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窗邊的小豆豆988
-
2 # xieqiang24
每天能夠堅持半個小時練習的人就很不錯了,做為現代社會的人,工作任務要求都很高,不可能完全心無旁騖的靜心寫字,我只是把寫字當做修身養性的一種途徑,就像有人練太極一樣,有時候浸潤其中還是非常享受的,不求有太高的藝術水準,只求自娛自樂!一直堅持練習顏體,附平時閒暇練習之作,悟性不高,見笑了!
-
3 # 真心英雄5
學習書法不能只顧低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找準適合自己性格的字帖,堅持正確方法,做到臨帖、讀帖、悟帖三者並重,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練習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事情!練習時間長短不太重要,關鍵是否認真走心,在練習時要領悟古人筆法,思考古人為什麼這樣書寫!至於一個字還是成篇練習,個人建議初級階段應先從單字入手,單字間架結構為小章法,等稍有基礎之後再做整篇練習,至少要一行一行的練習,以便領悟大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氣息連貫、穿插避讓,相互照應的關係,形成大章法意識,便於日後創作!
-
4 # l石崑崙l
我是利用業餘時間偶爾練字者,人到中年,又興起了練字之心,必競精力有限,面對家庭和公司的各種各樣的忙,忙上一天,晚上感覺有精力就寫點,沒精力時也只得在心有不甘中趕緊擱筆休息我一般每晚若有精力練字的話,通常會控制在兩小時之內,每次寫多少,完全根據時間來定,時間少,僅使僅能好好寫一個字也寫寫上倆字也中
-
5 # 淼虎
這裡須肯定只要想在書法上有點建樹就必須天天練習。即天天臨帖。
至於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練還是全盤的練即寫一篇來練要看個人情形了。
如果想急於發表作品,想早早出名那就可以練習某一個字,或者幾個字,甚至是自已比較拿手的字。
如果想搞出點明堂,那就不能慌,需一步步來練習,那出頭之曰就不是一天兩天了,甭管怎樣你都必須每天臨帖,即便你想寫草書,也必須從臨正楷開始。
-
6 # 中州耕牛堂主
具體到每天學習書法多長時間,這個可視習書者的興趣和忙閒情況而定。
據說,龍開勝每天臨帖時間就長達10個小時左右。可見他對書法的熱愛和書法精神的追求。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熱愛習書,但又忙於事業,每天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寫字,那就擠出點兒時間寫一兩張,也可以讀讀帖。
有一些書法愛好者已退休,每天有充裕的時間,就可以多安排點兒習書時間。
習書,貴在堅持。
多年來,在工作之餘,我幾乎每天都寫。每天不寫字,就覺得少了點什麼。大多時間我都在臨漢碑,有慾望時,也寫點兒充滿正能量的書作。
反正我也沒什麼想法,就是喜歡習漢碑,當然,有時候也習其它書體。
中華文華,重在傳承。
此回答僅作交流,不喜勿噴。
說明:文中的字均為本人所書。特此說明!
-
7 # 於大通
書法是中國古人寫的字,從戰國開始,當時寫的是篆字,到了秦朝李斯對書法有了改革,把過去的字,透過修改,變成了小蒙,這個文字到了漢朝中期,人們又對字進行了改革,變成隸書,漢碑,三國以後,魏朝把其變為魏體,也稱隸書,但與漢字寫法不同,到了唐朝寫字的人多了,分成了四大書體,歐,顏,趙,柳,外加一個王體,這幾種字一般學字人以柳體為主,以永字八法為教才。在學成後學寫什麼體都行。在民國名人中,我看到的以寫魏碑為主,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如天津的四大書法家,寫的都是楷書。:劉春林的小楷在與時無人可比。如今書法界名人不少,寫好的不多,我為什麼說有的,人寫的是字,不是書法,因為書法是個人愛好,真寫好,寫成範曾那樣的人在中國不多,本人也是書法愛好者,但從不為;寫字,因為個人愛好,寫的不怎麼樣,給;人寫不好,本人一點看法,不正之處,給預指教。…。
-
8 # 我是堂哥
才拾書法興趣兩月,所的筆、黑、紙丶帖陸續剛準備得差不多了,時有時間就畫,均是從自已喜歡類字型開始,經關注後發現都喜歡並也開始知道需從楷書開練,但楷也分類,唉,現在還很迷茫不知從什麼楷開始了,只看到啥就練啥,楷剛練了兩天,今天沒時間煉,硬筆方便隨時有空捏提筆就來,結論:興趣最重要。
-
9 # 王羲那個之
先莫急,我在後面會慢慢談如何臨帖。
書法的手上功夫是練,讀帖時間也算練哦。
讀帖與練習一般認為應當一半一半。讀,即玩味的意思。我個人習慣邊讀帖邊練習。
先說單字練習。翻開一本帖,未必要從第一頁習起。翻自己喜歡的或清晰的,如我練《聖教序》先練心經,因為能用上的快。先逐字練,練到哪字,把全書中的這個字進行歸類,比較其不同寫法間的差別。再找異字卻同種型別的例字。這樣學一字即學一類字。一篇心經無須練完,王字結字規律已掌握差不多了。
章法練習自然少不了。儘量原大原章法練。字與字位置,整頁中虛實輕重。印的位置都照搬。一字一字練,再穿插一頁一頁練。
至於你說每天幾小時。這麼說吧,時間多,臨讀結合,時間緊,多讀多看。一天一小時,手還沒熱就結束了。一般起碼兩三小時。我個人每天三到五小時。我的老師每天八小時左右。
我們感到枯燥,臨寫時間不長,常常是因為缺少刺激,即眼光不夠,看不清方向,不知往哪努力,初學者常遇這問題。有方向,眼光超前的人練字如打怪升級,總是樂趣多於枯燥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書法越好的人,每天能靜下來時間更長。
-
10 # 水石7616
我喜愛並練書法二十年,認為每天練多長時間真沒研究,但深有體會,練書法不能中斷,斷則退步,每天堅持,效果更佳。個人認為,練多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讀帖,悟帖,只練不悟猶如瞎練。只有練和悟並進,才能獲得最大進步。有空時就久練,沒空用手劃劃,用心銘記都是練。讓我們一起練習,共同進步。
-
11 # 不二齋
問題:每天練習書法多長時間比較好?
我把書法的學習分為三個階段,技術階段、技藝階段和藝術階段。
第一個階段技術階段,這個時候書法就是一門技能,和炒菜、開車、開挖掘機一樣,是一門手藝,而要把這門技術練的精到,時間的保證非常的重要。
關於書法練習時間上我一般用一下方法:
1、早練法,早上起來精力比較旺盛,記憶裡也強,適合進行半個到一個小時的書法練習。
早晨練習的目的性一定要強,比如今天早上我就練這五個字,把這五個字練習到會背為止。
2、集中練習法,每週至少要有一天的書法練習,是持續性的練習,這一天的練習時間至少要5、6個小時以上。
這樣的集中訓練,對於迅速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此時可以上午進行臨帖,下午進行創作訓練。
3、晚練法,晚上尤其是晚飯以後,比較安靜,整個人也靜了下來,比較適合練習書法。
此時的練習以大面積的臨寫為主,不要刻意的去背誦,以感受為主。
你覺得呢?
-
12 # 墨寶
這個沒有固定的說法吧!當然是時間越多越好!
但是一般正常人寫兩個小時就會覺得疲倦,應該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
臨帖方法對的話,時間越多越好,方法如果錯誤,就不是時間的問題了,而且臨的會越來越不對!
如果臨帖您可以先單字的臨寫,單字的臨寫有助於對單字結構筆法的掌握,但必須得大量練習,要細緻觀察一下起行收等等,一個字寫幾百個,肯定會有所收穫,我當初臨寫聖教序的時候一個字有時候寫五百多遍!
如果單字寫得很好了,那就可以幾行一起臨習,或者整篇一起臨習,主要注意章法,就是開合,收放,濃淡等等處理,學會了才能為自己所用,如下圖所示,畫⭕️的地方很重
-
13 # 書寫寫寫
你認為呢?
這個問題,真的沒有固定的答案,我覺得,你每天都要寫,至於一天寫多久,就要看你自己的時間安排和耐心程度了。
每天都寫,是要保持一個進步的狀態,怎麼說呢,比如我現在在學吳讓之的篆書,下班了,夜裡要寫大概三個小時,坐著寫,站著寫。
可是,幾天不寫,就會沒有“手感”,之前可以表現出來的線質,結構,勁挺,都成了無稽之談了。
不過,每天寫字的時間也不能太短,比如你就寫半小時,我覺得有點少,畢竟半小時你有沒有進入狀態都是個事。
所以還是建議少則一個小時,多嘛,就視情況而定了!
學書法沒有捷徑,得坐的住冷板凳才行。
事實上,你做任何事,想做的深,做的開,做的出人頭地,都得付出很多才行,付出和收穫當然不成正比,付出當然大於收穫。
還有就是,練習久也不一定就水平高,寫的好!
得用心。
那,什麼是用心?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明白。打醬油的和用心去學的,一眼便能分辨的出來。
很多人認為只要每天堅持寫,就可以把字寫好!
當然沒那麼簡單,看過《李小龍傳奇》嗎?葉問說:“小龍還在用腦子學習武術!”
我們學書法也是一樣,你要善於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舉個例子:你發現自己的字是歪的,那麼,你就一定要想辦法去解決,這樣,你不停的發現,解決,發現,解決,你的問題就越來越少,層次自然高!
千萬不要陷於只寫不思的境地,不然,只是在抄字而已,謹記!
數言不足為道,望有微用!
-
14 # 豫見書法
練習書法,每天用幾個小時,主要取決於你的興趣濃烈程度,也與你的工作生活節奏有關。
總體看,要想書法水平大進,一靠天賦,二靠勤奮。你付出多少時間,就會有多少回報。
古人寫字練習書法,勤奮到何種程度呢?
趙孟頫每天日書萬字,幼年期,僅千字文就不知道練了多少遍。
歐陽詢更勤奮,據說,他出行時曾看到一塊碑刻。於是就停住馬,開始觀看古碑,看了很久才離開。但他走了幾百步後,又返回了,下了馬,站著觀看了古碑很久。
等到累了,就鋪開皮衣坐下來繼續看。歐陽詢困了就睡在古碑的旁邊,看了數日後才離去。
這種勤奮的態度,別說練書法了,幹任何事都不可能不成功。所以,這也是今人書法永遠無法超越古人的原因。
古人寫字是常態,每天用筆寫字,與紙墨為伴,猶如一日三餐。今人寫字,有的當成生活的修飾和點綴,有的想起來才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怎麼可能超越古人?
當代書壇,也有勤奮的大家。比如著名女書法家方放老師,幼年時,每天在父親的嚴厲教育下學習書法,有時臨帖一直臨到想吐。
就普通的書法愛好者而言,不可能天天拿出大把時間去臨習,但至少可以每天寫一個小時,如此堅持,也很了不得。
每天臨習,培養的就是手感。
當然,除了勤奮外,方法也很重要。否則,方法不對,每天花費的時間越長,在錯誤的道路上就會走的越遠。
我的觀點,您贊同嗎?
-
15 # maliansheng
關於臨帖我是這樣理解的,時間是第一保證,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臨帖,因為頭兩節課沒有授課任務,我會選好或者昨晚準備好也思考過的帖拿過來,先讀帖(很重要理解背景,研究筆法墨法等)再單字練,然後連貫起來練,不求數量,我主張要臨的像,那樣才能領會字帖的精髓。中午吃過飯我就瀏覽,現在的高畫質版字帖哪裡都能搜到,看看名家影片等,接下來就上課,有的時候很微妙的就把自己剛好學到的用在教學中。下班以後我只能堅持一小時左右,最愜意的是躺在床上玩手機也是獲取知識的好時段,多看字帖或者找些名家點評,都很不錯,這中間要糾正自己對字帖的錯誤理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
16 # 楊121777508
我是去年5月份開始練毛筆字的。從小到大就羨慕爸爸寫一手好字,如今86歲高齡的老爸還在寫字。在老爸的激勵和家人的鼓勵下,我也拿起毛筆,開始我的練字之旅。練字貴在堅持,我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字的進步不大,老爸說力度不夠。如果能每天拿出個把小時寫字看帖,我想會有較大的改觀
-
17 # 景興文盛
我個人認為,每天練習書法的時間與數量是沒有特定的。我們都知道,練習書法首要的條件就是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導師,有了興趣才能促使我們對書法的求知慾望,拿起毛筆感覺總是寫得不夠(寫的時間少、寫的不夠好),總的感覺就是身體沒覺得疲勞的情況下,總是不滿足。書寫的技巧掌握好了,發揮正常了,心情會越寫越好,字也隨之越寫越好,反之,你怎麼寫都是糟糕的。因此,在興趣的基礎上,練習書法主要還是掌握書寫的方法,只有方法對了,掌握筆法的正確運用了,才是把書法練好的正確渠道,這樣才能掌握正確的練習時間,隨心而發。隨之,也迎合了古人孫過庭《書譜》的五乖五合:神怡務閒,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遺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如果硬要問練習的時間,我感覺養成每天練習的習慣,一個小時以內也不錯,僅個人愚昧之見。
-
18 # 聰聰墨香屋
在我以往的書法教學中,收到了很多童鞋的練字反饋,其中有一個高頻話題是關於每天練字時間的安排。透過一些問卷調查,我發現大部分學員每天至少會花半小時來練字。針對這個情況,我準備用理論和工具兩個方面來教大家如何利用半小時的時間練出一手好字,從而提高大家的練字效率,讓練字更有趣!
(理論篇)在這個時代,我們的時間被各種資訊切割,我們早已不能專注的做一件事情,我們每天都覺得很忙,越來越忙,但是回過頭來卻發現沒有做什麼事情,只是瞎忙。
無法專注,是這個時代人們共同的煩惱。
說到專注,其實我們應該學習一下古人,當時他們沒有手機、電視、電腦,沒有網路、更沒有便利的交通......這樣反而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而且沒有了這些高科技的東西,他們的生活依然過的很好。而古來對於專注的訓練,始終貫穿在每一種技藝和功夫裡,比如武術、冥想、書法。
說到書法,我們可以想象一個畫面——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在一起揮毫創作,周圍被過往行人圍的水洩不通,聲音嘈雜。而四位書家全然不予理會,全神貫注在筆下,不管外界多麼繁雜,我自巋然不動,殊不知他們早已進入了心流狀態。(心流,指的是當人們沉浸在當下著手的某件事情或某個目標中時,全神貫注、全情投入並享受其中而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狀態。)
而對於很多童鞋來說,除了專注,練字最難的是堅持。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管理不好自己
第二、思想上的完美主義
第三、缺乏反饋和激勵
先說第一個原因:管理不好自己
如果你今天決定下班練字30分鐘,當你已經坐在書桌前,卻遲遲不能下筆,反而時不時玩手機,就這樣時間白白過去了。事後,你又覺得後悔不已。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遲遲進入不了練字狀態,但該怎麼破?其實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練字儀式感!
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干擾最少的環境中,全神貫注地練字。對於我來說,我會選擇在早晨練字,每天早起半小時,因為早上的干擾最少,而且早起精力充沛,頭腦清醒。
當然有童鞋會說我早起困難,那麼你可以選擇其他的時段來練字。但建議在練字前告訴周圍的親朋好友,說自己接下來的半小時,除非有超級重要的事情,否則不要打擾我。還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強迫自己給關掉手機或者開飛航模式,給自己製造一個隔離空間。這一連串的動作,就一種能將人快速帶入練字狀態的儀式感。
第二個問題:思想上的完美主義
做事追求卓越,追求完美,這沒有錯!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完美主義就糟糕了。
有些人只會眼高手低,總是憧憬著自己能寫一手好字,但自己卻從不踏踏實實的練習,他們對自己練字這件事抱有過高的期望,但又和現狀差距很大。結果當然就會產生挫敗感,然後就越來越不想練了。最後思想上的完美主義就只能讓自己成為行動上的矮子。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為練字製造任務感。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練字任務,並且刻意增加這個任務的“嚴峻性”。
打個比方,如果你現在每次上班遲到5分鐘,罰款60元,很多人還是會遲到。但是如果每次只要遲到就罰款1000元,我相信不管什麼樣的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想要上班的心。
練字也是一樣,假如你今天沒有練字,或者沒有完成預計的練字任務,你就會損失1000塊錢,你是不是會立馬拿起筆認真並且快速的寫字。
很多童鞋想要練字,但總說自己沒有時間。其實,如果你真的想要練好字,喜歡練字,你總會有時間。我們永遠不會沒有時間寫,我們只是把練字的優先順序排後了,沒有讓練字這件事兒變得嚴重起來。我們總是無法立刻開始,總是說再等等、再等的等,先把其他事兒做了再說,結果一天、一個月、一年過去了,你依然沒有行動。
第三點,缺乏反饋和激勵
建議自己設計一個進度表,在進度表上設計一些小目標,比如自己練完了幾個筆畫,練習完幾個偏旁部首,堅持練字7天,21天等等,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些獎勵。完成短期的目標會讓人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是堅持最好的動力。
(工具篇)很多人想要練字,但總說沒有時間。但其實你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是把練字的優先順序排後,在你大腦認知或日常安排中,你覺得有比練字更重要事情要做。再加上人都是有拖延症,就一拖再拖。
如果你真的很忙,但又想練好字,建議每天抽出半小時時間來練字,只要持之以恆,用心書寫,一樣會有收穫。
這次我來告訴你如果每天用半小時來練字,可以有哪些工具可以幫助你堅持下去!
兩個方法
一、番茄工作法
什麼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1992年創立。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集中精力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如此視作種一個“番茄”。哪怕工作沒有完成,也要定時休息,然後再進入下一個番茄時間。收穫4個“番茄”後,能休息15至30分鐘。
藉助番茄工作法,我們可以把半小時的練字時間分為前25分鐘高效專注練字,最後5分鐘為休息時間。
當然如果你連每天練字半小時都堅持不了,不用擔心,還有一個絕招。
那就是——
二、微習慣
什麼是微習慣:就是把一個習慣大幅縮減成小到不可思議的步驟。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目標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
比如,你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縮減成每天做1個,把每天保持記日記縮減成每天記一兩件事。
所以,你可以把每天練一頁字(華夏萬卷硬筆楷書練字本一頁140個字)縮減成10個字,甚至寫1個字。這樣的目標,難道你還完成不了麼?
微習慣更容易開始,因為目標足夠小,小到不可思議,因此讓我們不會害怕開始。
微習慣更容易堅持,因為目標足夠小,所以只要多做一點點,就會超越了自己的預期目標,沒有堅持的壓力,也就反而能堅持下去。
不管用何種方法練字,我們建議你最好把自己的練字作業儲存下來。不要每寫完一頁就丟了。這樣可以幫助你檢視自己的學習進度,記錄自己易錯的地方,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
給自己定製一個練字微習慣,運用番茄鍾合理安排練習時間,高效練字,將自己的練習作業拍照上傳打卡,儲存自己的練字進度,方便回顧。
兩個APP
一、潮汐:幫助保持專注,提高練字效率的神器。
藉助番茄工作法(連續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我們可以把半小時練字分為25分鐘練字,剩下5分鐘休息。
配合APP自帶的白噪音(內建了海浪、雨聲、森林、冥想和咖啡廳 5 種不同場景的白噪音)可以讓你置身於各種環境中,找到自己習慣的感覺。
二、掃描全能王:高畫質拍字神器
很多童鞋寫完作業,需要拍照分享、打卡交作業,但由於拍攝角度、光線等因素,導致照片不清晰。
所以給大家推薦一個拍字神奇,能把作業拍的更清晰、把字拍更美。當你光線不好時,還可以經過影象處理功能,進行調整。
拍照時候,要注意光如果有影子,就拿起來拍。
將原圖進行裁剪
選擇“增強並銳化”,圖片效果立馬升級。
總結:每個人都會惰性,拖延症,關鍵是我們如何克服它。我們可以嘗試藉助一些方法和工具,建立一種儀式感,幫助我們快速進入練字狀態,只要能保持高效的學習力,每天半小時已足夠。
-
19 # 說話的寫字人
1、讀書時,每天3小時左右。
2、剛進入社會,每天2小時左右。
3、事業上升期,每天1小時。
練字的好壞不能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有時候多去觀察別人寫字,掌握書寫技巧,善於終結等等,這些都會讓自己練字事倍功半。在練字的同時多去學習中華文化知識,在書法上和做人上都有推進作用。
-
20 # 千千千里馬
首先,能夠保證每天練字,這是需要恆心毅力的。
學習書法最好每天練習。喜歡書法的朋友,可能真的每天不寫字都不知道自己幹了些什麼。
當代有一個書法家,是一個公務員,還在地委書記呢,工作非常忙。但是,酷愛書法,真的每天都要練字。
他主要是利用下班時間。有一次練字時間長了,等他回家時,單位的大門早都鎖了,出不了門,急得沒辦法,只好做一回不雅的樑上君子事,越牆“出門”回家。
我們有朋友總是認為沒有時間寫字,其實,時間你不擠,不利用,誰也不會有時間的。
除非你只有一個工作,就是練字。
練字究竟需要多少時間,這就要看你的時間在哪裡。
不同工作崗位的業餘時間是不一樣的。有人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比較集中,有人比較分散。
一天的時間也不均勻。所以,具體要自己擠自己定。
如果有合理的練字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小時。
假如你每天都能保證三個小時的練字時間,長期堅持,那一定成效非常顯著。
為什麼是三個小時最好?因為寫字也是一種體力活動。是大腦和手的高度集中配合。但是,人的腦興奮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時間適度為宜,之後,需要放鬆一下。
再說,一般來說,由於體力腦力在三個小時以內,是工作質量和效率最好的一段時間,我們應該利用好這特點,注重學習的質量,不要一味在數量上求質量。只有高質量的學習,才是效率最好的學習方法。
有人說趙孟頫一天寫一萬字,根據計算,現代人用鋼筆寫一萬字需要10個小時以上!而且還是行書。如果是楷書,需要15小時以上。
我們想一想,趙孟頫可能每天寫一萬字嗎?雖然,我們不否認趙孟頫應該在10小時以內寫出一萬字,但是,每天這樣,那是不可能的。
假如每天有三個小時的時間練習書法,已經足夠。這樣,加上工作八小時,其他四小時,你一天需要工作15小時的!你的睡眠還有9小時了!應該非常合理。
如果時間充裕的人,可以增加一些時間,時間少的朋友,最低不要少於一個小時吧。還要注意安排睡眠不要低於7小時。
畢竟毛筆字,不像鋼筆字五分鐘都可以。所以,集中幾個小時,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記住:每天都這樣,這才是最難最難的。
回覆列表
小時候被老爸逼著練的,摹柳公權的字。
開始時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練。最初練的是“永”字,永字八法,練最基本的筆劃。
跟著就是練“生”“的”“人”等比較簡單的字,練習簡單的結構,左右,上下,半包圍,獨體等。
練了三年左右吧,就有意地臨帖了,先是幾個字幾個字地練,後來就一版一版地臨寫。我那時中楷大楷是臨《神策軍碑》和《玄秘塔碑》,小楷是臨《金剛經》,一版一版地臨摹,寫完對照,練完讀帖。
個人認為:
一、先從永字入手,練好筆劃,因為漢字筆劃基本都是那幾筆組成的。
二、再臨簡單的字,注意結構的搭配。
三、選連貫的一行進行練習,練行氣或直線分佈。
四、臨整版或整篇文字,練習佈局謀篇,注重整體氣勢。
書法講究形似到形神兼備,唯有一步一步,從筆劃到字,單字結構到整篇氣韻。練習書法一日不可輟,一筆一劃不可忽略字形,一行一篇不可缺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