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笠翁話農村

    小豆在中國種植較廣泛,也是原產國,在喜馬拉雅山麓現在也有野生小豆和半野生存在。

    一、小豆習性和用途

    1、經濟用途

    小豆不但是糧食搭配的農產品,也是農業藥用和肥料的重要作物。小豆種植的品種成熟期種類多,適合與各種農作物倒茬。

    2、適生土地

    小豆適種水地,不懼溼,因此、人們稱小豆為“旱豇豆澇小豆”的說法。小豆種植一般對土壤要求不挑剔,耐瘠薄,黏土、沙土質均可長生,山地、塬畔、川道都能生長。利於小豆高產的土地,當屬排水良好,保水保肥的土壤。既可以耐澇,又可以耐旱,還是晚種早熟,生育期短,種植技較好掌握,可作補種作物。小豆秸稈是羊、牛等非常好青飼料。

    3、小豆型別

    小豆生長特性分蔓生、半蔓生和直立三個品種。其生長習性與成熟期有一定關係,直立型成熟較早,半蔓生型屬中期成熟,而蔓生型則是晚熟。成熟時結莢則分有限型和無限型兩種。

    二、小豆種植技術

    1、優良品種

    全球小豆資源最多的當屬中國,種植遍及全國各地。各地栽培區域都有適宜種植的優良品種,但基本生產以農家品種佔比較多。如京津紅小豆粒色鮮豔,皮薄,沙性好;東北大紅袍、唐山地區的紅小豆粒大色重;山東紅小豆色澤豔麗等。產量高、品質優的還有;興安紅小豆、安次硃紅小豆、京農6號、京農5號、冀紅8937、冀紅9218、濟南紅小豆、龍小豆1號、泗陽紅小豆、吉紅1號、白城153等。

    2、適宜的茬口

    紅小豆種植栽培忌與豆科類作物重茬,如果重茬則造成根瘤減少,植株長勢弱化,病蟲害加重,導致大幅度減產,3~4年後可以種植。種植紅小豆宜選前茬為穀子、糜子、馬鈴薯、甘薯的土地。

    3、種植方式

    小豆的種植方法有單播、間播、套播及水田畦壟點播等。長江以北常與玉米、甘薯、穀子、糜子、向日葵等間種;小地塊也用來點播小豆。播種方法主要是條播和穴播,單作以條播為主,間作則是小地塊常用穴播。

    4、適時播種

    小豆是有春、夏、秋播之分。一熟制多是春播,兩熟制多夏播,三熟制則是秋播。為提高品種純度和種子的發芽率,在前期應進行種子晾曬和精選,一般將種子曬在土地上,防止晾曬在水泥地面溫度高燙傷種子,影響到出苗率。也可以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藥物處理,能有效防治病蟲害。

    5、播種量

    小豆單作每畝播種量為2~3千克,留苗為0.6~1.2萬株。行距以40~60釐米,株距為10.~15釐米。播種深度為3~5釐米。合理密植一般情況應根據早熟宜密,晚熟宜稀的生長習性;地力好宜稀,地力差地宜密的原則。

    三、田間管理

    1、間苗

    小豆以經播種後要確保全苗、齊苗和壯苗。一般情況在第1片真葉展開後開始間苗,間苗時應該拔除病苗、弱苗、小苗和雜苗;第2片真葉展開後進行定苗。在有些乾旱威脅較大的地塊,應該適時推後間苗和定苗時間,但最遲也不能推遲到第3個真葉展出後。如果發現有缺苗斷壟現象,應及時補苗。

    2、中耕除草和培土

    小豆在出苗後下雨,應及時中耕除草,以人工鋤草為宜,中耕時離小豆苗保持5~8釐米距離,以防傷及幼苗,這樣可以破除土壤板結。全生長髮育期要中耕最少3次,封墊前結後中耕進行培土。

    3、澆水排澇和噴肥

    生長後期,遇天氣乾旱應澆水;澇窪地應注意及時排水。生育後期則葉面噴施磷肥及微量元素,晚熟品種噴施乙稀利有比較好的增產效果。

    五、小豆防治蟲害

    1、花前應防治蚜蟲、紅蜘蛛危害。

    ①蚜蟲 防治

    合理輪作:前茬收穫後徹底剷除田邊雜草,清除枯株殘葉,減少越冬蟲源。

    化學防治:用黃板誘蚜。每667㎡播放12cmx20cm大小的黃色誘蟲板6塊,高出地面1.5米,兩面塗膠或機油,黏殺成蚜。

    生物防治:可用50%馬拉硫磷或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用尿素:洗衣粉:水為1:0.2:100,效果也不錯。

    ②紅蜘蛛

    應在花葉率達1%~2%或者每葉片3頭紅蜘蛛時,用25%三唑錫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該藥劑不能與波爾多液、石硫合劑鹼性農藥混用。藥液不得汙染水。使用時應避免沾染面板和眼晴。對魚類毒性高,施用時避開河流或魚塘周圍處。

    2、開花期防治豆莢螟、豆葉蛾等。

    ①豆莢螟

    可用每667㎡用卡死克5%乳油50~75mL對水噴霧。在早晨和傍晚花瓣展開時藥,隔10天噴霧1次,全部共噴2次,能有效防治豆莢被侵害。

    ②豆葉蛾

    農業防治:翻耕前茬地塊,減少越冬蟲量,選種多毛或有限結莢特性品種。加強管理,及時中耕除草,保持良好田間環境。

    物理防治;成蟲發生期設定誘蟲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

    六、適時收穫

    小豆有上和下部莢果成熟期不一致的特點,收穫可以採取一次性收穫和分次收割收兩種辦法。

    1、一次性收穫

    當小豆中下部莖稈變黃與下部葉片開始脫落、中部葉片變黃,85%左右豆莢變黃狀時,即是適宜收割期,這時收穫產量及品質為好時段。

    2、分次採摘

    小面積栽培時,可分期採摘。收穫過早籽粒不飽滿,粒體不整齊,癟籽多,降低品質和商品質量。收穫過於晚,不但莢果爆裂,籽粒散開落地降低產量,而且籽粒顏色過重,影響產品外觀質量。收穫後及時脫開籽粒,晴朗天氣晾乾。

  • 2 # 武安曉曉

    1.2.1優選產量穩定的抗病品種,選擇適宜的地塊,儘量避免在鹽鹼地栽培。實行科學輪作,可與玉米等高杆作物進行間作套種。抓住農時,適時播種,合理栽培,控制好植株間距。根據紅小豆需肥規律和需肥特點,進行科學澆水,施肥追肥。增施磷肥、鉀肥,氮肥不宜過量。發現病株立即清除,帶出田外集中銷燬。苗期注意防治蚜蟲害,能有效降低病毒病的發病機率。各生長期都要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株壯苗,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1.2.2藥物防治。發病初期,可用0.001%的粉鏽靈藥液,或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等噴施防治,也可用植病靈、抗病威、病毒殺星等防治病毒病的藥劑。

    2鏽病

    鏽病是危害紅小豆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種莢也會染病,影響植株生長,使紅小豆的產量顯著下降,影響收益。

    2.1發病規律。鏽病由鏽菌引起,屬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季萌發活躍,進行侵染。當日均溫度穩定在21~28℃,病菌即可透過氣流、風雨進行傳播,侵入寄主體內,造成危害。連茬連作,偏施氮肥,陰雨不斷、雨水較多的年份,極易高發流行,導致嚴重減產。

    2.2發病症狀。葉片發病初期,葉片背部出現褪綠色的小病斑點,逐漸凸起變成黃褐色或暗褐色。破裂後散出紅褐色鏽狀粉末,後期形成黑色孢子堆,葉片變形,由黃變枯至脫落。莖莢發病也產生孢子堆,種莢不能食用。

    2.3防治方法

    2.3.1農業防治。優選抗病良種,科學輪作間套作。適時栽培,播種不宜過早。合理密植,控制好田間密度,提高植株間的通風、透氣、採光性。施肥要合理,增施磷鉀肥,氮肥不宜過多。雨季、連日陰雨要及時排水排澇。加強日常田間管理,提高植株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2.3.2藥物防治。發病初期,可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65%的代森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萎鏽靈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等噴施防治,10~15天噴1次,連用2~3次。

    3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病害嚴重時,可導致嚴重減產。

    3.1發病症狀。發病初期,葉片出現淡黃色小病斑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上生有白色粉狀黴層。發展後病斑連片形成大黴斑,嚴重時可以覆蓋全葉,影響光合作用,導致葉片早衰早落。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多,葉片背面比正面多。

    3.2防治方法。優選品種,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間作,以減少病源。加強管理,合理澆水,避免大水猛澆猛灌。提高田間通風透氣性。大雨或連綿陰雨過後,要保持排水通暢,以降低田間溼度。均衡施肥,以增強植株抗病力。發現病株及時清除,集中銷燬。發病後,可用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硫磺幹懸浮劑6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1000~1500倍液等噴施防治,8天左右噴一次,連用2~3次。

    4豆莢螟

    豆莢螟也稱為豆螟蛾、豆卷葉螟,是危害紅小豆的重要蟲害。幼蟲在土中越冬,成蟲白天棲息在作物或雜草等寄主的葉背面,晚間活動併產卵,具有較強的趨光性。

    防治方法:優選早熟、穩產、抗病強的品種。適期播種,使結莢期避開成蟲產卵盛期。可用40%樂果1500~2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800~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7~8天噴一次,連噴1~2次。藥劑殺蟲的同時,可利用成蟲具有的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

    品種選擇

    選擇一個優良的品種是保證紅小豆健壯生長、高產的關鍵。我們選種的時候要注意觀察種子外觀,選用籽粒大、顏色鮮明、高產及抗病能力強的品種。然後再對種子進行挑選,挑除乾癟、有傷口的種子及雜質。保證種子的純正性,然後將種子放在太陽下暴曬3天左右,曬後再將種子包衣,使用士林神等藥劑進行拌種。消滅種子的病菌,提高抗病能力,再將其風乾準備播種。

    紅小豆的生長能力比較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不過想要高產的話還是要儘量選擇排灌正常、保水保肥能力強且腐殖質的沙質土壤。前茬作物不宜為豆科,避免土傳病害嚴重,影響紅小豆根部發育,降低產量及品質。紅小豆幼苗的頂土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要做好整地工作,將其整平細耙、打壟鎮壓,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再根據土壤面積及肥力情況施入充足的基肥,基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複合肥為主,保證滿足紅小豆生長營養需求。

    適時播種

    紅小豆比較適宜生長在溫暖環境中,播種後的溫度不宜低於8度,發芽最適溫度大概在15-16度左右。所以我們要注意播種時間,不可播種過早。在播種的時候,土壤平均溫度最低不可低於15度。一般每年5-6月左右的時候是最佳播種時期。播種時以壟作栽培為主,將株距控制在12釐米左右,播種穴深度不可超出4釐米。注意播種密度,防止播種過密影響紅小豆中後期生長,播種後要將土壤鎮壓踩實。

    田間管理

    在幼苗齊苗後要及時間苗,一般在幼苗長出第一片真葉的時候進行,以留強去弱為原則。然後在開花前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進行起壟培土,防止雜草搶奪紅小豆生長營養及植株倒伏。然後在初花期的時候,要適當追肥,使用磷酸二氫鉀等藥劑與水混合後向葉片噴灑。然後要保持土壤溼潤,適時澆水,但是要注意用量,不可澆水過多,過多或者是多雨天的時候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漚根腐爛導致植株生長受阻,降低產量及品質。

  • 3 # 新日電動車體驗館

    因地制宜補施肥,花莢期病蟲草害防治。

    因地制宜補施蕾肥,在傳統種植業中,有機紅小豆一般都種在瘠薄地上,產量很低。新一代有機紅小豆雜交品種高產、大粒、直立、抗倒、增產潛力大,對土壤水肥條件要求也較高,因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或幾種都有者應注意蕾期補肥。一是播前沒有施底肥的中低地力田塊;二是施過少量底肥的瘠薄地力;三是到蕾期苗勢弱,預計開花期不能封壟的地塊;四是一般地力上種植特大粒品種。另外有機紅小豆忌積水,因此遇澇要排水。

    花莢期病蟲草害防治 多雨年份易發生葉斑病、白粉病等病害。小豆花莢期主要害蟲有棉鈴蟲、鑽心蟲、豆天蛾、豆莢螟病。麥茬小豆蟲害發生較早,應注意多檢視,早發現早防治

  • 4 # 農業扶貧小哥

    小豆自播種出苗至收穫貯藏,病蟲害較多,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棉鈴蟲、豆莢螟、食心蟲、薊馬、豆象等。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鏽病、葉斑病、莖腐病、根腐病和病毒病等。

    小豆病害應採取選用抗病品種、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藥劑防治等綜合措施。藥劑防治是在發病初期選用50%多菌靈、50%苯來特1000倍液、25%三唑酮2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及80%可溼性代森鋅400倍液等。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噴藥2~3次能達到良好效果。

    蟲害防治目前主要以藥劑防治為主。防治的關鍵時期是間定苗後、開花初期和結莢期三個時期。選用的藥劑有2.5%溴氰菊酯3000倍液、40%的樂果1000~1500倍液、50%的馬拉硫磷1000倍液、20%滅多威、2.5%氯氟氰菊酯或5%來福靈300毫升等,每公頃對水750千克在間苗後、開花初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小豆貯藏期的豆象防治與綠豆防治方法相同,即物理防治和化學藥物防治。豆象的幼電主食豆粒,嚴重時會完全被吃光。有時豆粒上有一個或幾個孔,失去食用價值。可用藥物燻蒸法進行防治。溴甲烷每立方來30克計,在室溫20℃以上時密閉燻蒸2~3天,在20℃以下時燻蒸3~5天,然後開窗通風2~3天,2周後方可食用,以免中毒。

    那麼小豆如何科學種植?

    (1)出苗前管理 無論哪種繁殖方式,從種植到出苗期間應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出苗。

    (2)間苗與定苗 結合中耕草,要對黃芩及時進行間苗、定苗、補苗,苗齊後,對過密的部位及時進行疏苗;苗高5釐米時按株距10釐米定苗,並對缺苗部位進行補苗,補苗要帶土移栽,並及時澆水,以利成活。

    (3)中耕除草 直播或育苗移栽,幼苗生長緩慢,出苗後至封壟,要鬆土除草3~4次。第一次在苗齊後,宜淺,以免埋苗;第二次於定苗後,鬆土宜淺。以後視雜草生長情況再中耕除草1~2次。黃芩幼苗期植株較弱,除草時靠近幼苗的草要用手拔除。以後每年春季返青前要清潔田間,摟地鬆土;返青至封壟前,仍要中耕除草2~3次,以免影響黃芩生長。

    (4)追肥 黃芩生長期內,每年要追肥1~2次。以氮、磷、鉀三種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好。在北方中下等肥力條件下,3年追施總量以每667米2追施純氮13.2~15.5千克,有效磷6.3~7.4千克,硫酸鉀10千克為宜。其施肥次數、時間及施肥量大體比例是,磷肥與鉀肥分別於定苗後(或作底肥)和翌年返青後,分兩次平均施入;氮肥可於定苗後以及第二、三年返青後,分3次施入,比例分別為30%、30%、40%。

    (5)排灌水 出苗後,若土壤水分不足,應在定苗前後澆一次水,以後,如果不遇乾旱,一般不再澆水,以利蹲苗,促進紮根。其他季節及以後年份,如遇嚴重乾旱或追肥時土壤水分不足,也應適當澆水。黃芩怕澇,雨季要及時排出田間積水,以免爛根。

  • 5 # 佳木斯農家三姐

    種植小豆是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無論從食療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都佔據豆中首位。《中國古代名醫李時珍》曾經把紅小豆稱之為《心之谷》並在處方的功效當中被重點列為【生精液,利小便,止腫,消脹,止吐,治下利,解酒毒,除寒熱腫痛,排膿,散血,通乳汁】等多項功能。

    有很多把握好小豆市場行情的農戶都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小豆有兩個弱點,第一個弱點是,雖然小豆在國內和國外都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如果盲目擴大種植,一旦出現市場飽和就算賤賣也找不到銷路。

    第二個弱點是,小豆病蟲害較多,在農村種植戶當中有十種九不收的說法,這也是紅小豆價格最容易出現大起大落的原因。所以有很多農戶看到價格起來了就跟風種,一旦種植面積擴大,就出現滯銷情況。

    比如2001年,紅小豆價格曾達到3.8至4元一斤,2002年因農戶盲目擴大種植面積,有很多農戶最後0.8元出手的。細心的農戶可能會發現,紅小豆的價格4至5年會出現一個最高和最低分界線。

    小豆最長見的蟲害有蚜蟲,農民管蚜蟲叫膩蟲,另外,豆莢螟蟲,豆象蟲,也在小豆田裡時有發生,其實如果掌握紅小豆發生蚜蟲的規律,對紅小豆的蚜蟲防治也不是有多難。只要掌握以下規律,就能對防治小豆的蟲害起到殺滅作用。

    如果是小面積種植,可以採取紅小豆和玉米套種或者兼種,套種可以採取16壟玉米8壟小豆的方式,好處是方便農機作業,玉米對小豆起到遮陰作用,防止小豆炸莢,由於是高矮套種通風效果好,對蚜蟲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作用。缺點是小豆屬闊葉植物,玉米屬禾本科植物,機械噴藥需要注意。只能適合人工和機械混合小面積套種。

    大面積種植小豆,只要採取上茬是一玉米穀物類農作物的合理調換茬口,發生蚜蟲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小,當小豆出現四至五個真葉的時候,無論有沒有蚜蟲?對小豆田普遍噴施一次含量40%的樂果乳油兌水1000至1500倍溶液,或者每垧地噴施500克的速可斃殺蟲劑5瓶,採取大水量慢噴灑慢行走的作業方式進行防治,小豆封壟的時候再按上述方法防治一遍,無論是對蚜蟲還是實心蟲豆莢螟豆象蟲都能起到封殺作用。

    怎樣科學種植紅小豆才能高產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小豆和大豆最大的區別是,種植大豆的土質是越肥沃越高產,小豆對土質的要求並不是那麼嚴格,比如一般的中性脊薄土質,沙性略大土質都可種植小豆,但這樣的土質適合中等偏澇年份種植小豆,只要排水順暢,都能取得不錯的產量。如果小豆田土質太肥沃則容易出現倒秧或者瘋長現象。

    種植小豆和玉米大豆相比用肥量少,普通中等肥力地塊一畝地小豆專用複合肥10至15斤,播種方式可穴播可條播,我採用的是雙行柺子苗,壟行距是65公分,株距是雙行10公分交叉型,這樣播的好處是有利於小豆分櫱刻叉,結莢成熟均勻每畝播種量1500克左右,畝保苗1.8萬株至2萬株。開花初期和結莢期各噴施一遍磷酸二氫鉀,儘量少施氮肥,以免引起倒扶和後期貪青晚熟。

    適時收割,小規模間種和套種的可以採取分批採收,規模種植的農戶底部豆莢30%見白,中部40%發黃,頂部豆粒全部鼓起略發黃可適時進行採收,採收過早豆粒發白影響質量和色澤,採收過晚炸莢減產並且豆粒色澤成暗紫色影響銷售等級。為了減少豆角炸裂,可採用上午十點之前和下午三點之後收割。

    農家三姐我2018年在前茬是玉米的地塊裡種植5垧地小豆,相當於大家說的75畝地,種植小豆品種名字叫東北紅小粒品種,5月26號播種當天播完,9月末收割結束,取得了每畝280斤的產量,最後以3.元賣出。效益還是不錯的。2019年同樣種了60畝小豆,很可惜,由於遇上了幾十年一遇的洪水顆粒無收。這在三姐的種地生涯當中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我是農家三姐,雖然我的文章不會出現太多的數字依據,但這是我在種植當中總結出來的真實經驗,如果大家做為種植參考和效防,雖然東西南北的氣溫和土質有很大差別但選擇適合當地積溫的種子還是可行的。

  • 6 # 景行行止11

    紅小豆顆粒飽滿整齊,豆色淡紅光亮、白臍、皮薄、沙性大,出沙率可達76%,每100g含熱量312~335千卡,蛋白質19~21g,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紅小豆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不僅供食而且可入藥,有清熱祛溼、健脾的功能。紅小豆常見病害有鏽病、害蟲有蚜蟲等。嚴重影響紅小豆的產量。

      一、田間管理技術

      1、整地

      紅小豆種子萌發與根系生長需要適宜的土壤水分、溫度與土壤結構等。整地的內容包括耕地、耙地及蓋地。

      耕地一般耕深以20~30cm為宜。播種的時間相距較長,耕地後的耕層土壤有較長時間自然沉降,有較好的條件進行整地作業,造成上松下實的良好耕層,這樣就可以進行深耕:反之,土地耕翻後,耕層土壤過鬆,表面起伏不乎,氣體交換作用強,土壤中的水分極易蒸發散失。耙地可將土塊粉碎,表層土壤平整、細碎。這是保墒抗旱的重要措施,經過耕、耙的土壤基本上達到了耕層嚴密和表土細碎的目的。但上壤表面有時還有一些小土塊,犁縫處還有不平之處,蓋地可使耕層表面更加細碎平整,達到播種要求。

      2、播種

      播種是小豆生產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包括種子處理、適期播種、播量和播種方式、種植密度等環節。

      (1)種子處理

      小豆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剔除不合種用的籽粒,選出無病蟲的飽滿籽粒作種用。然後曬種,並測定種子的發芽率,以確定播種實際用種量。

      (2)播種期

      適期播種是保證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之一。播期的確定應在滿足小豆對光照、溫度這兩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耕作制度和品種特性而定。一般認為耕層地溫穩定在10~14℃時確定為適宜播期。

      (3)播量

      播量多少影響種植密度和幼苗壯弱,播星過多幼苗擁擠,若定苗不及時,易形成“高腳苗”,降低幼苗抗性。若播量過少易形成缺苗斷壟情況,不能達到合理種植密度。確定播最主要根據種子發芽率、播前整地情況、土壤墒情、地下害蟲危害情況等而定,一般情況下播種量控制在37,5~45kg/hm,為宜。若機播或在春播區春早嚴重,地下害蟲多,播最應酌情增加,播深以3~5 cm為宜。播後隨時鎮壓以利全苗。

      (4)種植密度

      小豆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協調群體和個體的生長髮育,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資源。小豆的種植密度與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土壤肥力、播種早晚和留苗方式等因素有關。一般晚熟品種生長期長、莖葉繁茂,種植密度適當稀些,早p品種生長期短,植株較小,留苗密度應密些。春播種植密度低於夏播。種植密度除與品種特性有關外,栽培條件對其影響較大,在土壤肥力較高、水肥充足的條件下,種植密度應減少,乾旱、瘦地種植密度應增大。

      (5)種植方式

      小豆播種有條播和穴播兩種。條播適於平作區,人工開溝撒播種子或機械播種。條播速度快且單株留苗,植株分佈均勻。穴播則適於間作套種,方便且不影響主栽作物,一般以穴留苗,每穴2~3株。

      二、小豆病蟲害防治

      小豆的病害主要有病毒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

      1、小豆花葉病毒病。該病嚴重時顆粒無收。患病株主要症狀為葉片皺縮和花葉;小葉皺縮叢生、葉脈發黃、莖和葉脈上有壞死備紋;葉片畸形、葉肉隆起、植株矮小、不能開花結莢。

      2、小豆鏽病。莖葉莢均會被侵染。葉片上染病初期有褪綠色的小圓斑,然後病斑形成突起的黃褐色或暗褐色鎊皰狀的夏孢手堆,破裂後散出鏽狀夏孢子,因Sunny有殺苗作用,故葉背面病斑膏最多,嚴重時葉片由黃變枯而脫落;莖稈和莢上的鎊斑與葉片上的鎊斑相似。病菌孢子可借風雨在田間傳播,因此小豆播種旱最易得鏽病。

      防治方法:(1)選育抗病品種。(2)輪作。(3)間套作。(4)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0.001%的粉鏽靈藥液進行噴灑,有效享高達85%~90%。

      3、小豆角斑病。主要危害葉片,但也侵害葉柄、莖和莢等部位。主要症狀為葉片發病初期,葉背出現褪色小點彳艮快擴大成水漬狀透明病斑,後變成黑褐色,病斑因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以後病斑部變灰褐色,壞死,常常撕裂脫落。有時病斑沿葉脈呈長條彎曲狀黑褐色病斑。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佈,連成不規則的褐色枯死大斑塊。莖和莢上發生的病斑與葉片上的相似。該病由種手帶病傳染,風雨和農具傳播。發病最適溫度30℃,致死溫度50℃。

      防治辦法:(1)合理輪作、間套作。(2)清除病殘植株。(3)藥劑防治:用500倍代森鋅或1000倍多菌靈液及160倍等量波爾多液噴灑。間隔7~10天噴1次。

      小豆的蟲害主要有蚜蟲、豆莢螟、豆象等。

      4、蚜蟲防治,蚜蟲成由分為有翅和無翅兩種體型。有趣蚜蟲可以遷飛。所以大面積治蚜時必須及時噴灑農藥。可用40%氧化樂粟乳劑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丸劑2000倍液或50%磷胺乳劑3000~5000倍液或50%西維因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噴粉可用1.5%樂粟粉劑、2%殺螟粉劑或2.5%亞胺硫磷粉劑,每畝1.5~2千克。

      5、豆莢螟防冶,必須在幼蟲未鑽進豆莢對進行藥劑防治。可用吊2.5%敵百蟲粉每畝1.5千克,或50%殺螟松乳劑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

      6、豆象防治。豆象的幼電主食豆粒,嚴重時會完全被吃光。有時豆粒上有一個或幾個孔,失去食用價值。可用藥物燻蒸法進行防治。藥物可用80%敵敵畏乳劑每立方米300毫升計,溴甲烷每立方來30克計,磷化鋁用量每立方米3、4克,氯化苦每立方米36~50克計,任選一種在室溫20℃以上時密閉燻蒸2~3天,在20℃以下時燻蒸3~5天,然後開窗通風2~3天,2周後方可食用,以免中毒。

  • 7 # 神農35

    實際生產中,小豆田間表現抗病蟲害能力還相對較弱的,往往在重茬,低窪田塊易感病,小豆常見病害有立枯病,病毒病,白粉病,鏽病等,蟲害除地下害蟲外,有蚜蟲,紅蜘蛛,豆莢螟等蟲害。那麼,針對於此。

    如何防治小豆病蟲害呢?

    一,小豆病害防治

    根據每年病害發生週期,及感病較重田塊應及早施藥預防以下常見病害。

    1.立枯病

    立枯主要在苗期,為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造成植株枯死,立枯病可在播前用50%多菌靈以種子量的0.5~1.0%拌種防治,或用35%多克福種衣劑拌種,兼防地下害蟲。

    2.病毒病

    病毒病以苗期發病較多,在田間主要表現為花葉斑駁,皺褶花葉等,主要是播種帶病種子,蚜蟲傳播。

    防治方法:選用無病或耐病品種,及時防治蚜蟲,拔除病株帶出田間銷燬,發病初期每公頃用20%嗎胍乙酸銅可溼性粉劑750~825克,兌水750公斤噴霧,間隔7~10天噴1次。一般噴2~3次。

    3.白粉病和鏽病

    白粉病和鏽病,一般在小豆成株期發生,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多時引起葉片枯死而減產,該病由小豆單胞鏽菌侵染致病,借風雨傳播,迅速擴充套件蔓延。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在田間發病初期,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次。

    二,小豆蟲害防治

    小豆蟲害多發生在苗期,花期,結莢期,主要蟲害為,蚜蟲,紅蜘蛛,,豆莢螟等。

    1.蚜蟲

    小豆蚜蟲多發生在苗期和花期,結莢期溫度過高也可能發生。危害莖葉,傳播病毒。

    防治方法: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0%闢蚜霧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2.紅蜘蛛

    小豆紅蜘蛛蟲害,一般發生在生長中後期階段,啃食葉肉,為害葉片,蟲害重的,嚴重影響其中後期生長。

    防治方法:每公頃用8%中保殺蟎乳油750毫升,+7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30克,兌水450~750公斤噴霧。

    3.豆莢螟

    小豆,豆莢螟發生時期為8月中下旬花莢期,以幼蟲蛀入豆莢為害豆莢粒,對小豆的產量,質量影響很大。

    防治方法:可在8月中旬每公頃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450毫升,配成2000~3000倍液噴霧。

    小豆怎麼科學種植增產呢?

    小豆種植應本著實際出發,切實認真抓好,生產前,生長中的每個關鍵環節。重點突出以下幾點。

    1.播前準備

    (1)選地

    小豆忌重茬,不能連作,選擇上茬禾本科作物如玉米,小麥,等。播前要平整土地,在土壤乾溼適度時旋耕,耕層為15~20釐米,增強土壤通氣透水效能。

    (2)科學施肥

    科學施用基肥,有利於小豆高產,中等肥力田塊,每公頃施底肥,磷酸二銨150公斤,硫酸鉀75公斤。或氮磷鉀含量均為15%的三元素複合肥225~300公斤。

    (3)種子處理

    播前要進行篩選種子,去除癟粒,病粒,雜粒,曬種2~3天,播前用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寖種2小時,防治地下害蟲,或用35%多克福種衣劑拌種。

    2.播種

    (1)適期播種:小豆為短日照作物,播種不宜或早,否則易爬蔓徒長,影響產量,但播種過晚,不能安全成熟,降低產量和品質。所以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品種生育特性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進行播種。

    (2)播種方式:在細耙平整的壟畦上,進行機械播種,行距為60~66釐米,深淺度適宜,土壤溼度適宜。有利於播種後種子吸收水分,快速萌芽。

    (3)適量播種,合理密植:播種量30~35公斤/公頃。穴距12~13釐米,公頃保苗15~18萬株,肥地宜稀,瘠薄地宜密。播種深度為3~4釐米左右。

    (4)播後鎮壓,播後鎮壓能夠保水保墒,防止土壤水分蒸發。

    3.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小豆苗期要適期間苗,定苗,待幼苗出齊後,兩片葉子平展至第一片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2~4片真葉期定苗,每穴留一株苗,間定苗時,堅持四留,四去,的原則進行,即留壯苗去弱苗,留健苗去病苗,留大苗去小苗,留純苗去雜苗。

    (2)中耕除草,結合間,定苗進行中耕除草,至封壟前進行2~3次,開花前結束,避免損傷花莢,影響產量,也可進行化學除草。在小豆播後苗前,每公頃用12.5%拿捕淨80~100毫升兌水750~900公斤噴霧,進行土壤封閉,防除禾本雜草,出苗後如果雜草較多,在小豆2片複葉期,雜草2~4葉期,每公頃用12.5%拿捕淨120~150毫升。兌水750公斤進行定向噴霧。

    (3)花莢期管理,適量追肥,在小豆初花期和盛花期,葉面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0.04%~0.05%鉬酸銨兌水750~900公斤/公頃,可促進小豆花芽分化,提高結實率,在小豆末花期,追施尿素50~60公斤/公頃,可促進小豆生殖生長,使花粉數增多。

    (4)科學排管,小豆澆水應堅持底墒足,花期足,苗期和後期的兩足,兩少原則進行。如果種植若遇雨季,可不用澆水,但現蕾期結莢期遇乾旱採取溝灌方式進行澆水,禁止大水漫灌,如遇洪澇立即開溝排水。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噴施磷酸二氫鉀,補充養分,促苗復壯。

    (5)收穫,小豆種皮薄熟後易炸莢落粒,為減少收穫損失,人工收割應在莢變黃,葉片全部脫落前進行,若葉片全部脫落後再收割,就易造成炸家損失,採收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嚴防在烈日下作業,避免機械性炸莢,降低田間損失率,保證顆粒歸倉。

  • 8 # 鄉村新雨

    中國小豆主產區在東北地區和內蒙古、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廣西、貴州和臺灣等省、自治區、市,長江下游、錢塘江口地區也有種值。中國小豆品種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據資料統計:中國農科院品種資源研究所至今已徵集到小豆品種資源近1200多份。

    小豆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短,耐瘠、耐陰、適應性強,在各種型別的土壤上都能種植,並有固氮養地能力,種過小豆的土壤比較肥沃,有“油茬”之稱。是禾穀類作物、棉花、薯類、幼齡果樹等間作、套種的適宜作物(前茬)。

    病毒病。小豆存在幾種病毒型別,即CMV、豇豆蚜傳花葉病毒、苜蓿花葉病毒、蠶豆萎蔫病毒。其中CMV、豇豆蚜傳花葉病毒為主要型別。在田間自然感染情況下,存在這兩種病毒的複合侵染現象。病毒病的預防要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用無病品種,及時治蚜。病毒病被侵染植株的葉片呈現出花葉、斑駁、皺縮、捲曲等症狀。發病初期葉片失綠,嚴重時植株矮化,葉片小而皺縮,甚至植株頂芽壞死。小豆病毒病主要透過蚜蟲傳播。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如早紅1號、冀紅2號等。②及時防治蚜蟲。

    葉斑病。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出現小水浸斑,以後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黃褐色枯斑,後期形成大的壞死斑,導致葉片穿孔脫落、植株早衰枯死。防治方法:①種植抗病品種②選留無病種子③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或間作套種④合理密植⑤在小豆現蕾期開始噴施50%的多菌靈或50%苯來特1000倍液、80%可溼性代森錳鋅400倍液等。

    鏽病。小豆生長後期發生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可侵染莖和豆莢等部位。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蒼褐色退綠斑點,逐漸變為黃自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後散出黃褐色夏孢子。發病嚴重時葉片早衰脫洛,植株枯死。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與禾本科作物輪作③增施磷肥和鉀肥等④及時清除田間病株,並銷燬⑤噴施15的粉鏽寧1000倍液或石硫合劑效果較好葉斑病初發期用50%多菌靈粉劑1 000倍液噴灑。

    白粉病。小豆生長後期發生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染莖和5莢。發病初期下部葉片出現白色斑點並逐漸擴大,使葉片由綠變黃,最後乾枯脫落。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深翻土地,掩埋病株殘體合理密植④發病初期,噴施25%粉鏽寧20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等。

    根腐病。該病在苗期發生時,導致幼根腐爛,幼苗死亡。成株期病害在根部引起紅褐色病斑,逐漸沿根系擴充套件,導致根表皮組織腐爛。在植株地上部,由於根部的受害,葉片呈現黃化的症狀。小豆連作時,該病發生一般較嚴重。防治方法:①播種前用殺菌劑進行種子處理,可以防治苗期根腐病②種植抗病品種和與非豆科作物輪作,可減輕病害的發生程度。

    地老虎。主要為害幼苗,咬斷幼苗近地面的莖基部,造成缺苗。出苗期間要注意防治地老虎。防治方法:①消滅雜草,清潔田園,防止成蟲產卵②用糖、醋、水的混合液在夜間誘殺成蟲③在幼蟲3齡以前防治,可用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噴霧④在傍晚用新鮮菜葉、雜草堆成小堆誘殺幼蟲。

    蚜蟲。成蟲、若蟲多集聚在嫩頭、嫩莖、花序及嫩莢等處吸食汁液,受害植株生長矮小,頂梢節間縮短,葉片捲縮,甚至造成落葉或幼苗死亡。互蚜能傳播多種病毒病。防治方法:①選用抗(耐)蟲品種②播種前先灑石灰消毒泥土翻曬3日③噴施40%的樂果1500倍液④天敵瓢蟲生物防治。

    小豆不宜連作,容易導致根際酸性物質積累,抑制根瘤菌的生長髮育,加重病蟲危害,使產量和品質下降。小豆的適宜前作是禾穀類作物。小豆除單作外,間作、套種也很普遍,我們農村有一句老話“玉米地裡帶小豆,玉米不少收,白撈賺小豆”。

    小豆一玉米(或高梁)一穀子

    小豆一高梁一玉米

    小豆一春小麥(或亞麻)玉米

    小豆一小麥一大麥

    小豆一穀子一玉米一小麥

    小豆的主根較不發達,側根髮根能力強,深耕疏鬆土壤有利於根系的下扎及植株的生長髮育和豐產。因此,為獲得小豆的高產,播前應整地。小豆具有共生固氮的能力,可作為氮素的主要來源,但仍需土壤補充,尤其是苗期固氮能力未形成前,應適施氮肥。對磷、鉀肥和微量元素的需求均要從土壤中直接吸收。故增施肥料,特別是用有機肥料做底肥,對促進幼苗早發,增進根瘤活性,提高生物產量極為重要。翻耕深度以20釐米左右為宜。小豆種子較小,整地時,應精細平整,以利於出苗。

    按地域分,小豆在北方多為春播,南方則於6~7月夏播。播期與栽培制度有極其密切的關係,應根據小豆的品種特性,嚴格掌握播種期。不同栽培型別小豆的播種期差別很大,但需在適合的播期範圍內力爭早播。不同季節型別小豆的適宜播種範圍如下:①春小豆。一年一熟的北方春播區,地表5釐米地溫穩定在14℃以上時,一般於4月20日~5月20日播種。②夏小豆。在一年兩熟的地區,又可分為北方麥、豆兩熟區,以6月20日左右播種為宜。播種過早易造成莖葉徒長,鬱閉捂花;晚播不能正常成熟,降低產量和品質。③秋小豆。播種期在8月10日左右為宜。④冬小豆。主要分佈在中國南方,如海南省一般晚稻收穫後,於10月20日左右播種。

    播種期不同,也影響植株主莖和分枝莢數的比率。比較優質傳統的品種有寶清紅、遼小5號、北京密雲紅小豆、出東牟平紅小豆、冀紅2號、冀紅4號、天津紅小豆、東北大紅袍、唐山紅小豆、崇明紅小豆等。

    前期抓壯苗,中期抓增花保莢,後期抓防倒增重。

    間苗和中耕。壯苗的形態是根系發達,節間短,葉片深綠。在施好基肥的基礎上,第一複葉前問苗。間苗後中耕1次,第二複葉時定苗,定苗後再行第二次中耕和清溝,分枝期中耕培土。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在真葉展開後進行,剔除雜草,補缺苗、少株。第二次在出現分枝至初花階段進行,在除草的同時培好土,以防植株傾斜倒伏。

    肥水管理 。 中期應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葉面積指數變化為:分枝末期3左右,初花期3,盛花期5,最大時不應超過6。初花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銨5千克,起到增花保莢的作用;小豆開花前後是需水的關鍵時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溼潤。生長全過程中,要注意水的管理。如播後乾旱,要澆水促齊苗;苗期陰雨,要排漬促根系生長;花莢期需水量大,缺水會加劇花莢脫落,花莢期灌水是小豆增產的關鍵措施。後期灌水有利於鼓粒,但後期陰雨易使籽粒吸水發芽、黴爛。

    控制徒長。在小豆生產中,會出現由於播種過密、施肥量過多特別是氮肥量過多等原因,導致小豆營養生長過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協調,生殖生長得不到足夠的養分,小豆徒長的現象,造成花莢稀少,極易倒伏,產量低。為控制小豆徒長,增加產量,措施:①氮、磷、鉀肥按比例科學施用。一般每畝施磷酸二銨80千克左右,硫酸鉀70千克左右,稀土600克(不同土壤肥力按相應比例增減)。②合理密植,精量點播。③紅小豆出土後及時進行中耕、深鬆土。 加深了土壤耕層,增加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④適時進行打頂。無限結莢習性的紅小豆品種,在開花盛期及時摘去頂端生長點,控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延長花期,增加花量,增加株莢數和株粒數,提高產量。

    小豆的成熟很不一致,田間大多數植株上有2/3的莢果變黃時為收穫適期。小面積栽培可分次採收,大面積栽培應採用成熟快、熟期一致的品種,收後晾曬以促進後熟。脫粒後,揚淨曬乾等工序入庫貯存。貯存前,含水量須低於10%。在良好的貯藏條件下,小豆的壽命為5年左右。

    綜上所述,種植小豆,具有較廣闊的發展前景。習慣上人們常利用小豆對土壤要求不嚴的特點,多在生產條件較差的荒沙、丘陵坡地單種一季小豆,或作為填閒作物種植。小豆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中醫學認為小豆具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等作用;現代醫學證實,小豆葉子可用於退熱、小豆籽實含有較多的皂草苷和可溶性纖維,能刺激腸道、通便利尿,小豆的營養和保健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消費量也逐年增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人下館子喝酒, 吃完留下一塊銀子就走, 為什麼小二不數數錢,不害怕銀子不夠?