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社會主義寵奴接班人
-
2 # 黛玄眉之琰琰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所有要求家長都滿足他,會讓他的生活沒有失敗感、沒有遭受拒絕、沒有錯誤觀念,會讓他目中無人、過於驕傲、不懂謙虛學習。
就好比,像溫室裡的一朵小花,一拿到外面接受Sunny的暴曬,風吹雨打就不會那麼嬌豔,變得弱不禁風,往往會接承受不住而枯萎掉。
而孩子呢在家裡有家長的庇護,任何事情都會有家長來幫你解決,讓你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家長能庇護我們的時間很短,歲月不饒人,總有一天我們會長大而家長們會變老。
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這個有形形色色的各種各樣的人與事情,這個時候所有的事情,都將只有自己,來一個人來解決。
如果在工作上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被認可,被上司一遍又一遍的讓你要求重做,這個時候你就會有一種很失敗的感覺,自己會很難以接受,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那麼你會變一蹶不振,沒有毅力和志氣。這將會是非常可怕的情。
如果孩子在家裡受到家長的百依百順,一出到社會因為某種事情就遭到拒絕,那麼他會輸不起可能會做出過激的行為,比如會輕生。
所以家長們並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要對他們的要求過於滿足。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家長,步入社會,他要有面對於社會的生活的那種生存能力這個事只能靠孩子自己去解決的,家長們能幫得了一時卻幫不了一世,總得要讓孩子們自己學會成長。
-
3 # 橙兒麻麻育兒經
這裡所說的“從小到大”指的是多大。一般孩子從出生到1歲多左右,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
這個時期是孩子的情感依賴期,孩子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應該要媽媽或者家庭成員對他負責,他所有的願望和要求都應該被滿足。這個時期是孩子建立自我的過程,所以滿足孩子的要求是可以的。
但是1歲以後,孩子開始慢慢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慢慢區分自己和媽媽,和別人是區別,那麼對於孩子所有的要求家長就要加以篩選了。
有的父母出於對孩子的寵愛,不管孩子多大,都時時處處滿足孩子,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孩子想幹嘛就幹嘛。也就因為這樣,我們往往看到很多孩子在別人家裡、別人面前也毫無節制和規矩。
那麼這就是家長的問題了。俗話說,問題家長不一定教出問題孩子,但是問題孩子背後一定有問題家長。所以對於孩子的要求,還是要看情況。
-
4 # 一棵開花的樹3566
孩子會成為一個沒有壓力感的人,會成為情商逆商比較低的人。最好不要成為啃老族不勞而獲的人。
網路圖片可愛的孩子
人太一帆風順的話,可能就不會感知壓力挫折,不能知道社會的無情,不知道人人都有的壓力,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的。才會知道生活的意義。
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孩子可能智商挺高,會學習很好,可能也有作為,但是如果任何時候都任何事情都答應,孩子會覺得所有事情都可以做到,其實,很多時候有些事情也有家長做不到的。也需要很多人幫助的。
但是任何時候都滿足孩子的話,也要教育孩子好的處理方式,也要教育孩子道德和好的情感,讓孩子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做一個成熟的人。
如果孩子經受過壓力,知道不是任何時候能實現任何事情,那孩子就會好好學習和快樂生活。所以不要總是什麼都答應孩子,如果孩子要星星,要月亮,你會給嗎?
-
5 # 暖心理
一個從未被滿足過的人,會變成一個無法填滿的黑洞,永遠渴求,拼命追尋,卻又無法滿足。但是,如果反過來,滿足一個孩子從小到大所有的要求,又會讓一個人因過度滿足而脫離了現實,無法接受生命當中出現的任何拒絕與否定,如蘆葦般脆弱,一碰就折斷。
人需要在與世界的互動中獲得認同,如果最初的人生經驗都告訴他:你的一切要求都是對的,都是可以被滿足的,那麼也就等於說:你是神,你可以主宰一切。這種全能自戀在生命早期,可以由嬰兒透過哭泣就獲得奶吃來實現,但真的僅僅限於這個時期。過了這個時期如果還抱有這樣的全能自戀,就不再可愛,而是可怕。
過度滿足帶來的是過分的理想化,對父母、對自我、對世界的理想化,而這個理想化的破滅出現得越晚,帶來的傷害也越大,個體所體驗到的挫折感也就越強。
他會一直不停地追問自己:世界為什麼會這樣?你們憑什麼這樣對我?
可是,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陪他玩了。
於是父母、自我、世界都要重新建構,而這個重新建構的過程又是極其痛苦的,因為這將建立在否認先前經驗的基礎上,意味著要放棄舊有的所有圖式和框架。而這個重新建構起來的父母、自我、世界,又很可能會被矯枉過正,被妖魔化,被全盤否定。
反社會人格有時候就是這樣誕生的。
-
6 # 長安安安
一個人的需求千千萬,上帝都無法滿足一個人所有的願望,更何況人自己呢。人之所以願意奮鬥,願意去追求,是因為我們有願望去達到,生活有希望和意義。可以想象,如果有這種可能性,一個人任何願望都可以實現的話,那麼對於他來說生活下去的目標是沒有,動力也是沒有的。
我們身邊現在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什麼願望都可以實現的,就算那些家財萬貫的人同樣每天在奮鬥,那是因為他們還有目標要達成。
有一段時間網上有李嘉誠、王健林等商業巨頭一天的生活,按照常理說他們的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已經完全不一樣,生活需要能夠被滿足的程度也要高很多很多,但是看看他們一天的行程安排,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一天中每分每秒都在忙碌,他們不為生活所迫,他們之所以努力不懈是因為他們有更高的希望要追求,有更大的目標要達成,這是他們生活的意義。
我在想如果誰讓一個人一生中所有願望都可以實現的話,到底是愛這個人還是害這個人,想象這樣的人,因為不用自己去追求名利,不用自己為生活奔波,要啥有啥,內心應該是單純明亮的,但是同樣這樣的人生活的意義何在,他不需要別人,也許別人也不需要她,他在他自己的世界裡呼風喚雨,但是實際上是不是也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沒有追求,沒有意義,沒有動力,沒有激情的生活宛如一杯白開水,到底還有什麼意思呢。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想真的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人,我們真的要讓孩子有些要求很難實現,遇到了困難,孩子才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那麼他才會不斷成長。不是嗎?
-
7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看到這題目我首先想到一個詞就是:“溺愛”,溺愛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過分愛護,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做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
大家可以先想象下面兩個充滿了溺愛氛圍家庭的場景:
第一個場景:
孩子路過一家玩具店,賴著不走,跟媽媽說:“媽媽,我要買那個變形金剛!”
媽媽馬上說:“哎呀我的小祖宗,家裡已經有那麼多的變形金剛了,就不要再買了吧。”
“不!我就是要!” 說完孩子就開始鬧,甚至乾脆在地上滾來滾去,邊滾邊哭大聲吼叫:“媽媽我就是要買,不買我就不回去了!”。
媽媽無奈之下說:“快起來吧,給你買!給你買!”然後孩子就破涕為笑,進玩具店高興的把玩具帶回家了。
第二場景:
孩子不吃飯,奶奶說:“寶貝,快吃,!吃了給你一個糖,”
“不要,我不要糖。”孩子說。
“那給你買一個小玩具,或者週末讓你爸帶你去遊樂園玩!”奶奶繼續哄著。
“不要,我要買遊戲機,我還想看電視,你給我開了電視我就吃飯!”
“好好好,給你開,先把飯吃了,再讓你爸爸媽媽給你買遊戲機。”這時候,奶奶鬆了一口氣。
在這兩個場景下的家長和孩子會有什麼感受呢?
孩子會認為什麼事只要他發發脾氣,跟家長作對一下,就可以控制家長想要什麼就什麼,要求就可以被滿足了。
家長會認為,只要孩子還小要就給他吧,不要不吃飯長不高,不要再公共場合丟人就好了。
這樣的孩子到最後會演變成什麼樣的人?
代表人物“我爸是李剛”,還有歌唱家李某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對人、對事沒有界限感,他會認為所有人就應該為他服務,當被別人拒絕的時候他就覺得氣憤、會把責任推卸到別人的身上。
因為總是被輕易滿足,所以他不知道什麼事是需要透過努力的,自己的能力邊界又在哪裡,所以很有可能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容易選擇逃避退縮,更別提什麼是責任感了。這些都是從小被溺愛下的孩子,發展出來的自我評價和處事方式。
-
8 # 希樸羊
人的需求都希望被滿足。這是人的生本能的要求。一個孩子一開始的願望無非就是活下去,能及時的吃到母乳就是活下去的條件。當一個孩子感到餓的時候就能吃到母乳,那麼他就會對環境帶有善意和信任。如果一個孩子在飢餓的時候得不到及時的餵養,就會對世界產生懷疑,甚至未來會產生心理疾病。所以,一個人的所有要求都被滿足,對於這個人成為一個健康的人是有積極意義的。
但是,凡事也要考慮個度的問題。如果一個人的所有要求都被無條件的滿足,都不用經過個人努力就得到滿足,那麼這個人未來的承受挫折能力以及個人成就就會受到影響。心理學家做過研究,關於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成就的研究。“延遲滿足”不光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光是為了壓制孩子的慾望,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而如果這個能力發展不足,如邊做作業邊看電視、放學後貪玩不寫作業,孩子就會容易缺乏耐心,以後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執,遇到挫折容易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退縮。
所以,一味的滿足一個人的要求,像飲食之類的本能需求的及時滿足一開始會給這個人以安全感。但是過多的滿足,尤其是長大後的一些社會性需求的太簡單的滿足,就會是一個人未來缺乏適應力的誘因之一。
回覆列表
從小,他就被養成了要什麼開開口就可以得到的習慣,沒有挫折,讓他覺得他該有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的。長大後,接觸社會,一旦遇到拒絕跟挫折,心裡會形成很大的落差,有可能會覺得對方是不可思議,不可理喻的人,甚至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他自己做事不會努力,因為覺得什麼都可以開口就解決,一旦遇到一些困難超乎他想象的情況,就會受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