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千世語
-
2 # 都市外鄉人阿杰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
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衝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瞞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臥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黴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議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麼?“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趙雲是政治鬥爭失敗者。
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諸將默然,只有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劉備只得大喜從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漢的滿朝文武得罪盡了。
沒有野心,不懂得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那亂世之中,廣張羽翼是何等重要得。關張自成一黨,家將眾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為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
為官清廉。從劉備,孔明幾次欲大賞趙雲,趙雲不受或分賞諸軍,可見趙雲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沒錢籠絡家將,估計他也是蜀漢那些貪官的眼中釘。我在想,若是蜀漢統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話,恐怕趙雲更不好過。
第三個原因是趙雲時運不濟,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
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一直到蜀漢後期,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了,才派趙雲為主將上陣。那時的趙雲,已經是滿頭白髮了。。。。
趙雲犯了為官的幾大禁忌,又時運不濟,故雖一生任勞任怨,也只能是死後封侯。當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於如此結局。
關於趙雲的統帥能力。趙雲品性謙遜,性情冷靜,善內政,從擇定賢主,千難萬險,追隨不改見忠貞種看出,趙雲實有大智慧。若趙雲統兵,輔以一智謀之士,我肯定謀士之言他能聽得進。
為將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條件是能使士卒用命。故名將吳起親自替士兵吸膿,為得就是能使士卒用命。而趙雲,做戰英勇,每每身先士卒,最難得的是,有大賞又不獨自享受,而是分與諸軍。這樣的人不是帥才那什麼樣的人才是帥才? 三國9中像張飛這種常常醉酒鞭打士卒的人居然都有84的統帥。
統兵作戰經驗尤為重要,而經驗是需要積累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天生的將軍。若是趙雲一開始就定位在統帥的位置上,我以為他的統兵能力不比關羽差。
-
3 # 亞瑟真好玩
因為收他人,他不配!!!委屈了趙雲一生!
中國古代有一個通病,就是貴族壟斷官員
東漢末年,戰爭四起,很多人說這個時候,最容易出蓋世英雄,也是廢掉門閥制度的好時機。可結果不如人意,門閥只是受到影響,未被廢掉,特別是諸葛亮投靠了劉備之後,這個制度又重新開啟,可憐我出身平凡的趙雲,不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第二當年趙雲投靠劉備時,正是劉備不得志,不得勢的時候,手下不但沒有什麼兵馬,而且還寄人籬下。趙雲看到劉備寄人籬下生活,怕別人對他不利,只好時刻在劉備身邊保護數十年。
-
4 # 劍和酒
說起原因,就不得不說漢末時期的門閥制度了。當時,非常看重人們的身世背景,即使袁紹沒那麼厲害,但當年也當上了十八路諸侯盟主,這其中與其“四世三公”的顯赫身世背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可能有人要說了,關羽、張飛也沒什麼身世背景啊,他們為何得到了重用?這就歸結到劉備起兵之初,沒什麼實力,自然也沒有條件挑三揀四,但是當諸葛亮來了後,情況就不同了,就開始講究出身背景了。
就明顯的當屬馬謖、楊議,這兩人其實沒多大才能,但出身好,孔明就相當信任,說起任人唯親也不過。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到了劉備死後,諸葛亮獨撐政局時,已經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程度了。
還有一點可以說明身世背景的重要性。當劉備稱帝時,群臣上賀表,一共列了一百八十人。但大家不知注意沒有,這一百八十人中第一個是誰呢?根本不是關羽、張飛、諸葛亮,而是投降過來的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原因很簡單,因為馬超世代公侯,身世背景強;排第二位的是法正,諸葛亮則排名第八,至於趙雲,則連這份名單都沒資格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趙雲出身普通,沒有什麼家世背景。
其實,除了家世背景弱不被重用外,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趙雲不懂政治,太過正直。當年,劉備平定益州後,準備給文武大臣封地賞金,別人都不說話,只有趙雲不同意,他說益州人民被戰火折磨的已經很痛苦了,這些田地金銀應該歸還給老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滿滿的一副忠君救民之態,結果劉備沒有辦法,只能把金銀田地歸還給老百姓了,但這樣一來,滿朝文武百官都恨透了趙雲。所以,趙雲後來不受重用,其實與此也有莫大的關係。
-
5 # 笑看往事如雲
在《三國志》中,白袍小將趙雲著墨並不多,幾場大的戰役也未能參加。按理劉備慧眼識人、禮賢下士,為了諸葛亮不惜三顧茅廬,為何對渾身是膽的“常勝將軍”趙雲卻不委以重任呢?
我覺得大約有這麼幾點:
一是劉備認為趙雲雖然勇猛,但只是個將才,不是帥才。他可以率一些小分隊去瓦解敵方陣勢,搞一個突然襲擊,但在統帥的位置上,不如張飛和關羽。二是趙雲的出生比較低微。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是相當重視一個人的門第的,雖然曹操說過“唯才是舉”的話,但到了曹丕,又改為“九品中正制”,還是看門第。劉備雖然和曹操一樣唯才是舉,但其實他骨子裡也是很看門第的,否則他也不會天天吹噓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關羽、張飛是他的結義兄弟,黃忠、馬超家庭背景顯赫,趙雲什麼也沒有,得不到重視,也是顯而易見的。
三是趙雲不懂得培養自己的人,他在軍隊裡沒有什麼親信,也就談不上什麼勢力,沒有所謂的“趙家將”。經常單槍匹馬的趙雲,自然朝中人微言輕,不被人擁護了。
四是趙雲大約人緣也不好。攻打益州勝利後,劉備要行賞,趙雲偏不贊同,以忠君救民為目的,讓劉備把本來準備行賞有功之臣的土地等拿出退還給了老百姓,這樣一來,滿朝的文武百官能高興嗎?
不過歷史記住了趙雲,百姓記住了趙雲。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把趙雲列入“五虎上將”之一,還排在馬超、黃忠之前。而《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在民間傳說故事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可見,趙雲在民間百姓心中是很受讚許的。
-
6 # 張張帥
其實趙雲如果在曹操旗下,反而會更受用!曹操愛才!劉備可以說舊貴族後代!看更重關係和世足!
首先,趙雲的性格缺陷導致他註定是一個政治上的失敗者。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趙雲卻說:“益州人民,連年戰亂,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不宜奪之為私賞也。” 此言一出,便把蜀國滿朝文物得罪個遍。
其次是趙雲的出身比不上其他四人,趙雲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關羽、張飛是劉備的拜把子兄弟,馬超更是世代公侯,相比來說,趙雲就是個可憐孩子。
最後,趙雲個人本身也對功名沒什麼太大的野心,趙雲在劉備身邊更多的是以保鏢的身份默默的保護著劉備,也就因此戰功就比較少,所以在封前後左右四將軍的時候沒有封趙雲,而趙雲本身也沒什麼不滿,趙雲是以真情意加入劉備集團,並不想追求功名利祿。
-
7 # 永恆56275
趙雲趙子龍可以說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在歷史上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但是在歷史上卻不被重用,據我看有以下幾點原因:
1、趙雲大戰長坂坡,萬馬叢中搶回阿斗也足以得到劉備的信任,而且他武藝高,做事謹慎,所以劉備多把他留在身邊保護自己和家眷。
2、趙雲不愛爭功,只求盡力做好每一件事。劉備瞭解他,知道封官對他是沒什麼用的。
3、趙雲的名氣不大,出身不好,不是名門望族。(至於關、張出身也不怎麼樣,但是他們是在劉備一開始時就結交的朋友,恩若兄弟,所以得到劉備重用)
4、趙雲不會拍劉備的馬屁,很多官員勸劉備做漢中王,做皇帝,但是趙雲沒勸。
5、趙雲經常直諫,像劉備得到成都想分田宅,關羽死後想罰吳,都是趙雲提出反對的,而且是堅決反對那種,難免得罪劉備。至於重不重用也有其他的說法,從來沒有惹過亂子,趙雲將軍自然還是義薄雲天的大英雄!
-
8 # 有深度的影視剪輯
趙雲一生秉信忠義,對劉備的忠誠可與關張,諸葛相比
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看出:趙雲也重視漢朝
但趙雲的地位確實不如糜竺,是劉備用人不明嗎
分析了一下趙雲和他的個性等,按照陳FQ的部分言論
1趙雲曾經與身為曹將的兒時好友交手,據說此戰為假打,趙雲知道
好友經常研究法典,有所長,在俘虜後便推薦給軍中做軍正,但卻
不是推薦在自己手下,這樣1不傷朋友之命,2得才所用,3萬一不稱職
也不用自己來包庇,4如果有他有反亂也與自己關係小
可見趙雲在為人處事上,非常周到
2攻擊桂陽成功後,趙雲以不取結義兄弟之兄嫂決絕趙範的嫁嫂計劃
事後有人問他的時候他說:“趙範不得以而降,其心難測,天下美人不少,怎可娶人之嫂,亂了信義”
可見趙雲以信義為重,同時明白趙範心不可測,拉開距離
很明智的行為
3劉備為伐蜀,以趙雲嚴重,令監管香香,說明他雖然信賴趙雲,也知道
趙雲做事一板一眼,不會靈活,是辦事的好材料,但不想重用,這了可以
看出趙雲做事太過正直,方正,不會靈活
4趙雲雖然奪走阿斗,卻不失禮於主母
還是看見趙雲忠義正直
5劉備取得蜀後準備用百姓土地封賞眾人
趙雲說:“百姓遭戰火,不能再被奪取土地,把土地還給百姓,使其樂
則民可用”,可見趙雲識大體,有長遠的眼光
劉備雖然聽從了趙雲的建議,但為人主者,難免有不高興
有沒有得到土地的將士聽到是趙雲阻止自己得到土地,也有怨言
難免以後在劉備面前攻擊趙雲
6劉備伐吳,趙雲冒死直言:“曹才是漢賊,伐曹,大義,伐吳,私怨
人心不忘漢,不能失去大義”趙雲以大義為重,勸說劉備,趙雲確實是
對的,而且頭腦清醒明智,可在主公氣頭上冒犯,不太合適
7關公晚年傲慢,得到自己和黃忠並列的訊息大怒,並說“趙雲,亦吾
弟也......”關公如此孤高,也喜歡趙雲,說明趙雲平時謙和有禮,待
人和善
8趙雲一生盡職盡責。後為諸葛亮深深信賴,也因為趙雲會嚴格按照自己
要求來做,不會搗亂
總述,趙雲一生不知直言阻止劉備意圖多少次以上了
索然他盡職忠義,但為人過於正直,不靈活變通,可以想象一定有人
向他送錢,但他拒絕,那人變在 別人面前說趙雲壞話,屢次阻止主公
不對之樂,雖然做事值得信賴,但做人主的卻不一定會用
糜竺之妹嫁於劉備,趙雲不可能送寶物美人討好主上,在劉備手下
不得很重用,在曹操,孫權手下也一樣,瞭解曹操,孫權的人一定
-
9 # 黃先生59
趙雲最開始是投靠公孫瓚,後來得知劉備是大漢皇親,並且受劉備寬厚待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後轉投劉備。趙雲的一生是為劉備所用,但終究沒有得以大展宏圖的原因有幾個,我來分析一下。首先從劉備集團得核心人物構架來看:武將以張飛、關羽、黃忠、王平、馬超、趙雲等為首,文臣以:諸葛亮、馬良、蔣琬、法正等為首。劉備表面為人豁達而仁厚,實則是認人為親,並非因才而用,關羽和張飛皆為劉備的結義兄弟,很多重大事件均委以重任,像趙雲這樣的武將,為人過於耿直,很多時候在給劉備建議的時候,過於剛烈,導致劉備從內心上是有所排擠的,所以在很多舉足輕重的戰役都沒有能夠得到劉備的重要。其次是從劉備集團得整體利益體來分析。劉備集團分為荊州士族,東州士族和益州士族,劉備在用人的時候也經常權衡各個利益集團來任命官員,因此趙雲一生不得重要是這些原因綜合造成的。
-
10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趙雲得罪劉備的地方是,在劉備登基稱帝以後,下令發動對東吳的進攻時,趙雲站出來表示反對。
趙雲從劉備一窮二白的時候,就已經跟隨劉備,二十多年的感情,絕對不比關張跟劉備的感情差。所以這個時候趙雲居然反對劉備,這是劉備萬萬想不到的。
更讓劉備想不到的是,趙雲反對劉備的理由太荒謬。趙雲認為蜀漢的敵人是曹丕,因為曹丕滅亡了漢朝,所以蜀漢不應該攻打東吳,而應該對付曹魏。
01趙雲的話有道理,但他說話不僅僅代表他個人。趙雲是一個忠勇的戰士,但是未必是一個有高深智慧的人。所以在大是大非面前,趙雲敢於說出這樣的言論,其實所代表的,絕對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三國志》
趙雲和諸葛亮一樣,都是荊州派的代言人。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做事,效忠孫權。這個時候諸葛亮為了避嫌,是不可能開口的。
所以諸葛亮必須要找一個代言人,幫他把自己心裡的想法說出來。這個想法也不是諸葛亮一個人的意思,而是代表了一大片希望光復漢室的大臣。
趙雲作為劉備的貼身侍衛長,多年以來跟劉備早就成了生死之交。他們倆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所以趙雲能夠開口,諸葛亮覺得勝算比較大,劉備應該能聽進去。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劉備不僅沒有聽趙雲的話,反而將趙雲棄之不用。這就有些殘酷了,那麼多年的革命友誼,就這麼說不要就不要了?當然不是這樣,劉備也知道趙雲背後是一幫什麼樣的人在使勁兒,他就是要利用趙雲告訴這幫人,既然他們不聽從自己的命令,那你們這幫人我不用就好了。至於對趙雲,劉備是沒有多少怒火的,畢竟兩個人的感情擺在那裡,再說趙雲也不是故意要跟劉備對著幹,他是聽信了諸葛亮等人的想法,覺得有道理罷了。
劉備何嘗不覺得有道理呢?可是劉備能放棄伐吳嗎?當然不能,所以我們看劉備後來沒有帶誰去伐吳,就說明趙雲背後都有哪些人。
這幫人裡當然是諸葛亮最重要,所以劉備是在生諸葛亮的氣,至少他不希望諸葛亮摻和到這件事中來,所以諸葛亮在這段時間也就被劉備擱置了。
02打下東吳的話,諸葛亮極有可能不被重用。劉備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做任何事情自然是有比較高深的考慮。伐吳這件事雖然看似比較荒唐,可是也能夠體現出劉備身上的一些特質。
首先,劉備肯定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關羽和張飛的死,跟東吳脫不了干係,劉備伐吳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兩位愛將報仇雪恨。其次,劉備知道伐吳的難度要比伐魏容易得多。在劉備看來,曹魏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下來的,可是東吳的實力弱小,絕對有可能一戰而定。所以劉備不想在生前放過這次好機會。再者,孫權手裡握著的荊州,曾經是劉備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因為劉備既可以從這裡出兵北伐,又可以在這裡屯糧練兵,就連運輸糧草這裡都比益州方便得多。綜上所述,可以看得出,劉備伐吳不是一時意氣,否則當初關羽被殺以後,劉備立刻就會動身。而伐吳之後,對諸葛亮造成多大影響呢?
我們會發現,劉備這次伐吳,所帶的人馬中,不少都是益州派人士。比如說黃權,那是益州足以和諸葛亮並駕齊驅的人才,到了曹丕那兒都備受重視。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三國志》
一旦將東吳給打下來以後,劉備還會重用諸葛亮嗎?至少不會將大權單獨賦予諸葛亮,設立左右丞相,極有可能成為解決這件事的最好辦法。
所以說劉備伐吳,其實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平衡集團內部的關係。不管是荊州派還是益州派,其實都是劉備的屬下。可目前來看,荊州派的實力的確太強大,這不是一件好事,劉備需要扶持益州派人才,這一戰是最好的理由,不僅可以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也能夠削弱荊州派在軍中的實權。
03趙雲沒有不被重用,只是暫時被劉備擱置了而已。對趙雲來說,這一次是他距離劉備最遙遠的一次。從年輕的時候離開公孫瓚開始,趙雲就一直跟隨在劉備身邊,為劉備解決了不少棘手的麻煩。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三國志》
曾經救下過劉備的夫人甘夫人,以及兒子劉禪。所以說趙雲在劉備心目中,那就是親兄弟一樣的。
所以劉備也絕不會因為這件事而不重用趙雲,只是劉備回來的時候,身體已經不好了。他無法再讓趙雲為自己衝鋒陷陣了。
這個時候的劉備對趙雲對諸葛亮,都是深表歉意的。所以他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和李嚴,在託孤結束以後,劉備又單獨接見了趙雲。他對趙雲的交代,跟諸葛亮的就不一樣了。劉備對諸葛亮是用激將法,希望諸葛亮能夠盡力保護他的兒子,可是對趙雲,那就是掏心窩子了。趙雲是劉備的好兄弟,當然值得託付。劉備說得很隱晦,他將自己的兒子完全託付給趙雲了,希望趙雲不要辜負了他。其實這就是在告訴趙雲,如果有人對劉禪不利的話,那麼你就可以相機行事了。這對趙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因為最後的一道關卡,是設在了趙雲這裡,而不是諸葛亮或者李嚴。
總結:趙雲對劉備太重要。在劉備的人生中,不乏背叛者。比如說他的小舅子糜芳,因為背叛劉備,從而使得蜀漢集團失去了荊州這塊重要的基地。還有孟達的背叛,也使得劉備失去上三郡,以及他的義子劉封。
有了背叛,忠誠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關羽張飛此刻已經遇害,像趙雲這種既有資歷,又對劉備忠誠的人,根本就不多。
要知道趙雲加入劉備集團的時候,劉備手裡並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幾乎就是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小子。而趙雲的上一家公司,那可是上市公司,老闆是大名鼎鼎的公孫瓚。
所以趙雲能夠從那種艱苦的環境中,一直陪著劉備走過來,這才是最為珍貴的事情。趙雲對劉備來說不僅僅是一種信任依賴,更是一種忠誠精神的存在,支援劉備一路走下去。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1 # 紅森資本侯秋生
蜀國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之中,似乎以趙子龍個人戰鬥力最強,帶隊伍水平也相當高。但幾個特點決定了他不被重用,沒能夠戰死疆場,卻最終老死病床。
首先,他並非是蜀國早期創始人,沒能進入發起股東的隊伍,沒能獲得原始股實屬正常。劉備起事之時,最早的發起人武將只有關張,趙雲後來加入,只能算是高管,當不成股東了。
其次,趙雲出身不正,屬於歸化球員。降將歸軍任何時候都要防範幾分,不可置於軍機重地統管實權。
第三,趙雲無幫無派,不選邊不站隊,沒人捧扶,何以能自立山頭掌控重權。比他資歷晚淺得多的姜維姜伯約,正是成了孔明的學生,最終實控蜀國叱吒風雲。
相比之下,關二爺就成功的多了,生為人傑,死而封神,而且是人見人愛的武財神,真正的成功者。
-
12 # 酸辣小龍俠
在人們的印象中,趙雲是一條頂天立地的好漢。俗話說:一呂二趙三關四馬。一般認為,除了呂布,就數趙雲的武藝最厲害了。不但如此,趙雲對劉備忠心耿耿,可就是這麼一個忠勇俱備的將領,為什麼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呢?終趙雲一生,沒有獨自帶兵打仗的經歷,其主要作用是保衛劉備及其家屬的安全。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地位的官階是很高的,據說被封為五虎上將,而且以關張趙馬黃的順序排名,趙雲的位置相當靠前。民間甚至傳說後來劉關張將桃園結義進一步擴大化了,趙雲被擴大成了四弟。
但事實上,趙雲一生都就沒有進入到真正的上將行列,只落個徵南將軍、鎮東將軍一類的雜牌將軍的稱號。排名不僅比不了馬超、黃忠,就是連後來投奔劉備的魏延都排在趙雲的前面。而且關張與劉備親如兄弟,而且從頭跟起,無人可比。黃忠年紀大功勞也大。馬超家世顯赫,而且在羌人中地位無人能比。
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所謂的名號將軍(易中天語)只有四個位置,你總不能再來一個中將軍吧。趙雲後來被封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這和魏延的職位基本平級。
而魏延是漢中太守是因為劉備認為其勇武足以鎮守一方,趙雲的中護軍明顯是劉備和劉禪、諸葛亮都認為趙雲可靠,所以用來保衛中央是最適合的人選。所以劉備從來沒有輕視趙雲,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把他封為第一等級的將軍,但對他的信任也許只比關張差一點。其實說起來趙雲的運氣真的不怎麼好。趙雲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
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仍然對趙雲不予重用,北伐的時候只給趙雲少量的人馬充當疑兵使用。更為可氣的是,由於諸葛亮指揮失誤,馬謖丟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雖然只有趙雲的部隊沒有損失,但趙雲卻吃了掛落,被貶為鎮軍將軍好在上天是公正的,趙雲雖然仕途失敗,但卻活到了七、八十歲的高齡。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當年劉備、諸葛亮之流一直打壓趙雲,但後來的人們卻給予了趙雲極高的評價,這是那些當年打壓趙雲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
13 # 戰地記者KZA111
其實,那得看重用的標準是什麼。按《三國演義》來說,蜀漢集團的輿論戰爭一直很強勢,五虎將的造神運動,更是蜀國將軍推送到了巔峰。可一路看來,趙雲一直都只是保安隊隊長的身份,可為什麼卻被魏國多名名將讚揚,自己也被加之長勝將軍的名號呢?那就是諸葛孔明等蜀漢決策層隊趙雲的用處不同。我們所見,趙雲不像關羽,張飛,負責大規模的軍團戰役,但趙雲一般都是在戰役關鍵處的扭轉旗子,不僅是單騎救主,還有漢中之戰的突襲,讓趙雲盡顯威風。可以在此看出,諸葛亮把趙雲的實力展出,又讓這位五虎不缺戰役之中的位置,因為原則上,趙雲乃諸葛孔明的嫡系,諸葛亮讓趙雲既沒有搶走劉氏集團統治者兩位兄弟關羽,張飛的風頭,也沒有向世人忘記展示自己的人趙雲的武藝高強,處處把握遠近之道,永遠在趙雲這裡,戰爭勝利皆是把握最大,百戰百勝將軍,確靠實力,也靠好的孔明策劃。我覺得真正的重用,是把他當做重點的卻維護,去培養。趙雲一直更緊劉備,諸葛孔明,不僅最為安全,生活質量好,而且更多的學習其政治關係,且他深得劉備等人的喜愛和信任,他可一直留在蜀漢集團內部,不像關羽等因為自身實力,被遠遠隔離荊州,至死未還。所以我感覺,重用不一定是打打殺殺。而是有人不捨你受傷,願意捧你,故意讓你學習成才,才是真正的重用。
-
14 # 小鴻哥
趙雲其實在蜀漢也是很重用,其地位在蜀漢也是非常之高。趙雲原本是公孫瓚手下,在公元191年就派去協助劉備拒袁紹,劉備讓趙雲統率騎兵,後來趙雲的哥哥死了,回家奔喪。劉備知道趙雲不會再回公孫瓚這裡了。劉備抓著趙雲的手告別。趙雲講我終究不會忘記您的恩德。在公元191年就跟劉備了。後來因兄死了,回家奔喪。劉備知道趙雲不會回公孫瓚這裡了。劉備抓著趙雲的手告別。據三國志雲辭曰:終不背德也。 雲辭曰:"終不背德也。"
公元200年劉備于徐州被曹操擊敗後,北投袁紹。趙雲聽說後馬上去見鄴城劉備了。兩人的關係不亞於關張。劉備跟趙雲同床而睡,這可是隻有關張才有的待遇。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劉備還讓趙雲密秘召募人馬。官渡之戰時劉備離開袁紹去了豫州汝南郡,曹操擊敗袁紹後,立馬率軍追擊。劉備只得逃往荊州,趙雲也隨之南下荊州。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徵荊州,九月劉琮投降。劉備趕緊逃跑,曹操率軍追擊,在南郡當陽縣追上。劉備拋棄老婆和兒女跟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十多人跑路。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不久後趙雲跟劉備失散了,有人講趙雲北上投曹了。劉備拿著手戟指著那人講:子龍不棄我走也。我認為趙雲會跟劉備失散,那是因為趙雲去找甘夫人和阿斗了。趙雲抱著阿斗為並保護著甘夫人,安排跟劉備匯合。雲(趙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公元208年十二月的赤壁之戰、烏林之役以孫劉聯盟勝利告終。因史料缺失,趙雲的表現不得已知。公元209年趙雲隨軍南征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桂陽郡太守。這時關羽為襄陽太守、張飛為宜都太守。(襄陽、宜都同屬南郡,劉備自己劃分的)
趙雲為人、做事非常謹慎。因為劉備的孫夫人非常驕橫,其帶過來的吳吏兵都縱橫不法。所以劉備特意讓趙雲掌管家裡面的事。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公元211年劉備入蜀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留營司馬是劉備設立的官職,其職責:負責留守後方,並處理軍事以及城市治安。從此可見劉備對趙雲的信任。 公元213年趙雲、諸葛亮、張飛率軍入蜀支援劉備。到江州後趙雲分率一支軍隊進攻成都南邊的江陽郡。公元214年趙雲參與合圍成都,十多天後劉璋投降。
公元214年拿下蜀地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當時很多人認為應把成都城內房子和城外園地桑田分別賜給諸將。趙雲勸諫講:”當年霍去病以匈奴未滅不接受漢武帝賞賜的房子,現在雖然沒有匈奴,但有國賊曹操。等到天下安定後,各自返回家鄉,讓他們在家鄉耕田,這樣才是對的。現在益州百姓,剛剛經受戰亂,田地房屋應該還給他們,使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就可以向他們徵役和收取稅賦,又能得到民心。”劉備接受了趙雲的建議。從這裡來看,趙雲不光有武亦有文。單憑這點其他四虎將就遠比不上趙雲。
公元219年曹劉激戰於漢中,趙雲也參與了這場戰爭。公元219年三月曹操從長安率軍進軍漢中其間派人運米到北山。黃忠認為可以奪了曹操的糧草,趙雲的人馬隨著黃忠前去。但是過了約定時間黃忠都沒有回來。趙雲於是率數十騎前去查探。趙雲正好跟曹軍前鋒相遇,趙雲力戰突圍。曹軍大隊人馬趕到,一直追擊到趙雲所以營地。趙雲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經懷疑有埋伏,於是退軍。趙雲立馬嗚鼓並用弩射殺曹軍後軍,曹軍以為趙雲追擊,驚慌失措。曹軍只顧逃跑,因踩踏和掉落漢水而死。第二天劉備到趙雲營地視察後講:“子龍一身都是膽。”然後軍中舉行宴會,一直喝到夜晚。軍中將士稱趙雲為虎威將軍。先主明旦自來至雲(趙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
漢中之戰五虎中的四虎都參與,但也就趙雲和黃忠有突出表現。張飛和馬超並沒有突出表現。公元219年七月劉備稱漢中王,封關、張、馬、黃為前、右、左、後將軍。雖然沒有趙雲,但這並不是講趙雲的地位不受重用,恰恰是因為不需要。劉備封黃忠為後將軍時,諸葛亮就講:黃忠的名望遠不及關馬(關羽馬超),而讓黃忠跟他們並列。漢中之戰中馬超張飛親見黃忠立大功也許沒意見。但關羽只是遙聽,恐怕會不滿。劉備講我有辦法解決的。於是派費詩去荊州拜關羽為前將軍。關羽聽到黃忠跟他同列,大罵: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接受前將軍的封號。費詩對關羽講:“創立帝王事業的人,所任用的人才並非都會是一樣的,從前蕭何、曹參與漢高祖從小就是親密老友,而陳平、韓信都是逃亡而後來的,論他們在朝中所排位次,韓信居位最高,但未聽說蕭何、曹參因此有過任何怨言。如今漢中王以一時間的功勞,對黃忠厚加恩寵崇敬,然而內心裡難道真會把他與您同等看待嗎?並且漢中王與您,譬如一體,同休共慼,禍福同當,我要是君侯您的話,就不會去計較這些官號的高低、爵祿的多少了。我乃一介使臣,奉命行事之人,您若真不受封,如是便回去,只是對您的舉止頗為惋惜,恐怕您有後悔之日啊!”關羽馬上就接受。
從諸葛亮的話來看劉備所封的前右左後將軍除了黃忠是因功勞,關、張、馬都是因為名望高,當然關張的關係跟劉備好。而趙雲能跟劉備同床而睡,關係自然也是很好。趙雲也不是計較官位高低的人。諸葛亮鎮守成都,足兵足食,功勞非常大,也是沒有升官。公元219年六月群臣推劉備為漢中王上漢獻帝表: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領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等。馬超、許靖、龐羲、射援這些人都排在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前面。能說諸葛亮、關張、法正的地位不如他們?那是因為馬超有名望、許靖有人望、龐羲好士、射援有名行。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東征,在此之前趙雲勸諫講:“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只要滅掉魏賊,東吳就不是問題。現在曹操雖然死了,但其子曹丕篡盜神器,應遵循人心,早圖關中,進軍渭水上游以討國賊,關東義士肯定會拿著糧草駕著以迎王師。現在不應放棄討國賊而跟東吳交戰。”劉備並沒有聽從,但還是讓趙雲督江廣州。並不能講劉備不聽趙雲的,就說不信任。江州是伐吳的前沿基地,接應糧草器械都要經過江州。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江(趙雲)督江州。公元222年閏六月劉備兵敗於猇亭,吳軍一路追擊。趙雲立馬率軍到永安接應劉備。雲(趙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公元223年劉禪繼位,趙雲升為中護軍、鎮東將軍。公元228年蜀漢進行第一次北伐,趙雲獨率一支軍隊進攻箕谷跟魏國曹真所部對峙。後因馬丟失街亭,蜀漢軍隊只得退回漢中。當時蜀漢的軍隊退軍時很混亂,只有趙雲所部整齊。諸葛亮於是詢問鄧芝:“街亭退兵時,我軍編制皆混亂成一團,箕谷退兵,編制整齊一如出軍之時,這是何故?”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資沒有遺失,人員編制整齊。”當時趙雲軍中尚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將士。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怎麼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
公元229年趙雲去世,後來追諡為順平侯。整個蜀漢獲得諡號的只有龐統、法正、諸葛亮、蔣琬、費禕、陳祗(劉禪的寵臣)、夏侯霸(魏國投降過來)、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十一人。時論以為榮。從趙雲獲得追諡來看,其在蜀漢政權是前十的存在。很多人認為趙雲不受重用,主要是從趙雲的官職來。這是因為劉備自己的官職並不高,所以得漢中後才急切的稱王。前後左右四將,本來應該有趙雲一席之地。關、張、馬都勝在名望,關、張又是劉備親信。馬超本來就是一方諸侯,自然不能委屈。黃忠斬殺夏侯淵,因功而入列。在劉備得蜀時就諸葛亮和董允署左將軍府事,也就是說蜀漢政權的內政由他們倆負責。諸葛亮的官職是軍師將軍,董和的官職是中郎將。兩人官職雖然不高,但撐握實權。左將軍長史這個職位卻給了許靖,但他並不署府事。原因在於諸葛亮講:靖(許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動宇內。
例如曹丕繼承王位後封張遼為前將軍、張郃為左將軍、徐晃右將軍。曹丕的親信曹真為鎮西將軍、曹休為鎮南將軍,就官職來說是不如他們。但曹真督雍涼兩州軍事,曹休都督諸軍事。後來魏國伐吳統帥是曹真、休,張郃、遼等人是其部下。
-
15 # 狼的影子716
就是因為趙雲並不強,我不是說趙雲不忠誠,也不是他不勇武,在這兩個方面趙雲都沒有問題,也深得劉備的信任,一直都在擔任劉備最親近的侍衛首領,但是卻一直都得不到獨當一面的重用,對於趙雲這樣一個資歷僅次於關羽,張飛,劉琰,簡雍,孫乾的從龍老臣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甚至連後加入的劉封,黃忠,魏延,糜竺的地位都遠勝於趙雲,在劉備早期自己沒有官爵的情況下,他不能自己徵辟屬官,到了劉備擔任左將軍,豫州刺史的時候,雖然都是虛銜,但是按照當時的制度,他是有資格自行徵辟屬官並上報朝廷認可的,曹操擔任東郡太守,行奮武將軍的時候,就徵辟夏侯惇,曹仁等為別部司馬。袁術是後將軍,他就有資格徵辟孫策為“折衝校尉,行軫寇將軍”,後來孫策以區區一個雜號“討虜將軍”,都自行徵辟了大批的屬官,像周瑜是“建威中郎將”,張昭是“撫軍中郎將”,劉備的官爵不僅可以任命屬官,還可以徵辟地方官,漢代有制,“郡舉孝廉,州闢茂才”,連曹操都是“舉孝廉入仕”,漢末大量的官員都是由此途徑踏入仕途的。
劉備擔任左將軍的時候,關羽張飛已經被朝廷任命為中郎將,無需劉備自己徵辟,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趙雲依然僅僅是一個為劉備充當保鏢頭的“主騎”,這樣的職務趙雲一直當了至少八年以上,直到赤壁之戰的時候被任命為“牙門將軍”,自此以後,趙雲基本上都是在保鏢頭這個職務上打轉轉,一直到劉備死後才離開保鏢頭的崗位,擔任徵南將軍,劉備一生以善能識人用人聞名,為什麼單單對趙雲如此刻薄呢?真實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因為趙雲的能力不夠,擔當不了更大的責任,有兩個事例是載入史冊的。
第一是劉備奪取益州後要大賞部下,趙雲跳出來阻攔,說要體恤“百姓疾苦”,這充分說明趙雲不識大體,只具備“平民思維”,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把老百姓視為“稅賦人口”“農業勞動力”“兵役人口”,掌握人口的多少,決定了政權的實力,所以,很多的戰爭都存在著爭奪人口的現象,曹操從漢中退出的時候遷走了近30萬人口,劉備得其地不得其民,這就直接導致了劉備丟失了近30萬稅務人口,丟失了近三萬兵源,導致了漢中的土地無人耕種,蜀漢要丟失一大筆田租和軍糧收入,這就是歷朝歷代老百姓的地位,他們生存的價值就是供統治階級“役使”的,所以,在統治階級的眼裡,根本就不存在“為老百姓謀福利,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概念,他們只需要照顧好統治階級的利益就可以了,具體到三國時期,就是滿足那些門閥士族,官吏,士紳的利益,至於老百姓,誰當皇帝他們都有完糧納稅,都要服兵役,劉備帶著大批的荊州軍隊和荊州士族奪取了益州,他需要用益州的土地,田宅來酬勞跟自己出生入死,為自己打天下的荊州士族和軍隊,投靠劉備的益州士族需要靠劉備的新政權進行利益洗牌,這些都需要對益州現有的財富進行再分配,而趙雲恰恰是看不到這個問題的實質,只是想當然的認為應該照顧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這說明趙雲的政治智慧就只能停留在普通老百姓的水平,根本就不具備成為高階幹部的政治素質,所以,劉備只能把趙雲定位於一個高階保鏢的層面,從建安16年擔任栩軍將軍開始,一直到劉備臨終,他的職務始終都沒有什麼變化。
趙雲第二件讓劉備失望的事情就是他勸阻劉備伐吳一事兒,荊州的丟失對於蜀漢政權來說不亞於天塌地陷,這不僅僅是丟失三分之一的領土,軍隊,還丟了一個重要的產糧區和極具軍事價值的北伐基地,蜀漢如果沒有荊州,就只能龜縮益州一隅,再也沒有發展的空間了,而且,蜀漢政權的骨幹力量都是來自於荊州,如果丟了老窩,他們就失去了根基,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劉備都必須要發動夷陵之戰,為關羽報仇不過是擺在面上的一個藉口,以顯得師出有名而已,蜀漢政權中除了益州士族以外,基本上都是贊成伐吳,正史中沒有關於諸葛亮對伐吳態度,但是我認為他如果是個成熟的政治的話是不會隨意發表意見的,作為蜀漢政權中荊州士族的老大,諸葛亮肯定是希望奪回荊州的,但是他哥哥諸葛瑾是東吳的臣子,是接替呂蒙守衛荊州的主將,以綏南將軍駐守公安,為陸遜的後援,從某種意義上說,諸葛瑾就是蜀漢政權的敵人,所以,諸葛亮在是否伐吳的問題上肯定是要避嫌的,而趙雲此時卻傻乎乎的跳出來說什麼“國賊是曹操,關羽是私仇,不能因私而費公”之類的蠢話,他根本就不明白,對於漢朝來說,曹操,劉備,孫權其實都是國賊,他們打的都是取而代之或者是割據一方的算盤,都是想成就自己的遠大志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真正想著為了匡扶漢室的,趙雲連這些起碼的政治智慧都不具備,還是傻乎乎的以為自己是在從事著匡扶漢室的偉大事業,這樣一個傻瓜又怎麼能夠擔任更大責任呢?又怎麼能怪劉備不提拔重用他呢?
-
16 # 故人依舊666
在歷史上趙雲並不是很出色,不像三國演義中那麼厲害。趙雲不被重用是一些原因的,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
第一:趙雲得罪人了
首先,是在劉備平定益州的時候,想要封賞封地。趙雲勸諫,益州百姓遭受戰火,土地應該歸還百姓。趙雲一向忠軍救民,只不過這就得罪了一些文臣武將。這就會使得趙雲受到同僚的壓迫。其次,便是劉備伐吳的時候趙雲不同意,可能讓劉備心中不滿,有怨氣。
第二:趙雲非嫡系
趙雲是公孫瓚的手下,卻不被信任。有次,劉備戰敗,陣營中有人說趙雲走了,劉備將手中的戟摔在地上說雲不會離我而去。可見,陣營中很多人並不相信趙雲。
第三:趙雲的軍事才能
趙雲的軍事才能不是很強,不適合獨當一面。最初趙雲一直是劉備的貼身護衛或者偏將。三國志中評價,強摯壯猛,作爪牙。雖然,我們對趙雲七進七出的戰績印象很深。趙雲的武藝是能夠得到肯定,很厲害。但是,他的軍事才能有可能不如急中生智的張飛。不知大家有沒有印象,趙雲後來每次打仗都會受到諸葛亮的指揮。
第四:身份地位
在當時,門閥士族是非常有地位的,處處受人尊重,而趙雲出身寒門。雖然,最初跟隨劉備不少人出身都不是很好,關鍵當時劉備沒在意。後來,諸葛亮執政後,門閥士族又開始了,會使得趙雲受到影響。
最後就是趙雲比較理性,很有原則。不像關羽張飛,劉備說什麼是什麼。不貪財,不好色,這也容易招到別人的嫉妒。
-
17 # 禪心音畫
趙雲是三國時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早年就跟隨劉備東擋西殺,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地位的官階是很高的,據說被封為五虎上將,而且以關張趙馬黃的順序排名,趙雲的位置相當靠前。民間甚至傳說後來劉關張將桃園結義進一步擴大化了,趙雲被擴大成了四弟。
但事實上,趙雲一生都就沒有進入到真正的上將行列,只落個徵南將軍、鎮東將軍一類的雜牌將軍的稱號。排名不僅比不了馬超、黃忠,就是連後來投奔劉備的魏延都排在趙雲的前面。
所以長期以來大家都試圖從不同角度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以解開趙雲不被重用的謎底。有代表性的觀點有這樣幾個:
一種觀點認為真實的趙雲能力有限,趙雲的本領是後世的誇大之詞;
第二種觀點認為趙雲長期從事內衛工作,很少參加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戰功不多,所以不能晉升上將;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趙雲是劉備的心腹,不需要安撫,劉備將有限的高階軍銜用來安撫馬超、黃忠等人了。
其實,這幾種有代表性的說法都有很大的漏洞,不足為信。
趙雲會被劉備封賞如此之低是有原因的,其中有兩點:
第一點:“趙雲從拜入劉備麾下的時候,就衝著劉備的一個目的去的,心繫於民,心繫於大漢江山,然而後期的劉備稱帝,這讓趙雲徹底懷疑劉備之前收納他所表態的一番話是真是假,在後期,攻佔劉邦領地的期間,本不該損失慘重,卻是不聽趙雲計策,使得最後奪下漢中也是慘勝,消耗軍隊士兵性命,以一個暴君心態攻打漢中,這讓趙雲很是失望。
第二點:趙雲觸碰到劉備底限的是,劉備欲要稱帝,趙雲多加勸解,讓劉備很是惱火,以至於劉備稱帝那日,趙雲沒有得到任何封賞,這讓趙雲在蜀漢集團裡被獨立起來,那時候,若不是諸葛孔明聰慧過人,將趙雲雪藏起來,只怕用不了多久,趙雲便會被劉備這個實現皇帝夢的蜀漢第一任皇帝所殘殺死,而諸葛亮到底是真的雪藏,還是故意壓制趙雲才華,怕趙雲的業績超過自己,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趙雲和諸葛亮,在後世人心中都是決定無雙的存在。
劉備死後,諸葛亮仍然對趙雲不予重用,北伐的時候只給趙雲少量的人馬充當疑兵使用。更為可氣的是,由於諸葛亮指揮失誤,馬謖丟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雖然只有趙雲的部隊沒有損失,但趙雲卻吃了掛落,被貶為鎮軍將軍。
好在上天是公正的,趙雲雖然仕途失敗,但卻活到了七、八十歲的高齡。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當年劉備、諸葛亮之流一直打壓趙雲,但後來的人們卻給予了趙雲極高的評價,這是那些當年打壓趙雲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
18 # 禪心音畫
趙雲是三國時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早年就跟隨劉備東擋西殺,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地位的官階是很高的,據說被封為五虎上將,而且以關張趙馬黃的順序排名,趙雲的位置相當靠前。民間甚至傳說後來劉關張將桃園結義進一步擴大化了,趙雲被擴大成了四弟。
但事實上,趙雲一生都就沒有進入到真正的上將行列,只落個徵南將軍、鎮東將軍一類的雜牌將軍的稱號。排名不僅比不了馬超、黃忠,就是連後來投奔劉備的魏延都排在趙雲的前面。
所以長期以來大家都試圖從不同角度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以解開趙雲不被重用的謎底。有代表性的觀點有這樣幾個:
一種觀點認為真實的趙雲能力有限,趙雲的本領是後世的誇大之詞;
第二種觀點認為趙雲長期從事內衛工作,很少參加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戰功不多,所以不能晉升上將;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趙雲是劉備的心腹,不需要安撫,劉備將有限的高階軍銜用來安撫馬超、黃忠等人了。
其實,這幾種有代表性的說法都有很大的漏洞,不足為信。
趙雲會被劉備封賞如此之低是有原因的,其中有兩點:
第一點:“趙雲從拜入劉備麾下的時候,就衝著劉備的一個目的去的,心繫於民,心繫於大漢江山,然而後期的劉備稱帝,這讓趙雲徹底懷疑劉備之前收納他所表態的一番話是真是假,在後期,攻佔劉邦領地的期間,本不該損失慘重,卻是不聽趙雲計策,使得最後奪下漢中也是慘勝,消耗軍隊士兵性命,以一個暴君心態攻打漢中,這讓趙雲很是失望。
第二點:趙雲觸碰到劉備底限的是,劉備欲要稱帝,趙雲多加勸解,讓劉備很是惱火,以至於劉備稱帝那日,趙雲沒有得到任何封賞,這讓趙雲在蜀漢集團裡被獨立起來,那時候,若不是諸葛孔明聰慧過人,將趙雲雪藏起來,只怕用不了多久,趙雲便會被劉備這個實現皇帝夢的蜀漢第一任皇帝所殘殺死,而諸葛亮到底是真的雪藏,還是故意壓制趙雲才華,怕趙雲的業績超過自己,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趙雲和諸葛亮,在後世人心中都是決定無雙的存在。
劉備死後,諸葛亮仍然對趙雲不予重用,北伐的時候只給趙雲少量的人馬充當疑兵使用。更為可氣的是,由於諸葛亮指揮失誤,馬謖丟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雖然只有趙雲的部隊沒有損失,但趙雲卻吃了掛落,被貶為鎮軍將軍。
好在上天是公正的,趙雲雖然仕途失敗,但卻活到了七、八十歲的高齡。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當年劉備、諸葛亮之流一直打壓趙雲,但後來的人們卻給予了趙雲極高的評價,這是那些當年打壓趙雲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回覆列表
既然題目是三國演義,所以我們這裡只談小說藝術。
趙雲無疑是一員猛將,但冷兵器時代並不是所有猛將都適合帶兵打仗,或者能夠帶兵打仗。魏蜀吳三國都有這樣的存在。
魏國的典韋徐晃,蜀國的趙雲,吳國的周泰,他們共同的特點是①猛,不怕死②絕對忠心③缺乏世族背景。①②決定了他們適合做保鏢,③決定了他們沒有家務根基,甚至從小缺乏軍事教育條件。要知道,那個年代帶兵打仗是需要從小接受點專業軍事理論的。典韋徐晃都是鄉民,匹夫耳。周泰更不用說了,由於出身低,經常被瞧不起,所以孫權讓他在眾將面前脫掉衣服,指一塊傷疤喝一碗酒,給予特殊待遇,就是故意提拔他地位。太史慈其實也差不多,終年四十一也沒取的多大軍事成就,死不瞑目。趙雲性格沉穩,遇事不驚,無論智商還是情商都高出前幾位一截子,做內務總管最是合適。這個擔子並不輕,所以不要單純以軍事成就或者軍銜來評價趙雲是否被重用,能夠給予內務總管身份的人,地位能低?
趙雲沒有太多的軍事戰術,但是軍事戰略還是有的。勸劉備不要佔用四川人民土地來封賞,不跟降將結親家,勸劉備不要東征孫權,都體現了趙雲高出其他保鏢的素質。至於打仗,前期有關張二人,後期有黃馬魏等人,相對於劉備這輩子那點兵力,軍事將領其實也夠用了。等他們死光了,趙雲就不得不出馬了。
至於趙雲年齡,無論出生還是卒年,都沒有交代,我們依照演義只能說趙雲是小將出場,七十餘歲卒。若根據歷史材料推測的話,那麼趙雲可能比劉備還大,可以參考劉備卒年和幾年後諸葛北伐時趙雲年齡。這個論題就不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