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崑崙王中甫
-
2 # 荷韻蘭風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
偏驚物倔新。
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沾巾。
杜審言:詩人,杜甫的祖父,字.必簡。
-
3 # 瑞雲6934
七言~贊友照
垂柳搖曳舞芳姿,
佳麗實拍留春跡。
遲暮歲月回顧看,
春色暗淡獨我奇。
-
4 # 亭林文學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不是專為寫柳,卻是讓我最有畫面感,最引起無限情思的一句詩。
“楊柳色”,三個字,從小時候見到這句就各種嚮往,也是因為此詩喜歡上的王昌齡,甚至後來一度不相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竟然也是他寫的
-
5 # 雷新宏
重溫經典——永遠喜歡的《詠柳》
我和中國的大多數孩子一樣,從小就能將賀知章的《詠柳》倒背如流,而且每一幅場景記憶猶新,如在眼前,而且一定會一生陪伴。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尤其是最後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問一答,妙趣橫生。
仔細看看唐詩中,賀知章之前,沒有誰可以把春風想像成剪刀?
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這無疑使《詠柳》成為唐詩詠物詩的經典詩句。
作者借柳樹和春風,把春風比作一把剪刀,,讚美春風裁出了春天的美景。整篇詩中洋溢著作者的人逢早春的喜悅。
一句經典,讓人們無法割捨。永遠喜愛的賀知章,永遠喜歡的《詠柳》✌✌
-
6 # 千里良吉
天間彩雲繞,
地上美人蕉。
要問誰更耀,
最喜楊柳飄。
原著.陳越平
-
7 # 塗雅
楊抑兩岸萬絲柔,
如是少女爭發秀。
小舟之上我不耍,
任你遠花來忽悠。
-
8 # 劉楚雲817
喜歡這句: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一登上這高高的城樓就勾起我無盡的思愁,城下的蘆葦和揚柳像是我故鄉江南的沙洲。…許渾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詩人們最喜愛的清新景色正是在這早春之時,綠色的柳枝上柳葉初萌,嫩黃嫩黃的新芽充滿了生機。…楊巨源
-
9 # 千江月千秋雪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這句詩出自《采薇》,描寫的是士兵在戰後歸鄉途的見聞和感想!楊柳依依的盛景,是戍邊戰士最溫暖的畫面,將士浴血奮戰,守疆卻敵都是為了盛景不被破壞,國土不被踐踏。時代變遷,仍有許多人直面災難,保家衛國,向英雄致敬,為他們驕傲!
-
10 # 太行磐石
關於柳的詩句,那太多了,我也很喜歡自己寫的“柳”——
【柳】
我生在春天
裹著綠色
無怨無悔的追逐著四季
我早就知道
繁華有時
落寞會有時
末秋我讀著夏的纏綿
冰雪冷不透我心中的熱情
這個季節
有點苦澀
關於苦澀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你
你走吧
就當你從沒來過
只是這個季節
每到夜晚
我的心異常的柔軟
(2019年4月2日於長治)
-
11 # 天香雲外飄
(一)陸游《遊山西村》,富有哲理。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二)王維《渭城曲》,朋友之間的送別,滿含依依惜別之情。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三)毛主席《蝶戀花·答李淑一》,借物詠懷,抒發思念故人之情。
我失嬌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四)歐陽修(一說是朱淑真)《生查子·元夜》。表達了戀人之間依戀之情。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五)蘇軾《浣溪沙》,農家淳樸的風情溢於言表。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就困路長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
12 # 老街味道
問題:描寫柳的詩句很多,你最喜歡哪一句?
前言古人常常把楊和柳合稱為楊柳,今天的楊樹和柳樹是兩種樹,但在古代楊柳都是指柳樹。最早的出處應該來自《爾雅》的《釋木》篇:
“檉,河柳;旄,澤柳;楊,蒲柳。爾雅中的柳樹有三種,其中楊也是柳的一種。古詩中的楊是柳,楊柳也是柳,楊花就是柳絮。
一、詠柳詩詞二含義1、惜別
最早的使用“楊柳”的詩歌,應該來自詩經, 《詩經·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漢魏的《樂府詩集》收入橫吹曲辭的《折楊柳歌辭》有: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王維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又如李白有《春夜洛城聞笛》詩云: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可見古詩詞中的柳多是惜別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別習俗,因此大部分的“楊柳”用在了送別詩中。
2、思舊和珍惜光陰
另外柳還有思舊之意,南北朝庾信《枯樹賦》中借桓溫之口說: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枯樹賦》中的柳是思舊的意思,這個故事來自於東晉的桓溫。《世說新語·言語》中有記載:
桓公北征,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唐朝孟郊《過彭澤》詩云:
揚帆過彭澤,舟人訝嘆息。不見種柳人,霜風空寂歷。東晉的陶淵明做過彭澤令,因此孟郊路過彭澤有所感慨。種柳人即五柳先生陶淵明,江山依舊,物是人非,只有秋風寂歷而已。
二、關於柳 常用的典故除了上面恆溫種柳和楊柳依依以外,還有很多和柳相關的典故,這裡只介紹幾個。
1、隋堤柳
《小雅·菀柳》有一首揭露王者暴虐無常諸侯皆不敢朝見的詩歌。《隋堤柳》則被很多詩人用做題目,用來諷刺的詩隋煬帝楊廣,《煬帝開河記》記載了隋煬帝楊廣開運河南下,廣種垂柳於汴渠兩堤上:
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竟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子先栽。」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使用這個典故最有名的應該是李商隱的《隋宮》了: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2、五柳先生
這個典故家喻戶曉,來自於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誰家門前的柳樹被稱為“陶柳”,那可是文人莫大的榮光。宋·梅堯臣《縣署叢竹》就用的這個典故:
嫋嫋幽亭竹,團團自結叢。寒生綠樽上,影入翠屏中。陶柳應慚弱,潘花只競紅。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風。唐朝詩人汪遵《隋柳》把這兩個典故寫在了一起:
夾浪分堤萬樹餘,為迎龍舸到江都。君看靖節高眠處,只向衡門種五株。注:靖節,就是陶淵明,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3、永豐柳
白居易這個典故沒有太深遠的意義,典出《本事詩·事感》,不過這個故事太有名了:
唐朝洛陽永豐坊中,有垂柳一株,白居易因賦《楊柳枝詞》雲:"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這首詩後傳入樂府,遍流京師。唐宣宗聞之,下詔取其兩枝植于禁苑中。後因以"永豐柳"泛指園柳。
關於柳的典故還有不少,例如愛情故事”章臺柳“,白居易的歌妓”柳蠻櫻素 “,象徵武藝高超的”百步穿楊“,謝道韞的”柳絮才高等等,就不一一例舉了。
結束語 其他詠柳名作蘇軾有一首著名的楊花詞就是擬人化的柳絮,《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賀知章的詠柳也是千古名篇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老街自己也做過幾首,七言絕句3首
辜負東風翠黛羞,楚腰舞罷卻低頭。龍舟一去行宮鎖,瘦盡長條思舊遊。.........因風且作霓裳舞,沾雨叨陪解語花。謝傅門前一株柳,又分惆悵與詩家。.........折柳飛花風滿樓,春寒帶雨似窮秋。勸君莫唱陽關曲,曲盡無人不淚流。拋磚引玉,歡迎詩友們一起寫幾首交流。
-
13 # 一壺烈酒敬春秋
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是我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我想也是記憶尤深,最喜歡的一句吧。這句話,反映了山重水盡,無路可走的時候,突然出現轉折,一個新天地出現,峰迴路轉,很催人奮進,讓人不氣餒,很勵志。在我的生活中也經常這樣暗示自己,也可以算是精神食糧吧,所以比較喜歡這句!
-
14 # 雅客A
我有一首《虞美人 詠柳》的詞,應該不錯,曬出來供大家欣賞:
春來且把嬌黃吐,
嫋嫋東風度。
長條倦系晚歸人,
不作閒花野草一般春。
霏霏散向天涯遠,
絮落誰家院?
小舟輕漾夕陽紅,
兩岸漁村相映畫圖中。
-
15 # 魚樂魚非樂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高鼎《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乘東風放紙鳶!
-
16 # 欣文連拔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又到春風吹拂柔柳掛翠的季節,約三兩好友去河畔柳下,去山野溪旁,聽鶯歌燕舞,蟲鳴獸走。
-
17 # 疏簾淡雲
詠柳
春風一樹千萬絲,
青青陌上夢中詩。
本是相思多情客,
騷人離別總折枝。
自由體
-
18 # 芝麻161696524
臘梅吐芳迎紅日,綠柳展枝舞春風。_柳撥煙霞山色翠,…梅含胭脂秋意濃。……梅柳三春飛雛燕,…炎黃一脈是神龍。…(竹枝飼):…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
-
19 # hushouchang
1.李商隱《夕陽樓》:"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2.王之渙《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3.王之渙《涼州詞二首》:"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
4.賀之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5.楊萬里《新柳》:"柳條百尺拂銀塘,具莫深青只淺黃。"
6.蘇軾《蝶戀花》:"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7.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沙渡船人。"
8.高鼎《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9.武蘭衡《春興》:"楊柳陽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10.志南《絕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而不寒楊柳風。"
-
20 # 森林之王no1
說實話描寫柳的詩句有很多,這裡就不作介紹,但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下三句:
(一)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長恨歌》白居易
(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二首》王之渙
(三)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村居》高鼎
回覆列表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我最欣賞的描寫柳的古詩句就是這首詩。他獨具匠心,妙筆生花,將柳樹揮灑飄逸的神韻描寫的出神入化,神韻飛楊。當我們閉目養神,眼前就會出現柳樹的神韻。讓人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