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複利長盈社

    我是複利長盈君

    專注於長期盈利能力的提升!

    這是我的專業領域,來回答。

    第一,完善了融資渠道

    中國企業絕大部分融資都是透過銀行間接融資,這樣雙方都有很大的壓力,對企業而言有還款壓力,對於銀行而言有壞賬壓力,在這種大環境下,很難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註冊制的實施,降低了企業上市門檻,讓更多的企業可以直接股權融資,降低了企業的創新風險,更降低了整個社會的風險。

    第二,A股港股化

    創業板註冊制的實施是對創業板垃圾股的團滅,當前市場已經反映了,註冊制後,垃圾股最後一塊遮羞布-殼資源也一文不值了,垃圾股會和香港的仙股一樣沒有交易量,跌破1元價。

    第三,再次提升A股核心資產的整體估值

    註冊制後,炒作資金有三種選擇:

    1、繼續瞎炒直到破產

    2、退出市場認命

    3、擁抱中國最優秀的公司

    正常的人都會選擇第三種方式,這樣必然會再次提升核心資產的整體估值。

  • 2 # 偉哥牛股實戰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那麼,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與科創板會有哪些異同?創業板的變化又將對A股市場產生哪些影響?

    漲跌幅調整為20%

    關於漲跌幅方面,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五日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

    華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聯名所長趙錫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從當前新股上市以後的價格表現來看,44%的漲停板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比如約束“炒新”等行為。目前,新股基本都會收穫連續多個漲停,而且開板前漲的幅度還不小。如沒有漲停板限制,新股一天就漲到位了,就會產生交易和換手,效率會更高。因此,其個人認同取消新股首日漲停板限制。

    Wind顯示,截至2020年4月27日,2020年共16家創業板公司上市,其平均新股未開板漲停板天數為6.19天。而2019年上市的52家創業板公司平均新股未開板漲停板天數為8.31天。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截至2020年4月27日,東方財富顯示,2016年起共有940家非科創板企業上市,其中699家(佔74.36%)的發行市盈率處於22.9倍-23倍範圍內,只有8家企業的新股發行市盈率超過了23倍,這一比例僅為0.85%。

    而科創板除3家虧損企業外,96家新上市公司中只有中國通號和廣大特材的發行市盈率低於24倍。

    與科創板的異同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趨同於科創板,但在保薦機構強制跟投一事上,兩者則有差異化安排。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再要求券商對其保薦的所有專案進行強制跟投,而是僅對未盈利、紅籌架構、特殊投票權以及高價發行的四類公司採取強制性跟投。

    此前,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對媒體表示,券商跟投是一種方法,而不是本質,其本質上是要提高券商對專案和企業的定價能力,關鍵是要對定價負責,目的是提高科學定價能力和持續保薦能力,以及強化中介機構承擔的責任與風險。

    本輪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在試點註冊制的安排方面,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大體與科創板一致,註冊程式分為交易所稽核和證監會註冊兩個環節,透過問答的方式來督促企業提高信披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指出,堅持創業板和其他板塊錯位發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

    另外,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有三個值得關注的地方,一是建立滬深交易所稽核工作協調機制,保持稽核標準尺度一致,避免形成搶資源情況;二是明確在審企業銜接安排,確保向註冊制過渡;三是再融資和併購重組涉及公開發行的同步實施註冊制。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第一,創業板與科創板最大的不同應在於行業定位上。科創板的行業定位於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而創業板的行業定位市場目前已形成較為一致預期,會以成長性高的新經濟類、現代服務型企業為核心,兼具包容性。

    第二,創業板與科創板企業上市條件應有所不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應大幅降低企業上市門檻。目前,科創板上市企業最低市值要求是10億以上,同時對財務指標的要求是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而創業板應發揮更多孵化成長型企業“搖籃”的功能,降低市值與財務的相應要求,給到市場更多成長型企業可以對接資本市場融資發展的機會。

    第三,創業板與科創板企業退市制度應有所不同。創業板目前的退市制度並不能適用於未來在註冊制下的新上市公司,因為,註冊制下開啟“開口”的同時,必然要對“出口”更加嚴格,這樣才可以形成一個良性迴圈、“有進有出”的資本市場。科創板是一個沒有存量上市公司的市場,退市制度可以圍繞新上市公司來進行制定,但創業板不是。未來創業板的退市制度,對新老上市公司如何規定,需進一步明確。

    包容存量改革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介紹,此次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堅持“一條主線,三個統籌”,“一條主線”是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實性,由投資者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

    “三個統籌”除了前文提到的錯位發展外,還提到了統籌推進註冊制與其他基礎制度建設,實施一攬子改革措施,健全配套制度;以及統籌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包容存量改革,穩定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預期,平穩實施改革。

    本輪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涉及板塊的改革安排。最佳化發行上市條件,由深交所制定具體條件,支援紅籌結構等企業上市,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尊重存量投資者交易習慣,存量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基本保持不變,要求充分揭示風險,對增量投資者進行風險相匹配的適當性要求。

    Wind顯示,截至2020年4月27日,創業板共有807家上市公司。其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公司最多,有122家,佔比為15.12%。另外,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專用裝置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在50家以上,公司數量分別為118家、82家、68家、55家、54家。

    IPO方面,創業板共有686家公司處於正常排隊等候上會階段。

    從行業分佈來看,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的IPO公司仍是最多,但其比例為12.54%,略低於上市公司15.12%的比例。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專用裝置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也有類似的情況。

    不同的是,上市公司中數量領先的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中,IPO企業數量不足20家,而專業技術服務業則迎頭趕上,共有23家企業處於IPO階段。

    券商、創投迎重大利好

    註冊制下,企業上市流程大大簡化,此前的IPO“堰塞湖”現象將有效緩解。以2019年7月22日正式開市的科創板為例,註冊制對券商行業的影響已有體現。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券商投行無疑將迎來增量業務機遇。

    安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創業板註冊制相對利好頭部券商和具有突出投行實力的中型投行,頭部券商的優勢在於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專案資源,因此在數量和規模上預計會領先行業;中小投行的優勢在於中小企業專案資源相對豐富,投行業務對整體業績彈性更大,且更容易集中公司資源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從科創板來看,註冊制帶來機遇的另一面是挑戰。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Quattroporte王承軍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原本在核準制下,投行呈現出承做偏流程化、發行偏通道化特點;而在註冊制下,投行的承做能力、承銷能力、風控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資本金實力等各方面均面臨更高的要求。

    此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對創投行業也產生重大利好,有助於緩解資本“退出難”困境,也驅動創投機構不斷進化。

    張奧平告訴記者,註冊制對VC/PE最重要的影響在於,一二級市場估值價值套利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少,Pre-IPO的投資模式將不復存在,破發也將會常態化。所以,投資要更多關注企業的長期價值創造能力。一級市場股權融資已成為註冊制時代下企業長期價值的“試金石”,註冊制對企業能否實現IPO判斷的核心是能否實現市場化的市值的能力,科創板中的五套標準也已經體現。

    如果在一級市場中,企業都不具備被機構投資者認可的價值,無法實現股權融資,沒有機構可以給企業定價,那麼,在註冊制下的IPO階段,大機率也不會有機構投資者願意參與,企業的發行難度會很大。

  • 3 # 福溢謙翔

    推動更多優質新興科技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有利於推動更多優質新興科技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這將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完善發行上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基礎制度,進一步增強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制度包容性。”楊德龍說。

    去年7月22日正式開市交易的科創板為創業板推行註冊制起到試驗田作用。一是放寬上市門檻,允許暫時虧損但發展前景、成長性較好的科創類企業上市;二是鼓勵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有科技含量的公司申請創業板上市。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以來,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創業板上試點註冊制可以借鑑科創板。更多的科創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標的,有利於投資者抓住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機會。

    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和資金明顯分流

    楊德龍認為,中國註冊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改革會注意市場承受能力,把握好節奏。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和資金明顯分流。從科創板經驗來看,其沒有對大盤造成資金分流,而創業板開通時同樣未對A股造成明顯資金分流。

    在創業板上實施註冊制,有利於促進中小市值股票更加活躍,而券商、創投公司等將明顯受益於創業板註冊制制度紅利。在當前疫情對經濟負面影響較大的背景下,推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有利於推動更多優質新興科技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 4 # 水木央

    1.消除了原來稽核制的弊端。實施寬進嚴出策略,交給市場來稽核。

    2.原來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新興科技公司,是無法在A股上市的。註冊制的推行避免了此類公司無法在A股上市的難題。

  • 5 # 我要當富爸爸

    核准制就是對達到上市標準的企業,監管層還要再稽核,只給部分合格企業發通行證。註冊制是隻要夠上市標準的企業,就可以註冊上市。監管部門不是不管了,而是用嚴格的法律法規來管,誰違規,就處罰誰。

    註冊制是成熟市場的標配,推進註冊制是長線利好。但,在中短線偏利空,註冊制後,新股發行量大大增加,供過於求,股票價格必然下降。股票捂成仙股,可能會變成常態

    不實行註冊制,有些績差股可能不會成為仙股。可一旦註冊制了,變成仙股的機率大增。

    股票供給大量增加,一定會出現沒人光顧的股票,出現沒有交易量的殭屍股票,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股票,一旦出現利空,幾天之內就可能成為仙股。

    所以,捂住被套的股票不動,也許不再可行了。

    做短線的,一天可能就虧40%

    做短線就是接飛刀。將來漲跌幅限制從10%變成20%,意味著什麼?

    遇到天地板,一天最高可能虧40%。一隻股票一天之內從漲停到跌停,或從跌停到漲停,都叫天地板。如果買到從漲停到跌停的天地板,目前漲跌幅限制是10%,最多虧20%。如果漲跌幅限制改成20%,那麼,一天投資者最大虧損是40%,如果第2天股票還是跌停,那就是60%,兩天就虧60%

  • 6 # 驄耀說外貿

    創業板註冊制是什麼意思?創業板註冊制的意思是以創業板作為中國股票市場的註冊制試點板塊。註冊制是為了公司上市更加自由,意味著只要公司符合公司上市的基本要求,就能順利上市進行公司股票交易,註冊制也是是國際股票交易市場的交易制度,目前中國上市制度為標準式。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一部分,中長期看意義重大。創業板的上市條件上比科創板更加強調盈利,投資者大幅的擴容;估計短期內有希望享受更高的流動性溢價。

    監管部門已經在技術改造、風控、市場對接、人員等方面為創業板註冊製做好充分準備,相關規則結束徵求意見後會安排實施。而證監會相關制度的徵求意見時間是1個月,交易所規則徵求意見需兩週,即最快一個月後可以受理實施註冊制後的IPO申請。

  • 7 # 作手新生代

    1、創業板改革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要安排。

    2、創業板改革為資本市場引入“活水”,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功能。 3、加強企業“優勝劣汰”,強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

  • 8 # 經濟金融說一說

    在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是A股市場一個重大的改革,也是創業板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4月27日晚間正式宣佈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審議透過,在多個方面都具有較大的亮點,一個是在新股發行制度上,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允許一些未盈利的企業符合上市標準之後可以在創業板上市,當然這要等一年之後再出具體的上市標準,實行註冊制也是3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的要求。考慮到當前經濟轉型,一些新興科技企業在初創期還沒有能夠實現穩定的盈利,所以放寬上市條件是適應經濟轉型要求的,支援更多的科技企業上市,讓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第二是在交易方面,放寬漲跌幅限制,和科創板規則一樣,新股上市前五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之後,漲跌幅限制放到20%,這意味著試點註冊制之後,創業板股票的波幅加大,這會起到活躍市場交易的作用,對於投資者來說也要注意短期波動的風險,追漲殺跌可能會造成較大的虧損。

    在成熟市場,一般是不設漲跌幅限制的,但是A股市場的一直有10%的漲跌幅限制,現在適度放寬到20%, 這也是在科創板試點之後進一步推廣到創業板,投資者要適應這個變化,但漲跌幅限制放到20%,從長遠來看對於股價的長期走勢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對於創業板長期的執行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在短期之內可能會加大股價波動。

    在退市方面,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之後將會做一些適當的改變,比如說因為交易類退市的公司取消了退市整理期,也就是符合交易類退市條件的公司要直接退市,防止一些資金炒末日瘋狂,但是對於連續三年虧損而退市的公司,則不一定會讓他退市,還會考慮到這些公司實際收入的情況,看公司是不是經營不下去,或者是公司的特點是不是科技創新企業,他們在研發投入階段還沒有實現盈利,所以這樣更加符合科技企業的特點。

    在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和科創板相比還是有一些不同,從上市的標的來看,科創板更加突出硬核科技的特點,就是一定要有科創屬性,比如科研投入佔比要達到一定的比例,要符合國家六大戰略發展方向的科技創新企業才能夠在科創板上市,但是在創業板上的公司的範圍可能更廣,不僅包括一些科創企業,也包括一些新商業模式,新的業態的公司符合條件也可以在創業板上市。從企業發展的階段來看的話呢,科創板可能會更加前期,創業板相對來說是較後期,定還是有所不同的,科創板、創業板包括新三板的精選層其實都是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為了適應了經濟轉型的要求。

    考慮到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後,上市條件放寬,所以對投資者適當性進行了要求,對於新增的投資者增設了准入標準,包括10萬的資金量以及兩年也就是24個月的投資經驗,那麼對於原有的創業板的投資者,還是可以繼續的參與交易,和科創板50萬的門檻相比,創業板10萬的門檻較低,適用的投資者數量也會更多,這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在成長類企業裡面相對成熟是相匹配的。為了穩步推進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工作,有序做好註冊制實施前後創業板新股發行、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等方面的內容,實施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之內,證監會停止接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繼續接收創業板上市公司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申請。

    在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利好哪些行業?我認為,至少對三類公司是有利的,第一類就是券商,對於券商來說多了一些投行業務,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券商股在週二表現普遍較好,第二類是一些創投類的公司,在創業板試點註冊之後,創投類公司投資一些科創企業,新興科技企業有可能會登陸資本市場,這對於創投類公司也是有利的,第三,有利於一些可能做業務分拆的企業,分拆了之後有可能會在創業板註冊上市。

    券商股作為行情的風向標,往往在行情啟動的時候會有所表現,前段時間市場還是處於底部震盪的階段,現在剛剛開始反彈,所以券商股還沒有到大幅表現的時機,但一旦行情確立,開始往上走的時候,券商股往往不會缺席。從市場機會來看,我之前建議大家重點關注白酒、食品飲料、醫藥等消費白馬股,我認為雖然一季度對於白酒和食品飲料的業績衝擊較大,但是一個季度的業績增長並不影響到一個這個公司長期的投資價值,因此建議大家可以積極配置消費白馬股。

    在近期包括這週二,白酒股再次大漲衝擊前期的高點,甚至有的已經創新高,在大盤仍然在底部的情況之下,這些業績優良的白酒龍頭股能夠創出歷史新高,充分說明現在價值投資在A股已經逐步深入人心,堅持價值投資的投資者不僅沒受到大盤調整的影響,而且獲得了較好的超額收益,這是價值投資者的勝利。我之前在知識星球的價值投資圈多次強調,白酒、食品飲料、醫藥等消費白馬股是值得拿來長期持有,甚至可以用來養老的品種,因為這些是真正能夠實現業績穩定增長的行業和板塊,從投資方向來看,我從2009年初就提出未來10年要重點配置消費、券商和科技這三大方向,而且配置比例是5:3:2的配置比例,也就是說要50%配置在業績穩定的消費股上,30%配置在券商股上,20%配置在科技股上,這樣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是這個組合,從2009年到現在雖然大盤幾乎沒有上漲,但是組合的超額收益是非常大的,這也驗證了我對於行業方向的判斷,供大家參考。

    對於價值投資,我認為大家應該有更全面的認識,不僅傳統的白龍馬股適合價值投資,新興科技股同樣需要價值投資。狹義的價值投資是說要買當前業績優良估值低的藍籌股,但是廣義的價值投資是說你要買基本面好的股票、將來有成長性的股票,其實巴菲特不僅是價值投資的大師也是成長股投資的大師,大家可以看一下他當年買的像可口可樂、喜詩糖果等,這些都是長期的成長股,而這些公司長期的業績增長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資神話。

    巴菲特傳統上是不投資科技股的,但是近些年也開始轉變,理念與時俱進,投資了像蘋果、亞馬遜等科技龍頭股,因為這些科技龍頭股已經度過了依靠新技術的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了寡頭壟斷階段,並且已經有了穩定的盈利,現金充足,所以它的風險已經不是一般的科技股相比的,風險已經降得較低,像蘋果已經變成一個消費龍頭股,而不僅僅是科技龍頭股,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同樣,無論是在主機板還是中小創,乃至在科創板,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也是要堅持價值投資,買入有技術含量、有行業壁壘,同時有發展空間的股票,然後結合公司的這個市值大小、估值高低來決定是否投資。

    在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一部分擔心可能會導致股票擴容,從而導致二級市場資金分流,而創業板投資者門檻定到10萬元,低於科創板的50萬元,也讓一部分人擔心可能會分流科創板的資金,我認為這種擔憂不必太在意,因為一個是創業板和科創板的定位不同,他們吸引的上市公司的屬性不一樣,另一方面是在創業板註冊上市之後,監管層也會考慮到市場的承受能力和市場狀況來控制新股的發行量,而不會出現大量擴容,就像科創板從去年7月22日正式開始交易以來,新股發行的數量也是根據市場的節奏做適當控制的,所以它對二級市場資金分流作用並不大。更重要的是我當時在科創板上市的時候就提出比價效應的概念,就是這些新上市的新興科技股上市之後,受到資金爆炒,估值都比較高,反而顯得原有的已經在創業板上市的科技股估值具有吸引力,可能會帶動一波科技股的投資熱情。

    去年7月22號正式開始交易以後,科技股經歷了先跌後大漲的過程,而在今年春節之後,科技股更是走出一波快速上行的行情,這其實就是科創板開板吸引了資金更多關注科技股的機會,無論是新基建指向的七大領域,還是科創板上市國家指出的六大戰略發展方向,其實都是值得大家重點關注的一些科技的方向。

  • 9 # 小馬讀財

    利好股市,消滅普通投資人。

    自4月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以來,ST板塊持續下跌連創多年新低。

    之前我們講過施行註冊制後,會最佳化股市,而現在我們知道,目前最倒黴的就算是ST板塊了。今天的《理財投什麼》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會輪到ST倒黴,是不是有大把抄底機會呢?

    【ST板塊持續下行的主要原因】

    ST板塊之前有炒作空間離不開國內股市並不完善的退市機制:

    在過去5年,除去因併購重組吸收合併而主動退市外,因不滿足上市條件而被動退市的公司共有18家,2019年退市9家,佔到一半。從資料上來看,最近2年退市力度明顯加大。但即便是2019年,退市公司也只佔整個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0.2%,只有當年IPO公司數量的4.4%。與之對應的是,美股平均每年退市公司佔比達到6%。有數個年份退市的公司甚至比IPO的公司還多。

    正是因為退市股太少,而給了ST股各種"復活"的機會,導致歷史上炒ST股比炒任何正常股收益率都要高,成為了一種"奇觀"。

    【ST股還有沒有投資機會了】

    很多人都在認為註冊制有利於股票健康發展,給散戶帶來了福音,但是事實上,隨著註冊制的落地,這種依靠概念、殼資源的"閉眼"炒股法已經不復存在了。普通投資人在市場上將會失去最後的生存空間。

    同時,這也是一種利好股市的手段。

    【用什麼方式代替ST投資股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花會在凌晨3:00左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