他能聽你的,後面你的話她才聽的進去。到了青春期,你們的親子關係才不會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