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言軍事

    至少在孫權掌權的鼎盛時期,東吳滅掉蜀漢一點問題都沒有。夷陵之戰後,不少東吳軍政要員(更早一些時候,周瑜生前也力主吞併益州)就建議一鼓作氣兵發白帝城,吞併成都平原乃至整個蜀漢,從而將東吳版圖從揚州、荊州拓展到益州。

    當時,元氣大傷的劉備(還沒病死)手下只有臨時搜刮徵集來的5萬軍隊,而且大都是未加訓練的新兵、娃娃兵,根本敵不過銳氣正盛的東吳虎狼之師。假如東吳採取水陸並進之策,步兵、水師交替掩護且確保後勤補給跟得上,滅掉軍力不足、良將匱乏(關羽、張飛、黃忠都已殞命或去世)的蜀漢沒啥困難。

    另外,如果曹丕沒有犯糊塗,而是趁機出兵夾攻蜀漢,諸葛孔明雖有經邦濟世之才,恐怕也難解危局。更何況,那時候蜀漢“大後方”南中的蠻族豪帥也都因蜀漢夷陵大敗而頓起叛心,蠢蠢欲動,甚至私下遣使向孫權稱臣,準備趁東吳進攻益州時在蜀漢後院跟風點火。可以說,夷陵之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蜀漢所面臨局勢都十分危險,可謂內外交困。

    然而,孫權內心來講並不想滅掉蜀漢,從而背上一個獨自與北方強大曹魏政權抗衡的戰略包袱——如果佔據蜀漢,勢必要開闢與魏軍爭奪西北的第3條戰線(東吳水軍優勢在這一地區毫無用處),即便不主動進攻,也要屯駐大量兵力鞏固新的佔領區並對北方實施防禦。

    反之,保留一個實力比自己弱(而且被自己打怕了),但又願意與自己攜手抗擊曹魏的蜀漢政權,不僅能幫助東吳牽制一部分魏軍兵力,從而減輕自身壓力,有利於孫權慢慢消化既得利益(江南上百萬山越需要“剿撫”、新得荊州之地需要建設),還可縮短戰線(也是後勤補給線)以確保長江防線的穩固,進而積蓄力量,然後再選擇有利的戰略方向上對曹魏發動進攻。

    再說東吳北伐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東吳20萬軍隊看起來不少,卻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據武昌、南抵建業的數千公里江防線上,真正能抽調出來用於機動救援和主動進攻的兵力並不多。比如公元228年,東吳在淮南設伏,意圖吃掉冒進的曹休6萬精兵,當時孫權連自己的禁衛軍都調上前線,也只湊夠9萬人馬。雖然此戰重創魏軍(殲敵上萬),但對於坐擁三四十萬(最高峰達50萬)常備軍的曹魏政權來說,不啻於撓癢癢。

    除兵力不足、缺乏戰馬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補給問題。當時,曹魏政權(包括後來的司馬氏政權)都高度重視江淮地區的爭奪,不僅在此屯駐重兵(往往是前方主將領兵10萬鎮守,後方還有中央掌控的至少20萬預備隊待命),而且大興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

    反觀東吳,當時在建業方向的江北地區,僅控制著濡須塢、牛渚等少數幾個橋頭堡,佔領區地盤很小,不足以屯田自保,大軍供應主要靠江南渡江船運保障。如果東吳要發揮水軍優勢,就只能沿著幾條江北支流(比如聯通巢湖和長江的濡須水)向北推進,而且就算能勉強打過淮河,也會馬上面臨“地勢陸通,驍騎所騁”的問題——淮北已經屬於曹魏心腹地帶,地勢平坦,魏軍正好可以充分發揮騎兵馳突和內線作戰的優勢。

    為何陸遜說就算打下徐州,也得至少七八萬重兵才能守得住,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後勤補給太困難——魏軍不是傻子,見勢不妙撤退時一定會堅壁清野,迫使吳軍千里饋糧(從太湖糧食產區到徐州或許昌前線)。吳軍一沒兵力優勢,二無騎兵優勢,三無足夠後勤保障能力,就靠10萬左右部隊北伐(其餘作為預備隊和留守力量),怎麼可能取得大的戰果?相比而言,依託長江及其支流水系,在淮南不斷進攻、消耗曹魏兵力,反倒是一個可行的打法。

    至於孫權為何不從荊州出兵北伐,道理很簡單,他和陸遜都害怕蜀漢背盟,趁其主力北上荊州空虛之際,重演一出蜀漢版“白衣渡江”。所以在這個方向上,孫權反而被拴住了手腳,既要防備蜀漢,又要抵禦魏軍,只能長期僵持而無所作為。

  • 2 # 美之星暖通

    以襄樊之戰發生前實力分析:

    東吳的實力僅僅是魏國的1/5。實力過於懸殊。魏國實行屯田制,淮南、合肥這些軍事重鎮,兵農合一,屯田自養。東吳遠端進攻幾乎沒有任何勝算。

    蜀國的實力要比東吳強。蜀國是天府之國,糧食供應不斷,當年劉邦就是從蜀漢發家,統一天下的。

    蜀國有地形優勢。它可以把70%的精力花在“攻擊力”的投資上。而“防禦力”稍加鞏固,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東吳不行,長江雖是天塹,但從來沒有成功防禦過任何敵人!他必須拿出70%的精力投資在“防禦力”上,才能勉強保一方平安。只有30%的精力花在了“攻擊力”投資上。這和蜀國明顯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 3 # 當代曹植

    吳軍長於水戰,蜀軍長於陸戰。吳華人口224萬,蜀華人口94萬,吳國領土也大於蜀國,因此,吳國國力遠甚蜀國。

    東吳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又不擅長攻堅;但守土責任感強烈,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夠堅決的抵禦侵犯之敵。

    東吳掌握長江制江權,但是陸軍不行,吳軍跨過長江後,陸戰無法取勝,因此從未飲馬淮河,但是,東吳將長江以北數十里搶成無人區,這些搶來的人口,被送去開發南方。

  • 4 # 巴山夜雨涮鍋

    從佔有的領土上,蜀漢只佔益州一個州,東吳佔有荊州的大半、揚州的大半和交州,加起來約兩個半州。東漢末年荊州、揚州和益州人口基本相當,因此東吳的有效領土是蜀漢的2倍以上。

    從人口上,統計滅亡時的在籍人口,蜀漢為94萬,東吳為230萬。

    從軍隊上,蜀漢末年軍隊為10.2萬,東吳為23萬。

    因此,綜合而言,東吳國力、軍力是蜀漢2倍多,這個比例大致是靠譜的。

    從對魏國作戰來看,歷史上,蜀漢諸葛亮和姜維發動的十多次北伐,僅有234年的確定兵力達到10萬,其他多次兵力應該都在十萬以內。而東吳對曹魏的北伐,253年諸葛恪伐新城出兵20萬,其餘如234年孫權響應諸葛亮的北伐,256年響應淮南諸葛誕的北伐等,兵力都在十萬以上。論殲敵數量,陸遜大破曹休的石亭之戰,諸葛恪大破司馬昭的東興之戰等,也都殲滅了魏軍數萬量級,並不比蜀漢遜色。

    但在戰略態勢上,東吳的北伐又確實給人一種淺嘗輒止的感覺。如標題所說,“連淮河都沒看到過”。為何實力遠強於蜀漢的東吳,卻有這樣的反差呢?

    原因之一,是東吳高層在戰略上就缺乏蜀漢那種進取的基礎。

    蜀漢集團是東漢末年一群理想主義者建立的團體,他們的旗號和終極理念就是“興復漢室”,注意不是新建一國,而是恢復那個強大和得人心的漢朝。這使得他們在處理與曹魏關係的時候,堅持“漢賊不兩立”,與曹魏不共戴天。為了維繫這個旗號,他們必須不斷北伐,彰顯漢與賊的戰爭並未結束,興復漢室還在路上。

    而東吳從一開始就不具備這樣的正當性。曹丕篡漢時,有大臣建議孫權終身稱漢將軍,但孫權卻接受了曹魏的冊封,成為“大魏吳王”,此後又和曹魏翻臉,最終自己稱帝。換言之,孫權打的並不是漢室旗號,甚至也不是以漢諸侯身份稱帝,而是以曹魏諸侯的身份稱帝。東吳相對於曹魏,是一個“叛變獨立的藩屬”,自然不具備和曹魏決一死戰的必要性,因此使得他們的北伐積極性比蜀漢大打折扣。

    原因之二,是東吳對魏作戰的投機思想。

    孫權以來,東吳的戰略就充滿投機,大致是隻撿便宜,不啃硬骨頭。尤其在孫權時代,所謂“天下英雄誰敵手,遼寵聘霸休”,孫權在對曹魏地方將領吃虧很多,更導致東吳缺乏向曹魏做決死一戰的魄力。劉備這樣生生和曹操啃三年漢中的事,東吳是沒人做得出來的。東吳歷次北伐,雖然聲勢浩大,但往往都是稍有挫折就鎩羽而歸。

    原因之三,是東吳未能完成國家軍力的有效整合。

    蜀漢國力雖弱,但採取的是秦漢制度,中央集權做的很好,加之上下一心,內部鬥爭烈度很輕,可以把有限的資源充分整合到北伐之中。而東吳從孫策時代開始,一直都是各軍頭自有部曲,皇帝更類似一個共主的地位。武裝力量一大部分為將領私人所有,這使得吳軍無論從內部的有效統領,還是在面臨劣勢時候的持久能力,都大受影響。

    上面這些原因,造成了東吳對曹魏的戰爭比較消極。

  • 5 # 清風鑑史

    至少在孫權掌權的鼎盛時期,東吳滅掉蜀漢一點問題都沒有。夷陵之戰後,不少東吳軍政要員(更早一些時候,周瑜生前也力主吞併益州)就建議一鼓作氣兵發白帝城,吞併成都平原乃至整個蜀漢,從而將東吳版圖從揚州、荊州拓展到益州。

    當時,元氣大傷的劉備(還沒病死)手下只有臨時搜刮徵集來的5萬軍隊,而且大都是未加訓練的新兵、娃娃兵,根本敵不過銳氣正盛的東吳虎狼之師。假如東吳採取水陸並進之策,步兵、水師交替掩護且確保後勤補給跟得上,滅掉軍力不足、良將匱乏(關羽、張飛、黃忠都已殞命或去世)的蜀漢沒啥困難。

    另外,如果曹丕沒有犯糊塗,而是趁機出兵夾攻蜀漢,諸葛孔明雖有經邦濟世之才,恐怕也難解危局。更何況,那時候蜀漢“大後方”南中的蠻族豪帥也都因蜀漢夷陵大敗而頓起叛心,蠢蠢欲動,甚至私下遣使向孫權稱臣,準備趁東吳進攻益州時在蜀漢後院跟風點火。可以說,夷陵之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蜀漢所面臨局勢都十分危險,可謂內外交困。

    然而,孫權內心來講並不想滅掉蜀漢,從而背上一個獨自與北方強大曹魏政權抗衡的戰略包袱——如果佔據蜀漢,勢必要開闢與魏軍爭奪西北的第3條戰線(東吳水軍優勢在這一地區毫無用處),即便不主動進攻,也要屯駐大量兵力鞏固新的佔領區並對北方實施防禦。

    反之,保留一個實力比自己弱(而且被自己打怕了),但又願意與自己攜手抗擊曹魏的蜀漢政權,不僅能幫助東吳牽制一部分魏軍兵力,從而減輕自身壓力,有利於孫權慢慢消化既得利益(江南上百萬山越需要“剿撫”、新得荊州之地需要建設),還可縮短戰線(也是後勤補給線)以確保長江防線的穩固,進而積蓄力量,然後再選擇有利的戰略方向上對曹魏發動進攻。

    再說東吳北伐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東吳20萬軍隊看起來不少,卻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據武昌、南抵建業的數千公里江防線上,真正能抽調出來用於機動救援和主動進攻的兵力並不多。比如公元228年,東吳在淮南設伏,意圖吃掉冒進的曹休6萬精兵,當時孫權連自己的禁衛軍都調上前線,也只湊夠9萬人馬。雖然此戰重創魏軍(殲敵上萬),但對於坐擁三四十萬(最高峰達50萬)常備軍的曹魏政權來說,不啻於撓癢癢。

    除兵力不足、缺乏戰馬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補給問題。當時,曹魏政權(包括後來的司馬氏政權)都高度重視江淮地區的爭奪,不僅在此屯駐重兵(往往是前方主將領兵10萬鎮守,後方還有中央掌控的至少20萬預備隊待命),而且大興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

    反觀東吳,當時在建業方向的江北地區,僅控制著濡須塢、牛渚等少數幾個橋頭堡,佔領區地盤很小,不足以屯田自保,大軍供應主要靠江南渡江船運保障。如果東吳要發揮水軍優勢,就只能沿著幾條江北支流(比如聯通巢湖和長江的濡須水)向北推進,而且就算能勉強打過淮河,也會馬上面臨“地勢陸通,驍騎所騁”的問題——淮北已經屬於曹魏心腹地帶,地勢平坦,魏軍正好可以充分發揮騎兵馳突和內線作戰的優勢。

    為何陸遜說就算打下徐州,也得至少七八萬重兵才能守得住,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後勤補給太困難——魏軍不是傻子,見勢不妙撤退時一定會堅壁清野,迫使吳軍千里饋糧(從太湖糧食產區到徐州或許昌前線)。吳軍一沒兵力優勢,二無騎兵優勢,三無足夠後勤保障能力,就靠10萬左右部隊北伐(其餘作為預備隊和留守力量),怎麼可能取得大的戰果?相比而言,依託長江及其支流水系,在淮南不斷進攻、消耗曹魏兵力,反倒是一個可行的打法。

    至於孫權為何不從荊州出兵北伐,道理很簡單,他和陸遜都害怕蜀漢背盟,趁其主力北上荊州空虛之際,重演一出蜀漢版“白衣渡江”。所以在這個方向上,孫權反而被拴住了手腳,既要防備蜀漢,又要抵禦魏軍,只能長期僵持而無所作為。

  • 6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守江必守淮”。淮河對東吳的意義不言而喻。

    因此,東吳君臣多次嘗試攻略淮南,但始終無法如願。

    強弱

    東吳以水師立足,蜀漢以山地戰見長,曹魏以綜合實力、步騎戰力見長。

    所謂強弱,自然看大家在哪裡打,怎麼打。

    曹操牛逼,橫掃北方,卻在赤壁、漢中大敗。

    劉備牛逼,能在漢中山地擊敗曹軍,但在夷陵就被打殘。

    孫權牛逼,能夷陵大敗劉備,卻在逍遙津丟人丟到家。

    所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的戰法,才是最重要的。

    東吳攻略淮南的思路

    魏吳的邊界雖長,但東吳北伐的重點只有淮南一處。

    東面的廣陵,由淮入長江的水道水淺,行船不便,不利於發揮吳軍水師優勢。

    西面的襄樊,距離魏國統治中心宛、洛很近,魏軍無論是就近駐軍,還是大軍馳援都非常便利。

    只有淮南方向,相對容易取得突破。

    淮河到長江之間,河網縱橫,利於吳軍發揮舟楫之利。

    在曹操遷徙淮南人口後,合肥以南難養重兵,而從壽春增援距離合肥距離遙遠,吳軍往往能獲得打“時間差”的機會。

    所以,自諸葛瑾等人在荊州用兵失利後,東吳的北伐重心始終放在淮南。

    不過,淮南水網畢竟不是長江,難以形成庇護吳軍水師的戰略阻隔,總體實力居於劣勢,步騎兵戰力不足的吳軍不敢在此與魏軍主力展開決戰。

    所以,東吳對淮南的用兵次數雖多、規模不小,但大多是“來去匆匆”。

    這也註定了吳軍不可能以直接手段,轟轟烈烈的畢其功於一役。

    他們選擇了戰略是:穩守反擊,以有限反擊戰削弱、疲憊對手,等待有利時機在大舉進攻。

    第一階段:防守反擊

    赤壁之戰後,曹操將南下的焦點轉移到了淮南。他決心以淮南為基地,奪取入江口,壓制東吳。

    所以,此階段的作戰,孫權的指導思想是:以防守為主,視機會發起破壞性反擊,甚至大舉反擊。

    1、牽制性進攻:赤壁之戰結束當年,孫權即率軍進攻合肥。

    孫權被假訊息嚇唬,以為曹軍大軍將來救援,遂退軍。

    雖有資料說孫權此次作戰帶了10萬大軍(不可信),但考慮到當時東吳的主要將領周瑜、魯肅、呂蒙、甘寧、淩統等人都在攻打江陵,因此,有理由認為:這次孫權對合肥的攻勢是牽制性進攻,目的為策應周瑜攻取江陵,穩固江防。

    2、破壞性進攻:皖城攻堅戰。

    212年,做出了頗具爭議的決定:遷徙淮南人口。

    結果,淮南人口大量南遷到了孫權處,導致淮南曹佔區人煙稀少,補給困難。

    為緩解困難,曹操令朱光在皖城築城、耕種。

    孫權前來搗亂,呂蒙半日破城!

    3、大舉反擊:逍遙津之戰。

    215年,曹操大軍遠征漢中,合肥只有7000守軍。

    機遇來了,孫權圍攻合肥。

    可惜,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丟人丟到家,險些把命都賠上了。

    儘管這次大舉反攻很丟人,但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北方經濟未恢復,曹操麻煩仍然很多,孫權在防守反擊時,仍然能獲得大舉反攻的機會。

    隨著劉備開始北進,曹操的麻煩會越來越多,孫權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

    第一個拐點:調轉槍口

    在孫權的防守反擊之下,形勢已悄然發生變化。

    1、由於孫權對淮南基地的破壞,曹操錯誤的遷徙政策,使淮南曹佔區人眼稀少,已不能成為伐吳基地。

    2、曹操陷入嚴重麻煩。

    孫權與曹操在淮南的來回折騰,便宜了劉備。

    隨著劉備在西川站穩腳跟,已開始大舉北上。

    另一方面,由於淮南戰事頻繁,曹操在淮南方向的兵力達到了二十六軍,牽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這導致:曹操在西北、荊州、中原的兵力嚴重不足。

    一時間,曹操在漢中之戰被擊敗,襄樊之戰陷入困境,河南民變四起,陷入困境。

    3、調轉槍口。

    此時,東吳面臨兩個選擇:(1)、避開淮南曹軍重兵,攻徐州。

    孫權、呂蒙判斷:如果北上攻取徐州,一定能成功,只是能不能守得住的問題。

    (2)、打關羽。

    孫權、呂蒙選擇了打關羽,襲取南郡。

    無論孫權、呂蒙當時的抉擇是否是最符合東吳利益的,不可否認的是:東吳從此錯過了向北進取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第二階段:有限進攻

    孫劉翻臉後,孫權對曹魏只能自守,不敢惹事。

    直到諸葛亮北伐開始,孫權才開始重新部署對曹魏的進攻。

    與西邊的蜀漢相比,東吳北伐打得很“機智”。

    1、誘敵深入,殲敵有生力量。

    孫權令周魴詐降,誘曹休接應。曹休中計,幾乎被殲。

    重創淮南魏軍主力後,朱異等人主張迅速發起反擊。

    但是,因為陸遜的堅決反對,吳軍未再發起進一步攻勢。

    2、騷擾戰。

    (1)、230年,曹真大舉攻蜀。孫權率軍攻合肥。

    曹軍緊急動員來戰,孫權佯裝退軍。

    滿寵看穿孫權企圖,堅持不撤去,孫權來到合肥後,無機可趁,退兵。

    (2)、虛頭八腦的三道伐魏。

    234年,為了配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孫權發起了“規模空前”的三道伐魏。,

    結果···當魏軍主力來援後,牛逼哄哄的吳軍立刻就退了。

    第二個拐點:合肥移城

    周瑜、魯肅等外來人士離世後,陸遜等江東本地士族佔據了主要領導崗位。

    大舉徵兵北伐,不符合江東士族的利益,他們對北伐的態度相對保守。

    因此,儘管他們透過謀略誘敵深入,取得了石亭之戰這樣的大勝,但仍然沒有發起大規模反擊。

    但是,即便如此,吳蜀的配合北伐,仍然使魏十分頭疼。

    在諸葛亮、東吳此起彼伏的攻勢下,魏軍主力來回奔波,疲憊不堪。

    楊阜對魏軍的描述是: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

    為此,滿寵等人提出了一個擺脫困境的方法:合肥移城。

    合肥舊城,在巢湖邊上,吳軍來時,可以依託水路形成合圍。援軍必須先破圍後才可能進入合肥。

    所以,一旦合肥有戰,魏軍必須迅速來援。

    所以,魏國將合肥西移,另築新城。

    新城遠離水路,吳軍遠離水路,威脅大減。

    第三階段:拼力一搏

    孫權、陸遜等人死後,“鷹派”諸葛恪掌權,他組織了大舉北伐。

    諸葛恪這次是圍城打援,是真的要引誘魏軍來決戰的。

    面對諸葛恪的猛攻,曹魏對合肥新城有信心,沒有慌慌張張地前來救援,而是按兵不動,等待諸葛恪疲憊。

    結果,諸葛恪師老兵疲,被迫退軍。

    隨著合肥移城,東吳的北伐,疲不了曹魏,只能疲自己!

    東吳的最後一搏,是在淮南三叛時。

    諸葛誕叛亂時,東吳出動了8萬大軍進入壽春戰場。

    遺憾的是:無力迴天了!

    無力迴天

    孫權死後,東吳倒是發起了一些大規模作戰。

    可是,時機已過,無力迴天了。

    諸葛恪攻合肥,企圖求決戰。

    可是,合肥移城後,更難攻取,諸葛恪沒等到敵軍主力就自己耗不下去了。

    壽春之戰時,東吳卯足了勁投入8萬大軍,可是,對面的司馬昭帶了26萬大軍,就連壽春城內的諸葛誕都有15、6萬人!

    無力迴天!

    由於總體實力差距,尤其是步騎兵戰力不足,吳軍不與魏軍主力決戰,而是採取有限反擊的戰略,這是務實的。

    因此,吳軍曾經獲得過機會。

    逍遙津之戰時,孫權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打合肥孤軍,結果不但沒抓住機會,反而出了洋相。

    而在劉備集團大舉北上,曹操在漢中、荊州捉膝見肘時,東吳也有機會在淮南、徐州獲得良機。

    石亭之戰,曹休軍團大部被破,東吳如果大舉攻略淮南,不能說一定能推進到淮河,但並不是沒有一爭的機會。

    東吳對魏,是以弱戰強,機會註定不會太多。

    機會出現了,不抓緊把握,就與思想有關了。

    江東士族不願大舉徵兵,而東吳君臣視長江之險為唯一生命線的戰略,使他們對於北伐始終持持極端謹慎的態度。

    因此,東吳成為三國中最長壽的一個政權,但空有數十萬大軍,卻始終無法在北伐中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果。

  • 7 # 常棣tandy

    鼎立期間,江東大族從發展地主經濟出發,一般都渴望有安定的環境,減輕戰爭人力、物力負擔。對他們來說,只要吳國保住江東,稱雄東南,於願足矣,不願意同魏國爭奪中國統治權。其代表人物陸遜,反對實行進攻戰略,在魏文帝死後,建議寬賦息調,壓縮軍隊規模。孫權不能不更多地聽取這些主流派的意見;同時由於步騎兵建設落後,也無力對魏國展開戰略進攻,因此,吳國逐漸形成了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積極防禦戰略,即諸葛亮所謂的“限江自保”。

    一、限江自保政策

    1、政策的形成

    孫權在新形勢下繼續採用孫策“保江東,觀成敗”遺言的方針。吳國在整個鼎立時期,都堅持了這一戰略。

    在採取何種戰略問題上,吳國曾有過討論和爭論。主攻派在形勢有利時,提出實行攻勢戰略。太和二年(228年)八月,奮武將軍朱桓提出,乘曹休戰敗之機,長驅深入魏境,進取壽春,割佔淮南,以制約許昌、洛陽,說這是萬世一時的機會,不可錯過。

    孫權問陸遜,陸遜以為不可,計不施行。太和六年(232年),孫權企圖渡海遠征遼東,陸遜弟、選曹尚書陸瑁一再諫阻,認為在中原混亂、九州戰事交錯的時候,要鞏固根本,愛惜兵力,珍惜費用,不應輕舉妄動。

    正始二年(241年春,零陵太守殷禮鑑於魏明帝已死,認為虎爭之際而魏國幼童在位,是天喪曹氏。主張吳、蜀並舉,孫權親征,傾國出兵,三道攻魏,以定華夏。認為如果不全軍出動,像以前那樣只使用部分兵力進攻魏國,則兵力不足,容易屢屢退兵,造成百姓疲勞威信損失、力量枯竭的惡果。孫權由於陸遜反對,不能採用這一建議。後來,陸抗連小規模出擊也不贊成,主張實行富國強兵,力農蓄谷,放棄窮兵黷武。

    他說,不能聽任眾將求名,一味邀利。否則敵人不會因此而削弱,而我已大病。從歷史上看,即使勝了,也會亡國,何況今天出師所獲,不補所失呢!在戰略問題的討論中,限江自保的主張一直佔據著上風。直到孫權死後,淮泗集團的諸葛恪當政,才改變為戰略進攻,眾大臣對這一改變無力加以阻止。諸葛恪的戰略進攻方針,只推行極短的時間,由於兵敗被殺而結束。到了孫皓時候,華核批判諸葛恪等,指責孫權死後,強臣專政,數興軍旅,造成了軍資匱乏、倉廩不實、賞賜無著的嚴重後果。

    2、對戰爭各階段的戰略指導

    從黃初三年(222年)鼎立開始,到蜀亡的42年間,吳國戰爭經歷五個階段。

    各階段戰略指導如下:

    (1)、防禦魏文帝三次進攻階段。黃初三年到六年(225年)的4年間,由於魏文帝三次親自攻吳,孫權由對蜀防禦向對魏防禦轉變。重點是依託長江天險,固守北岸堅城,以城戰和水戰結合進行防禦,以打破魏國的進攻。

    (2)、第一次攻勢階段。從黃初七年(22年)魏文帝死後,到青龍二年(234年),共9年。當諸葛亮五次北伐時,吳國也頻年出兵,攻擊魏國淮南邊境。諸葛亮死後,吳國減弱了攻勢,轉向海外遼東、夷洲、亶洲等地求發展。在魏明帝去世後,於正始二年發起四道攻魏。在這個階段,以詐降誘敵深入江北岸地帶,然後在江北內線殲敵,或者依託水路,在外線短促出擊,展開攻城作戰;同時,遵守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原則,避免同魏軍決戰。

    (3)、第二次守勢階段。從青龍三年(235年)到嘉平四年(252年),共18年。這個階段,孫權二子爭位臣下分派,陸遜等舊日將已死,新將威信尚未建立。其戰略指導是透過鑿句容中道,作邸閣,作堂邑塗塘,加強國防工程的建設一般不作主動出擊,或者只是製造將要出兵的輿論,虛張聲勢而實際不出兵,或者出兵而不作交戰。

    (4)、第二次攻魏階段。從嘉平五年(253年)到甘露三年(258年),共6年。前期,太傅諸葛恪當政,認為當時正值敵兵衰弱、昊國勁兵之地尚未空虛之時,以傾國10萬主力圍攻壽春,兵敗回國被殺。甘露二年(257年),魏國發生司馬氏與淮南守將諸葛誕之間的戰爭,吳國出動重兵支援諸葛誕再次戰敗。其戰略指導是,利用有利形勢,先後出動10萬和8萬主力,進行大規模作戰;作戰目標不再是奪取合肥,而是直指淮南核心城市壽春;攻壽春時,以大部隊圍攻,守壽春時以一部入城加強守軍兵力,以一部在城外機動作戰。

    (5)、第三次守勢階段。從甘露四年(259年)到景元四年(263年),共5年。這時,魏國忙於準備滅蜀,沒有攻吳。吳國權臣孫廢吳主孫亮,立孫休,孫休又殺孫綝,進入政治上不安定時期,其戰略指導,是軍事上採取守勢。曾經以詐降誘敵深入,但未成功。

    在以上5個階段內,吳國輪番採取守勢和攻勢。3次守勢歷時27年,體現了戰略的防禦性;2次攻勢歷時15年,一度為戰略進攻,主要還是屬於戰略守勢基礎上的戰役攻勢,體現其限江自保的積極性。

    3、限江自保戰略的內容

    限江自保戰略的基本內容,是發揮吳國獨有的江防和水軍優勢,並依靠同蜀國的聯盟,將魏軍阻止於長江之外。

    具體說來是:

    (1)、依託長江,實行重點守備。

    根據在鼎立階段魏國是其主要敵人這一情況,吳國主要防線設在長江。認為長江是天險,是其擁有的優勢,但是不能單純依賴它,如果不認真組織長江防禦,魏軍只要一葉小舟就可以航行過來了。吳國積極在長江設防,把長江建設成防禦擅長騎戰不習水戰的魏軍的一道天然屏障。在設防時,由於其控制的從西陵到江都的長江水道長達5700裡,對敵正面極為寬廣,而兵力有限,因此採取重點防禦。

    認為長江疆界雖遠,險要必爭之地,不過幾處,就像人有8尺身軀,處處受患,防護風寒侵襲,也不過幾處。它的江防,是在沿江這幾處“防護風寒侵襲”的要點上,實行重點防禦。在要中之要的西陵、江陵、武昌、濡須、石頭等處,則修築永築城工事,增強防禦的穩定。

    (2)、以西陵(吳改夷陵為西陵)為藩籬,防禦國土鎖鑰。

    吳國認為,守江東應當首先守中游荊州;守荊州應當首先守上流之西陵、建平(吳置郡,轄今川鄂交界處一帶)。晉泰始十年(274,,年),大司馬陸抗臨終上表說,這兩處是國家的藩籬,既處在益州下流,又在兩個邊境方向受敵。如果晉國船隊順流而下,星奔電閃般突然到達,它們無法依靠別處部隊解救。它們是社稷安危的關鍵,倘若有難,應當傾國力爭。吳將吾彥也主張增加建平守兵,認為建平不被攻下,魏軍終究不敢渡江。為此,吳國在西陵一帶,駐守重兵。

    (3)、開門延敵,守在江北。

    吳國認為,守衛長江防線,先要守好江北,以江北百里內的地帶為其防禦第一線,以造成江防的有利態勢。孫權在一次武昌江防會議上,主持討論了下述問題:他建都建業、離開武昌以後,長江水道溯流2000裡,如果武昌等地一旦有警,來不及增援怎麼辦?他不同意僅僅在夏口沔水上建立柵欄,或者設立多道攔江的鐵鎖,認為那都是消極的。

    他贊同張梁提出的誘敵深入方針,認為如果派將領沿江進入沔水,同魏軍爭利,可以造成有利態勢,魏軍就不敢前來侵犯。同時可在武昌駐守精兵萬人,以有智謀的人作主將,使部隊常備不懈,一旦有情況,馬上馳援戰場。說像這樣開啟門來延請敵人,敵人反而不敢侵犯。

    (4)、以攻勢作戰,達到自保。

    孫權反對徒守江東,說現有的兵是夠用了,但是還要擴軍,因為自守可陋。在戰略防禦時,經常利用魏國皇帝去世、兵員減少,或者蜀國發起攻勢等有利時機,在戰役戰鬥上發起攻勢。或者以詐降誘敵深入,在內線殲敵;或者依託水路進兵,向魏國邊境地區實行短促的外線出擊,爭取區域性主動。

    (5)、大力加強軍隊建設中的薄弱環節。

    針對兵員不足並缺乏戰馬這兩大薄弱環節,在建軍中重點增兵增馬孫權堅持平時多徵調兵員,以保證臨時使用,併為此廣闢兵源:一是積極掠奪山越人民當兵;二是派甲士到海外尋找夷洲、洲,掠奪人口,補充兵員,並透過多渠道,包括團結遼東公孫淵,廣開馬源,增加戰馬。

    二、三國各國的兵種

    1、魏國——強大騎兵的兵力配置

    魏國的基本兵種是步兵,數量最多,發展最早步兵中,含有數量眾多的屯田兵、運兵。諸葛誕起兵時,其主力是淮南淮北屯田口10餘萬官兵,可見兩淮屯田兵的眾多。據鄧艾稱,魏軍在淮南出徵吳國時,運兵超過一半,可見運兵之多。

    魏國最重要的兵種是騎兵,其數量、質量都超過了吳、蜀。騎兵在曹操兼併河南的作戰中,還很弱小;在曹操統一河北和北征烏桓後,得到大發展。這是由於河北、遼東是產馬區,曹操從那裡獲得大量戰馬還由於作戰中收編了北方群雄的數萬騎兵,吸收了很多烏桓等少數民族的騎兵。由此,操的騎兵數量最多,並擁有三郡烏桓那樣的“天下名騎”,及曹純虎豹騎那樣的“天下驍銳”。

    曹魏還獲得北方少數民族的貢馬、獻馬。例如建安十年(205年),燕、代獻名馬;徵烏桓時,護烏桓校尉閻柔及鮮卑獻名馬;文帝時鮮卑步度根獻馬;明帝時鮮卑軻比能等人來幽州貢名馬貢獻所得,都是優良馬匹。這也是曹魏保持騎兵優勢地位的重要因素。

    魏國還發展了後起的水軍。曹操企圖在統一南方鬥爭中建立水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疏玄武池,訓練舟師。九月,由於收編劉表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在當年短時間內擁有了一支可觀的水軍,使東吳眾臣望而生畏。但是曹操來不及消化這支狐疑的水軍,就把它投入赤壁之戰,結果一觸即潰。眾多艦船一被黃蓋燒於烏林,剩下的擔心保不住,再被自己燒於巴丘。到了年底,這支龐大的水軍化為烏有。

    赤壁戰後,曹魏重建水軍,曹操十四年春三月率軍到譙縣,製作輕舟,訓練水軍。魏文帝黃初五年八月演習水軍,親御龍舟,蔡、潁,浮淮六年,率領舟師東征。司馬懿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時,在荊州治水軍。王昶受任都督荊、豫諸軍事時,“習水軍於二州”。由於曹魏不能控制長江,沒有大江大湖,水軍無大規模的棲身之地,因此重建的水軍,只停留在輕舟和較小規模的水平上,不能同吳國匹敵。

    2、蜀國——強大弓弩兵種

    蜀國的主要兵種是步兵。來源於劉備初期的招募,徐州牧陶謙的贈予,陶謙死後轉屬的徐州兵,劉表舊部不願降曹的荊州軍,劉琦病死後轉屬的劉琦軍,收編益州的蜀兵和建國後徵來的兵步兵的精銳是善於山地戰的弩兵。丞相諸葛亮為了抵禦魏軍騎兵,十分注重弩兵建設。巴地涪陵郡山多險,水多灘,人多勇,擅長弩射,諸葛亮調發該郡勁卒3000人充當連弩士,令全家移居伐魏前進基地漢中。

    延熙十三年(250年)車騎將軍鄧芝平定該郡大姓徐巨叛亂,把參與叛亂的豪強徐、藺、謝、範5000家遷移到蜀地,充當獵射官。僅這兩次從該郡強徵的弩兵就達到3000人和5000家,則蜀軍全部的弩兵至少在一萬以上。同時,諸葛亮親自領導弩的革新。在諸葛亮精心培育下弩兵具備了較強的戰鬥力,在木門之戰中,乘高布伏,射殺魏國名將張郃。

    蜀國的輔助兵種是水軍。始建於劉備守樊城時,由關羽統率,活動於沔水之上。曹操逼降荊州時,關羽率這支水軍乘船數百艘沿沔水退卻,進入長江。劉備步騎兵敗於長坂,水軍獨得保全。到關羽北攻襄樊時,“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水軍戰果頗為輝煌。關羽被殺,這支水軍落入東吳。

    蜀國在益州也有水軍,並在夷陵之戰中充當前鋒。蔣琬當政後,曾企圖乘沔水東下攻魏,因此多作舟船,進一步發展水軍。蜀國位居吳國上流,吳國對其發展水軍特別敏感。吳將步騭、朱然等各上疏說:“自蜀還者,鹹言欲背盟與魏交通,多作舟船,繕治城郭”。只是由於孫權通達事理,才沒有引起更大的誤會。實際上,蜀國守衛國土和北伐主要都不靠水軍,它的水軍遠遜於吳國。

    蜀國另一個輔助兵種是騎兵。劉備依附幽州公孫時,其軍隊中編有“幽州烏丸雜胡騎”。領徐州後,其騎兵至少超過萬人但經過同呂布、袁術作戰,所剩無幾。長坂之戰中,劉備使張飛率20騎拒後,僅同諸葛亮、趙雲等數騎選逸,兩者相加,敗後騎兵不過百。蜀國建立後,在據有出產馬匹的益州的條件下,建立了一定數量的騎兵。諸葛亮在連衡陣《軍令》中,規定了騎兵的動作:“令騎不得與相離,護側騎與相遠”,甘露元年(256年)春,姜維遷為大將軍,“整勒戎馬”,宿衛軍中也有虎騎營。

    3、吳國——水軍為主的兵力配置

    吳國最重要的兵種是水軍。吳國以長江為主要防線,長江水深江寬,水大不凍,為大規模水軍提供了馳騁和棲身的場所。吳國在其長期的軍事鬥爭中,建立起一支規模空前的水軍。前期於建安四年(199年),孫策繳獲黃祖兒子黃射的船千艘,又繳獲黃祖船“六千餘艘”,建立水軍。

    中期,由於在赤壁、江陵、夷陵之戰中收編從曹操、關羽、劉備方面俘獲的水軍和戰船,以及自造了眾多艦船,其水軍進一步強大。這時擁有大型戰船,即董襲所督的五樓船,其上層建築達五層,修建了永備築城,還在長江諸要點部署水軍。

    後期,重點提高海上遠航作戰能力。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將士萬人航海求取夷洲和亶洲。亶洲未能到達,到達夷洲。這是中國大陸人到達臺灣的最早紀錄。嘉禾二年(233年),又派張彌、許晏、軍賀達等人率兵萬人沿海路北上遼東。赤烏五年(242年),派將軍聶友、校尉陸凱率兵3萬征討今海南島之珠崖、儋耳。以上行動,每次人數達萬人3萬人,實際上是組成了龐大的艦隊出海,說明具有良好的航海技術和近海作戰能力。

    水軍的戰法,主要是實施弩攻、火攻和登陸作戰,即所謂“上岸擊賊,洗足入船”。登陸作戰大都以水路為依託,掩敵不意,實行打了就跑的戰術,離岸不能深入過遠。

    吳國的重要兵種是步兵。步兵在前期是主力兵種。孫策轉鬥江東,無不依靠步兵。偷襲劉勳時,一次作戰出動步兵2萬。孫權統事以來,在大力發展水軍的同時繼續發展步兵,以其配合水軍守衛邊境,在內地鎮壓山越。

    吳國最薄弱又極力企圖發展的兵種是騎兵。吳國發展騎兵極其困難,主要是缺乏戰馬的來源。“大皇帝(孫權)以中國多騎,欲得騎而當之”,艱苦地開闢了四個馬源:一是蜀國,鄧芝來東吳談判復盟時,送來戰馬200匹。後來孫權要求蜀國使者回去告丞相,為諸葛恪送來好馬。諸葛恪謝恩說,蜀國是“陛下之外”。一直到蜀亡前夕,吳主孫休還派薛珝到蜀國求馬。

    二是魏國,孫權襲殺關羽幫魏解圍以後,派王惇去魏國買馬後又同意用珠璣、翡翠、玳瑁與魏文帝交換戰馬,說:“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馬,何苦而不聽其交易?”把戰馬看得比珍寶更重要此外,還在作戰中繳獲曹魏的戰馬。如周瑜用柴斷夷陵道,從曹軍處繳獲戰馬30匹。

    三是遼東,孫權所以不顧舉朝大臣反對,派使者渡海賜遼東公孫淵九錫備物,一個重要原因,是企圖透過寵待他,向遼東曲意求馬。

    四是交州,呂壹任交州合浦太守時,貢馬數百匹。上述四條渠道,前三條仰賴於人,所得有限,後一條渠道交州,雖然在東吳境內,卻不是主要產馬區,所得同樣有限,因此吳國無法徹底解決馬源,騎兵也始終是個弱項。

    三國的兵種結構各具特色。魏國以步騎為主,擁有最強大的騎兵,終能馳騁中原,統一北方;但是面臨浩瀚的大江,戰騎千群,無所用之,蓋因水軍弱小蜀國以步兵為主,擁有較強的弩兵,便於北伐中進行山地作戰;但是騎兵不如魏軍,因而北伐中不敢長驅直進。吳國水軍強大,迫使魏人臨江而嘆;但是缺少騎兵,只能限江自保,不敢深入北土作戰。魏、蜀、吳兵種結構的特點,是造成三國鼎立的重要軍事原因。

    三國兵力對比:魏:總兵力約在40-45萬左右,西線雍涼為6-7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洛陽及各據點10-15萬;蜀:總兵力約在10-13萬左右,北線漢中5萬,東線永安2-3萬,成都各據點3-5萬;吳:總兵力在20-25萬左右,主要部署在濡須口,南郡等長江沿線據點。

    (正文完)

  • 8 # 隱語

    我引用三國時期一位你意想不到的兵法家給司馬懿寫的一封信,來講講為什麼孫吳沒打過淮河。這封信是這麼寫的:“(江東)蓋以洲渚為營壁,江淮為城塹而已,若可得挑致,則吾一旅之卒足以敵之矣”。大意就是江東這些人習慣水戰,如果能將他們引誘出來,用一小支軍隊就足以應對了。很霸氣是不是?但這話要反著看:引誘出來好對付,那就意味著引誘不出來就不好對付。所以,信中在末尾再次提到:“徒欲候其離舟,伺其登陸,乃圖並吳會之地。”也就是說,只有當江東人離開了舟船登陸,北方大軍才有機會征服江東。

    你說孫吳20萬精兵沒有北出淮河,但曹魏40萬大軍,難道下得了長江?同樣沒有了。至於晉滅吳之戰,那是司馬氏已經佔有了益州,順江而下,自然天時地利全佔。真讓司馬氏的騎兵南下與孫吳爭利,恐怕僥倖能勝,也是慘勝。

    三國之中,曹魏騎兵強,孫吳水軍強,蜀漢步卒強,是以三分。孫吳不能上淮泗,猶如曹魏不能下江漢,蜀漢不也沒得雍涼麼?各抱地利罷了。好了,現在說那個意想不到的兵法家是誰——這個人就是曹植,一代詩人居然精通兵法,還順帶刺了司馬懿一句“恐非主上授節將軍之心也”,沒想到吧?

  • 9 # 閣下可知司馬懿

    很多人會因為東吳數次圍攻合肥給魏國送經驗值,來黑孫權的統帥能力,但是其實這個和東吳的兵制有關。

    話說孫策下江東的時候,本身勢力不足,所以基本上是和江東大族之間是一種合作的關係。孫權即位,曹操南下,江東大族很多都要投降,就能看出來這批人其實和孫權並非完全利益一致。後來孫權恩威並施,算是把這些人都大體上收服了,綁到了一條船上,但是要讓他們攻城略地,他們還是不情願的,每次到需要自保的時候,才能真正的爆發出戰鬥力。

    這是首先從將領的指導思想上,東吳就很保守,這種保守就是江東士族的自保的心理所帶來的。

    而江東的軍隊的特點,也和魏國和蜀漢不同。魏國和蜀漢,可以說軍隊都是其領袖——也就是曹操和劉備一手帶出來的,大將只是被授權帶兵,而領袖可以直接取回來。但是江東的軍隊,卻是兵為將有,每個大家族都養著自己的私兵,等到孫權發令的時候就帶著自己的私兵去參戰。所以孫權對他們的指揮也是有限的,真的要保家衛國,還能出幾分真力氣;要替孫家去爭奪天下,拜拜了您㖏不奉陪!

    並且,因為兵都是自家的財產,所以真的要打硬仗拼消耗的時候,各個家族也很難協調,因為攻下來的城池是國家的,但是損失是自己的,故而東吳的軍隊整體上非常不擅長於打硬仗和整體協調,這也是屢屢進攻失敗的原因。

    所以東吳幾十萬精兵連淮河都沒有見過,很難說是戰鬥力低下,而是進攻和防守對將領們激勵不同的緣故。

  • 10 # 司馬砸光

    東吳常備軍有二十萬這個數字肯定是不差的,吳軍突破不了淮河也是準確的。但這裡面有著對吳軍戰力普遍低估的現象,我們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兩個問題:1、孫吳為什麼拿不下合肥,為什麼過不了淮河?2、孫權軍隊與劉備集團的戰力哪個佔優?

    孫權從沒有吞掉合肥的真實意圖,他的出兵僅僅是出於鞏固在江東的統治需要

    仔細研究三國史料就會發現,從早期的魯肅榻上策開始,孫權集團的戰略國策就是維持在江東的獨立統治,頂多佔有整個荊州、益州,將長江上中下游的南岸區域劃為勢力範圍,從來沒想過一統天下。

    當然,僅僅以長江為天險還不足以固守江東,孫權還需要將前線陣地再向北稍稍推一下,以在北岸為江防軍建立一個緩衝區,僅此而已。再向北推的更遠,孫權也壓根沒能力守住無險的淮南。

    但至少要向曹魏軍隊顯示一下北進的意圖,時不時秀一下肌肉,五打合肥就是這麼來的,戰敗了孫權也不以為然,這是其一;透過北進合肥,整合江東特別是世家大族的戰爭資源,凝聚人心,加強集權,這是其二;在如此指導思想下,東吳軍隊推進不到淮河,有什麼好奇怪的?

    東吳軍隊戰鬥力還是挺彪悍的,不止是水軍。再者所謂戰鬥力還與時間階段和態勢有關

    在以上戰略的指引下,東吳軍隊以防禦戰為主,即使偶爾進攻也只是積極的防禦而已。所以,東吳軍隊的防禦戰能迸發最大的能量,曹操、劉備派將甚至親自帶隊來進攻也贏不了,赤壁、猇亭、石亭莫不如此。

    而說到進攻,最值得一說的是兩件事。建安二十年的呂蒙偷襲荊南三郡,以及建安二十四年的呂蒙白衣渡江。看到沒,兩次都是偷襲,並且都得手了。而劉備親率五萬大軍從益州趕到荊州與關羽的三萬軍隊匯合一起要大打出手,孫權、魯肅、呂蒙秒慫了,這才有了湘水劃界。鼎盛時期的孫權集團,正面硬槓劉備集團的話,鐵定是打不贏的。

    至於說猇亭之戰,事實上東吳軍隊不但是最擅長的防禦戰,以逸待勞,在數量還高於劉備的東征大軍,而不是傳說中的以少勝多。並且,此時的雙方實力對比也發生了翻轉,蜀國的荊州及上三郡全丟,一流武將也逐漸凋零。

    總結一下,正常情況,如果是東吳防禦,蜀國很可能贏不了。如果是東吳主動進攻,一定是蜀國取勝。當然,也要看雙方國力的此消彼長情況而定。綜合來說,我個人認為,實力最強時候的蜀國戰力,應該超出同樣實力最強時的吳國,你覺得靠譜不?

  • 11 # 五味社

    東吳獨特的世襲領兵制,為東吳打造一支支戰鬥力強悍的軍事力量。

    東吳與曹魏、蜀漢兵役制度不同,採用世襲領兵制。也就是說,東吳軍隊私人化。

    江淮一帶盛行私兵制,比如江東四大豪族(顧、陸、朱、張)之一的朱桓擁有部曲(私兵)萬人。

    跟隨孫策進入江東勢力的是淮泗集團,由於孫策沒能處理好與江東豪族之間的關係,江東局面極為不穩定。

    孫權即位後,若想穩定江東,只有依靠當地的豪族。加上江東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豪族力量更加強大。孫權聯合江東豪族,共同治理東吳,給予他們特殊的權利,比如統領東吳軍政二十餘年的陸遜,為相十九年的顧雍。在特殊的權利中,最重要的便是世襲領兵權。

    除了江東各豪族的世襲領兵權,孫權鼓勵具有一定軍事力量的將領,透過戰鬥來擴充個人武裝。這一點在孫策身上也有體現。

    世襲領兵制的優點體現在:

    一,士兵戰鬥力極強。因為軍隊屬私人化,將領為擴充實力,自然願意多打戰。因此東吳經常攻打山越,南蠻,將山越、南蠻中精健者徵為兵。戰鬥多了,士兵的實戰經驗極為豐富。

    二,士兵與將領是主僕關係,將領愛惜士兵,士兵忠於將領,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東吳戰鬥力。

    三,雖然東吳軍隊私人化,但更便於管理,只需要把將領的家人作為人質即可,相比曹魏的軍隊,士兵的家人以人質的身份隨軍。

    但世襲領兵制也存在劣勢,因為東吳軍隊的私人化,所以以精兵,少兵為優勢,不擅長聯合作戰,再加上擁兵自重也是禍患。

    最後,東吳戰鬥力遠在蜀漢之上,首先數量上的優勢,蜀漢投降時士兵十餘萬,東吳投降時士兵二十餘萬;其次東吳士兵綜合素質極強,只要將領之間加強聯絡,聯合作戰不成問題。

  • 12 # 三隻腳的大烏鴉

    曹魏和蜀漢是繼承漢朝的中央集權制,全國軍隊都是中央統一指揮,所以一般將領帶兵打仗都會比較拼命,因為軍隊不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有戰功,部隊死光也不心疼。

    而東吳的體制實際是封建聯邦制,各大家族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所謂的皇帝孫家不過是各大家族共同推舉的盟主而已。孫氏在東吳實際是外來戶,雖然靠強大的軍隊贏得統治權,但對於擁兵自重的各家族也不敢太過分。

    東吳軍隊出去打仗一般是皇帝一聲號召,各家帶著自己的私兵和皇帝合軍然後出兵。這種體制的好處是有好處大家戰鬥力很強,沒好處就一盤散沙。

    孫權要出兵打合肥,各大家族看不出有什麼好處,和強大的魏國硬碰硬顯然勝率不高,而且就算打贏了也是要死很多人的,就算打贏了合肥也是孫權的又不是自己家的。各家族都是出工不出力,如果能打贏就上,戰事不利就直接撤了,這種情況下孫權能打贏就見鬼了。所以幾次合肥之戰,要麼孫權被逼著親自抄刀子下場,要麼就是吳軍初戰不利後邊就一路潰逃了。魏軍只要頂住吳軍第一波攻勢就算贏了。

    但一旦打防禦戰情況就不一樣了。魏軍打過來會直接影響各家族的利益,所以各大家族為了保衛自己的地盤都會出動精銳堅決抵抗。

    最後的結果就是東吳看著魏國乾瞪眼,魏國看著東吳也是乾瞪眼,防禦都很輕鬆,但誰進攻都打不贏,只能對峙。一直到孫皓上位,弄的天怒人怨,結果晉軍打來各大家族基本上都不肯出兵,讓皇帝和晉軍單挑,東吳才滅亡。

  • 13 # Mer86

    東吳軍隊的戰鬥力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始終沒有形成凝聚力,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不擅長攻堅;二是守土責任感強烈,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夠堅決的抵禦侵犯之敵。也就是說,東吳軍隊在保家衛國這方面表現的很出色。但是開疆擴土時,就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了。

    至於說東吳和蜀漢的戰力誰更強,這明顯是東吳要更強一點。論人口,論人才,都是東吳要更勝一籌。

    那麼實力比蜀漢更強的東吳,為何卻連淮河都過不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東吳方面根本就沒有實力,也沒有勇氣把國境線推至淮河一線,併吞並淮南。並且東吳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舉兩個具體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石亭之戰,即歷史上的“周魴斷髮賺曹休”。

    魏文帝曹丕去世後,魏國大軍調動頻繁,對東吳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隱患。於是東吳便於公元228年,主動策劃了一場引誘魏軍深入的殲滅戰。

    當時東吳設計引誘魏國揚州都督曹休率兵深入吳國境內。吳軍在本國境內本來都打贏了魏軍,差點要了曹休的老命。結果東吳方面打著打著,發現魏軍增援了,於是立即罷兵休戰,沒有下文了。一年後孫權於建業稱帝,東吳與曹魏五年沒有大戰。

    相比東吳,蜀漢的外擴積極性要高的多。

    在聽說東吳方面大勝的訊息後,蜀漢方面做出了積極迴應。諸葛亮在成都調兵遣將,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以強行軍一千多里的速度兵出去陳倉道,打算閃擊陳倉。結果遭到守將郝昭的堅決阻擊,最後因為備戰時間倉促,糧草準備不足而退兵。但是諸葛亮於次年春天又再次出兵,逼曹叡連忙從荊州前線召回張郃,並緊急把曹魏的中軍主力用來對付諸葛亮。

    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三國志·張郃傳》

    最後的戰果是,諸葛亮在這次北伐中乘機順走武都、陰平兩郡。(魏軍主動放棄)

    比石亭之戰的戛然而止,更讓人嘆息的是孫權對北伐的態度。

    孫權在多次謀求徐州失利後,呂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現在東吳曹魏的實力差距是巨大的。東吳不應該跟曹魏死磕,而是徐圖自保。於是在此之後,東吳方面採取了偷襲荊州以削弱蜀漢對它的威脅;並以劫掠人口財貨為主要目標的策略。而謀求土地已不再是東吳的第一訴求了。

    這種戰略規劃的變更,大器感瞬間就降低了幾個檔次。

    當然了,東吳對魏搞騷擾戰也是有用的。青龍元年(233年),魏國揚州都督滿寵就實在是受不了孫權的騷擾了,便上疏曹叡,請求把合肥舊城燒掉,另在西邊三十里修了合肥新城。(離水路比較遠)

    那個讓孫權傷心、張遼揚威的合肥城,就此灰飛煙滅了。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曹魏自己燒了合肥舊城,並不意味著孫權就能把邊界線推到合肥舊城。並且,還別說是把國境線推到合肥舊城了,孫權他就是想在長江北岸展開大生產活動,也都會被曹魏騷擾得很頭痛。

    據史料記載,曹魏在魏吳邊境搞屯田,孫權會跑去劫掠;等孫權也搞屯田時,曹魏也會跑去劫掠。這搶來搶去,最後就變成了兩個土匪集團的搶劫成果展示會。

    三年春,權遣兵數千家佃於江北。至八月,寵以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衛兵去城遠者數百里,可掩擊也。遣長吏督三軍循江東下,摧破諸屯,焚燒穀物而還。——《三國志·滿田牽郭傳》

    由此可見,對淮南地區,孫權是既無力,也沒有勇氣去嘗試佔據。他每次動輒以十萬大軍出征,都是以騷擾為主,其目的就是把周圍的地方變成緩衝區,讓曹魏居民無力在那裡安心種地生活。

    並且,孫權的劫掠人財的野心,還遠遠不限於在淮南地區。按《孫韶傳》的記載,曹魏和東吳在徐、泗、江、淮的地面上,搞了一條長達幾百裡的無人區。雙方都在比狠,就看誰狠的更徹底。

    至於攻城掠地嘛,孫權是這樣打算的:主要曹軍的主力不來,他就耀武揚威,只要曹魏大軍一出,他立馬就撒丫子跑路。

    這個套路,孫權玩了整整十年。

    後來,連曹叡都看出孫權的那點出息了。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孫權為了配合蜀漢,也派出三路大軍。結果曹叡表示:諸葛亮才是勝敗的關鍵,渭水一戰只許勝,不許敗!我不管司馬懿怎麼打,哪怕是丟人現眼也無所謂,只要能打退諸葛亮即可。否則大魏的西部危矣。至於孫權一路,只要我親自帶兵去討伐,孫權老兒這個膽小鬼肯定要跑路。因為我已經看穿他的尿性了。

    結果曹叡居然還是高看了孫權,他預料自己到前線,孫權就會跑。然而魏軍主力離前線還有數百里時,孫權就望風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三國志·魏明帝本紀》

    可能有人會問,年逾五旬的孫權被曹叡這個晚輩小兒這麼欺負,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孫權他就是忍氣吞聲了。

    如果孫權還活著,他一定會說:

    決戰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曹叡小兒實力那麼強,我打又打不贏,不忍氣吞聲還能怎麼辦?就算東吳起傾國之力攻下了淮南,我也守不住。只要曹魏一個反撲,一切立馬就會回到解放前。並且,我還告訴你們哦。東吳自身還有個大問題,這個事情連我也解決不了。

    什麼問題呢?就是東吳自身的內部政治環境也不支援東吳搞大規模的北伐行動。

    在三國當中,蜀漢的內部是最穩定的。一共就兩任皇帝,劉備病死白帝城後,諸葛亮掌權十二年,之後蔣琬費禕董允等又維持二十年。在黃皓開始折騰到民有菜色之前,蜀漢穩定了三十年;之後一直到被滅,沒有天子被廢,沒有權臣互戮的問題。也就是開國之初,南方亂了三年,但是諸葛亮一個秋天就平了。除此之外,蜀漢就找不出什麼黑點了。劉禪可謂是三國十一位皇帝中,最幸福的一個。什麼國事大事都不用他操心,然後他的在位時間還是最長的。

    相比於蜀漢,曹魏和東吳都是不幸福的。曹魏不敘述了,慘到無以復加。這裡只說東吳的情況。

    孫權還活著的時候,就沒有搞定臣子對君主不忠的問題。在他在位後期,東吳經歷了二宮之爭,太子、魯王分別被廢被殺,連陸遜因此也被逼死了。目的就是為了子孫的皇位能夠千秋萬代傳下去。結果孫權死後,東吳的皇權還是讓權臣給把持了。

    先是諸葛恪弄權,等他被殺後,宗室成員孫峻和他弟弟孫琳又繼續弄權。整個弄權時間長達五年之久,搞到最後,連小皇帝孫亮也被廢了。

    比權臣弄權更慘的是,東吳的顧步朱陸四大豪族在東吳的世襲地位,幾乎全方位的影響到了東吳的國策。具體就不說了。這裡只說一個例子:陸遜的兒子陸抗,他最有名的戰績就是搞掉了謀叛的步闡。嚴格來說,這是東吳的豪族內鬥,是陸家與步家的內鬥。而這種內鬥從東吳立國到最後被滅,一直都沒有消除過。

    當然,東吳的內鬥問題,蜀漢也有,但是蜀漢很快早就把李嚴、廖立等實力派都按住了,沒讓反對派能夠得勢。

    所以蜀漢和東吳的內部環境,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蜀漢相對集權,諸葛亮辦大事的行政效率很高;東吳的集權力不夠,豪族在很多時候與中央並不是一條心。

    這種情況下的東吳,打起仗來怎麼可能有團結性呢?

    若是攻伐荊州,開擴江南,東吳的四大豪族會迸發非常大的熱情,因為劉備弱,挑食子撿軟的捏嘛!成功機率會很大。這也正是為什麼當年周瑜打南郡,呂蒙、陸遜偷襲荊州時,吳軍的戰鬥力會爆棚。

    但若是興兵北伐,曹魏的實力先不論。就說長途跋涉千里,四大豪族哪個願意承擔這麼大的開支?比如說陸遜,他手底下幾萬陸家軍,都是以他的食邑俸養的。守荊州,沒有問題。北伐,積極性不高。

    而這種積極性不高的代價就是:孫權的幾次北伐,都如同十萬大軍遊行示威,能搶就搶,不能搶就趕緊跑。這些人不是真的去玩命的,他們出發前就給自己劃了條線——不做虧本的買賣。

    總的來說,東吳的勢力始終推不了淮河,主要是因為東吳的實力弱。因此就算東吳打下了合肥,打下了淮南。它自身實力不足,最終肯定也是守不住。

    除了實力差距外,東吳內部不團結,國策制定的很猥瑣也是拿不下淮南的原因。

    孫權當年制定了騷擾曹魏的出兵目標,於是後來的人就都以此為出兵目標了。在這種大政策的影響下,東吳沒能力,也沒勇氣與魏國在淮南一決雌雄。

    至於東吳與蜀漢誰更強,這明顯是東吳要更強一點。只不過蜀漢的政策是積極外擴,對曹魏造成了事實上的威脅。而東吳坐擁一倍於蜀漢的人口優勢,卻始終沒有大規模的攻伐。以至於雙方最終變成了相互劫掠的拉鋸戰。而東吳的實力不如曹魏,相互拉鋸的結果就是東吳服用了慢性毒藥,雖然可以保一時的太平,卻最終逃不掉被滅亡的厄運。

  • 14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小編覺得東吳長於水師,蜀漢優於步騎!

    東漢末年,天下三。曹操起兵先後破黃巾,收徐州,納袁紹,進而佔據天下九州,墓定了曹魏的版圖。從任何一方面講,東吳孫權,益州劉備都不是曹魏的對手,只能憑藉地勢苦苦支援。蜀有山嶺之峻,吳有長江之險。所以蜀軍長於步戰而吳軍充分發揮長江的作用,水師天下無敵。

    具體來說,蜀漢步兵武器精良

    有諸葛亮這個發明家在,蜀軍武器配備極好!諸葛亮的特製連弩威力驚人,蜀漢步兵使用時如萬箭齊發,讓曹魏引以為豪的騎兵無法抵擋。與此同時,蜀漢步兵還配合使用後戰車、扎馬釘等兵器,簡直是曹魏統治者的噩夢。

    諸葛連弩

    蜀漢最好的部隊當屬於“無當飛軍”!所謂“無當飛軍”指的是諸葛亮收復南中,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配備蜀漢兵器,建立的蜀漢最強大的軍隊。史記記載於“無當飛軍”都是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於防守作戰,戰鬥勇猛天下無雙,曹魏滅蜀漢時1千無當飛軍硬是拼掉了曹魏5000大軍,厲害!

    無當飛軍形象

    那麼東吳呢?

    東吳時期雖然戰船技術不行。但是東吳水軍都是父子兄弟,他們以水為家,以船為命,戰鬥時戮力同心,厲害啊!也因為東吳水師戰鬥力強,曹魏和蜀國一輩子也沒能飲馬長江以南。

    東吳水師

  • 15 # 張細水

    東吳的戰鬥力弱於蜀漢是事實。

    江浙地區歷史上能打仗的好象就戚家軍那幾千人可以吹一下。這還是建立在武器裝備、戰術戰法、軍事訓練、高超領導指揮之下的結果。

  • 16 # zhuqinglin

    東吳常備軍有二十萬這個數字肯定是不差的,吳軍突破不了淮河也是準確的。但這裡面有著對吳軍戰力普遍低估的現象,我們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兩個問題:1、孫吳為什麼拿不下合肥,為什麼過不了淮河?2、孫權軍隊與劉備集團的戰力哪個佔優?

    至少在孫權掌權的鼎盛時期,東吳滅掉蜀漢一點問題都沒有。夷陵之戰後,不少東吳軍政要員(更早一些時候,周瑜生前也力主吞併益州)就建議一鼓作氣兵發白帝城,吞併成都平原乃至整個蜀漢,從而將東吳版圖從揚州、荊州拓展到益州。

    蜀漢困於漢中和蜀中,多山地,千里饋糧,後勤壓力相當大,因此蜀漢相應發展出了山地軍,善於山地作戰,其裝備、作戰技能都在山地裡得到鍛鍊。吳國存在感一直不強,因為吳國最聰明,他們讓蜀漢去打硬仗,消耗魏國實力,空出來時間自己發展經濟。吳國有兩個中心,一個在武昌,另一個在南京,都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因此吳國的水軍很發達。

    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標準不能只考慮國力,軍隊的制度,素質,政治的上層結構都是影響其的核心要素。綜上所述東吳戰力無法與蜀漢媲美。

  • 17 # 品點歷史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三足鼎立,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三國志》記載了魏蜀吳三國滅亡時的人口和兵力,魏華人口443萬,兵力50萬,吳華人口230萬,兵力23萬,蜀華人口94萬,兵力10萬。但是在北伐曹魏這個問題上,蜀國表現得比吳國積極的多。為什麼國力弱小的蜀國對北伐不遺餘力,而國力相對較強的吳國卻僅僅是“限江自保”呢。原因有三個。

    東吳後方山越人叛亂不斷

    我們看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征服南蠻的故事甚為精彩,而吳國征服南方山越人的事卻隻字未提,其實,山越人的叛亂對吳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孫吳統治區域內的丹楊 、吳 、會稽 、鄱陽諸郡等山區居住著大量古越族 , 在《吳書 》中被作“山越”、“山民”。在孫吳時期,這些地方與世隔絕,處於刀耕火種的狀態。孫吳政權建立後,這些山越人就已反抗政府為己任,頗有革命不成,流血不休的意志。建安二十二年(217),孫權向曹操投降,“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 ”,一方面是與魏蜀戰事不利,另一方面是山越人叛亂。黃武元年(222),曹丕分三路攻打吳國,孫權沒打就投降了,因為山越人又叛亂了,“時揚 、越 蠻夷多未平集 , 內難未弭 , 故權卑詞上書 , 求自改歷 ”。因為山越人的叛亂,讓孫權兩次向曹操父子投降,不可謂影響不大。在穩住曹魏後,孫權下決心要解決山越問題,此後共對山越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征討,其中,其二次出征動員了五萬兵力,比赤壁之戰軍隊數量還要多。在連續幾次大規模征討後,終於把山越等少數民族收入吳國政府統治秩序中,變成了東吳政府的“納稅人”。

    世襲領兵制和兵戶制並行,使得國家軍隊私人化,軍隊戰鬥力下降

    如果單單比紙面兵力,吳國的兵力是蜀國的兩倍有餘。但是,軍隊的戰力從來不是與人數掛鉤的,如果打仗只是拼人數,那還要名將幹什麼。吳國的軍隊在三國裡算是一支奇葩,因為它是世襲領兵制和兵戶制並行。世襲領兵制使軍隊成了各個將領的私人財產,可以父兵子襲,甚至有陸遜一家軍隊傳了三代的例子。世襲領兵制來源主要是當初孫策、孫權兄弟對親信授兵,使得國家軍隊私人化。戶兵制則是吳國主要的兵力來源,由於江東地區世家大族根基深厚,基層往往被宗族勢力把控,政府很難在民間徵兵。東吳的主要兵役來源是招募兵,流亡農民,戰俘和征服抓獲的山越百姓,其中山越人佔了大部分,吳國滅國是軍隊人數是23萬,其中“山越精兵”就有十多萬。為了保證持續的兵源,吳國把這些人都變成了兵戶,和正常戶籍區分管理。這兩項制度一結合,你想到了什麼?對,明朝的衛所制。到最後,士兵都成了將領的佃農了,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線房的上層窗戶會不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