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如歌123512508
-
2 # 老鄧8255
畝產千公斤?不高喊畝產萬公斤?
吹牛也應該看見牛才吹,沒看見牛幹吹牛嗎?
全國各地,種一季雜交稻,平均畝產千斤也是不錯的了不起的高產了,還一千公斤?不要稱託嗎?有也是夢中的極少數。把兩畝的面積算成一畝的產量,是有的。如果有氣候不適合,也會達不到千公斤。
誰不服,拿尺子丈量了,實際稱一稱!
放屁不拍屁臭?屁會香嗎?
-
3 # potty49
不管有沒這種畝產千公斤的稻米,袁隆平的貢獻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在雜交水稻方面做出了極為突出的成債,為人類,特別是以稻米為主食的中國人,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歷史上,中國數千年來糧食問題一直困擾著發展,單季水稻一千多年來一直徘徊在很低水平,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出現人吃人的饑荒還只有幾十年。是袁隆平的世界獨一的領先的水稻種植技術使我們可以自豪地宣佈這種情況已成徹底的過去,他的成就對人類的偉大貢獻可以與古代四大發明相媲美。
請相信,現己古稀之年的袁隆平,可以被稱為中國科技的超人,和平的偉人,無憾的巨人,其豐功偉債將永載史冊。
-
4 # 改變不了別人可以改變
袁老的科研成果是有相當成就的,我是個老農民,從原畝產三百公斤的時代到水稻雜交達五百公斤,又到現在的畝產:一噸,但我是丘陵城區,可畝產七百公斤是我親手種植出來的實際產量沒半點假,現在我三年沒種水稻了,可也看到了兩米高的禾苗,相信產量比七百公斤要多吧!請大家不要懷疑袁老才好
-
5 # 使用者6575103300老邁樵
我是從六十年代起一直窩在農村種田的,接受當初從海南島水稻雜交制種到現在可能農村技術跟不上吧畝產超過千斤的極少更莫說過噸之空話了。但這些口號可喊不可信。農村在過去動不動放衛星,牿深耕時口號是深耕一丈田,畝産萬斤糧
-
6 # 不老松3667
從毛澤東提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指示後,全國各省市都成立了農科所,為提高農業提高糧食產量都做出了貢獻。後來華國峰提出集中全國農科所力量,以袁隆平為龍頭帶領科研所攻關培育糧食新品種,確定以雜交水稻為主,從單產2一3百斤提高到上千斤。袁隆平畢生都在為提高糧食產量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奮鬥,作出了偉大貢獻,稱為雜交之父受之無愧。我作為下放青年到農場,每年都要試驗幾個新品種,優中選優,也走個彎路,直到1976年才確定以雜交水稻為主,糧食產量才穩步提高。親自感受到老一輩農科所工作人員為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吃苦耐勞,默默付出的精神。有全國農科所做後盾,甘當綠葉的精神,才有袁隆平這麼快取得的成果,全國人民基本解決溫飽問題。要想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感恩袁隆平為解決全國人民溫飽問題作出的巨大貢獻。
-
7 # 洛山洛水樂李
中國的農業,袁老功不可沒。
記得生產隊時跟父親一輩下田幹活、常聽他們在議論、在感慨:說以前我種的老品種秧要扞一大把,長的禾稈高不抗倒,又沒產量,畝產能有三四百斤就不錯了!誰想的到,現在插一兩株就行,畝產還上幹斤!這雜交種就是好,還粘又好吃,早這麼做還愁糧食不夠吃?
老農們這些話,雖幾十年過去於我卻記憶猶新。
不是田地肥力不夠,也不是農人不夠勤勞,歸跟結底原來我們沒有優良的品種。感謝袁老!
凡有良心知感恩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能忘記的也只有那些分不禾稗、不知禾上長谷還是長米的憤糞者,那幾十年畝產上千的水稻也分不清是那個給吃了?你敢說你沒吃過嗎?
在這裡,我要感謝袁老,祝您健康長壽!
-
8 # 天翼使用者638338260837
千萬不要走.五八年.大躍進的道路.糧食畝產.跨長江.過黃河.虛擬數字.對國家統計局不利.安全糧食.情繫你我他.
-
9 # 老周耕讀
袁隆平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其實代表了一個團體,也就是所有的雜交水稻都屬於這個範疇。至於哪個品種屬於袁隆平培育的,還不能完全掌握,因為他是理論上的先行者。
我能記得自己購買的秈稻品種就有、桂潮、秈優63,名字可能都寫錯了,那還是80年代的事情。後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到現在幾乎就沒有吃過秈稻,清一色的東北大米,比如稻花香、五常水晶大米等。原來,我們這裡每人就有幾分水稻田,汕米都是雜交水稻,產量800斤左右,但是,包產到戶以後,勞動力大量外出,加上河道水位下降,再也沒有看到成片的稻田了,也就不再吃秈稻了,因為粳米顯然比汕米好吃多了。
聽說袁老培育的超級水稻特好吃,價格也不菲,就是沒有機會嘗一下。說句內心話,真的想吃一口,表示對袁老成績的肯定,也為水稻產量世界第一的中國叫聲好!
總有一些人對袁老胡說八道,也不知道安的什麼心,水稻產量提高了,這是事實,有什麼不好?不好吃就別吃,還是有人吃的,也可以加工成為米粉等,憑什麼詆譭袁隆平個人?如果是有些人想超過袁老,那就請你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發幾篇論文就有一些本事了嗎?最討厭的就是這些偽專家了,你不是這麼認為嗎?
-
10 # LN140821
咱老百姓沒親自接觸過袁隆平,就看他那麼大年紀了還在繼續研究水稻,這種精神,值得學習,再就是現在的小麥和玉米也高產早就人員也應該表揚,沒有袁老貢獻大可也努力了,搞研究的都很辛苦。
-
11 # 大自然92282
既然有畝產1000公斤的大米,為什麼不在全國推銷這個品種啊?我種了30多年的水稻從沒聽說過這個品種,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我們吉林地區現在種植的水稻,每公頃13000斤至18000斤就是不錯的品種了,如果磨成大米就是就9000斤至13000斤。據每畝1000公斤的大米相差距離太遠了。
-
12 # wang_H
從來就不知道哪種米是袁隆平研究的,也不知道哪種米是畝產一千公斤的,無它!與愛國和為某人去選擇米沒有關係,因為在購買糧食和食物上不會刻意的去關注和選擇哪裡出的,我及家人習慣了吃相對偏軟的米,如香米,油粘米一類,買米時只關注米的成色,買回感覺好吃那就認定它,入口味和下嚥感覺不是很好的話,下次就不再買。其實我還真想知道畝產一千公斤的袁隆平的大米是哪種,牌子,米名及出產廠家,找到它買來吃吃看。
-
13 # 四季耕讀
目前為此好像沒聽任何媒體和袁老說過他的雜交稻能畝產1千公斤大米。但袁老的雜交稻確實每畝能產1千公斤稻穀,媒體和袁老都說過吧。種田的人都知道稻穀磨成米大約是1/3強(100斤稻穀磨成米在72斤左右)。由此看來出題的人要麼門外漢、要麼心術不正。
-
14 # 楚天959
已經在實踐中反覆驗證是科學的東西是不容置疑的,袁隆平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而且長期受西方封鎖的國家的貢獻也是不容抹黑和胡噴的。
1970年代前期,不僅農村有定量供應的城市市民都以解決飽肚為頭號大事。我姨媽一家都常年委託我們給買老南瓜紅薯之類的,否則表兄弟們常為誰多吃了一口飯爭得大打出手。農村就不用說,我歷來咽不下雜糧,所以父母一大個冬季就是紅薯充飢,然後在紅薯中蒸小碗米飯分給我和弟妹。同村的一個夥伴家裡人口多糧食少,我們一起讀高中在校住宿時吃不飽飯他就去食堂為工人做事換飯吃,本來成績比我好的結果成績一步步落後,現一生都在農村做苦力活。
那時農村種雙季稻,畝產600斤叫“跨長江過綱要",意即只有長江以南才能實現的目標,也是寫入國家幾五規劃中的目標。雜交水稻的種植單產一季就達800斤以上晚稻也在600斤以上每畝。至1980年代中國人才初步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這其中袁隆平功不可沒。
-
15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二00五年我在農村種田,種植過"隆平超級稻",我地是沿江江南,我作二晚種植,六月二十日播種,秧齡期25到30天開始移栽,每穴秧苗三到四株分櫱率中等,全生育期120到130天,我施肥合理,科學種管,水稻長勢茂盛。在施肥中我畝用三元素複合肥80斤,追肥畝用尿素30斤,後期結合治蟲,噴施蕓薹素優質水溶鉀肥,十月上旬收穫時杆青籽黃,每穗250多粒,千粒重25克,每畝按實際面積60平方丈算,一畝五分田收淨谷2700斤,畝產1800多斤。"隆平超級稻"有中稻和二晚,我地適合種二晚。"隆平超級稻"米質二級,米長粒晶瑩如玻璃,做飯吃了香軟可口,適合大眾口味。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許多雜交水稻良種,為中國農業作出了貢獻。超級雜交水稻產量和品質,創世界最高水平!
-
16 # 巫師演算法
大量無知的人!解決中國糧食危機的人,讓你們吃飽飯的人,叫做謝華安,是他在70年代培育出了兩優雜交水稻,在1983年全國大面積種植。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水稻種植,兩優佔50%種植面積,日本稻佔30%在北方,是當年日本東北殖民留下的稻種。袁隆平的超級稻佔5%,產量高但是品質不好,主要是釀酒和做飼料用。
-
17 # 濟南微視角
受災農民質疑種子生產企業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涉嫌虛假宣傳、隱瞞品種缺陷。
根據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的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慶、合肥、滁州、馬鞍山、淮南等六市種植的“兩優0293”發生大面積減產、絕收,受災面積超過萬畝。
這一水稻是由知名農學家袁隆平開發,由隆平高科負責宣傳銷售。
隆平高科是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發起,以科研單位為依託的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迴應:天氣原因
安徽省農委強調在進行多次工作調研後發現,“各個品種抗性不一樣,有的品種高抗,有的是中抗,有的不抗。”
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在做過一系列調查後證實,隆平高科確有內外標籤不一致,同時“存在‘抗性更優、穩產高產’等與品種審定公告不相符的宣傳內容”。
另有專家介紹,去年安徽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稻瘟病高發期:適溫(25-28攝氏度)、高溼。對稻瘟病具高感性的“兩優0293”,在防治不得力、本身又存在稻瘟病高感缺陷的雙重因素下,導致了事故發生。
安徽農委還介紹說,他們已經將隆平高科的工作人員請到安徽,經過多次協調,但由於雙方對賠償標準的“期望值”不一樣,事情還沒有談成。
此外,安徽農委還強調說,說“賠償”不太準確,應該講是“補償”。
但隆平高科稱,“兩優0293”產品包裝符合種子標籤標準相關要求。“外標註稻瘟病抗性5、6級,就是告訴大家此品種稻瘟病抗性差”,並不存在虛假宣傳。
受災農民:虛假宣傳
去年十月,安徽有農民發現,其種植的超級稻二期主推品種“兩優0293”有些“不對勁”。
“剛灌漿的稻子,該由青色變成喜人的金黃色,結果卻慢慢變成了灰白色。十天後,灰白色的稻子全都耷拉了腦袋,死了。”
隆平高科的業務員和種子經銷商宣傳稱,“兩優0293”適應性廣,高產栽培可達900公斤以上。
當地農民發現,第一年種植後,一畝地只需七八兩種子,產量比過去的雜交稻品種漲了50公斤,達到每畝550公斤。但之後幾年產量有所回落,一畝地需要1斤多種子,但產量還算穩定。
但在去年十月,安徽一縣城種植的該品種八千多畝地全都變了顏色。500公斤的產量變成了50公斤,甚至顆粒無收。
有農民後來發現,在“兩優0293”外包裝袋上明確標註“抗性:稻瘟病平均5.6級”,這在稻瘟病抗性分級標準中表示,發病率不到25%。
但撕開包裝袋後發現,混雜在種子中的一張白色紙片顯示,在抗性5.6級之後,多了四個字:“最高9級”。這意味著,發病率超過50%,甚至達到100%。
因為內外包裝不一致,受災農民認為隆平高科涉嫌虛假宣傳、刻意隱瞞品種缺陷,才招致了重大損失。
不少受災農民因為還不了債,過年都躲了出去。
爭議背後
有媒體稱,這場爭議讓多年來的袁隆平神話遭遇到了挑戰,引發農業界對“重產量不重質量”的反思。
1996年,中國農業部啟動了“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由袁隆平牽頭,中國數十家科研機構聯合協作。
2000年,超級雜交水稻百畝示範片畝產達700公斤;2004年達800公斤;2011年達到畝產900公斤。2014年,平均畝產達到了1026.7公斤,創造了最新的水稻畝產世界紀錄。
但據2014年國家統計局釋出的《中國統計年鑑》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實際水稻平均畝產為447.7公斤。
-
18 # 葉風61597856
關於袁隆平1000公斤的超級稻,除了品種屬於優勢品種以外,種植技術非常關鍵,袁隆平在我們鎮和隔壁鎮都有一塊實驗田,其中一塊創造過全國最高產記錄。我們哪裡很多農戶都去看過袁隆平的實驗田,看完後都表示,自己種不出那麼好的水稻來。至於吃飯,我們哪裡吃超級稻已經很多年了,超級稻的口感並不差,我家每年都制種,所以每年都是用自己留種,有些超級稻的口感還非常好。
-
19 # 超越146876844
現在很多人真是什麼都不懂,袁在農業上的貢獻,排名100以後了,1700年,歐洲就解決了吃飽問題,因為,土豆和玉米的推廣。現在,300多萬美國農民,生產的糧食,夠6億多人吃。
-
20 # 使用者2309422045200
袁隆平有貢獻,但他不是唯一。要實事求是,不要吹過頭,現在北方的小麥玉米都是畝產1000多斤,而且是個普通婦女都可以做到,和袁隆平沒有關係。
回覆列表
最好別提連概念都沒有弄明白的話題。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高產品種有的產量能超過兩千斤,還沒有大米能超過一千公斤的水稻品種,也沒有這個予期,因為特不現實。糧食的產量受很多因素影響,不只是有了高產品種就能有高的產量,登頂的決不是一人之力。雜交水稻為解決吃飽飯問題確實起了很大作用,樹袁隆平是倡導一種精神,同樣上世紀六十年代倡導的雷鋒的寧做一顆螺絲釘精神同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歷史的發展,離不開精英,老百姓缺席也不成。我是一個老百姓,當了一輩子農民,自己制過種,繁過種,給有關部門搞過各種試驗示範,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栽培模式,管理方法……從方案設計參與到具體實施,從資料收集到成果考據,頂風冒雨的是一線老百姓,戴桂冠的只有精英。冷暖自知,老百姓同樣是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雜交水稻的米質,尤其是高產品種的雜交水稻的米質,對比之下不如常規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