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進擊的Charles

    答案是肯定的,中華華夏文明發源三大始祖之一。(三大始祖分別是炎帝,黃帝,蚩尤)蚩尤,中國神話傳說上古時代九黎族首領,驍勇善戰,被奉為兵主戰神。相傳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銅頭鐵額,十指腳趾,個個本領非凡。約在5000多年以前,九黎部落與炎黃部落(現代分類)發生了涿鹿之戰,蚩尤戰死,其部眾部分融入了炎黃部族。

    在神話傳說中,蚩尤是邪惡的化身,與炎黃兩族大戰,使得華夏大地生靈塗炭。但是,之所以說他也為三大始祖之一,是因為他也為華夏文明後來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在上古時期,蚩尤帶領九黎氏族部落在這中原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傑出貢獻。現在的河南,山東,河北交界之處便是上古時期的"九黎之都",目前在那仍有較多遺址。細數其多個重要貢獻。

    第一,蚩尤為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藉助當地的地理、氣候、水源等優越條件,發明了穀物種植,已經開始由採集、漁牧、遊牧向農業發展,這是歷史和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對古代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而穀物種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壯苗等等。

    第二,蚩尤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冶煉業的出現具有划進代意義,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它標誌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新的飛躍。

    第三,蚩尤是建立法規、實行法制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兵器和刑法是蚩尤發明的,後來被黃帝部落集團效法。

    綜上所述,蚩尤絕對有資格作為中華始祖,即使最後以邪惡之名留於後世。

  • 2 # 妖怪博士潘神

    早在上個世紀末開始,學術界已經有不少學者為蚩尤正名了,認為蚩尤非但不是犯上作亂的諸侯,更應當被歸為中國文明的始祖之一。只不過這種觀念尚未在民間全面的普及開來。

    蚩尤原本是九黎的首領。《戰國策·秦策一》高誘注曰:“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國語·楚語》注曰:“九黎,蚩尤之徒。”《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孔安國曰:“九黎君號蚩尤是也。”九黎是位於長江下游的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它是屬於東夷的一支,或是整個東夷本身,這點尚不清晰。同時它也是苗族的遠祖。

    蚩尤做出過許多傑出的貢獻,首先是發明銅質兵器。春秋時期的《管子》記載:“(黃帝)修教十年,而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戈;是歲,相兼者諸侯十二。”

    【漢磚畫上的蚩尤,手腳上都拿著武器,表明他是兵器之神】

    此處說蚩尤是接受了黃帝的命令而鑄造兵器。但在貴州苗族的民間傳說中,蚩尤是主動帶領苗民開採銅礦和鑄造兵器的。當黃龍公(即黃帝)的大軍襲來時,他們使用的還是落後的竹木兵器,結果被苗民擊敗。

    在漢人的心目中,黃帝的地位比蚩尤高,所以雖然知道是蚩尤發明了銅質兵器,卻還要硬加上一個黃帝授命。《中華古今注》引《河圖》雲:“(蚩尤)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蚩尤,遂不敵。”又將蚩尤發明銅質兵器說成是殘酷的事情,而黃帝推行仁義。

    更有甚者將蚩尤鑄造銅質兵器的事情歪曲,把蚩尤形容成吃鐵砂、銅頭鐵額的妖怪。《龍魚河圖》講到,蚩尤和他的兄弟們“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述異記》:“俗雲,(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漢間說,蚩尤耳鬢如劍戟,頭有角,食鐵石。”

    【蚩尤像】

    蚩尤的第二項功績是弘揚了醫藥知識。在貴州苗族的民間傳說中,蚩尤從他的老師那裡學來了高超的武藝以及一百二十種草藥知識。他不僅在部落中行醫治病、救死扶傷,更將這些知識都傳授給了同族人。後來蚩尤在與黃龍公、赤龍公(即炎帝)、雷老五的大戰中遺失了大量草藥,這些草藥被黃龍公、赤龍公的軍隊撿走,所以後者也學到了他的一部分醫藥知識。

    蚩尤的第三項功績是發明了天文曆法和文字。《管子·五行》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為當時……”這裡說的“明於天道”,聽起來神乎其神,其實指的是蚩尤精於天文曆法運算。貴族安順關嶺的苗族人相信是蚩尤首先將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並分別用動物為每個月命名,依次稱為:“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鼠月”“牛月”“虎月”。這十二種動物正好十二生肖,顯然有附會的嫌疑在裡面。但是撇開這點不談,準確的計算歲時能夠幫助人民確定耕收的時間,許多社會事務也因此得以展開,無論是對生產還是生活都發揮著重大的意義,所以《管子》將蚩尤列為黃帝的“六相”之首。

    【山東陽穀蚩尤陵景區】

    同時,安順關嶺的苗族人還認為蚩尤曾經發明瞭文字,他把這些文字寫在竹片上串了起來,稱為“蚩書”或者“串書”,上面記載了生產、醫學以及戰爭方面的知識。可惜現在,無論是蚩書,還是蚩尤創造的文字,都已經佚亡不見了。

    由此看來,蚩尤的功績絕不亞於炎黃二帝,完全有資格與他們並列。只可惜他在戰爭中敗給後者,成王敗寇,從一個偉大的部落領袖被貶低成了亂臣,他的功績也就被大多數人所遺忘了。

  • 3 # 亦路514

    不過是成王敗寇的遊戲。

    那面說蚩尤有多牛,可中國是炎黃子孫,沒有蚩尤啥事。

    中國始祖多了,燧人氏造火,有熊氏開創畜牧業,有巢氏建立巢穴,伏羲氏留下河圖洛書。

    而蚩尤與黃帝打過仗,而且敗了,之後是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的融合,進而形成了炎黃子孫。

    蚩尤好不好,只有當時的人知道,那時候還沒有文字,口傳下來的故事難免走樣。

    沒有人給失敗者立豐碑,很多歷史都是成功者的歷史,與成功者掩蓋的歷史。

  • 4 # whoswho143813520

    蚩尤是上古時期農耕文明的首領,因為戰略後退而犧牲的戰士,馬王堆的漢墓出土的文物記載,黃帝是的吃人的獸人,殺蚩尤後把他肉吃了,拿胃當皮球,剝了皮讓士兵射箭以侮辱蚩尤,打蚩尤旗幟讓其他部落以為是蚩尤而不反抗,訓練野獸擾亂農耕部落,燒殺搶掠,蚩尤因為天天跟牛在一起耕耘田地而被嘲笑有角,歷史用事實說話,而不是文字記載,但農耕成果總要有人維護,所以蚩尤戰死,讓族人繼續搶收,然後遷徙。後來人民為了懷念蚩尤將自己稱為黎民,只要是農耕文明的都叫自己黎民百姓,以紀念蚩尤戰神,當時因為有九大農耕部落在華夏土地上,故而合稱九黎。並奉自己為真龍之子,受天命,誓死捍衛自己的文明。

    蚩尤在醫學和農耕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以至於以後中華古典醫學中有許多關於草藥的知識都是借鑑的蚩尤部落的口授,蚩尤部落因為對注重關鍵技術的口授,所以隨著一代人的去世,沒傳下來的許多關鍵技術都失傳了,但草藥因為使用經常後被多人借鑑,廣泛流傳。在種植方面,因為戰爭需要方面了火來煉青銅器,後來人民發現火燒過的地方植物生長旺盛,進而大量的用火燒平原地區陽光充足的地方然後種植自己需要的植物,比如水稻,麥子,然後果樹種在較高的丘陵地區。因為這種方式可以穩定食物來源,進而人們逐漸定居下來。但是北方平原地區的人因為不適合種植,適合放養動物而選擇隨自己馴養的動物到處遷徙,在這過程中他們也學會了許多動物的謀生技巧,特別是猛獸的技巧學的很多,也馴養了許多的猛獸,如用狼馴養成的狗。當然馴養野生動物農耕文明也有,但因為固定的生產環境不適合馴養遷徙和兇猛的動物,馴養豬和牛這種攻擊性小的動物和食草動物較多,但為了保護村莊後來馴養了繁殖力強的狼。這使得部落被攻擊可能性減少,但如果用猛獸的孩子和氣味還是可以引來猛獸的,故而有了村落和圍牆。

    為了更好的保護核心技術,對抗環境和侵略,後來發明了雕刻在石頭上的原始文字,這就是石碑的來歷。為了方便村落溝通,石碑起初辨為別方向,分清地界,後隨著陶器和青銅器的發明開始將重要文獻雕刻在其壁上,底部,一直沿用至今。

  • 5 # 手機使用者54554625708

    看山海經蚩尤是淡帝的大將,是皇帝打販淡帝,淡帝去了南方當天帝,蚩尤叫淡帝去打皇帝,淡帝歲數大了無力去了,所以蚩尤帶著自家八十一兄弟和皇帝大戰,只不過最後以皇帝勝利而告終,蚩尤相後世的楚-霸王在人民心中是真英雄。

  • 6 # 把生活當旅行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海外,苗瑤畲族同胞都認為本民族為蚩尤的後裔,蚩尤當然是中華始祖之一。

    蚩尤其實是一個族群、一個部落聯盟的總稱,可能並不是特指某一個具體的人,只不過這個族群在上古的戰爭中落敗而向東向南遷徙,最後分成苗瑤畲等若干支系。

    現在瑤族地區的泰山石敢當上的人形獸面據說就是蚩尤的形象。

  • 7 # 李桂登

    蚩尤理應為中華始祖之一,功勳偉績不輸炎,黃二帝,他是遠古最早的戰神,冷兵器的始祖,冶煉及中藥先驅,同是苗族布衣的祖先,長江以南他是最早的霸主。中原部落多次攻打他都沒勝過,他通曉兵法,驍勇善戰,還會吞雲吐霧,當四大發明的指南車應用後才戰敗他,中原文化把他妖魔化的神人。

  • 8 # 周朝文DMU

    當然是,蚩尤和黃帝、炎帝並列為“中華民族”三始祖

    在新石器時代,華夏大地孕育出三個強大的部落,其首領分別是黃帝、炎帝和蚩尤。在上古傳說中,伴隨著炎黃二帝的蚩尤一直“反派”角色。

    逐鹿中原,敗而封神

    距今大約5000年以前,在華夏大地上,蚩尤、炎帝、黃帝三大部落都有著逐鹿中原的企圖,進而引發了三大部落之間的戰爭。《逸周書》對這場戰爭做了相對完整的記載。“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以甲兵釋怒,用大正順天思序,紀於大帝,用名之曰絕轡之野。”從記載中看,蚩尤在與炎帝的戰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由於當時蚩尤一方加盟的部落眾多,力量較為強大,同時社會生產發展水平也比較高,武器也相對於比較先進。不僅一舉而戰勝了炎帝集團,而且還乘勝將炎帝原來所佔有的“九隅”之地進佔“無遺”。

    據《路史·後紀四·蚩尤傳》中記載,蚩尤在“涿帝而居於濁鹿”之後,進而“興封禪、號炎帝”。不僅僅是佔有了炎帝的地方, 隨著蚩尤集團的實力大增,對黃帝集團的利益就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兩大集團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直接的利益衝突,戰爭一觸即發。

    在炎帝遊說黃帝成功後,黃帝趁此機會與不屬於3大部落集團的較小的部落聯盟,並與炎帝一起組成了強大的聯軍,大舉向蚩尤集團進攻。 蚩尤採取了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的對策,在自己的根據地--逐鹿,與黃帝聯軍展開了決戰。此次戰爭的過程和結局相當慘烈。《山海經·北大荒經》 對逐鹿之戰的記敘就十分具體。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黃帝雖然打敗了蚩尤,但也費了很大的勁。據晉人虞喜的《志林》中和清人吳任成《山海經廣注》中記載,“黃帝與蚩尤戰於逐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士皆惑。黃帝乃令風后法鬥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殺蚩尤。”“蚩尤銅頭啖石,飛空走險,黃帝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遂殺之。”

    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這場戰爭雙方投入兵力之大,使用戰法之多樣。經此一戰,蚩尤集團退出了在中原的角逐。雖然黃帝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天下也並不太平,部落的人們還是十分懷念蚩尤,對黃帝的霸主地位也不認同。

    為平服人心,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活黃帝的天下竟要靠死蚩尤的畫像來“弭服”。可見蚩尤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多麼深刻的記憶。這種深刻的記憶,經過年深月久的長期積澱,蚩尤的形象終於成為後世人們心目中的戰爭之神,從而受到後世歷代人們的祭祀。

    蚩尤妖魔化

    大約從孔子編訂《尚書》開始,在儒家及受儒家影響的文獻中,蚩尤的形象和身份完全被歪曲了。隨著儒家地位的上升,大一統觀念的加強,黃帝和黃帝族系被奉為華夏正統。與蚩尤的逐鹿之戰就成為了正義戰勝邪惡,仁德戰勝暴虐,是皇帝為華夏民族所立的一件大功勳。在儒家看來,蚩尤這個“妖魔”是一個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到了後世史書,對蚩尤的攻擊就越發的厲害了。

    偉大的開創者

    蚩尤集團是三個集團中,率先從石器時代步入了金屬時代,戰國魯屍佼《屍子》卷下明確地指出:“造冶者,蚩尤也。”對於蚩尤“造冶”即發明金屬冶煉術的斷定,古籍記載中沒有不同的看法。金屬兵器的製造也是從蚩尤開始的。《世本篇》說:“蚩尤作五兵:戈、予、戟、酋予、夷予”。

    《呂氏春秋·蕩兵》說:“用事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也”。也就是說,蚩尤並不是發明了兵器,蚩尤只是用金屬來製作兵器,使兵器更加銳利堅固而已,肯定了蚩尤在兵器發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從《管子·地數》的記載來看,蚩尤在“葛蘆之山、雍狐之山”治金作兵的兵器種類已有劍、鎧、矛、戟、戈等,其中不僅有進攻性的兵器劍矛之類,也有了防禦性的兵器鎧甲之類。

    在考古發現上,出土的最早的金屬器具其製作年代大約與蚩尤活動的時代相當。距今約5000年至4400年的甘肅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和山東三里河龍山文化的遺址中,都已出土了數量不少的原始銅器,這些原始銅器有刀、斧、矛匕首、鐮、鑿等生產工具和武器。

    蚩尤還精通天文氣象。據《管子五行》的記載,蚩尤“”明於天道”,曾幫助黃帝做過“當時”的事情。所謂“當時”,就是精通天文氣象得什麼季節,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情的意思,蚩尤明於天道……開始用較嚴密的座標來測星曆,表明在“冶歷明時”方面進了一大步。蚩尤與黃帝作戰之時,所謂“請風伯雨師,作大雨”,所謂“作大霧三日”,其實並非是蚩尤真能興風雨作大霧,也不是某些學者所解釋的是所謂巫術,而是蚩尤利用自己掌握的氣象知識,有意選擇在有風雨大霧產生的日子與黃帝作戰。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蚩尤是我國古代治金業第一人,是我國古代兵器製造業的第一人,是我國古代天文氣象事業的第一人;蚩尤在我國古代科術技的這幾個重要領域,貢獻甚大,其功甚偉: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蚩尤是一個新時代的代表:以蚩尤的“造冶”為標誌,宣告了我國古代社會從石器時代跨入了金屬時代。

    然而,幾千年來蚩尤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和貢獻卻沒能得到公正的對待和評價。孔子一句“何器之能作?”就將蚩尤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一筆抹殺了。直到1995年,在河北逐鹿召開了“全國首屆涿鹿黃、炎、蚩三祖文化學術研討會”,才正式將蚩尤和黃帝、炎帝並列為中華民族“三始祖”,糾正了幾千年來對蚩尤不公平的評價。#歷史雜談# #歷史回眸# #歷史故事#

  • 9 # 七鬥

    蚩尤是華夏始祖嗎?嚴格說來,應該不算。

    其實,“蚩尤”是炎黃部落給九黎族人起的外號。

    九黎氏族因天災人禍等原因,合族遷徙,一路北上,抵達涿鹿。

    對九黎氏族來說,找到了夢中的家園,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極利農耕;對炎黃部落來說,是領土受到了侵犯,放馬牧牛的水草之地,被刀耕火種,破壞殆盡。

    炎黃部落是個禮儀之邦,是非分明,領土神聖不可侵犯。

    對這外來的蠻夷,先禮後兵,派遣使者三番五次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申明立場,這地方是我們的牧場,請你們離開!

    但九黎氏族是個固執的部落,堅持己見,這麼個好去處,非常宜居,天下之大,怎麼能你說是你的就是你的?面對來使,他們要麼斷然拒絕,要麼置之不理。

    黃帝很生氣,親自騎著毛驢前往交涉。

    奈何九黎氏族的大酋長依然不給面子,不但不給口水喝,而且還嗤之以鼻。

    黃帝氣得點著他的銅頭說:你真是個擰筋頭,蠻不講理!

    大酋長迷茫道:什麼是擰筋頭?

    一旁的倉頡咬文嚼字的解釋道:夫擰筋頭者,蚩尤也!

    說文解字,蚩,乃愚鈍,直,一根筋的意思,尤,則是很,非常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非常愚鈍,特別一根筋,也就是不通情理的擰筋頭之意。

    黃帝附和道:對,你們都是一群蚩尤!

    面對一群“蚩尤”,講理是行不通了,所謂敬酒不吃吃罰酒,涿鹿之戰開始了!

    所以說,蚩尤不是具體指某個人,而是炎黃部落對外來蠻夷的統稱。

    只不過蚩尤二字,逐漸演變成了“蠻夷”二字,叫法雖然變了,但意思基本沒變。

    不承認“蠻夷”是華夏始祖,那一樣,蚩尤也不是華夏始祖。

  • 10 # 虛實難證主客唯心

    當然算,而且從某種角度講比黃帝還要更正統。以下純屬猜想

    7萬多年前,智人打敗尼安特人,開始向全球第一波的遷徙,不斷打敗或融合其他人種,並在合適的地區安營紮寨。

    第一波遷徙路線應該是靠海岸線走,而不是去翻大雪山和大草原,也或者講大雪山大草原沒有沿岸的走得快。

    第一波到中國的應該是在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這一波就是現在講的土著,應該是大約3萬年前左右發展出原始文明(他們繼續沿岸走的,大約在1.5萬年前在美州發芽)。

    很明顯這才是土著,才是真正的農耕文明,雖然他們還是刀耕火種,但是,環境條件太好往往反而會阻礙文明發展,安逸的生活不會讓人進步。

    直到第二波人類移民翻過雪山大草原,從新疆和甘肅方向黃河中下游發展,於是產生了衝突,衝突的前沿便是新的文明中心。

    第一第二波的人,只要是新的文明所輻射之下,均算本土文明。

    第一代文明中心:伏羲文明

    衝突形成第一個文明中心,應該是甘肅附近,即傳說中的伏羲文明,創造了文字、八卦、易經、制定了管理制度。

    文明一旦產生便會向四周傳播,無論是西來的遊牧還是東邊的土著,均受其影響,甚至均遵伏羲文明為宗祖國一樣的地位。

    第二代文明中心:神農文明

    神農炎族應該是伏羲文明中的一個子部落,但在農業和醫藥方面很有建樹,於是慢慢替代伏羲文明成為新的中心。

    炎族應該很強大,管理面積更大,不僅川陝甘,而且到達了湖南湖北,長江黃河中下游,所以今天東亞許多部族均尊炎帝為祖。

    第三代文明:炎黃文明

    黃帝應該是炎帝國西邊的遊牧部落

    蚩尤應該是炎帝國東邊的農耕部落

    兩個都是強大的部落,黃帝有車,蚩尤也很強大。蚩尤是炎帝子部落和土著應該確認無疑的,但是黃帝的來歷則有幾種可能

    ①同樣是源自伏羲的,屬於第二波的本土部落,而且黃帝自稱伏羲後人,車是他們自己發明的。

    ②考慮同時代蘇美爾人善用車,黃帝也可能是蘇美爾爾人外遷的族人,現在這種說法也相當有市場。

    無論是哪一種,結果是黃帝幹翻了炎帝然後自稱炎族繼承者,號稱炎黃聯盟,所以某種角度講,黃帝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蚩尤就類似於蜀或吳的角色。

    最終結果是,黃帝勝了,從此進入五帝文明。

    第四代文明:夏商周文明

    炎黃並未完全統一全部九黎族,其活動中心仍然是伏羲、炎族一樣的甘陝川一帶,而九黎部仍然是在長江黃河下游一帶活動,當然可能在先期表示過歸順黃帝,但當炎黃文明的影響力逐漸下降時九黎又興盛了起來。

    炎黃文明,經過五帝(和傳說中的唐陶朝)發展成家天下的夏國時,同時東邊的九黎也慢慢發展出來了商國

    所以,商朝無炎黃和夏的歷史記錄是正常的。

    而夏也最終被商滅了並取代,商朝也是個偉大的朝代。

    功績①強勢統一了各部族,領土不僅僅是達到以前文明的面積還將領土擴大到大海。

    功績②其他文明古國被雅利安人滅了,而侵略商朝的雅利安人被商朝皇后團滅。

    但是歷史侷限性,商朝仍然是奴隸制、神權統治的社會,在原來夏朝的地盤,夏朝姬姓後人趁商人對外征戰時聯和商朝奴隸,推翻了商朝。

    周朝聯和奴隸就不可能壓迫奴隸,所以成就了周朝的偉大之處:

    創封建、禮教、廢奴隸制,並進一步融合炎黃與九黎部族。

    附:黎民百姓

    黎民指九黎部之民,百姓則指炎黃部之民,由於姓氏文化被廣泛接受,單從姓氏上已經分不出炎黃之民或九黎之民,於是後世統稱黎民百姓

    第五代文明:帝國文明

    秦人實為商人、九黎後裔,雖然周朝大融合,但畢竟九黎是“外人”,所以被分封到落後地區。

    精華地帶則給了自己姬姓人(黃帝后人)頭上,其次為姜姓人(炎帝后人),第三為九黎族人(蚩尤),最後為其他一起打江山的原商朝奴隸(南蠻,如楚國)。

    正如前所述,安逸的生活不可能產生強大文明,所以新的帝國文明一定產生在第三和第四等,即秦和楚之間。

    秦漢帝國

    隋唐帝國

    這個是中國歷史上的高潮時期,不僅打掉了分封制,還用科舉打掉了門閥制。

    而到了蒙元帝國,便成了帝國文明的絕唱,開始走下坡路了。

    明清雖然也是帝國,但相比之下建樹就少了很多,但民族融合與鞏固上還是功績不小,不過文明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綜上所述,如果推論成立,蚩尤當然算中國人的始祖之一 ,手畫一個草圖(塗鴉畫,不必較真)說明其關係。

  • 11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蚩尤部落和黃帝的戰爭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蚩尤部落具體的畫像現代人還是很模糊。

    我一直以為在遠古時代。人們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溫飽和繁衍。沒有太多的其他干擾。帶著這個價值觀去研究探討上古文明,反而越來越清晰。

    蚩尤的發音直到現在還是山東“吃肉”的標準發音。

    我們在看看甲骨文中蚩尤的寫法。

    蚩的寫法,上下結構,下面是辰巳的巳。我在天干地支裡解釋為以繩套捕獵獲得食物的群體。上面是個止。字畫的意思就是把獵物套住的意思。

    蚩的很多解釋都離不開笨,痴呆、無知的意思。這就是形容獵物的表現。也體現了獵人高高在上的智慧和創造力。

    再看看尤字。

    尤”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字型的寫法又,既是聲旁也是形旁,通“有”,表示以手持肉。“尤”表面看指事字,其實是特殊會義字,由兩個象形字“又”交叉而成。尤,甲骨文=(又,通“有”,手持肉)+(又,通“有”,手持肉),表示一個接一個的“有”,意即拿得特別多。原始公社時代,人們均分各種利益,特別是均分肉食。人人所得相等叫“勻”;一人佔有雙份肉食叫“多”;一人獨佔多份食物叫“尤”。

    蚩尤從音和意上都得到了完善。

    關於蚩尤的形象,牛頭或者羽毛。只有他們能獲得這些動物,而且他們足夠的閒暇。

    飲食習慣不同是根本矛盾。

    後來饕餮紋就是蚩尤的形象。象徵著肉食豐富。也是吃肉文化的延續。

  • 12 # WILLSON39

    第一,“華夏民族”本身就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其廣義、俠義概念不大相同,也就難以界定其源流。

    第二,“民族”的概念才出現一百多年,而中國的文明歷史至少有四千年以上,用一個現代概念去套古代狀況,完全就是教條。

    第三,想一想:周朝滅商朝,是不是把商朝的人民都全部滅掉?秦朝滅六國,是不是把六國國民都斬盡殺絕?民國滅了清朝,是不是把所有的清朝人都殺了?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是不是把國統區的所有人都清除了?然後就知道蚩尤是不是中國民族的祖先了。

    中華民族是由許許多多個部落、族群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融合、發展起來的。

  • 13 # 漢水長流

    拋開政治,著眼於歷史,蚩尤根本不是華夏民族先祖。司馬遷在《史記》裡關於華夏祖先己有洋盡的記述,在得到民間和官方認可下,在開篇的(黃帝本紀)中表明瞭觀點,黃帝是華夏民族之祖。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北伐凱旋途經陝西橋山,以國禮公祭軒轅(黃帝),昭示後人,此事被司馬遷寫入史記。從此以後,黃帝陵就成為天下第一陵,也被稱為祖陵,享用著歷朝歷代的祭祀香火。1937年,為共同抗日,國民黨和共產黨在黃帝陵公祭始祖,喚起了全民反抗意識,增強了戰鬥到底的決心。毛澤東主席親手撰寫了祭文,足見黃帝華夏始祖之位是不容動搖的。

    黃帝部落並附炎帝及黃河流域若干個小部落分後,一個嶄新的時代誕生了。國家的出現標誌著人類大踏步地邁進了文明社會。所以說直到今天人們又稱黃帝為人文初祖,原因在此。黃帝部落(炎黃部落)與蚩尤發生戰爭,並最終取得全勝是在這以後發生的事。

    綜上所述,蚩尤不可以算作華夏民族先祖。

  • 14 # 穿越再現彼岸

    蚩尤應該是華夏民族的祖先。至於炎黃子孫的說法大都是後世形成的概念,其實蚩尤部落可以稱得上華夏大地之上的三大部落首領之一。

    從遠古傳說說起。

    蚩尤和炎帝是出於一個部落,隨著部落的強盛,蚩尤分出去單獨形成部落,成為九黎部落。九黎部落有兩大圖騰信仰,一個是牛圖騰,另外一個則是鳥圖騰,因蚩尤是有牛角和雙翼。從另外一個方面講,蚩尤還是東夷的早期部落首領,同是信仰鳥圖騰。

    春秋時期以來,蚩尤的知名度非常高,很多史籍多有記載,而不像現在的記載那麼少,尤其是在中原及其以東地區,主要是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地。而且春秋以來祭祀蚩尤的地方非常多。主要的史籍有《逸周書》、《山海經》、《史記》、《鹽鐵論》等。反觀儒家思想佔據統治思想之後,為了所謂的正統,有意識的打壓蚩尤的存在感。從意識領域到實際的祭祀領域,都將蚩尤邊緣化了。(戰神蚩尤劇照)

    一、蚩尤被邊緣化從《史記》開始,帶有明顯的偏向

    蚩尤本來是炎帝分裂之後產生的九黎部落,和炎帝部落、黃帝部落是同等的存在。在《史記》中卻將蚩尤直接寫成蚩尤是黃帝的部下,這是有意識的塑造蚩尤的反叛形象。這是有一定政治意圖的,和先秦時期的記載背道而馳。

    二、蚩尤的真實面目

    根據先秦時期的史籍記載,如《逸周書》則表述的非常明顯,蚩尤驅逐炎帝,炎帝求助於黃帝,黃帝與蚩尤作戰,斬殺蚩尤。

    蚩尤的身份是如何證明吶?在《易經.繫辭》中援引的《帝王世紀》中有這樣的記述:

    “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見蚩尤部澆嶄露頭角。

    這樣的記載炎帝是部落首長的名號,傳了八世之後才有了蚩尤。蚩尤是明顯從炎帝部落分離而出,獨自建立了九黎部落。

    而《山海經》也記載蚩尤攻打炎黃部落,從以上可以看出,蚩尤建立自己的部落之後,在中原地區和炎黃部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山東鉅野蚩尤雕像)

    三、蚩尤的部落到哪裡去了

    蚩尤被擊敗之後,蚩尤的部落四散分佈,有一部分逃離中原地區,進入偏遠的山區生活,也有一部分歸順了炎黃部落,也有一部分成為獨立的部落,譬如東夷族部落。

    其中東夷部落一直保持祭祀蚩尤的傳統,一直持續到兩漢時期。(山東陽穀蚩尤雕像)

    為何兩漢之後祭祀蚩尤的廟宇被邊緣化?

    春秋戰國時期,祭祀蚩尤一直不斷,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期達到鼎盛。

    一、蚩尤是古戰神

    秦始皇為了彰顯自己一統天下的功績,封禪泰山樑父山等明川大河,秦始皇帝的《封禪書》中記載:

    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時主,祠琅邪。

    祭祀蚩尤這事在中原以東以南地區是比較廣泛的,不然秦始皇不會封禪這八神,蚩尤是八神之中的兵主,也就是戰神了。

    其實在秦朝時期各地祭祀蚩尤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在蚩尤部落曾經的居住區域,這些地方的民眾大都是蚩尤部落的後人。(劉邦像,起兵祭祀黃帝、蚩尤)

    二、劉邦祭祀蚩尤起兵

    劉邦在秦朝末年起兵,看一看他幹了什麼事情:

    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旗,幟皆赤。(《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祭祀了兩個人起兵,一個是黃帝,另外一個就是蚩尤了,也沒炎帝什麼事情。劉邦閒著沒事祭祀蚩尤幹什麼?

    劉邦建立大漢之後,蚩尤廟被搬到了長安進行祭祀,史籍是這樣記載的:

    立蚩尤之祠於長安。(《史記》)

    漢王朝每年按時祭祀蚩尤。漢宣帝時期,又將蚩尤祠堂遷回了原籍,國家繼續按時祭祀蚩尤祠。蚩尤冢在很多地區都有遺存,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一帶,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有。

    感覺這是用著“戰神”的時候就把他排在上面,覺著不用了就遷走了

    從以上歷史記載可以非常清楚的瞭解到,華夏大地之上遠古時期主要是三大部落。

    黃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共同形成華夏民族的主體。

  • 15 # 老鐵四季水果1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皇帝,炎帝是華下的正統,後人都以炎皇子孫為稱,所以也是華下的區統。當年皇帝打敗了炎帝,統一了炎帝榮和了炎,兩個部落的融合,通婚,行成了華下民族主流。當年皇帝打敗了蚩尤,部落勳師慘重,蚩尤南逃到苗疆之地,後稱三苗分佈在貴州,雲南之地。不是華下主流民族,末有透過炎皇民族融和,之能算華下少數民族先祖。

  • 16 # 寒蕭99

    廣義來說,蚩尤以及所代表的種群是後世華夏民族的祖先。

    我們一般來說,現代的漢民族在漢朝之前稱為華夏族,而華夏族一般認為是炎黃之後,但是實際上,應該是炎黃蚩之後。

    炎帝,黃帝,蚩尤是當時中原地區的三大部落聯盟,蚩尤所代表的是九黎部落,而炎帝和黃帝先一步進行了融合,而成為了炎黃部落。後來在與蚩尤部落的征戰中,也將蚩尤部落納入了當時炎黃部落之中。

    只不過炎黃部落佔據著貴族層,而蚩尤的九黎部落比較分散,相對比較落後一些,因此合併後一直處於底層。到後世人們又將蚩尤進行了魔化,成為一個反面的人物,所以後世一直推崇炎黃,而自稱炎黃子孫。

    但是從整個華夏族來說,貴族這是最頂層的統治階級,而更多的是下面的百姓,而百姓中更多的是來自九黎族人。我們歷史上一直將百姓也成為黎民或黎民百姓,這也說明底層的大部分人是來自曾經的九黎。

    因此,華夏族的主要組成是來自三大部落,炎帝,黃帝和蚩尤,所以,蚩尤也是華夏民族的祖先之一。

  • 17 # 一老沈一

    “蚩尤可以算華夏民族的祖先嗎?”

    蚩尤,是個傳說中“亦正亦邪”的人物。

    不過,傳說往往也有歷史的影子。

    那麼,蚩尤可以算華夏民族的祖先嗎?

    從狹義“華夏民族”的含義說,他不算;可是,從廣義“華夏民族”含義說,他又可以算是先祖之一。

    “華夏民族”,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含義。

    狹義“華夏民族”,指遠古時期少典部落分出的兩支——姜姓部族和姬姓部族,也就是炎帝族和黃帝族,這兩族一直通婚。炎帝族亦稱“華”族,黃帝族亦稱“夏”族。後來,姜姓的炎帝族,融合到黃帝部族之中,於是形成了“華夏”族。

    從這個角度來說,蚩尤,不屬於華夏族,他屬於少皞為祖先的東夷集團,是重黎的後代,擔任過苗族的首領。因此,蚩尤不是狹義“華夏民族”的祖先。

    廣義“華夏民族”,指的是世代繁衍融合,一直到現在,構成如今生活於中國土地上的漢族和各少數民族。

    之所以仍然稱為“華夏民族”,不僅是因為這些漢族和少數民族有共同的文化傳承,還在於,有生物學和遺傳學上的根本依據。

    當代遺傳學已經證明,現在生活於中國國土上的諸民族,其遺傳基因,主要由距今1萬-9千年這段時間裡的“東亞北方古DNA”決定的;大約在距今5千年前後,又融合進了一些“東亞東南沿海古DNA”。

    這就是說,中國現在的絕大多數民族,擁有大約距今1萬年前後的共同祖先。

    從這個角度來說,約距今5千年前後,與黃帝同時的蚩尤,亦屬於這一“東亞北方古DNA”的族群。就此,說蚩尤是廣義“華夏民族”的先祖之一,是成立的。

    說蚩尤是個傳說中“亦正亦邪”的人物,這是因為,眾多古籍中提到過他。

    人們最熟悉的,大概是《史記.五帝本紀》。

    其曰——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又說——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司馬遷的《史記》,約寫於公元前100年。他對蚩尤的這個記述,其實已經“晚了三秋”了。

    古籍中,最早記錄蚩尤的,是《尚書.呂刑》。

    《呂刑》,其他古籍中又作《甫刑》,古時“呂”“甫”聲協。

    “呂”,是周初所封的姜姓國,與“申”“許”等國封於如今的河南省境。“呂”的地望,在現在河南南陽西郊。

    《呂刑》,是以呂王口氣寫成的一篇文字。記述了呂姓祖先姜姓和姬姓的融合,以及先代與蚩尤作戰,後代又與遷到南方的蚩尤後代苗民在“刑罰”問題上的重大爭執,提出了“祥刑”原則,並以“五刑”構成了中國古代最完整並自成體系的刑法綱領。

    《呂刑》載:“王曰: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於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奸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譯成白話是——王說:“古時候有宣講史事的古訓,講到蚩尤開始肆行作亂,把惡習延及到平民百姓之中,遂使成群搶劫,謀財害命,像鴟梟一樣邪惡,作奸犯科,明火強奪,暗地盜竊,稱詐暴取,無惡不作。苗民之君不行善道,只知制訂重刑,創作了五種施虐之刑當做法律執行。”

    《呂刑》開篇即言:“惟呂命王享國百年”。照此計算,此文應作於公元前900年之前。但不管怎樣,不會晚於西周末年,因為幽王被殺時,呂、申等,已淪為弱國,輪不上呂王講刑法的事情了。

    稍晚的,有《逸周書.嘗麥篇》,說到蚩尤佔領了少皞地盤,還驅逐赤帝,黃帝於是殺蚩尤於中冀,地名叫絕轡之野。這部書,當也在西周。

    再往後,就是《國語.楚語》,說 “昔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而蚩尤是九黎首領,“亂德”是他帶的頭兒。

    另外,《戰國策》的《秦策》《魏策》都記載了蚩尤。《秦策》注曰:“蚩尤以金作兵器。”

    《世本》、《管子》、《莊子》、《越絕書》、《呂氏春秋》,特別是《山海經》都有蚩尤的記載。這些記載,都早於《史記》,約早四百年至幾十年。

    這裡面,大部分的記載,是站在當時的“華夏族”角度,把蚩尤當做亂臣來記述。但也有例外,比如《管子.五行篇》、《莊子.盜蹠篇》等,則對持有表示同情和頌揚。

    以上記述文字不少,不詳贅述。漢以後,還有不少蚩尤的記載,亦不詳述。

    關於蚩尤,典籍紛繁,但基本可以看出蚩尤在中國古代史上的地位。

    古代中國,形成了黃河上游以姬、姜兩族為主體的早期華夏集團,再就是黃河下游以鳥夷族為主體及與之同盟之族如九黎族等所形成的東夷集團。

    這兩大集團,既長期對立衝突,又相互激盪交融。在歷史上產生了各自的傑出領袖,西方如黃帝、炎帝、大禹、伯夷、后稷等;東方如太皞、少皞、蚩尤、顓項、堯、舜等。

    到了春秋戰國之際,黃河上游下游,以致幾乎全部中國大地上的各族,經過長期激盪磨合,終於融合成新的統一的華夏族——狹義被廣義所替代。

    此時,黃帝被尊奉為全族共同的始祖。各族的宗神和祖先都被編排成黃帝一系的分支,構成一個完整的血緣體系。

    蚩尤至少在戰國時期,即以被尊為“戰神”,還有了 “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之說。但因為他長期被作為全族始祖黃帝的勁敵,而其後裔苗族於商代末遷徙至南方後,又曾長時間與中原作戰,所以,致使蚩尤獨罕見地未被編入黃帝血緣系統的分支裡面,不能像其他各族宗神皆被承認為古帝系統中的一帝。

    這在很大原因上,是流傳至後代的古籍,大多為形成於姬、姜族為主體的周代,因而人們看到的,完全是純粹反派的蚩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

    其實,在華北東方的民間,始終存在著對蚩尤的好感。

    《管子》和《莊子》,其作者生活於東夷一帶,其對蚩尤的正面描述,恰好是蚩尤本族的早期記憶。

    還如《龍魚河圖》所說,蚩尤歿,天下擾亂,黃帝只好畫蚩尤形象,以安天下,民眾以為蚩尤未死,オ趨平靜。

    直到漢時,民間還傳說相繼出現蚩尤神;還有見到蚩尤骨、蚩尤齒;解州有蚩尤血;民間有蚩尤戲;地理有蚩

    尤川;太原村落祭蚩尤神;壽張縣有蚩尤祠及蚩尤墓,且稱其墓上有赤氣為蚩尤旗;山陽、鉅鹿也有蚩尤墓。

    《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起義,任沛公,祭黃帝、蚩尤。

    《史記.封禪書》不僅也記載了此事,還說,蚩尤為“兵神”。

    這是說,在漢初,是把黃帝和蚩尤並列作為“兵神”或“戰神”祭祀的。

    總結幾句——

    蚩尤,是東夷集團中的九黎族的首領,後來和黃帝作戰失敗了。九黎族,原來在山東一帶,曾經向冀州即河北一帶發展。失勢後,逐漸向南遷徙,與商末前後,到達了楚地,亦即所謂的三苗。

    但不論是九黎還是三苗,其實在幾千年前,與狹義華夏族有著共同的祖先。

    蚩尤敗於融合後的華夏族共主黃帝,這使其長期被描述成一個大反派角色,因此,也失去了進入統一帝系的“資格”。但是在民間,蚩尤仍然被作為“兵神”,還作為“刑神”受到祭祀。

    一句話,同文同種,不能“成王敗寇”,蚩尤是值得敬重的廣義華夏民族的先祖之一。

  • 18 # 無風即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母系社會的考古墓葬裡,木有成年男子,這說明在母系社會裡就沒有家庭概念,因此氏族社會就更加鬆散、混亂,做不大。

    而且,人類從學會吃熟食後,漁獵是最早的生產活動,此後進入農耕文明,而母系社會的主要生產活動恰恰就是漁獵。只有確立了婚嫁制度與家庭制度的父系社會,才能更多的繁衍人口與更好的利用青壯男性的勞動力,進而全面迎接農耕文明的到來。

    那麼,蚩尤到底和母系社會有什麼關聯?

    《國語·楚語下》: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家為巫史”——巫者,周以前特指女巫,男巫曰“覡”,因此,從“九黎亂德”、“家為巫史”可以推測,蚩尤統治下的時代,應該仍然具有相當濃厚的母系社會色彩。

    而母系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尚未能征服自然時的矇昧時代,因此,可推知蚩尤時代或他所統治的國度,不具備大量發展農業的條件。況正因為愚昧,所以母系社會也是宗教信仰的社會,無論從哪一本古籍看,蚩尤都帶有極濃厚的宗教色彩,正好符合這點。

    母系社會的這兩種落後性,也是得到了考古確認的——殷墟甲骨文記載與墓葬發現,殷商是一個母系社會色彩非常濃厚的朝代,其王母與王妃宗廟與殷商的帝王同享:

    甲骨文也記載了殷商帝王的御用祭司都是女性,而且很多官員也都是女性。殷高宗武丁曾娶妻60餘人,這些妃子無一不是殷商方國的公主,有些還不與他同住一塊,比如大名鼎鼎的婦好,有自己的封地與軍隊,不直接受武丁領導。

    武丁能“臨幸”那麼多國家的公主,當是“男兒本色”,但是,那麼多方國公主要和中央王朝殷商建立政治姻親關係,則側面反映了殷商時的母系社會殘留之盛況。

    而殷商,也恰恰是個極度迷信的政教合一之國度。

    不重視生產,重殺戮,最後被小小周方國超越。

    這些,都可以輔正蚩尤是農耕文明的前夜之論證。

    從「絕地天通」典故與炎黃大戰蚩尤,我們可以看出,上古的中國,在漁獵文明與農耕文明交替之際,中國的史前時期,曾經發生過一次持續長久的「男(父系)女(母系)大決戰」,交戰的物件是解放生產力與祛除宗教迷信,想必中華文明那麼早就進入人本文明(西周全面發展),和這場持續久、碰撞程度高的決戰之深遠影響脫不了干係。

    因此,蚩尤當然算中華始祖之一,但是,他和炎黃是不能比的。

    個人認為,蚩尤最大的貢獻,應該是青銅器之祖——長江流域的武漢漢陽、大冶、江西萍鄉,自古以來,到今天都還是中國最大的銅礦產地。青銅器的濫觴,十有八九都是從南方開始興起的。

    西周早期時的隨州,也就是曾侯乙墓發現的地方,是歷經殷商六百餘年發展且成為西周王朝最重視的戰略要地,周武王派文王的好友白適(隨國開國君主)親自鎮守。後多任周天子歷次南征,目的都是為了保住這塊死生之地,周昭王為此戰死。

    後來,從三苗遺族(即南蠻)手中搶到隨州走廊與礦場的楚國,一舉稱霸,皆繫有青銅爾!

    所以,史書說蚩尤的有“五兵”,即戈、殳、戟、酋矛、夷矛,就是用這些打敗了炎帝,與南方礦藏資源聯絡起來,不難發現,蚩尤是青銅之祖,是可靠的推斷。

  • 19 # 藍音

    可以這樣說嗎?

    從爺爺以上,我們稱它們都是祖先這樣可不可以?

    如果成立!

    蚩尤一定是我們的先祖❗️

    但實在是太遙遠 太遙遠 太遙遠了……

    說真話連親爺爺的所做所為都只能從爸爸,媽媽口中知道了一些!

    蚩尤祖宗,我會銘記您是華夏的祖先,

    至於評價實在不敢當,也確實不知道啊❗️

    連爺爺僅差一輩,都不乍清楚更何況這麼遙遠。

  • 20 # 鴻鵠迎罡

    在一些資料介紹蚩尤時,有這麼一句:中華三祖之一。這個意思已經很明確了,肯定了他的歷史地位,他跟炎帝、黃帝一樣,同是華夏民族的祖先。

    只不過,在一些正史中,蚩尤的地位並不是那麼高,甚至把他當作一個反面人物來看待,根本原因是,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都是以成敗論英雄。

    上古時期,蚩尤在涿鹿之戰中,戰場在今天的河北張家口一帶,被炎帝和黃帝聯手打敗後,元氣大傷,他的一世英名也逐漸涼下來。此時的炎帝和黃帝,因為是最後的勝利者,所以,他們獲得了極高的榮耀,以至於人們現在尋根問祖時,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基本上跟蚩尤沒有任何關係。

    但事實上,蚩尤對整個上古時期的貢獻不亞於炎帝和黃帝。

    蚩尤主要活動於黃河中下游一帶,具體位置在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山東一帶。他是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九黎氏族是一個龐大的族群,總共有大大小小81個部落,他們共同推舉蚩尤為盟主,都由他管理和領導。在這一帶,蚩尤擁有極高的威望。

    蚩尤文武雙全,不但力大無窮,作戰時也非常勇敢,在部落裡有“戰神”的美譽。跟蚩尤並列存在的炎帝和黃帝,他們雖然是蚩尤的對手,但對蚩尤非常敬畏,把蚩尤當做英雄一樣看待。即使在後來,炎帝和黃帝聯手消滅蚩尤後,黃帝依然把蚩尤追封為“兵主”,意思等同於戰神。

    黃帝在後來的無數次戰爭中,為了提升士氣,常常會畫出蚩尤的畫像供放在軍中,意思是說,戰神與我們同在,我們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可見,蚩尤早在上古時期,用自己的驍勇善戰贏得了部下和敵人的共同尊重,在歷史上,這樣的人並不多。

    除過作戰勇敢外,蚩尤在農業生產和發明製作上,也是一把好手。

    他首先教會大家禮儀制度,又教大家觀天象,又發明出冶煉技術,以及製造各種兵器。據傳,弓箭,標槍,長矛,各種銅器,禮樂樂器,都由蚩尤直接或間接發明創造出來。對這樣一位貢獻巨大的人物,怎麼讚美他都不為過,他是華夏文明的締造者之一。

    在山西、河北一帶民間,蚩尤擁有極高聲譽,歷朝歷代的人們,自發為他建立祠堂,塑雕像,把他當做神明一樣敬畏和膜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巖松說慢慢的活著,生活才有趣味。您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