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揚生活館
-
2 # 多肉植物集聚地
一、土壤
多肉植物對土壤的基本要求疏鬆透氣,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質,顆粒度適中,沒有過細的塵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數種類可以為微鹼性)。
【配土】 煤渣是普遍用的一種配料,但幾乎所有的爐渣都含硫,多肉植物對硫不過敏,硫有殺菌和滅蟲的效果。從多年的種植對比來看,用煤渣的植物要比不用的抗性更強,不容易產生根腐病和根粉蚧。用的煤渣以充分燃燒後的顆粒原煤渣為上(是否含有未充分燃燒的煤無關緊要),蜂窩煤渣為次。蜂窩煤渣中有大量的土,如果要用應該要粉碎後過篩。煤渣用前過水,以去掉粉灰和鹼性。 使用雞蛋殼,蛋殼比例在1/4,效果很好。蛋殼是一種很好的透氣利水植料,對增加土壤透氣性很有用,當然也能增加鈣含量。蛋殼要碾碎成2-3mm。 植料裡一般是園土約佔1/4,沙子約佔1/3。但園土和沙子都有微塵,還有磚粒、蛭石、珍珠岩、蘭石、爐渣這些在使用前定要篩掉微塵,反覆清洗。 植料成份並不是非要按專家所列的那些東西不可,也並不是要單一的成份,而是成份越多越雜越好。如磚粒、蛭石、珍珠岩、蘭石、爐渣這些手上都有的話,那就各種都用,總量控制在1/3左右就行。再比如雞蛋殼、蚌殼、骨粉、舊石灰、碳化稻殼等一些含鈣質的東西也都有,那就各種都用一些,總量控制在10-20%左右就行。不同的植料有不同的物理功能和不同的營養成分,用的雜一些比單一成份肯定要好。 無論哪種配料,使用前最起碼都要在陽光下爆曬幾日才可使用。 【配土基質】對多肉植物來說,市場上出售的培養土大多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有經驗的愛好者多自行配製。什麼樣的培養土算優質呢?簡單說,應是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具一定團粒結構、能提供植物生長期所需養分的砂質壤土。配製時要注意有機植料和無機植料的合理搭配,避免過細、過小的粉塵。下面是一些多肉植物的常用基質: 1、有機植料 ①腐葉土:可選用市場上出售的君子蘭土,也可自行收集落羽杉或櫸樹葉堆漚發酵,用時消毒。 ②泥炭:為埋藏在地下上千年的湖沼植物,現以吉林、黑龍江出產的較好。優質泥炭色褐,有機質含量高,纖維度好,質地疏鬆,手感不粘,吸附力強,PH值呈微酸性。 ③木屑:透水、保水性強,但因本身含碳量高,含氮量低,一般不單獨使用,可混入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豆餅等堆制發酵。 ④礱糠灰:富含鉀肥,PH值微鹼性。要選擇深黑色的,不能發白,且要結構均勻,不能太細。 ⑤蛇木屑:經過處理後的一種蕨類植物(桫欏)莖幹。質硬色褐,不易腐爛。排水佳且具一定肥力,是近幾年流行的栽培基質。 ⑥山泥:黃山泥:有機質含量低,排水一般;紅山泥:有機質含量高,澆水后土壤粘重,幹後易板結;黑山泥: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且澆水後不易板結。一般採用黑山泥。 ⑦仙土:常用的蘭花栽培基質。但實踐證明用於多肉類也相當不錯。其特點是:養分全,排水良好,無汙染,無雜草種子。盆栽一年後團粒結構還是很好。 2、無機植料 ①蛭石:一種形似蜂窩狀結構的金色輕質材料,保水保溫性強,透氣佳且無病菌。作扦插基質成活率高,但本身無肥力,宜混合其他基質使用。長期栽培後容易破壞其結構。用過的蛭石要篩選後再使用。 ②珍珠岩:一種含鋁矽酸鹽的火山石,經高溫加熱膨脹而成輕質材料。透水佳,通氣性好。但有效含水量低,常作新增補充材料。 ③椰糠:棕櫚纖維,質地疏鬆,保水力尤強。常用來扦插。市場上多見的是經壓縮處理後呈小塊狀的椰糠,也叫“膨脹土”。用時先用水浸開。 ④塘基石:高溫燒製而成,常放盆底或與其他基質混合。如與其他植料混合,顆粒不能過大,0.2cm左右即可。 ⑤植金石:是植蘭基質,比塘基石更有優勢,富含各種礦物質,用於栽培多肉類效果顯著,可代替上者,但價格稍貴。 ⑥:應選不含鹽分的,顆粒不宜過細。用前先要淘洗、篩選,並和其他基質混合使用。透水性好,含氧量高,早晚溫差大,適合多肉類的要求。 其他無機植料有火山石、煤餅等。此外,配製培養土時還常用到一些輔助材料,如含鈣材料貝殼粉、鈣寶等。還有一些基肥如雞糞、牛糞等。配製時要注意有機植料和無機植料的合理搭配,避免過細、過小的粉塵。 【土壤配製】 無論選擇哪種植料、如何配製,都要滿足植物的基本要求,並要考慮各方面情況,靈活把握。 ①根據栽培場地來配製:如地栽和盆栽的土壤就有所不同。地栽的要更多地考慮排水環節,應增加排水性強的材料,如沙礫。而盆栽要在保證疏鬆透氣的原則上適當補充有機質。如是在南陽臺上栽植,還要考慮比較乾燥、光照充足的特點,適當加些保水性強的基質,如蛭石、椰糠等。 ②根據不同種類來配製:不同種類在土壤配製上可能“大相徑庭”。比如附生種類需要一定的腐殖質,而一些原產地土壤貧瘠、根系不發達的陸生種類,對腐殖質的要求就沒前者高。不光是不同科的種類所需土壤不同,就連同科不同屬的種類對土壤要求也不一樣。拿百合科的中國蘆薈和臥牛來說,前者系蘆薈屬,習性強健,生長快,可在盆底加上充足的基肥。而後者為沙魚掌屬植物,生長緩慢,基本上不需要基肥。 ③根據不同栽培地區來配製:北方氣候於燥,對土壤的保溼能力有一定要求;南方雨水充沛,空氣溼度高,對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氣性要求更高。 ④根據不同生長階段來配製:幼苗期根系不發達,有機質含量要稍少,土壤以輕質材料配合一些細沙為主,以後再慢慢增加有機質含量。 其實,土壤配製並不是簡單的幾條大道理就能說清楚的。下面幾個配方可供參考: 1) 植金石8份+仙土2份+少許貝殼粉(適合栽培生石花)。 2) 粗沙10份+木屑2份+基肥1份+園土1份(適宜地栽使用)。 3) 腐葉土1份+泥炭1份+粗沙2份+輕質材料1份+少許基肥(適合栽培附生類)。 4) 塘基石3份+仙土2份+輕質材料1份+泥炭1份(適合栽培十二卷硬葉系品種)。 5) 園土2份+腐葉土1份+粗沙4份+輕質材料1份+礱糠灰半份(適合栽培普通陸生類)。景天類配土,覺得泥炭土或草炭土的比例可以稍大些,附註以腐植土、河沙、珍珠岩、蛭石等,為了有利於生根和健壯生長,土中加適量稻殼炭,骨粉、滅菌靈等;澆水要據天氣和植物生長情況決定,見幹見溼。重點關心那些長勢好的去管理。那些長勢不好的大多數其實是在休眠期,當然以少管為妙。 配土:蜂窩煤渣過篩後+園土+仙土+沙+骨粉+貝殼粉+蛋殼+陶粒+蘭石+活性炭,篩去微塵種植。全光照養護,澆水見幹見溼。盆底加腐熟雞糞。盆要小,土要少要疏鬆。土乾透後幾天再澆,多曬。盛夏少澆,景天科多肉,多半夏季要休眠或半休眠。 金琥這類強刺球,普通花泥+煤球灰+骨粉即可,澆水嘛,一個月澆一次就可以了。 球類:普通花泥+煤球灰(經篩選後成顆粒狀的)+蛭石+適量骨粉 有粗大肉質根的多肉類(如玉扇):蘭石+仙土+適量骨粉 其餘多肉類:普通花泥+腐葉土+蛇木+蛭石+適量骨粉 混合好的植料放入一不鏽鋼容器中,倒入雨水使土溼潤,然後將容器封口後在火上加熱一段時間,確保殺死昆蟲,幼蟲,蟲卵,但一些有易的土壤微生物會存活下來,特別是那些靠孢子繁殖的。 【選盆】 陶盆吸水性很好,水澆多了問題也不大,可以緩解澆水過多引起的負作用,但陶盆吸水後重,要求花架結實。 紫砂盆透氣性介於瓦盆和瓷盆之間,一般養仙肉多用紫砂盆。紫砂盆需要特別注意盆壁的薄厚程度,越是薄壁的紫砂盆透氣性越強,盆壁老厚那種的透氣性和瓷盆差不多。一般而言,仙肉植物的根系不是十分發達,很多仙肉都只有鬚根,將一個根系很淺的品種種在一個較深的盆中只會對其生長不利,因為下部根系達不到的盆土會將水分保留很長時間,使盆土粘滯。土壤過多水分一時揮發蒸騰不了,容易導致腐爛。所以要本著“寧小勿大,寧淺勿深”的原則選盆,最好用半高比例或扁平盆。 只有那些有塊莖或有主根的仙肉品種需要較深的盆土,在標準盆或深盆中會生長地很好。 大中型球選盆要求球徑和盆徑基本相當,或者盆徑略大於球徑一兩公分,小球最好多株混栽。栽培土壤深度最多是球徑兩倍,就是說球徑5cm,土壤深度10cm就行,對於大球而言則可以更淺一些。越是大球,所消耗的水分和養分則越少,盆土過多不但沒用而且容易導致腐爛。花盆過深就要在底部多加非土壤填充物做排水層,可安排水物顆粒大小放幾層,最大的放最底層。排水物放好後先放粗粒配料再放細粒配料,放上植株後一邊加土一邊把植株略往上提使根舒展,土不要一次加得太滿,沿盆邊將土均勻搗實,最後把盆輕墩幾下使盆土平整。
二、澆水多肉植物必須適時補充水分以供生長髮育之需,而決不是像某些人認為的“寧幹勿溼”。當然對地栽植株,澆水次數可以少一些。大多數多肉植物和自根栽培的仙人球類,澆水很難掌握,主要表現在澆水的適時性上。要掌握多肉植物在澆水技術,首先要了解各個種類的休眠習性。休眠期多澆水易致植株腐爛,如夏季休眠的生石花等夏季澆水,則植株即刻腐爛:冬季休眠的仙人球類,若冬季澆水,會造成根系腐爛或易受凍,雖然它在冬季不一定腐爛,但一到春天就會腐爛。其次要仔細觀察各植株的生長情況,有的人一看到有些植株葉色發紅、葉尖和老葉乾枯就認為缺水。其實光線太強,盆土長期缺水,根系被破壞,根頸處腐爛,根頸處被蟲咬後又自動修復結疤而造成水分輸送不暢等都可能出現這種現象。因此,熟悉植株的生長情況對掌握澆水技術很有幫助,一般生長特別旺盛的植株和開花孕蕾期的植株,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對它們的澆水儘量應適時:而一些生長基本停滯的老齡大球,則澆水次數要少。最後澆水要考慮氣溫、空氣溼度、溫室通風情況、盆的大小與材質、根有沒有下伸到砂床上等情況,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判斷盆內是否缺水。在其他盆花栽培時一般可根據表面盆土是否發白來決定澆水與否,但在多肉植物中據此判斷會造成差錯,因為多肉植物的培養土中一般混有砂、蛭石、輕石、貝殼粉等物質,容易造成盆土表面發白。特別在這些物質比例較大的情況下,往往澆過水後第二天盆土表面已發白,而這時下面盆土根本不缺水。有的專家指出當盆土表面1釐米處已乾燥而下部盆土仍溼潤的狀態下,多肉植物根的吸收達到最大值,如果按常規,一見盆土發白就澆水,那就會造成澆水過量,影響植株的生長。澆水的時間夏天以清晨為好,冬天應在晴朗天氣的午前進行,春秋則早晚均可。一般情況下不要從頂部淋水,否則時間一長球體上會有難看的斑點,毛柱類種類的毛易汙染粘結,翠花掌等生長點處積水會造成腐爛。池塘水淋在植株上易孽生藻類,好似長了青苔一樣很難看。一般情況下,澆水都必須澆足,為此必須經常鬆土,使盆土易均勻地吸足水。對於正在生長的冬型種和中間型植株,應保持盆土溼潤而不積水,澆水做到乾透澆透,既不能積水,也不能過於乾燥。夏型種可適當澆些水,但不要過量。如果遇到陰雨天或溫度突然降低,則停止澆水。
究竟如何控制澆水的量
這個問題的來源,我覺得主要是沒有定量的經驗。很多書上的描述,不外乎“要嚴格控制澆水”、“可以多澆水”、“保持乾燥”、“宜幹不宜溼”等等,這樣的描述,每個人的理解都肯定不一樣,有的朋友理解的“幹”和另一位朋友理解的不一樣,所以一個澆水了,一個沒有澆水,於是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雖然定量分析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但是對大家在成為養花高手的過程中,減少損失應該是有幫助的。下面是我覺得比較實用的兩種經驗,以前也說過,這裡再集中說一下:
一、竹籤判斷法:即將竹籤(或牙籤)插入盆土三分之二的深度,要澆水的時候,拔出竹籤,看看土壤部分的乾溼度情況。這種方法對休眠和半休眠或者要進入休眠和半休眠期的植物澆水,很有幫助;
二、表層土乾溼判斷法:一般地說,表層土發白,就可以澆水了,這就是“不幹不澆、乾透澆透”的原則。所謂的乾透,就是指表層土發白,但是撥開表層土,依然可以看見溼氣。對於生長期的仙肉,這樣的判斷方法就可以了。習性強健的,可以馬上澆水,對相對怕水的,等兩天再澆水。
其他的還有端盆法,即手感好的朋友,可以端一下盆,覺得盆輕了,就可以澆水,用塑膠盆種的仙肉,用土也以泥碳等輕質材料為主的,澆水後和乾燥的份量還是比較明顯的。敲盆法,即用手指輕敲盆壁,發出空心的聲音,就說明土幹了。判斷了土壤的溼度,就要澆水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坐盆法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盆浸入水中二分之一的深度,只要15秒鐘就夠了,千萬不要看到表層土出現溼氣再拿出來。越是疏鬆透氣的土,時間可以越少,因為虹吸作用強。這種澆水方法的好處在於,可以保證土壤的上部比下部相對幹,不容易爛根。因為植物的根尖分為根冠區、生長區、生長娶和根毛區,只有根毛是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抗溼能力最強,而根毛區之上的老根已經失去吸水的功能,主要起傳輸水份養料和固定的作用,抗溼能力差,爛根往往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三、空氣溼度有些仙肉迷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自己剛從花市淘來的仙肉寶貝沒過幾天就已經看不見剛“入駐”時的神氣勁了。雖然自己愛護有佳,但這些小東西非常不給面子。這可急壞了他的主人了。孰不知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每個仙肉迷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也常常難倒一部分愛好者。但稍有一些經驗的栽培者都知道這其實是一個空氣溼度的問題。如果你是在北方乾燥地區的仙友;如果你的栽培場所是自家的露天陽臺,或窗臺。這一點就尤為重要。那麼為啥會出現上述的問題呢?空氣溼度又為啥這麼重要呢?這裡我們可以一起分析一下:花市的多肉植物都是花圃裡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植物都在大棚里長大,而大棚多數時間都是封閉栽培因而裡面的空氣溼度相對較高,這樣栽培的植物個體飽滿,且極富生氣。然而在它被購買後,由於多數地區的家庭栽培場所常常達不到這樣的條件,所以就會出現上述的問題了。那麼也有些仙友會問:這些多肉植物大多的原產地環境較惡劣,年降水量極少且乾燥,那麼它們又是怎麼利用空氣溼度的呢?我們首先排除雨季時較高的空氣溼度。這些原產地在太陽落山前的幾個小時溫度較高(尤其是中午)。但到了晚上溫度又會急劇下降。這樣一冷一熱空氣就會凝結成霧氣。在黎明時尤為顯著。這也是它們吸收水分的一種途徑,此時正是它們最開心的時候。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大多數的栽培場所的條件還不夠。這裡還不包括一些要求更高的附生類品種和一部分鳳梨科的植物。正是因為栽培場所的條件限制,許多植株出現了褪色,葉尖枯焦、乾癟、植株提前老化等現象。而這一點在大棚種植中是看不到的。雖不致死但觀賞性卻會大打折扣。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很簡單即:用細嘴噴壺噴霧。也有多數愛好者會用一次性的塑膠杯倒扣在盆上(多在春冬兩季)。或者選擇在玻璃缸內栽培,在底部鋪上一層粗紗,可以不時在上面撒水這樣即可增加溼度,又不會使盆內常常“水滿金山”。總之空氣溼度的調節要從多方面考慮包括種類、季節、生長階段等,絕對不能一概而論。溼度過高植株易腐爛且易引發介殼蟲;溼度過低植株觀賞性會打折扣且易引發紅蜘蛛。
1 各個季節的空氣溼度的要求:生長期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是相當重要的。當植株進入生長期時此時空氣溼度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原產在熱帶雨林的種類要求更是嚴格。一些富有顏色變化的園藝品種如能保持相當的空氣溼度,則顏色更豔麗。可以說基本上大多數品種在此時都需要一定的溼度。而在休眠期空氣溼度的把握則要相當謹慎,首當其衝的就是一些夏眠的肉質程度較高的品種。舉個例子在上海的夏天就屬於典型的“溼熱”天氣。番杏科的高度肉質的品鍾就相當容易腐爛。生石花、帝玉這些老品種在夏天如何渡夏往往是愛好者最頭痛的問題。同樣冬季休眠的品種也要保持一定的乾燥度。這一點在溫度低於5度後要引起相當的重視。當溫度繼續下降之0度或更低。此時若是溼度偏高往往是致命的而且可以在一夜之間就能致死。不過北方的大多數城市冬天多較乾燥。這種“溼冷”的氣候在我國的一些南方城市較常見。
2 小苗階段的空氣溼度:小苗期的空氣溼度尤為重要,它的意義要超過土壤的溼度。因為在苗期會有一個“蹲苗”的過程。這樣控制土壤中的水分目的是促生新根,這時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可以使其不會因蹲苗而缺水。一般苗期對空氣溼度的要求較其他生長階段要高,但此時的空氣溼度也是最難掌握的。實踐證明種子越小,苗相對也較小,其抗性較差,往往不能耐高溼。典型有番杏科的多數品種,景天科的一部分品種(四季海棠最為突出)為代表。等成型後這樣的現象就會大大好轉,空氣溼度的問題也不會那麼突出。
3 無性繁殖對空氣溼度的要求:家庭常用的無性繁殖有兩種扦插、嫁接。扦插:植物器官在剛從母體上分離的幾天裡均要保持乾燥。這樣的時間段要根據品種而定。少則4、5天多則一個月,待傷口完全乾燥後可插在基質上。此時可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在這一點上主要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創造高燥的環境,這樣能在較短時間內生根,但消耗較大。另一派主張創造潮溼的環境,這樣的方法對扦插的個體消耗較小。而在嫁接方面的觀點則較為統一,在剛完成嫁接的頭兩個星期都要保持乾燥、通風,過高的溼度對嫁接的成活率是有影響的。
4 對於某些塊根類品種如:龜甲龍、苦瓜類、笑布袋等。在原產地它們的表面 往往呈不規則開裂,多凹凸不平。但在人工栽培環境下,尤其是從實生苗開始馴養時它們凹凸不平的表面卻變的很不明顯。但原因不僅僅是溼度的問題,它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這點也是一些有經驗的愛好者用來判斷野生與人工栽培的輔助依據。
三、施肥冬型種和中間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複合肥。施肥時間可在天氣晴朗的上午,並注意肥液不要濺到植株上。夏型種則不必施肥。
四、溫度溫度在15~28最適宜,溫度在 5~35是植株忍受極限。五、繁殖葉插生根後得等葉片枯萎後,芽長大後再移。等苗長到兩三cm再說,葉插時要用大盆,不能噴霧,土幹了就澆,不要澆到它們身上。
-
3 # 甄花軍師
.佛珠吊蘭(翡翠珠)怎麼養?多年生常綠匍匐生肉質草本植物,植物界,菊科,千里光屬 ,原產西南非乾旱的亞熱帶地區。花期:12月至翌年1月。三到四年後長可達一米以上, 10月份開白色或褐色的小花,花蕾是紅色的細條。澆水應寧幹勿溼,天氣乾燥時可噴水,較喜半陰,土壤土、沙比約為1:3左右。性喜溫暖溼潤,較耐寒,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爛根,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
2.愛之蔓怎麼養?蘿藦科吊燈花屬,分佈南非及辛巴威,植株具蔓性,可匍匐於地面或懸垂,最長可達約90-120公分。性喜溫暖。光線充足時,其生長繁茂,在散射光的條件下生長更好。夏季忌上午11時至下午4時的強陽光直曬,喜稍溼潤的土壤中,亦較耐旱,故盆土以半乾半溼、間幹間溼為宜。冬季可10~15天澆水一次,保持盆土微溼潤即可。適宜的溫度為15~28℃,春秋季是吊金錢的旺盛生長期;夏季氣溫如超過32℃,則生長停滯,需適當遮蔭、通風降低氣溫。冬季8℃以下,開始掉葉枯萎,愛之蔓不需太多肥料,一年施複合肥三至四次(薄肥勤施),換盆時看花盆大小適當新增一些底肥,兩年換盆一次。
3、虹之玉怎麼養?景天科景天屬【虹之玉】Sedum rubrotinctum 嬰兒手指一般的葉子,在春天到夏天的繁殖期裡呈美麗的綠色。秋冬開始紅葉,陽光充分且乾燥的環境下能愈發變成紅色。如果陽光不足,植物的莖會伸長。能從掉落下來的葉子上髮根,種植簡單。土完全乾了再澆水,夏季避免暴曬。冬季氣溫低時也要減少澆水。花是黃色的星形,在春天開放。 虹之玉喜溫暖及晝夜溫差明顯的環境。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在10℃至28℃之間均可良好生長。秋冬季節氣溫降低,光照增強,肉質葉片逐漸變為紅色,因此栽培過程中人為降溫可提高觀賞價值。冬季室溫不宜低於5℃。耳墜草喜光,整個生長期應使之充分見光。但夏季曝曬會造成葉片日灼,可適當遮光或半日曬,中午應避免烈日直射。耳墜草生長緩慢,耐乾旱,因此不宜大肥大水,應見幹澆水且澆透,而冬季室溫較低時則要減少澆水量和次數。一般一個月施一次有機液肥。夏季注意保持通風良好。耳墜草生長較慢,一般栽培3年後株形開始散亂,因此應提前進行修剪。繁殖方法 通常採取扦插法,莖插、葉插均可。莖插可利用修剪下來的枝條,截成長5釐米的莖段,最好在陰涼處晾曬3天至5天,待切口處稍幹後再插於苗床內。葉插繁殖是從莖上取下完整葉片(注意不要損傷葉片),放置3天后再扦插。此法繁殖係數大,適於大量繁殖,但成型較慢。病害防治 虹之玉病害較少,偶爾會發生葉斑病和莖腐病。葉斑病主要是由於通風不良且空氣溼度較大引起的。可以使用內吸性殺菌劑進行防治。改善通風狀況是預防葉斑病的關鍵。莖腐病多是由於冬季環境過於潮溼引發的。應剪取植株上部健康莖段進行繁殖,同時避免冬季過多過頻澆水,保持盆土稍微乾燥。
4.觀音蓮怎麼養? 觀音蓮有個習性,當已老了,它底部老葉萎枯,這仍正常。如都黃了那就是病了。根如爛了說明澆水過量,根是好的是超長時間沒澆水。前者必死,後者澆些水,會慢慢復甦。 第一層和第二層葉子開擋大,是光照差造成的,放到靠窗邊處,會長整齊的。 觀音蓮曾風染上海。特別冬季妖麗!反之夏季進入眠鄉,如澆水較多,不死則萎,所以當中小葉也不見長。
5.多肉植物根、莖、葉的作用有哪些?我用簡單、易懂的亦長話短說之法述之:根、莖、葉。一,根之功能――吸收土中的有機營養:氮、磷、鉀及其它稀少元素及水份,緊固植體之功能。盆土疏鬆:蓄水、防根腐、利根生長。 二,莖之功能――輸送上下製造、吸收的營養,支撐植體之功能。三,葉之功能――多肉葉有四個特殊功能:1,倉庫,蓄存水和營養。2,在光合作用下製造化合肥。3,葉的表面有薄薄一層防水份蒸發的臘皮。4,呼吸,葉的表層佈有很多可閉合的微小氣孔,分成二組,一組白天工作,放出氧氣吸入二氧化碳,晚上閉合。一組晚上工作,放出氧氣吸入二氧化碳,白天閉合。這個功能是其它(少數植物外)植物所不具備的。因此把仙、多白晝黑夜置於室內都起到淨化空氣之功效。 另外作用,對於那些有害氣體作為副食品一併吸入。
6.多肉植物的土壤怎麼配置? 土是養肉好的關鍵之一。因肉肉喜微酸土,而上海的表層土呈微鹼,另營養較差,又板結,故不宜種嬌慣的多肉。從近十年摸索:泥碳土、草碳土最佳,泥碳土價高、真貨少,故不用了。原來草碳土屬酸性土(中酸),要用二分之一龍糠灰(龍康灰仍微鹼土)加以中和成微酸土,這是種多肉的生命基本土!再滲入少量珍硃巖(鬆土)、蛭石(微量元素)、骨粉(磷鉀肥)等拌和成多肉土。上面所說少量規格中珍硃巖較多些。可是!現在的草碳土質地發生了變化,我曾一度吃了大虧!多肉幾乎長不好,經幾番試驗終於找到原因:原來的草碳土在本地土生土釀,現在沒有了,都乃人為把草粉碎堆集而稍腐後出售,由酸性變成微酸,接近微鹼!所以龍糠灰拌入就遭泱了!現在不加也可以了。 把多肉養好是種植戶的重中之重,至於什麼科什麼屬就不專題硑究,沒有時間呀,但自己手中持有的仍不馬虎!現在一些多肉初養者咀邊也滔滔不絕,什麼科呀什麼屬的,我認為應多學多問什麼的好。等基本掌握養植技能後學不遟。 現在社會上有一新的多肉配製法,是從日本引入的。用鹿沼土、赤玉土、果粒草碳土(或果粒仙土)、君子蘭顆粒土(減少成本)混合而成新土,現在都峰而學之!但不是萬能的,洋為中用是好的,但要用得其所,要活學活用,對於那些深根多肉美也!例如十二中的壽、玉扇、永珍還有玉露等最適宜。我認為如果該土再加入少量進口草碳土,那就更完美了,因原土一澆水即漏光!得每天去澆一次,夠煩嗎?而後法一週二次足也。其它鬚根多肉切不可模仿。其實各地有它獨特之處,能種好多肉就是好土,陸上河都仍彙總流後入大海!
7 仙人球什麼時候換土最好
如果盆土的酸鹼不合仙人球之需,可以調正。如果仙人球種久了留在盆土內其它雜質過剩反而使球萎縮,必須換土!故換土最隹時為三月九月。而且換下的舊土不能再用!
8.初養多肉者適合品種有哪些? 初養多肉的人,一般喜愛景天科,可是景天科中的黑法師、星美人、吉娃娃、錦司晃、觀音蓮、明鏡、月兔耳、豔日輝等春秋生長,冬季裡妖豔奪目!但在酷暑的夏天不死則萎!原因是初養人用在夏季滴水不進,又放在不通風處,故不是乾死就是悶死!養好景天科夏季適當地澆些水或旁晚噴些水,放在通風處,避開直射陽光,就能安然度夏! 我建議初養人不如先試養百合科中硬葉系:一,十二卷屬,﹝連座形﹞例:條紋十二卷、松之雪、九輪塔等。二,沙魚掌屬,﹝元寶形﹞例:姬元寶、子寶、沙魚掌、墨鉾等。特奌:葉硬,溼旱都能捱過!夏季基本上不休眠。
9.黑法師為什麼過夏很難? 我今年夏季,黑法師幾乎全軍覆沒乃預料之中也,雖做了預防措施,把大棚前後門大開,兩邊長圍塑膜捲上拉下,棚頂蓋超密黑塑網,但大棚養植與家庭養植不一樣,我乃全日照,中午最高溫達到五十度左右呢!加之黑法師乃屬怕幹怕高溫的多肉,夏季葉全落光,只畄下光桿!大部分光桿發灰萎爛掉,留下硬杆待到深秋即現在才慢慢長出葉子來,目前正處在加緊扦挿期。但是在五年前是用老法能渡過盛夏而現在不能呢?這聯絡到另外一個問題:多肉老化,這以後專題講解的。 另外,熊童子是喜陽多肉也。
10.多肉植物為啥要淡肥勤施?對於植物,特別對於多肉植物要用《淡肥勤施》為何呢? 這要談到多肉的生長週期: 一,每天的溫差越大越長的快。 二、待盆土乾透後澆水又是生長勢(和人口渴急於想喝水一樣),如果這時把澆水壺裡加入一些有機肥溶液攪拌施入乾透的植盆內,多肉即興奮啦!必然感謝主人,以自己的美體報答而為之。 春秋一般是多肉生長季可施肥,但夏季休眠的切不可施肥!反之夏季生長的如大戟科要多施肥!冬型多肉如雪蓮勿忘施肥!千萬對於成萎態的切不可施肥!拔出修根換盆土。 11.施肥法有哪些? 第一法、當土幹後施肥法,先施肥水,等肥水全滲入土裡後再澆適量清水為佳,。 另一法、肥水與請水混合後一同澆也可。生石花施肥在開花前,即十月中旬,肉錐花在九月底為好。
12.養好多肉植物最關鍵的是什麼? 主要是要學會澆水,待盆土幹後即澆水,最好一次性不要澆透〔保險做法〕,置於靠窗陽光處。五十鈴屬番杏科是怕水喜陽多肉,一般不多澆水,二、三天向實體噴霧一次即可。
13.多肉植物移植時如何澆水? 剛移植的根鬚必然損傷,如果澆透水,感染可能性很大!如果已經腐壞,趕緊取出,去掉不健根鬚,放上一星期再種,表面噴些水即可也。 一般最好是稍溼潤土壤種植較好。另外,關於混合土的比例:泥炭土3,鹿沼土1,蘭石1,蛭石0.5珍珠岩0.5,草木灰0.2為好。種任何多肉均可也。
14.多肉植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多肉的定名除了人名、地名等外,大都據形態、色彩而定的,如:千佛手(似多手指)。各種玉珠簾(成形後似門、窗下垂珠簾)。 八千代(日本的人或地名)。特葉蓮(葉前端呈凹形)。火祭(冬天葉呈火紅色)。特白蓮(特大意,成形達到25公分)虹之玉(冬季,虹示彩虹、紅色,玉示小巧之玉)。千代田之松(千代田乃日本地名,松示老態的日產大阪松幹之貌也)。百惠(人名,葉園卷)。女皇之笠(笠在日本稱之草笠帽,其成形後可達30公分,觀頂端捲曲而彩紅的大葉組成似女皇才能配戴的皇冠也)。15.休眠之後的多肉植物怎麼處理?對於經過休眠的多肉,有二亇方法:一,還沒醒的,趕快澆水!放於較好陽光處,快點恢復元氣。二,己經醒了,翻盆、修根、晾它一星期後,種入新土的盆裡,過一段時間,這株多肉美麗絕啦!16.多肉植物要經常修根嗎? 多肉植物與蘭花不一樣,多肉植物最好每年修一次根,換一次新土。因老根吸收能力差易腐爛,老土中所需營養已被吸取,過剩的不需雜質會影響生長,休眠後的多肉大都根已老化或萎縮,故屬修根翻盆的佳期。盆中老土越種久越差;新拌營養土越放越淳。
17.養好多肉植物三大條件是什麼? 要把多肉植物育養得完美,得具備三個條件:一,自然環境:四季陽光充足的場所。二,肥沃透水的中性鈣土。三,人為的管理要達體:溫度溼度要控制,土壤製作要適宜,土滅菌面殺蟲、時而修根換土,淡肥要勤施也。你說的“總是癟癟的,不死也不長”,是由於根部不健或盆土帶菌無肥。解決辦法:把球取出修去老根腐根,放它十天涼幹後種入新盆土內即可也。由於深秋髮根緩慢,明年肯定會茁壯生長的! 18.多肉植物如何度夏,如何澆水? 對於在夏季處於休眠中植體可在傍晚噴些水,半休眠的少澆些水,不休眠的澆透水。 這樣白天無論處在烈日高溫下它們都能挺過去!因為他們在夜間都得到了各自所需要的水份。對於全眠的舉個例:蛇到冬季鑽進了洞裡去冬眠,消耗儲在體內的營養和水份,而水份往往不夠的,而洞中溼度幫助了牠。
一、搞清個概念1、夏季:夏季是指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在22℃以上,這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2、休眠:由不利環境引起的生命活動暫時停滯的現象,當環境條件變好時能立即恢復繼續生長。
二、重視度夏問題栽培多肉植物,人們普遍感到困難的是如何使一些有夏休眠習性的種類安全度過夏天。有人可能想:夏天休眠和冬天體眠還不是一樣,不施肥、減少澆水就行了。實際上夏休眠期間的管理要複雜得多。首先,由於種類不同,各栽培地區氣候不一,很難統一確定哪個屬的種類在什麼時候進入休眠,只能靠栽培中仔細觀察,積累經驗,這是和冬季休眠種類管理不同的。冬季休眠時大體上可以統一管理,即使該植株沒有進入休眠,而提前斷水迫使它休眠,也沒多大危害;若已休眠,又給它澆了1次水,那隻要注意保溫也不會有多大問題。夏至三庚數頭伏。對於大多數多肉植物來說,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到“處暑”是一年中最難熬的一段時節。“夏至”通常被視為是夏天真正開始的一天,不少多肉植物都開始進入一年中的休眠期。如果沒有進入休眠就提前斷水,因當時氣溫高,蒸發量大,有可能枯萎;一些在休眠期完成新老葉交替的種類,如果提前斷水,就會影響新芽分化,並迫使老葉提前枯萎,這會影響新老交替,使整個植株死亡。如果植株已進入休眠,又給它澆水施肥,那就會引起腐爛。所以,只有正確掌握休眠期,才能做好夏休眠期間的管理工作。
三、不同型種,區別對待
為使自己的肉肉安全度夏,首先要弄清它是屬於冬型種、夏型種還是春秋型種,之後再根據其習性安排不同的養護方式。
(一)常見夏型種(指在夏天不休眠,且生長旺盛的品種)多肉植物 1、仙人掌科:多數仙人掌科植物都屬於夏型種 2、大戟科:多數大戟科植物都屬於夏型種(我有姬麒麟、銅綠麒麟、皺葉麒麟) 3、伽藍菜屬:常見有唐印,扇雀、玉吊鐘、錦蝶、黑兔耳、白兔耳、江戶紫,月兔耳,仙女之舞等 4、青鎖龍屬:常見有花簪、若綠、神刀、花月、火祭、青鎖龍、落日之雁等 5、瓦松屬:常見 鈍葉瓦松、鳳凰、富士、子持蓮花,巖年華,狼爪瓦松等 6、龍舌蘭屬:常見有龍舌蘭,雷神、王妃雷神、吹上,王妃世之雪等 7、水牛角屬:常見有紫龍角,劍龍角,龍角,阿修蘿,赤縞牛角等8、吊燈花屬:常見有愛之蔓,綠雨等。9、酒瓶蘭屬:酒瓶蘭10、虎尾蘭屬:虎尾蘭11、蘆薈屬:木立蘆薈、不夜城蘆薈等。12、長生草屬:百惠、卷絹等。13、石蓮花屬:雪蓮、黑王子、吉娃蓮、黃麗、錦司晃、紅司、大和錦、白牡丹(夏春秋型種)等。14、沙漠玫瑰屬:沙漠玫瑰、索馬利亞沙漠玫瑰15、棒捶樹屬:非洲霸王樹、光堂、密花瓶幹、惠美須笑、天馬空等16、雞蛋花屬:黃花雞蛋花17、亞龍木屬:亞龍木、亞森丹斯樹、蒼炎龍18、白雀珊瑚屬:龍鳳木、大銀龍、華銀龍等19、白粉藤屬:翡翠閣20、回歡草屬:吹雪之松、春夢殿錦、花吹雪等21、馬齒莧屬:金枝玉葉、雅樂之舞、紫米粒等22、毛馬齒莧屬:毛馬齒莧、野火、白法師等23、國章屬:犀角、牛角、大花犀角、妖星角等24、露子花屬:雷童、麗晃、妝卵玉25、棒葉花屬:群玉、五十鈴玉26、火星人屬:京舞妓、圓葉富根草27、琉桑屬:巨琉桑、針葉琉桑28、露草屬:露草等29、舌葉花屬:姬紅小松白鳳菊(番杏科覆盆花屬)、藍松、桃美人、星美人、紅稚蓮均為無明顯休眠期植物。白牡丹是景天科雜交種,屬於夏型種,冬季休眠。
(二)“夏型種”多肉植物的管理光照:“夏型種”多肉植物應給予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不僅植株徒長,還會影響開花,對於仙人掌科、大戟科等某些植株呈柱狀或球狀品種,會使肉質莖突然變細,嚴重影響品像,而且一旦出現很難恢復成原來的狀態;對於觀葉類多肉植物則會造成株形鬆散,葉色暗淡。特別是某些葉色呈紅色或葉面上有花紋、白粉的品種,肉質葉還會變成綠色、葉面上的花紋或白粉減少,甚至消失。因此,最好將植株放在室外光線充足、通風良好處養護;但對於某些嬌嫩的品種,在6至8月仍要避開中午前後的強烈直射陽光,以免強光灼傷表皮。而長期在室內擺放或其他光照不足處栽培的植株,也不要突然拿到強光下,應先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再搬到光照較強處,讓其對環境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溫度:“夏型種”的多肉植物雖然喜歡高溫的環境,但夏季溫度持續高於38℃以上時也要注意通風降溫,溫室地栽植株則可將溫室四周的塑膠薄膜開啟,以利通風降溫,頂部仍要留塑膠薄膜,以防止雨淋,並在塑膠薄膜上搭蓋遮陽網,以利於降溫。如果有條件還可在花房安裝換氣扇或電風扇,以加強通風,避免因悶熱潮溼引起的植株腐爛。對於一些名貴的品種,還可在盆土表面鋪設白色或淺色石子,以反射陽光,避免盆土吸收過多的熱量。 仙人球在陽光直射下,能促進球體生長、多孕育花蕾;但夏季烈日曝曬,對仙人球就不利了。這時可把球端到走廊下或窗臺上,以免球體被烈日灼傷。 澆水:對於正在生長的“夏型種”可充分澆水,但不能積水,雨季應注意排水防澇,以免因土壤積水造成爛根。需要指出的是處於生長期的多肉植物雖然耐乾旱,但並不喜歡乾旱,若生長季節長期缺水,植株雖不會死亡,但生長極為緩慢,甚至停止,其品相也差,因此生長期必須給予充足的水分,澆水時間以清晨為佳,傍晚也可以,但要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 特別提出的仙人球澆水法:夏季正是仙人球生長旺季,需水量也逐日增多,需要勤澆水。澆水宜早、晚,因為早晚氣溫較低,用人工增加溼度,接近原產地的溼度。炎熱的中午,千萬不要澆過涼的水。這時由於球體長時間受強光照射,球表面溫度升高,如澆過涼的水,容易造成球體灼傷。如中午盆土過幹,也要用水溫跟周圍空氣差不多的水向盆面噴水,盆面稍溼潤即可;如噴水過多,盆內熱泥也會燙傷球的根部。噴水時不能向球的頂部及嫁接部位噴水,以免造成頂部凹陷的球及嫁接部位積水腐爛。施肥:“夏型種”多肉植物在生長季節可根據品種的不同,每10至15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新栽的植株一個月內不要施肥,長勢較弱的植株也不要施肥。對於大多數多肉植物來說可每半月施一次肥,生長緩慢的品種也可每月施一次,有些生長極為緩慢的品種甚至可不用施肥。施肥前幾天不要澆水,等盆土基本乾燥後,先在頭天鬆土,再在第二天施肥,以利於植物根部的吸收。由於除葉仙人掌等個別品種外,大多數多肉植物根部的滲透壓都很低,肥液的濃度一定不要過高。肥料的種類應視植物的品種和生長階段的不同而異。一般小苗期、葉多肉類且呈綠色的植物氮肥施用量可稍多一些,而處於花芽分化期和開花結果期以及植株呈球狀、柱狀,葉色為紅、黃或其他非綠色的品種應多施磷鉀肥,莖幹狀多肉植物則要多施鉀肥。所用的有機肥可選擇加水發酵的豆餅、芝麻餅以及雞、鴿糞、骨粉等,無論何種肥都要充分腐熟,並加水稀釋後才能使用。無機肥中的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和市場出售的各種複合肥、專用肥也可在植株生長旺盛時使用,但濃度要低,次數要少,否則會造成土壤板結,影響植株生長,反而得不償失。但未經腐熟的蛋殼、豆漿、鮮牛奶等以及含鹽分的肉湯、骨頭則不可使用。施肥時注意不要把肥液濺到植株上。 特別提出的仙人球施肥法:不少人認為仙人球類生長在原產地貧瘠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區,不需要施肥。其實家庭蒔養的仙人球類也跟其他花卉一樣需要肥料,在其生長旺盛的夏季,正需要大量養料來補充,因此每週要施1?2次含氮、磷、鉀成分較高的稀薄肥液。不要施化肥,以免成分掌握不好燒壞球體。 特別提出的仙人球防病蟲害法:家庭蒔養的仙人球,一般放置地點不寬敞,空氣熱、溼,道風不良,易受紅蜘蛛、介殼蟲和粉蝨危害,使植侏完全喪失觀賞價值。如發現紅蜘蛛危害時,可用25%氧化樂果加水1000倍噴殺。有介殼蟲、粉蝨危害,可用人工捕殺。當受害部位不能轉綠,如受害部位較低,可將球頂部切下,重新嫁接;若頂部受害,則採用截頂,促使基部萌發子球,以保種繁殖。
(三)常見“冬型種“、“春秋型“種(即在夏天休眠,冬、春、秋生長)多肉植物 1、十二卷屬:常見有條紋十二卷,寶草,玉露,壽,金城,龍鱗,玉扇,永珍,等 2、角殿屬:常見有大蒼角殿(我的是小蒼角殿)等 3、沙魚掌屬:常見有虎之卷,子寶,臥牛,照姬,恐龍、琉璃殿等。 4、青鎖龍屬:常見有錢串、巴,玉椿,茜之塔(綠塔),都星,呂千繪,星乙女,龍宮城,麗雀等 5、景天屬(春秋型種):常見有銘月,觀音蓮、玉珠簾,乙女心,八千代,虹之玉,圓葉萬年草等 6、蓮花掌屬(春秋型種):燦爛、花葉寒月夜、愛染錦、明鏡、豔日輝、夕映,黑法師、錦晃星等 7、生石花屬:常見有生石花,花紋玉,日輪玉、朱弦玉、李夫人等 8、肉錐花屬:少將、寂光、光源氏、天使 9、對葉花屬(春秋型種):常見有帝玉,青鸞,鳳卵等 10、舌葉花屬(春秋型種):常見有安綠,早乙女,折鶴等。 11、天錦章屬(春秋型種):天錦章、神想曲、御所錦等 12、銀波錦屬(春秋型種):熊童子、旭波之光、福娘、銀波錦等 13、銀波錦屬:阿房宮、奇峰錦、沙珊瑚 14、風車草屬(春秋型種):美麗蓮、朧月、別露珠 15、回歡草屬:銀蠶、雪嫦娥、韌錦、群蠶 16、肉黃菊屬:群波、四海波、荒波、怒波、雪波、大雪溪波 17、照波屬:照波 18、菱蛟屬:唐扇等 19、光玉屬:光玉 20、天女屬:天女、天女冠、天女簪 21、春桃玉屬:綾耀玉、南蠻玉 22、仙寶屬(春秋型種):小松波、稀寶、紫晃星等 23、舌葉花屬(春秋型種):寶綠等 24、快刀亂麻屬植物(春秋冬型種):快刀亂麻 25、馬齒莧屬:金錢木(適合20~32度溫度),應夏季短暫休眠型。 26、菊科千里光屬(春秋冬型種):七寶樹 沒有標出(春秋型種)的都是冬型。鹿角海棠、紫蠻刀、佛珠、是春秋型。另外:藍松、桃美人、星美人均為無明顯休眠期植物。
-
4 # 文藝女青年wang
你好,多肉植物養護需要注意以下幾:
1.多肉土 要選擇透氣無菌的營養土,多肉土網上有很多賣的,購買的時候小苗要買小苗土,老樁要買顆粒土
2.剛種下不需要澆水,放在通風散光地方,一週或者更久再去澆水,沿著盆邊澆水,誘導生根
3.澆水不要太勤,多肉需要水了再去澆水,葉片有發蔫情況,土很輕一般就是缺水,可以去澆水
-
5 # 螢火蟲zero
1.剛買回來的時候如果是裸根的話,就要先修剪一下多肉植物的根鬚,把一些多餘的根鬚除去;
2.種植的容器可以選擇陶盆,透水性好;種植的泥土最好是用透水性好的多肉土,先在花盆的底部鋪上一層陶粒,再把配好的土鋪上去;
3.在移植多肉時,小心不要損傷根系和葉片,把移植好的多肉放到通風的陰涼處,在服盆期間不要澆水,因為這很有可能造成多肉出現化水的現象;
4.為了美觀,還可以在上面鋪一層小石子,這樣看起來就好看多了;
5.直到多肉完全服盆,再把多肉放置在有Sunny照射的通風處;
6.多肉不能經常澆水,大概一星期澆一次就好,主要還是要看泥土的透水性;澆水要一次澆透,最好選在早上澆水,儘量避免中午和晚上。
-
6 # 植物致知
除了玉露,多數肉肉都是需要多光照、通風環境的。給大家看看窗臺上養的多肉,同一種多肉,一個放在窗簾前(光強),一個放在窗簾後(光弱)。。。。後來窗簾後的因為缺Sunny竟然抽成了這樣好醜。。趕緊把它也放在前面去
回覆列表
1.剛買回來如果是裸根不帶土的話需要把根鬚沖洗乾淨 用剪刀把多餘的根鬚剪去 如果帶土最好 只需要在盆裡周圍放土 直接放裡就行
2用水把多肉專用土 弄成半溼狀態 就是潮土 把花盆底下鋪上一層陶粒土 把多肉放裡面 切記 不要澆水
3隔2-4天服盆後 在把肉肉澆透 或者侵盆方法 最後放上鋪面石 輕輕按壓一下 最好選擇透氣盆 不要帶釉的那種 因為花盆太吸熱
4如果綠色盆就不要放綠色多肉 本人覺得顏色順 放在一起不好看 比如紅色 粉色的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