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子詮釋

    這是蘇軾的一首詩。全文為

    惠州一絕 / 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在什麼情況下到了嶺南?又為什麼寫了這一首詩?

    原因很簡單。蘇軾自己比較倒黴。得罪了朝廷的政敵,被流放到了嶺南,嶺南當初是莽荒之地。非常辛苦。

    蘇軾卻安貧樂道,說我在這邊吃的很好。荔枝可好吃了。一點沒受到流放影響心情,氣死你們。哈哈哈

    而且,他說,即使我一直在嶺南不回朝廷,我也很快樂。我就打算在這裡長住了,看你們這些政敵還有還是什麼辦法,就氣死你們。

    也表達了蘇軾的曠達的心胸!

  • 2 # 辰奡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簡單說,蘇軾可以說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後來又遇到歐陽修一些名仕的提拔指點,很快就名聲在外,所以皇帝也對他另眼看待。其實,蘇軾只要一步一步的做事,假以時日,蘇軾的仕途必定一帆風順,位列臺閣。但恰恰是蘇軾的性格,再加上確實有才華,又是王安石主事,他卻凡事與眾不同,格格不入,那必定受到排擠。

    照理說,王安石新法落幕,應該是重頭來過,大有可為的機會,但蘇軾又主張王安石的新法不能全部廢除,又因為有才遭人嫉妒,就落個貶官貶官再貶官,黃州,惠州,直到儋州,但是蘇軾對自己的觀點始終堅持如一,未曾更改!

    黃州、惠州、儋州,這些地方在當時就是蠻荒之地。一般人被貶官到這些地方,基本上精神事業就萎靡不振,混日子。但蘇軾不這樣,始終微笑面對人生。無論在哪,哪裡就是故鄉,廣交朋友。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從嶺南的荔枝,得到了心靜如水,自有後世評說的理由,所以這句詩寫的是笑看風雲的心境

  • 3 # 費玉山

    荔枝甜美非本心,

    無意仕途主意真。

    隨遇而安心已死,

    青山處處慰忠魂。

  • 4 # zzq二哥

    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詩惠州一絕/食荔枝。蘇軾於宋哲宗紹聖元年被貶嶺南,對嶺南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之情,蘇軾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詩,對荔枝極盡讚美之能事,因為嶺南地區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宜居,蘇軾感嘆:如果每天吃荔枝三百顆,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人。

  • 5 # 山中散人F

    一天吃下三百顆荔枝,我就不走,願意做個永久的嶺南人,這是對荔枝的誇張讚美,也是對楊貴妃和唐詩的一種懷舊嚮往。

  • 6 # 學行知

    這兩句話是當初蘇軾被貶惠州時,所作《惠州一絕》中的詩句,被譽為最膾炙人口的“詠荔”詩,全句如下: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文蓋千古,在當時卻也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刺頭”,身居廟堂之高,卻半點不懂得為官之道。王安石如日中天的時候,硬剛他的變法,被人以“烏臺詩案”坑慘,流放黃州。王安石倒臺被全盤否定時,他又跳出來說不能完全廢除變法的內容,東坡似乎時刻都在跟時局唱著反調,於是一貶再貶,從黃州到惠州,又到潁州,甚至又到海南島,越來越往南,越來越遠離政治中心地帶。

    現在我們看江南水鄉溫柔靜好,但在古時南宋以前,華夏文明的政治中心都是在北方,南方則被稱之為蠻荒之地,煙瘴毒蟲遍地是,經常被當做貶去受苦的地方。

    蘇東坡一生仕途不順,四次被貶,且越貶越狠,他詩中那所謂的豪邁豁達之情,也不知是真的生性如此,還是多次被逼後的無奈。

    那首《惠州一絕》,正是蘇軾被貶惠州時所作,詩中一如既往的出現了東坡的豁達情懷。在這裡,他有幸品嚐到人間美味荔枝,並且能苦中作樂,即便是在人生的逆境中,也能領略到其中美好的事物,這是一般人很難具備的素養。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兩句經常被解讀為蘇軾認命之語,說“如果每天都能有很多荔枝可吃,即便在嶺南安家也挺好的。”

    但是我每次讀到這裡的時候,總會感覺到裡面有股很大的酸味,就像是陸游被詆譭“頹廢、狂放”後,於是真的自號“放翁”一樣。

    當時的蘇軾一定沒有屈服,他還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真的安心定居嶺南。後面的被貶海南,就是最好的證明。

    讀蘇軾的詩,讓我感觸最深的並不是人們常說的豪邁豁達,而是他那種懂得苦中作樂以自娛的精神。畢竟不管是誰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那種即便是在苦難中,也能讓人生開出花來的境界,才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去學習的蘇東坡。

  • 7 #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宋哲宗紹聖初年,蘇軾掌管起草內外詔令,所寫的文辭詔令,被認為是譏諷斥責先朝,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惠州。寫下了《惠州一絕/食荔枝》兩首。這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便出自其中的一首。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首詩的意思比較簡單:

    羅浮山,嶺南名山,四季如春。“盧橘”,黑色橘子,蘇軾指的是枇杷,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能吃上三百顆荔枝,我願意長期做一個嶺南人。至於為什麼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

    表達對嶺南荔枝、嶺南生活的熱愛。

    蘇軾十分喜愛嶺南的荔枝,有詩為證,他在剛到惠州時,便作了一首詩《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裡面有這樣兩句:“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僅寫出了荔枝“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白如冰雪。”的特點,更是讚揚荔枝“風骨傾城”!蘇軾不僅喜愛惠州的美食,留戀嶺南的美好自然風光,喜歡這裡的民情風俗,在惠州生活三年,對人不論賢才或貧民,都能得到他的歡心,他熱愛這裡的生活。

    表達隨遇而安的曠達胸懷。

    嶺南,宋時蠻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中原人土聞之生畏,不願到嶺南來。文人大臣被逐到這裡,往往都是哀怨嗟嘆。但蘇軾卻淡然處之,表現出隨遇而安的曠達胸懷。正如在他的《定風波》裡寫道:“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亦作反語,表達無奈之情。

    蘇軾關心國運民生,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他在惠州時作過一首《荔枝嘆》,就可以看出來。其中有這樣兩句:“顛坑僕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意思是:這裡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雜重疊,老百姓都知道這是荔枝龍眼經過。宮中美人高興的咧嘴一笑,那揚起的塵土,飛濺的鮮血,千載後令人難以忘懷!

    是不是讓你想到了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蘇軾借唐朝歷史故事,揭露了統治階級只顧自己享樂,而不關心民生疾苦,表達了自己牽掛國運民生憂愁情懷。嶺南雖然是個好地方,能夠“日啖荔枝三百顆”,我是否要在這裡做一個長期的嶺南人呢?表達了他想為國出力,關心民眾疾苦卻又不能的無奈之情。

  • 8 # 長之安兮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謫居嶺南(現廣東)時寫下的詩句,留傳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

    全詩為:惠州一絕/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詩的意思從字面上看,蘇軾是在讚美嶺南風物,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楊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廣東地處亞熱帶,是中國的南方,不同北方的是,惠州這裡處處是濃綠的草木和亞熱帶的水果,隨處可見橘林、甘蔗、荔枝樹、香蕉園、還有檳榔樹。在蘇軾從汴京長途跋涉一千五百多公里,自中國的北部到中國的南部,好多事物對他來說都顯得新奇,可是又似乎熟悉。所以全詩是對惠州的荔枝極盡讚美,其中後兩句最為膾炙人口,非常口語化,不過就是用誇張的手法表達了他的由衷讚歎之情。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後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開創了中國曆代文人從政的標誌性人生。以下是林語堂先生對他的評價。

    蘇東坡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詩詞文章,或一時即興之作,或是有所不滿時有感而發,都是自然流露,順乎天性,剛猛激烈。他的作品完全發乎內心,亦莊亦諧,生動誠懇,遒健朴茂,字字自真純的心肺間流出。

    蘇軾宦海沉浮三十載,歷經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多次被外放,謫居多地,黃州,杭州,山東密州,嶺南惠州,最遠至海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一直卷在政治旋渦之中,保持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先是反對王安石變法,因為他在底層看到了新法的實施帶來的種種弊病,民間疾苦曰甚,後又在舊派和新派之間獨樹一幟,雖被排擠在外地,卻生性霍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他所到之處,愛到人民的愛戴,他好交友,好美食,創造了許多飲食精品,如“東坡肉"。他好品茗,亦雅好遊山。

    宋哲宗紹聖元年,蘇軾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嶺南,並“不得籤書公事”,於是,他只有流連風景,體察當地風物,仕途的坎坷,使他有了避世遁俗之意,但他骨子裡有很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時刻關心百姓生活,是他們的摯友,在出世入世兩難中,隨遇而安,滿腹的苦水無處訴,只能寄情山水,詩興大發,聊已自慰。

  • 9 # 唐宋女史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句詩是蘇軾謫居嶺南時寫的,為什麼要這麼寫呢?表面上是寫荔枝好吃,其實我們從其中也能看出東坡居士對待生活磨難,對待仕途坎坷,對待周遭環境的豁達隨和。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幾乎就是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途中。年輕的時候被皇帝稱為宰輔之才,卻因為禍從口出而屢遭貶謫,但他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從來都是從逆境中崛起,尋找樂趣。

    被貶黃州的時候,躬耕壟畝,成就東坡居士,寫下前後《赤壁賦》等千古名篇,囊中羞澀之時順帶吃火了豬肉,讓在歷史上被人不待見的二師兄狠狠地火了一把!

    等到被貶到嶺南,也就是寫《惠州一絕/食荔枝》的時候,他又發現了荔枝這種美味。要知道當初在唐朝時候,楊貴妃的一口荔枝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馬,而蘇吃貨覺得自己能吃到如此美味,發出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感慨。

    他這種樂觀豁達的精神讓貶他的人很惱火,於是又給他貶到了惠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但是他依然能自得其樂。

    而“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這句詩,是蘇軾的對自己深處環境的寫照,也是他自己的心境。

  • 10 # 散步秋天

    因為蘇軾飽受顛簸流離,渴望一方淨土歸隱田園,嶺南正是自己尋覓的好地方;所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方;”這兩句詩是蘇軾,紹聖三年(1096)作於惠州,此題下有兩首,這裡選第二首:

    《惠州一絕 / 食荔枝》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嶺南兩廣一帶在宋時為蠻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遷客逐臣到這裡,往往頗多哀怨嗟嘆之辭,而東坡則不然,他在這首七絕中表現出他素有的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

    詩中的羅浮山,在廣東博羅、增城、龍門三縣交界處,長達百餘公里,峰巒四百多,風景秀麗,為嶺南名山。

    盧橘是橘的一種,因其色黑,故名(盧:黑色)。但在東坡詩中指枇杷。《冷齋夜話》 卷一載:“東坡詩:‘客來茶罷無所有,盧橘楊梅尚帶酸。’張嘉甫曰:‘盧橘何種果類? ’答曰:‘枇杷是也。’”

    嶺南是,古代被稱為南蠻之地,中原人士聞之生畏,不願到廣東來。此句有三個版本。本詩為“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全集》:“不妨長作嶺南人。”、《錦繡中華歷代詩詞選》:“總教長作嶺南人”

    蘇軾被貶到惠州卻處之泰然。他愛荔枝,也愛南方山水,所以願意“長作嶺南人。”歷代詠荔之作甚多,然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首推這一首詩。

    這首詩的意思是,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蘆桔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作嶺南的人。

    從“荔枝詩”我們不難看出,東坡先生的嶺南心境。

    蘇東坡於宋哲宗紹聖元年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嶺南,“不得籤書公事”。於是,東坡先生流連風景,體察風物,對嶺南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之情,連在嶺南地區極為平常的荔枝都愛得那樣執著。

    紹聖二年四月十一日,蘇軾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詩,對荔枝極盡讚美之能事:

    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雲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楂梨粗。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赬虯珠。似聞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蓴鱸。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

    自此以後,蘇軾還多次在詩文中表現了他對荔枝的喜愛之情。

    例如:

    《新年五首》:“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贈曇秀》:“留師筍蕨不足道,悵望荔枝何時丹。”《〈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餘曰:‘及是可食,公能攜酒來遊乎?’意欣然許之。”《和陶歸園田居》其五:“願同荔枝社,長作雞黍局。”

    《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二句最為膾炙人口,解詩者多以為東坡先生在此讚美嶺南風物,從而抒發對嶺南的留戀之情,其實這是東坡先生滿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讚歌。

    我們從一些現象上看,蘇軾在嶺南時的心情與初貶黃州時相比,確實顯得更加平靜,不見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的失意與苦悶。

    《宋史》本傳說蘇軾在惠州“居三年,泊然無所蒂介,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貶為瓊州別駕後,居在“非人所居”的地方,“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築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遊,若將終身。”蘇轍《東坡先生和陶詩引》介紹: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華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蘇東坡在嶺南時,除了關心自然風光和民情風俗以外,還與出家人交往頻繁,詩文中就留有很多與僧人唱和的作品。這一定程度上確實表現了避世意識。

    我們實在無法相信蘇東坡這樣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仁人志士會避世遁俗。有一件事實很能說明這個有趣的問題。

    晚年的蘇東坡似乎很喜歡陶淵明,不厭其煩地和陶淵明的詩,並把和陶的詩專門編為一集。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以居嶺南時為最多。從紹聖二年正月在惠州貶所到元符三年八月遷舒州團練副使,徙永州安置,在短短的五年零八個月裡,和陶詩凡四十四次一百餘首。東坡先生還自述其和陶用意:“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 (見蘇轍《東坡先生和陶詩引》)這彷彿在告世人:蘇東坡從此絕意仕途,欲效陶淵明歸隱園田,長作嶺南人了。

    有意思的是,東坡先生那位心跡相通的老弟卻對東坡自述的和陶詩用意提出了疑問,他在《東坡先生和陶詩引》一文中說:“嗟乎,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而子瞻出仕三十餘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託於淵明,其誰肯信之!”清人紀昀也以為蘇軾“斂才就陶,亦時時自露本色”。

    蘇轍不信其兄會真心歸隱,幾百年後紀昀的看法也一樣。他們的看法可以在蘇東坡和陶詩中可以得到印證。《和陶飲酒二十首》其十一曰:“詔書寬積欠,父老顏色好。再拜賀吾君,獲此不貪寶。”其十八曰:“蕪城閱興廢,雷塘幾開塞。明年起華堂,置酒吊亡國。”其二十曰:“當時劉項罷,四海瘡痍新。三杯洗戰國,一斗消強秦。”《和陶詠三良》有:“殺身固有道,大節要不虧。君為社稷死,我則同其歸。”這都可以看出蘇軾恬淡的外表掩飾不了牽掛國運民生的憂患情懷。

    這種憂患情懷在《荔枝嘆》一詩中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他首先借漢唐故實抨擊統治階級只顧自己享樂而不關民生疾苦的醜惡本質:“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顛坑僕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千年以後,我們尤可想見蘇學士老淚縱橫,祈求上蒼:“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為上瑞。”

    蘇東坡因仕途坎坷曾經想避世遁俗,又因戀戀不忘國運民生終於沒能做到歸隱山林。在嶺南時,東坡先生的內心正處於這種出世與入世兩難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正是這種兩難心境的形象描述。

    蘇東坡6歲入學,和同齡兒童一樣掏鳥窩、搗蛋、貪玩、趕集。喜歡在菜園裡玩,也時常盼望家中來客。當年同窗中有個成績很好的陳太初,後來做了道士,追求白晝飛昇。

    11歲,天天要背書給床上的父親聽。學習方法之一是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既幫助識記,又練了書法。家裡的書堆得滿天滿地,這種家庭氛圍十分適合富於文學天分的少年發育。

    16歲那年,父親和母親的孃家人大吵了一架,兩家關係變得緊張。據說有個堂妹是初戀情人。

    18歲娶了王弗,就是那個“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原配妻子。

    20歲到京都汴梁城等候高考,每天下館子、逛街、看人來人往。父親向當時的教育侍郎歐陽修自薦,希望討個一官半職。高考成績出來了,本來應該是第一,但因為主考官歐陽修懷疑卷子是好友曾鞏的,為了避嫌,結果只得了第二。之後母親病逝,回四川守喪。

    隨後幾年往返與京城,期間做過短時間小官,都不稱心如意。

    29歲以後,妻子和父親相續去世,返回四川老家為父母和亡妻種了3000棵松樹,修了一座廟。32歲續絃王潤之,但第二任妻子沒有原配能幹。遷返京都汴梁城。

    35歲到杭州任判官,自言“前生我已到杭州”,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過的。除夕之夜審問鹽犯,覺得自己跟犯人沒什麼不同,“我之戀薄祿,都是為食謀”。認為用細梳子梳頭和洗澡是兩件大事。從靈魂上解救歌姬琴操和朝雲。

    44歲人到黃州。開始走向宗教。開始大量填詞。開始務農與山坡的東邊,為此始號東坡。

    直到49歲得太后恩寵,連升三級。開始給皇帝當老師,可惜後來事實證明皇帝對他並不好,官運亨通了八年,57歲第二任妻子和皇太后先後離開,失去了生命中兩個頂重要的女人。從此官場敗落,自身悲涼、孤寂。

    離開京城,前往南嶺以後,南嶺的一切溫暖著他一顆孤寂的心,同時老年蘇軾也喜歡上了南嶺,才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膾炙人口的詩篇。

  • 11 # 曼德羅

    為什麼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試答,胡謅道來。

    蘇軾全詩如下:

    《惠州一絕/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是一首標準的七絕,東坡先生果然是千年名至實歸的大文豪。除開創宋詞豪放之風,為一代大家,其詞作大氣雄渾,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就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等,為後人留下如珠玉般璀璨上詩詞瑰寶。

    蘇大學士真乃“腹有詩書氣自華”,不但填詞霸道,寫詩也是一把好手。且擷菁華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其山中。

    《題西林壁》

    又如這些優雅的句子: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還有詼諧接地氣的: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佳作不一而足。而這首精彩的小詩“食荔枝”,為東坡先生被貶至被稱為南蠻之地的廣東境內惠州所作。

    說到荔枝(也有稱離枝),咱們腦海首先會浮現出晚唐詩人杜牧的一首七絕詩:

    長安回望繡成堆,

    千頂山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過華清宮》

    什麼玩意值得用八百里加急,飛馬快遞?原來就是這北方不產,肉白味甜,可能養顏的荔枝啊!真是“豆腐盤成肉價錢”,豈止為肉,已貴升為金玉了呢。奈何是唐玄宗獨寵的楊愛妃櫻桃小口欲嚐鮮呀,咋滴?躲不了的差事就速辦吧,欽此!

    小杜詩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繪出封建帝王的驕奢淫逸,從側面透露出荔枝的珍貴和蘊含的人文情懷。

    現在倒好,可讓四川老鄉蘇軾同志佔便宜了:先擱下那些煩心的宮鬥劇一一說實話:蘇先生智商太超過情商:做官不屑逢迎馬屁,喜愛較真,哪怕是同僚好友,終得罪個別不同意見者,背後使絆上疏頂層,常鬧得聖上不悅,因此多次被謫貶流放,吃不盡的苦頭……

    現在的蘇先生,雖然被弄在這人人避之不及的莽荒嶺南(今廣東一帶)惠州,到了盛產熱帶水果的羅浮山,真是花城果圃寶地呢。

    甜美的柑橘、枇杷和開胃的楊梅相繼成熟,而碩大雪白甘飴的荔枝更誘人垂涎。老蘇真因禍得福一一享口福!

    想想當年楊貴妃,也不過嘗的“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則色味盡去矣”(唐.白居易論荔枝)的貨,有我這近水樓臺拾得先機嗎?哇!荔枝、荔枝,果然安逸巴適,那就敞開肚皮受用啊,當吃高階腦白金喲。這滋味品嚐後真百愁消解,若天天都有此待遇,我老蘇就不思北歸了,安心在此小隱終老,學學五柳先賢,也樂在其中也!十顆、百顆、三百顆,天!其實哪吃得下這麼多,聽說吃多了此物會上火,嘴腫牙疼也不好受,不過宣洩一下心潮,也權當一絲莫名的報復罷。

    這位令人尊敬的蘇大才子,既具備川人之機智;又有北方漢子的豁達,入仕宦場多年,當然想以己之才智學識來報國安民,但一路走來,總是磕磕巴巴,紅利虧多獲少。但憑仗一顆強大的心臟,即使身處懸崖險灘,詭異人際,總是持從容淡定,隨遇而安的姿態。自信樂觀,對際遇安之若素,無怨無悔,特別能容忍。將逆來順受,變壞事為好事,更具化腐朽為神奇(譬如在烹飪選料方面,獨具慧限)的本領。

    雖然詩人大多有點情緒敏感或些微神經質,但屹立的東坡從不至於去蹈海、臥軌什麼的,自殺?笑話!外面這麼大,難得被打發!今日緣此地,我就忘情耍!在山水詩畫的大自然中慢慢悟得禪機,修生養性,以待時機,從而安度多舛而精彩的不朽人生。

  • 12 # 歷史守望者

    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作品《惠州一絕》,這首詩是蘇軾被貶惠州期間所作,是一首讚美荔枝美味可口的詩歌。惠州地處嶺南地區,而荔枝是惠州的特產之一,蘇軾將荔枝讚譽為惠州的頂級美食之一,故而得名。荔枝好吃,蘇軾胸懷更是坦蕩

    一般人看蘇軾的這兩句詩感受到的只是荔枝好吃,實際上透過這首詩不僅能看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而且也能感受到蘇軾隨遇而安的坦蕩胸懷。

    蘇軾被貶惠州時已經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換做其他人在晚年遭遇這種挫折勢必會憂愁傷感,但蘇軾卻尤能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苦中作樂,這種心境非一般人能比。

    蘇軾並非貪圖吃喝之人,他筆下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並不是說蘇軾真的陶醉於荔枝的可口而喪志,恰恰只能反映出蘇軾身處挫折中尤能泰然處之的胸懷。

    當然荔枝本身確實也好吃,蘇軾說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也是喜食荔枝的一種真情流露。

  • 13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這句話是出自蘇軾之口,說實話我很喜歡蘇軾。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蘇軾豁達且樂觀,面對著生活困境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不像一般讀書人一樣,動不動就又哭又鬧又自殺。而“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恰恰是蘇軾樂觀的一個寫照。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詩的出處

    這句話出自蘇軾的詩《惠州一絕/食荔枝》,它的全文是這樣的: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本人對於詩歌不是非常精通,但是從這首詩中我能感受到一種生命力,一種蓬勃感,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而且還有一種淡淡的吃貨的感覺。

    蘇軾來到了惠州一代,看到羅浮山下四季長春。一般人這時候就應該想一些花花草草、鳥獸蟲魚一類的東西了。但是蘇軾不一樣,蘇軾想到的是這裡天氣溫暖,日照充足,不久之後橘子、楊梅這些東西都逐漸成熟了,然後我蘇軾就可以大吃一頓了!

    說到這裡,蘇軾不由得唇齒大動,想到了酸甜可口的荔枝,然後蘇軾就想了,活在這裡的人是多麼幸福啊!如果讓我每天吃上它三百個荔枝,那麼讓我天天住在這裡也行啊!

    我們現在看這首詩,我們會覺得蘇軾很幸福而且很幸運,來到了這麼一個四季長春而且物產豐富的地方。但是真的是如此幸福嗎?恐怕未必。

    二、蘇軾的境遇

    當時在朝廷內部,因為王安石變法一事而分為了兩派,一派為新黨,支援變法;一派為舊黨,反對變法。新黨以王安石等人為首,舊黨以司馬光等人為首,雙方你來我往,明爭暗鬥,那是鬥得一個不可開交。而蘇軾就是舊黨的成員之一。

    說實話,我們不能一提新黨就認為他們是好的,也不能一提舊黨就認為他們是壞的。其實在當時,新舊黨的爭鬥並非是正邪之鬥,而僅僅是政治意見上的爭鬥。

    在宋神宗之時,重視新黨以及王安石的意見,進行改革,因此舊黨往往屢受打擊,其中例如司馬光久居洛陽、蘇軾屢屢被貶,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蘇軾被貶惠州,也正是因為新舊兩黨的鬥爭。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別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陽)。當時的蘇軾已經是一個59歲的老人了。

    可以說縱觀蘇軾一生,因為捲入了新舊兩黨的鬥爭之爭,因此仕途並不順利,基本上是升升降降,降降升升。而且經常被貶謫到非常遙遠的地方。

    我認為蘇軾最大的轉折點在烏臺詩案。烏臺詩案中的蘇軾幾乎被判處死刑,但是最終沒死。但是因為烏臺詩案一事,蘇軾也獲得了新生。他本人變得更加開闊,變得更加豁達,彷彿那涅槃重生的鳳凰一般。而《惠州一絕/食荔枝》就是其中的見證。

    說實話,當時的惠州一代不像現在一樣繁華。當時的嶺南一帶處於一種沒有開發的境地,基本上可以說是瘴氣叢生、民化不開、蟲蟻遍地的局面。但是蘇軾面對著自己的這種境地,沒有去抱怨什麼,反而非常積極地去面對自己的處境,過上了以苦為樂的生活,努力去尋找生活中的美好,最終留下了一段佳話。

    三、一段有趣的解釋

    我們現在都知道,荔枝這種東西雖然好吃,但是吃多了恐怕是會上火,一般來說沒有人一天吃三百個荔枝,因為會上火。因此就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解釋,人們說當時蘇軾來到了惠州這個地方,當地的土人跟他說:“一啖荔枝三把火”。也就是說吃荔枝容易上火。結果因為方言間的差異,蘇軾聽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顆”。這蘇軾還在那裡高興呢!一天吃三百個!得勁!

    這個僅僅是個笑談,博君一笑,切莫當真。

  • 14 # 俚言雜談

    荔枝美味,但極易上火。一天吃300顆不是小事,估計長期如此的話,蘇軾的身板一定扛不住,只好被迫滯留在嶺南嘍。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無論如何,詩中說的300顆,肯定是個虛數,只能理解成很多的意思。不是說蘇軾騙人,而是說,這是一種詩歌的修辭方法。

    《惠州一絕·食荔枝》是蘇軾的名篇之一。可見,除了東坡肉之外,蘇軾也繼楊貴妃之後,有意捧紅荔枝這個嶺南佳果。只是,兩人的心境卻大為不同。晚唐的小李杜之一杜牧,在《過華清池》中寫過荔枝: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我們再看看,蘇軾是怎樣寫荔枝的呢?在《惠州一絕·食荔枝》,蘇軾是這樣寫的: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無疑,蘇軾的感慨與楊貴妃的歡愉,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一個被貶嶺南,一個身居京師;一個鬱悶難平,一個燕語鶯聲,真可謂世是人非呀。

    惠州古城在道教名山羅浮山的附近,相傳,東晉道教學者葛洪,曾經在羅浮山煉丹修行。所以,蘇軾在詩中提到羅浮山,並不是偶然的。蘇軾仕途不順,在宋哲宗繼位以後,蘇軾再次被貶,這才來到了惠州。此時,將來能否北返,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了。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樣的詩句,反映出了詩人,已經產生了超脫世外的念頭。特別是,那近在咫尺的羅浮仙境,難道不是退隱山林的絕佳去處嗎?

    我們不禁要問,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蘇軾去到哪裡了?我也喜歡吃荔枝,不過,我更喜歡舊時的東波先生,喜歡他的浪漫與豪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15 # 墨青丹姑娘

    大家蘇軾作為宋代有名大文豪,也是一個十足的吃貨,好吃、善吃、精於吃,自然也擅辨食材、精通廚藝!這個大吃貨,不僅首創了很多新菜,也寫下了許多關於吃的詩詞。

    比如關於垂涎三尺東坡肉的詞: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柴頭灶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為啥蘇軾來到廣東惠州這愛吃荔枝呢?1.吃貨第一次吃荔枝啦,在家鄉四川眉山吃不著

    現代社會很發達,想吃啥水果,直接去超市買就可以了,超市買不到,還能從淘寶上賣水果發快遞過來。

    不像古代的時候,要知道楊貴妃想吃荔枝,唐玄宗為了博美人歡心,特意從廣東省挖了一顆荔枝樹運到了長安,還被杜牧寫了一首詩,諷刺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想當年,楊貴妃最愛吃的荔枝,蘇東坡第一次吃荔枝,不僅能吃到最新鮮的,而且還要“日啖三百顆”!不過荔枝是不能多吃的,吃多容易生火,肚子脹,但是一天三百顆確實太多了,不知道蘇軾當年有沒有上火過,我想應該是用了誇張的手法來作詩用的。

    惠州一絕 / 食荔枝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惠州的太守東堂祭有一株經歷百年歲月的荔枝樹,惠州人稱之為“將軍樹”。蘇軾在惠州當官的這一年,將軍樹碩果累累,荔枝大豐收,正所謂妙哉妙哉。蘇東坡被知州請來賞啖,大家高興之致,當樹上太高的果子夠不著時,還利用爬樹上去摘了許多新鮮荔枝下來。

    食荔支二首(並引)惠州太守東堂,祠故相陳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謂將軍枝。今風大熟,賞啖之餘,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縱猿取之。丞相祠堂下,將軍大樹旁。炎雲駢火實,瑞露酌天漿。料紫垂先熟,高紅掛遠揚。分甘遍鈴下,也到黑衣郎。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蘇東坡本人有嚴重的痔瘡,美味荔枝,鮮甜多汁,卻讓他吃到停不下來,這一時貪嘴,病就復發了,只好過起粗茶淡飯的生活。

    這不,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某啟。近苦痔疾逾旬,牢落可知,今漸安矣,不煩深念。荔枝正熟,就林恣食,亦一快也,恨不同嘗。

    意思就是說自己痔瘡復發,但是好想吃荔枝,不能吃啊,心裡特憋屈。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因為海拔高,氣候不適並不能種植荔枝。我知道大家要反駁我了,還沒說完呢,四川是可以種植荔枝的,四川瀘州一帶歷史上就盛產荔枝和龍眼,瀘州現在也有專門的荔枝現代農業園區,但是由於氣候原因,四川產的荔枝可能在口感上比不上廣東產的荔枝。當然,這這只是四川少許地方。主要的產地還是在廣東省,福建和廣西省,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有少量栽培。

    2、荔枝在古代是個稀罕水果,北方那邊是種不出來的,物以稀為貴,加上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荔枝事件薰陶,更是人人可望而不可即啊

    在古代,荔枝絕對是權貴的標配。荔枝也被稱為“離支”,這是因為,古人已經認識到,這種水果不能離開枝葉,單個割下來,味道就變了。假如連枝割下,保鮮期就會加長。

    荔枝是南方特產,在古代,產量不是很高,季節性很強,運輸條件和儲藏裝置都很落後的條件下,大部分荔枝運到北方早就腐爛了。到唐宋時期,華人的水果消費觀念又起變化,南方水果走俏。只有快馬加鞭才能讓荔枝儘量新鮮,保留原味。在北方,只有錢有勢的人家才有能力吃到一口(可能已經不那麼新鮮的)荔枝。 因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愛吃荔枝,故而荔枝的名氣最大。

    那荔枝的價格在北方更是高的離譜了,普通人想吃也買不起的一種水果。還是我們現代人幸福啊,想吃啥水果,只要有錢,啥都可以買得到,價格還可以貨比三家。

    蘇軾作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是表達了他被貶之後的現狀和樂觀開朗的心境。

    說到底還是蘇軾會享受生活呀,被貶官也不過分失落,遇到挫折也能樂觀面對,好好生活,不是整日垂頭喪氣,唉聲嘆氣,這種精神還是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在困難面前和一些當前難關下,樂觀點,堅強點,好好生活,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一切都會過去的。

  • 16 # 老街味道

    問題:

    為什麼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前言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是一句反語,反映了蘇軾不以為苦、反以為樂的樂觀精神: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惠州一絕》

    關於蘇軾的這兩句詩,也頗受後代詩論家們的關注,而且還有人提出了蘇軾此詩不宜之處。

    一、劉聲木的讚許 :不言謫置之苦,轉言其樂

    清朝劉聲木《萇楚齋四筆》中評價道:

    唐解州柳子厚御史宗元謫置柳州,《種柑》詩云:「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云云。北宋眉山蘇文忠公軾謫置惠州,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云云。皆不言謫置之苦,轉言其樂,深得風人之旨。

    劉聲木說柳宗元被貶到柳州後,作《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詩云: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然後,劉聲木又提到蘇軾的這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劉聲木評價這兩首詩異曲同工,兩位詩人都不提被貶謫後的困苦,卻從苦難中尋找快樂,他們都是真正的詩人。知道如何用詩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瞿佑的批評 不要學習蘇軾:不可以為法也

    瞿佑是元末明初文學家,也曾經在永樂時期因詩獲罪,謫戍保安10年。他《歸田詩話》中評價蘇軾這種表現為:傲世。

    東坡則放曠不羈,出獄和韻,即雲:“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如神。”方以詩得罪,而所言如此。又云:“卻笑睢陽老從事,為予投檄向江西。”不以為悲而以為笑,何也?至惠州雲:“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渡海》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方負罪戾,而傲世自得如此。雖曰“取快一時”,而中含戲侮,不可以為法也。

    瞿佑說蘇軾放曠不羈,一出牢獄就說:“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如神。”剛剛因詩而獲罪,竟然還這樣作詩,未免有點過分。

    瞿佑當年因詩而獲罪,被貶謫了十年,後來遇到赦免才回歸。

    他在文字獄盛行的明朝,當然比不了禮遇文人的宋朝。估計蘇軾如果生活在瞿佑的時代, 烏臺詩案可能就是蘇軾的終點了。

    三、何謂風人之旨,為何”不可以為法也“

    風人之旨,是指詩的言外之意,心中有所指,卻不肯直言道出,需要讀者細細品味。劉聲木說蘇軾柳宗元深得風人之旨,是指二人以樂事寫其苦難。

    但是在瞿佑眼裡就有不同,他如此作詩有些不尊重當權者,甚至會觸痛當權者的神經,有招禍的可能。

    作詩人未必有此意,讀詩人未必沒有此意,這類風格的詩文在蘇軾的烏臺詩案中就被當作了證據。

    瞿佑認為蘇軾剛剛負罪,卻這樣傲世,而且詩中還有些”戲侮“之意,他不把當權派當回事,未免有點張狂,後人不宜效法。

    蘇軾後來從惠州又貶謫到海南島,未必不是因為這類詩。

    結束語

    烏臺詩案以後,蘇軾曾經寫過一首絕句 《洗兒戲作》: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可算是對於自己遭遇的一種感慨吧。不過詩人總是免不了吟詩作賦,總會引起政敵羅織罪名。幸虧蘇軾生活在宋朝,幸虧終於等到了改朝換代的時期,否則真的可能老死在海南島了。

  • 17 # 詩詞桃花源

    這是蘇軾流傳很廣的名句之一。之所以有名,不是因為句子本身有多麼出挑,純粹是因為流露出的那種豁達的心境,感染了世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又與蘇軾一生的遭遇有關。

    早年因為“烏臺詩案”坐牢103天,幾欲喪命,從此為人收斂,思想大變,貶謫黃州的五年,是他最落寂也最開悟的五年,儒釋道的龐雜思想開始形成。他開始變成後世為之仰望的蘇東坡,遇順境則進取,遇逆境則超脫。

    經歷了黃州之難,到了1094年,他再貶惠州的時候,已經釋然於胸,無所介懷。突出的表現,除了留下來的一些事蹟,就是他的一些詩文。這首《食荔枝》,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全詩如下:

    食荔枝二首·之二 ·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首七絕作於詩人被貶惠州的第三年。字裡行間,不僅有對嶺南風物的熱愛,更表現出他隨遇而安的那種曠達自適的精神風貌,完全看不到一個逐臣常有的低落頹唐。相比於黃州那會,他的確毫無波瀾。要知道,宋朝時的惠州,可不比今天的嶺南一帶,為沿海發達地區,當時是至為蠻荒之地,鳥不拉屎。很多人適應不了環境,鬱鬱寡歡,有的脆弱一些,直接客死的也不少,比如柳宗元,比如秦觀,都是。

    但蘇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這個心態,蘇軾在惠州三年,過得像鳥兒、雲朵一樣自由。為官理政、體察民情、談詩論道,一樣也沒有落下。惠州三年,是蘇軾檢驗黃州修身成果的三年,同時惠州也是新的歷練之所。是新的修行。

    所以蘇軾在自題畫像詩裡,才會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獲得小米槍戰大逃殺的邀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