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鷺未霜

    先說答案,我個人幾乎想不到諸葛亮除了北伐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

    諸葛亮主張北伐,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報答劉備知遇之恩、把軍權抓在手上、北伐是蜀漢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下面來一一說明。

    1.報答劉備知遇之恩

    諸葛亮從 27 歲跟著劉備出山到 54 歲去世,可以說完整的後半生都獻給了蜀漢集團。說他對劉備沒有感情,怕也是沒有說服力。《前出師表》裡有一段話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三國演義》雖然不能當正史看,但有首詩寫道“茅廬承三顧,促膝縱橫論;半生遇知己,蜇人感幸甚”,也能道出這一點。

    蜀漢是劉備一手創立的,繼承和發揚劉備的政治主張,是作為託孤重臣的諸葛亮必須要做的事。無論從情感還是法理上,這點都說得通。

    2.把軍權抓在手上

    只靠情懷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政治家的。任何的軍事集團都存在內部的派系鬥爭。蜀漢也不例外:劉備和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和蜀國本土的益州集團。

    蜀漢建立之初,劉備的嫡系部隊裡清一色的都是西川的“省外人”,也大部分都是從荊州帶過去的。得了西川之後,強龍和地頭蛇之間勢必互相不對付。作為本省人,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維繫自己在當地的勢力。排外這種事在任何時代和地區,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荊州集團利益代表的諸葛亮,必須將軍政大權抓在手上。而北伐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理由。

    3.北伐是蜀漢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諸葛亮的北伐,是在和時間賽跑。

    從地緣上看,不論是蜀漢還是東吳,手腕都掰不過曹魏。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南移是一直到兩宋時期才完成的。換言之,這時候北方的人口,經濟,政治,文化全方面領先於南方。當三國陷入一種相對動態的平衡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差距就越來越明顯。

    尤其人才這種東西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缺資源。那些從亂世中磨礪出來的傑出人才慢慢老去凋零時,偏遠的割據政權所具備的唯一優勢也消耗殆盡了。

    而諸葛亮,就是這個人才中的一員。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三國演義》末尾的古風中有幾句:

    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鍾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

  • 2 # 璟潤法律線上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自公元227年起至公元: 年止,諸葛亮曾經五出祁山,進行了歷時八年之久的北伐 國的戰爭。怎樣看待諸葛亮的北伐?千秋褒貶各不一。筆 不揣淺陋,亦作一些探討。

      (—) 蜀漢當時並不存在著北伐魏國統一全國的條件。

      首先,三國時期,是東漢王朝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過渡 段,一般來說,三國中的統治者都還是處於雄心勃勃、奮發 進的時期,沒有哪一國存在著“不能照舊統治下去”的情況, 然,三國中,兵將多寡,幅員寬狹,國力強弱有所不同,但當時 任何一方都不能滅掉其他兩方或一方,完成統一的大業。

      其次,當時魏國,疆土遼闊,兵多將廣,自從曹操實行屯 和獎勵生產以來,經濟恢復很快:而蜀國幅員狹小,人口也少, 自關羽被吳擒殺丟失荊州、劉備率大軍伐吳招致“夷陵之佔 的慘敗以來,兵力銳減。雖然在劉備死後,經過諸葛亮的竭 經營,使蜀國的政治比較穩定,經濟也有發展,但是同魏國相 比,力量依然懸殊。“到魏國末年,中原地區經濟已超過漢吳兩 國”,弱國焉能滅掉強國,統一天下?這是不說自明的道理.

      再次,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謀劃的在三國分立若 幹年之後,一旦“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出兵對魏作戰,最後統一 全國的戰略方針,在公元219年關羽被殺,失掉荊州以後,已 不能實行。

      最後,北伐是以弱敵強,以寡敵眾,以遠襲近,以勞對逸, 且時無名將,對手正值人傑司馬懿,懿又恰恰抓住了蜀軍的弱點,以持久戰來對陣。所以,諸葛亮多次北伐雖然取得某些局 部勝利,但終於未能定大局。

      (二)既然蜀國當時不存在著北伐魏國統一全國的條件,那麼 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多次進行北伐呢? 眾所周知,北伐曹魏,統一全國是諸葛亮平生孜孜以求的 奮鬥目標。當他第一次與劉備論天下形勢時,便擬定了:佔領荊益二州,安撫益州西部諸戎、南部夷越,整頓內政,外與孫權 結好,等候北方有變,兩路出兵進攻魏國,從而平定天下的戰略方針。這個方針雖然幾經挫折,特別是關羽失荊州,致使諸 葛亮兩路出兵進擊中原的計劃為之流產之後,他仍然矢志不 渝。致使鄧芝受諸葛亮派遣;使吳修盟,當孫權說道:“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時,鄧芝竟公然宣稱;“天無二主, 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 各盡其忠,將提炮鼓,則戰爭方始耳。”類似事例還有一些, 這充分說明北伐魏國,統一天下既是諸葛亮平生夙願,也是以他為首的蜀國統治集團始終不渝的方針。

      諸葛亮北伐,也完全是為了實現劉備救復漢室的遺願。劉備是漢室後裔,在他生前,立志要消滅曹魏政權,復興漢室。可是他這個宏願未及實現便死去了。臨死之前,他把諸葛亮召到永安宮託孤“屬以後事,謂亮目:‘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 國,終定大事’”。所謂“終定大事”,即是最後一定能消滅曹魏, 恢復漢室統一天下。諸葛亮當即涕泣表示,願“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後來,他出師北伐前夕,在給後主劉 禪的《出師表》中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 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 竭弩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具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 忠陛下之職分也”。可見,諸葛亮北伐,也是為了實現劉備復興 漢室的遺願。

      當然,對諸葛亮北伐的原因,除了上述兩點之外,還得對 諸葛亮一出祁山和、以後的數次北伐的情況區別開來加以分 析。一出祁山除了考慮國內因素之外,諸葛亮還考慮到北伐曹 魏的有利因素和條件,即利用了魏國新君近立,經驗不足;蜀 敵等.但是魏國的實力畢竟強大於蜀國,伐魏的作戰方針如果 得當,取得較大的勝利是完全可能的。但要一舉滅掉魏國,取得北伐的完全勝利則是不大可能的.諸葛亮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在一出祁山的作戰中,一開始就採取了個分謹慎的態度. 當鎮北將軍、丞相府司馬魏延提出自己“率兵五千,負糧五幹, 直從褒中出,循秦峙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北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指諸葛亮)從斜谷來,勸;足以達,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的作戰方案時,諸葛亮“以為 此縣危”,沒有采納,而是採取了走坦道、平取隴右的作戰方案。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走這條路所經過的武都郡是十五人區;誦過這裡、神不知,鬼不覺,不會遭到魏軍的攔截:隴右郡羌人、胡人很多,共首領大都同已故的蜀漢大將軍馬超關係很好,早年曾在一起反抗過曹操.在馬超失敗的同時,他們也都遭到了鎮壓;臼而他們反對曹魏政枚,心向蜀漢;這個地區的漢人也大都對曹魏政權不滿,劉備、諸葛亮“恢復漢室”的號召,對他們很有吸引力;隴右地區,魏國的兵力薄弱,打敗他們很容易.田此,諸葛亮斷言:“幹取隴右”,可以“十全必克而無 虞”.諸葛亮這條“避實擊虛”的作戰方針.進可取,退可守,沒 有多大危險,而對於魏延那個看來十分大膽,但弄得不好就會 陷入魏軍的重圍或者被迫與魏軍展開大決戰,從而使蜀軍招 致重大傷亡,甚至會覆軍滅國的冒險作戰方案,十分謹慎的諸 葛亮當然是不能接受的。事實也是這樣,按照諸葛亮的作戰方 案,當率軍一山祁山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紛紛叛魏應亮, 關中響震.形勢一片大好.可惜,這種大好形勢,由於先鋒官 馬謾“違亮節度”失掉戰略要地街亭而被斷送了.

      一出祁山是諸葛亮北伐中最關鍵的一次戰役,諸葛亮作 為一個足智多謀、精通兵法,熟嫻韜略的軍事家,他非常清楚 的知道,“魏強蜀弱,蜀國要打敗魏國,只能採取‘攻其不備’、 咄其不意’、‘避實擊虛,的戰術,並且計謀要保密,攻敵要快. ‘獲若鷹擊,戰如河決,則兵未勞而敵自散’。否則,就會失 敗”。可以說一出祁山之戰,是諸葛亮北伐戰爭的一個轉折 點,後來幾次出祁山之戰,巳成了“強弩之末”,根難說是實現 其境一全國宏偉目標之戰丁.連諸葛亮本人對北伐能否取勝 也投有多大把握了.性在給後主劉禪上言要求再次北伐時也 只能說:臣只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 明所能逆睹也”。

      既然如此,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在一出祁山失敗之後, 繼續進行北伐呢7清人劉獻廷道破了其中的奧妙:“孔明之出祁山,以攻為守者也.隆中已知天下大勢終於三分矣.而出師不已者,不如此,欲求三分不可得也.譬之弈棋.能侵入始自治、否則坐而待之耳”。這是頗有見解的論斷.因為魏大而 強,蜀小而弱,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蜀兩國的力量差距將越來越大。時間對魏國是越來越有利,對蜀國是越來越不利.諸葛亮說:“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贓”。雖先帝“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特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諸葛亮並陳述理由數條來說明 與其坐待亡國,不如北伐的道理: 其一,“高帝明井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今陛下(劉禪)未及高帝,謀臣不如(張)良、(陳)平,而欲以長 計取勝,坐定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其二,“自從臣(諸葛亮自指)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 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銱、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 十餘人,突將無前。賽、裡、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 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 分之二,當何以圖敵?” 。其三,“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患,事不可患,則住與行勞 費正等,而不及今田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那怎麼能 行呢? 其四,至於北伐是否一定要有必勝的把握才進行呢?那也 不一定。先帝劉備常常稱讚曹操之能,然而曹操也有不少次失 敗。”況臣駑下,何能必勝?”凡事難可逆料,臣進行北伐只有 盡力而為罷了。 可見,諸葛亮連年北伐不已不為之,是以攻為守者也。

      (三)

      對於諸葛亮北伐的評價,歷史上歷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可以用褒貶兩字來概括。褒者眾,貶者寡。貶者議“謂為非計”,褒者稱讚不巳。如唐中期著名宰相裴度稱讚諸葛亮“由僻陋而啟雄圖(統一全國),出封疆以延大敵(北伐曹魏)”的積極 進取精神.並給予北伐以較高的評價。他肯定諸葛亮進行的統 一戰爭是符合人民願望的。“財用足而不曰浚我以生,干戈動而不曰殘人以逞”;就是說雖然消耗了財力物力,死了人。老百 姓還是支援他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寫詩讚頌諸葛亮胸懷 統一大業:“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末代王安石也曾寫詩 讚揚過諸葛亮為平定天下,不畏艱辛,以弱攻強的精神,“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

      在今天看來,—方面要看到諸葛亮為謀求統一而進行北伐,是符合當時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的;雖然北伐沒有成功, 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也不可能成功.但他的積極進取精神是應該肯定的;這種以攻為守的北伐,也在—定程度—上達到了維持三國分立,延緩蜀漢滅亡的目的,創造和積累了許多軍事鬥爭的經驗,為我國古代軍事學說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歷時八年、五出祁山的北伐戰爭也絎蜀漢和魏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巨大的災難,使本來就卜分孱弱的蜀國逐步削弱下去,等諸葛亮死後,蔣琬、費柿執政,蜀對魏 國只能採取守勢;後來,姜維又連年出兵攻魏,更加削弱了蜀的國力,最後連守的力量也消失了。到公元263年,蜀國就被司馬昭滅掉了。

  • 3 # 正一小道

    諸葛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歷經7年。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發兵隴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後失。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漢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只得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無功而返。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區域性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數次北伐卻戰果寥寥,諸葛亮卻只能堅持,不止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的願望,還因劉備的期望,這份期望一直伴隨他到最後一次北伐,最後病逝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

    諸葛北伐雖無法北定中原,卻保衛了蜀漢政權的穩固。

    名稱

    諸葛亮北伐(諸葛伐魏)

    地點

    隴西、關中

    時間

    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秋

    參戰方

    蜀漢、曹魏、東吳(只對曹魏發動了幾次小型戰役,側面響應諸葛亮北伐)

    結果

    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魏國大將司馬懿開始掌權

    名稱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北伐中原、北定中原、克復中原、討賊興復、討賊興漢,而藝術作品中多對此次北伐戰爭稱為六出祁山等。《三國演義》中“六出祁山”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擊)。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諸葛亮

    背景

    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在彝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打敗,令國力大減。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恢復。同年諸葛亮派出陳震、鄧芝出使東吳,曉以利害說服孫權。吳、漢兩國重新締結聯盟。

    劉禪

    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戰亂,收服南蠻各族之心,儲備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資。226年諸葛亮率領大軍進駐漢中,開始操練三軍,準備等待時機,北伐曹魏。

    自從劉備亡故後,曹魏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孫吳。222—223年,曹丕出動三路大軍伐吳,受阻撤退;224、225年曹丕又兩次親征至廣陵,因無法渡江而撤軍。而曹魏與蜀漢接壤的關中、隴西等地則明顯防備鬆懈。226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當時魏國朝廷有議論,可乘諸葛亮在漢中,一舉出兵討伐他們,曹睿亦有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等地險峻,大舉興兵必天下騷動,耗費巨大,於是提出命大將分別據守險要之地,只待魏國國力強大,蜀、吳必定不戰而降。

    魏國和蜀國形式

    不久後,諸葛亮在漢中獲得了曹魏朝廷上發生之事,明白漢、魏若長此以往,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況且此時曹魏的關中、隴西等地軍備鬆懈,而漢軍卻在經歷過南征和兩年操練,軍力已經大大的提高。以有心攻無意,諸葛亮認為的北伐良機已經到來。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諸葛北伐是因為蜀漢實力弱於曹魏。1.從國土來講,蜀國只有益州,荊州(不全),而魏國有九州之地2.魏國人口遠遠多於蜀漢。所以諸葛亮只能“以攻為守”,主動出擊。

    228年春天,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闡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時機的成熟性。在接到劉禪同意出兵的詔書後,諸葛亮提兵漢中拉開了北伐的序幕。

    動機

    關於諸葛亮北伐的動機,根據史料記載,以及近歷史學專家的論斷可以將其概括為三點。

    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劉備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對於蜀漢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蜀漢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漢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在蜀漢的基本國策是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漢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漢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漢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過程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漢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軍至長安。鎮守長安的魏國安西將軍夏侯楙怯而無謀,“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唾手可得。魏國聚集軍隊“尚二十許日”,諸葛亮大軍可趁機“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便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

    諸葛亮第一、第二次北伐地圖

    但諸葛亮認為此計不安定的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順利,一旦失利將陷於進退維谷之地,最終諸葛亮選擇了“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確立了先攻佔隴右作為進攻跳板的戰略。

    於是諸葛亮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曹睿乃命曹真都督關右諸軍,前往抵禦趙雲。諸葛亮則親率主力趁勢向祁山發起進攻。

    首戰告捷

    由於魏國事先毫無防備,突聞諸葛亮率大軍殺來,導致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棄守城向東逃竄,魏國天水守將姜維、梁緒、尹賞、上官雝等投降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則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頃刻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隴西郡太守遊楚堅決抵抗。曹魏整個朝廷“朝野恐懼”。

    失守街亭

    正當諸葛亮率領漢軍一路凱歌高唱,在隴右攻城拔寨之時,遠在洛陽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軍救援,親自到長安坐鎮,派大將軍曹真督軍至郿縣防禦趙雲,張郃率軍前往抵抗諸葛亮,曹魏涼州刺史徐邈也遣參軍與金城太守率軍反攻南安郡。

    諸葛亮知道張郃乃是魏之名將,此番率軍前來必定來取漢軍咽喉之地街亭。諸葛亮正欲派將鎮守街亭時,忽聞參軍馬謖請命,要領一軍往漢軍咽喉要道街亭把守。諸葛亮排除其他眾將質疑,提拔馬謖防備漢中。

    魏延

    馬謖是諸葛亮的心腹,諸葛亮恐馬謖有失、街亭失守。再三叮囑將街亭對漢軍的重要性和鎮守街亭的部署告訴馬謖,並要求馬謖到街亭後立刻描繪街亭的山川地理圖本以及安營紮寨的位置。諸葛亮又派大將王平作為馬謖的副將,協助馬謖鎮守街亭。為了以防萬一諸葛亮命令高翔率領一支軍隊屯駐在臨渭以北、街亭以左的列柳城接應馬謖。又命魏延率領一軍在街亭之右的山谷之中接應馬謖。

    不出諸葛亮所料,張郃果然率領大軍來取街亭。可是馬謖根本不遵循出兵前諸葛亮安排的部署,也不顧副將王平的勸說。執意將大軍屯兵於一座孤山上,不在當道險要之處下寨。以至於被張郃率將包圍在山上。

    張郃派人,切斷漢軍水源。漢軍因為缺水而陷入內亂,馬謖棄軍逃亡。張郃乘勢進攻,漢軍大敗,街亭失守。

    只有王平領著千人,鳴鼓自守。而張郃又疑漢軍有伏兵,不作追擊。於是王平集合分散的軍隊,向諸葛亮大軍處撤退。身處列柳城的高翔軍隊又被郭淮攻破。魏延被張郃堵在山谷之中,前進不得。高翔與魏延為避免陷入被包圍的境地,於是都各自退軍。

    同時,趙雲在褒斜道也出兵不利,被曹真打退,曹真隨即率軍北上,攻打投降蜀漢的安定郡。

    街亭失守,蜀軍喪失了全部有利形勢。諸葛亮取西縣千餘家,後引兵退回漢中。

    對曹魏產生極大震動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失敗。

    斬馬謖

    回到漢中,諸葛亮把臨陣逃脫、棄士兵於不顧的馬謖收獄。不得已以“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諸葛亮雖感可惜,但為嚴肅法度,便斬殺了馬謖、張休及李盛,還奪取了黃襲等人之兵權;陳壽(三國志的作者)之父是馬謖的參軍,因不勸導馬謖被處以髡刑;丞相參軍、安漢將軍李邈為馬謖求情,被調回成都。

    馬謖

    王平卻因有作進諫而被提拔。諸葛亮自己仍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劉禪接納,但仍命諸葛亮以右將軍行丞相事。

    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但被諸葛亮大嘉讚賞他守衛之功。後來,有人曾勸諸葛亮再北伐,但諸葛亮認為要更訓練士卒,令他們忘了失敗之事,才可再行。

    曹真和張郃在漢軍撤出後,快速將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曹真又認為漢軍今番進攻祁山失敗,褒斜道又被趙雲燒燬和大水沖蝕,下次該會以陳倉作目標,便派將軍郝昭、王生等與千餘人屯兵陳倉,重修陳倉城。[10]。

    第二次北伐

    228年冬天,曹魏將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將領陸遜打敗,諸葛亮聽說魏軍大舉東進,關中兵力空虛。

    於是諸葛亮寫信給其兄諸葛瑾言到:“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險,水縱橫,難用行軍,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攀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

    於是諸葛亮領兵數萬出兵陳倉道,包圍陳倉。雖然陳倉此時只有千餘士兵,但郝昭已築好防備。

    諸葛亮曾派郝昭同鄉靳詳於城外數次遊說郝昭投降,但郝昭堅決拒絕了。諸葛亮便揮軍進攻陳倉城。漢軍大軍進攻,輪番使用雲梯、衝車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雲梯,當雲梯燃燒時,梯上的人便被燒傷,又以繩綁著石磨,掉下城牆,壓毀衝車。諸葛亮便轉用井闌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護士兵用土填平護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於是建起內牆,令井闌失效。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襲城中,郝昭又在城內挖下橫壕溝,擋下地道。

    由於曹魏已經事先在陳倉做好了充足準備,加上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相方激戰二十餘日未有勝負。曹真派費耀等率軍來救,魏明帝也召張郃前往迎擊諸葛亮。此時漢軍糧草不繼,又聞訊魏援軍快到,只好再退回漢中。在退師途中,成功殺死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第三次北伐

    229年春天,諸葛亮遣陳式(一說陳戒)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將郭淮領兵來救,諸葛亮率軍駐紮建威,牽制郭淮。魏軍知道漢軍主力到臨,便緊急撤退,漢軍順利佔領二郡。

    諸葛亮安撫了當地的氐人、羌人,然後留兵據守,自己率軍回漢中。因成功奪取二郡,劉禪再次恢復諸葛亮為丞相。至冬天,諸葛亮徙府營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築漢、樂二城,加強漢中防守。

    230年七月,曹魏想轉守為攻,大司馬曹真上表伐蜀議案,但司空陳群認為斜谷太險阻,難以進退,於是曹真率主力軍改為由子午道進發;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從漢水而上,欲與曹真軍會師漢中;張郃從褒斜道進兵,直指漢中。諸葛亮知道魏軍來攻後,立即加強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人,表李嚴子李豐為江州都督,防衛後方。

    曹軍的前鋒夏侯霸先大軍一步,進至興勢,在曲折的谷中下營。被蜀地百姓看到,指示漢軍攻擊,夏侯霸在鹿角間戰鬥,最後援軍到達,夏侯霸才得以解圍。因蜀地艱險,期間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棧道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在朝中,華歆、楊阜、王肅都上疏勸魏明帝下詔撤軍,至九月,三路大軍受詔撤退。同年,諸葛亮派魏延、吳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吳壹攻破費瑤(通假字,同費曜),最終取得了防守反擊的勝利 。

    第四次北伐

    再戰祁山

    231年春天,諸葛亮乘曹魏雍涼地區半年沒有下雨,再次進行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堡,並在祁山堡東北修建滷城作為蜀軍大營,諸葛亮又招攬鮮卑人軻比能,軻比能起兵到石城響應漢軍。

    司馬懿

    軻比能231年四月在北方的幽州貢馬,並無響應諸葛亮之事,此處漢晉春秋記載有誤,不應取信。

    曹魏因大將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馬懿為統帥屯於長安,領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司馬懿先派費曜、戴陵與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則率其他兵力隨後前進。張郃則認為該分兵駐守雍、郿,但司馬懿認為若分軍不及合軍有利,便向西推進。

    諸葛亮知道後,留下王平繼續領軍攻打祁山堡,自己率主力北上上邽。到達上邽附近麥田後,沒有等待收割一個月就成熟的麥糧,只對麥田進行了芟除破壞。據漢晉春秋所載,郭淮戴凌為保護麥田,僅帥四千人主動進攻諸葛亮主力部隊,為亮所破,此說不為正史所載,僅四千人主動進攻又頗為費解,故此說存疑。司馬懿軍也為保護麥田,日夜兼程急行軍抵達上邽之東,司馬懿深知漢軍勞師遠襲,糧食補給困難,兼之魏軍經過通宵達旦的行軍已為疲憊之師,因而憑險堅守,拒不出戰,諸葛亮便回軍滷城,未能徹底破壞上邽麥田,使得這批糧食成了乏糧魏軍與之對峙的資本。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

    司馬懿進軍滷城,但卻登山掘營,與漢軍對峙,不與交戰。張郃認為蜀軍從遠來攻,“孤軍食少”,必然想要速戰速決。所以應該以大軍屯於此處,然後分為奇兵,包抄蜀軍,截斷其後路。但司馬懿不採納。魏軍將領數次請戰,司馬懿都不準,諸將十分不滿,便譏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對峙一段時間後,諸葛亮撤出對祁山的包圍,將全部軍隊集中在滷城,司馬懿派張郃打通了和祁山堡的聯絡,並命他攻滷城以南的的王平,由案中道進逼漢軍。自己則率眾進攻滷城以北的諸葛亮主力,力圖以鉗形攻勢,擊敗諸葛亮。

    諸葛亮派大將魏延、高翔、吳班分三路領兵作戰,大敗魏軍。光斬獲魏軍低階軍官的首級就有三千級,獲得戰利品玄鎧五千、角弩三千一百張,如此零整有秩的戰果記載,僅漢晉春秋有此一例。另據晉書記載,此役反而是司馬懿獲得斬俘萬計的勝利。兩種說法疑點都頗多,據三國志記載,四伐僅為諸葛亮北伐不克,糧盡兵退。戰後魏國諸將獲得封賞,而蜀國無人獲得封賞,可略見四伐戰果之一斑。

    伏擊木門道

    六月,諸葛亮眼見糧草接應不上,而又收到後主劉禪下令北伐軍撤退的聖旨,諸葛亮只有引軍退回。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漢軍,張郃認為“圍師必闕,歸師勿遏”。眼見張郃不贊同追擊未被打敗而主動撤退的漢軍。司馬懿卻強行堅持要張郃領兵追擊,張郃無奈前往追擊。最後於木門道,被埋伏於高處的漢軍射中右膝,傷重病逝。

    貶黜李嚴

    第四次北伐之前,諸葛亮派李嚴督糧草時,怕出問題,於是給他三種選擇,叫他便宜行事:“上計斷其後道。中計與之持久。下計還住黃土。”

    後來,李嚴怕糧運不濟,就派馬忠、成藩傳喻旨要諸葛亮撤軍。諸葛亮回來後,反而問他:“軍糧饒足,何以便歸?”另一方面李嚴又向劉禪上表:“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 ,欺騙劉禪說這是策略,又想推卸責任給岑述。

    諸葛亮無需調查此事,直接出示李嚴之前手書,明顯前後不符,李嚴無話可說,被貶為庶人。

    第五次北伐

    揮師渭水

    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在斜谷口再率數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四月,漢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認為“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因此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令漢軍自行撤退。

    魏將郭淮認為漢軍必會爭奪北原,司馬懿認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備。果然,漢軍到來,但被郭淮擊退。

    諸葛亮考慮到前幾次北伐都因為運糧不繼,導致功敗垂成,於是開始在渭、濱的居民之間屯田生產糧食,百姓亦相安無事,一切如常。而孫權也響應蜀漢,親率十萬大軍北上攻魏,但被魏明帝曹睿親自率軍打敗。

    曹叡親征迫退吳軍之後,有人建議他到尚未分出勝負的西線督戰,曹叡說“權退亮膽破,大將軍已制之,吾無憂矣”,顯示出相較與對東吳孫權的重視,諸葛亮的北伐可能並未對曹魏造成多大的撼動。

    一次,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駐武功水北,適逢水漲,阻斷了諸葛亮和孟琰的聯絡。司馬懿趁機出兵進攻孟琰。結果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橋,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馬懿的部隊射箭。司馬懿看到橋快架好,只好撤退了。

    另有一次,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之策,想要調離魏軍攻下陽遂,被郭淮識破,預先有備而進攻失敗。

    魏、漢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其後諸葛亮故意讓人帶一套女人的衣服、頭巾送給司馬懿,表示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想要利用激將法,激怒司馬懿出軍來進攻自己佈置好的陣勢。司馬懿明白諸葛亮千里來攻,卻不去攻伐魏國的城池、部隊,只是激將引誘魏軍去主動進攻他,因此“”西上五丈原諸軍無事”,便堅決不肯出擊。

    魏軍將領見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紛紛要求出戰,由此可知魏軍中下層並不畏懼蜀軍,四伐甲首三千一說不確。為了搪塞將領們的要求,司馬懿假意上表給魏明帝請戰。曹睿便派衛尉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

    諸葛亮明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只是做樣而已。而司馬懿卻從諸葛亮派出的下戰使者口中探得諸葛亮事事親力親為,食少事繁多,認為諸葛亮活不了多久。

    秋風五丈原

    八月,諸葛亮果然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諸葛亮病重的訊息傳到成都,劉禪派李福去探望諸葛亮,並詢問此後國家大計。諸葛亮並未讓軍中二號人物魏延參與遺命部署,只是要楊儀和費禕統領各軍撤退。由魏延、姜維負責斷後,由此引起了魏延和楊儀的火併。

    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與世長辭。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秘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已經殞沒,率軍追擊,姜維擊鼓整軍,做出擊狀,司馬懿不敢進攻,於是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後,才訃告發喪,而此事後來也被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司馬懿聽聞蜀軍在斜谷發喪後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後,司馬懿雖然不認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說他“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但視察蜀軍遺留的營寨之後,歎服諸葛亮治戎佈陣之才,曰:亮真天下奇才也。

    爭議

    子午奇謀與隴右戰略

    有人質疑諸葛亮的北伐策略,討論最集中的就是為什麼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甚至有不少人臆斷,如果諸葛亮肯聽從此計,則歷史將會改變。其實,現代已經很難考據諸葛亮當時的心態了。不過,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從中可以隱約看到,也許諸葛亮不以奇兵出子午谷而是揮轉大軍向祁山,只是現實導致的一種必然選擇。

    當時諸葛亮對伐魏在戰略方向上有兩個選擇:一是出祁山,走秦川大道,取隴右(雍州,涼州),二是以奇兵出子午谷偷襲長安,取關中。

    蜀漢大將魏延主張襲擊長安取關中(子午谷之計),諸葛亮則主張出祁山取隴右。為什麼諸葛亮不選擇關中而選擇隴西呢?魏延以及後世部分人的看法是,諸葛亮過於保守,不敢兵行險招。

    其實真正情況絕非世人所想的那樣。

    第一:國力

    蜀漢地處西南,人口稀少並非密集的中原地區。劉禪投降曹魏時,蜀漢一共才二十萬餘戶民眾,也就是大約120萬人口。其中蜀漢的軍隊大約18萬。120萬人口(其中包括官、吏、兵、工、商、販、老、幼、病、殘、婦女等),要養18萬的軍隊,這對於蜀漢百姓來說負擔已經相當的重了。其中大約3萬分別保衛梓潼、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7萬軍隊要駐紮邊境防範曹魏與東吳,北伐大軍只有8萬左右。可想而知對於蜀漢來說,一條人命是多麼的重要。諸葛亮的謹慎不是為了得到多少戰爭的勝利,而是為了減少多少兵士死亡的成功。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毛主席曾經論“游擊戰”中說道“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只要人還在,一切皆有希望。

    1.蜀漢國力弱小。兵民國力只有曹魏的十分之一,不可能具備一口吃掉關中的條件,即使初戰攻克長安,作為曹魏首都洛陽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傾國之兵爭奪。到時曹魏大軍兵臨長安,蜀漢還是會撤軍。長安之戰乃是得不償失的無用之戰。

    2.而關中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必然形成拉鋸戰,雙方兵力懸殊異常,蜀軍兵少,必定不是曹魏的對手。

    3.漢軍糧運險遠,難以抗衡。假如固守長安,而魏軍切斷斜谷道等地,那麼蜀漢軍隊的後勤補給都會出現問題,糧草一旦短缺,蜀漢大軍必定不戰自潰。

    第二:地勢

    1.隴右是形勝完固之地,南依秦嶺與蜀漢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臨黃河,東據隴山。尤其是隴山,南接渭水,北近黃河,綿亙數百里,將隴右與關中隔斷,是抵抗曹魏反撲的天然屏障。因為隴右有此地利,趁虛攻克後即可派兵防守隴山各隘口,阻擋曹魏進攻,如此隴山以西可斷而有之。

    關於隴山之險要,在東漢開國平定隗囂割據的戰爭中得到充分驗證。公元30年東漢大軍數萬上隴,隗囂部將王元塞斷隴道,堅守隴坻,漢軍佯攻不利撤回關中,之後隗囂以隴右彈丸之地居然抵抗了東漢大軍四年。因此隴右是北伐的首要戰略目標,在諸葛亮五次北伐用兵當中一直圍繞這一目標進行。

    2.隴右盛產駿馬。佔領隴右一則可以獲取駿馬,組織訓練騎兵,使漢軍戰場靈活機動性大大提高,再無兵種剋制之危。而且曹魏騎兵的駿馬大多數都是從隴右獲取(少數是從幽州、幷州獲取),一旦蜀軍佔領隴右,那麼曹魏的騎兵數量實力則會大大的削弱!

    3.隴右地勢平坦,適合大面積屯田採糧!漢軍佔領隴右後,就可以不需要再從蜀地跋山涉水的運送糧食!可以大大的節約人力、物力、財力。

    第三:變數

    出奇兵偷襲長安,變數實在太多。

    1.不能派出很多兵馬,因為人多會被魏國發現。但是派出的人又不能少,因為長安乃是一座雄偉大城。

    2.長安乃是曹魏西部屏障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況且長安距離洛陽實在太近。洛陽又是曹魏的首都,城內護衛兵馬肯定眾多。如果諸葛亮派出的軍隊一時之間攻不下長安,那麼一旦曹魏派出兩路援軍,一路直撲長安解圍,一路直取子午谷斷絕漢軍退路。那麼兵出子午谷計劃等於就是送死!

    3.魏延所說:夏侯懋會棄城逃跑。這話可靠度不高!太守跑了,起碼還有都尉在吧,都尉跑了,起碼還有監御史在吧,總不可能長安最高三大長官都是窩囊廢吧!何況中國每代皇朝對地方長官都規定有守土之責。長安城乃是一座大城,是曹魏王朝僅次於首都洛陽的一座大城!長安城內怎麼會沒有賢良之才,先不談賢良之才的能力有多高,但起碼能將長安守上一個半月的人才總是有的吧!以長安的地位之高、重要之大、人口之多、防禦之強,夏侯懋即便是愚蠢如豬,也絕對不會棄城而逃,因為很簡單,守都沒有守就逃,下場必死無疑。而且夏侯懋也肯定清楚(如果他這點都不清楚,曹魏也不會派他做長安太守),長安距離洛陽很近。只要堅守不戰,等待援軍必然會勝利。

    諸葛亮選擇先取隴右的確是一個正確的方法,因為第一次北伐,基本上已經佔領了隴右的絕大部分城池,如果馬謖守住了街亭。那麼隴右其餘城池,根本抵擋不住蜀軍。只要再攻下郿縣,就可以直接攻佔長安!那麼諸葛亮的北伐之戰可以說是完全勝利了!

    至於後來幾次北伐,為什麼不再出兵子午谷偷襲長安。

    原因那就更簡單了,因為自從第一次北伐後,曹魏已經感覺到孫吳看起來強大其實是"只沒爪牙的老虎",只要派大將守住壽春,就可以把孫吳牢牢的壓制在長江以南,曹魏的長江之北的土地根本不必憂慮(事實證明,這策略完全正確!孫吳政權從建立到滅亡,從來沒有佔領過長江以北的土地)。

    相反曹魏原本認為是"可愛小貓"的蜀漢(夷陵之戰後,蜀漢兵寡將少,國力大損)卻給曹魏打了重重的一拳,如果不是馬謖無能,差點就讓諸葛亮佔領了長安!

    這一拳把曹魏的滿朝文武給打醒了,從此曹魏的重點防禦物件從原來的孫吳變成了蜀漢!魏蜀兩國之間的險要關隘,曹魏皆加強防禦,並派出大將把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時候,就被陳倉守將郝昭給抵擋住了),當然,那條可以直接攻打長安的子午谷,也被重點把守了。

    北伐是否拖垮了蜀國

    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道諸葛亮先後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義稱得上是"全面大型戰爭"。其他三次只能說是"區域區域性小型戰爭"。能動搖蜀漢國力的只有:第一次與第五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漢軍除了在街亭略損兵馬外,其他情況並沒有損傷,而且還將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軍民全部遷往了漢中,大大擴充了蜀漢國力。至於第五次北伐,漢軍的最大損失就是諸葛亮的去世,其他的情況也沒有受到任何可以動搖國本的傷害。

    所以說這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並沒有使蜀漢的國力受到傷害。

  • 4 # 風嬙遙度天際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首先蜀漢的實力根本不是曹魏的對手,無論是糧草儲備還是人口數量,蜀漢都處於劣勢。歷史上的諸葛亮五次北伐,可是北伐的結果基本以失敗告終。要知道五次北伐諸葛亮連長城都沒看到。                                                                                                                                        

                                                                                                                

    曹魏負責對抗的就是司馬懿,兩人多次交鋒,大部分都是司馬懿佔了上風。對於諸葛亮一定北伐的原因,現如今有很多說法,比如說為了匡扶漢室,其次就是蜀漢國力衰弱,一定要透過北伐來發展自己。                                            

    無論是怎樣的原因,蜀漢與曹魏都是以卵擊石。為什麼諸葛亮不顧一切,一定要打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呢?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新疆出土了一件文物,這件奇怪的文物證明了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                                                                                                                                                                    

                                                                                                                

    對於這座古墓,是一座東漢末至魏晉時期的雙人合葬墓。考古人員發現古墓之後,從古墓中發現了一件文物。這件文物只是一個蜀錦,那麼這個蜀錦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這件蜀錦上面印有七個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從這個文物的出土來看,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蜀漢生產的蜀錦為什麼會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古墓裡出現?這個文物的出土,揭開了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這一個原因是鮮為人知的。諸葛亮北伐,顯示出了蜀漢在絲綢之路中的利益。

    蜀漢可以將蜀錦從蜀地中,利用絲綢之路將蜀錦賣到西域各國,從這之中蜀漢可以賺取大量的金錢。可以說古代的絲綢之路就屬於國際貿易,從漢朝的張騫通西域之後,歷朝歷代幾乎都與絲綢之路有關係。

    蜀錦在當時來說是屬於非常貴重的物品,它的價格在中檔左右。諸葛亮看中了蜀錦的貿易能力,向西域貿易蜀錦,不僅可以促進文化交流,對蜀地的經濟發展更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蜀錦與北伐有什麼關係呢?

    蜀錦能夠生產出來,但是通往西域各國要有通道才行。蜀漢如果想把蜀錦賣到中亞,蜀漢的運輸隊伍肯定要經過曹魏控制的隴右地區,這樣一來蜀漢的蜀錦想要到西域各國,曹魏肯定會各種阻止,甚至是不能夠運輸到西域各國。

  • 5 # 是阿燃啊

    1、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2、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3、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

    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

    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

    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 6 # 是名豐收

    在諸葛亮的《出師表》裡已經做了回答“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由此可見,諸葛亮北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主要是以報先帝知遇之恩。

  • 7 # 花門酒家翁

    先主劉備定的國家戰略:王業不偏安,恢復大漢,是蜀漢的政治目標,先帝立下的,無法改變。

    譬如gc主義一樣,需要為之一代代不停的奮鬥,隨意改變容易失去執政基礎。

    因此,諸葛亮只能北伐。

    另外,蜀漢是易守難攻,有地形優勢,但要出去也難,丟了荊州後,要出去更難了。

    最關鍵的,蜀漢不比曹魏,曹魏佔據大量版圖,只要穩定發展,實力就會越來越強,如果現在不打,任由發展,以後想打也打不了了,因為戰爭就是國家經濟實力的比拼。

  • 8 # 大愛中國書畫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如下:

    1、繼承劉備遺志

    北伐這幾次戰爭都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了兵權,可以這麼說,沒有當時的劉備就沒有現在的諸葛亮。諸葛亮做的一切其實就是圍繞劉備前期的一些指導思想來做的。

    劉備的理念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關羽這些大將都是因為劉備的這些口號才跟在了他身邊,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後也必須跟著這個思想一直做下去,這是諸葛亮堅持北化的第一個動機。

    2、調和蜀漢內部的矛盾

    蜀漢這些軍隊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己帶的軍隊,稱外來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諸葛亮就利用北伐戰爭慢慢的提升外部人的地位,這樣下來外來人實力就會慢慢壓倒本地人。

    3、充分利用現有人才

    當諸葛亮接收蜀漢的時候算個爛攤子,人才呢也在慢慢的流失,現在大將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過幾年或者十多年,那個時候拿什麼戰爭,連大將都沒有了。現在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了,在不北伐就來不及了。

    4、政治正確

    在劉備稱帝之前,實際上整個中國還是在漢朝民意之下維持的這麼一個統治,但是自從曹丕串漢之後,這個漢朝整個中原地區實際上分劃成兩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還是向著大漢朝的子民,所以諸葛亮北伐還是向著民心的。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那麼這部分向著大漢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後,再去北伐,就沒有民意支援了,也不能打著當初劉備的口號匡扶漢室。這樣諸葛亮的戰爭就不叫討伐戰爭了,應該叫侵略戰爭了。

    5、現實所迫

    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 9 # 趙125244224

    目標:大一統的漢朝。目標即旗幟。高舉旗幟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著。目標聚為有這一目標的人士提供一個聚積地,共同努力去實現。

  • 10 # 等等蝦小影片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縱橫家,他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開疆擴土。白帝城託孤,鞠躬盡瘁。一直為當時乃至後世的人民所傳頌。

    蜀漢在劉備死後,大權就掌握在了諸葛亮的手中!而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也為了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進行了多次北伐!長安作為政治影響力最大的城市,處於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雖然曹魏遷都洛陽,但是當時長安仍屬於中國的經濟中心!

    諸葛亮選擇北伐的原因也有待推敲,以當時蜀漢的國力和形式來講,最好的作為是休養生息,而並非動刀兵!但這也是諸葛亮高明的地方,世人都知道蜀漢弱,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出擊,讓人摸不清虛實,不敢輕易進犯!

  • 11 # LijH

    蜀國在當時的三個國家之中,經濟,軍事實力,和人才都是墊底的,想要維持國內的長治久安,諸葛孔明就採取了以攻代守的策略,來維持國內的穩定。

  • 12 # 魚生文化雜談

    諸葛亮除了北伐,還有別的選擇嗎?可以說幾乎沒有。

    首先,要明白諸葛亮個人的志向,不是輔佐一位偏安一隅的君主就行了。他之所以輔佐劉備,其實一方面在於對漢室復興的希冀,另一方面,劉備給予他的發揮空間最大,得到的尊敬也高,能夠實現更高的個人價值。

    所以對於諸葛亮來說,他的一生,從出山的那天起,其實就已經完全地奉獻給政治家國了,所以他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個人的價值正在於對家國的價值,他只有選擇一直戰鬥,為統一大業而竭盡全力。所以,只要沒有實現全國的統一,他的戰略部署就不會停止。

    他在《誡子書》中說,要後代修身養性,積累學問,然後要尋找機會實現人生抱負,而不是悲守窮廬,做一個只顧個人安危的人。所以臥龍先生只是暫時隱居,他的內心有對於建立功勳的渴望,是完全儒家的政治理想,要保國安民。而一旦他找到了這樣的機會,尋找到自己所看中的明君,他就不會為自己留後路,而是一往無前,永無休止。

    其次,再說為什麼一定要北伐。

    由於前期各種忍辱負重,尋找各種機會,最後也只是得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對於劉備來說,有了較為充足的資本,畢竟什麼袁紹袁術劉表呂布這些前期硬實力遠勝他的人都被他超越,這個編草鞋出身的漢室後裔實在是逆襲的代表。但他自然也明白,偏安一隅不是長久之計,所以諸葛亮的目標和他是統一的。

    但是三分的實力並不均衡,北方的曹魏一家獨大,南方的吳蜀各佔一面,那麼吳蜀結盟以抗曹魏就成了兩國的唯一選擇,否則勢必更早的被曹魏吞併。對於蜀國來說,他只有結盟吳國以避免背後捅刀子的風險,而不可能去伐吳,這個選項是不存在的。

    既然南方吳蜀已結盟,也只能結盟,那麼所有的政治目標就只有轉向北面,因為諸葛亮已經花了太多時間去穩定他的大後方了,也就是徵南蠻,為蜀漢解決了後顧之憂。此時,他可以全心全力地對待北方這個大敵了,北伐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戰略部署。

    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北伐?這是實力的差距,也是最無奈的地方了。諸葛亮實際上明白雙方的實力差距,但是他在尋求一種機會,一種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機會,這種機會幾乎全憑他個人的聰明才智和過人的謀略戰術,剩下的只有天意了。而天意不是他所能掌控的,所以他只有盡人事,聽天命,盡力地去拼出一條可能存在的道路來。

    所以北伐其實就是一場無法回頭的賭博,最無奈的地方正在於這場賭博你不能不進行。因為無論什麼時候退出遊戲,就意味著提前選擇了失敗和死亡。所以他沒有退出的可能,而偏安一隅保守幾十年並非他的志向,所以只能一直北伐,他當然希望一次就幹掉曹魏,但失敗了,就只有重來。

    而且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機會,至少在三國裡,從戰略上來講,他有他北伐的可能性勝利存在的,但可惜總有其他的變動打破自己的運籌帷幄。所以也就能理解他對於馬謖失掉街亭的那種痛心,對於火燒上方谷絕殺司馬懿而天大雨的那種絕望。他最好的能力好像都輸給了運氣,這是他的過錯嗎?當然不是,恰恰因此,足以顯示他個人的偉大和超卓,他是一個能夠始終尋找到最大贏面的天才軍事家。

    再說與東吳的結盟,表面蜀國很主動,但其實也是無奈。不結盟,不可能進行北伐的舉措,結了盟,也並不能保證無憂無慮,只是說被夾擊的可能性降低一點罷了。而吳國和他的心理其實是一樣的,所以這個結盟是完全的形勢所逼,沒有辦法的辦法。假使北方真被攻破,那麼吳蜀就剩下兩兵相向了,在此之前,他們都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諸葛亮在對東吳方面,已經為自己贏得了最大的利益,不僅借來了荊州,還搞好了外交關係,保證了暫時的利益共同體。

    所以對於蜀國來說,只有北伐,北伐,再北伐,以尋求一線成功的希望。因為一旦成功,他應該有足夠的信心對付東吳,在佔領北方資源的時候獲得更大贏面。諸葛亮可以不北伐嗎?幾乎沒有這個選項。但北伐的失敗,正是他的功業的最頂點,他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自己的戰略和軍事能力,只是少了些運氣,少了些天意罷了。

    所以北伐對於諸葛亮來說,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他政治的成功,因為政治正確,戰略正確,至於結果只是老天爺的安排,他無可奈何。

    諸葛亮北伐圖

  • 13 #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

    魏國暫時的停戰為了養精蓄銳,北伐,可以打擊魏國襲擾魏讓其不能專心發展,還可把蜀漢內部矛盾引向對外戰爭,又平衡了蜀漢兩大陣營力量,還又可獨攬軍政大權,否則、自已也要被排擠清除,丟官罷職性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有效預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