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大叔來嘍

    慈安跟慈禧並稱東西太后,關於東太后慈安之死,有三種說法,一是生病而死,二是吞鼻菸壺自盡,三是被慈禧下毒給毒死的。目前清朝官方給出的說法是生病而死,然而慈禧跟慈安兩宮太后關係交惡,也讓慈安之死染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東太后慈安怎麼死的

      清朝正史之中交待慈安太后是染病而亡,然而慈安染病的過程卻充滿了重重的一點。慈安留下的遺詔中寫道,自己在1881年農曆三月初九染上微痾,微痾就是小病的意思,結果到了初十病情就突然加重。

      《清稗類鈔》中記載,慈安剛剛得病的時候,御醫給出的說法是小病不需要吃藥,誰曾想到緊接著慈安太后就歸天了。就連當時的軍機大臣左宗棠都大呼不可置信。

    東太后慈安怎麼死的

      關於慈安之死,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比較具有爭議。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一同垂簾聽政,兩人關係貌合神離。慈安性格木訥,不像慈禧那樣有權欲。結果有一段時間慈安多幹預了一些朝政,結果就惹來了慈禧的不快。她言辭激烈的質問慈安,慈安說不過她,一氣之下,就吞鼻菸壺自盡了。

  • 2 # 凹凸花開

    史書記載慈安皇太后暴崩於鍾粹宮,慈安太后鈕祜祿氏年輕時選秀入宮,深得咸豐帝的喜愛。 咸豐臨死前做了三件事,其一立載淳為皇太子,其二派載垣、肅順等八大臣贊襄政務大臣協助輔政,其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 “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是為了保護性格柔弱的慈安。慈禧善攻心計,很快將慈安籠絡了,讓慈安站在了自己一邊,然後逐一清除八大輔臣,很快慈安暴崩,眾多史學家認為是慈禧毒殺了慈安太后。

      史書記載1852年4月27日詔封貞嬪,5月晉升為貞貴妃,6月晉升為皇后,慈安為皇后時僅16歲。1862年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兩宮並尊,慈安太后25歲一起垂簾聽政。慈安心地善良,慈禧善攻心計,慈禧心裡很清楚,自己是母憑子貴,咸豐臨時前的安排,對自己撐控政權是很大的威脅,必需設計將慈安爭取過來。後來目的達到了,慈安沒有堅定擁護咸豐帝的遺命,而是選擇兩宮太后聯手除掉輔政八大臣。

      慈禧在除掉了八位輔政大臣之後,並沒有了政權上的威脅,於是開始著手對付心善的慈安,慈安太后的暴崩,雖然成為了清史上的一大謎團。但以慈禧心狠手辣的個性,她絕對不會放著慈安一個正宮皇后在那裡阻礙自己,故很多人都猜測,慈安太后是由慈禧所毒殺。因為不殺慈安,慈禧就不能名正言順的撐權。

  • 3 # 熱血青春網

    關於她死因的資料,歸納起來,大致有二類說法:

    第一類: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說”

    《德宗實錄》載:“(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這一記載見於慈安的《遺誥》。但《遺誥》完全是在慈安死後,按照慈禧的指示所做,因此人們有理由懷疑它的真實性,懷疑慈禧有可能為了掩蓋某種陰謀而肆意編造死因。

    第二類:慈禧逼死或毒死說

    1、慈禧逼死

    《清稗類鈔》記載:慈安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慈禧權欲極重,慈安卻倦怠少聞外事,並不與之爭權,因此倒也相安無事。光緒七年初,慈禧患血崩劇疾,不能視事。

    慈安有一段時間獨視朝政,致使慈禧大為不悅,“誣以賄賣囑託,干預朝政,語頗激”,以致慈安氣憤異常,又木訥不能與之辯,惱恨之下,“吞鼻菸壺自盡”。

    2、慈禧毒死

    據《崇陵傳信錄》載:當年咸豐帝臨終時,曾秘密留下一份遺詔給慈安,要她監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可出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

    但老實的慈安卻將此事告訴慈禧並當著慈禧的面,將此遺詔燒掉。陰險毒辣的慈禧表面對慈安感泣不已,實際上已起殺機,遂借向慈安進獻點心之機,暗下毒藥,加以謀殺。

    擴充套件資料:

    孝貞顯皇后(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鈕祜祿·穆揚阿之女。出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七月十二日。於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初封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十月奉旨立為皇后,時年16歲。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崩逝後,與孝欽顯皇后兩宮並尊,稱母后皇太后,又稱東太后,上徽號曰慈安皇太后。後聯同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誅除顧命八大臣。同治帝即位後,首度垂簾聽政。光緒帝即位後,二度垂簾。

    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崩逝於鍾粹宮,死因成謎,葬於普祥峪定東陵,上諡,經宣統加諡,最終諡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提起慈安,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慈禧,長期以來,慈安給人一種過於忠厚老實,缺乏政治才幹,事事依賴慈禧的印象。

    實際上,這樣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頗。真實的慈安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過良好教育。特別是她成為中宮皇后的五年中間,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內憂,使她在憂患中成熟,在憂患中增長閱歷。

    在美女如雲的皇宮,在多情好色的咸豐帝身邊,能保持11年榮寵不衰,除了憑藉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處理和駕馭她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關係的秘訣。這些都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

    即使把她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來衡量,即使把她與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較,慈安太后也絕不是一無是處。決定朝政大端,慈安優於德,而慈禧優於才。慈安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讓慈禧處理。而“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

    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張,仍要徵詢慈安的意見。 由此可見,慈安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

    在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回國後先後任過光祿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 4 # 藍天影視精剪

    慈安跟慈禧並稱東西太后,關於東太后慈安之死,有三種說法,一是生病而死,二是吞鼻菸壺自盡,三是被慈禧下毒給毒死的。目前清朝官方給出的說法是生病而死,然而慈禧跟慈安兩宮太后關係交惡,也讓慈安之死染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清朝正史之中交待慈安太后是染病而亡,然而慈安染病的過程卻充滿了重重的一點。慈安留下的遺詔中寫道,自己在1881年農曆三月初九染上微痾,微痾就是小病的意思,結果到了初十病情就突然加重。

      《清稗類鈔》中記載,慈安剛剛得病的時候,御醫給出的說法是小病不需要吃藥,誰曾想到緊接著慈安太后就歸天了。就連當時的軍機大臣左宗棠都大呼不可置信。

      關於慈安之死,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比較具有爭議。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一同垂簾聽政,兩人關係貌合神離。慈安性格木訥,不像慈禧那樣有權欲。結果有一段時間慈安多幹預了一些朝政,結果就惹來了慈禧的不快。她言辭激烈的質問慈安,慈安說不過她,一氣之下,就吞鼻菸壺自盡了。

  • 5 # 公元前

    很多人認為是慈禧毒死了慈安,因為當慈禧和慈安一起垂簾聽政,二慈禧不能容忍這樣的局面。並且當時慈安手中有咸豐帝臨死之前給她的一道秘旨,這道秘旨就是為了制衡慈禧的,而且慈禧非常忌諱此事,所以慈禧就採用了卑鄙的手段殺死了慈安。

    慈安太后出生於官宦之家,背景顯赫,她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為人善良。公元1852被咸豐選入宮中,詔封貞嬪。同年,封晉貞貴妃,六月,擬為皇后;十月,封為皇后,當時她才十六歲,比文宗小六歲。公元1861年,咸豐駕崩,穆宗即位,慈安尊為皇太后。號孝貞顯皇后,也就是慈安太后或者東太后,與慈禧太后總領後宮。

    慈安是咸豐的正室皇后,而慈禧是咸豐的妃子,可以說慈安與慈禧是情敵。咸豐在位時,慈安沒有給其生下兒子,但是慈禧位咸豐生了一子,也就是同治皇帝。咸豐早就察覺慈禧是一個不簡單的女人,所以不想將皇位傳給慈禧的兒子,但是咸豐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慈禧為其所生,只能將皇位傳給同治皇帝。1861年,咸豐駕崩,年僅6歲的同治繼位,傳說咸豐在臨終前,密授慈安太后,如果慈禧恃子奪權,就用密諭治罪於她。

    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慈安和慈禧輔佐愛新覺羅·載淳就是同治帝共同掌政。一個嫡母慈安,另一個是生母慈溪,兩個人在後宮形成了兩宮並尊的局面。慈安是孝貞顯皇太后,慈禧是聖母皇太后,後來這兩個人發動了辛酉政變,誅了顧命八大臣,奪取了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

    從當時獲利最大的人來看,慈禧的殺人動機最有嫌疑,很有可能慈安是非正常死亡。因為在咸豐駕崩之後,雖然慈安和慈禧都是太后,但慈安是東宮,慈禧是西宮,一字之差也代表了兩個政權,這也是封建王朝的等級制度,課件慈安的權利要比慈禧大很多。

    無論慈安死於誰手,現在看來都不重要了,因為慈禧已經達到了大權獨攬的結局,最終一個人又繼續統治大清王朝幾十年,並將之帶到了墳墓之中。

  • 6 # 本草百曉生

    慈安是病死的,這是勿用置疑的史實。

    但很多人把慈安之死的原因歸結為是是慈禧毒死的,直接動機則是慈安害死了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安德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除掉慈安好方便慈禧大權緊握,畢竟權力不是分享品!

    但細究起來,這兩條理由都站不住腳。

    首先當初參與謀殺安德海的,執行者便是山東巡撫丁寶楨,幕後參與者還有恭王奕訢。丁寶楨日後反倒沒有降罪,相反還在殺安後的七年,成功晉級為四川總督。而恭王奕訢在殺安後的第三年,即1872年,幫慈禧張羅同治皇帝的婚禮。作為賞賜,繼續享有“世代罔替”的親王特權。

    試問,若慈禧真有心為安德海報仇,為何不去對付最容易得手的丁寶楨,而去招惹職位最高的慈安!

    二,殺掉慈安方便慈禧獨攬大權?

    實際慈安只是一個“少思慮”的普通婦人,在與慈禧垂簾聽政的日子裡。大多由慈禧發言,慈安跟光緒一樣,坐在那裡沉默不語。“慈安共慈禧聽政,端拱受成而已,召對之時,大抵專由慈禧發言”(《凌霄一士隨筆》)對付這麼一個應聲蟲,用得著慈禧動手,去玷汙自己名聲!

    那慈安是怎麼死的?

    很簡單,慈安是自己病死的。且這病不是突然得的,而是由來已久的老毛病。早在1878年,慈安因為“溼熱”,而被太醫診治過。太醫建議,慈安應少喝酒。後過了兩年,慈安把持不住,繼續喝酒,且酒量大增。“復飲紹興酒數殤”,日後患有腹瀉,不能離開床褥。就這樣勉強撐了一年,直到1881病死。臨死當天還吃了一塊南瓜糕。

    說白了:慈安的死怨不得別人,都怪她太貪吃,是“健啖”害死了她!

  • 7 # 大獅

    慈安太后死於光緒七年,這一年是公元1881年。很多人認為慈安之死是慈禧主使,在後來的影視劇中,也多有慈禧害死慈安的描寫。事實上慈安之死跟慈禧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是後人將屎盆子強行扣在慈禧頭上罷了。

    左宗棠在慈安暴卒的事後,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昨日對時,上邊(慈安)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既去暴擊疾病,亦何至若是速耶?”

    左宗棠這番話的意思是說,昨天他見到慈安還好好的,怎麼才一天就暴亡了呢?

    因此,有人透過左宗棠這番話開始聯想是不是慈禧害死了慈安。民國初期的作品《棲霞閣野乘》將這一段加以誇大,把殺人兇手的罪名強加給慈禧,說慈安因為撞破慈禧與一個戲子的姦情而被慈禧狠心毒死。這種說法純屬文人杜撰,經不起推敲。

    在翁同龢的筆記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他說慈安的身體一直不好,並且伴有失眠,暈眩等症狀。在殯天當日上午突然栽倒,中午開始神志不清,不能言語,而且口鼻歪斜,口水頻流。

    御醫診斷為風癇,晌午過後開始出現遺尿。至晚八點前後,崩逝。

    事實上,這是嚴重腦中風的表現,加之她身體本來虛弱,因此去世很正常。

    在清宮檔案中,專家找到在此之前慈安犯病的記載,最早的一次記載,是慈安26 歲的時候,曾犯過跟死前一樣的症狀。好在那時年輕,經過救治轉危為安。後來又有幾次同樣症狀,也都在御醫的診治下康復。

    透過這些記載,不難發現慈安有這個疾病很久了,只不過前幾次都僥倖逃過了鬼門關罷了。慈安死後,葬禮由慈禧負責,辦理的風風火火。

    野史傳聞慈禧特意給慈安準備了一口薄皮小棺材以此羞辱她的事情純屬謠傳,事實上慈禧為慈安準備的是皇后金棺,這點已經得到證實。

    慈禧事實上是被後人妖魔化了,歷史也很多時候被野史篡改,所有要認真讀史,不可全信野史記錄。

  • 8 # 怒向刀

    慈安太后很有可能死於慈禧之手,因為在光緒七年三月初十的早晨,慈安還召見了大臣 ,神態如常人並無病狀,但到晚上八點鐘就崩逝了 並在第二天凌晨三點多才通知眾大臣 中間相隔七小時之多,這不合常規 慈安正當中年,身體平日並無大礙,死得非常蹊蹺 太醫記載語焉不詳 而且不準家屬瞻仰遺容 凡此種種,令人生疑。假設判斷成立,那麼慈禧的殺人動機又是什麼呢?大概有以下幾點:1.性格不合 慈安為人心性醇厚,寬仁大度 而慈禧恰是心機深沉,爭強好勝的女人。二人同為皇太后,但慈安是先皇皇后 在地位上要高於慈禧,東太后慈安雖不喜理朝政 實權多在慈禧之手。但慈安地位之尊且有人格魅力 頗得推崇 連同治帝都與慈安更親近 自己的兒子親近別人,慈禧難以接受,心生恨意。但二人早期還算相安無事,慈安還配合慈禧處置了顧命八大臣。但慈安地位始終在慈禧之上,時而訓誡慈禧 令權力慾極強的慈禧如鯁在喉。2.安德海事件:安德海是慈禧最喜歡的心腹太監 為皇帝大婚離京赴地方採辦婚衣 大張旗鼓騷擾地方 被山東巡撫丁寶楨已違反祖製為名處死 事前向慈安請旨 奕訢督促速斬 慈安幾經猶豫後允准 。此事慈禧大為不滿,安德海出京是她允許的 但違反了清朝太監不可出京的祖訓 自己吃了大虧,必然惱怒慈安。3.選後事件:為同治帝選皇后的時候 兩太后推薦了不同的人選 同治帝最後時刻選取了慈安推薦的人做皇后 令慈禧惱怒萬分但木已成舟,不得不接受 更加深了被東太后慈安的恨 。4.遺詔事件:咸豐帝曾在臨死前留給慈安一個密詔 專防慈禧擅權,為害國家。慈安憑此詔可料理慈禧。慈禧得知此事後大為驚恐 後雖然設計將密詔銷燬 但 慈安終究是壓自己一頭,難以獨掌大權,而慈安比自己還小兩歲 坐等慈安自然消失不太現實 ,只有鋌而走險 。凡此種種,有理由相信慈安十之八九是被慈禧所害,只是具體什麼死因還不清楚 毒死的的機率很大 畢竟當時對外宣稱是病死的 好下藥

  • 9 # 青史匯

    《翁同龢日記》記載慈安死因多為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所導致。關於慈安太后是不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這個說法大多來源於野史。不過野史相對來說是不夠權威的,而且也野史一般是在民間,根本接觸不到慈安太后,所以說毒死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慈安的死和慈禧是脫不了關係的。

    慈安太后是咸豐皇帝的皇后,生於1837年,母家顯赫。比慈禧太后小兩歲,咸豐活著的時候頗寵愛慈安,慈安太后從平嬪升到皇后,僅僅用了六個月。是歷史上生晉封速度最快的一皇后。在咸豐死後慈安和慈禧都成了太后,慈安是東太后,而慈禧是西太后。雖然慈禧靠著親生兒子當上了太后,可是歷來都是以正宮為尊,從慈安太后被封為東太后,母后皇太后的時候可以看出,雖然兩人都是太后,但是慈禧比慈安略低一點。

    慈禧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女人,慈安如果活著就是處處比慈禧高一頭。丈夫活著的時候,她倆一個是妻,一個是妾。好不容易丈夫死了,自己親生兒子當上了皇帝,自己也當上了太后,可是有慈安這個嫡母在,即使太后為高權重還是低慈安一頭。慈禧做夢都想把慈安除掉,慈禧不僅是一個有野心,而且是一個有耐心的女人。

    第一步,慈禧獲得慈安的信任

    據說在慈安生病期間,吃了太醫開的藥也不見效果,沒想到,幾天之後,她的病居然奇蹟般的痊癒了。病好後的慈安在頤和園散步,“恰巧”遇到左臂纏著紗布的慈禧。慈安這個時候肯定要上前去問問咋回事,而慈禧確實不在乎的說:“我看你病老是不好,心裡很難過,從左胳膊上劃下一塊肉,讓人煮湯滋養身子,以表誠意。”

    此案聽了這話是頗為感動,感覺慈禧是真心對待她的。然後回到宮中,取出了咸豐皇帝臨終的秘旨燒了。

    先不說慈禧太后割肉,這事到底是真假。其實從慈禧太后這個行為上就可以看出,慈禧太后的心計,這件事情可以說是讓慈安對慈禧放下了防備。由此可見,慈禧之前為了獲取慈安的信任,所做的工作多麼充足。

    第二步,慈禧聯合慈安奪權

    慈禧既然獲得了慈安的信任,下一步肯定是要奪權了。咸豐帝死後,同治皇帝還小,咸豐死後,令肅順等八位輔政大臣輔佐小皇帝。晚清中興名臣胡林翼和曾國藩擔憂的是,咸豐命令的輔政大臣,裡邊沒有咸豐的兄弟,而且一直裡邊還沒說慈安和慈禧登機後,兩人誰大。而且皇帝太小,以後可能國家將不穩。事實證明,曾國藩和胡林翼的擔憂沒錯,沒過多久,慈禧太后聯合慈安還有宮親王發動了政變,把八個輔政大臣趕的趕,殺的殺。從此開啟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開始。

    第三步,想方設法除掉慈安

    《清宮遺聞》中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意思說慈安雖然對權力不感興趣,但她的政治才華毫不遜色。慈禧有才幹,又有強烈的政治慾望,但最終只能管理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一些小事而已,大事都輪不到她來管。慈安比較超脫,不喜歡政務,日常事務就放手讓慈禧去做,她樂得輕鬆自在。

    1881年,年僅45歲的慈安太后崩逝。慈安太后死的時候是光緒七年。而慈安和慈禧太後,這個時候已經垂簾聽政十幾年了。可以說,國家的權利掌握在了兩宮太后的手裡。慈安太后雖不管一些瑣事,但是遇到國家大事,還是慈安太后拿主意。從兩宮垂簾聽政之後,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多

    1869年,慈安下旨殺了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安德海。1872年,為同治皇帝選後,兩宮太后的人選不同,最後還是選了慈安太后屬於的人選。

    國家大事慈安說的算,後宮慈安當家。可以說,只要慈安太后活著,慈禧是處處受制。對於慈禧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來說,此案已經成了慈禧的眼中釘,除之而後快。

    《翁同龢日記》記載,慈安的腦血管疾病並非突發,之前就發過兩次的病,一次1863年,慈安發病有類肝厥,不能言語。這個是腦供血不足,中風的前兆,搶救及時平安無事。

    另一次是1870年,腦供血不足,再次發作,萬幸的是,這次和上次一樣,搶救的及時,所以都沒留下後遺症。

    在1881年慈安第三次發病駕崩去世。根據歷史上記載,慈安是死於心腦血管發病去世。而且慈安死後,慈禧也大大方方的讓朝中大臣瞻仰了辭安的遺容。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慈安太后不是死於毒殺。

    總結:慈安死後,慈禧受益最大,國家大權牢牢地掌握在了慈禧的手裡。所以慈安的死成為了陰謀。

    只要慈安太后活著的時候,慈禧就不能獨掌國家大權。所以慈安死了之後,慈禧的受益是最大的,從此垂簾聽政,變成了慈禧一人,國家大事也是慈禧說的算。從政治利益上來看慈安確實是有可能死於陰謀。

    明面上慈禧不敢明目張膽的除掉慈安,慈安曾經發過兩次病,如果慈禧想對慈安下手,明面上沒辦法,不過可以從病情著手,慈禧針對慈安的病肯定是有所研究。這麼多年從飲食上著手,這樣慈安太后再次併發心腦血管疾病的時候,直接一命嗚呼。明面上死於疾病,背地裡可能死於陰謀。

  • 10 # 畫素說

    慈安太后的死因,目前有兩種說法得到廣泛的認可,一是被慈禧太后所害、二是因心腦血管疾病突發致死。

    慈禧所害,慈禧有殺害慈安的動機

    在同治皇帝去世後光緒皇帝上臺,慈禧沒有了兒子作為依靠。且隨著光緒的成長,慈禧的權力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小。還有一點就是在慈安去世的前一年,慈禧患了重病,所以事情就由慈安這個正宮太后去做了。而後來慈禧病好了,但慈安絲毫沒有要將權力交給慈禧的意思,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慈禧萌生了除掉慈安的想法。

    而在這之前,慈禧與慈安兩宮之間還是相處得很好的,因為慈安不攬權,而且那個時候同治皇帝(慈禧太后之子)還在。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慈禧在做主,雖說慈安才是正宮,但這一切都無法對慈禧構成太大的威脅。

    此外,從辛酉政變至慈安去世,這二十年時間裡,雖說是慈禧與慈安二人共同主政,但其實在大問題上,起作用的還是慈安。如同治選後,選的便是慈安中意的阿魯特氏。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慈禧自然感到處處受限,加讓她越來越不待見這種兩宮主政的模式。特別是必須趕在光緒親政之前,實現自己獨自掌權的目的。如果等到光緒親政後,光緒和慈安聯合起來,那朝堂之上也就沒慈禧什麼事了。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慈禧有足夠的動機殺害慈安。

    但,這些說法,只記載於野史日記中或或出於學者們的分析,在正史中並無相關記載。所以,關於慈禧殺害慈安的說法,並不牢靠。

    慈安太后是心腦血管疾病突發致死

    根據《翁同龢日記》記載,慈安太后早在同治二年、同治八年就曾得過兩場大病。我們根據翁同龢對慈安病情的描述,慈安這兩場病極有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且據日記中的記載,慈安最後得病的病情描繪、及用藥的情況,也符合腦溢血癥狀。

    此外,根據《翁同龢日記》及《德宗實錄》的記載,慈安太后的葬禮辦的也非常透明,也讓王公大臣們瞻仰慈安太后的遺容。如果慈安真的是被慈禧所殺害,亦或是非正常死亡,那麼,慈安的遺容肯定是不能給這些王公大臣們瞻仰的。

    既然慈禧能不做隱瞞,放心大膽的將慈安的遺容供眾人瞻仰,就足以說明不存在慈安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排除了慈禧殺害慈安的可能。

  • 11 # 一更歷史

    提到晚清,大多數人肯定都第一時間聯想到慈禧,畢竟她在晚清掌權幾十年,主宰著晚清的命運!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物,她也是太后,也曾垂簾聽政,她便是咸豐帝的第二任皇后——孝貞顯皇后!

    很多人透過一些民間傳聞以及杜撰的小說,包括一些影視劇,都覺得慈安太后是一個忠厚老實,懦弱無能,毫無政治才能的女人。

    那麼事實上的慈安太后真的如此嗎?

    慈安太后生平

    慈安太后是滿洲鑲黃旗人,鈕祜祿氏。咸豐二年二月,透過選秀入宮,四月被封為嬪,五月晉封貴妃,十月就被冊封為皇后。

    也就是說,她由嬪連升四級成為皇后,在沒有生下子嗣的情況下,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也被堪稱是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當然最主要還是依靠咸豐皇帝的信任和寵愛。

    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駕崩,因當時慈安太后並無子嗣,所以咸豐帝臨終前立下遺詔:立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共同輔佐載淳;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並下發“派載垣等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的上諭。

    咸豐帝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在壓制儲君載淳的生母慈禧。因為咸豐帝知道,慈禧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

    慈安太后展現的政治才能

    咸豐駕崩後,年僅六歲的載淳即位,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載淳嫡母鈕祜祿氏(慈安太后)和生母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並尊為皇太后。

    但是慈禧怎麼甘心屈於贊襄政務大臣(顧命八大臣)之下?咸豐帝死後不久,慈禧便攛掇慈安發動了辛酉政變,從這之後,慈禧、慈安兩宮太后開始垂簾聽政。

    與慈禧太后相比,慈安太后不太喜歡處理國事,也不善於工於心計,更對權力沒什麼追求,所以朝中日常瑣事皆由慈禧太后處理,但重要的國事還需慈安太后點頭決定!

    也就是說,雖然是兩宮並列,共同垂簾聽政,但比較重要的國事,都需要慈安太后拍板落定!因為慈安為嫡,慈禧為庶。所謂嫡庶之分,在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清朝,就更是如此。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當時凡遇到國家朝政大事時,慈禧都要徵詢慈安的意見,絕不敢擅自主張。除了政治才能,慈安太后也懂得賞罰分明。

    《庸盦筆記》中曾提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從這件事裡也可以看出,慈安太后賞罰分明,對有過者處之,有功者賞之。那麼對於慈安太后的行事作風,在當時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絕不是那些民間杜撰小說,影視劇裡所說的那樣,慈安太后懦弱無能,毫無政治才幹。

    很多人知道晚清著名太監總管安德海被誅一事,都知道是山東巡撫丁寶楨處置的,但不知道這最後下令的,是慈安太后!

    清朝制度曾嚴明:太監不得出都門,犯者殺無赦。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仗著慈禧太后寵愛,到處胡作非為,肆無忌憚。同治八年的時候,安德海請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衣,獲得許可。他一路招搖,到處生事斂財。後來到山東境內時,被丁寶楨抓獲。

    丁寶楨將此事上報朝廷,慈禧太后得知後,有意偏袒。但慈安太后依舊“立命誅之”,結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當時朝野上下,人人拍手稱快,奔走相告。

    慈安太后死因成謎

    光緒七年,年僅45歲、比慈禧還小兩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垂簾聽政由兩宮變成了慈禧太后一人獨裁。而對於慈禧太后的死因,不管是當時還是如今,都有很多的猜測,成為清朝晚期的又一件謎案。

    不過根據當時的一些野史,或是民間傳聞所言,慈安的死因有兩種說法:一是自然病死;二是被毒死。

    題主問的是被毒死的嗎?那一更就今天重點說說被毒死的情況。

    根據《崇陵傳信錄》的記載,咸豐帝去世時,曾秘密留下一份遺詔給慈安,要她監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可出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

    慈禧為了不受慈安太后壓制,達到獨裁掌握權力的目的,便向慈安太后投毒,將之毒殺,這種可能也是存在的,也有動機。

    但《翁同龢日記》中又曾經詳細記載過慈安的兩次病史。

    一次是同治二年,慈安太后“有類肝厥,不能言語,至是始大安”,就類似現代的大腦缺血,腦供氧不足。

    另外一次是同治八年,慈安太后“舊疾作,厥逆半時許”。

    那根據《翁同龢日記》記載來看,慈安太后應該死於腦血管一類的疾病,並非毒死!

    但慈安一死,慈禧就獨掌大權,清朝國運也將至!

    參考資料:《清史稿·卷二十一·本紀二十一》《清宮遺聞》《德宗實錄》《翁同龢日記》等

  • 12 #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溥儀在回憶錄裡也提到過,聽說過慈安被毒死的傳聞,不過他年紀幼小,不辨真假。兩宮皇太后這詞並不陌生,皇帝年幼時共同垂簾聽政,這兩人雖然有過不愉快,但慈安沒有權利心,慈禧的地位穩固,完全到不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慈安死後,慈禧表現正常,還讓大臣皇族瞻仰慈安遺容,如果是死於毒藥,不怕別人看出點蛛絲馬跡嗎?

      慈安,鈕鈷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自從咸豐二年,慈安與 入宮,在確定皇后時,慈安很快就被冊立為皇后。而慈禧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貴人,雖然她隨後為咸豐帝生下了第一個,也是唯一存活下來的皇子,母以子貴,她的宮中排位也就一路攀升,由嬪至妃,再到貴妃,成為宮中僅次於皇后的人物。在封建的等級社會中,宮中后妃的等級森嚴,難以逾越。皇后母儀天下,總管六宮。在宮中即使是咸豐帝也頗為敬重慈安,更何況聰穎如慈禧這樣的人物,自是執禮恭謙,不敢稍有放肆。

      咸豐十一年咸豐帝 ,兩宮垂簾,慈安優於德,慈禧優於才,一退一進相得益彰。雖然慈安名分高於慈禧,但並未給慈禧攬權造成任何障礙。《清宮遺聞·慈安皇太后》記載:「當時天下稱東宮(慈安)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悉中款會,東宮見大臣吶吶如無語者。每有奏牘,必西宮為誦而講之,或竟月不決一事。」

      慈安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讓慈禧處理。慈禧雖長慈安兩歲,但是嫡庶之分,仍不得不稱慈安一聲「姐姐」。凡是涉及朝政舉措的大事,慈禧明知道慈安沒有異議,依然也先要請示,「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兩人在長達二十年間的垂簾聽政期間,一直保持比較和諧、穩定的關係,未曾見得兩人有重大分歧和爭執的記載,這是中國歷史上後宮生活中罕見的。

      然而,要說她們之間完全沒有任何不愉快,那也是不可能的,有兩件事情令慈禧耿耿於懷:慈安命令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慈禧寵侍安德海和為同治帝選後。

    但為這點事,就要謀殺一個大人物是不可思議的。

      對於慈安太后的突然去世,慈禧太后並沒有進行訊息封鎖,並且她的表現也是很正常的,首先慈禧太后派宮中太監到慈安太后孃家報喪,其次,慈禧迅速召集宮外宗室親貴和文武大臣進宮,第三,眾人到齊後慈禧太后讓所有人到鍾粹宮慈安太后梓宮前瞻仰慈安太后儀容。如果慈安太后是被慈禧毒死的,慈禧太后是不可能這樣淡然處之的

    所以,傳言慈禧逼死或毒死慈安的說法,缺少說服力。慈禧在政治上的權力和影響不可動搖,完全沒有必要害死慈安。而且根據史料記載的慈安發病情況來看慈安死於心腦血管疾病,非他殺。

  • 13 # 江南煙雨就曾諳

    咸豐去世前給慈安太后留了一到密旨

    在咸豐帝去世之前,慈禧太后在政治方面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雖然在很多史料中都沒有留下任何關於咸豐帝要剷除慈禧太后的有力證據,可是作為一代帝王,咸豐帝對慈禧太后一定是有戒心的,但是咸豐帝唯一的兒子同治帝,他的生母就是慈禧太后,所以慈禧太后在後宮中的地位比較高,這也可能是咸豐帝沒有向慈禧太后下毒手的關鍵原因。

    在很多人眼中,人們都認為咸豐帝一生中最寵愛的人就是慈禧太后,否則她不會在日後的政治道路中走的這麼順,可是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這樣的事實,咸豐帝雖然對慈禧太后寵愛有加,可是最終冊封的皇后卻是慈安,所以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猜測出,其實在咸豐帝的心目中,慈安要比慈禧太后重要。慈禧太后為咸豐帝生了一個兒子,而古代帝王是很重視子嗣的,雖然慈安是皇后,可是慈禧太后因為有同治帝這個兒子,所以慈安雖然地位高,可是慈禧太后可能根本沒有將慈安放在眼裡,兩人雖然表面上是一團和氣,但是深居後宮,感情再好的姐妹也容易出現嫌隙,更不要說有利益紛爭的兩個後宮女子。

    咸豐帝為了保住慈安的地位,在臨死之前給慈安留下過一個手諭,雖然關於這一點沒有可靠的資料可以作為憑據,可是手諭的內容很可能是為了防止慈禧對慈安不利而擬定的。

    手諭內容:自己百年以後,西宮的懿貴妃援母以子貴之義,勢必不得不尊其為太后,然而她絕非可靠之人,凡遇有大事,汝當專決。

    如果懿貴妃安分守己,沒有大過失,也就罷了。但是,她如果有什麼不軌舉動,你可以直接宣示這道旨意,立即賜死,以絕後患。

    鈕祜祿氏哭泣著接旨。

    可惜,慈安屬於性格懦弱,沒有上進心的人。

    後來,她和慈禧關係和緩之後,還把這個密詔拿給慈禧看,嚇得慈禧連忙跪倒在地。

    慈安笑著說:咱們情同姐妹,無話不談,何必留著這個密詔。

    啪,扔到炭盆裡給燒了。

    由此可見慈禧感覺到慈安對她有一定得威脅,故也有可能有殺人滅口的想法。

  • 14 # 紙硯溪

    現在我們要想探究那個時代比較困難,一是沒有一手史料,二是沒有可靠的證據,所以只能透過理性分析一下驗證這種可能性,不敢武斷的說是或不是。

    首先我們要知道慈安是什麼時候死的,死時社會背景是什麼,還有她個人的權力是否對慈禧產生了威脅,除了慈禧還有誰有嫌疑。

    首先慈安是在一八六一年進封為母后皇太后,此時他的丈夫咸豐皇帝剛死,慈禧的兒子同志被扶上了帝位。但是慈禧在這個時候是明顯居於慈安之下的,因為這時慈安才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后,慈禧只是因為母憑子貴也跟著封了個太后罷了。而且咸豐死前留下了八位顧命大臣輔佐慈安和同治,甚至是阻止慈禧。

    而慈禧後來透過溥儀的祖父,很快拿下了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即便這時慈禧也沒有對慈安做什麼。此後一直到一八八一年,慈安暴病而亡時,這二十年間慈禧一直沒有對慈安動手。而為什麼到了光緒這個外人做了八年皇帝才動手呢?這一點在邏輯上似乎說不通。

    慈安死時正值光緒登基八年,天下正是“同治中興”的時代,國家並沒有什麼腥風血雨,權力鬥爭,那麼害她的動機從何而來呢?

    不過慈安的地位對慈禧來說肯定是很有威脅的,但是為什麼這個威脅在慈禧掌權二十年後才拔除呢?為什麼不在辛酉政變當時直接快刀斬亂麻呢?對於慈禧這個人,通過歷史來看她似乎並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更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

    慈安身居當時中國最尊貴的地位,恐怕大多數人朝臣連看她一面也不敢隨便看,更不要說有非分之想了。所以綜合來說有嫌疑的人必定在宮中,而且身居高位,否則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

    這樣看來慈禧確實嫌疑較大,可她卻沒有那個動機。如果非要說是慈禧動的手,那麼只能是二人吵架了吧。而且當時醫療條件不好,暴病而亡確實有可能,再加上她一向養尊處優,可能受點風吹就起不來了也是有可能的。

  • 15 # 九州往事

    在清朝的歷史上,作為兩宮皇太后之一的東太后慈安是與西太后慈禧一樣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無病的東太后慈安在12小時內竟突然發病及暴卒,實在出人意料。從此,慈安之死成為清宮的一件疑案。

      

      東太后慈安,姓鈕祜祿,諡孝貞顯皇后,為滿洲鑲黃旗人,於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37年8月12日)出生,其父穆揚阿,曾任廣西右江道。咸豐為皇子時,鈕祜祿氏就已經是他的側福晉。由於他的嫡福晉(薩克達氏,後上尊號孝德顯皇后)於咸豐即位前已經去世,鈕祜祿氏遂於咸豐二年二月(公元1852年3月)被封為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十月又冊立為皇后。1861年11月咸豐帝死後,她被尊為母后皇太后,上尊號慈安,與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眾人稱她為“東太后”或“老佛爺”,與西太后慈禧相對應。

      

      慈安與慈禧形成鮮明的對比,她是位德高望重的好皇后,因此眾人痛惜其暴崩,並對其死產生了懷疑。東太后當時45歲,小西太后慈禧兩歲,“體氣素稱強健”(孔孝恩、丁琪著《光緒傳》),而當時西太后慈禧正病臥在床。所以聽到噩耗,很多朝臣都以為是“西邊出事”了,等得知結果後驚詫不已。許多官員提出懷疑,尤其是左宗棠,立即大喊有鬼。翁同的《翁文恭公日記》中記載說:“則昨日(初十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膽星,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按無藥,雲興腦混亂,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天脈將脫,藥不能下,戌刻仙逝云云……嗚呼奇哉!”僅12小時便由發病至死,豈不“奇哉”?

      

      據說,慈安太后在暴卒的當天還曾經視朝。

     

     

      而當時樞府王大臣奕、大學士左宗棠、尚書王文韶、協辦大學士李鴻藻等覲見慈安,都見慈安面無病狀,僅是兩頰微紅,猶如醉色,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午後,軍機諸臣退,內廷忽傳孝貞太后駕崩,命樞府諸人速進議,諸大臣驚詫不已。因為以往帝后生病,總是在軍機檢視之下傳御醫用藥。而此次忽然傳太后駕崩之訊息,確實非常奇怪。諸臣入至慈安宮,見慈禧坐矮椅,目視慈安小殮,十分鎮靜地說:“東太后素來健康,怎會突然死去?”語時微泣,諸臣皆頓首慰藉,均不敢問其症狀。最後草草辦完了喪事。

      

      根據慈禧以上的表現,人們便認為是慈禧毒死了慈安,而且,傳說咸豐帝留給慈安一封密詔,要她必要時處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騙下焚燬了密詔,把自己對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毀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對慈安太后暴卒的具體原因至今還存在著爭議,除中毒之說外,還有自殺、自然死亡等說。“自殺”說來自《清稗類鈔》,書中說:“或曰:孝欽實證以賄賣囑託,干預朝政,語頗激。孝貞不能容,又以木訥不能與之辯。大恚,吞鼻菸壺自盡。”《清朝野史大觀》裡又用“或曰慈禧命太醫以不對症之藥致死亡”來說明慈安為用“錯藥致死”。

      

      不管是“毒死一說”還是“自殺”或“錯藥致死”說,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慈禧害死了慈安。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慈安為“自然死亡”,徐徹的《慈禧大傳》則傾向於“病死”說。首先,作者認為慈安不善理政,例如召見臣子時說的話分量不足,只會詢問其身體狀況、行程遠近等等,所以她根本不會妨礙慈禧在政治上的權力,慈禧也沒必要害死她。

      

      徐徹提出了《翁同日記》中的關於慈安發病的兩則記載作為證據。一則是慈安太后26歲時曾經患了“有類肝厥”疾病長達24天,甚至達到“不能言語”之程度。另一則是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十二月初四日,慈安太后“舊疾發作,厥逆半時許”。“厥症”主要表現為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四肢厥冷,輕者昏厥時間較短,重者則會一厥不醒甚至死亡。

      

      但這也只是徐徹的一家之言,至於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只能是作為清宮的疑案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 16 # 以史為鏡的婧子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兩宮太后。

    慈禧太后是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慈安太后是咸豐帝時的皇后。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為躲避英法聯軍進逼北京之禍而逃到熱河行宮的咸豐帝病重。自知時日不多的咸豐帝安排了後事:立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為皇太子;委派載垣、端華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輔弼幼帝,贊襄一切政務;

    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掌管;顧命大臣擬旨後要奏請加蓋“御賞”“同道堂”印章。

    咸豐帝的本意是要讓八大臣與兩位后妃互相牽制,共同輔佑幼君,卻製造了兩派勢力之間的矛盾,為日後辛酉政變埋下了伏筆。同年七月十八日,咸豐帝入殮,以同治帝名義尊孝貞皇后為皇太后,即母后皇太后,尊懿貴妃為孝欽皇太后,即聖母皇太后。

    九月三十日,兩宮皇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十一月,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

    清史宮帷的一些記載,慈安太后身體很好,反而是慈禧太后經常小病不斷,所以在光緒八年,慈安太后突然去世,就有了慈禧謀害慈安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成立,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經常也有人小病不斷但長壽,有人身體很好但猝死的。

    現在很多影視劇為了激發矛盾,總是會把兩宮太后寫的劍拔弩張,使得慈禧害死慈安的說法更加可疑。而慈禧從一個蘭貴人到生下咸豐唯一的兒子而成為妃進而成為掌權的太后,手段肯定是厲害的。但真相一直是個未接之謎。兩宮太后發動辛酉政變的時候是同心,取“同治”年號,也有兩宮同治之意,也許紅垂簾聽政的過程中權利爭鬥確實產生矛盾並激化也未可知。

  • 17 # 聰明的小龍女

    晚清慈安太后是患多年嚴重的腦血管疾病,最終腦中風引發腦出血而不幸死於腦卸惡疾,因此慈安太后是身患腦部重病而死,並非是遭慈禧太后下毒謀害。

  • 18 # 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慈安太后突然發病,當日戌時崩於鍾粹宮。當日的《清實錄》也記載,之前慈安太后尚稱健康,結果十月初十日,“慈安端裕康慶昭和莊敬皇太后疾大漸,上詣鍾粹宮侍奉湯藥,戌刻,慈馭升遐。”實際上,早在同治二年二月初九日,《翁同龢日記》中便有“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聖躬違豫,有類肝厥,不能言語,至是始大安”的記錄。這年慈安太后臥病近一個月,可見其病症之嚴重,所以本來身體就不好,下毒是無稽之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好看虐心的古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