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睿為法律工作室

    1、《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根據孔子在《論語》中“學而篇“ 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

    2、《弟子規》除總序外,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賈存仁將其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 2 # 使用者58493120500

    1、入則孝

    2、出則悌

    3、謹而信

    4、泛愛眾

    5、而親仁

    6、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3 # 刀八郎

    《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 並改名《弟子規》。

    《弟子規》除總序外,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

    古人對流傳於世的文章的態度非常的嚴謹,文章的排列次序也不是隨便排的。弟子規開篇是總序 ,文章主題開門見山,講出了本文的主題核心內容。

    把“入則孝”排在第一,是因為“孝”是一個作人的根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不孝,其他方面再有才能也不足可觀。

    “出則悌”則是講待人接物。“入則孝”是指在家裡該怎麼做,在家裡做好了,出門接觸社會,就應該學習“悌”了,這不僅僅指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古人說“四海之內皆兄弟”,對待其他同齡人都應該按照“出則悌”的要求來做。

    “謹”主要講人應該有很好的生活習慣,側重點在“身”,“信”則指人的道德品質,側重於“心”,先身後心符合人培養提高的規律。

    前四部分做好了,心量自然就會擴大,所以要“泛愛眾”,做得久了,自然“親仁”。到此,可以學習琴棋書畫等知識技能了。

    從這個排列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把修身養性放在首位,而知識技能是次要的,符合《大學》裡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的儒家思想。

  • 4 # 李長諭
    《弟子規》原名為《訓蒙文》,為清、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言,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經清、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共360句,1080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後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七個部分。

  • 5 # 書香居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撰寫而成。故名思義:是教育啟蒙小孩子的文章

    全文共1080字,三字一句,共360句,講述113件事。

    文章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共8部分。

    文章講述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學習、言語、孝親尊師等方方面面的規範準則。

    文章名字為弟子規,看似教育小孩子的啟蒙書,但其中的道理,也是做人的日常行為規範,人人皆可學習。

  • 6 # 軫念信箱

    分8部分: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

    弟子規

    總 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 則 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嚐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則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汙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稜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汙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閒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泛 愛 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人不閒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親 仁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餘 力 學 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房室清 牆壁淨 几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 7 # 使用者言午澤群

    《弟子歸》原名《訓蒙文》,清康熙年間李毓秀(1662一1723)所作。其內容以《論語》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指導思想,以孝悌文化為基本,綜合吸收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精華編纂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賈存仁(1736一1796)對《訓蒙文》進行了修訂,並改名為我們今天普遍使用的《弟子規》。其書內容分八個部分;

    1,總敘部分。點明瞭只有透過父母親和孩子一起學習踐行弟子規,才能更好地促進家庭更和睦,社會更和諧。

    2。“入則孝”部分

    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的基本道理。

    3。“出則悌”部分

    在尊長面前,使孩子懂得謙虛恭敬,但不能限制孩子活潑的天性。

    4。“謹”部分

    使孩子懂得從小養成勤奮自覺良好的生活習慣。

    5。“信”部分

    使孩子明白是非,要知書達理,謹言慎行。

    6。“泛愛眾”部分

    使孩子懂得與人和諧相處,理解相貌與才識的區別。注重道德規範。

    7。“親仁”部分

    使孩子懂得多親近善良的人,遠離有惡習的人。

    8。“餘力學文”部分

    使孩子懂得不要浪費了時間,多讀書多學習的益處。

    《弟子規》短暫的1080個字,由淺而入,通俗易懂,道理清晣地闡釋了“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的理念。人人都是為人子女,人人都是為人弟子,因此,人人都有必要學習《弟子規》。

  • 8 # 彼年豆蔻jun

    一、總序

    譯:作為子弟所要謹守的規戒,古聖先賢所傳下的教訓,第一就是要我們在家能 孝順、出外能敬長,其次是敬業而守信用。

    譯:多關愛眾生,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養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學習吸收經典的知識。

    二、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譯:父母叫我們,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認真,不可以懶惰懈怠。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譯:父母親有所教導,要恭敬聽取;父母有所責備,也要承擔接納。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譯:天冷或天熱,要關心父母親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時的問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譯:出門或返家,都向父母報告一聲;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規矩,工作行業則不要經常更換。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譯:雖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張;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為子弟的身分了。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譯:雖然是小東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個個藏為己有,就會惹父母親難過傷心了。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譯:父母親所喜歡的事物,我們要盡力準備妥當;父母親不喜歡的,我們要留意避免。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譯:身體如果受傷了,會讓父母親擔憂;品德如果敗壞了,會讓父母親蒙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譯:父母親喜歡我,要孝順一點都不難;父母親不喜歡我,我仍然孝順那才是真賢能。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譯:父母親有過錯,想辦法勸諫讓他們改正,但是要和顏悅色,要聲音柔婉。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譯:如果父母不聽勸諫,和悅的再勸,甚至用哭泣來求父母答應,就算被責打也無怨言。

    ●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   

    譯: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湯藥冷熱苦甘親自嘗過;早晚照顧,不離父母身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譯:父母去世守喪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變,酒肉美食暫時不去享用。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守喪完畢,逢年過節祭祀要竭盡誠意;對死去的父母親,要如生前一樣的盡孝。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譯:作哥哥的友愛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盡到了孝道。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譯:如果能把財物看得輕淡,彼此就不會產生怨隙;說話時忍一忍,就不會有意氣之爭。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譯:無論吃飯餐飲、入坐走路,要讓長輩在先,晚輩在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譯:長輩叫人,馬上幫忙代為傳喚;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場,自己先到長者前聽候使喚。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   

    譯:稱呼長者要有禮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長者前面,不要自以為才能高強。

    ●路遇長,疾趨拜。長無言,退恭立。   

    譯:路上遇到長輩,立刻趨前問候;長輩沒有別的話,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餘步。

    譯:遇到了親長,如果是騎馬立刻下馬,如果駕車立刻下車;就算過了百餘步,也要等候。

    ●長者立,幼者立。長者坐,命乃坐。   

    譯:長輩站著,晚輩一定站著;長輩坐下,吩咐我們坐下,我們才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譯:在長輩面前,說話要輕聲細語;但聲音低到聽不清楚,也不恰當。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坐,視勿移。

    譯:長輩有事要趕緊趨前,離開時則從容緩慢;長輩相問,起立作答再坐下,視線勿移開。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譯: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親一般;敬愛堂兄弟,要像敬愛自己兄弟一般。

    三、謹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譯:起得早睡得晚,老年轉眼就來到,要珍惜寶貴的光陰。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譯:早上起來,一定要漱洗妥當;大小便後,一定要淨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結。   

    譯:帽子要戴正,衣紐要扣好,襪子穿好鞋帶要綁緊。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堆,置汙穢。   

    譯: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隨意擺放,以免沾染灰塵。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譯:穿衣服要整潔,不在於華麗;對上對下合乎自己的身分與家庭。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譯:對於飲食方面,不可挑三揀四;適時適量,不可暴飲暴食。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譯:少年人不可飲酒,酒醉之後總是醜態百出。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譯:走路要從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盡禮,拜候要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譯:不可踩踏門檻,不可歪斜站立,不可曲腳蹲坐,不可搖動大腿。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稜。   

    譯:拉開窗簾動作輕緩,不可聲音太大;轉彎時繞大圈,不可撞到彎角。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入盈。

    譯:拿空的器具,要像拿裝滿東西的器具一般;進入空房間,要像進入裝滿東西的房間一樣。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問。

    譯:做事情不ㄅ打鬥的場所,不要去接近;不正當沒根據的事情,也不要去探聽。

    ◆將入門,問誰存;將上堂,聲必揚。   

    譯:要進入別人家門,先問有誰在家;要進別人房間,一定要先出聲告知。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譯:有人問我是誰,要說出自己的名字,「吾」跟「我」是沒有分別的。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譯:用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先徵求別人同意,如果沒有問過,就是偷竊的行為。

    ◆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   

    譯:借用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人家向我們借東西,如果有不要吝嗇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譯:說任何話,總以信用為最重要,詐騙與虛假,絕不可為。

    ◆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譯:話多不如話少,說話算話,不可花言巧語。

    ◆刻薄話,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   

    譯:刻薄話、髒話、流裡流氣的話,都要切實戒掉。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譯:沒看清楚的事情,不要隨便說;知道不詳細的事情,不要隨便傳。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譯:事情如果不適當,不要輕易答應;一旦輕易承諾,便會進退兩難。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譯:凡是說話,語氣寧可加重而緩慢,不可急躁匆忙,也不可模糊不清。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譯:別人說長論短,與自己無關,不要加油添醋管閒事。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譯:看見別人的優點,要想到跟他一樣,即使現在相差很遠,慢慢總是能接近的。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譯:看見別人的缺點,要反省檢討自己,如果犯同樣的錯立刻要改,如果沒有可作為警惕。

    ◆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譯:只有品德、學問、才藝,有不如人的地方,要加緊努力趕上。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譯:至於衣服、飲食等物質享受,不如別人,不必憂慮悲傷。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譯: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讚美誇獎自己的優點就高興,如此壞朋友就會出現,而好朋友就逐漸離去了。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譯:聽到別人讚美心生戒懼,別人指出過錯反而高興,這樣正直的朋友就會慢慢跟你接近了。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譯:無心造成的過失叫做「錯」,有意造成的過失叫做「惡」。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犯了過錯能立刻改正,等於沒有過錯;如果極力掩飾,那就等於再犯一過了。

    四、泛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譯:任何一個人,我們都應該去愛他,因為大家是同一個天所覆同一個地所載的呀!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譯:品德高的人,自然名望也高,人們所尊重的,並不是外表容貌的美好。

    ●才大者,望大自,人所服,非言大。

    譯:才能多的人,總是希望別人看重自己;但別人所服的,並不是說大話的人呀!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   

    譯:自己有一點能力,不可自私自利;別人有能力,不可輕視毀謗。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譯:不可對有錢人諂媚,不可對貧窮人驕傲;對於物質則不可喜新厭舊。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攪。   

    譯:別人不得閒,不要拿事情去打擾;別人心不安,不要拿話去打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譯:別人的短處,不要去掀開;別人的隱私,不要去傳說。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譯:說別人的好處,是一大優點;別人知道了,會更加自我勉勵。

    ●揚人短,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譯:揭別人的短處,是一大罪惡;既惹別人痛恨,也會帶來災禍。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譯:如果能彼此讚美優點,大家都建立了好品德;如果有過錯不願相規勸,彼此都損了德性。

    ●凡與取,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譯:給人東西跟拿人東西,要清楚明白,給人家的可以多,拿人家的最好少。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譯:要求別人必先問問自己,自己如果也不想要這樣做,就得立刻停止。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譯:有恩一定想辦法報答,有仇則想辦法忘掉,報仇的心念時間要短,報恩的心念時間要長。

    ●待僕婢,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譯:對待僕人婢女要端莊,在端莊之中也要慈祥寬厚。

    ●勢服人,必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譯:想要用權勢來服人,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用真理服人,才是真正心服口服。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   

    譯:同樣是人類,卻各有不同,在芸芸眾生當中,能具備仁德的非常稀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譯:如果真的是一位仁者,別人多半對他敬畏;說話不會隱瞞逃避,表情也不會恭維諂媚。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譯:能夠親近仁者,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品德可以日益增長,過錯也一天天減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敗。

    譯:不肯親近仁者,害處非常大,不但小人進入生活中,做各種事情也容易失敗。

    五、餘力學文

    譯:不努力實踐德行,只知學習經典知識,會越來越浮誇,將來不知成為什麼人。

    譯:只知努力實踐,不願學習經典知識,會放縱聽任自己意見,而不明真理所在。

    譯:讀書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非常要緊的訣竅。

    譯:剛讀到這本經典,不可又羨慕另一本經典;這個進度尚未完成,不要又進入另一個進度。

    譯:給自己訂的進度寬一點,但要求必定做到;工夫到家了,所有的阻塞就會暢通了。

    譯:心中有疑惑,隨手記下來,遇到適當的人就請教詢問,一定要找到正確的答案。

    譯:房間要清爽,牆壁要乾淨,桌案要整潔,筆硯要放正。

    譯:墨磨得偏了,是因為心不正了;字不能好好的寫,是因為心先病了。

    譯:經典書籍的擺放,有一定的位置,讀完看完,要擺回原來的地方。

    譯:即使有急事,仍然要收束整齊;有了缺損,立刻想辦法修補完好。

    譯:不是聖賢的書籍,寧可摒棄不看,免得矇蔽了耳目,壞了我們的心志。

    譯:如此認真努力,不自暴自棄,成聖成賢的目標,一定可以按部就班到達的

  • 9 # 墨點書法教學

    《弟子規》以《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總綱。分五部分,分別選自《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輯而成。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道德品性、處世之道等,詳於道德教育。

  • 10 # 半個南山人

    先說說《弟子規》書名有何含義?

    首先,所謂“弟子”,並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和“見”二字的合體,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就是說,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然後才能成為大丈夫。

    《弟子規》分為幾部分怎麼分?

    弟子規全篇共分為八個部分,除總則外,主要例出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此書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編寫。後乾隆年間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為《弟子規》。此書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遠邪小、走正道,養成忠厚家風的必備讀物。

  • 11 # 山水花間

    弟子規分八個部分:

    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

    總 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 則 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嚐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則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汙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稜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汙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閒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泛 愛 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人不閒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親 仁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餘力學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房室清 牆壁淨 几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 12 # 表哥的故事

    《弟子規》弟子:指的是學生,也指子女。規:就是規矩。也許有人會說:“這不就是孩子們讀的啟蒙教育嗎?”表哥認為成年人更應該讀一讀,而且細讀精讀,用心的細讀精讀,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點。《弟子規》作者李毓秀,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雖一生沒考取功名,但一生研究《大學》《中庸》,頗有建樹,加上自己的實踐,寫下此書。初名《訓蒙文》,後被修訂者改為《弟子規》,廣泛流傳至今。

    《弟子規》整部360句,1080個字。開篇8句是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意思是:《弟子規》這本書是先賢聖人孔子傳下來的道理,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說話做事要謹慎,誠信。要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親近有仁德的學說,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就應該去讀學習其他的學問。

    我們可以看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第一要求。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如果做到了“孝”與“悌”又豈能家庭不和睦呢?如果能做到謹言、慎行、言而有信,又豈能得罪於人使人產生厭恨呢?如果我們能夠胸懷寬廣、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多讀聖賢書,又豈能整日憂慮、抱怨不斷呢?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並不斷的追求更多的知識完善自我,又豈能對人生迷茫、豈能默默無聞呢?那麼,如何才能做得到這些呢?

    大家覺得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有這些問題:許多夫妻之間整日爭吵,可以說是家無三日寧。親兄弟之間反目成仇,反而不如與“外人”談得來。婆媳之間常常發生矛盾,明爭暗鬥從不和睦共處。孩子成家之後便不願與父母同住,非要分家。父母年邁,子女們互相推諉不願侍奉,即使講好兄弟之間輪流照顧,也多有慢待,心不甘願。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父母的養育之恩換不來安享晚年?難道兄弟只為了爭奪父母的微薄的家產?難道婆媳之間就不能和睦共處以禮相待?哦對了,正是因為這“禮”已經丟失,豈能再以禮相待?正是這“禮”已經丟失,豈能在和睦共處?正是這“禮”已經丟失,剩下的只有“利”了。利益燻心,豈能家庭和睦?表哥自幼生長於農村,眼見過太多的父子反目,兄弟為仇的類似情況,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表哥想到《論語》的一句話,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是的,用政策、法規可以約束人們,設定刑法可以讓百姓不敢不遵守,人們可以限制自己的行動與言行,而沒有教化的內心,不知道為何而做?也不知道何為羞恥?而如果用道德引導人們,用禮節規範人們,讓人們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話可以說;什麼事不可以做,什麼話不可以說,做了說了是羞恥的是恥辱的。現在人們所缺少的正是這“道”和“禮”。

    表哥願與大家一起學習儒學經典,尋找這丟失的“道”和“禮”!表哥認為國學經典是修身齊家的秘方,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法寶,當然對自己的事業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表哥以前也寫了一些三農方面的文章,自我感覺一點用處都沒有,好似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倒不如來點實際的,一起研究一下古典國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擾。

    關注表哥,請接著與表哥一起學習《弟子規》,探討與農村家庭矛盾。

  • 13 # 媽媽up

    《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

    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

    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

  • 14 # 朵雲流觴

    《弟子規》共360句,三字一句,全文共1080字。

    內容結構上 ,開篇前8句就是全文的綱目,現在通常叫它“總序”,也可以看作一個目錄。

    根據這個目錄,就可把全篇劃分為一篇“總序”和5個部分: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

    當然原文沒有這種劃分,這是為方便教學劃分開的。

    有人總結說裡面一共講述了113件事,這應該是指字面上具體點到的事情,但給孩子講解時不必受此拘泥。

    國學啟蒙的經典,如“第三百千”(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是韻文,宜於孩子記誦,類似現在的兒歌,但在字詞句章的層次結構和邏輯順序上比現在的兒歌要嚴謹得多。

    這必然導致語意受限,如果只按字面上解釋,不但會殘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完整意思,還要面臨一條時代造成的裂隙。

    比如第一部分:從“父母呼,應勿緩”到“事諸兄,如事兄”,這部分內容對應的是孔子《學而》篇中的“入則孝”一語。

    作者在這一部分裡列舉出的幾個規範都圍繞“孝”字,以定長幼人倫之序,從小知道自己該如何去維護好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和睦。

    給孩子講時,對父母的“孝順”當然不止於“應勿緩、行勿懶、敬聽順承、冬溫夏清、晨省昏定……”

    現代教育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些時候孩子不聽你的話,但TA並不一定就是錯的。

    如果我們承認這一點,那在講這幾句時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

    如何把孩子的“個性發展”與“順從父母”融入到同一規範內,既符合“孝”的本意又給孩子發展有足夠的空間,讓兩者不至於衝突?

    也就是說,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現在社會條件下,“孝”的表現與“敬聽順承”已經有了極大的延展,不再是幾條禮儀規範所能界定得了的,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確保孩子的個性發展不能違背基本的倫理規範。

    這就需要把握一個“度”,既講好中國文化裡一脈相承的精髓脈絡,又結合生動鮮活的生活例項。

    比如給孩子講什麼是“孝”。

    “孝”字的本意,上面是“老”字,是長輩,下面是“子”字,是晚輩,“一個孩子伸手扶住一個老人”,這就是“孝”。

    給孩子畫一畫這個甲骨文的形象,然後讓孩子自己試著畫一個,孩子都會非常喜歡。

    舉生活中的例項時,要從千篇一律“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模板”中延展到生活裡更有溫度的各個方面,否則孩子們都會覺得你“虛”,因為他們基本上沒這種機會去“扶老奶奶過馬路”。

    那麼在家裡呢?電視裡在播:孩子端著滿滿一盆水去給媽媽洗腳,這個例子好不好?

    當然好。

    可是一定會有孩子說:在家裡媽媽根本都不讓我去碰水,她會打我的……

    那再換一個:

    現在疫情時期,媽媽要出門去,孩子立刻提醒說:媽媽,口罩口罩,戴上口罩。

    這個例子好不好?算不算孝?

    當然好,當然算。

    我們再來看一個場景,你和孩子都戴著口罩去街上,孩子看到一個路人沒戴口罩,於是他轉過頭對媽媽說:媽媽,那個人應該戴口罩。

    這說明什麼?說明孩子已經有了這個意識:戴口罩是對自己好,也是對他人好。

    你看,從家裡到大街上,“孝”的內涵延展了,這就是推己及人,這個例子是不是也可以從“入則孝”延展到“泛愛眾”?

    所以《弟子規》幾個部分可以劃分成幾個單獨的部分來講,但前後之間它有邏輯性,由點到面,推己及人,給孩子講解時可以前後參照,這樣也便於從整體上理解《弟子規》,更好的傳揚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 15 #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弟子規分幾個部分?從來就沒有人把《弟子規》分為幾個部分。最近一段時間正在看這一方面的書籍。搞得我都不知道這種說法。實在要分就是

    總敘

    入則孝

    出則弟

    泛愛眾,而親仁

    親仁

    餘力學文

    請下次出題人認真考慮。

  • 16 # 菏澤朱小牛

    凡事接觸過弟子規的親一般都知道弟子規分8部分: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二項屬於智育修養。

    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傳統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範:敦孝悌以重人倫

    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

    《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其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他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賈存仁將其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 17 # 紅小羊很紅

    相信分幾部分,很多人已經回答了。

    我主要談一下我背誦弟子規的體會。

    從第一篇入則孝開始,一直到”視死者,如視生“,結束。這時再講第二篇“出則悌”,他們之間有一個明顯的斷檔,文字之間沒有什麼聯絡。因為“視死者,如視生”之後就是“兄道友,弟到恭”。

    入則孝講得是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出則悌講得是和兄長、長輩之間的關係。即從最親近的人開始向外推及。所以出則悌,從“兄道友,弟到恭”開始,到”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結束。

    第一和第二篇,也佔了大量的篇幅。

    第三篇是謹而信,講得你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所以從“朝起早,夜眠遲‘開始。

  • 18 # 鵬程0321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清朝康熙年間旁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根據《論語》部分精要有所發揮,分總敘、入則考、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

  • 19 # 挽弓當王強

    弟子規分為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七個部分。

    背誦的時候可以按這個順序背,當年就是這樣背下來的。很實用,特別是現代環境下更顯珍貴。

  • 20 # 習之堂

    弟子規的劃分,在【總敘】裡已經講得明明白白了。整個《弟子規》都是由《論語·學而篇》中這句話延展開來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因此自然就劃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 這七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植小豆蟲害較多如何防治?怎麼科學種植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